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1865A -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1865A
CN114061865A CN202010759097.XA CN202010759097A CN114061865A CN 114061865 A CN114061865 A CN 114061865A CN 202010759097 A CN202010759097 A CN 202010759097A CN 114061865 A CN114061865 A CN 114061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ece
detection
flui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90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明
梁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90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1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1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3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323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by monitor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其中,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体;连接管组,连接管组包括独立设置的多个管体,多个管体能够分别与设于支撑架体上的待检测件的多个水口相连,向多个管体中的一个注入流体,根据另外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确定待检测件的密封状态。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原理易懂,检测过程直观可视,不用探查零件内部且无需昂贵的专业设备及人员,加工制作工艺简单且加工制作成本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能够同时检测多个零件,适合大批量、多批次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检测使用。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装置、一种换热组件和一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套管式壁挂炉上,安装有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包括套管结构,套管结构的两侧分别为卫浴侧和采暖侧,套管结构在卫浴侧和采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多个可以收集水的水盒。通常情况下,处在采暖侧的水盒之间是采用焊接方式密封,在互相没有水通过时可以保证换热性能。但生产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零件百分之百的合格,因此偶尔会出现水盒之间串水的情况,从而导致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不良。如果将换热性能不良的换热器装配到壁挂炉整机上,也会导致壁挂炉整机的热水容易产生汽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生产套管式壁挂炉整机之前,对套管式换热器中水盒之间是否会发生渗漏进行检测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各个生产厂家所采用的检测方式包括红外探伤、射线检测以及超声检测等。以上方法中所需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因此检测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检测装置的换热组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换热组件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体;连接管组,连接管组包括独立设置的多个管体,多个管体能够分别与设于支撑架体上的待检测件的多个水口相连,其中,向多个管体中的一个注入流体,根据另外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确定待检测件的密封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支撑架体和连接管组。待检测件设置在支撑架体上,即在对待检测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待检测件始终是在支撑架体上,从而在检测时支撑架体对待检测件起到持续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支撑架体上可以设置有能够对待检测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防止其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动错位影响检测结果;支撑架体上还可以设置有辅助调平组件,待检测件放置到支撑架体上之后对支撑架体的承载端面进行调平,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可信度更高。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此外,连接管组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管体,每个管体都与待检测件的一个水口相连。对于不同的待检测件而言,其自身可能存在不同数量的水口,连接管组中管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保证待检测件的每一个水口都能有一个管体相连。在连接管体和水口时,管体与待检测件的水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快插接头、螺纹接头等,且每一个管体与对应水口的连接处均要保证密封状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其中,多个管体之间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只要能够沿高度方向延伸即可,例如正向上设置,或斜向上设置均可。
需要说明的,检测过程中,向其中一个管体注入流体,根据另外在检的至少一个管体中的流体体积可确定待检测件内部的密封状态。检测人员安装好管体后,管体与管体之间形成了U型管结构,根据连通器原理,在向其中一个管体注入流体之后,观察并记录其他管体中流体的情况,可以是流体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的话,记录具体的变化量,以及产生变化量所需时间,从而推算出产生这个变化量的速率,这个速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进而判断出待检测件是否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体的承载端面可以很大,满足同时对多个待检测件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为便于向管体内注水,管体在远离待检测件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喇叭口,喇叭口处的内轮廓的直径可大于管径。还可以地,管体在远离待检测件的一端设置有独立的漏斗,方便将流体漏入到管体中,降低流体落在待检测件或支撑架体的承载端面上的可能性。
当然,管体可以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比如硬质塑料等,方便观看流体液位变化。管体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刻度线,通过设置刻度线,更容易看出流体液位变化,统计出数据从而判断待检测件是否合格,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技术方案中的检测装置,原理简单,易操作,加工制作工艺简单且加工制作成本低。通过此检测装置不需要用到昂贵的检测设备,也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适合大批量、多批次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检测使用。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管体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相邻的两个管体之间还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可以对相邻两个管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在检测过程中相邻两个管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连接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从而每两个相邻的管体之间都可以通过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连接件将其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安装好的多个管体在检测过程中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连接件的两端可以设置为U型卡结构,将U型卡结构套设在管体的外侧,便于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可伸缩。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可伸缩,即连接件为伸缩结构,检测人员可以先将连接件变短,使其长度小于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距离,然后把连接件放到相邻两个管体之间使其变长,直至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抵在相邻两个管体上并且将相邻两个管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由于连接件为伸缩结构安装拆卸简单,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待检测件的水口之间距离不同的情况。
此外,通过可伸缩的连接件,还可针对相邻两个水口之间的不同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高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管体平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管体与管体之间平行,一方面便于观察管体中的水位变化,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另一方面通过平行设置,还可提高检测装置整体的加工效率,以及在存储多个管体时可增大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当然,多个管体的平行可以为设置位置的平行,即多个管体之间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多个管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即可认为是多个管体平行。
特别的,在将管体竖直设置时,可有效降低检测用水的水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架体包括:支架本体;抵靠部,设于支架本体上,抵靠部与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成第一角度,待检测件能够通过与抵靠部的抵接实现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架体包括支架本体和抵靠部。其中,支架本体可以对待检测件起到支撑的作用。检测前,将待检测件放置在支架本体上且与抵靠部抵接,待检测件能够通过与抵靠部的抵接实现位置固定,即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抵靠部使得待检测件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由于移动产生的结果偏差,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此外,抵靠部与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呈第一角度,当检测人员将待检测件放置好之后,待检测件能够以更加方便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的角度呈现。
进一步地,抵靠部与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呈现的角度可以调节,从而针对不同待检测件,适当调节第一角度,使检测过程更加便捷。
其中,第一角度的角度范围可以是0~90度,即使得待检测件可以依靠自重固定在抵靠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管体的至少部分沿支撑架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管体中至少存在一部分沿支撑架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由于不同的待检测件水口开设位置也会存在差异,将管体与水口连接好后,管体有一部分可能会倾斜,现管体中存在有一部分沿支撑架体高度方向延伸,端口向上,从而流体不会轻易流出到管体外,当然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管体存在一部分是沿高度方向延伸,故而水位的变化会更加明显,检测人员对沿支撑架高度方向延伸的部分更容易进行观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件,设于每个管体远离待检测件的一端,且检测件与管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件,检测件设置在每个管体远离待检测件的一端,检测件与管体相连通。通过设置检测件,能够更加方便检测人员观察和记录流体液位的变化情况。
进一步地,检测件可以是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比如硬质塑料等,使检测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对流体液位进行观察。检测件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当检测件的形状为圆柱体时,还可以地,呈圆柱体的检测件的管径大于管体的管径,检测人员能够通过观察流体在检测件中的液位变化进而判断待检测件是否合格,观测过程更加直观。由于检测件的管径大于管体的管径,检测人员可以更容易将流体送入到管体内部,且不易洒出。检测件还可以带有电子元件,比如液位传感器,通过电子元件可以观测到更加细微的液位变化情况,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管体和检测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刻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管体和检测件上设置有刻度且刻度至少设置有一个,通过在管体和检测件上设置刻度,检测人员能够更加容易观察到流体在管体及检测件中液位发生变化的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管体和检测件中的至少一个由透明材质制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管体和检测件中至少有一个是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即可以只是管体是透明的,也可以只是检测件是透明的,或者管体和检测件都是透明的。从而检测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流体液位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在注水量较少,或是待检测件的密封质量较高时,由另一个管体中流出的水量不会很多,此时可将管体透明处理,以直观看到是否有水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材料可以为硬质塑料、玻璃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件远离管体的一端的口径大于管体的管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件远离管体的一端的口径大于管体管径,检测人员能够更轻易的将流体送入到检测件内部,进而流体进入到管体内,降低了流体洒出的可能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内的一侧设有多个水盒,每个水盒上设有一个第一水口;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管体分别与每个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组件的实施例,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和检测装置,换热器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水盒,每个水盒上设有一个第一水口,检测装置中的管体分别与每个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水盒与水盒之间需要满足互不渗漏的条件,换热器才是合格的,因此需要利用检测组件进行检测。
其中,由于换热组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检测装置,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检测人员将每个管体与对应第一水口连接好之后,如果水盒之间存在密封问题,则多个管体和水盒会形成了U型管结构,根据连通器原理,向其中一个管体中注水,观察并记录其他管体中水位情况,可以是水位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的话变化量是多少,产生这个变化量的时间是多少,从而推算出产生这个变化量的速率,这个速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进而判断出换热器是否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管体与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快插式接头以及螺纹接头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包括采暖侧和卫浴侧,采暖侧设有两个第一水口,卫浴侧设有两个第二水口,第一水口低于第二水口,检测装置的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分别与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第一管的高度低于第二水口的高度,或第二管的高度低于第二水口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包括采暖侧和卫浴侧,采暖侧和卫浴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水口和两个第二水口,第一水口低于第二水口。即在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套管式换热器放置在支撑架体上时,要保证第一水口的位置比第二水口的位置低,以减少在注水时流体直接在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水。
其中,采暖侧的水口所形成的水路和卫浴侧的水口形成的水路可以进行热量交换,已达到换热的目的,而对于本实施例,则是通过检测采暖侧的两个第一水口,在卫浴状态下采暖水不流动,采暖水吸收到热量后会直接传给卫浴水,以通过管中管的形式进行二次换热以加热卫浴水。
此外,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与第二管分别与两个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安装好第一管与第二管之后,在对套管式换热器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测时,由于要向第一管和第二管的其中一个注入流体,第一管的高度低于第二水口的高度或第二管的高度低于第二水口的高度,从而可避免流体直接在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水,以影响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管与第二管的高度可以都低于第二水口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和第二管与两个第一水口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快插式接头、螺纹接头等。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用于上述换热组件,包括:向换热组件中的一个管体内加入流体;确定除加入流体的管体外的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根据流体体积确定换热组件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实施例,在对换热组件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先将每个管体与对应第一水口连接好之后,多个管体和水盒之间即形成了U型管结构,根据连通器原理,向其中一个管体中注入流体,确定与该管体形成U型管结构的其他管体中的流体体积,可以理解,在换热器存在漏水时,其他管体中不可避免的会流出流体,故而可通过其他管体的流体体积的确定,以判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是否合格。
需要说明的,对于不同的换热器的生产要求而言,可能由于成本的限制,对出厂要求不高,也即并不是所有的换热器在生产时均要求完全密封,故而可在其他管体中流出流体时,对流出的流体体积进行确定,以确定检测的换热器是否满足对应的密封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流体体积确定换热组件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具体包括:若流体体积为零,确定换热器密封;若流体体积非零,确定流体体积在第一时间内的变化量,根据变化量确定密封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根据流体体积判断换热组件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是否良好的过程中,如果向一个管体中注入流体,另外在检的管体中流体体积为零,即未发现有流体或者流体体积没有变化,即说明在检的换热器密封状态良好,可以投入使用;若流体体积非零即流体体积发生了变化,确定流体体积在第一时间内的变化量,根据变化量确定密封状态。具体地,观察并记录变化量,产生这个变化量的时间是多少,从而推算出产生这个变化量的速率,这个速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根据变化量以及变化速率判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是否可以投入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相邻管体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待检测件;11:水口;2:支撑架体;21:支架本体;22:抵靠部;23:第一角度;3:连接管组;31:管体;4:漏斗;5:连接件;51:U型结构;52:套筒;53:螺杆;54:转动块;6:检测件;7:换热器;71:采暖侧;72:水盒;73:第一水口;74:卫浴侧;75:第二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体2、连接管组3和连接件5。其中,支撑架体2包括支架本体21和抵靠部22,抵靠部22固定连接在支架本体21的顶部,抵靠部22与支架本体21的高度方向之间为第一角度23,检测人员在对待检测件1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测时,将待检测件1放置到支架本体21的承载端面上,此时待检测件1的底壁与侧壁会分别抵在支架本体21与抵靠部22上。此外,连接管组3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管体31,多个管体31之间相互平行且能够分别与待检测件1上的多个水口11通过快插式接头连接在一起,需要保证管体31与水口11的连接处为密封状态。每个管体31的至少部分沿支撑架体2的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连接件5设置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管体3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连接件5,连接件5的两端为U型结构51,U型结构51可以套设在管体31的外侧。每个连接件5两端的U型结构51分别套设在相邻的两个管体31外侧,从而可以对相邻两个管体3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管体31为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采用硬质塑料、玻璃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抵靠部22与支架本体21之间为活动连接,即抵靠部22与支架本体21的高度方向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23是可以调节的。对于不同的待检测件1,检测人员可以将第一角度23调整至合适的角度,从而待检测件1抵在支架本体21与抵靠部22上时能够以更加便于观察的角度呈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1与抵靠部2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对待检测件1的位置进行限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防止其在检测过程中不小心触碰移动错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体2上设置有辅助调平装置,检测人员将待检测件1抵在支架本体21与抵靠部22上后,在检测前,首先对支架本体21的承载端面进行调平,排出无关因素,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可信度更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管体31与水口11之间采用螺纹接头的方式。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两个相邻的管体31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件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的管体31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5。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连接件5包括两个套筒52和一个螺杆53,螺杆53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一个转动块54,螺杆53的外壁在转动块5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外螺纹且两段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套筒52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段螺纹旋向相反的内螺纹,两个套筒52螺纹连接在螺杆53的外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其他可伸缩的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管体31在远离待检测件1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检测件6,检测件6与管体3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检测件6与对应的管体31连通。检测件6和管体31上均设置有刻度,方便观看流体的体积变化。
进一步地,检测件6为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采用硬质塑料、玻璃等。检测件6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圆柱形的检测件6的口径大于管体31管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件6的形状为棱柱,棱柱形的检测件6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内轮廓线的内切圆直径大于管体31的管径。
在另一个是实施例中,检测件6的内部可以设置有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能够更精确的检测到液位变化情况。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每个管体31在远离待检测件1的一端的端口为喇叭状,从而方便检测人员将流体送入到管体31内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个管体31在远离待检测件1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独立的漏斗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管体31在远离待检测件1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漏斗4。
进一步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
实施例六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7和上述方案中的检测装置。其中,换热器7为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包括采暖侧71和卫浴侧74,套管式换热器在采暖侧71设置有多个水盒72,每个水盒72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水口73,套管式换热器在卫浴侧74设有第二水口75。此外,检测装置的连接管组3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均与第一水口73通过快插式接头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与第二管的高度均低于第二水口75的高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管和第二管均与第一水口73通过螺纹接头连接。
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用于上述实施例六的换热组件,包括:
步骤S102:向换热组件中的一个管体内加入流体;
步骤S104:确定除加入流体的管体外的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
步骤S106:根据流体体积确定换热组件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
实施例八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用于上述实施例六的换热组件,包括:
步骤S202:向换热组件中的一个管体内加入流体;
步骤S204:确定除加入流体的管体外的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
步骤S206:确定流体体积是否为零;
若流体体积为零,则执行步骤S208:确定换热器密封;
若流体体积非零,则执行步骤S210:确定流体体积在第一时间内的变化量;以及执行步骤S212:根据变化量确定密封状态。
实施例九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用于上述的换热组件,具体实施步骤为:
步骤S302:将待检测件位置固定,使其抵在支架本体的承载端面与抵靠部上;
步骤S304:安装管体,使管体与采暖侧的第一水口连通;
步骤S306:安装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使相邻两个管体的相对位置固定;
步骤S308:注入流体,即向换热组件中的一个管体内加入流体;
步骤S310:观察、记录,确定除加入流体的管体外的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
步骤S312:做出判断,判断流体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若流体体积为零即未有流体出现或流体体积变化为零,则根据步骤S318确定换热器密封状态良好,可以投入使用;若流体体积非零,即流体体积发生了变化,则根据步骤S314确定流体体积在第一时间内的变化量,然后推算出变化速率,如果根据步骤S316确定变化速率及变化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切换至步骤S318,说明在检的换热器密封状态较好,可以投入使用,相反地,根据步骤S320和步骤S322,如果变化速率及变化量不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在检的换热器密封状态差,不能投入使用。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可重新回至步骤S302,为下一待检测的换热器进行密封检测。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因用于检测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的实施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原理易懂,检测过程直观可视,不用探查零件内部且无需昂贵的专业设备及人员,加工制作工艺简单且加工制作成本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能够同时检测多个零件,适合大批量、多批次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检测使用。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体;
连接管组,所述连接管组包括独立设置的多个管体,多个所述管体能够分别与设于所述支撑架体上的待检测件的多个水口相连,
其中,向多个所述管体中的一个注入流体,根据另外至少一个所述管体内的流体体积确定所述待检测件的密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可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体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包括:
支架本体;
抵靠部,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抵靠部与所述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成第一角度,所述待检测件能够通过与所述抵靠部的抵接实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体的至少部分沿所述支撑架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件,设于每个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待检测件的一端,且所述检测件与所述管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检测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检测件中的至少一个由透明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的口径大于所述管体的管径。
1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的一侧设有多个水盒,每个所述水盒上设有一个第一水口;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管体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所述套管式换热器包括采暖侧和卫浴侧,所述采暖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水口,所述卫浴侧设有两个第二水口,所述第一水口低于所述第二水口,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的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水口的高度,或所述第二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水口的高度。
13.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换热组件,包括:
向所述换热组件中的一个管体内加入流体;
确定除加入所述流体的管体外的至少一个管体内的流体体积;
根据所述流体体积确定所述换热组件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流体体积确定所述换热组件中换热器的密封状态,具体包括:
若所述流体体积为零,确定所述换热器密封;
若所述流体体积非零,确定所述流体体积在第一时间内的变化量,根据所述变化量确定所述密封状态。
CN202010759097.XA 2020-07-31 2020-07-31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4061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9097.XA CN114061865A (zh) 2020-07-31 2020-07-31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9097.XA CN114061865A (zh) 2020-07-31 2020-07-31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865A true CN114061865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27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9097.XA Pending CN114061865A (zh) 2020-07-31 2020-07-31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186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2025A1 (zh) * 2016-03-24 2017-09-2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洗衣机及其漏水判断方法
CN107389274A (zh) * 2017-09-11 2017-11-24 张文赞 一种换热器用在线自动检漏检修装置
CN208833456U (zh) * 2018-08-07 2019-05-07 安徽鸣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水盒性能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2025A1 (zh) * 2016-03-24 2017-09-2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洗衣机及其漏水判断方法
CN107389274A (zh) * 2017-09-11 2017-11-24 张文赞 一种换热器用在线自动检漏检修装置
CN208833456U (zh) * 2018-08-07 2019-05-07 安徽鸣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水盒性能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7235B (zh) 一种用于锅炉汽包的水位测量系统及其测量和校验方法
CN100487360C (zh) 石油管螺纹内螺纹中径测量仪
CN106052773A (zh) 一种基于多孔探针的烟道排气流量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14061865A (zh) 检测装置、换热组件和检测方法
US2010006477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or quantifying water leaks
CN110987130B (zh) 一种流量计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3940550A (zh) 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测量的装置
CN108548848B (zh) 一种pH计在线自动吹洗装置
CN110319909A (zh) 一种磁性浮子液位计检定装置
CN106680006B (zh) 一种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216206802U (zh) 一种远端集气式液位检测装置
CN210741609U (zh) 一种测量更加准确的储罐液位测量系统
CN209400478U (zh) 一种电站锅炉安放式中径管t型角接接头相控阵模拟试块
CN109459097B (zh) 一种在线除垢及冷热态比对的矩阵分布式流量测量装置
CN1758033B (zh) 汽包水位大量限全工况高精度电极传感器系统
CN106546374A (zh) 一种复杂流场内静压测量装置及流速测算方法
CN104089928B (zh) 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法的低温流体可视化监测装置
CN107631842B (zh) 一种用于检测集热管路泄漏的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5807000A (zh) 一种在线化学仪表标准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16049593U (zh) 一种用于测量数控机床立柱高度差的装置
CN215598520U (zh) 一种注水流量计配套管道装置
CN216247795U (zh) 核电站boss头焊缝超声检测装置
CN218468834U (zh) 在役含缺陷承压设备安全评估系统
CN220437481U (zh) 一种耐腐蚀孔板流量计
CN215573258U (zh) 一种超声波燃气表的脉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