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4176A -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4176A
CN114074176A CN202111274266.1A CN202111274266A CN114074176A CN 114074176 A CN114074176 A CN 114074176A CN 202111274266 A CN202111274266 A CN 202111274266A CN 114074176 A CN114074176 A CN 114074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hick bamboo
section
dry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42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4176B (zh
Inventor
张舜刚
郭正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oubo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oubo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oubo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oubo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42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4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4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4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4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4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2Treating moulds or cores, e.g. drying, hardening
    • B22C9/123Gas-hard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包括三个竖向同轴设置的风干筒,每个风干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通孔,风干筒内腔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设有呈环型的隔环,隔环与风干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腔,最上方的隔环内设有顶吹风罩,顶吹风罩一侧的开口与空腔相通,另一侧沿着靠近对应风干筒轴线的方向朝向下倾斜;中间的隔环内设有中吹风罩,中吹风罩一侧的开口与空腔相通,另一侧水平朝向对应风干筒的轴线;最下方的隔环内设有底吹风罩,底吹风罩一侧的开口与空腔相通,另一侧沿着靠近对应风干筒轴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本申请具有提高包浆风干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背景技术
涡轮是用于汽车或飞机引擎中的风扇,是一种能够将流动工质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它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主要部件之一。
涡轮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蜡模铸造工艺,先制作出涡轮蜡模,然后将多个涡轮蜡模安装至一个浇口棒上形成组树,之后再对组树进行多次包浆。每次包浆后,都需要将组树放置一段时间,使得组树上的浆料风干固化。
目前,工人通常是将组树挂在悬挂式输送线上,然后在悬挂式输送线旁放置风扇,以此通过风扇实现浆料的风干。
但是,由于风扇的位置相对固定且包浆后的组树通常为不规则形状,因此风扇很难对组树上浆料的全部位置实现吹干,以此可能会对组树的包浆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后续涡轮浇注成型时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包浆的风干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包括三个竖向同轴设置的风干筒,每个所述风干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通孔,所述风干筒内腔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设有呈环型的隔环,所述隔环与所述风干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腔,最上方的所述隔环内设有顶吹风罩,所述顶吹风罩一侧的开口与所述空腔相通,另一侧沿着靠近对应所述风干筒轴线的方向朝向下倾斜;中间的所述隔环内设有中吹风罩,所述中吹风罩一侧的开口与所述空腔相通,另一侧水平朝向对应所述风干筒的轴线;最下方的所述隔环内设有底吹风罩,所述底吹风罩一侧的开口与所述空腔相通,另一侧沿着靠近对应所述风干筒轴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最上方所述风干筒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驱动组树在三个所述风干筒之间升降的往复升降机构,所述风干筒外还设有用于向所述空腔内吹入空气的吹气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气机构将空气送入三个空腔内,然后由各自的吹气罩吹出。在往复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组树能够在三个风干筒之间运动,由于顶吹风罩、中吹风罩和底吹风罩出气端的朝向不同,因此当组树位于不同的风干筒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组树实现吹干,进而提高了组树的风干效果,有利于提高涡轮后续浇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顶吹风罩、所述中吹风罩和所述底吹风罩在各自对应的所述隔环上均竖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顶吹风罩、中吹风罩和底吹风罩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组树风干的全面性。
可选的,所述往复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最上方所述风干筒顶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绕卷有吊绳,所述吊绳穿过所述支撑座并延伸至所述风干筒内,所述吊绳位于所述风干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供组树挂接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组树挂接在吊环上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能够带动绕线盘转动,进而对吊绳实现收线和放线,以此能够实现组树在三个风干筒之间的往复移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供所述吊绳穿过的位置处设有导环,所述吊绳穿过所述导环且所述导环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状设置对吊绳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小支撑座上供吊绳穿过位置处的棱边对吊绳产生磨损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吹气泵,所述吹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有送气总管,所述送气总管上连通有三个送气分管,一个所述送气分管对应一个所述风干筒,所述送气分管延伸至对应所述风干筒上的所述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吹气泵,吹气泵工作将空气抽入送气总管内,然后通过三个送气分管将空气同时送入三个风干筒内,操作方便,有利于节省管材的使用量。
可选的,所述送气分管位于所述风干筒内的一端封闭,所述送气分管位于所述风干筒内的管身绕所述风干筒的轴线绕卷呈环型设置,位于所述风干筒内所述送气分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出气孔的设置使得空气能够比较均匀地分散至整个空腔内。
可选的,多个所述出气孔的孔径沿着空气在所述送气分管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流的流速和强度随其流动方向耳逐渐变小,为了通过多个出气孔的变径设置,使得空气能够更均匀的分散至空腔内。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风干筒之间具有间距且连接有支撑杆,中间位置所述风干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铰接于对应所述风干筒端面的三个锥板,三个所述锥板围合呈三棱锥状,中间位置所述风干筒的外侧壁还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气缸,一个所述锥板对应一个所述气缸且与其活塞杆铰接,所述气缸铰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每个所述锥板相对三棱锥顶的位置均开有供所述吊绳穿过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树位于中间位置的风干筒内时,两个封闭组件全部处于封闭状态,三个锥板围合呈三棱锥状。此风干筒内的空气从缺口和吊绳之间的间隙排出,以此减小了最上方和最下方两个风干筒内排出的空气对中间位置风干筒的风干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吹气机构将空气送入三个空腔内,然后由各自的吹气罩吹出。在往复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组树能够在三个风干筒之间运动,由于顶吹风罩、中吹风罩和底吹风罩出气端的朝向不同,因此当组树位于不同的风干筒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组树实现吹干,进而提高了组树的风干效果,有利于提高涡轮后续浇注时的稳定性;
2.当组树位于中间位置的风干筒内时,两个封闭组件全部处于封闭状态,三个锥板围合呈三棱锥状。此风干筒内的空气从缺口和吊绳之间的间隙排出,以此减小了最上方和最下方两个风干筒内排出的空气对中间位置风干筒的风干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干筒、隔环、支撑杆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座、电机、绕线盘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干筒、隔环、送气分管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干筒、锥板、气缸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风干筒;101、通孔;102、空腔;2、隔环;3、顶吹风罩;4、中吹风罩;5、底吹风罩;61、支撑座;62、电机;63、绕线盘;64、吊绳;65、挂钩;7、导环;81、吹气泵;82、送气总管;83、送气分管;831、出气孔;9、支撑杆;10、锥板;11、缺口;12、安装板;1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参照图1和图2,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包括三个竖向且同轴设置的风干筒1,相邻两个风干筒1之间具有间距且栓接有多个支撑杆9,多个支撑杆9绕风干筒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
参照图1和图2,每个风干筒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通孔101,每个风干筒1内腔的顶壁和底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呈环型设置的隔环2,隔环2与风干筒1的内壁之间具有封闭的环型空腔102。
参照图1和图2,最上方的隔环2的内侧壁上栓接有顶吹风罩3,顶吹风罩3呈环型设置。顶吹风罩3外侧壁上的开口与空腔102相通,顶吹风罩3内侧壁上的开口沿着靠近对应风干筒1轴线的方向朝向下倾斜。
中间位置隔环2的内侧壁上栓接有中吹风罩4,中吹风罩4呈环型设置。中吹风罩4外侧壁上的开口与空腔102相通,中吹风罩4内侧壁上的开口水平朝向对应风干筒1的轴线。
最下方的隔环2的内侧壁上栓接有底吹风罩5,底吹风罩5呈环型设置,底吹风罩5外侧壁上的开口与空腔102相通,底吹风罩5内侧壁上的开口沿着靠近对应风干筒1轴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
最上方风干筒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驱动组树在三个风干筒1之间升降的往复升降机构。
同时,风干筒1外还设有用于向空腔102内吹入空气的吹气机构,以此空腔102内的空气通过对应的吹气罩吹出。
由于顶吹风罩3、中吹风罩4、底吹风罩5的出风口朝向不同,以此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组树实现吹干,进而提高了对组树的风干效果,有利于提高后续涡轮浇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顶吹风罩3、中吹风罩4和底吹风罩5在各自对应的隔环2上均竖向设置有多个,以此通过增加吹风罩的数量,来提高对组树吹干的全面性。
参照图1和图3,往复升降机构包括放置在最上方风干筒1顶部的支撑座61、栓接在支撑座61上的电机62,电机62为正反转电机62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往复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套设在电机62输出轴上的绕线盘63、绕卷在绕线盘63上的吊绳64,吊绳64穿过支撑座61并延伸至风干筒1内,吊绳64位于风干筒1内的一端系有供组树挂接的挂钩65。
工人通过吊机将整个往复升降机构吊起,然后将包浆后的组树挂接在挂钩65上,此后重新将往复升降机构放置在最上方的风干筒1上。
控制系统控制电机62的输出轴正反转,以此对组树实现升降,进而使得组树可以运动至不同的风干筒1内进行风干。
参照图3,支撑座61上供吊绳64穿过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导环7,导环7的轴线竖向设置,吊绳64穿过导环7且导环7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
喇叭状设置能够对吊绳64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小支撑座61上供吊绳64穿过位置处的棱边对吊绳64产生磨损的可能性,以此吊绳64不容易意外发生断裂导致组树摔坏。
参照图1和图4,吹气机构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吹气泵81,吹气泵81的出气端连通有送气总管82,送气总管82远离吹气泵81的一端封闭。
送气总管82上连通有三个送气分管83,一个送气分管83对应一个风干筒1,送气分管83延伸至对应风干筒1上的空腔102内。
启动吹气泵81,吹气泵81将外界的空气抽入送气总管82内,然后三个送气分管83,将空气分别送入三个风干筒1内。
参照图1和图4,送气分管83位于风干筒1内的一端封闭设置,送气分管83位于风干筒1内的管身绕风干筒1的轴线绕卷呈环型设置,位于风干筒1内送气分管8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出气孔831,送气分管83靠近风干筒1的顶部。
送气分管83内的空气由出气孔831喷出至空腔102内,多个出气孔831的设置使得空气能够比较均匀地分散至整个空腔102内。
参照图1和图4,由于送气分管83内气流的流速和强度随着其流动方向而逐渐变小,为此多个出气孔831的孔径沿着气流在送气分管83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以此送气分管83内的空气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至空腔102内。
参照图1、图2和图5,最上方的风干筒1内的空气大多从其底部排出,最下方的风干筒1内的空气大多从起顶部排出,以此当组树位于中间位置的风干筒1内风干时,中间位置风干筒1内水平吹出的气流会受到上下两侧气流的影响,进而对组树的风干效果产生影响。
参照图1、图2和图5,为此,中间位置风干筒1的两端均设置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铰接于对应风干筒1端面上的三个锥板10,三个锥板10能够围成呈三棱锥型,每个锥板10相对三棱锥顶的位置均开有供吊绳64穿过的缺口11。
中间位置风干筒1的外侧壁上栓接有安装板12,一个锥板10对应一个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铰接有气缸13,气缸13的活塞杆铰接在对应的锥板10上。
当气缸13的活塞杆缩回时,三个锥板10分开,以此组树能够在三个风干筒1之间移动。当气缸13的活塞杆伸出时,锥板10发生转动,三个锥板10围合呈三棱锥型。
参照图1、图2和图5,当组树位于上方的风干筒1内时,中间位置风干筒1顶部的封闭组件处于封闭状态,底部的封闭组件处于打开状态,中间位置风干筒1内的空气大多从其底部排出,以此减小了对最上方风干筒1的风干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参照图1、图2和图5,当组树位于中间位置的风干筒1内时,两个封闭组件全部处于封闭状态,此风干筒1内的空气从缺口11和吊绳64之间的间隙排出,以此减小了最上方和最下方两个风干筒1内排出的空气对中间位置风干筒1的风干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参照图1、图2和图5,当组树位于最下方的风干筒1内,中间位置风干筒1顶部的封闭组件处于打开状态,底部的封闭组件处于封闭状态,以此中间位置风干筒1内的空气大多从其顶部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工人通过吊具将往复升降机构吊起,然后将包浆后的组树挂接在挂钩65上,再将往复升降机构重新放置在最上方的风干筒1上,并使得组树移动至风干筒1内。在复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组树能够在三个风干筒1之间移动。
启动吹气泵81,吹气泵81将外界的空气抽入送气总管82内,然后通过送气分管83送至各个空腔102内。空腔102内的空气通过各自对应的吹气罩喷出。由于顶吹风罩3、中吹风罩4和底吹风罩5的出气口朝向不同,因此三个风干筒1能够以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组树实现风干,进而提高了组树的风干效果。
当组树位于中间位置的风干筒1内时,两个封闭组件处于封闭状态,以此使得不同风干筒1之间气流相互影响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竖向同轴设置的风干筒(1),每个所述风干筒(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通孔(101),所述风干筒(1)内腔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设有呈环型的隔环(2),所述隔环(2)与所述风干筒(1)的内壁之间具有空腔(102),最上方的所述隔环(2)内设有顶吹风罩(3),所述顶吹风罩(3)一侧的开口与所述空腔(102)相通,另一侧沿着靠近对应所述风干筒(1)轴线的方向朝向下倾斜;中间的所述隔环(2)内设有中吹风罩(4),所述中吹风罩(4)一侧的开口与所述空腔(102)相通,另一侧水平朝向对应所述风干筒(1)的轴线;最下方的所述隔环(2)内设有底吹风罩(5),所述底吹风罩(5)一侧的开口与所述空腔(102)相通,另一侧沿着靠近对应所述风干筒(1)轴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最上方所述风干筒(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驱动组树在三个所述风干筒(1)之间升降的往复升降机构,所述风干筒(1)外还设有用于向所述空腔(102)内吹入空气的吹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吹风罩(3)、所述中吹风罩(4)和所述底吹风罩(5)在各自对应的所述隔环(2)上均竖向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最上方所述风干筒(1)顶部的支撑座(61),所述支撑座(61)上栓接有电机(62),所述电机(62)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绕线盘(63),所述绕线盘(63)上绕卷有吊绳(64),所述吊绳(64)穿过所述支撑座(61)并延伸至所述风干筒(1)内,所述吊绳(64)位于所述风干筒(1)内的一端连接有供组树挂接的挂钩(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1)上供所述吊绳(64)穿过的位置处设有导环(7),所述吊绳(64)穿过所述导环(7)且所述导环(7)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机构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吹气泵(81),所述吹气泵(81)的出气端连通有送气总管(82),所述送气总管(82)上连通有三个送气分管(83),一个所述送气分管(83)对应一个所述风干筒(1),所述送气分管(83)延伸至对应所述风干筒(1)上的所述空腔(10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分管(83)位于所述风干筒(1)内的一端封闭,所述送气分管(83)位于所述风干筒(1)内的管身绕所述风干筒(1)的轴线绕卷呈环型设置,位于所述风干筒(1)内所述送气分管(8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出气孔(8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气孔(831)的孔径沿着空气在所述送气分管(83)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风干筒(1)之间具有间距且连接有支撑杆(9),中间位置所述风干筒(1)的两端均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铰接于对应所述风干筒(1)端面的三个锥板(10),三个所述锥板(10)围合呈三棱锥状,中间位置所述风干筒(1)的外侧壁还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铰接有气缸(13),一个所述锥板(10)对应一个所述气缸(13)且与其活塞杆铰接,所述气缸(13)铰接在所述安装板(12)上,每个所述锥板(10)相对三棱锥顶的位置均开有供所述吊绳(64)穿过的缺口(11)。
CN202111274266.1A 2021-10-29 2021-10-29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Active CN114074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4266.1A CN114074176B (zh) 2021-10-29 2021-10-29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4266.1A CN114074176B (zh) 2021-10-29 2021-10-29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4176A true CN114074176A (zh) 2022-02-22
CN114074176B CN114074176B (zh) 2023-11-24

Family

ID=8028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4266.1A Active CN114074176B (zh) 2021-10-29 2021-10-29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41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5247A (en) * 1980-08-21 1982-05-11 Giiseraianraagenbau Unto Guzer Manufacture of shell die for ceramic
CN108620268A (zh) * 2018-05-17 2018-10-09 徐建辉 一种模型玩具加工装置
CN210877395U (zh) * 2019-07-22 2020-06-30 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蜡模风干装置
CN210911062U (zh) * 2019-09-26 2020-07-03 东莞市乐晟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条用风干系统
CN212761002U (zh) * 2020-06-30 2021-03-23 四川法拉特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蜡模快速风干装置
CN213317508U (zh) * 2020-10-21 2021-06-01 洛阳市铁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蜡模硬化风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5247A (en) * 1980-08-21 1982-05-11 Giiseraianraagenbau Unto Guzer Manufacture of shell die for ceramic
CN108620268A (zh) * 2018-05-17 2018-10-09 徐建辉 一种模型玩具加工装置
CN210877395U (zh) * 2019-07-22 2020-06-30 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蜡模风干装置
CN210911062U (zh) * 2019-09-26 2020-07-03 东莞市乐晟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条用风干系统
CN212761002U (zh) * 2020-06-30 2021-03-23 四川法拉特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蜡模快速风干装置
CN213317508U (zh) * 2020-10-21 2021-06-01 洛阳市铁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蜡模硬化风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4176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3419A (zh) 一种钢瓶自动喷漆装置
WO2020201237A3 (en) Method of mounting a self-hoisting crane on a wind turbine and self-hoisting crane
CN114074176A (zh) 高精密涡轮用模套风干系统
CN114233577B (zh) 一种可升降风力发电装置
CN209038874U (zh) 一种风电塔筒吊运装置
CN205257543U (zh) 一种散料放料伸缩溜管
CN107747566A (zh) 一种潜水泵井下固定机构
CN208201407U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衣物脱水机
CN205312860U (zh) 一种用于吊运轴向通风结构发电机铁芯环的工装
CN109424170A (zh) 一种墙面喷涂装置
CN207918282U (zh) 具备自吹风除尘功能的起吊小车
CN204897249U (zh) 一种动臂塔式起重机
CN210133529U (zh) 清库专用物料活化装置
CN208332875U (zh) 一种改进的立式色母颗粒脱水装置
CN207211664U (zh) 一种墙面喷涂装置
CN105692466A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航车
CN112484476A (zh) 一种砖坯烘干用旋风机
CN206780735U (zh) 一种打料机
CN205955748U (zh) 一种防堵喷浆机
CN110537498A (zh) 一种自动进料并向外均匀喷撒的饲料投喂方法
CN205784251U (zh) 一种电池壳脱水机
CN209226471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设备安装用悬吊装置
CN211733665U (zh) 一种用于高空风机机舱调运货物的起吊装置
CN109047738A (zh) 一种砂箱翻转装置
CN115043314A (zh) 冶金起重机用抓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