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0299A -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0299A
CN114060299A CN202010774015.9A CN202010774015A CN114060299A CN 114060299 A CN114060299 A CN 114060299A CN 202010774015 A CN202010774015 A CN 202010774015A CN 114060299 A CN114060299 A CN 114060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beat
voltage
change data
voltag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40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0299B (zh
Inventor
郭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40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0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0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0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04D25/105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by changing rotor axis direction, e.g. oscillat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Stepp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家用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风扇一般包括定位系统、摇头机构和限位装置等。限位装置用于限定摇头机构的摇头范围,定位系统能够实现摇头机构在不同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候的定位,当定位系统识别出摇头机构转动到摇头边界(即摇头范围的边界位置)时,控制摇头机构往回转动。
目前的电风扇上电后如果摇头机构在摇头边界处,则会堵转较长一段时间,长时间容易引起摇头异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电风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电风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包括:
驱动电路,与所述电风扇的步进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步进电机转动与停止;
电流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驱动电路输出或所述步进电机电输入的电流值;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转动;在根据所述电流采集电路采集的电流值确定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将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复位角度;按照所述复位角度控制所述摇头机构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六电阻R6;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共同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电风扇的驱动机构的当前电压变化数据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表明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到达摇头边界时,控制摇头机构回转,从而能够避免摇头机构的堵转,进而避免出现摇头异响,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定位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步进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参考电压变化数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当前电压变化数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确定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和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获取第一电压变化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设备的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电风扇一般包括定位系统、摇头机构和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设置在摇头边界处,摇头机构到达边界后,被限位装置卡住,不能超过限位装置限定的物理摇头范围;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定位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定位系统10包括磁铁11、霍尔传感器12、控制器13和步进电机14。磁铁11设置于摇头机构中,霍尔传感器12通常设置在中间位置。通过摇头机构旋转带动磁铁11运动,当磁铁11经过霍尔传感器12时,霍尔传感器12感应到磁信号,控制器13就可以确定摇头机构在中间位置了,然后控制器13控制步进电机14驱动所述摇头机构转动,实现摇头机构向左或向右转动。
图1所示的定位系统中,1)由于设置有霍尔传感器12和磁铁11,这样定位系统10的电路结构会比较复杂,从而导致成本比较高;2)如果摇头机构上电后处于摇头边界,摇头机构会发生堵转现象,且堵转持续时间较长,这样导致电风扇的能效利用率低;堵转还会进一步增大齿轮的负荷,如果长时间堵转容易引起摇头机构发出异音问题。
与相关技术相比,首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器与保护电阻连接的连接端输出电压控制信号驱动三极管导通,进而控制N相步进电机转动,控制器通过检测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判定电机绕组是否出现反向电压,确定N相P拍步进电机是否堵转,由于不需要设置霍尔传感器和磁铁等器件,这样简化了电路结构,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且成本低;其次,由于控制器通过检测电机绕组的反向电压自动判断N相P拍步进电机是否发生堵转,并根据判定结果将N相P拍步进电机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复位角度,整个过程只需很短的时间便能完成,这样在摇头机构转动至边界位置后能够快速复位,实现摇头机构流畅地转动,从而避免了摇头机构发生堵转现象,提高了电风扇的能效利用率;还会避免由于堵转导致的异音问题。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介绍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参见图2a,电风扇的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控制器21,包括M个连接端;N相步进电机M1;主控电路,包括N个控制模块22,每一所述控制模块22包括三极管Q、保护电阻R和分压电路221。
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和所述分压电路221的电压输入端共同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一个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所述分压电路22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与所述保护电阻R的一端连接,所述保护电阻R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221的电压输出端共同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一个连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参见图2b,电风扇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控制器40、N相步进电机M1和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51、第二控制模块52、第三控制模块53和第四控制模块54。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5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分压电路521,第一分压电路521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40的连接端A共同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N相步进电机M1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二二极管D2、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分压电路522,第二分压电路522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负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控制器40的连接端B共同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N相步进电机M1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53包括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第三三极管Q3和第三分压电路523,第三分压电路523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控制器40的连接端C共同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N相步进电机M1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所述第四控制模块54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四二极管D4、第四三极管Q4和第四分压电路524,第四分压电路524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控制器40的连接端D共同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N相步进电机M1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可以采用集成驱动电路UL2003等代替,也可以采用同特性MOS管来代替。
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十二电阻R12组成的分压比可以根据不同电压值的步进电机选取不同的阻值来达到同等效果,选取的比例以控制输入状态时,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不会导通的比例都是合适的,驱动三级管可以选硅管、锗管、MOS管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风扇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常用的可以是步进电机,例如N相P拍步进电机,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可以是四相四拍步进电机,还可以是四相八拍步进电机等,参见图4,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41,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而旋转部分叫电枢铁心(又叫转子42),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N相可以用于表示产生不同对极(南北极)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N拍可以用于表示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向左,也可以是向右。
步骤S304: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可以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的一段时间内,所述驱动机构所在的控制电路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形成的数据。
步骤S306: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可以是所述电风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电压变化数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可以用于表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一个周期,且所述摇头机构没有达到第一摇头边界,所述驱动机构所在的控制电路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形成的数据。
步骤S308: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向右时,所述第二方向为向左,所述第一方向为向左时,所述第二方向为向右;参见图5和图6,可以将图5所示的电压变化曲线看作第一方向对应的四相(A相、B相、C相和D相)四拍(T1、T2、T3和T4)步进电机形成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对应的电压变化曲线,可以将图6所述的电压变化曲线看作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四相四拍步进电机形成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对应的电压变化曲线。
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步进电机的绕组就会输出一个如图6的T3B时段(堵转曲线示意2)和T3D时段(堵转曲线示意1)所示的反向电压,可以通过如图2a和图2b所示电路结构监测步进电机旋转时的反向电压,图6相比于图5的T3B时段和T3D时段所示的正常的电压波形就会有差异,可以利用该差异判断摇头机构是否到达最大摇头角度,即摇头机构是否到达摇头边界。
由图5和图6进行比较可以看出,T1和T2时段时,将图5和图6的电压变化曲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为图5和图6对应的电压变化曲线相同,该比较结果表明摇头机构尚未到达第一摇头边界;而T3时段,将图5和图6的电压变化曲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为图5和图6的电压变化曲线不同,且可以看出:图6相较于图5而言,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D相电压值T3D、B相电压值T3B均有减小,该比较结果表明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电风扇的驱动机构的当前电压变化数据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表明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到达摇头边界时,控制摇头机构回转,从而能够避免摇头机构的堵转,进而避免出现摇头异响,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302至步骤314:
步骤302: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304: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306: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308: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步骤310: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可以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的一段时间内,所述驱动机构所在的控制电路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形成的数据。
步骤312:将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可以是所述电风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电压变化数据,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可以用于表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一个周期,且所述摇头机构没有达到第二摇头边界,所述驱动机构所在的控制电路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形成的数据。
步骤314: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二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摇头边界和所述第一摇头边界之间的范围为所述摇头机构的转动范围。
由图5和图6进行比较可以看出,T1和T2时段时,将图5和图6的电压变化曲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为图5和图6对应的电压变化曲线相同,该比较结果表明摇头机构尚未到达第二摇头边界;而T3时段,将图5和图6的电压变化曲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为图5和图6的电压变化曲线不同,且可以看出:图6相较于图5而言,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D相电压值T3D、B相电压值T3B均有减小,该比较结果表明摇头机构到达第二摇头边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电风扇向第一方向转动时生成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并将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以在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时进行回转,相应地,通过获取电风扇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生成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并将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与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以在摇头机构到达第二摇头边界时进行回转,从而能够根据摇头机构的转动方向更准确地判断摇头机构是否到达某一摇头边界,避免摇头机构在第一摇头边界或第二摇头边界处发生堵转,进而避免出现摇头异响,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提高了电风扇的能效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402至步骤414:
步骤402: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参见图5,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为四相四拍步进电机时,可以按照A相至D相的顺序,控制A相在第一拍T1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B相、C相和D相在T1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控制B相在第二拍T2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A相、C相和D相在T2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控制C相在第三拍T3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A相、B相和D相在T3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控制D相在第四拍T4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A相、B相和C相在T4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步骤404: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三电压变化数据;
参见图5,可以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和电压值生成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第三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406: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由于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第二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如果第三电压变化数据为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电压变化数据,则将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如果第三电压变化数据为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电压变化数据,则将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408: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410: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412: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414: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402至步骤406中,通过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生成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者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从而能够使得生成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和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更加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502至步骤524:
步骤502: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步骤504: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三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06: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第N相至所述第一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参见图5,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为四相四拍步进电机时,可以按照D相至A相的顺序,控制D相在第一拍T1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A相、B相和C相在T1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控制C相在第二拍T2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A相、B相和D相在T2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控制B相在第三拍T3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A相、C相和D相在T3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控制A相在第四拍T4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B相、C相和D相在T4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步骤508: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四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10:如果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相等,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对应将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由于第三电压变化数据为按照A相至D相的顺序控制N相P拍步进电机的电压控制信号和电压值生成的电压变化数据,第四电压变化数据为按照D相到A相的顺序控制N相P拍步进电机的电压控制信号和电压值生成的电压变化数据,因此,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所述第四变化数据相等可以理解为第三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和第四拍的电压值与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第四拍、第三拍、第二拍和第一拍的电压值对应相等。
如果第三电压变化数据为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电压变化数据,并且第四电压变化数据为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电压变化数据,则将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将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12: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514: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16: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18: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步骤520: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22:将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524: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二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摇头边界和所述第一摇头边界之间的范围为所述摇头机构的转动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相等时,将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第四电压变化数据中与第一方向对应的确定为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与第二方向对应的确定为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和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602至步骤616:
步骤602: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包括四相四拍步进电机,所述四相包括A相、B相、C相和D相,所述四拍包括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和第四拍;以连续的四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A相至所述D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所述A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B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C相在所述第三拍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四拍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
步骤604:控制所述B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A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三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C相在所述第四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步骤606: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三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608: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610: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612: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614: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616: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602和步骤604中,通过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控制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某一相在某一拍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并控制其他相在对应拍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和电压值确定第三电压变化数据,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第三电压变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702至步骤716:
步骤702: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包括四相四拍步进电机,所述四相包括A相、B相、C相和D相,所述四拍包括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和第四拍;以连续的四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D相至所述A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所述D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C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B相在所述第三拍和所述A相在所述第四拍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
步骤704:控制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C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A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三拍,所述B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四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步骤706: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四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708:如果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相等,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对应将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710: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712: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714: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716: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702和步骤704中,通过按照第N相至第一相的顺序,控制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某一相在某一拍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并控制其他相在对应拍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和电压值确定第四电压变化数据,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第四电压变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802至步骤810:
步骤802: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804: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806: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808: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步骤810:如果所述比较结果表明所述驱动机构故障,发出故障提示信息。
由图5和图6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将图5中电压呈曲线变化的T1时段的T1B、T2时段的T2C、T3时段的T3D以及T4时段的T4A与图6中对应位置的电压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为图5和图6的T4A不同,且可以看出:图6相较于图5而言,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T4时段的A相电压值T4A为直线电压(故障直线),该比较结果表明摇头机构为电机故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驱动机构故障时,发出故障提示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更大的事故。
相关技术中电风扇的摇头机构,要实现30、60、90、120度等不同角度范围摇头,如图1所示,要有霍尔传感器、磁铁、步进电机、控制器等组成定位系统。磁铁设置于摇头机构中,霍尔传感器通常都设置在中间位置,通过摇头机构旋转带动磁铁运动,当磁铁经过霍尔传感器时,霍尔传感器感应到磁信号,控制器就可以确定摇头机构在中间位置了,然后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摇头机构向左或向右转动。图1所示的定位系统中,由于设置有霍尔传感器和磁铁,这样定位系统的电路结构会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另外就是如果摇头机构上电后在上电后处于摇头边界,摇头机构需要堵转较长时间(最长可达15秒以上),用户的体验效果差,另外如果用户在电风扇转动的过程中碰撞了摇头机构,导致摇头机构偏离位置,可能导致在摇头机构在边界位置出现短暂的堵转,导致齿轮负荷增大,如果长时间堵转容易引起摇头异音问题。
现有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到达摇头边界后,被限位装置限制住,不能超过摇头机构限定的物理摇头范围,就会产生堵转现象。摇头机构的驱动电机通常是四相步进电机,参见图4,如果步进电机的定子31的电极对数是转子32的电极对数的2倍,步进电机就会“倒转”,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步进电机的绕组就会输出一个如图6的T3B时段和T3D时段所示的反向电压,可以通过如图2a和图2b所示电路结构监测步进电机旋转时的反向电压,跟如图5的T3B时段和T3D时段所示的正常的电压波形就会有差异,可以利用该差异判断摇头机构是否到达最大摇头角度,即摇头边界,包括以下控制方法:
通常电风扇出厂前都会进行一次自检。因电机制造和零件的误差影响,电机的每一相绕组的反向电动势会有轻微的差异,为了检测更准确,首先进行校准曲线电压,再进行摇头复位,如图7所示,包括步骤S702至步骤S714:
步骤S702:电风扇上电后电风扇的控制器判断是否进入自检功能,电风扇在出厂前都会进行一次自检,如果进入自检功能执行步骤S704进行校准曲线电压;否则执行步骤S706。
步骤S704:执行校准曲线电压。
其中,校准曲线电压即为确定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和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S706:读取存储器向右运行曲线电压(标记为VSRD,可以理解为前述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和向左运行曲线电压(标记为VSLD,可以理解为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执行步骤S708。
步骤S708:控制器控制摇头机构向右运行,执行步骤S710。
步骤S710:获取当前运行曲线电压(标记为VSR,可以理解为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步骤S712:比较当前运行曲线电压VSR(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和存储器中预设的曲线电压VSRD(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如果有差异(不相等)执行步骤S714;如果无差异(相等),则表示未到达第一摇头边界,返回步骤S708继续向右运行。
步骤S714:将当前角度设置为最右角度,例如最大摇头范围是60度,则最右边角度就是60度。
以上步骤S706至S714是执行摇头复位功能,本实施例是在电风扇上电后进行摇头复位,也可以在电风扇开启摇头功能时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摇头复位功能的步骤还包括步骤S708’至步骤S714’:
步骤S708’:控制器控制摇头机构向左运行,执行步骤S710’。
步骤S710’:获取当前运行曲线电压(标记为VSL,可以理解为第二电压变化数据)。
其中,获取的曲线电压包括T1、T2、T3、T4总共4拍的曲线电压,4拍组成一个节拍,一拍固定的时间T=4毫秒(T可以为4至20毫秒),按照时间循序输出,其中T1输出A拍(驱动A相)、T2输出B拍(驱动B相),T3输出C拍(驱动C相),T4输出D拍(驱动D相),其中摇头机构向右运行的步骤为T1->T2->T3->T4循环运行,返回VSR曲线电压。向左运行的步骤为T4->T3->T2->T1循环运行,返回VSL曲线电压。
步骤S712’:比较当前运行曲线电压VSL(第二电压变化数据)和存储器中预设的曲线电压VSLD(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如果有差异执行步骤S714’;如果无差异,则表示未到达第二摇头边界,返回步骤S708’继续向左运行。
步骤S714’:将当前角度设置为最左角度,例如最大摇头范围是60度,最右边角度就是60度,则最左边角度是0度。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704中校准曲线电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802至步骤S814:
步骤S802:摇头机构向右旋转一节拍(一个周期),获取曲线电压VSR,就是获取一节拍的曲线电压,包括A相,B相,C相,D相4条曲线电压图,顺序是T1->T2->T3->T4。
步骤S804:摇头机构向左旋转一节拍(一个周期),获取曲线电压VSL(第二电压变化数据),就是获取一节拍的曲线电压,包括D相,C相,B相,A相4条曲线电压图,顺序是T4->T3->T2->T1。
步骤S806:比较曲线电压VSR和VSL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表示步进电机没有在边缘(摇头边界),也就是没有堵住的情况,采集一次就可以,执行步骤S814,通常在自检的情况下,摇头机构不处于摇头边界,一次采集就可以完成。如不相等,表示电机在边缘位置(摇头边界),需执行步骤S808。
步骤S808:控制器先判断摇头机构向右旋转了没有,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S810。如果有向右旋转执行步骤S812。
其中,如果摇头机构可以向右旋转,说明摇头机构在左边缘位置,需向右旋转远离堵转区域;如果摇头机构不可以向右旋转,说明摇头机构在右边缘位置,需向左旋转远离堵转区域。
步骤S810:控制器控制摇头机构向右旋转C度,C可以选择大于2个节拍的角度都是合适的,也就是满足摇头机构离开堵转区域,之后返回步骤S802执行。
步骤S812:控制器控制摇头机构向左旋转2C度,2C可以选择大于4个节拍的角度都是合适的,也就是满足摇头机构离开堵转区域,之后返回步骤S802执行。
步骤S814:向右VSR和向左VSL相等时,将曲线电压值VSR和VSL存在存储器中,称为VSRD(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曲线)和VSLD(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曲线)。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802和步骤S804中获取曲线电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902至步骤S908:
步骤S902:控制器控制A相输出高电平,步进电机的电机绕组A相通电,控制器B、C、D相为AD(Analog/Digital,模拟量/数字量)输入状态(AD的模拟量输入),并以TC=0.2毫秒(可以取0.1-0.8毫秒)的速度采集B、C、D相的电压值,组合成T1曲线电压。
步骤S904:控制器控制B相输出高电平,步进电机的电机绕组B相通电,控制器A、C、D相为AD输入状态,并以TC=0.2毫秒(可以取0.1-0.8毫秒)的速度采集A、C、D相的电压值,组合成T2曲线电压。
步骤S906:控制器控制C相输出高电平,步进电机的电机绕组C相通电,控制器A、B、D相为AD输入状态,并以TC=0.2毫秒(可以取0.1-0.8毫秒)的速度采集A、B、D相的电压值,组合成T3曲线电压。
步骤S908:控制器控制D相输出高电平,步进电机的电机绕组D相通电,控制器A、B、C相为AD输入状态,并以TC=0.2毫秒(可以取0.1-0.8毫秒)的速度采集A、B、C相的电压值,组合成T4曲线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参见图10,包括步骤S1002至步骤S1020:
步骤S1002:正常摇头故障监测,根据获取的曲线电压值,T1时段判断T1B是否是直线电压;T2时段判断T2C是否是直线电压;T3时段判断T3D是否是直线电压;T4时段判断T4A是否是直线电压(如图5所示,步进电机没有发生故障时,T1B、T2C、T3D和T4A为曲线变化的电压);如果是直线电压则判断为电机故障,所述的直线电压就是恒定不变的,参考图6的故障直线,并可输出故障提示。
步骤S1004,判断摇头机构当前是向左还是向右运行,若是向左执行步骤S1014,向右执行步骤S1006。
步骤S1006,控制电机驱动摇头机构向右运行,执行步骤S1008。
步骤S1008,获取曲线电压VSR(第一电压变化数据),执行步骤S1010。
步骤S1010,判断当前曲线电压VSR(第一电压变化数据)是否等于预设存储电压VSRD(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相等返回步骤S1002执行,若不相等则执行步骤S1012。图6给出2种不相等(例如VSR和VSRD不相等,即堵转时)的曲线示意图。
步骤S1012,将当前角度设置为最右边角度,例如60度,表示到达最右边界,强制向左摇头。
步骤S1014,控制电机驱动摇头机构向左运行,执行步骤S1016。
步骤S1016,获取曲线电压VSL(第二电压变化数据),执行步骤S1018。
步骤S1018,判断当前曲线电压VSL(第二电压变化数据)是否等于预设存储电压VSLD(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相等返回步骤S1002执行,若不相等则执行步骤S1020。图6给出2种不相等(例如VSL和VSLD不相等,即堵转时)的曲线示意图。
步骤S1020,将当前角度设置为最左边角度,例如60度,表示到达最左边界,强制向右摇头。
现有的风扇要实现30、60、90、120度等精确角度的摇头,都需要先进行绝对位置(0度)的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摇头机构在不同的位置需要不同的复位时间,最差的位置可能需要堵转15秒,复位时间很长,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需要霍尔传感器,磁铁的组成复位系统,电路复杂,结构也复杂,成本高。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现在的单片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的端口具备输出和AD采集输出功能,利用AD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可以采集0-5V的电压范围,一个端口实现电机的驱动和反电势的采集,简化了电路,降低了成本;为了简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仅以4相4拍驱动为例子说明,同理4相8拍的驱动方式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存储器的曲线VSRL和VSLD可以也可以直接固定在程序的ROM中,判断的精度稍微降低。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1100包括第一驱动模块1101、第一获取模块1102、第一比较模块1103和第二驱动模块1104,其中:
第一驱动模块1101,用于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第一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第一比较模块1103,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第二驱动模块1104,用于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第三驱动模块,用于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二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摇头边界和所述第一摇头边界之间的范围为所述摇头机构的转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N相P拍步进电机,所述电风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包括四相四拍步进电机,所述四相包括A相、B相、C相和D相,所述四拍包括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和第四拍;
对应地,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单元,用于以连续的四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A相至所述D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所述A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B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C相在所述第三拍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四拍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控制所述B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A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三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C相在所述第四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第N相至所述第一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相等,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对应将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以连续的四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D相至所述A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所述D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C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B相在所述第三拍和所述A相在所述第四拍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第四输出单元,用于控制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C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A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三拍,所述B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四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发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比较结果表明所述驱动机构故障,发出故障提示信息。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电风扇的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个人数字助理、导航仪、数字电话、视频电话、电视机、传感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设备,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设备的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12所示,计算机设备1200的硬件实体包括:包括存储器1201和处理器1202,所述存储器1201存储有可在处理器12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风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存储器1201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1202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1202以及计算机设备12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实现。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风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与所述电风扇的步进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步进电机转动与停止;电流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驱动电路输出或所述步进电机电输入的电流值;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转动;在根据所述电流采集电路采集的电流值确定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将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复位角度;按照所述复位角度控制所述摇头机构进行转动。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个人数字助理、导航仪、数字电话、视频电话、电视机、传感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
将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二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摇头边界和所述第一摇头边界之间的范围为所述摇头机构的转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N相P拍步进电机,在所述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三电压变化数据;
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包括四相四拍步进电机,所述四相包括A相、B相、C相和D相,所述四拍包括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和第四拍;
对应地,所述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第一相至第N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包括:
以连续的四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A相至所述D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所述A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B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C相在所述第三拍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四拍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B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A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三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C相在所述第四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第N相至所述第一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和所述电压值生成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第四电压变化数据;
如果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和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相等,将所述第三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对应将所述第四电压变化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以连续的N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第N相至所述第一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N相P拍步进电机的一相在一拍中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其他(N-1)相在对应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包括:
以连续的四拍为一个周期中,按照所述D相至所述A相的顺序,依次控制所述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所述D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C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B相在所述第三拍和所述A相在所述第四拍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C相在所述第一拍,所述A相、所述B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二拍,所述A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三拍,所述B相、所述C相和所述D相在所述第四拍中接收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比较结果表明所述驱动机构故障,发出故障提示信息。
8.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压变化数据;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如果比较结果表明所述摇头机构到达第一摇头边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摇头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9.一种电风扇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电风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电风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1.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路,与所述电风扇的步进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步进电机转动与停止;
电流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驱动电路输出或所述步进电机电输入的电流值;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风扇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电风扇的摇头机构转动;在根据所述电流采集电路采集的电流值确定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将所述摇头机构发生堵转时所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复位角度;按照所述复位角度控制所述摇头机构进行转动。
CN202010774015.9A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Active CN114060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4015.9A CN114060299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4015.9A CN114060299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299A true CN114060299A (zh) 2022-02-18
CN114060299B CN114060299B (zh) 2023-12-29

Family

ID=8023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4015.9A Active CN114060299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02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68606A (en) * 1964-05-27 1967-05-10 Le Vnii Stroiteljnodorozhnykh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the boom slewing mechanism of a rotary bucket excavator
TW494184B (en) * 2001-11-14 2002-07-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a single-chip
CN1936339A (zh) * 2005-09-19 2007-03-28 蒋亮健 电风扇摆角调节控制装置
JP2008106909A (ja) * 2006-10-27 2008-05-08 Jtekt Corp 磁気軸受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ターボ分子ポンプ
US20180335041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angle of swinging head of fan, and fan
CN209781265U (zh) * 2018-02-20 2019-12-13 株式会社牧田 风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68606A (en) * 1964-05-27 1967-05-10 Le Vnii Stroiteljnodorozhnykh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the boom slewing mechanism of a rotary bucket excavator
TW494184B (en) * 2001-11-14 2002-07-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a single-chip
CN1936339A (zh) * 2005-09-19 2007-03-28 蒋亮健 电风扇摆角调节控制装置
JP2008106909A (ja) * 2006-10-27 2008-05-08 Jtekt Corp 磁気軸受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ターボ分子ポンプ
US20180335041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angle of swinging head of fan, and fan
CN209781265U (zh) * 2018-02-20 2019-12-13 株式会社牧田 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299B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4233B2 (en) Sensorl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for starting a three-phase brushless direct-current motor
JPH037089A (ja) センサレス方式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12398380B (zh) 马达启动装置及方法
KR20100109371A (ko) 스텝 로스 조건을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1273519B (zh) 无电刷直流电动机的操作方法
WO2007052026A1 (en) Control of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JP2002044986A (ja) センサ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JP2003134876A (ja) 電子的に整流されるモータの制御用デバイス
JPH08251992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駆動装置
JPH10108493A (ja) 無センサー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245190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JPH11275890A (ja) センサレス・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の駆動回路
CN114060299A (zh)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装置、设备、介质
JPH0442796A (ja) 位置検知器を有しない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ータの駆動方法
JP5690700B2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の回転子位置検出方法とその装置
US8552671B2 (en) Sensorless motor control using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inductive rise time
JP2015177697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駆動方法
JP6648103B2 (ja) 同期モーター、制御デバイス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の動作を管理するための制御信号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2196028B1 (ko) Bldc 전동기와, 상기 bldc 전동기 내의 홀 센서들의 부착 위치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4382716A (zh)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4060298B (zh)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16902228B (zh) 一种飞轮系统及其驱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65531B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060297B (zh)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电路、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9055681A (ja) モータ起動装置及びモータ起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