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7642B -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7642B
CN114047642B CN202111246043.4A CN202111246043A CN114047642B CN 114047642 B CN114047642 B CN 114047642B CN 202111246043 A CN202111246043 A CN 202111246043A CN 114047642 B CN114047642 B CN 114047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cobalt oxide
acrylic ester
spiropyran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60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7642A (zh
Inventor
王明华
张鹤军
纪立军
范为正
司云凤
刘洋
郑永华
薛晓花
吴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k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ik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ik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ik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60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7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7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7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2Photochromic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4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having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sun-pro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镜片中含有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复合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其内核为氧化钴纳米微球,微球外包覆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外壳为丙烯酸酯;氧化钴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1∶(1.2~1.4)∶(0.8~1);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30~200)。该视光材料在镜片中具有滤光补色作用。镜片在室内正常光线下颜色较深,能增强红色波段光谱色彩纯度和色觉向量空间的维数,提高红色色盲患者辨色能力,矫正色觉异常,而来到室外又能快速褪变为浅色或者无色,确保患者视物真实。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辨色效果好、佩戴舒适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视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觉矫正视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色觉为眼的重要的视功能之一,日光中可见光谱的七色可归之于三原色,即红色、绿色和蓝色,视网膜锥细胞含有感红色素、感绿色素和感蓝色素。人眼大约可辨认出100多种不同的颜色。先天性色觉异常为锥细胞内感色色素异常缺乏所致。通常可分为全色盲、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仅有一种感色色素的一色视,即全色盲;具有两种感色色素者为二色视,以缺少感红或感绿色素,即红绿色盲;锥细胞内感色色素正常而某一感色色素较少,为三色视,即红绿色弱。根据人类的色觉生理和物理学等,正常人的色觉特征是三维向量空间,三个基矢分别对应红、绿、蓝三个基色。每一种颜色在这个向量空间中可表示为一个点或一个向量。色盲患者的这个向量空间的维数比正常人少,并且亮度上的差别不明显时(色盲检查图即依此原理),这个色盲患者就不能分辨这两种颜色。
传统的色盲矫正眼镜并不能增加这个向量空间的维数,而是改变这两种颜色在亮度上的差别,配带传统的色盲矫正眼镜后色盲患者依靠亮度上的差别分辨这两种“颜色”。但长期佩戴这种眼镜,会导致视物失真,反而对视觉健康不利;另外,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外观效果差,眼镜片呈明显的异常色彩,如:大红深青,患者多有顾虑,影响美观;有的色盲镜在矫正色觉异常的同时,使正常光的透过量大幅度衰减,致使在微光下无法使用,干扰了视觉的正常部分,长期佩戴会导致视力下降。
传统的色盲矫正眼镜并不能增加这个向量空间的维数,而是改变这两种颜色在亮度上的差别,配带传统的色盲矫正眼镜后色盲患者依靠亮度上的差别分辨这两种“颜色”。但这样一来,有一些不配带传统的色盲矫正眼镜时也可依靠亮度上的差别分辨出“颜色”,带这种色盲矫正眼镜时反而又不能分辨了。不仅如此,配带传统的色盲矫正眼镜者,总体的视力总会有一些下降,且大红大青的外观也难以被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镜片中含有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视光材料,该视光材料为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微球三层复合核壳结构,其内核为氧化钴纳米颗粒,外壳包覆丙烯酸酯,螺吡喃变色化合物处于内核与外壳之间的中间层,形成复合多层核壳结构。该视光材料在镜片中起到滤光补色作用。镜片在室内正常光线下,颜色较深,能自动增强红色波段光谱色彩纯度和色觉向量空间的维数,提高红色色盲患者辨色能力,矫正色觉异常,尤以红色色弱和次重级红色色盲的患者;而回到室外(紫外线照射)后,又能快速褪变为浅色或者无色,确保患者视物真实,维护视觉健康,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补色效果好、佩戴舒适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该镜片中含有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复合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其内核为氧化钴纳米微球,微球外包覆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外壳为丙烯酸酯;其中,氧化钴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1∶(1.2~1.4)∶(0.8~1);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30~200);
如上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由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而成,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如上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优选地,所述氧化钴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30∶40∶28。
如上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优选地,所述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55~65)。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制备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
i.称取丙烯酸酯单体、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和氧化铜纳米颗粒,三者的质量比为(0.8~1)∶(1.2~1.4)∶1,将螺吡喃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ii.向反应釜中加入中加入纯净水和乳化剂,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氧化钴纳米粒子,氧化钴纳米粒子在水中的浓度为1.5~5.0wt%;向体系中滴加醋酸钠饱和水溶液,醋酸钠与氧化钴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0.5~1.0);氧化钴纳米粒子团聚成颗粒均匀的纳米级团簇;
iii.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交联剂,通入氮气,加入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溶液,氧化钴团簇表面吸附螺吡喃颗粒;
iv.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丙烯酸酯单体,搅拌后得到O/W型乳液,搅拌升温至65~70℃后,加入引发剂,保温聚合15-17h,在步骤iii形成的颗粒外生成丙烯酸酯外壳;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
II.制备红色色盲矫正树脂镜片
取步骤I制备的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和引发剂加入到丙烯酸酯单体和溶剂中搅拌均匀,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1∶(30~200);在75~85℃下聚合反应2.5~3.5小时,过滤、脱气后注入模具,然后在18~22小时内从室温升至85℃,完成一次固化;接着在95~110℃恒温2~3小时,完成二次固化,获得红色色盲矫正树脂镜片。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I和步骤II中的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相同,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氧化钴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12nm。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螺吡喃化合物溶液的溶剂为三氯甲烷、丙酮、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石油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螺吡喃化合物与溶剂质量比为1∶(2~3)。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I中的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用量为丙烯酸酯单体质量的0.5-2%;
所述步骤I中的乳化剂为RF-34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2-6g/L。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I和步骤II中的所述引发剂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丙烯酸酯单体用量的0.2-0.4%。
本发明所述的螺吡喃化合物(I)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合成,但不限于如下方法。
式I所示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
I.将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1-6g缓慢滴加到3-10mL浓H2SO4中,冰水浴冷却控制温度在1-10℃;缓慢滴加0.1-0.6g发烟HNO3到1-3mL浓H2SO4中,冰水浴冷却控制温度在1-10℃,将混酸滴加到含有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硫酸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在10℃以下,搅拌2-3h后1-5℃静置后冷藏9-12h,向其滴加浓NaOH溶液碱化,出现红色固体析出,抽滤,水洗干燥,得到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PS01)
II.取0.2-1克PS01和2-6克SnCl2在15-20mL37%盐酸中加热回流1.5-2.5h,冰水浴冷却后得澄清溶液,向其中滴加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待出现大量白色颗粒状固体后停止滴加,乙醚萃取,水洗过滤,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PS02)。
III.将0.2-1克PS02溶于1-3mLCH2Cl2中,氮气保护,冰水浴冷却;戊二酸氯0.03-0.1g溶于1-3mL CH2Cl2中,将戊二酸氯溶液滴加到PS02溶液中,加入0.5-3mL三乙胺,室温搅拌2-3h,过滤,水洗,有机层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含2-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二酰胺(PS03)。
IV.氮气保护下,取0.02-0.1克PS03和5-硝基水杨醛0.01-0.06g,溶于15-35mL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30-50℃反应12-20h;冷却至室温后,固体结晶析出,抽滤、干燥,得到紫红色螺吡喃化合物粉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鉴于色盲矫正眼镜在室内较弱光线下的显色需求,本发明研究了逆光致变色化合物作为色觉矫正视光材料的应用,逆光致变色螺吡喃化合物在光照下为无色或浅色闭环体,移到暗处为有色(深色)开环体。在众多的螺吡喃逆光致变色化合物中发现式I化合物结合氧化钴纳米粒子对于红色色盲或色弱具有令人满意的色彩校正效果。
2.本发明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视光材料为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微球三层复合核壳结构。螺吡喃作为变色化合物处于外壳与内核之间即中间层。内核的氧化钴团簇为视光材料提供一定的颜色,并作为螺吡喃化合物的载体。在优选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的内核氧化钴团簇具有介孔纳米结构,可使表面吸附的变色分子的范德华区域增大,共轭体系增大,分子与分子间的空隙增大,从而使分子发生异构化反应的空间大大增加,转换阻碍减少,变色体活性增强,光谱响应更趋灵敏,不同光照条件下,能改变不同波段光谱区域内的滤光特性,提高色彩的鲜艳程度。丙烯酸酯外壳具有良好的刚性,保护变色化合物免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在制备光学材料时有利于与树脂材料基质相结合。
3.在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视光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反应条件的控制,生成尺寸均一、准确的三层复合核壳结构纳米微球。其中醋酸钠在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使氧化钴纳米晶逐步聚集成核,另一方面有效阻止了大量粒子的团聚成核。该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球,外径为35-90nm,其中,氧化钴纳米微球的直径为15~40nm,中间层的厚度为5~15nm,外壳的厚度为5~10nm。
4.由本发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视光材料制备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在室内正常光线下,保持较深颜色,能自动增强红色波段光谱色彩纯度和色觉向量空间的维数,提高色盲患者辨色能力,矫正色觉异常,对红色色弱、次重级红色色盲患者有效,而回到室外后(紫外线照射),又能逐步褪变为浅色或者无色,确保患者视物真实,维护视觉健康,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补色效果好、佩戴舒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螺吡喃类化合物(I)吸收光谱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复合微球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复合微球的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钛纳米复合微球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纳米复合微球样品N2吸附-解吸等温线(5a)和孔径分布曲线图(5b)。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色觉矫正镜片佩戴前(6-1)与佩戴后(6-2)效果对比图。
图7为实施例制备的纳米复合微球照片,其中7-1、7-2分别为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的纳米微球产品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下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螺吡喃化合物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的:
制备式I所示螺吡喃化合物:
A.将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1.8g缓慢滴加到4mL 85%H2SO4中,冰水浴冷却控制温度在4℃;将0.35g 98%HNO3缓慢滴加1.6mL 85%H2SO4中,将混酸滴加到含有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硫酸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搅拌3.5h 5℃静置冷藏10h,滴加37%NaOH溶液碱化,红色固体析出,抽滤,水洗干燥,得到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PS01)
B.取0.5克PS01和3.5克SnCl2在16mL 37%盐酸中加热回流2h,冰水浴冷却后得澄清溶液,向其中滴加35%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出现大量白色颗粒状固体后,乙醚萃取,水洗过滤,旋蒸,得到白色固体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PS02)。
C.将0.2克PS02溶于3mL CH2Cl2中,氮气保护,冰水浴冷却到5℃;戊二酸氯0.06g溶于2.2mL CH2Cl2中,将戊二酸氯溶液滴加到PS02溶液中,加入1.2mL三乙胺,室温搅拌2h,过滤,水洗,有机层旋蒸除去溶剂,得白色固体含2-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二酰胺(PS03)。
D.氮气保护下,取0.06克PS03和5-硝基水杨醛0.04g,溶于25mL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30-50℃反应18h。冷却至室温后出现结晶颗粒,抽滤、干燥,得到紫红色螺吡喃化合物粉末(I)。
取上述步骤制备的螺吡喃化合物(I),溶于四氢呋喃,分装倒入多只玻璃试管中,标记后常温下辐照15min,溶液光照下无色,移到暗处12S后颜色逐渐变红,可多次循环,其溶液在245nm至350nm处有较宽吸收峰,详见图1所示。
元素分析C43H42N6O8测定值(计算值)%:C 66.94(67.00);H 5.44(5.49);N 10.95(10.90)。
实施例1: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和色觉矫正镜片
(一)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
a.取2.4g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1000g纯净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纳米氧化钴30g,70min内滴加140g醋酸钠饱和水溶液,再加入交联剂丙烯酸丁酯20g;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加入含螺吡喃化合物(式I)的二氯甲烷溶剂145g(螺吡喃40g溶剂105g),加入丙烯酸甲酯单体28g,搅拌升温至65℃,加入引发剂过硫酸纳0.1g,保温16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球。产率为80%。
b.将步骤a制备的产品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如图2所示,看出外观形貌呈球形,其中颜色深的内核由许多尺寸均一、单分散的氧化钴纳米球组成,中间层为螺吡喃化合物,透明层为丙烯酸酯外壳,可以看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氧化钴纳米球吸附了螺吡喃化合物材料并经丙烯酸酯包覆而进而形成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由于丙烯酸酯外层壳为无色透明材料,因而在透射电镜照片中显示白色轮廓。通过谢乐公式(D=K/βcosθ)和Zeta电位分析计算,氧化钴纳米晶粒径约为4.1nm,螺吡喃变色材料与丙烯酸酯包覆外壳厚度约在14nm,氧化钴纳米球内核约在32nm,整个复合微球直径约在60nm。
c.步骤a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试,在3408cm-1和1220cm-1的吸收峰为氨基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所产生的,表明螺吡喃化合物的存在;2961cm-1的吸收峰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1730cm-1处、1610cm-1处和1089cm-1处为C=O震动的强峰,是MMA(丙烯酸酯)特征吸收峰,其中在593cm-1处的吸收峰与Co-0伸缩振动相关,证明样品中氧化钴的存在。
d.步骤a制备的产品外观照片如图7-1所示。
(二)制备色觉矫正镜片:
取步骤(一)制备的22.0g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微球加入到含有13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亚克力)的反应容器里,加入12g二氯甲烷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再向单体中加入BPO 3.3g,200r/min下低速搅拌,控制在80℃下聚合反应3小时,完成预聚合;将预聚混合物过滤、脱气后注入模具内,在固化炉内经20小时从室温升至80℃,完成一次固化;一次固化结束,开模洗净,在精控固化炉中105℃恒温2.5小时,完成二次固化,得到色觉矫正镜片。
选用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UV-8000型紫外可见光双光光度计,对步骤(二)制备的色觉矫正镜片进行透光率检测,检测结果详见图3,从图3谱图可以看出,样品在380nm以下范围内的紫外线保持透过率为0;对480nm范围蓝光保持一定透过率;对650-700nm范围红光保持较高透过率。说明该镜片对蓝色和红光均有一定的分辨率,可以作为红色色盲矫正镜片。
实施例2: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和色觉矫正镜片
(一)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
i.取2g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1000g纯净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纳米氧化钛26g,70min内滴加140g醋酸钠饱和水溶液,再加入交联剂丙烯酸丁酯20g;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加入含螺吡喃化合物(式I)的二氯甲烷溶剂130g(螺吡喃30g溶剂100g),加入丙烯酸乙酯单体26g,搅拌升温至70℃,加入引发剂过硫酸纳0.1g,保温16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钛纳米球。产率为78%。
ii.将步骤(i)制备的产品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如图4所示,看出外观形貌呈球形,其中内核为白色氧化钛晶粒组成纳米球,中间层为螺吡喃化合物,透明层为丙烯酸酯外壳,经分析计算,氧化钛纳米晶粒径约为4.2nm,螺吡喃变色材料与丙烯酸酯包覆外壳厚度约在13nm,氧化钛纳米球内核约在25nm,整个复合微球直径约在51nm。
iii.步骤(i)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试,具有与实施例1制备的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微球相似的吸收特征峰,区别在于在506cm-1、601cm-1和700cm-1处的吸收峰符合Ti-O的特征吸收峰,证明样品中氧化钛的存在。
iv.步骤(i)制备的产品外观照片如图7-2所示。
(二)制备色觉矫正镜片:
取实施例1制备的12.5g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钴纳米微球,和步骤(i)制备的丙烯酸酯/螺吡喃/氧化钛纳米微球7.5g分别加入到含有14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亚克力)的反应容器里,加入13g二氯甲烷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再向单体中加入BPO 3.5g,200r/min下低速搅拌,控制在80℃下聚合反应3小时,完成预聚合;将预聚混合物过滤、脱气后注入模具内,在固化炉内经18小时从室温升至85℃,完成一次固化;一次固化结束,开模洗净,在精控固化炉中105℃恒温2小时,完成二次固化,得到色觉矫正镜片。
实施例3:实施例1-2制备的纳米复合微球结构分析
对实施例1-2制备的纳米复合微球样品进行N2吸附-解吸等温线检测,分析纳米微球的结构特性,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P1、P2分别代表实施例1、2制备的纳米复合微球样品,图5a为N2吸附-解吸等温线,具有10h水热反应时间的样品的等温线类型为IV型,在P/P0为0.4-1.0处有回滞环,说明介孔的存在。图5b为孔径分布曲线图,在3nm处有明显的凸起峰,5nm以后并没有凸起峰,表明孔径较小,孔径约为3nm,样品中的介孔是纳米粒子的聚集而形成的。所有这些结果与之前观察到的纳米复合微球形貌的SEM图是一致的。
实施例4:分别对实施例1-2制备的色觉矫正镜片进行光学性能试验
(一)逆光变色性能检测:
检测步骤:将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镜片标记后各一份分别放到太阳光模拟箱中进行辐照检测,常温下辐照6min,镜片与光源距离为20CM,辐射量hv=2Eg,记录镜片辐照前与辐照后情况,检测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镜片逆光变色情况表
结论:上述结果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样品表现为逆光变色效应,与大多吡喃类化合物表现刚好相反,即光照下为无色或浅色闭环体,移到暗处为有色(深色)开环体。且变色速度较快。
(二)颜色纯度(色彩饱和度)检测:
检测步骤:取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的色觉矫正镜片标记后分别插到试镜架上在电脑验光仪上进行色彩纯度检测,人眼距离彩色图片直线距离3.5m,检测人员分别对被检测人员分组进行白片和色觉矫正镜行检测并记录,详见表二;并采用色彩检测仪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颜色纯度(色彩饱和度)检测
结论:本实施例制备镜片增强了眼睛的辨色力,视物色彩饱和度高。
(三)色盲图片辨认检测:
根据《色盲检查图》的检查结果,确定色觉异常的类型和等级程度,参考TZ-1型色觉检测仪的混色刻度值和患者试戴色盲矫正镜片的效果,对实施例1、实施例2所制镜片进行了测试,并对辨色矫正效果进行了记录,详见表三和图6。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色觉矫正镜片佩戴前(6-1)与佩戴后(6-2)效果对比图,可见红色色彩分辨率明显提高。参与试验人员最少可辨认29幅图,最多可辨认39幅图,由此判断实施例1-2制备的色盲矫正镜片分别适用于红色盲次重级和红色色弱患者。
表三 色度矫正情况表
色度矫正 佩戴前辨色 佩戴后辨色 矫正效果
实施例1 红色较弱 红色清晰 矫正红色盲次重级
实施例2 红色较弱 红色有效 矫正红色色弱级

Claims (10)

1.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中含有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复合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其内核为氧化钴纳米微球,微球外包覆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外壳为丙烯酸酯;其中,氧化钴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1∶(1.2~1.4)∶(0.8~1);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30~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由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而成,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钴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30∶40∶28。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55~65)。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色色盲矫正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制备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
i.称取丙烯酸酯单体、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和氧化铜纳米颗粒,三者的质量比为(0.8~1)∶(1.2~1.4)∶1,将螺吡喃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ii.向反应釜中加入中加入纯净水和乳化剂,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氧化钴纳米粒子,氧化钴纳米粒子在水中的浓度为1.5~5.0wt%;向体系中滴加醋酸钠饱和水溶液,醋酸钠与氧化钴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0.5~1.0);氧化钴纳米粒子团聚成颗粒均匀的纳米级团簇;
iii.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交联剂,通入氮气,加入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溶液,氧化钴团簇表面吸附螺吡喃颗粒;
iv.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丙烯酸酯单体,搅拌后得到O/W型乳液,搅拌升温至65~70℃后,加入引发剂,保温聚合15-17h,在步骤iii形成的颗粒外生成丙烯酸酯外壳;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
II.制备红色色盲矫正树脂镜片
取步骤I制备的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和引发剂加入到丙烯酸酯单体和溶剂中搅拌均匀,三层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1∶(30~200);在75~85℃下聚合反应2.5~3.5小时,过滤、脱气后注入模具,然后在18~22小时内从室温升至85℃,完成一次固化;接着在95~110℃恒温2~3小时,完成二次固化,获得红色色盲矫正树脂镜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和步骤II中的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相同,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钴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12n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吡喃化合物溶液的溶剂为三氯甲烷、丙酮、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石油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螺吡喃化合物与溶剂质量比为1∶(2~3)。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用量为丙烯酸酯单体质量的0.5-2%;
所述步骤I中的乳化剂为RF-34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2-6g/L。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和步骤II中的所述引发剂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丙烯酸酯单体用量的0.2-0.4%。
CN202111246043.4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047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6043.4A CN114047642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6043.4A CN114047642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642A CN114047642A (zh) 2022-02-15
CN114047642B true CN114047642B (zh) 2024-07-12

Family

ID=8020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6043.4A Active CN114047642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764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3889A (zh) * 2017-11-10 2018-04-13 江苏视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应用
CN109331754A (zh) * 2018-09-28 2019-02-15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纳米复合微球、防蓝光光学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8430A (zh) * 2017-09-19 2020-05-05 依视路国际公司 用于矫正颜色视觉的光学镜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8510B (zh) * 2017-11-10 2020-10-02 南京米兰达视光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光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009368A (ja) * 2019-06-28 2021-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素子及び眼鏡
CN112987340B (zh) * 2021-03-31 2022-05-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色盲色弱矫正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8430A (zh) * 2017-09-19 2020-05-05 依视路国际公司 用于矫正颜色视觉的光学镜片
CN107903889A (zh) * 2017-11-10 2018-04-13 江苏视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应用
CN109331754A (zh) * 2018-09-28 2019-02-15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纳米复合微球、防蓝光光学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642A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0643B (zh) 防蓝光纳米复合树脂材料、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DE60019770T2 (de) Photochrome naphtopyranen
DE69523779T2 (de) Neue substituierte phenanthropyrane
CN114031818B (zh)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视光材料及其应用
EP3997513B1 (de) Brillenglas mit filterwirkung für blaues licht und brille
CN109337558B (zh) 一种防蓝光涂层液、防蓝光涂层光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627B (zh) 高透过率防蓝光护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422A (zh) 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及由其制备的防蓝光光学树脂
CN109337559B (zh) 一种防蓝光/变色双功能涂层光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1966342B1 (de) Photochromer kunststoffgegenstand
CN106749806B (zh) 一种防蓝光护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9011B (zh)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视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751579B (zh) 一种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应用
CN109331754B (zh) 一种防蓝光纳米复合微球、防蓝光光学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706B (zh) 一种蓝色色弱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7642B (zh)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5342B (zh) 一种色觉矫正树脂镜片
CN114031725B (zh) 一种色觉矫正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
CN206115059U (zh) 一种高清晰眼镜片
CN116769461B (zh) 一种多彩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769345B (zh) 一种防蓝光变色涂层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939B (zh) 一种防蓝光/变色双功能光学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3175A (zh) 580nm防眩光纳米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
US20200400975A1 (en) Ophthalmic tinted lens
CN112143263B (zh) 一种18k金钛晶珠光颜料的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