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262A - 一种光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71262A CN114071262A CN202010780142.XA CN202010780142A CN114071262A CN 114071262 A CN114071262 A CN 114071262A CN 202010780142 A CN202010780142 A CN 202010780142A CN 114071262 A CN114071262 A CN 1140712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optical fiber
- coupler
- visual component
- split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3—Testing;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通过在OLT和所述ONU之间相连的光纤上设置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且所述第一耦合器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所述第一光纤端子用于接入检测光,所述可视组件用于观测所述检测光,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实现了光纤与光器件在连接状态时对光纤是否异常的快速且准确的检测,解决了光纤检测时需将光纤与光器件断开而导致光纤的业务中断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光通信网络是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即光纤)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光信号传输的网络,典型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PON主要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OLT)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OLT与多个ONU之间通过分光器(Splitter)实现点对多点的连接。其中,ONU、分光器以及OLT之间连接时,多个ONU采用光纤以及连接器与分光器的各个输出端口进行连接。
目前,用户的网络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对ONU与分光器之间的光纤进行检测,即首先判断分光器后面某一承载业务的光纤是否连接已经断开,具体采用的方法为将该用户对应的光纤两端从ONU和分光器上断开,采用红光笔从用户侧的光纤上输入红光,若光纤的另一端能够观察到有红光输出,则判断出该光纤的连接状态是正常,若观察不到红光输出,则判断出该光纤的连接状态异常,可能出现断裂或开路。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检测时,需要先将光纤从分光器的输出端口上断开,这样导致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实现了光纤与光器件在连接状态时对光纤是否异常的快速且准确的检测,解决了光纤检测时需将光纤与光器件断开而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包括:
光线路终端(OLT)以及与所述OLT相连的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ONU);
所述OLT和所述ONU之间设置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且所述第一耦合器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所述第一光纤端子用于接入检测光,所述可视组件用于对所述检测光可视;
且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ONU,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靠近所述OL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通过在OLT与ONU之间的光纤上设置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且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第一耦合器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第一光纤端子用于接入检测光,若可视组件上可以观察到检测光,则可以判断出ONU与OLT之间的光纤正常,若可视组件上观察不到检测光时,则判断出ONU与OLT之间的光纤异常,实现了光纤与光器件(例如OLT和ONU)在连接状态下对光纤是否异常进行快速且准确的检测,避免了将光纤与光器件断开进行检测时而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降低了光纤检测的难度,实现了光纤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对光纤网络通断的直观、准确且快速判别,解决了光纤检测时由于需要将光纤中断而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光器,所述分光器位于所述OLT和所述ONU之间,所述分光器与所述OLT和所述ONU通过光纤相连;
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
或者,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均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时,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的第一端上,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相连,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ONU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ONU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均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时,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另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光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分光器中具有至少一个一级分光器,多个所述分光器中具有至少一个二级分光器;
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一端,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另一端;
或者,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光纤与所述ONU相连的一端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一级分光器之间;
或者,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光纤与所述ONU相连的一端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一级分光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套管和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裸光纤,且所述套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用于观测所述裸光纤上承载的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裸光纤具有至少一段第一散射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射区为光纤光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套管和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裸光纤,且所述裸光纤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呈弯曲状,所述套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
所述裸光纤的弯曲部分朝向所述透光区域弯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套管和设在所述套管内的第一准直器、反射片和第二准直器,所述套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
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准直器之间,所述反射片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反射到所述透光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管为透明套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视组件包括:第二耦合器,且所述第二耦合器具有第二光纤端子,所述第二光纤端子用于射出所述检测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视组件还包括:可视管,所述第二光纤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可视管内,且所述可视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光纤端子位于所述可视管内的部分上具有第二散射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视管为透明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其中一个光纤断开进行检测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其中一个光纤断开进行检测时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可视组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提供的可视组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提供的可视组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提供的可视组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提供的可视组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中可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提供的可视组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OLT;20、20a、20b、20c、20d-第一耦合器;21、21a、21b、21c、21d-第一光纤端子;30-分光器;301-一级分光器;302a、302b-二级分光器;40、40a、40b、40c、40d-可视组件;41-套管;411、451-透光区域;42-裸光纤;421-第一散射区;43-第二耦合器;44-第二光纤端子;441-第二散射区;45-可视管;46-第一准直器;47-反射片;48-第二准直器;50、50a、50b、50c、50d-ONU;a2、b2、c2、d2、L、L1、L2、L3-光纤;L11、a21、b21、c21-第一端,L12、a22、b22、c2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参见图1所示,PON主要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ONU),OLT与多个ONU之间通过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ODN),OLT位于局端机房(central office,CO),ONU可以位于用户的家中或者位于用户的家外且靠近用户家。
参见图1所示,OLT与多个ONU之间通过分光器(Splitter)实现点对多点的连接,其中,ONU与分光器连接时,多个ONU采用光纤连接器和光纤与分光器的各个输出端口进行连接。
例如,如图1中,用户A的ONU通过光纤a1与分光器的一输出端口可拆卸相连,用户B的ONU通过光纤b1与分光器的一输出端口可拆卸相连,用户C的ONU通过光纤c1与分光器的一输出端口可拆卸相连,用户D的ONU通过光纤d1与分光器的一输出端口可拆卸相连。各个用户的ONU与分光器之间往往跨度较大,所以ONU与分光器之间的各个光纤往往都是缠绕在一起。
这种网络,当分光器与ONU之间的某一根光纤承载的业务出现问题时,例如,例如图2所示,用户C的ONU与分光器与之间的光纤c1承载的业务出现问题,则首先判断是否是光纤c1的连接出现断开,判断时如图2所示,将光纤c1的两端分别与ONU和分光器断开,用红光笔(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见光的检测笔)向光纤c1的一端接入红光(例如图2所示的光纤c1与ONU连接的一端接入红光),光纤c1的另一端(例如图2中靠近分光器的一端)观察是否有红光输出,若有红光输出,则判断出光纤c1的连接状态正常,若没有红光输出,则判断出光纤c1的连接异常。
或者,也可以如图3所示,用红光笔向光纤c1与分光器连接的一端(即机房侧)接入红光,在光纤c1与ONU连接的一端(即用户侧)观察是否有红光输出。
但是,上述检测方式中,均需要将光纤的两端分别从ONU和分光器上断开,而大量光纤堆积在一起,所以光纤与分光器连接的一端不清楚该光纤对应的是哪个用户,所以易出现将其他用户的光纤从分光器上断开的问题,从而导致不必要的业务中断,另外,对于ONU位于用户家里的场景,需要进入现场操作,在很多时候是不容易操作的。而且利用光纤端面的出光情况进行确认,需要进行直视或者照射到其他表面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在长距离传输的时候,红光的损耗很大,能量较弱,通透效果不佳,弱光情况下比较难以进行识别和判断,不够直观,不利于检测判断。
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网络系统,通过在OLT与ONU之间的光纤上设置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光纤的一端,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位于光纤的另一端,且第一耦合器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第一光纤端子用于接入检测光,可视组件用于观测检测光,这样当第一光纤端子接入检测光时,若可视组件上可以观测到检测光,则可以判断出ONU与OLT之间的光纤正常,若可视组件上观测不到检测光时,则判断出ONU与OLT之间的光纤异常,实现了光纤与光器件(例如OLT、ONU或分光器)在连接状态下对光纤是否异常进行快速且准确的检测,避免了将光纤与光器件断开进行检测时而导致光纤的业务中断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降低了光纤异常检测的难度,实现了光纤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对光纤网络通断的直观、准确且快速判别,解决了光纤检测时由于需要将光纤中断而导致业务中断以及其他用户网络的误断开的问题。
通过下述的场景详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进行阐述。
场景一
该网络场景为OLT与ONU之间为点到点的场景。
参见图4所示,光网络系统包括:OLT10(光线路终端)和一个ONU50(光网络单元),OLT10与ONU50之间通过光纤a2实现连接,OLT10和ONU50之间设置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具体的,在OLT10和ONU50之间的光纤a2上设有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均与光纤a2相连。
第一耦合器20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第一光纤端子21用于接入检测光,例如,对光纤a2检测时,如图4所示,检测笔22(例如红光笔)向第一光纤端子21接入检测光(例如可以为红光),检测光沿着虚线箭头传输,可视组件40用于观测检测光,例如,若光纤a2正常,则可视组件40上可以观测到检测光,可视组件40实现了对检测光可视的目的,若光纤a2异常,则可视组件40上无法观测到检测光,这样可以判断出光纤a2裂开或中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OLT10于ONU50之间的光纤检测,所以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光纤a2的一端,例如光纤a2与ONU50相连的一端,即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其中一个靠近ONU50,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另一个位于光纤a2的另一端,例如光纤a2与OLT10相连的一端,即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另一个靠近OLT10。
例如,图4所示,可视组件40位于光纤a2与ONU50相连的一端处,第一耦合器20位于光纤a2与OLT10相连的一端处,即可视组件40位于用户侧,第一耦合器20位于机房层,这样检测光从机房侧的第一光纤端子21接入后,在用户侧可以观察可视组件40上是否有检测光可视,若可视组件40上有检测光可以观察到,则表明光纤a2正常,若可视组件40上没有观察到检测光,则表明光纤a2异常,这样检修人员可以更换光纤a2。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可视组件40位于光纤a2与OLT10相连的一端处,第一耦合器20位于光纤a2与ONU50相连的一端处,即可视组件40设在机房侧,第一耦合器20设在用户侧,这样检修人员可以采用检测笔22从用户侧向第一光纤端子21接入检测光,在机房侧观测可视组件40是否有检测光可视,具体详见下述图18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20可以为3端口的器件,两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例如可以为功率耦合器,第一耦合器20的两个输入端口可以不等比分光,例如可以为如1:9分光,5:95分光,例如,第一耦合器20与第一光纤端子21连接的输入端口接入10%检测光,与OLT10连接的输入端口接入90%的光,或者,第一耦合器20与第一光纤端子21连接的输入端口接入5%检测光,第一耦合器20与OLT10连接的输入端口接入95%的光,第一耦合器20的输出端口如图4所示与可视组件40相连。
或者,第一耦合器20可以时波长相关的耦合器,例如采用波分复用的原理,将其他的波长进行耦合叠加到光路上,这样不会造成分光导入的额外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如图4所示,业务光沿着图4中的实线箭头传输,第一光纤端子21与检测笔22断开,第一光纤端子21自由置于第一耦合器20的一侧,当需要检测光纤光路时,则将检测笔22与第一光纤端子21的一端相连,向第一光纤端子21上接入检测光,检测光沿着图4中的虚线箭头传输,若可视组件40上可以观察到检测光,则判断出光纤a2正常,若可视组件40上观察不到检测光,则判断出光纤a2异常,光纤a2出现断开或裂开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光可以1310nm、1490nm或1550nm波长的不可见光,检测光可以为红光、蓝光等可见光,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光选用红光,所以检测笔22具体可以红光笔。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通过在OLT10与ONU50之间设置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且第一耦合器20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第一光纤端子21用于接入检测光,若可视组件40上可以观察到检测光,则可以判断出ONU50与OLT10之间的光纤正常,若可视组件40上观察不到检测光时,则判断出ONU50与OLT10之间的光纤异常,实现了光纤与光器件(例如OLT10和ONU50)在连接状态下对光纤是否异常进行快速且准确的检测,避免了将光纤与光器件断开进行检测时而导致其他光纤的业务误中断的问题,另外,通过可视组件40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检测光,避免对光纤的一端直视来观察可见光而导致弱光下不够直观的问题,同时,使得检测人员不入户即可判断出光纤通断成为可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系统,降低了光纤异常检测的难度,实现了光纤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对光纤网络通断的直观判别,解决了现有光纤检测时由于需要将光纤中断而导致业务中断以及其他网络的误断开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视组件40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可视组件40可以包括:套管41,套管41内设有裸光纤42,裸光纤42的两端分别与套管41外的光纤相连,套管41的部分区域可以设置为透光区域411,透光区域411用于对套管41内裸光纤42上承载的检测光实现可视,或者,套管41的全部区域可以设置为透光区域411,例如套管41为透明套管41,这样透明套管41的全部区域均为透光区域411。
需要说明的是,光纤a2、光纤b2以及光纤c2可以由纤芯、包层和保护层组成,纤芯位于包层内,保护层包裹在包层外,而裸光纤42可以至少包括纤芯和包裹在纤芯外的包层。
其中,为了使得裸光纤42上承载的检测光向外透出而实现可视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裸光纤42上具有至少一段第一散射区421,例如图5所示,裸光纤42上具有三段第一散射区421,第一散射区421具体为裸光纤42上折射率发生改变的区域,第一散射区421与透光区域411可以在垂直于裸光纤42的方向上部分或者全部重合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过裸光纤42上形成有第一散射区421,这样裸光纤42上承载的检测光在该第一散射区421折射率改变,这样检测光会向四周散开,从而使得检测光可以从套管41上的透光区域411射出,这样使得可视组件40内裸光纤42承载的检测光实现可视。
本申请实施例中,裸光纤42上具体可以通过紫外照射的方式形成第一散射区421,即第一散射区421可以为采用紫外线照射裸光纤而形成的折射率改变的区域,例如,第一散射区421可以为光纤光栅。
可视组件40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可视组件40可以包括:套管41,套管41内设有裸光纤42,且裸光纤42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呈弯曲状,且裸光纤42上的弯曲部分朝向套管41上的透光区域411弯曲。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通过将套管41内的裸光纤42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弯曲,这样使得光在裸光纤42上的全反射被破坏,这样裸光纤42上具有检测光时,检测光在裸光纤42的弯曲部分向外折射,即检测光在弯曲部分产生了泄漏,向外漏泄出去的检测光在套管41的透光区域411上可以被观测,这样观测透光区域411是否有光即可判断光纤链路是否异常。
可视组件40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可视组件40可以包括:第二耦合器43,且第二耦合器43具有第二光纤端子44,如图10所示,第二耦合器43位于第一耦合器20和ONU50之间,且第二耦合器43分别与第一耦合器20和ONU50相连,第二光纤端子44位于第二耦合器43的一侧。
检测时,如图10所示,检测光沿着图10中的虚线箭头传输,若光纤a2正常,则检测光从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射出,这样检修人员根据第二光纤端子44是否有检测光射出判断光纤是否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可以为自然断面,例如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可以为不齐整的端面,或者,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可以为切割断面,使用时,可以将第二光纤端子44对准一投射面,这样检测光从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射出后可以投射到投射面上,这样便于对射出的检测光进行观察,避免直视该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而导致弱光不易识别或不直观的问题。
可视组件40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为了使得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射出的检测光更易观察,如图11所示,可视组件40还可以包括:可视管45,第二光纤端子44的一端位于可视管45内,且可视管45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451,这样第二光纤端子44的端面射出的检测光在可视管45的透光区域451可视,实现了可视管45对第二光纤端子44射出的检测光可视的目的。
使用时,如图12所示,检测光沿着虚线箭头传输,若光纤a2正常,则在可视管45的透光区域451可以观察检测光,例如红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视管45的透光区域451可以如图11所示位于可视管45的中部,或者视管的透光区域451如图13所示位于可视管45的底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视管45可以为透明管,这样可视管45的全部区域均为透光区域451。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4所以,第二光纤端子44位于可视管45内的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散射区441,第二散射区441可以光纤光栅,其中,第二散射区441的形成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散射区421。
使用时,如图15所示,通过将第二光纤端子44位于可视管45内的部分处理形成折射率改变的区域(即第二散射区441),这样检测光沿着虚线传输时,若光纤a2正常,则可视管45的侧面和底面均可以对检测光实现可视,使得可视组件40对检测光的观察更直观,从而更易对光纤是否异常进行识别。
可视组件40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如图16所示,可视组件40可以包括:套管41和设在套管41内的第一准直器46、反射片47和第二准直器48,如图17所示,第一准直器46的一端与光纤a2相连,第二准直器48的一端通过光纤与ONU50相连,反射片47位于第一准直器46和第二准直器48之间,且反射片47用于将业务光透过(如图16中的实线箭头),这样从反射片47透过的业务光进入第二准直器48从传递给ONU50,同时,反射片47还用于对检测光进行反射(如图16中的虚线箭头),检测光经反射片47反射后投射到套管41上,套管41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411,所以检测光经反射片47反射后投射到套管41的透光区域411,套管41的透光区域411对反射片47反射的检测光实现了可视,这样安装人员可以根据套管41的透光区域411是否有检测光便可以判断光纤a2是否正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8所示,可以将第一耦合器20靠近ONU50,即第一耦合器20位于用户侧,将可视组件40靠近OLT10,即将可视组件40位于机房侧,这样检修人员采用检测笔22在用户侧向第一光纤端子21接入检测光,检测光沿着图18中的虚线传输,若可视组件40上观察到检测光,则光纤a2正常,若可视组件40上观察不到检测光,则光纤a2异常,例如裂开或断开。
场景二
本场景中,ONU50的数量为多个,例如,ONU50a、ONU50b、ONU50c,OLT10与ONU50之间为点到多点的网络场景,因此,光网络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光器30,分光器30与OLT10和ONU通过光纤相连,如图19所示,分光器30的数量为一个,分光器30位于OLT10和多个ONU50之间,OLT10与分光器30之间通过光纤L相连,例如,光纤L的第一端L11与分光器30相连,光纤L的第二端L12与OLT10相连。每个ONU与分光器30之间通过光纤相连,例如,分光器30与ONU50a之间通过光纤a2相连,光纤a2的第一端a21与分光器30相连,光纤a2的第二端a22与ONU50a相连;分光器30与ONU50b之间通过光纤b2相连,光纤b2的第一端b21与分光器30相连,第二端b22与ONU50b相连;分光器30与ONU50c之间通过光纤c2相连,光纤c2的第一端c21与分光器30相连,第二端c22与ONU50c相连。
可视组件40和第一耦合器20中的其中一个位于OLT10和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L上,可视组件40和第一耦合器20中的另一个位于分光器30和ONU50之间的光纤(例如光纤a2、光纤b2或光纤c2)上。其中,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分光器30和ONU50之间的光纤L上时,具体的,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光纤L的第一端L11,即光纤L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靠近分光器30,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另一个位于分光器30和ONU50之间的光纤与ONU50相连的一端上,即光纤a2、光纤b2或光纤c2与ONU相连的一端,靠近ONU。
例如图19所示,第一耦合器20位于OLT10和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线L上,每个ONU50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设置一个可视组件40,例如ONU50a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a2上设置可视组件40a,ONU50b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b2设置可视组件40b,ONU50c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c2设置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分别位于光纤a2的第二端a22、光纤b2的第二端b22,光纤c2的第二端c22上,即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以位于用户侧,第一耦合器20位于光纤L的第一端L11上,靠近分光器30,即第一耦合器20位于机房侧。
检测时,检测笔22向第一光纤端子21接入检测光时,当可视组件40a观测不到检测光时,则判断出光纤a2出现异常,当可视组件40b观测不到检测光时,则判断出光纤b2出现异常,当可视组件40c观测不到检测光时,则判断出光纤c2出现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ONU50的个数包括但不限于为三个,在一些其他示例中,ONU50的个数可以为50-60。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的结构可以为上述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4、图16所示的任意可视组件40。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可视组件40的结构。
例如,图20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均采用图5所示的结构,具体参考上述图5对应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例如,图21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均采用图7所示的结构,具体参考上述图7对应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例如,图22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均采用图11或图13所示的结构,具体参考上述图11或图13对应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例如,图23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均采用图14所示的结构,具体参考上述图14对应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例如,图24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和可视组件40c均采用图16所示的结构,具体参考上述图16对应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每个ONU50与分光器30之间设置可视组件40和第一耦合器20,即可视组件40和第一耦合器20位于分光器30和ONU50,且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分光器30和ONU50之间的光纤的一端,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另一个位于分光器30与ONU50之间的光纤的另一端。
例如,图25所示,ONU50a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a2上设置可视组件40a和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a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a,ONU50b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b2上设置可视组件40b和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b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b,ONU50c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c2上设置可视组件40c和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c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c。
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分别位于光纤a2与ONU50a相连的一端上、光纤b2与ONU50b相连的一端上,光纤c2与ONU50c相连的一端上,即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以位于用户侧,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c位于光纤a2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上、光纤b2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上,光纤c2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上,即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c位于机房侧。这样可以对每个ONU50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进行检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6所示,可视组件40位于OLT10和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L上,每个ONU50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设置第一耦合器20,第一耦合器20位于光纤与ONU50相连的一端上,例如,ONU50a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线a2上设置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a位于光纤a2与ONU50a相连的一端上,靠近ONU50a第一耦合器20a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a;ONU50b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b2上设置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b位于光纤b2与ONU50b相连的一端上,即靠近ONU50b,第一耦合器20b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b,ONU50c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c2上设置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c位于光纤c2与ONU50c相连的一端上,即靠近ONU50c,第一耦合器20c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c。这样从用户侧向第一光纤端子21a或第一光纤端子21b或第一光纤端子21c进入检测光,位于机房侧的可视组件40根据是否观察到检测光判断分光器30与ONU50之间的光纤是否异常。
或者,每个ONU50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上设置可视组件40和第一耦合器20,且第一耦合器20靠近ONU50,即第一耦合器20位于用户侧,可视组件40靠近分光器30,即可视组件40位于机房侧。
例如,如图27所示,ONU50a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a2上设置可视组件40a和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a位于光纤a2与ONU50a相连的一端,可视组件40a位于光纤a2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上,第一耦合器20a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a;ONU50b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线b2上设置可视组件40b和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b位于光纤b2与ONU50b相连的一端上,可视组件40b位于光纤b2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上,第一耦合器20b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b;ONU50c与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线c2上设置可视组件40c和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c位于光纤c2与ONU50c相连的一端上,可视组件40c位于光纤c2与分光器30相连的一端上,第一耦合器20c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c。这样在用户侧接入检测光,在机房侧对可视组件进行观测即可实现光纤链路的异常检测。
场景三
与上述场景二的区别为,本场景中,分光器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光器30中具有一级分光器301和至少一个二级分光器,例如图28所示,一级分光器301为一个,二级分光器为两个,分别为二级分光器302a和二级分光器302b。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以一个一级分光器301和两个二级分光器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二级分光器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以上。
其中,OLT10与一级分光器301之间通过光纤L1相连,一级分光器301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通过光纤L2相连,一级分光器301与二级分光器302b之间通过光纤L3相连。
可视组件40和第一耦合器20设置时,可以如图28所示,第一耦合器20位于OLT10和一级分光器301之间的光纤L1上,每个ONU50与二级分光器之间的光纤上设置可视组件40,且可视组件40位于光纤与ONU50相连的一端上,即可视组件40位于用户侧。其中,第一耦合器20位于OLT10和一级分光器301之间的光纤L1上时,第一耦合器20可以位于光纤L1与一级分光器301相连的一端上,即第一耦合器20可以靠近一级分光器301设置。
例如,如图28所示,ONU50a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a2上设有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a位于光纤a2与ONU50a相连的一端上;ONU50b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b2上设有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b位于光纤b2与ONU50b相连的一端上;ONU50c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c2上设有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c位于光纤c2与ONU50c相连的一端上;ONU50d与二级分光器302b之间的光纤d2上设有可视组件40d,可视组件40d位于光纤d2与ONU50d相连的一端上。光纤链路检测时可以参考上述场景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或者,第一耦合器20位于一级分光器301和二级分光器30之间的光纤上,例如,如图29所示,一级分光器301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L2上设置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a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a,检测笔22从第一光纤端子21a接入检测光。一级分光器301与二级分光器302b之间的光纤L3上设置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b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b,第一耦合器20a可以位于光纤L2与二级分光器302a相连的一端上,第一耦合器20b可以位于光纤L3与二级分光器302b相连的一端上。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与二级分光器302b相连的ONU50数量包括但不限为一个,可以为多个。
或者,每个ONU50与二级分光器之间的光纤上设置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且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其中一个位于ONU50与二级分光器之间的光纤的一端,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中的另一个位于ONU50与二级分光器之间的光纤的另一端。
例如,图30所示,ONU50a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a2上设有可视组件40a和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a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a;ONU50b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b2上设有可视组件40b和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b;ONU50c与二级分光器302a之间的光纤c2上设有可视组件40c和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c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c;ONU50d与二级分光器302b之间的光纤d2上设有可视组件40d和第一耦合器20d,第一耦合器20d具有第一光纤端子21d。
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d分别位于光纤a2与ONU50a相连的一端上、光纤b2与ONU50b相连的一端上、光纤c2与ONU50c相连的一端上、光纤d2与ONU50d相连的一端上,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d均位于用户侧。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c分别位于光纤a2与二级分光器302a相连的一端上、位于光纤b2与二级分光器302a相连的一端上、位于光纤c2与二级分光器302a相连的一端上。第一耦合器20d位于光纤d2与二级分光器302b相连的一端上,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d位于机房侧。
其中,在图28、图29以及图30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d均位于用户侧,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d均位于机房侧。在一些其他示例中,第一耦合器20a、第一耦合器20b、第一耦合器20c、第一耦合器20d可以位于光纤与ONU50相连的一端上(例如第一耦合器20a位于光纤a2与ONU50a相连的一端上),即位于用户侧,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d可以位于光纤与二级分光器相连的一端上(例如,可视组件40a位于光纤a2与二级分光器302a相连的一端上),即位于机房侧。第一耦合器20和可视组件40的设置位置可以参考图26和图27,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场景中,可视组件40a、可视组件40b、可视组件40c、可视组件40d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4、图16所示的任意一种可视组件40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线路终端OLT以及与所述OLT相连的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ONU,所述OLT和所述ONU通过光纤相连;
所述OLT和所述ONU之间设置第一耦合器和可视组件,且所述第一耦合器上具有第一光纤端子,所述第一光纤端子用于接入检测光,所述可视组件用于观测所述检测光;
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光器,所述分光器位于所述OLT和所述ONU之间,所述分光器与所述OLT和所述ONU通过光纤相连;
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
或者,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均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时,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的第一端上,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相连,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ONU和所述分光器之间的光纤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ONU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均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上时,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可视组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分光器中具有至少一个一级分光器,多个所述分光器中具有至少一个二级分光器;
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一端,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的另一端;
或者,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与所述ONU相连的一端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一级分光器之间;
或者,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二级分光器和所述ONU之间的光纤与所述ONU相连的一端上,所述可视组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OLT和所述一级分光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套管和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裸光纤,且所述套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用于观测所述裸光纤上承载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裸光纤具有至少一段第一散射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射区为光纤光栅。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套管和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裸光纤,且所述裸光纤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呈弯曲状,所述套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
所述裸光纤的弯曲部分朝向所述透光区域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套管和设在所述套管内的第一准直器、反射片和第二准直器,所述套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
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准直器之间,所述反射片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反射到所述透光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一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透明套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组件包括:第二耦合器,且所述第二耦合器具有第二光纤端子,所述第二光纤端子用于射出所述检测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组件还包括:可视管,所述第二光纤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可视管内,且所述可视管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为透光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端子位于所述可视管内的部分上具有第二散射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管为透明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80142.XA CN114071262B (zh) | 2020-08-05 | 2020-08-05 | 一种光网络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80142.XA CN114071262B (zh) | 2020-08-05 | 2020-08-05 | 一种光网络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1262A true CN114071262A (zh) | 2022-02-18 |
CN114071262B CN114071262B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023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80142.XA Active CN114071262B (zh) | 2020-08-05 | 2020-08-05 | 一种光网络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7126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21916A1 (zh) * | 2022-07-28 | 2024-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见光发射装置、光通信设备和光通信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59032A (en) * | 1987-08-28 | 1989-03-06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 Device for monitoring optical fiber line |
US20030030788A1 (en) * | 2001-08-11 | 2003-02-13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Fiber connection fault visualization |
US20140211201A1 (en) * | 2013-01-31 | 2014-07-31 | Fluke Corporation | Fiber fault sniffer |
CN109283628A (zh) * | 2018-11-13 | 2019-01-29 | 深圳古藤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故障可视功能的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及故障检测方法 |
-
2020
- 2020-08-05 CN CN202010780142.XA patent/CN1140712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59032A (en) * | 1987-08-28 | 1989-03-06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 Device for monitoring optical fiber line |
US20030030788A1 (en) * | 2001-08-11 | 2003-02-13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Fiber connection fault visualization |
US20140211201A1 (en) * | 2013-01-31 | 2014-07-31 | Fluke Corporation | Fiber fault sniffer |
CN109283628A (zh) * | 2018-11-13 | 2019-01-29 | 深圳古藤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故障可视功能的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及故障检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运山: "光传输系统故障点的准确判断和测量", 《有线电视技术》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21916A1 (zh) * | 2022-07-28 | 2024-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见光发射装置、光通信设备和光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1262B (zh) | 2022-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28356B1 (en) | Optical monitoring and test access interconnection module | |
US20090263123A1 (en) | Fiber network monitoring | |
JP4967144B2 (ja) | 光コネクタ | |
EP0432734B1 (en) |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faults in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20170123167A1 (en) | Traceable cable assembly and connector | |
WO2005106899A1 (en) | An optically traceable transmission cab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or electricity and a traceable conduit | |
NO163658B (no) | Testanordning for aa teste branndetekteringssystem med fiberoptikk. | |
US9608720B2 (en) | System for testing passive optical lines | |
CN107078794B (zh) | 光信号路由装置 | |
WO1997041720A9 (en) | Optical cross-connect module | |
CN102356573A (zh) | 光收发一体组件和光收发模块 | |
JP4886453B2 (ja) | 光接続部材及び心線対照方法 | |
EP3887792B1 (en) | Large core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ptical power in multifiber cables | |
CN110426782A (zh) | 一种带异常检测的单包层多芯光纤 | |
CN114071262B (zh) | 一种光网络系统 | |
WO2014099457A2 (en) | Non-intrusive monitoring opt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 |
JP5003969B2 (ja) | 光接続部材 | |
CN103323923A (zh) | 一种具有双重诊断故障的olt用光组件 | |
CN211791516U (zh) | 一种在线光缆监测系统 | |
JPH07312576A (ja) | 光伝送路の故障検出方式 | |
CN210222288U (zh) | 一种带异常检测的单包层多芯光纤 | |
JP3580622B2 (ja) | 光リフレクタを用いた光線路監視システム | |
EP1018814A2 (e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JP3830601B2 (ja) | 光線路監視システム | |
WO2022157847A1 (ja) | 光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