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8372A -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8372A
CN114058372A CN202111500660.2A CN202111500660A CN114058372A CN 114058372 A CN114058372 A CN 114058372A CN 202111500660 A CN202111500660 A CN 202111500660A CN 114058372 A CN114058372 A CN 114058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combination
infrared
fluorescent powder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06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8372B (zh
Inventor
尤洪鹏
周路辉
孙大帅
吕泽玉
沈斯达
谭太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15006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8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8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8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8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8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6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744Aluminosilic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荧光粉的化学式为A2‑ yLnyBAl4‑xCrxSiO12,式中,0<x≤0.2且0<y≤0.12;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利用三价稀土离子Ln3+中具有高效近红外发光能级的Yb3+、Tm3+、Nd3+,通过设计Cr3+–Ln3+间的能量传递,得到了在近红外区域多波段发射的荧光粉,拓展了发射范围,其发光效率高,热稳定性能好;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污染、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红外光相比于紫外、可见光而言,光子能量低,与植物的吸收匹配度好,对物质的光物理化学破坏作用低,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照明、人脸识别、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医学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例如,利用近红外光为光源的光导纤维的温室作物长势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植物的生长;在食品安全方面可以针对一些有害物质进行特异性检测;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烃类化合物,含有大量的C-C、C-H、N-H、O-H共价键,利用近红外光可以通过测试这些共价键振动吸收区的特征信息实现对化工产品的监测。
目前,常见的近红外光源有钨灯、卤素灯、红外发光二极管。虽然钨灯和卤素灯可以在近红外区域连续发射,但由于其体积大、寿命短、发光效率低、工作温度高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现阶段通过InGaN蓝光芯片结合荧光粉来制备近红外发光二极管是更好的方案,由于荧光粉对于光源参数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合成性能优异的近红外光荧光粉对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Cr3+由于其独特的3d3电子构型,其发射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改变其周围环境来进行调控。在强晶体场或弱晶体场环境下,其分别展示出可调控的窄带或宽带发射。
CN110157431A公开了一种Cr掺杂的石榴石型结构近红外发光材料,化学式为:Y3- xCaxAl3-xSixO9·Al2-yCryO3,制备方法为:将Y前驱体、Ca前驱体、Al前驱体和Si前驱体混合,在空气气氛下,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一种中间体;将中间体、Al前驱体和Cr前驱体混合,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红外荧光材料;该红外荧光材料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温度相对较低,能被蓝光激发而发射红外光,从而使该红外荧光材料应用于近红外LED器件。
CN110055068A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见-近红外发光材料由Y3Al2-xCrx(AlO4)3与Ca3Al2-yCry(SiO4)3按照摩尔比M:1形成的固溶体,制备时,将Y前驱体、Al前驱体和Cr前驱体混合,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Y3Al2-xCrx(AlO4)3;将Ca前驱体、Al前驱体、Cr前驱体和Si前驱体混合,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Ca3Al2-yCry(SiO4)3;按照摩尔比M:1混合,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可见-近红外发光材料。
但是上述方法中的荧光粉在近红外区域的发射有限,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近红外荧光粉,使其在近红外区域存在多个发射波段,拓展其发射范围,拓宽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荧光粉的化学式为A2-yLnyBAl4-xCrxSiO12,式中,0<x≤0.2且0<y≤0.12;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利用三价稀土离子Ln3+中具有高效近红外发光能级的Yb3+、Tm3+、Nd3+,通过设计Cr3+–Ln3+间的能量传递,得到了在近红外区域多波段发射的荧光粉,拓展了发射范围。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近红外荧光粉,所述荧光粉的化学式为A2- yLnyBAl4-xCrxSiO12,式中,0<x≤0.2且0<y≤0.12例如x可以是0.02,0.04,0.06,0.08,0.1,0.12,0.14,0.16,0.18,0.2等,y可以是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等;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Y和Lu的组合,Y和Gd的组合,Lu和Gd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Ca和Sr的组合,Ca和Ba的组合,Sr和Ba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Yb和Tm的组合,Yb和Nd的组合,Tm和Nd的组合。
本发明利用三价稀土离子Ln3+中具有高效近红外发光能级的Yb3+、Tm3+、Nd3+,通过设计Cr3+–Ln3+间的能量传递,得到了在近红外区域多波段发射的荧光粉,拓展了发射范围,以Cr3+–Yb3+间的能量传递为例,Cr3+吸收激发光后,会将能量通过2E2+2F7/24A2+2F5/2传递给Yb3+,产生Yb3+的本征发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目的之一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A原料、含B原料、含Al原料、含Si原料、含Cr原料和含Ln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烧结,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含A原料包括含A氧化物、含A氢氧化物、含A碳酸盐或含A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含A氧化物和含A碳酸盐的组合,含A氧化物和含A氢氧化物的组合,含A氧化物和含A卤化物的组合,含A氢氧化物和含A碳酸盐的组合,含A氢氧化物和含A卤化物的组合,含A碳酸盐和含A卤化物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B原料包括含B氧化物、含B氢氧化物、含B碳酸盐或含B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含B氧化物和含B碳酸盐的组合,含B氧化物和含B氢氧化物的组合,含B氧化物和含B卤化物的组合,含B氢氧化物和含B碳酸盐的组合,含B氢氧化物和含B卤化物的组合,含B碳酸盐和含B卤化物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含Al原料包括含Al氧化物和/或含Al氢氧化物。
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Si原料包括含Si氧化物、硅酸或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含Si氧化物和硅酸的组合,含Si氧化物和硅酸盐的组合,硅酸和硅酸盐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含Cr原料包括含Cr氧化物、含Cr氢氧化物、含Cr碳酸盐或含Cr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含Cr氧化物和含Cr碳酸盐的组合,含Cr氧化物和含Cr氢氧化物的组合,含Cr氧化物和含Cr卤化物的组合,含Cr氢氧化物和含Cr碳酸盐的组合,含Cr氢氧化物和含Cr卤化物的组合,含Cr碳酸盐和含Cr卤化物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Ln原料包括含Ln氧化物、含Ln氢氧化物或含Ln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含Ln氧化物和含Ln氢氧化物的组合,含Ln氧化物和含Ln卤化物的组合,含Ln氢氧化物和含Ln卤化物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混合的方式为研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300-1600℃,例如可以是1300℃,1320℃,1340℃,1360℃,1380℃,1400℃,1420℃,1440℃,1460℃,1480℃,1500℃,1520℃,1540℃,1560℃,1580℃,16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300-1600℃,若高于1600℃,则会导致荧光粉与坩埚底部黏到一起无法取出,这是由于温度到达了荧光粉的熔点;若低于1300℃,则合不成所述近红外荧光粉,这是由于低温下原料不能反应。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10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7h,8h,9h,10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2)所得近红外荧光粉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A原料、含B原料、含Al原料、含Si原料、含Cr原料和含Ln原料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其中,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A原料包括含A氧化物、含A氢氧化物、含A碳酸盐或含A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B原料包括含B氧化物、含B氢氧化物、含B碳酸盐或含B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Al原料包括含Al氧化物和/或含Al氢氧化物;含Si原料包括含Si氧化物、硅酸或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Cr原料包括含Cr氧化物、含Cr氢氧化物、含Cr碳酸盐或含Cr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Ln原料包括含Ln氧化物、含Ln氢氧化物或含Ln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300-1600℃进行烧结1-10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目的之一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应用,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用于植物照明、人脸识别、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医学、石油化工或照明。
本发明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例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例举出的上述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近红外荧光粉实现了对近紫外光和蓝光范围的宽带吸收以及在近红外光区域的多波段发射,本发明利用三价稀土离子Ln3+中具有高效近红外发光能级的Yb3 +、Tm3+、Nd3+,通过设计Cr3+–Ln3+间的能量传递,在石榴石型基质中得到了在近红外区域多波段发射的荧光粉,拓展了发射范围,拓宽了其发射带;且其发光效率高,热稳定性能好;
(2)本发明所述近红外荧光粉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污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1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1.97Nd0.03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85:1:1.98:1:0.02:0.015将Lu2O3、SrCO3、Al2O3、SiO2、Cr2O3和Nd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本实施例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近红外荧光粉Lu1.97Nd0.03SrAl3.96Cr0.04SiO12在600-1100nm近红外区域实现了三波段发射,分别为600-800nm、860-960nm、1040-1100n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Gd1.99Nd0.01CaAl3.8Cr0.2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95:1:1.9:1:0.1:0.005将Gd2O3、CaCO3、Al2O3、SiO2、Cr2O3和Nd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300℃进行烧结10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Y1.95Tm0.05BaAl3.9Cr0.1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75:1:1.95:1:0.05:0.025将Y2O3、BaCO3、Al2O3、SiO2、Cr2O3和Tm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600℃进行烧结1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1.95Yb0.05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75:1:1.98:1:0.02:0.025将Lu2O3、SrCO3、Al2O3、SiO2、Cr2O3和Yb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本实施例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近红外荧光粉Lu1.95Yb0.05SrAl3.96Cr0.04SiO12在600-1100nm近红外区域实现了两波段发射,分别为600-800nm,900-1050n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1.94Yb0.05Nd0.01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7:1:1.98:1:0.02:0.025:0.005将Lu2O3、SrCO3、Al2O3、SiO2、Cr2O3、Yb2O3和Nd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本实施例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近红外荧光粉Lu1.94Yb0.05Nd0.01SrAl3.96Cr0.04SiO12在近红外区域600-800nm以及850-1100nm两个波段具有发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1.92Yb0.05Nd0.03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6:1:1.98:1:0.02:0.025:0.015将Lu2O3、SrCO3、Al2O3、SiO2、Cr2O3、Yb2O3和Nd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1.88Yb0.05Nd0.07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4:1:1.98:1:0.02:0.025:0.035将Lu2O3、SrCO3、Al2O3、SiO2、Cr2O3、Yb2O3和Nd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1.94Yb0.05Tm0.01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0.97:1:1.98:1:0.02:0.025:0.005将Lu2O3、SrCO3、Al2O3、SiO2、Cr2O3、Yb2O3和Tm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结构式为Lu2SrAl3.96Cr0.04SiO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学计量比1:1:1.98:1:0.02将Lu2O3、SrCO3、Al2O3、SiO2和Cr2O3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400℃进行烧结4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本对比例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近红外荧光粉Lu2SrAl3.96Cr0.04SiO12在600-1100nm近红外区域仅在600-800nm实现了单波段发射。
将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所得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射波段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使用日立F71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所得荧光粉的发射光谱。
将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所得近红外荧光粉发射波段的测试结果列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402487070000101
Figure BDA0003402487070000111
由表1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由实施例1-8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近红外荧光粉实现了在近红外光区域的多波段发射,利用三价稀土离子Ln3+中具有高效近红外发光能级的Yb3+、Tm3+、Nd3+,通过设计Cr3+–Ln3+间的能量传递,在石榴石型基质中得到了在近红外区域多波段发射的荧光粉,拓展了发射范围,拓宽了其发射带;
(2)将实施例4和实施例5-7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4中掺杂的Ln为Yb,而实施例5-7中掺杂的Ln为Yb和Nd,Nd的加入使得发射峰更宽;
(3)将实施例5和实施例8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5中掺杂的Ln为Yb和Nd,而实施例8中掺杂的Ln为Yb和Tm,由此可见,Ln的不同会导致发射峰的不同;
(4)将实施例5和对比例1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由于对比例1未添加Nd,仅在600-800nm实现了单波段发射。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的化学式为A2-yLnyBAl4-xCrxSiO12,式中,0<x≤0.2且0<y≤0.12;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A原料、含B原料、含Al原料、含Si原料、含Cr原料和含Ln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烧结,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A原料包括含A氧化物、含A氢氧化物、含A碳酸盐或含A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B原料包括含B氧化物、含B氢氧化物、含B碳酸盐或含B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Al原料包括含Al氧化物和/或含Al氢氧化物;
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Si原料包括含Si氧化物、硅酸或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Cr原料包括含Cr氧化物、含Cr氢氧化物、含Cr碳酸盐或含Cr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Ln原料包括含Ln氧化物、含Ln氢氧化物或含Ln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的方式为研磨。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300-1600℃;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10h。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2)所得近红外荧光粉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A原料、含B原料、含Al原料、含Si原料、含Cr原料和含Ln原料研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其中,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A原料包括含A氧化物、含A氢氧化物、含A碳酸盐或含A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B原料包括含B氧化物、含B氢氧化物、含B碳酸盐或含B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Al原料包括含Al氧化物和/或含Al氢氧化物;含Si原料包括含Si氧化物、硅酸或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Cr原料包括含Cr氧化物、含Cr氢氧化物、含Cr碳酸盐或含Cr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含Ln原料包括含Ln氧化物、含Ln氢氧化物或含Ln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1300-1600℃进行烧结1-10h,依次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和过筛,得到近红外荧光粉。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用于植物照明、人脸识别、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医学、石油化工或照明。
CN202111500660.2A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4058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0660.2A CN114058372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0660.2A CN114058372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8372A true CN114058372A (zh) 2022-02-18
CN114058372B CN11405837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022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0660.2A Active CN114058372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83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4205A (zh) * 2022-03-28 2022-06-03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一种锑铝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54413A (zh) * 2022-04-08 2022-08-05 渤海大学 一种无掺杂激活剂的基质发光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7430A (zh) * 2019-05-23 2019-08-23 兰州大学 一种植物生长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3933A (zh) * 2021-03-19 2021-08-06 浙江大学 一种宽带近红外荧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7430A (zh) * 2019-05-23 2019-08-23 兰州大学 一种植物生长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3933A (zh) * 2021-03-19 2021-08-06 浙江大学 一种宽带近红外荧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ZUKI TAKAGI ET AL.: "Energy transfer from Cr to Nd in substitutional crystal Y3GaxAl5-xO12 codoped with Nd and Cr"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4205A (zh) * 2022-03-28 2022-06-03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一种锑铝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74205B (zh) * 2022-03-28 2023-11-24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一种锑铝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54413A (zh) * 2022-04-08 2022-08-05 渤海大学 一种无掺杂激活剂的基质发光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4413B (zh) * 2022-04-08 2023-08-22 渤海大学 一种无掺杂激活剂的基质发光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8372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7424B (zh)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以及含该荧光粉的发光装置
KR101072576B1 (ko) 고체 조명용 적색 형광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058372B (zh)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57848B (zh) 一种窄带蓝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03073B (zh) 一种宽带短波红外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066600B2 (en) Lutetium nitride-based phosphor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Zhang et al. A blue-emitting Eu 2+-activated BaZnAl 10 O 17 phosphor for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CN107603622B (zh) 钒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nlai et al. A potential single-phased white-emitting LiBaBO3: Ce3+, Eu2+ phosphor for white LEDs
CN109988575B (zh) 一种Eu3+离子激活的钒磷铌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05216B (zh) 一种硼酸盐基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702956A (zh) 一种Mn4+激活的深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96800B (zh) 一种硼铝酸盐基蓝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JP5360122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用黄色フルオロスルフィド蛍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371731B (zh) 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903B (zh) 一种稀土离子及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单基质磷酸盐白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5120A (zh)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混合物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46034B (zh) Dy3+激活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40031A (zh) 一种Mn4+离子掺杂的碲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20817A (zh) 一种钪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57157A (ko) 산질화물계 형광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장치
Li et al. Novel Sm 3+-doped La 3 Ga 5 MO 14 (M= Si or Ge) phosphors for indoor illumination: effects of M cations on photoluminescence
CN111410959A (zh) 一种稀土磷酸盐基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3141B (zh) Eu3+离子激活的荧光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113891B (zh) 一种钒酸盐绿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