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6369A -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6369A
CN114076369A CN202111210247.2A CN202111210247A CN114076369A CN 114076369 A CN114076369 A CN 114076369A CN 202111210247 A CN202111210247 A CN 202111210247A CN 114076369 A CN114076369 A CN 114076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base
humidifier
top cov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02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浩胜
刘东海
库灿灿
陈凯鹏
赖达英
林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2102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6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6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该加湿器包括水箱和底座,水箱和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底座的外部尺寸小于水箱箱体的内部尺寸,底座能够收纳于水箱的箱体内部;水箱箱体包括水箱主体和顶盖,顶盖与水箱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利用该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箱,其中,底座能够收纳在水箱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水箱主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条,支撑筋条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底座,有利于在加湿器处于收纳状态时,使水箱主体底部的支撑筋条支撑及固定底座。

Description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加湿器已成为居民缓解空气环境干燥的首选产品。加湿器包括水箱,水箱的体积过小,加湿器需要频繁加水;水箱体积较大,则不利于收纳。现有的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与使用时的体积一致或比使用时的体积更大,不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该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箱,其中,底座能够收纳在水箱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水箱和底座,所述水箱和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座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水箱箱体的内部尺寸,所述底座能够收纳于所述水箱的箱体内部;所述水箱箱体包括水箱主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水箱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利用该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箱,其中,底座能够收纳在水箱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体,所述水箱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上下相对能够使所述顶盖吸附在所述水箱主体上。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顶盖与水箱主体的可拆卸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卡齿,所述水箱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卡齿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通过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的过盈配合能够将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水箱主体上。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顶盖与水箱主体的可拆卸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把手。通过该实施方式,为使用者分离顶盖和水箱主体提供便利。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主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所述底座。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在加湿器处于收纳状态时,使水箱主体底部的支撑筋条支撑及固定底座。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插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齿和所述插槽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所述水箱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实现水箱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控制腔,其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控制腔用于容纳控制器及风机;进水腔,其用于容纳所述进水结构;雾化腔,其用于形成水雾;以及,风道,所述风道底端固定有风机,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控制腔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雾化腔通过第一隔板进行隔离,所述第一隔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雾化器;所述进水腔与所述雾化腔通过第二隔板进行分隔,所述第二隔板竖直设置。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加湿器中雾气的生成。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出雾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口。通过该实施方式,雾气能够经出雾通道的出雾口散发至空气中,并避免雾气中的水从出雾口流出。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结构包括浮板,所述进水结构使水位线与所述浮板平齐,以最大化出雾量。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最大化出雾量,实现加湿器的高效运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加湿器的收纳方法,所述收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离所述水箱和所述底座;分离所述水箱主体和所述顶盖,将所述底座放入所述水箱主体内。利用该收纳方法,底座能够收纳在水箱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本申请提供的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利用该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箱,其中,底座能够收纳在水箱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2、水箱主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条,支撑筋条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底座。
3、雾化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雾通道,出雾通道与雾化腔连通,出雾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口,雾气能够经出雾通道的出雾口散发至空气中,并避免雾气中的水从出雾口流出。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在收纳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支撑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水箱;2-底座;3-水箱主体;4-顶盖;5-把手;6-支撑筋条;7-插齿;8-控制腔;9-进水腔;10-雾化腔;11-风道;12-第一隔板;15-雾化器;16-第二隔板;17-浮板;18-出雾通道;19-出雾口。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加湿器包括水箱1和底座2,水箱1和底座2可拆卸地连接,底座2的外部尺寸小于水箱1的箱体的内部尺寸,如图3所示,底座2能够收纳于水箱1的箱体内部;如图2所示,水箱1的箱体包括水箱主体3和顶盖4,顶盖4与水箱主体3可拆卸地连接。
在将底座2收纳于水箱1时,先将水箱1和底座2进行分离,再将水箱1的顶盖4从水箱主体3处移除以使水箱1的开口显露,然后将底座2通过水箱1的开口放入水箱主体3内,最后再盖上顶盖4,从而完成了加湿器的收纳。
由于底座2能够收纳在水箱1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如图3所示,底座2的外部尺寸小于水箱1箱体的内部尺寸。具体地,底座2的长度小于水箱主体3内部的高度;底座2的宽度小于水箱主体3内部的长度;底座2的高度小于水箱主体3内部的宽度,从而将底座2放置于水箱主体3的内部。
如图3所示,收纳完成时,底座2的长度方向与水箱主体3的高度方向平行;底座2的宽度方向与水箱主体3的长度方向平行;底座2的高度方向与水箱主体3的宽度方向平行,从而将底座2收纳于水箱主体3的内部。
利用该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底座2和水箱1,其中,底座2能够收纳在水箱1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顶盖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体,水箱主体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上下相对能够使顶盖4吸附在水箱主体3上。
优选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均为磁铁且磁性相反。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顶盖4与水箱主体3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顶盖4上设置有多个卡齿,水箱主体3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卡齿由硅胶材料制成,卡齿与卡槽一一对应,通过卡齿与卡槽的过盈配合能够将顶盖4固定在水箱主体3上。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顶盖4与水箱主体3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顶盖4上设置有把手5。
使用者可手持把手5分离顶盖4和水箱主体3。
通过该实施方式,为使用者分离顶盖4和水箱主体3提供便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水箱主体3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条6,支撑筋条6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底座2。
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在加湿器处于收纳状态时,使水箱主体3底部的支撑筋条6支撑及固定底座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水箱1上设置有插齿7,底座2上设置有插槽,插齿7和插槽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水箱1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2上。
优选地,插齿7有四个,分别位于水箱1的四个底角处。
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实现水箱1与底座2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底座2包括:控制腔8,其位于底座2的下方;控制腔8用于容纳控制器及风机;进水腔9,其用于容纳进水结构;雾化腔10,其用于形成水雾;以及,风道11,风道11底端固定有风机,风道11顶部与雾化腔10的顶部连通;控制腔8与进水腔9和雾化腔10通过第一隔板12进行隔离,第一隔板12水平设置,第一隔板12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容纳雾化器15;进水腔9与雾化腔10通过第二隔板16进行分隔,第二隔板16竖直设置。
雾化器15产生雾气,雾气环绕在雾化腔10内,风道11的顶部与雾化腔10的顶部连通,风道11内产生的风力,将雾气输送至雾化腔10的顶部。
第一隔板12的主要作用是隔水,以保证控制器及风机的安全。第二隔板16则能减少水雾的扩散,从而增大出雾量。
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加湿器中雾气的生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雾化腔10的顶部设置有出雾通道18,出雾通道18与雾化腔10连通,出雾通道18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口19。
风道11内产生的风力,将雾气输送至雾化腔10的顶部,经出雾通道18的出雾口19散发至空气中。
出雾通道18的顶壁能协助雾气中的水滴冷凝并回流,避免水从出雾口19流出。
通过该实施方式,雾气能够经出雾通道18的出雾口19散发至空气中,并避免雾气中的水从出雾口19流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水结构包括浮板17,进水结构使水位线与浮板17平齐,以最大化出雾量。
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最大化出雾量,实现加湿器的高效运行。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加湿器的收纳方法,收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离水箱1和底座2;分离水箱主体3和顶盖4,将底座2放入水箱主体3内。
利用该收纳方法,底座2能够收纳在水箱1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加湿器包括水箱1和底座2,水箱1和底座2可拆卸地连接,底座2的外部尺寸小于水箱1箱体的内部尺寸,如图3所示,底座2能够收纳于水箱1的箱体内部;如图2所示,水箱1箱体包括水箱主体3和顶盖4,顶盖4与水箱主体3可拆卸地连接。
在将底座2收纳于水箱1时,先将水箱1和底座2进行分离,再将水箱1的顶盖4从水箱主体3处移除以使水箱1的开口显露,然后将底座2通过水箱1的开口放入水箱主体3内,最后再盖上顶盖4,从而完成了加湿器的收纳。
由于底座2能够收纳在水箱1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如图3所示,底座2的外部尺寸小于水箱1箱体的内部尺寸。具体地,底座2的长度小于水箱主体3内部的高度;底座2的宽度小于水箱主体3内部的长度;底座2的高度小于水箱主体3内部的宽度,从而将底座2放置于水箱主体3的内部。
如图3所示,收纳完成时,底座2的长度方向与水箱主体3的高度方向平行;底座2的宽度方向与水箱主体3的长度方向平行;底座2的高度方向与水箱主体3的宽度方向平行,从而将底座2收纳于水箱主体3的内部。
利用该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底座2和水箱1,其中,底座2能够收纳在水箱1内部,通过拆卸、收纳,可使加湿器收纳时的体积比使用时的体积减小将近一半,方便用户携带或存放。
实施例二
可选地,顶盖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体,水箱主体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上下相对能够使顶盖4吸附在水箱主体3上。
优选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均为磁铁且磁性相反。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顶盖4与水箱主体3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顶盖4上设置有多个卡齿,水箱主体3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卡齿由硅胶材料制成,卡齿与卡槽一一对应,通过卡齿与卡槽的过盈配合能够将顶盖4固定在水箱主体3上。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顶盖4与水箱主体3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1所示,顶盖4上设置有把手5。使用者可手持把手5分离顶盖4和水箱主体3,从而为分离顶盖4和水箱主体3提供便利。
如图3和图4所示,水箱主体3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条6,支撑筋条6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底座2;有利于在加湿器处于收纳状态时,使水箱主体3底部的支撑筋条6支撑及固定底座2。
如图2和图3所示,水箱1上设置有插齿7,底座2上设置有插槽,插齿7和插槽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水箱1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2上。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插齿7有四个,分别位于水箱1的四个底角处。
通过上述结构,有利于实现水箱1与底座2的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底座2包括:控制腔8,其位于底座2的下方;控制腔8用于容纳控制器及风机;进水腔9,其用于容纳进水结构;雾化腔10,其用于形成水雾;以及,风道11,风道11底端固定有风机,风道11顶部与雾化腔10的顶部连通;控制腔8与进水腔9和雾化腔10通过第一隔板12进行隔离,第一隔板12水平设置,第一隔板12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容纳雾化器15;进水腔9与雾化腔10通过第二隔板16进行分隔,第二隔板16竖直设置。
雾化器15产生雾气,雾气环绕在雾化腔10内,风道11顶部与雾化腔10的顶部连通,风道11内产生的风力,将雾气输送至雾化腔10的顶部。
第一隔板12的主要作用是隔水,以保证控制器及风机的安全。第二隔板16则能减少水雾的扩散,从而增大出雾量。
通过上述结构,有利于加湿器中雾气的生成。
雾化腔10的顶部设置有出雾通道18,出雾通道18与雾化腔10连通,出雾通道18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口19。
风道11内产生的风力,将雾气输送至雾化腔10的顶部,经出雾通道18的出雾口19散发至空气中。
出雾通道18的顶壁能协助雾气中的水滴冷凝并回流,避免水从出雾口19流出。
通过上述结构,雾气能够经出雾通道18的出雾口19散发至空气中,并避免雾气中的水从出雾口19流出。
进水结构包括浮板17,进水结构使水位线与浮板17平齐,以最大化出雾量,从而实现加湿器的高效运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和底座,所述水箱和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座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水箱箱体的内部尺寸,所述底座能够收纳于所述水箱的箱体内部;所述水箱箱体包括水箱主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水箱主体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体,所述水箱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上下相对能够使所述顶盖吸附在所述水箱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卡齿,所述水箱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卡齿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通过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的过盈配合能够将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水箱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插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齿和所述插槽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所述水箱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控制腔,其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控制腔用于容纳控制器及风机;
进水腔,其用于容纳所述进水结构;
雾化腔,其用于形成水雾;以及,
风道,所述风道底端固定有风机,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连通;
所述控制腔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雾化腔通过第一隔板进行隔离,所述第一隔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雾化器;
所述进水腔与所述雾化腔通过第二隔板进行分隔,所述第二隔板竖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出雾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包括浮板,所述进水结构使水位线与所述浮板平齐,以最大化出雾量。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的收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离所述水箱和所述底座;
分离所述水箱主体和所述顶盖,将所述底座放入所述水箱主体内。
CN202111210247.2A 2021-10-18 2021-10-18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Pending CN114076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0247.2A CN114076369A (zh) 2021-10-18 2021-10-18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0247.2A CN114076369A (zh) 2021-10-18 2021-10-18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6369A true CN114076369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8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0247.2A Pending CN114076369A (zh) 2021-10-18 2021-10-18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636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2643A (en) * 1977-10-26 1979-05-19 Hitachi Ltd Ultrasonic humidifier
JP2003056869A (ja) * 2001-08-10 2003-02-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湿機
CN203964330U (zh) * 2014-07-08 2014-11-26 欧兰普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加湿器底座结构
CN104315643A (zh) * 2014-07-03 2015-01-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和空气处理系统
CN208652803U (zh) * 2018-02-21 2019-03-26 斯泰得乐有限公司 空气增湿器
CN210220118U (zh) * 2019-05-22 2020-03-31 宿迁学院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折叠式加湿器
CN210320461U (zh) * 2019-06-03 2020-04-14 佛山市计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折叠式加湿器
CN111301118A (zh) * 2019-12-12 2020-06-19 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驾驶的双能源加湿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2643A (en) * 1977-10-26 1979-05-19 Hitachi Ltd Ultrasonic humidifier
JP2003056869A (ja) * 2001-08-10 2003-02-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湿機
CN104315643A (zh) * 2014-07-03 2015-01-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和空气处理系统
CN203964330U (zh) * 2014-07-08 2014-11-26 欧兰普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加湿器底座结构
CN208652803U (zh) * 2018-02-21 2019-03-26 斯泰得乐有限公司 空气增湿器
CN210220118U (zh) * 2019-05-22 2020-03-31 宿迁学院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折叠式加湿器
CN210320461U (zh) * 2019-06-03 2020-04-14 佛山市计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折叠式加湿器
CN111301118A (zh) * 2019-12-12 2020-06-19 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驾驶的双能源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16934B2 (ja) 静電霧化装置
WO2022188213A1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GB2383277A (en) Evaporative humidifier
CN211272617U (zh) 一种香薰机
JP2013050290A (ja) 加湿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加湿温風機
CN114076369A (zh) 加湿器及其收纳方法
CN214370764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JP4036886B2 (ja) 静電霧化装置
CN216384445U (zh) 无雾加湿器
CN212204832U (zh) 一种采用臭氧负离子净化的除味器
CN21703137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2081437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115218314A (zh) 雾化器
CN112807471A (zh) 多水箱香薰机
CN213208094U (zh) 喷雾加湿风扇
CN210801497U (zh) 气化式加湿器
CN218790531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12511688U (zh) 一种智能香薰
CN218722009U (zh) 悬浮加湿器
CN21208144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987490U (zh) 一种出片状水雾的加湿器
CN214370710U (zh) 一种便携式加湿器
CN218474044U (zh) 环保雾化装置
CN218033495U (zh) 一种具有漂浮式雾化头的折叠加湿器
CN217040023U (zh) 可拆卸的清洗机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