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9356A -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9356A
CN114059356A CN202111373217.3A CN202111373217A CN114059356A CN 114059356 A CN114059356 A CN 114059356A CN 202111373217 A CN202111373217 A CN 202111373217A CN 114059356 A CN114059356 A CN 114059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preparation
synthetic leather
tpr
mixe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32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德裕
黄娇
陈漾
吴东杰
林建林
杨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32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9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N3/1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with styrene-butadiene copolymerisation products or other synthetic rubbers or elastomers except 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56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the macro-molecular coating
    • D06N3/0059Organic ingredients with special effects, e.g. oil- or water-repellent, antimicrobial, flame-resistant, magnetic, bactericidal, odour-influencing agents; perfum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56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the macro-molecular coating
    • D06N3/0063Inorganic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metals, carbon fibres, Na2CO3, metal layers; Post-treatment with in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合成革制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微米材料制备、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和复合浆料制备;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后取出离心、洗涤和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获得复合浆料。本发明具有搅拌均匀并显著提高制备的合成革的柔韧性和柔软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PR作为热塑性橡胶材料,是一类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可直接经注塑、挤出、吹塑等加工成型的热塑性软性胶料。且TPR材料是以热塑性丁苯橡胶为基础原材料,并添加PP、PS等树脂、填料、增塑油剂以及其他功能助剂的共混改性材料。
公开号为CN101929076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用水性浆料,该合成革用水性浆料的原料以及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水性PU树脂100份、有机硅手感剂1.0份、蜡乳液3-4份、消泡剂0.5份、增稠剂0.5-1.0份、色浆15-20份。
但是该合成革用水性浆料在制备相应的合成革后具有韧性低、柔软度差的问题,且制备的过程中仅通过简单的搅拌而将导致无法将原料充分均匀地分散在浆料中,进而影响到浆料和制备的合成革的使用效果,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该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搅拌均匀并显著提高制备的合成革的柔韧性和柔软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微米材料制备、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和复合浆料制备;所述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1-2h后取出离心和洗涤,并在自然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所述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至80-90℃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所述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至100-105℃,获得复合浆料;其中,所述微米材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a中添加0.08-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08-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1.2-1.35g微米级片状镍粉和0.52ml氨水;所述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b中添加0.12-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2-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4.6-4.8g热塑性丁苯橡胶、0.22-0.25g滑石粉和0.18-0.20g蒙脱土,乙醇水中乙醇和水按重量份比为1-3:2-4;所述复合浆料制备中微米级片状镍粉与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1:8.2-9.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复合浆料制备中,还包括向热塑性橡胶浆料中添加有抗静电剂和环氧树脂,且抗静电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2.8-3.1:1:52.6-54.3。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静电剂为石墨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石墨烯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比为3-5:5-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醚硅氧烷磷酸脂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浆料制备包括采用振荡磨混机进行振荡处理;所述振荡磨混机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振荡磨混筒、多个等弧度分布于所述振荡磨混筒底部的振荡密封器以及驱动所述振荡密封器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所述振荡磨混筒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驱动件分别有序地驱动振荡磨混筒的相应部位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振荡磨混筒具有有效振荡的效果,显著提升振荡均匀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荡磨混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振荡密封器匹配的筒体转接部,所述振荡密封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密封连接槽、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密封连接槽内的升降插柱以及与所述升降插柱的顶部铰接的上下摆动部,所述上下摆动部的上端与所述筒体转接部上下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插柱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插柱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时,将使得振荡磨混筒的底部被相应的上下摆动部拉动或推动,进而实现有效驱动振荡磨混筒振荡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偏心转体与伸缩插柱,所述偏心转体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转动且轴线与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所述振荡磨混筒的轴线重合的驱动轴柱,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转动连接有多个等弧度分布的连接摆动部;所述连接摆动部远离所述驱动转盘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插柱左右转动连接,所述密封连接槽呈L状且一端为上端开口,另一端为水平开口,并供所述伸缩插柱插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柱在驱动作用下做周向的往复转动或持续性的周向转动运动时,将带动偏心转体转动,进而使得与偏心转体转动连接的驱动转盘在偏心转体的带动下做沿环形方向的摆动,此时将使得驱动转盘拉动或推动相应的伸缩插柱在振荡密封器的密封连接槽内做伸缩运动,从而起到有效推动或拉动升降插柱移动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转体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转盘转动连接的偏心转接柱,所述驱动转盘的轴线和所述偏心转接柱的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转盘沿厚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间隔槽,所述间隔槽内等弧度分布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连接摆动部转动连接的左右摆动柱;所述连接摆动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插槽和连接插柱,所述转动插槽和所述左右摆动柱匹配连接,所述伸缩插柱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摆动部插入的摆动插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插柱匹配的竖直插孔,所述伸缩插柱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入所述密封连接槽内的弧形伸缩密封头,且所述密封连接槽内形成位于所述伸缩密封头和所述升降插柱之间的密封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偏心转体与驱动转盘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提升驱动转盘与多个连接摆动部的转动连接的效果,并实现提升连接摆动部与伸缩插柱的连接稳定性;与此同时,使得位于伸缩密封头和升降插柱之间的密封腔在伸缩密封头移动时,通过密封腔内的压强的变化而驱动升降插柱的移动的目的,具有操作便捷稳定和提升该振荡磨混筒的振荡效果,进而使得该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搅拌均匀并显著提高制备的合成革的柔韧性和柔软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微米材料制备和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分别获得微米材料和热塑性橡胶浆料,进而在复合浆料制备中再结合抗静电剂和环氧树脂,以在振荡磨混机的振荡处理后获得混合均匀且显著提高制备的合成革的柔韧性和柔软度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振荡磨混筒;11、筒体转接部;2、振荡密封器;21、密封连接槽;22、升降插柱;23、上下摆动部;3、伸缩插柱;31、伸缩密封头;32、摆动插接部;33、竖直插孔;4、连接摆动部;41、转动插槽;42、连接插柱;5、驱动转盘;51、间隔槽;52、左右摆动柱;6、偏心转体;61、驱动轴柱;62、偏心转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微米材料制备、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和复合浆料制备。
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1-2h后取出离心和洗涤,并在自然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
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至80-90℃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
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至100-105℃,获得复合浆料。
其中,所述微米材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a中添加0.08-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08-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1.2-1.35g微米级片状镍粉和0.52ml氨水;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b中添加0.12-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2-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4.6-4.8g热塑性丁苯橡胶、0.22-0.25g滑石粉和0.18-0.20g蒙脱土,乙醇水中乙醇和水按重量份比为1-3:2-4;复合浆料制备中微米级片状镍粉与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1:8.2-9.6。
需要提及的是,在复合浆料制备中,还包括向热塑性橡胶浆料中添加有抗静电剂和环氧树脂,且抗静电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2.8-3.1:1:52.6-54.3。其中,抗静电剂为石墨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石墨烯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比为3-5:5-7。
且上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聚醚硅氧烷磷酸脂盐。
如图1所示,在复合浆料制备中包括采用振荡磨混机进行振荡处理。所采用的振荡磨混机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振荡磨混筒1、多个等弧度分布于振荡磨混筒1底部的振荡密封器2以及驱动振荡密封器2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振荡磨混筒1的驱动件。多个驱动件实现有效驱动等弧度分布的多个振荡密封器2做依次衔接的从向上推动至向下拉动,并最终回复至向上推动的循环驱动效果,以使得多个驱动件分别有序地驱动振荡磨混筒1的相应部位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振荡磨混筒1具有有效振荡的效果,显著提升振荡均匀的效率。
需要提及的是,在振荡磨混筒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振荡密封器2匹配的筒体转接部11,见图2。振荡密封器2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密封连接槽21、沿竖直方向插接在密封连接槽21内的升降插柱22以及与升降插柱22的顶部铰接的上下摆动部23。上下摆动部23的上端与筒体转接部11上下转动连接,且驱动件用于驱动升降插柱22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进而当升降插柱22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时,将使得振荡磨混筒1的底部被相应的上下摆动部23拉动或推动,进而实现有效驱动振荡磨混筒1振荡的效果。
如图1、图2所示,驱动件包括偏心转体6与伸缩插柱3。在偏心转体6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转动且轴线与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振荡磨混筒1的轴线重合的驱动轴柱61。在偏心转体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转盘5。驱动转盘5转动连接有多个等弧度分布的连接摆动部4。连接摆动部4远离驱动转盘5的一端与伸缩插柱3左右转动连接。其中,密封连接槽21呈L状且一端为上端开口,另一端为水平开口,并供伸缩插柱3插接连接。因此,当驱动轴柱61在驱动作用下做周向的往复转动或持续性的周向转动运动时,将带动偏心转体6转动,进而使得与偏心转体6转动连接的驱动转盘5在偏心转体6的带动下做沿环形方向的摆动,此时将使得驱动转盘5拉动或推动相应的伸缩插柱3在振荡密封器2的密封连接槽21内做伸缩运动,从而起到有效推动或拉动升降插柱22移动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偏心转体6设置有与驱动转盘5转动连接的偏心转接柱62。驱动转盘5的轴线和偏心转接柱62的轴线重合。在驱动转盘5沿厚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间隔槽51。间隔槽51内等弧度分布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连接摆动部4转动连接的左右摆动柱52。其中,在连接摆动部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插槽41和连接插柱42。转动插槽41和左右摆动柱52匹配连接,伸缩插柱3的一端设置有供连接摆动部4插入的摆动插接部32以及与连接插柱42匹配的竖直插孔33。伸缩插柱3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入密封连接槽21内的弧形伸缩密封头31,且密封连接槽21内形成位于伸缩密封头31和升降插柱22之间的密封腔,进而将使得偏心转体6与驱动转盘5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提升驱动转盘5与多个连接摆动部4的转动连接的效果,并实现提升连接摆动部4与伸缩插柱3的连接稳定性;与此同时,使得位于伸缩密封头31和升降插柱22之间的密封腔在伸缩密封头31移动时,通过密封腔内的压强的变化而驱动升降插柱22的移动的目的,具有操作便捷稳定和提升该振荡磨混筒1的振荡效果,进而使得该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搅拌均匀并显著提高制备的合成革的柔韧性和柔软度的效果。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一中,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1h后取出离心和洗涤,并在自然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
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至80℃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
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至100℃,获得复合浆料。
其中,所述微米材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a中添加0.08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08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1.2g微米级片状镍粉和0.52ml氨水;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b中添加0.12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2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4.6g热塑性丁苯橡胶、0.22g滑石粉和0.18g蒙脱土,乙醇水中乙醇和水按重量份比为1:4;复合浆料制备中微米级片状镍粉与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1:8.2。
抗静电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2.8:1:52.6。其中,抗静电剂为石墨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石墨烯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比为3:7。
基于本实施例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制备的合成革具有在厚度为1.0mm时,拉伸负荷为166N,撕裂负荷为66N;在厚度为1.2mm时,拉伸负荷为172N,撕裂负荷为68N;在厚度为1.50mm时,拉伸负荷为179N,撕裂负荷为72N。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1.5h后取出离心和洗涤,并在自然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
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至85℃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
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至103℃,获得复合浆料。
其中,所述微米材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a中添加0.12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2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1.27g微米级片状镍粉和0.52ml氨水;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b中添加0.6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6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4.7g热塑性丁苯橡胶、0.23g滑石粉和0.19g蒙脱土,乙醇水中乙醇和水按重量份比为2:3;复合浆料制备中微米级片状镍粉与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1:8.9。
抗静电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3:1:53.2。其中,抗静电剂为石墨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石墨烯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比为4:6。
基于本实施例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制备的合成革具有在厚度为1.0mm时,拉伸负荷为169N,撕裂负荷为67N;在厚度为1.2mm时,拉伸负荷为175N,撕裂负荷为70N;在厚度为1.50mm时,拉伸负荷为176N,撕裂负荷为71N。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三中,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2h后取出离心和洗涤,并在自然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
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至90℃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
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至105℃,获得复合浆料。
其中,所述微米材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a中添加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1.35g微米级片状镍粉和0.52ml氨水;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b中添加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4.8g热塑性丁苯橡胶、0.25g滑石粉和0.20g蒙脱土,乙醇水中乙醇和水按重量份比为3:2;复合浆料制备中微米级片状镍粉与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1:9.6。
抗静电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3.1:1:54.3。其中,抗静电剂为石墨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石墨烯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比为1:1。
基于本实施例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制备的合成革具有在厚度为1.0mm时,拉伸负荷为168N,撕裂负荷为67N;在厚度为1.2mm时,拉伸负荷为173N,撕裂负荷为69N;在厚度为1.50mm时,拉伸负荷为179N,撕裂负荷为71N。
基于公开号为CN101929076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的实施例二中合成革用水性浆料制备的合成革在厚度为1.0mm时,拉伸负荷为130N,撕裂负荷为38N;在厚度为1.2mm时,拉伸负荷为136N,撕裂负荷为39N。相较于该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制备的合成革具有柔软度提升30-50%的效果。
综上,本申请通过微米材料制备和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分别获得微米材料和热塑性橡胶浆料,进而在复合浆料制备中再结合抗静电剂和环氧树脂,以在振荡磨混机的振荡处理后获得混合均匀且显著提高制备的合成革的柔韧性和柔软度的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米材料制备、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和复合浆料制备;所述微米材料制备采用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a,再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微米级片状镍粉和氨水,室温下静置1-2h后取出离心和洗涤,并在自然干燥后获得微米材料备用;所述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采用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乙醇水中并搅拌获得混合溶液b,再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热塑性丁苯橡胶、滑石粉与蒙脱土,加热至80-90℃后搅拌、冷却,并获得热塑性橡胶浆料;所述复合浆料制备采用将微米材料置入热塑性橡胶浆料中,经振荡均匀后加热至100-105℃,获得复合浆料;其中,所述微米材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a中添加0.08-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08-0.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1.2-1.35g微米级片状镍粉和0.52ml氨水;所述热塑性橡胶浆料制备中每50ml混合溶液b中添加0.12-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每0.12-0.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添加4.6-4.8g热塑性丁苯橡胶、0.22-0.25g滑石粉和0.18-0.20g蒙脱土,乙醇水中乙醇和水按重量份比为1-3:2-4;所述复合浆料制备中微米级片状镍粉与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1:8.2-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浆料制备中,还包括向热塑性橡胶浆料中添加有抗静电剂和环氧树脂,且抗静电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按重量份比为2.8-3.1:1:52.6-5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石墨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石墨烯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比为3-5: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醚硅氧烷磷酸脂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浆料制备包括采用振荡磨混机进行振荡处理;所述振荡磨混机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振荡磨混筒(1)、多个等弧度分布于所述振荡磨混筒(1)底部的振荡密封器(2)以及驱动所述振荡密封器(2)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所述振荡磨混筒(1)的驱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磨混筒(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振荡密封器(2)匹配的筒体转接部(11),所述振荡密封器(2)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密封连接槽(21)、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密封连接槽(21)内的升降插柱(22)以及与所述升降插柱(22)的顶部铰接的上下摆动部(23),所述上下摆动部(23)的上端与所述筒体转接部(11)上下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插柱(22)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偏心转体(6)与伸缩插柱(3),所述偏心转体(6)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转动且轴线与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所述振荡磨混筒(1)的轴线重合的驱动轴柱(6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转盘(5),所述驱动转盘(5)转动连接有多个等弧度分布的连接摆动部(4);所述连接摆动部(4)远离所述驱动转盘(5)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插柱(3)左右转动连接,所述密封连接槽(21)呈L状且一端为上端开口,另一端为水平开口,并供所述伸缩插柱(3)插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转体(6)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转盘(5)转动连接的偏心转接柱(62),所述驱动转盘(5)的轴线和所述偏心转接柱(62)的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转盘(5)沿厚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间隔槽(51),所述间隔槽(51)内等弧度分布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连接摆动部(4)转动连接的左右摆动柱(52);所述连接摆动部(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插槽(41)和连接插柱(42),所述转动插槽(41)和所述左右摆动柱(52)匹配连接,所述伸缩插柱(3)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摆动部(4)插入的摆动插接部(32)以及与所述连接插柱(42)匹配的竖直插孔(33),所述伸缩插柱(3)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入所述密封连接槽(21)内的弧形伸缩密封头(31),且所述密封连接槽(21)内形成位于所述伸缩密封头(31)和所述升降插柱(22)之间的密封腔。
CN202111373217.3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059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3217.3A CN114059356A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3217.3A CN114059356A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356A true CN114059356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7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3217.3A Pending CN114059356A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935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7476A (zh) * 2006-05-24 2007-11-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镍粉前驱体以及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
CN102179527A (zh) * 2011-05-10 2011-09-14 湖南省娄底维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
CN103061159A (zh) * 2013-01-14 2013-04-24 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敏合成革贝斯的制备方法
CN108699386A (zh) * 2018-04-25 2018-10-23 深圳鹏汇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水性电磁屏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00578A (zh) * 2018-09-30 2019-02-01 博脉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皮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2091990U (zh) * 2020-04-28 2020-12-08 安徽子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性除锈剂的液体震荡混合装置
CN112144291A (zh) * 2019-06-27 2020-12-29 浙江昶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防抗静电浆料、制备方法及由该浆料制得的合成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7476A (zh) * 2006-05-24 2007-11-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镍粉前驱体以及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
CN102179527A (zh) * 2011-05-10 2011-09-14 湖南省娄底维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
CN103061159A (zh) * 2013-01-14 2013-04-24 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敏合成革贝斯的制备方法
CN108699386A (zh) * 2018-04-25 2018-10-23 深圳鹏汇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水性电磁屏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00578A (zh) * 2018-09-30 2019-02-01 博脉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皮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4291A (zh) * 2019-06-27 2020-12-29 浙江昶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防抗静电浆料、制备方法及由该浆料制得的合成革
CN212091990U (zh) * 2020-04-28 2020-12-08 安徽子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性除锈剂的液体震荡混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4684A (zh) 一种制药搅拌机快速搅拌机构
CN109092185A (zh) 一种冲击混合式涂料搅拌装置
CN207887005U (zh) 一种纺织染料的搅拌机械
CN105854712B (zh) 一种染料搅拌机
CN109012323A (zh) 一种制药搅拌机
CN114059356A (zh) 一种高性能tpr合成革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92131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涂料混合装置
CN207614743U (zh) 食品搅拌装置
CN207786407U (zh) 一种油漆搅拌机
CN206103782U (zh) 一种高粘度、高固体份涂料的混合搅拌装置
CN208145864U (zh) 一种剪切增稠液制作复合搅拌混合装置
CN206613445U (zh) 一种磁力搅拌器用可伸缩搅拌子
CN211537412U (zh) 一种可提高搅拌效果的高混机
CN209109062U (zh) 一种印染纺织染料搅拌装置
CN206868048U (zh) 一种改性复合沥青混合搅拌装置
CN113402925A (zh) 快干耐磨环保复合型水性油墨制备工艺
CN208130944U (zh) 一种乳胶漆快速搅拌装置
CN207805437U (zh) 服装染料用调浆机
CN207805436U (zh) 服装衬布调浆机
CN207901413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5497843U (zh) 管材生产用混合搅拌机
CN205868086U (zh) 一种假发染色用搅动装置
CN207385364U (zh) 一种织物印染用超声波多重搅拌乳化装置
CN208244533U (zh) 一种高效立式饲料搅拌机
CN207628332U (zh) 摇摆式高效率色母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