CN114084771A -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4771A
CN114084771A CN202111416575.8A CN202111416575A CN114084771A CN 114084771 A CN114084771 A CN 114084771A CN 202111416575 A CN202111416575 A CN 202111416575A CN 114084771 A CN114084771 A CN 114084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guide rail
controller
brak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65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4771B (zh
Inventor
刘向民
伍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65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4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4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 B66B5/044Mechanical overspeed govern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3/00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rakes combining more than one of the types of groups F16D49/00 - F16D61/00
    • F16D63/008Brakes acting on a linearly mov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6/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 F16D2066/003Position, angle or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02Fluid-pressure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02Fluid-pressure mechanisms
    • F16D2125/023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02Fluid-pressure mechanisms
    • F16D2125/06Pist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和制动钳,控制器用于与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驱动机构与控制器、制动钳连接,制动钳包括固定支架和制动板,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上,制动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并紧钳电梯的导轨,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与电梯原有曳引制动装置共同动作制停轿厢、相互协调,能够增加对轿厢运行的保护,特别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电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结构可靠、成本低,有利于在电梯行业内进行全面推广和普及。具有该电梯导轨制动钳的电梯,其具有至少双重制动系统,轿厢运行、使用安全性高,且成本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Description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背景技术
伴随生活质量的提高,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电梯的安全运行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电梯制动器是电梯安全保护的关键执行部件,目前电梯制动器装在电梯曳引机曳引轮上,电梯制动驻停时,制动器的刹车片紧压曳引轮,曳引轮停止,曳引轮槽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檫力使悬挂电梯轿厢的钢丝绳不移动,达到制停电梯轿厢的目的。电梯的各种安全保护均靠这个制动器装置来实现。该种制动方式仍存在缺陷,如果曳引轮槽和钢丝绳之间摩檫力不足,或者制动器刹车的制动力不足,则即使制动器动作了,也不能保证能制停住正在运动或意外移动的电梯轿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对电梯运行和乘客等造成严重的损坏和伤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导轨制动装置,以解决目前的电梯上制动器存在的不能完全保证制动轿厢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与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及
制动钳,包括固定支架和制动板,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的轿厢上,所述制动板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并紧钳所述电梯的导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钳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制动板朝远离所述导轨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钳包括到位检测传感器,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制动板的位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具有至少两个安全触点的输出接点,所述安全触点通过其输出接点串接入所述控制系统的安全回路中;
和/或,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具有至少两个动作到位触点的输出接点,且所述动作到位触点通过其输出接点串接入所述控制系统的门锁回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泵和液压管接口,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所述液压泵和所述制动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泵的紧钳线圈通电或失电;
和/或,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手动复位键,用于手动控制所述液压泵的紧钳线圈失电;
和/或,所述液压泵具有手动泄压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均连接具有活塞腔的缸体,所述活塞腔与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所述活塞腔内设有活塞,所述制动板与对应的所述活塞的背离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侧的所述活塞腔之间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或者,两侧的所述活塞腔均通过液压管与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钳还包括缸体,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两活塞,两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与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所述制动钳还包括钳体,所述钳体的一端连接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个所述活塞,另一个所述活塞的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所述制动板,所述钳体的另一端于其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所述制动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导轨制动装置还包括速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速度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器上并且通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具有终端层制停点信号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梯的终端减速制停检测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控制系统、设于井道壁上的导轨,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和制动钳,制动钳的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上,制动钳的制动板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并紧钳电梯的导轨,使得轿厢能够停驻。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与电梯原有的曳引制动装置根据控制系统的制动信号而共同动作、相互协调。因此,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的使用能够增加对轿厢运行的保护,特别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从而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得到确实的保障,同时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结构可靠、成本低,有利于在电梯行业内进行全面推广和普及。具有该电梯导轨制动钳的电梯,其具有至少双重制动系统,轿厢运行、使用的安全性高,且成本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的俯视方位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梯导轨制动装置中制动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电梯导轨制动装置中制动钳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的电气回路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200-电梯,90-井道,91-轿厢,92-导轨,93-导靴,94-底梁,95-立梁,96-安全钳;
97-顶梁;98-导轨支架;99-井道壁;
100-电梯导轨制动装置;
1-控制器;
2-驱动机构,21-液压泵,22-液压管接口;
3-制动钳,31-固定支架,32-制动板,33-活塞,34-缸体,340-活塞腔,35-复位件,36-导向件,37-到位检测传感器,38-钳体,391-管接头,392-液压通道;
4-速度检测传感器;6-输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固定或设置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其应用于电梯200的导轨92上,并能够将导轨92钳紧,从而实现轿厢91停驻的目的。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主要包括控制器1、驱动机构2和制动钳3,其中,控制器1与电梯200的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接收、获取、检测等方式得到来自控制系统的用于使轿厢91停驻的信号;驱动机构2与控制器1连接,驱动机构2根据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来相应地动作,以相应地驱动制动钳3动作,进而或紧钳使轿厢91制停或松钳而不限制轿厢91运行;而如图3和图4所示,制动钳3具体包括固定支架31和滑动设置在固定支架31上的制动板32,固定支架31固定设置于轿厢91,以与电梯200的轿厢91保持相对静止,制动板32设置在导轨92的相对两侧,制动板32可以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朝向导轨92移动,从而两侧的制动板32可以紧钳在导轨92的相对两侧,此时,制动钳3将导轨92钳紧,轿厢91可以停驻;反过来,制动板32还可以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朝远离导轨92的方向移动,从而制动板32可以释放导轨92,此时,轿厢91可以继续沿导轨92运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以及控制柜外的相串接的安全回路、门锁回路(请结合参阅图5所示),控制柜内设有电控装置,用于为轿厢91的运行等提供各种电控作用。在电梯200中,还具有通过制动器、曳引轮和钢丝绳(均未图示)等来制动轿厢91的一套制动系统(可称之为曳引制动装置),该曳引制动装置与控制柜、安全回路、门回路均连接。因此,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在结构上并列于该原有的曳引制动装置,相当于在电梯200上额外增加了一套保护机制,在电气关系上为与原有的曳引机制动装置同时串接入原安全回路、门回路(请参阅图5所示,并且,图5中示出的“安全回路的末端”指原有安全回路的末端),构成一新的安全回路,也即,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与曳引制动装置同时动作,同时使得轿厢91制停或者同时释放轿厢91,二者相互辅助、协同动作,并且,控制器1或制动钳3动作不正常时、原有的曳引制动装置不正常时电梯200均不能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其包括控制器1、驱动机构2和制动钳3,制动钳3的固定支架31用于固定设置,制动钳3的制动板32能够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移动并紧钳在电梯200的导轨92的相对两侧,使得轿厢91能够停驻,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的使用能够增加对轿厢91运行的保护,从而电梯200使用的安全性得到确实的保障,同时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结构可靠、成本低,有利于在电梯行业内进行全面推广和普及。
在电梯200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轿厢91沿着重力方向作升降往复移动。以下,将基于该方向对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导轨92在井道90的井道壁99上竖直设置,电梯200还包括与轿厢91固定连接的导靴93,导靴93与导轨92滑动或滚动配合,用于限定轿厢91升降时始终保持特定的方向和轨迹。
如图1所示,具体地,轿厢91通过设置于其外周的立梁95、底梁94以及顶梁97等构成的轿厢架被承托,立梁95在轿厢91的水平方向两侧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底梁94水平设置在轿厢91的底部,顶梁97水平设置在轿厢9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31固定设置在立梁95上,从而可与轿厢91保持相对固定和静止。并且,如图1所示,导轨92借由导轨支架98固定设置在井道90的井道壁99上。
其中,安全钳96设置在轿厢91的下侧,固定支架31设置在安全钳96的上侧,或者,导靴93设置在轿厢91的上侧,固定支架31设置在导靴93的下侧。固定支架31与导靴93、安全钳96大体保持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三者均可保持在与导轨92平行的同一竖直方向上。
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中制动钳3的数量根据制动力的需要进行配置。例如,一台电梯200的轿厢91可以只在安全钳96上方设置分别位于两侧的两组制动钳3;也可根据制动力的需要,在两个安全钳96上侧配置两个制动钳3,并在两个导靴93下侧配置两个制动钳3。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还包括速度检测传感器4,如图2所示,其设于控制器1上,具体可以与控制器1集成在一起,用于检测轿厢91的运行速度,该速度检测传感器4与控制器1通过串行通信接线连接,以将其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当该速度检测传感器4将检测到的轿厢91在正常运行(终端层减速区以外)时的运行速度反馈至控制器1且若此时的运行速度超过第一保护速度,则控制器1输出第一超速信息,控制器1控制制动钳3动作,进而驱动制动板32动作以将导轨92钳紧,同时,控制柜也可经由电梯200的速度保护机构获知此时轿厢91超速,然后控制柜可控制其曳引制动装置动作,两套制动系统同时动作以使轿厢91停驻。
所说的第一保护速度的值可以是根据电梯200使用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一保护速度的值可以设定为电梯200正常运行期间额定速度的110%或115%等。
还需说明的是,电梯200还具有限速器(未图示),限速器与前述的安全钳96连接,用于当检测到轿厢91的正常运行期间的下行速度超过第一保护速度时带动安全钳96动作,以渐进式地制动轿厢91。限速器和安全钳96为该电梯200的安全保护制动装置。
此外,在电梯200中还包括终端减速制停检测装置(未图示),其用于检测轿厢91是否进入减速区以及并到达终端层制停点(约为往终端层方向运行并过了减速区1/3距离的位置处),也即,该终端减速制停检测装置可用于向控制柜反馈轿厢91到达终端层制停点的信号。通常地,轿厢91往终端层运行并到达减速区后应进行减速,在终端层制停点时运行速度应降低至第二保护速度以下。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还具有终端层制停点信号的输入端,用于与上述的终端减速制停检测装置连接,以接收该轿厢91到达终端层制停点的信号,同时,结合上述的速度检测传感器4的设置,若轿厢91到达终端层制停点的速度超过第二保护速度(例如第二保护速度为正常运行额定速度的50%或其他比例)时,则控制器1输出第二超速信号,控制器1根据第二超速信息控制制动钳3动作。
通常地,电梯200中共有两套电源,其中一套为备用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电性连接至电梯200的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如此,即使该电梯200失电,控制器1仍可保持对驱动机构2的控制,制动板32也可以维持在紧钳状态,进一步保证了轿厢91运行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制动钳3包括到位检测传感器37,用于检测制动板32的位置,到位检测传感器37设于固定支架31上并与控制器1电气连接。当到位检测传感器37检测到制动板32移动到与导轨92紧贴的位置时,则向控制器1输入到位信号。
所说的到位检测传感器37可以是光电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等,到位检测传感器37有动作到位触点,该动作到位触点的两端接点(输出接点)用于与电梯200的控制系统的门锁回路串接,以及和控制器1电气连接以将信号输入控制器1。当然,不限于此,任何能够检测出制动板32是否移动到位的传感器类型均可应用在此。
在一个制动钳3中,针对每一制动板32配置一个到位检测传感器37,各到位检测传感器37的动作到位触点的两端接点串联地与控制器1连接。例如,到位检测传感器37的动作到位触点可以在制动板32没有移动到位时保持闭合状态,移动到位时断开。因此,由于各个到位检测传感器37的动作到位触点串联地接入门锁回路,一个制动钳3中,只有在两个制动板32均没有紧钳导轨92时,也即,必须在全部的制动钳3均没有紧钳导轨92、全部的动作到位触点均闭合时,轿厢91才能运行。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包括液压泵21和液压管接口22,液压泵21与控制器1连接,控制器1控制液压泵21动作以将液压油经由液压管接口22泵入制动钳3或者是将液压油收回。液压油进入制动钳3即可推动制动板32动作,反之,液压油从制动钳3退出时则可带动制动板32反向移动以释放导轨92。
在可选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还可以是空气驱动机构,控制泵将压缩空气由空气压力泵经气压管接口泵入制动钳3,压缩空气带动制动板32相应动作。又或者,驱动机构2为电动组件,例如,包括电推杆,电推杆沿其自身轴向的伸长和缩短可相应带动制动板32移动。
驱动机构2的形式不限于上述所说。在其他更多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的形式来实现。
控制器1能够在从控制系统接收到制动信息后控制驱动机构2,控制动力件2进一步控制制动钳3动作。反之,当需要释放导轨92时,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控制系统的制动解除信息时控制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进一步控制制动钳3反向动作。
以驱动机构2为液压驱动机构为例,液压泵21内具有活塞推杆和紧钳线圈(未图示),紧钳线圈在通电时对活塞推杆产生电磁推力,活塞推杆作用于液压油,液压油进一步作用于制动钳3;反之,紧钳线圈失电后,活塞推杆受到的电磁推力解除以及复位弹簧(见下文具体描述)的作用,液压油对制动钳3的作用力解除。
因此,控制器1用于控制液压泵21内的紧钳线圈通电和失电,也即,用于在安全回路断开时控制紧钳线圈通电,用于在安全回路接通后也即制动解除后控制紧钳线圈失电。更具体地,例如,控制器1内设有解锁线圈,则,控制器1用于在接收到安全回路的接通信息后控制解锁线圈通电,解锁线圈通电后控制紧钳线圈失电,反之亦然,不再赘述。当然,不限于此,在其他可用实施例中,控制器1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控制液压泵21释放液压动力。
可选地,控制器1还可以通过液压泵21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动的速度和压力,进而实现对制动板32的动作方式的控制。
例如,在轿厢91急停时,电梯200的整体应渐进式制动,否则可能造成不同部位、结构之间因惯性冲力过大而垮散。那么,此时,控制器1可通过液压泵21渐进式钳住电梯200的导轨92,渐进过程可小于2s,渐进平均减速度可为0.2gn~1.0gn(1gn=9.8m/s2)。
具体地,液压泵21可包括一个活塞推杆和两个紧钳线圈(未图示),用于在制动过程中执行两级行程。其中,当一个紧钳线圈通电时,其产生的电磁推力使活塞推杆动作,该活塞推杆的推进行程和推进速度使得液压油具有相应的流动速度和压力,液压油进一步驱动制动板32动作,并使得轿厢91的减速度在0.2gn~1.0gn范围内,此即为渐进行程。
渐进行程完成后,进入锁定控制行程:另一个紧钳线圈动作,活塞推杆又受到另一电磁推力的作用,可进一步驱动制动板32,此时两个紧钳线圈作用于活塞推杆的推力进而作用于液压油的压力使得制动板32行程最大、提供的压力最大,此时能够完全制停轿厢91。并且,在锁定控制行程后,经过预定时间(如1秒)后,由液压泵21的机械结构(如继电器,其机械结构使得其上电动作后再失电则保持锁定)使得液压泵21来保持其两个紧钳线圈各自对活塞推杆的推力,此时,制动板32对导轨92的紧钳为锁定状态。后续需要专门的解锁电信号(如前述的继电器的解锁线圈再次通电)或动作才能解除紧钳线圈的电源以及其对活塞推杆的推力,进而解除制动板32对导轨92的锁定。这是为了防止在事故后没有确认锁定解除的情况下解除锁定,可保证事故事件后在安全的状态下解除对导轨92的锁定。
以上急停制动过程通过两个紧钳线圈的电磁推力来使得制动板32依靠摩擦力压住导轨92。
控制器1独立控制两个紧钳线圈,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可仅对其中一个紧钳线圈通电使得仅依靠一个紧钳线圈提供电磁推力进而提供制动板32对导轨92的摩擦力。例如,在正常驻停的情况下,此时为在轿厢91静止时制动,制动板32无需提供用于克服惯性的制动摩擦力,只需提供轿厢91载重引起的制动摩檫力。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制动钳3的控制器1上还具有手动复位键(未图示),用于供操作者手动操作控制器1,具体是人工操作使液压泵21的紧钳线圈失电,从而释放液压泵21及其活塞推杆,进一步释放导轨92,用于在一些应急情况(如前述的解锁线圈无法接通电源而无法动作)下释放轿厢91,以使轿厢91可以移动到指定楼层等。
此外,液压泵21内还具有复位弹簧等复位结构件(未图示),用于在紧钳线圈均失电后使得活塞推杆自动复位,进而,制动板32复位,制动钳3松钳。
此外,液压泵21上还设有手动泄压阀(未图示),用于在前述的手动复位键、解锁线圈等均无法动作使紧钳线圈失电时,以人工操作对液压泵21内进行手动泄压,进而释放制动板32。
接下来,描述制动钳3的不同实现形式。
请参阅图3,导轨92的两侧均设有制动板32,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侧的制动板32在其各自背离导轨92的一侧均设有活塞33。两活塞33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31两端的缸体34的活塞腔340中,且活塞腔340经由液压管接口22与前述的液压泵21连通。当液压油进入活塞腔340中,会推动活塞33和制动板32向活塞腔340外移动,也即朝向导轨92移动,从而制动板32可以压紧在导轨92的表面上。
如图3所示,两侧的活塞腔340之间通过液压通道392连接,该液压通道392可以是独立于固定支架31的液压管(如柔性管),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固定支架31的通道。或者,两侧的活塞腔340均依次通过管接头391、输油管6与液压管接口22之间形成连接,这里的输油管6可选是柔性的管,以便于适配活塞腔340与液压泵21各自的位置,并且,液压泵21设置的位置可以灵活选择;当然输油管6也可以是刚性的管。
缸体34可以是一体形成在固定支架31上,也即,活塞腔340可以直接在固定支架31上形成,具有活塞腔340的部分称作缸体34。或者,缸体34单独制作,然后与固定支架31以焊接等形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也是可以的。
如图3所示,该制动钳3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件35,复位件35用于对制动板32施加远离导轨92方向的力,以使得制动板32在不需要紧钳的情况下离开导轨92表面。
在具体应用中,如图3所示,复位件35可以是轴向压缩弹簧,其一端连接活塞33,另一端连接固定支架31(更具体地,可以是缸体34)。当制动板32朝向导轨92移动时,复位件35的被压缩程度增加,从而,在液压动力解除后,复位件35的回复力可以推动活塞33远离导轨92。根据需要,复位件35还可以替换为弹性柱(如弹性橡胶柱)等可被弹性压缩的结构。
在其他的情况中,复位件35可以直接对制动板32施力,也即其弹性压缩的两端分别连接制动板32和固定支架31,这均是可以的,具体可以根据缸体34、制动板32和活塞33的位置、形态等进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复位件35可以设于导轨92的一侧,用于对其中一个制动板32作用;也可以设于导轨92的两侧,对两个制动板32分别作用。这均是可以的,具体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4,在该实施例中,导轨92的两侧均设有制动板32,但仅有其中一侧的制动板32与活塞33连接。一刚性的钳体38由该侧的活塞腔340延伸至另一端的制动板32,也即,钳体38的一端也设置在缸体34中,且钳体38的靠近导轨92的一侧也连接有活塞33,如此,有两个活塞33设于缸体34内,两个活塞33之间的空间为活塞腔340。当液压油进入活塞腔340中,两个活塞33作相反方向的移动,也即其中一个活塞33朝向导轨92移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制动板32移动,而另一个活塞33远离导轨92移动,并带动钳体38的一端端向远离导轨92的方向移动,进而,钳体38的另一端则朝向导轨92方向移动,从而,其内侧的制动板32则可朝向导轨92方向移动。如此,导轨92两侧的制动板32均朝向导轨92移动,从而可以将导轨92钳紧。
请参阅图4,在该实施例中,制动钳3还包括导向件36,导向件36设于固定支架31上,钳体38沿导向件36移动。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由于液压动力仅施加在钳体38的一端,可能造成钳体38偏移而卡住的问题,或者另一侧的制动板32虽向导轨92移动但可能无法压紧的问题。基于该导向件36,钳体38整体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平移,从而保证了两侧的制动板32能够同时平移,保证了该制动钳3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其中,导向件36可以设于导轨92的一侧;也可以是设于导轨92的两侧,从多个位置对钳体38的移动进行导向,可以保证该钳体38的移动更为平衡和顺畅。
请参阅图2,控制器1具有多组电气接口。其中一组输出接口(A1和A2)为安全触点,安全触点通过其输出接点串接入电梯200的控制系统的安全回路,为常开触点,如图5所示,A1和A2可以接入安全回路中安全钳的后端,A1同时接入控制器1的输入端(如图5所示的C3触点)。当电梯200运行状态正常时,该A1和A2触点保持闭合,当电梯200的轿厢91发生急停、轿厢91超速或者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故障等异常时,A1点前端的安全回路信号断开,控制器1接收到该信号(急停信号),然后可以控制制动板32紧钳导轨92。另一组接口(B组)为串行信号接口,与控制柜连接,用于从控制柜接收电梯200的工作状态信号,包括运行信号、曳引机制动器打开信号、曳引机制动器制动信号、终端层制停点信号、急停信号、门区信号、开门关门信号、轿厢91的运行即时速度等,以作为控制器1的冗余保护运算用信号。还一组接口(C组)包括多个接口,例如,分别为:到位检测传感器接口(用于与到位检测传感器37连接,图5中以C1和C2示出)、安全回路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入安全回路,例如,可接入安全钳触点的后端)、关门到位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入轿门锁回路(例如包括前轿门锁和后轿门锁)的后端)、终端层制停点信号输入接口(用于与终端减速制停检测装置连接),以及多个公共端等。
请结合参阅图5,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在电梯200中的工作原理如下:
1、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的安全触点A1、A2以及各到位检测传感器37的动作到位触点(也即为图5中的C1、C2接口)均串接在电梯200的控制系统内的新的安全回路中。安全回路前端接电源。
新的安全回路中,门锁回路与控制器1的动作到位触点为串联,门锁回路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厅门锁、前轿门锁、后轿门锁和后厅门锁。
1.1、当触点A2有信号,并且,控制器1接收到新的安全回路上门锁回路的关门到位信号正常(表示关门到位)或者控制器1读到来自控制柜的串行信号时,制动钳3松钳。
关门到位表示具备运行条件;有串行信号有时表示曳引制动装置将要在预定时间(如1秒)后释放解除制动,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先于曳引制动装置解除制动。
1.2、A2有信号、A1前的安全回路无信号时,进入紧钳制动、驻车模式。此时表示门打开,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随曳引制动装置之后进行制动。在满足上述的1.1条件(A2有信号且安全回路有信号)后,制动钳3松钳。
1.3、A2无信号时,进入锁定模式。在满足上述的1.1条件(A2有信号且控制器1读到串行信号)后,确认电梯200可正常运行,制动钳3松钳。
2、安全回路断开(包括原安全回路断开和门锁回路断开中任意一个)或控制器1检测到轿厢91超速(终端层减速区以内和以外)时,控制器1的安全触点A1、A2断开,控制柜控制曳引制动装置制动,控制器1控制制动钳3动作以紧钳导轨92;然后动作到位触点C1和C2断开。同时,A1、A2的断开或C1、C2的断开,禁止了轿厢91的运行。
其中,对于轿厢91超速的情况:当速度检测传感器4将超速信号反馈至控制器1,控制器1的安全触点A1、A2断开,进一步,到位检测传感器37的动作到位触点C1、C2断开,由于控制系统中A1、A2与安全回路串接,安全回路的断开使得控制柜的安全保护模式触发,从而控制柜控制曳引制动装置制动并制停轿厢91。
3、轿厢91停靠层站开门区,开门后,控制器1接收到关门到位信号断开的信息,然后控制制动板32动作以将导轨92紧钳。由于此时轿厢91为正常停靠,开门前电梯200的曳引制动装置已制动,该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紧钳导轨92时要求的压力无需最大,可以仅使用任意一个紧钳线圈对活塞推杆作用进而对液压油施加推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200,请参阅图1至图4,包括轿厢91、控制柜、设于井道90的井道壁99上的导轨92,以及如上各实施例所说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的特征参见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电梯200,其在原有的曳引制动装置外还具有本申请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100,制动板32可与导轨92直接钳紧从而制停轿厢91,因而具有至少双重制动系统,其轿厢91运行、使用的安全性高,且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用于与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及
制动钳,包括固定支架和制动板,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的轿厢上,所述制动板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并紧钳所述电梯的导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制动板朝远离所述导轨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包括到位检测传感器,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制动板的位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至少两个安全触点的输出接点,所述安全触点通过其输出接点串接入所述控制系统的安全回路中;
和/或,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具有至少两个动作到位触点的输出接点,且所述动作到位触点通过其输出触点串接入所述控制系统的门锁回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泵和液压管接口,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所述液压泵和所述制动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泵的紧钳线圈通电或失电;
和/或,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手动复位键,用于手动控制所述液压泵的紧钳线圈失电;
和/或,所述液压泵具有手动泄压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均连接具有活塞腔的缸体,所述活塞腔与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所述活塞腔内设有活塞,所述制动板与对应的所述活塞的背离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活塞腔之间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或者,两侧的所述活塞腔均通过液压管与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还包括缸体,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两活塞,两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与所述液压管接口连接;所述制动钳还包括钳体,所述钳体的一端连接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个所述活塞,另一个所述活塞的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所述制动板,所述钳体的另一端于其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所述制动板。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导轨制动装置还包括速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速度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器上并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具有终端层制停点信号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梯的终端减速制停检测装置。
12.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控制系统、设于井道壁上的导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制动装置。
CN202111416575.8A 2021-11-25 2021-11-25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Active CN114084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6575.8A CN114084771B (zh) 2021-11-25 2021-11-25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6575.8A CN114084771B (zh) 2021-11-25 2021-11-25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771A true CN114084771A (zh) 2022-02-25
CN114084771B CN114084771B (zh) 2023-06-09

Family

ID=8030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6575.8A Active CN114084771B (zh) 2021-11-25 2021-11-25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47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3660A1 (de) * 2001-12-24 2003-07-02 Inventio Ag Sicherheitsbremse für Aufzugsanlagen
CN103754720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CN107200252A (zh) * 2017-08-01 2017-09-26 南昌大学 一种制动盘式电梯坠落减速止降装置
CN107922147A (zh) * 2015-08-12 2018-04-1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的防抱死制动装置以及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10040600A (zh) * 2019-04-19 2019-07-23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一种升降电梯手动紧急制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3660A1 (de) * 2001-12-24 2003-07-02 Inventio Ag Sicherheitsbremse für Aufzugsanlagen
CN103754720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CN107922147A (zh) * 2015-08-12 2018-04-1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的防抱死制动装置以及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7200252A (zh) * 2017-08-01 2017-09-26 南昌大学 一种制动盘式电梯坠落减速止降装置
CN110040600A (zh) * 2019-04-19 2019-07-23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一种升降电梯手动紧急制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771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4429B (zh) 自推進電梯、電梯制動系統及控制電梯系統的方法
CN111712455B (zh) 紧急停止装置及电梯
US9688510B2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for elevator
CN103459290A (zh) 电梯制动系统
JP2005515134A (ja) エレベータの荷重収容手段の許容不能な高速度の防止方法
CN111099469B (zh) 电梯系统
CN1469835A (zh) 电梯绳索制动系统
EP3147248B1 (en) Braking system for a hoiste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a hoisted strucuture
CN113602931A (zh) 一种能够预防轿厢冲顶的紧急缓冲装置及选用该装置的电梯
CN111377339B (zh)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和电梯
CN111377332B (zh)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和电梯轿厢
JP201051464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ボックスの領域内にこのエレベーターボックスを保持および制動するためのブレーキ装置を配置したエレベーターボックスを有する昇降システム及びこの形式のエレベーターボックスを保持および制動する方法
CN105858398A (zh)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
CN114084771A (zh) 电梯导轨制动装置和电梯
JP201002401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巻上機
KR20060018938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에어식 로프스토퍼 구조
CN115734937A (zh) 电梯用导轨的夹持装置
CN107324172B (zh) 一种限速器轮
KR100269685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로우프 제동장치
CN112573322B (zh) 一种电梯防意外移动的快速制动装置
CN115703607A (zh)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制动系统
CN210313015U (zh) 一种带制停轿厢意外移动的智能电梯
CN207943714U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
KR100370300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제동장치
CN205367378U (zh) 一种耐磨补偿型安全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