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1543A - 细纱、以及具备细纱的纱线和布 - Google Patents

细纱、以及具备细纱的纱线和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1543A
CN114051543A CN202080048400.3A CN202080048400A CN114051543A CN 114051543 A CN114051543 A CN 114051543A CN 202080048400 A CN202080048400 A CN 202080048400A CN 114051543 A CN114051543 A CN 114051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n yarn
fibers
yarn
short
short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84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1543B (zh
Inventor
宅见健一郎
辻雅之
田口英治
木道智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51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1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26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with characteristics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r direction of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02G3/449Yarns or threads wit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D10B2321/04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polymers of fluorinated hydrocarbons, e.g. polytetrafluoroethene [PTF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10B2331/041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6Physical properties antistatic; conduct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纱、以及具备细纱的纱线和布,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来自外部的能量而产生电位的压电纤维亦即短纤维,所述短纤维包含多个短纤维,通过将所述多个短纤维彼此相互合股加捻而成。

Description

细纱、以及具备细纱的纱线和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电荷的细纱、以及具备该细纱的纱线和布。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抗菌性的纱线。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纱线具备通过来自外部的能量而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纤维。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纱线具备所产生的电荷的极性不同的多个电荷产生纤维,由此在多个电荷产生纤维间发挥抗菌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90950号公报
在仅对长纤维用力进行了加捻的情况下,长纤维彼此之间的空隙变小。若长纤维彼此之间的空隙变小,则电场变得不易向纱线的外部泄露,因此抗菌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地发挥抗菌效果的细纱和具备该细纱的纱线以及布。
本发明的细纱的特征在于,具备通过来自外部的能量而产生电位的压电纤维亦即短纤维,上述短纤维包含多个短纤维,通过将上述多个短纤维彼此相互合股加捻而成。
在本发明的细纱中,多个短纤维相互复杂缠绕。若将多个短纤维相互加捻,则短纤维分别以沿着各种方向的状态被捻回。即,短纤维分别相对于细纱的轴向而沿着随机的方向。
若细纱沿轴向伸长,则细纱中的各短纤维相对于各短纤维的轴向被施加各种方向的拉伸、扭曲、弯曲之类的外力。各短纤维根据被施加的外力的大小、朝向,产生各种大小以及极性的电荷。由此,细纱能够在各短纤维之间产生各种局部电场。因此,本发明的细纱能够高效地发挥抗菌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发挥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纱的结构的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I-I线处的剖视图。
图2的(A)以及图2的(B)是表示聚乳酸的薄膜中的单轴拉伸方向、电场方向、聚乳酸薄膜的变形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是图示了在对细纱施加了张力时在各压电纤维上产生的剪切应力(剪断应力)的图。
图4是示意表示用于说明细纱中的抗菌机理的细纱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5的(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纱的结构的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II-II线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细纱的结构的图。
图7的(A)是表示抗菌纱线的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7的(B)是短纤维111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抗菌布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纱10的结构的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I-I线处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的(A)以及图1的(B)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I-I线的截面中的7根纱线的截面,但构成细纱10的纱线的根数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实际上鉴于用途等而适当设定。另外,在图1的(B)中仅示出了在I-I线处剖切的剖切面。
细纱10具备多个短纤维11。细纱10通过将多个短纤维11相互合股加捻而成。短纤维11是通过来自外部的能量例如通过伸缩而产生电荷的压电纤维的一个例子。
短纤维11由功能性高分子例如压电性聚合物构成。作为压电性聚合物,列举有PVDF或者聚乳酸(PLA)。另外,聚乳酸(PLA)是不具有热电性的压电性聚合物。聚乳酸通过单轴拉伸而产生压电性。对于聚乳酸,有L型单体重合而成的PLLA和D型单体重合而成的PDLA。此外,只要不阻碍功能性高分子的功能,则短纤维11也可以进一步包含除功能性高分子以外的物质。
聚乳酸为手性高分子,主链具有螺旋构造。若聚乳酸通过单轴拉伸而使分子取向,则显现压电性。若进一步施加热处理而提高结晶度,则压电常数变高。由单轴拉伸的聚乳酸构成的短纤维11在将厚度方向定义为第一轴,将拉伸方向900定义为第三轴,将与第一轴以及第三轴双方正交的方向定义为第二轴时,具有d14以及d25的张量成分作为压电形变常数。因此,聚乳酸在与单轴拉伸的方向呈45度的方向上产生了形变的情况下,最高效地产生电荷。
图2的(A)以及图2的(B)是表示聚乳酸薄膜200中的单轴拉伸方向、电场方向、聚乳酸薄膜200的变形之间的关系的图。图2的(A)以及图2的(B)是表示将短纤维11假定为薄膜形状的典型例子的图。如图2的(A)所示,若聚乳酸薄膜200在第一对角线910A的方向上收缩,在与第一对角线910A正交的第二对角线910B的方向上伸长,则在从纸面的里侧朝向表侧的方向上产生电场。即,聚乳酸薄膜200在纸面表侧产生负电荷。如图2的(B)所示,聚乳酸薄膜200在第一对角线910A的方向上伸长,在第二对角线910B的方向上收缩的情况下也产生电荷,但极性相反,在从纸面的表面朝向里侧的方向上产生电场。即,聚乳酸薄膜200在纸面表侧产生正电荷。
聚乳酸在基于拉伸进行的分子的取向处理中产生压电性,因此如PVDF等其他压电性聚合物或者压电陶瓷那样无需进行极化处理。单轴拉伸的聚乳酸的压电常数为5~30pC/N左右,在高分子之中具有非常高的压电常数。并且,聚乳酸的压电常数不会经时变动,因而极稳定。
短纤维11是截面为圆形状的纤维。短纤维11例如通过将压电性高分子进行挤压成型而纤维化的手法;将压电性高分子进行熔融纺丝而纤维化的手法(例如包括分为纺丝工序和拉伸工序进行的纺丝·拉伸法、将纺丝工序和拉伸工序连结的直拉伸法、也能够同时进行假捻工序的POY-DTY法、或者实现了高速化的超高速防止法等);通过干式或湿式纺丝(例如包括在溶剂中溶解作为原料的聚合物并将其喷嘴中挤出而纤维化的相分离法或干湿纺丝法、保持包含溶剂的状态不变地以胶状均匀地纤维化的胶纺丝法、或者使用液晶溶液或熔体而纤维化的液晶纺丝法等)将压电性高分子纤维化的手法;或者通过静电纺丝将压电性高分子纤维化的手法等来制造。此外,短纤维11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
纤维之类的绳状的物体的与轴向垂直地进行了剖切的情况下的截面积最小,剖切面越是沿轴向平行地靠近则越是截面积变大。如图1的(B)所示,在细纱10的与轴向101垂直的截面中,各短纤维11的截面积多种多样。这是因为各短纤维11与细纱10的轴向101呈随机的角度。
短纤维11优选为800mm以下,更优选为500mm以下或者300mm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00mm以下。由此,如以下详细叙述那样,短纤维11变得容易从细纱10的侧面向外部暴露。
短纤维11的纤度优选为0.3dtex以上且10dtex以下。
短纤维11的截面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为圆截面、异形截面、空心、并排、双层以上的多层的任一者,另外,也可以为它们的复合物。
细纱10是这种加捻多根PLLA的短纤维11而成的纱线。细纱10是将短纤维11进行右捻回而加捻出的右捻回纱线(以下,称为S纱线。)。此外,细纱10也可以是将短纤维11进行左捻回而加捻出的左捻回纱线(以下,称为Z纱线。)。
短纤维11较短,因此若加捻多个短纤维11,则容易沿随机的方向进行捻回。即,如图1的(A)所示,各个短纤维11的轴向与细纱10的轴向101呈随机的角度。细纱10即多个短纤维11例如具备短纤维111、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短纤维111为本发明的第一短纤维的一个例子,短纤维112为本发明的第二短纤维的一个例子,短纤维113为本发明的第三短纤维的一个例子。
短纤维111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向左倾斜0度以上且80度以下,优选倾斜20度以上~50度以下,短纤维112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向左倾斜0度以上且80度以下,优选倾斜20度以上~50度以下角度,短纤维113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向左倾斜0度以上且80度以下,优选倾斜20度以上~50度以下。短纤维111、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的角度也可以彼此不同。
图1的(A)所示的短纤维111是多个短纤维11中的在梳理工序中向恒定方向合纱的短纤维。因此,细纱10包含短纤维111最多。短纤维111也可以通过斜切而在30mm以上且70mm以下的范围内形成为不同长度。
短纤维111、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分别具有卷缩部62。此外,图1的(A)代表性地示出了短纤维111的卷缩部62。短纤维111在卷缩部62被限制。例如,短纤维11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71侧被短纤维112限制,短纤维11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72侧被短纤维113限制。短纤维111通过将第一端71被短纤维112限制,将第二端72被短纤维113限制,而能够维持不被解纤而打捆的状态。由此,用户能够对于压电纤维高效地传递应力。
细纱10例如能够通过环锭法、预缩法、筒仓环锭法、筒仓预缩法、空气精纺法、气流纺法、走锭法、翼锭法等方法进行制造,但并不限定制法。
短纤维111、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分别优选为1支以上且500支以下。
图3图示了在沿细纱10的轴向101施加了张力时在各短纤维11上产生的剪切应力(剪断应力)。
如图3所示,若沿细纱10的轴向101施加外力(张力),则短纤维111成为图2的(A)所示的状态,在表面产生负电荷,在内侧产生正电荷。另外,同时,短纤维112或者短纤维113成为图2的(A)所示的状态,在表面产生负电荷,在内侧产生正电荷。此外,在短纤维112或者短纤维113的轴向沿着与短纤维111的轴向以90度不同的朝向的情况下,短纤维112或者短纤维113成为图2的(B)所示的状态,在表面产生正电荷,在内侧产生负电荷。
这样,若对细纱10施加外力(张力),则短纤维111、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在表面产生不同大小的电荷。即,各个短纤维11的朝向随机,因此各个短纤维11产生各种大小以及极性的电荷。例如,在短纤维112沿着与短纤维111的轴向以90度不同的朝向的情况下,短纤维111的第一表面隔着空隙41而与短纤维112的第二表面对置。因此,在细纱10中的短纤维11之间这种狭窄的区域产生局部较强的电场。另外,即便是在使细纱10沿轴向101伸长的力较小的情况下,也在多个短纤维11上产生各种大小以及极性的电荷,因此能够产生电场。
在细纱10中,多个短纤维11分别沿随机的方向进行捻回。即便是多个短纤维11被用力加捻,也容易在多个短纤维11之间产生空隙41。另外,各短纤维11产生各种大小以及极性的电荷,因此在各短纤维11间的空隙41中产生各种大小的电场。由此,如以下进行说明那样,对于由空隙41捕集的菌的抗菌效果提高。
图4是示意表示用于对细纱10中的抗菌机理进行说明的细纱10的局部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细纱10能够将水分40吸收至在多个短纤维11间产生的空隙41。与水分40一起被细纱10吸收的菌等的微粒子42变得容易被保持于细纱10的内部。另外,细纱10内部的空隙41越大,则能够吸收的水分40的量越增加,因此被保持于细纱10的内部的微粒子42也越增加。这样,细纱10在微粒子42的捕集性能方面优异。
在细纱10捕集了微粒子42之后,若细纱10中的水分40蒸发,则在细纱10的空隙41中残留微粒子42。若细纱10沿轴向101伸长,则细纱10局部地在多个短纤维11之间产生电场。微粒子42被捕集于空隙41即多个短纤维11之间,因此细纱10中的微粒子42局部地暴露于极大的电场中。因此,细纱10能够通过所产生的电场而相对于菌等高效地产生抗菌效果。
另外,细纱10在多个短纤维11之间具有多个空隙41,因此电场变得容易向细纱10的外部泄露。在细纱10与接近的规定的电位,例如人体等的具有规定的电位(包括接地电位。)的物体接近的情况下,在细纱10与该物体之间产生电场。细纱10这样在与具有其他规定的电位的物体之间也发挥抗菌效果。
以往以来,公知有能够通过电场抑制细菌以及真菌的繁殖的主旨(例如参照土户哲明、高丽宽纪、松冈英明、小泉淳一著,讲谈社:微生物控制-科学和工学。另外,例如参照高木浩一,高电压·等离子体技术向农业·食品领域的应用,J.HTSJ,Vol.51,No.216)。另外,通过产生该电场的电位,而有时在因湿气等而形成的电流路径或者因局部的微小的放电现象等而形成的电路中流动有电流。可以考虑到通过该电流弱化菌而抑制菌的繁殖。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说的菌包括细菌、真菌或者螨虫、跳蚤等微生物。
因此,细纱10通过形成于细纱10的内部的电场,或者在与人体等的具有规定的电位的物体接近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场,而直接发挥抗菌效果。或者,细纱10经由汗等的水分而在与内部或者接近的其他纤维或者人体等的具有规定的电位的物体接近的情况下流动电流。通过该电流,也有时直接发挥抗菌效果。或者,有时利用通过电流或者电压的作用而使水分所包含的氧变化的活性氧类、此外通过与纤维中所包含的添加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催化剂作用而产生的自由基类、或者其他抗菌性化学物(胺衍生物等)间接发挥抗菌效果。或者,有时通过电场或者电流的存在所引起的应力环境而在菌的细胞内生成氧自由基,由此,有时细纱10间接发挥抗菌效果。作为自由基,可以考虑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氧)或者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说的“抗菌”是包括抑制菌的产生的效果和将菌灭绝的效果双方的概念。
细纱10使用通过伸缩而产生电荷的压电纤维,因此无需电源,因而没有感电的担忧。压电纤维的寿命与基于药剂等的抗菌效果相比更长地持续。另外,压电纤维与药剂相比产生过敏反应的担忧低。
在细纱10中,各个短纤维11在细纱10中的细纱10的轴向101的中途被中断。短纤维11的端部(例如图1的(A)以及图1的(B)所示的第一端71以及第二端72)从细纱10的侧面向周围暴露。多个短纤维11的端部向细纱10的侧面暴露,因此细纱10的侧面成为所谓起毛的构造。由此,细纱10能够调整触感、外观。另外,细纱10通过起毛而增加表面积,因此变得容易在细纱10的侧面吸附水分、微粒子。由此,细纱10在微粒子的捕集性能方面优异,从而能够高效地产生抗菌效果。
短纤维11也可以遍及长度方向整体进行卷缩。卷缩的短纤维11成为复杂的形状,因此容易相互复杂缠绕。因此,若对细纱10施加外力(张力),则各种方向的拉动、扭曲、弯曲的力施加于各短纤维11。因此,各短纤维11产生各种大小的电荷,因此能够在各短纤维11之间产生各种电场。
短纤维11的卷曲数优选为0个/英寸以上且20个/英寸以下,卷曲的大小(卷缩率)优选为0%以上且20%以下。
另外,细纱10包含卷缩的多个短纤维11的情况与包含未卷缩的多个短纤维11的情况相比,在多个短纤维11之间产生的空隙41变大。由此,与包含未卷缩的多个短纤维11的情况相比,细纱10的抗菌效果提高。
如前述那样,在梳理工序中,多个短纤维11中的一部分短纤维111向恒定的方向进行合纱。向恒定的方向进行合纱的短纤维111在纺纱工序中被加捻,由此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向左以45度进行捻回。多个短纤维11中的在梳理工序中向恒定的方向被合纱的短纤维111的比例越多,则在细纱10中沿着相同的方向的短纤维111的比例越增加。在细纱10向左以45度倾斜地被捻回的短纤维111较多的情况下,作为细纱10整体,在表面产生负电荷。这样,通过在梳理工序中使细纱10中的短纤维111的比例变化,能够控制在细纱10的表面产生的电荷的极性。
短纤维111的轴向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的角度能够根据细纱10的加捻次数而改变。细纱10的加捻次数变得越多,则短纤维111的拉伸方向900相对于细纱10的轴向101的倾斜的角度变得越大。
此外,各短纤维11的粗细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各短纤维11的粗细无需一定均匀。
此外,作为在表面产生负电荷的纱线,除了使用了PLLA的S纱线之外,也可以考虑使用了PDLA的Z纱线。另外,作为在表面产生正电荷的纱线,除了使用了PLLA的Z纱线之外,也可以考虑使用了PDLA的S纱线。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细纱50进行说明。图5的(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纱50的结构的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II-II线处的细纱50的剖视图。图5的(A)用阴影线表示短纤维11。在细纱50的说明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相同点省略说明。
细纱50包含作为压电纤维的多个短纤维11和作为普通纤维的多个短纤维51。在该例子中,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短纤维111为短纤维11,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为短纤维51。普通纤维为无压电性的纱线。作为普通纤维,列举有绵或者麻等天然纤维;兽毛或者丝绸等动物纤维;聚酯、聚氨基甲酸乙酯等化学纤维;人造丝、铜氨等再生纤维;醋酸等半合成纤维;或者将它们加捻而成的加捻纱线。细纱50的强度、伸缩程度能够基于短纤维51的材料的选择并根据使用方式进行调节。
作为短纤维51的材料的普通纤维优选由比作为短纤维11的压电纤维亲水性高的材料构成。即,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由比构成短纤维111的PLLA亲水性高的材料构成。因此,细纱50变得比仅由PLLA构成的细纱亲水性高。若细纱50的亲水性变高,则水分变得容易渗入至细纱50的内部。因此,细纱50的捕集性能变高,从而变得在细纱50的侧面、空隙41容易吸附水分、微粒子。
若水分进入至细纱50的空隙41,则细纱50膨润。反之,在水分气化并从细纱50的空隙41向外部排出时,细纱50收缩。若细纱10膨润或者收缩,则细纱50内部的各短纤维11伸缩。各短纤维11伸缩,因此在细纱50的内部产生局部电场。被获取至细纱50的内部的菌由于电场而灭绝或者失活。因此,细纱50变得比仅由长纤维制成的纱线相对表面积大,从而在微粒子的捕集性能方面优异,由此能够通过各短纤维11产生的电荷而对于菌等高效地产生抗菌效果。
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细纱60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细纱60的结构的图。在细纱60的说明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细纱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点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细纱60包含短纤维111以及短纤维61。短纤维61比短纤维111短。短纤维111以及短纤维61被一起加捻。短纤维111较长,因此相对于细纱60的轴向101沿着比较相同的方向被捻回。短纤维111的大部分处于相对于细纱60的轴向101向左倾斜的状态,因此若在细纱60的轴向101上伸长,则短纤维111的大部分在表面产生负电荷。与此相对,短纤维61较短,因此也包含相对于细纱60的轴向101沿着随机的方向被捻回的部分。因此,短纤维61与短纤维111相比包含多个相对于细纱60的轴向101向右倾斜的状态的部分,因此若在细纱60的轴向101上伸长,则短纤维61局部包含在表面产生正电荷的部分。因此,细纱60能够在短纤维111与短纤维61之间局部产生电场。此外,虽列举了细纱60具备短纤维111和短纤维61这两个种类短纤维的例子,但短纤维的长度并不局限于两个种类,也可以包含3个种类以上的长度的物质。
以下,对抗菌纱线70进行说明。图7的(A)是表示抗菌纱线的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7的(B)是短纤维111的剖视图。
如图7的(A)所示,抗菌纱线70包含细纱10以及细纱20。抗菌纱线70是细纱10以及细纱20相互进行左捻回而加捻出的纱线(Z纱线)。
在抗菌纱线70中,细纱10包含多个向左以0度以上且80度以下,优选为以20度以上~50度以下倾斜地捻回的短纤维111,若伸长,则作为细纱10整体,在表面产生负电荷。细纱20是将短纤维11进行左捻回而加捻出的左捻回纱线(Z纱线)。细纱20包含多个向右以0度以上且80度以下,优选为以20度以上~50度以下倾斜地捻回的短纤维,若伸长,则作为细纱20整体,在表面产生正电荷。
在细纱10以及细纱20中,短纤维11的拉伸方向900相对于各自的轴向101的倾斜能够根据细纱10、细纱20以及抗菌纱线70的加捻次数进行调节。抗菌纱线70的加捻次数优选比细纱10以及细纱20的加捻次数少。例如,各个短纤维11的拉伸方向900优选被调节以最终相对于抗菌纱线70的轴向103倾斜45度。由此,在抗菌纱线70相对于抗菌纱线70的轴向103伸长时,各短纤维11能够有效地产生电荷。
此外,细纱20为使用了PLLA的Z纱线,但细纱20也可以为使用了PDLA的S纱线。细纱10以及细纱20为相同的S纱线,因此变得在制造抗菌纱线70时容易调节纱线彼此的角度。此外,细纱10也可以为使用了PDLA的Z纱线。在该情况下,细纱10以及细纱20为相同的Z纱线,因此变得在制造抗菌纱线70时容易调节纱线彼此的角度。
抗菌纱线70是在表面产生负电荷的细纱10与在表面产生正电荷的细纱20相互加捻而成的,因此能够以抗菌纱线70单体产生强电场。在细纱10以及细纱20各自的纱线中,在细纱10或者细纱20的内部与表面之间形成的电场向空气中暴露。细纱10以及细纱20产生的电场彼此进行结合。在细纱10以及细纱20的接近部分形成有强电场,抗菌纱线70起到抗菌效果。
加捻纱线的构造复杂,细纱10以及细纱20的接近位置不一样。另外,若对细纱10或者细纱20施加张力,则接近位置也变化。由此,在各个部分处电场的强度存在变化,从而产生对称形状崩溃的电场。此外,细纱10以及细纱20相互进行右捻回而加捻出的纱线(S纱线)也同样能够以纱线单体产生电场。细纱10的加捻数、细纱20的加捻数或者使这些纱线进行合股加捻而成的抗菌纱线70的加捻数能够鉴于抗菌效果进行决定。
构成上述细纱的多个短纤维11具有短纤维11彼此接触的部分。在相互接触的短纤维11中,一个短纤维11的静摩擦系数被设计成高于另一个短纤维11的静摩擦系数。例如,短纤维111的静摩擦系数高于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的静摩擦系数。由此,能够抑制接触的短纤维11彼此的相对移动,从而短纤维11能够对于细纱10高效地施加剪切应力。
另外,如图7的(B)所示,短纤维11中的短纤维111为异形截面纱线。此外,可以相互接触的短纤维111、短纤维112以及短纤维113中的至少一个短纤维为异形截面纱线,也可以全部为异形截面纱线。异形截面纱线为具有十字形、星形多边形或者凹多边形等的截面的纱线。在任一个例子中,异形截面纱线也具有沿异形截面纱线的长度方向伸长的槽部或者突起部。这里,异形截面纱线也可以具有槽部以及凸突起部双方。例如,短纤维111具有槽部74以及凸突起部75。由此,短纤维11彼此变得容易进行混杂,从而短纤维11能够对于细纱10高效地施加剪切应力。
以下,对抗菌布80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抗菌布80的结构的图。
如图8所示,抗菌布80具备多根细纱10和多根细纱20。细纱10以及细纱20与针对抗菌纱线70说明时的情况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在抗菌布80中,除细纱10以及细纱20以外的部分为非压电纤维。这里,非压电纤维一般包含由作为纱线而使用的棉花、羊毛等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等构成的不产生电荷的物质。此外,非压电纤维也可以包含与细纱10以及细纱20相比产生微弱的电荷的物质。在抗菌布80中,细纱10以及细纱20在平行且交替排列地配置的状态下与非压电纤维一起被织入。
在抗菌布80中,经纱为细纱10以及细纱20以及非压电纤维,纬纱为非压电纤维。此外,无需一定要在经纱中织入非压电纤维,也可以仅织入细纱10以及细纱20。另外,纬纱并不限定于非压电纤维,也可以包含细纱10或者细纱20。
若抗菌布80向与经纱平行的方向进行伸长,则从细纱10以及细纱20产生电荷。在细纱10以及细纱20各自的纱线中,在纱线的内部与表面之间形成的电场向空气中暴露。细纱10以及细纱20产生的电场彼此进行结合。在细纱10以及细纱20的接近部分形成有强电场。由此,抗菌布80起到抗菌效果。
在抗菌布80中,细纱10以及细纱20的表面起毛。细纱10、细纱20以及非压电纤维彼此的接触面积比细纱10以及细纱20不起毛的情况大。因此,在抗菌布80伸长时,即便是在抗菌布80未充分伸长的情况下,也产生细纱10以及细纱20被拉动的状态。因此,即便是对抗菌布80给予的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抗菌布80也能够产生电场。
此外,作为抗菌布80,并不限定于织物。作为抗菌布80,列举有具备将细纱10以及细纱20作为编织纱使用而进行编织的编织物、细纱10以及细纱20的无纺布等。
以上那样的细纱10、细纱20、细纱50、细纱60、抗菌纱线70或者抗菌布80能够应用于各种衣料或者医疗部件等产品。例如,细纱10、细纱20、细纱50、细纱60、抗菌纱线70或者抗菌布80能够应用于口罩、内衣(特别是袜子)、毛巾、鞋以及长筒皮靴等鞋垫、运动服全类、帽子、寝具(包括被褥、褥垫、床单、枕头、枕套等。)、牙刷、牙线、净水器、空调或者空气清洁器的过滤器等、布偶、宠物相关商品(宠物垫、宠物衣服、宠物衣服的内底)、各种垫子品(脚、手或者马桶座等)、窗帘、厨房用品(海绵或者抹布等)、座椅(车、电车或者飞行机等的座椅)、摩托车头盔的缓冲材料以及其外装材料、沙发、绷带、纱布、缝合线、医生以及患者的衣服、护具、卫生用品、运动用品(衣物以及手套的内底、或者武道使用的护臂具等)、空调或者空气清洁机等的过滤器、或者包装材料、纱窗等。
最后,本实施方式的说明在全部方面为例示,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上述实施方式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本发明的范围意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20、50、60…细纱;11、51、61…短纤维;70…抗菌纱线;80…抗菌布;111…第一短纤维;112…第二短纤维;113…第三短纤维。

Claims (18)

1.一种细纱,其中,
包含通过来自外部的能量而产生电位的第一短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其中,
还具备第二短纤维和第三短纤维,
所述第一短纤维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侧被所述第二短纤维限制,所述第一短纤维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侧被所述第三短纤维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二短纤维或者所述第三短纤维比所述第一短纤维静摩擦系数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具有卷缩部,
所述第一短纤维在所述卷缩部被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相对于所述细纱的轴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相对于所述细纱的轴向的角度为0度以上且80度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相对于所述细纱的轴向的角度为20度以上且50度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的纤度为0.3dtex以上且10dtex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的长度为10mm以上且800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为1支以上且500支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包括长度不同的多个短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为普通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由比所述第一短纤维亲水性高的材料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为压电纤维,包含手性高分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手性高分子为聚乳酸。
16.根据权利要求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其中,
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之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所述第一短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以及所述第三短纤维的长度方向伸长的槽部或者突起部。
17.一种纱线,其中,
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
所述细纱包含右加捻以及左加捻。
18.一种布,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
CN202080048400.3A 2019-12-20 2020-12-16 细纱、以及具备细纱的纱线和布 Active CN114051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0177 2019-12-20
JP2019-230177 2019-12-20
PCT/JP2020/046842 WO2021125195A1 (ja) 2019-12-20 2020-12-16 紡績糸、並びに紡績糸を備える糸及び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1543A true CN114051543A (zh) 2022-02-15
CN114051543B CN114051543B (zh) 2023-09-29

Family

ID=7647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8400.3A Active CN114051543B (zh) 2019-12-20 2020-12-16 细纱、以及具备细纱的纱线和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67934A1 (zh)
JP (1) JP7180792B2 (zh)
CN (1) CN114051543B (zh)
WO (1) WO20211251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9933A (zh) * 2022-07-08 2022-08-30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电活性抗菌牙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981A (zh) * 2003-10-23 2004-10-20 黄争鸣 共轴复合连续纳/微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307359A (ja) * 2004-04-16 2005-11-04 Toray Ind Inc ポリ乳酸短繊維および該繊維を用いた短繊維不織布
JP2006502321A (ja) * 2002-10-04 2006-01-19 インヴィスタ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ス.アー.アール.エル 伸張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アクリル紡績糸(acrylicspunyarn)
CN101331257A (zh) * 2005-12-15 2008-12-24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可生物降解的连续长丝网幅
CN103097595A (zh) * 2010-04-20 2013-05-08 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 机织物或针织物制造用的膨体纱和络纱、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7227650U (zh) * 2017-02-17 2018-04-13 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粗纱包裹细纱的涤棉纱线
CN109312500A (zh) * 2016-06-06 2019-02-0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用于应对菌的电荷产生纱线、用于应对菌的布、布、衣料、医疗部件、生物体作用电荷产生纱线、以及物质吸附用电荷产生纱线
CN109908108A (zh) * 2019-03-15 2019-06-21 深圳市光远生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药纳米复合纤维膜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1402B2 (ja) * 1998-06-25 2003-09-02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繊維を含有する混紡糸
JP5003266B2 (ja) * 2007-04-27 2012-08-15 東レ株式会社 紡績糸
CN110446805B (zh) * 2017-02-27 2023-03-31 帝人芳纶有限公司 织物和由其制造的工作服
WO2020111049A1 (ja) * 2018-11-26 2020-06-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抗菌撚糸、並びに抗菌撚糸を備える抗菌糸及び抗菌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502321A (ja) * 2002-10-04 2006-01-19 インヴィスタ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ス.アー.アール.エル 伸張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アクリル紡績糸(acrylicspunyarn)
CN1537981A (zh) * 2003-10-23 2004-10-20 黄争鸣 共轴复合连续纳/微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307359A (ja) * 2004-04-16 2005-11-04 Toray Ind Inc ポリ乳酸短繊維および該繊維を用いた短繊維不織布
CN101331257A (zh) * 2005-12-15 2008-12-24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可生物降解的连续长丝网幅
CN103097595A (zh) * 2010-04-20 2013-05-08 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 机织物或针织物制造用的膨体纱和络纱、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12500A (zh) * 2016-06-06 2019-02-0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用于应对菌的电荷产生纱线、用于应对菌的布、布、衣料、医疗部件、生物体作用电荷产生纱线、以及物质吸附用电荷产生纱线
CN207227650U (zh) * 2017-02-17 2018-04-13 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粗纱包裹细纱的涤棉纱线
CN109908108A (zh) * 2019-03-15 2019-06-21 深圳市光远生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药纳米复合纤维膜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9933A (zh) * 2022-07-08 2022-08-30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电活性抗菌牙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9933B (zh) * 2022-07-08 2023-08-15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电活性抗菌牙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67934A1 (en) 2022-08-25
JP7180792B2 (ja) 2022-11-30
WO2021125195A1 (ja) 2021-06-24
CN114051543B (zh) 2023-09-29
JPWO2021125195A1 (zh)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0011B2 (en) Filter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US11326279B2 (en) Antibacterial yarn and antibacterial fabric
US20190281820A1 (en) Antibacterial fiber
JP7082664B2 (ja) 圧電性繊維複合体、及び圧電性衣料
JP2024045680A (ja) 電位発生繊維を含む糸の表面電位の測定方法
JP7376328B2 (ja) 抗菌撚糸、並びに抗菌撚糸を備える抗菌糸及び抗菌布
WO2020111049A1 (ja) 抗菌撚糸、並びに抗菌撚糸を備える抗菌糸及び抗菌布
US20220267934A1 (en) Spun yarn, and yarn and cloth including spun yarn
JP6784334B2 (ja) 抗菌糸及び抗菌繊維製品
US20220228300A1 (en) Cylindrical structure
WO2021246461A1 (ja) マスク
JP2018203636A (ja) 抗菌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