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5035A -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5035A
CN114045035A CN202111678611.8A CN202111678611A CN114045035A CN 114045035 A CN114045035 A CN 114045035A CN 202111678611 A CN202111678611 A CN 202111678611A CN 114045035 A CN114045035 A CN 114045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amine
nano
silicone rubber
antibacterial
ball m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8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富
李小兰
赵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filed Critical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16786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5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5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5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particle size in gener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通过湿法球磨制备尺寸均匀的1nm~50nm纳米炉甘石,将其掺入硅橡胶中,经密炼共混,硫化,热压成型,通过各原料及各步骤之间的配合协同,能够得到安全性高、抗菌性好且长效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具有广谱抗菌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率。本发明还涉及所提供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

Description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进一步涉及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导尿管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随着全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明显,而导尿管是泌尿系统相关疾病以及其它疾病所导致的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之一。有关数据显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infections,CAUTI)患者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导尿管在患者体内置留时间越长,患者感染的风险越高。CAUTI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对相关产业提出严重挑战。
专利文献CN112030352A采用聚乳酸/纳米氧化锌纤维膜作为主要成分,结合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具有生物相容性,力学、化学性质稳定的多孔抗菌纤维膜,但并未具体用于导尿管抗菌改性,距临床应用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发众多研究聚焦开发更具临床价值的抗菌性能好的导尿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抗菌性好且持久、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所得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可用作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的抗菌医疗器械的制备材料。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可以通过如下的技术方面实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炉甘石粉、磨球与水混合,进行湿法球磨,干燥,制得平均粒径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
将硅橡胶与所述纳米炉甘石按照质量比100:(0.1~20)密炼共混,制得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
按照硅橡胶:硫化剂质量比100:(1~12)的添加量,向所述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中加入硫化剂,进行硫化,制得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湿法球磨的步骤中,
进行所述湿法球磨之前,将所述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40~100目;及/或,
所述磨球为氧化锆珠或/和玛瑙珠,优选地,所述玛瑙珠的直径为0.4cm~1.2cm,所述氧化锆珠的直径为0.05mm~0.15mm;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所述磨球的质量比为1:(0.1~7);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0);及/或,
球磨转速为100~800rpm,球磨时间为0.4h~8h;及/或,
在所述进行湿法球磨,干燥的步骤之后,还进行过筛,筛网目数为150~400目,制得所述平均粒径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及/或,
得到的所述纳米炉甘石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小于0.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湿法球磨的步骤中,
所述玛瑙珠的直径为0.5cm、0.7cm或1cm,所述氧化锆珠的直径为0.1mm;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所述磨球的质量比为1:(0.4~6);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5~8.5);及/或,
球磨转速为230~700rpm,球磨时间为0.5h~4.5h;及/或,
在所述进行湿法球磨,干燥的步骤之后的所述过筛步骤中,筛网目数为150~300目;及/或,
得到的所述纳米炉甘石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小于0.25;及/或,
得到的所述纳米炉甘石中所有颗粒的粒径均在1nm~50nm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橡胶选自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和腈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及/或,
所述硫化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和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密炼共混的步骤中,密炼温度为20℃~60℃;及/或,滚筒速比为1:(1~6.5),共混时间为1h~8.5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密炼共混的步骤中,所述硅橡胶与所述纳米炉甘石的质量比为100:(0.1~15);及/或,
密炼温度为24℃~45℃;及/或,
滚筒速比为1:(1~5.5),共混时间为1h~5.5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硫化的步骤中,硫化温度为110℃~300℃,硫化时间为5min~75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硫化的步骤中,所述硅橡胶: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8);及/或,
硫化温度为135℃~245℃,硫化时间10min~65min。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导尿管,由包括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原料制备而成,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医疗器械包括导尿管、呼吸机导管、呼吸面罩导管、输液管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医疗器械为导尿管。
第一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采用湿法球磨,控制炉甘石粉、磨球及水在合适的比例,同时控制球磨的转速和时间,能够得到纳米尺度、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尺寸炉甘石(100nm以下),可进一步用于本发明中硅橡胶的抗菌改性。而在本领域中,通过球磨工艺获得100nm以下的颗粒是非常困难的。发明人经过探索发现,当颗粒粒径下降至100nm以下时,抑菌活性会发生质的提升,基本可提升十倍以上;比如,未控制粒径的炉甘石粉末(远高于100nm)抑菌MIC>1000ppm,而经过本发明的湿法球磨工艺获得30~40nm的纳米炉甘石粉末时,可实现抑菌MIC=62.5ppm。将尺寸均匀的纳米炉甘石掺入硅橡胶中,经密炼共混,硫化,热压成型,通过各原料及各步骤之间的配合协同,能够得到安全性高、抗菌性好且长效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具有广谱抗菌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率,可达到90%以上,且普遍可达95%以上,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7%以上,进一步可高达99.9%,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98%以上,进一步可高达99.9%。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抗菌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生物安全性高,不涉及有毒试剂,原材料绿色环保,无污染,易于降解,可持续性好。包括但不限于炉甘石粉的多种原料可使用纯天然的原材料,原料来源广泛,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可控,容易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以该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作为的主体材料制备的抗菌医疗器械,具有高的生物安全性、抗菌稳定持久、成本可控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根据结构设计进行热压成型,可直接得到抗菌性好且长效持久、安全性高、生物相容好、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菌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
将合适尺寸的纳米尺度的炉甘石掺入硅橡胶中,控制密炼温度、滚筒速比和共混时间,进一步选择与硅橡胶种类匹配的合适硫化剂种类,控制合适的硫化温度和时间,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物理机械性能,比如硬度和抗弹性形变力均增强,作为抗菌材料制成导尿管时,能达到国家医用硅橡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中所要求的参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仪粒径检测图,其中,横坐标轴为颗粒的直径尺寸(size,单位nm),纵坐标轴为峰强度(intensity),以百分比(percent)为单位,图中还标注了Z-平均值(Z-Average),多分散指数(PI),每个峰的平均强度(mean by intensity),每个峰所占面积(area by intensity);
图2为实施例2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3为实施例3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4为实施例4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5为实施例5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6为实施例6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7为对比例4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还应理解,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得到的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此外,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充分地理解,应理解,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术语
除非另外说明或存在矛盾之处,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具有以下含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或/和”、“及/或”的选择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项目,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用至少两个选自“和/或”、“或/和”、“及/或”的连词组合连接至少三个项目时,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该技术方案毫无疑问地包括均用“逻辑与”连接的技术方案,还毫无疑问地包括均用“逻辑或”连接的技术方案。比如,“A及/或B”包括A、B和A+B三种并列方案。又比如,“A,及/或,B,及/或,C,及/或,D”的技术方案,包括A、B、C、D中任一项(也即均用“逻辑或”连接的技术方案),也包括A、B、C、D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也即包括A、B、C、D中任两项或任三项的组合,还包括A、B、C、D的四项组合(也即均用“逻辑与”连接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涉及“多个”、“多种”、“多次”等,如无特别限定,指在数量上大于2或等于2。例如,“一种或多种”表示一种或大于等于两种。
本文中所使用的“其组合”、“其任意组合”、“其任意组合方式”等中包括所列项目中任两个或任两个以上项目的所有合适的组合方式。
本文中,“合适的组合方式”、“合适的方式”、“任意合适的方式”等中所述“合适”,以能够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预期的技术效果为准。
本文中,“优选”、“更好”、“更佳”、“为宜”仅为描述效果更好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一个技术方案中出现多处“优选”,如无特别说明,且无矛盾之处或相互制约关系,则每项“优选”各自独立。
本发明中,“进一步”、“更进一步”、“特别”等用于描述目的,表示内容上的差异,但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可选地”、“可选的”、“可选”,指可有可无,也即指选自“有”或“无”两种并列方案中的任一种。如果一个技术方案中出现多处“可选”,如无特别说明,且无矛盾之处或相互制约关系,则每项“可选”各自独立。
本发明中,“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等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也不能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重要性或数量。而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起到非穷举式的列举描述目的,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数量的封闭式限定。
本发明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涉及到数值区间(也即数值范围),如无特别说明,可选的数值分布在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数值范围的两个数值端点(即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两个数值端点之间的每一个数值。如无特别说明,当数值区间仅仅指向该数值区间内的整数时,包括该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整数,以及两个端点之间的每一个整数,在本文中,相当于直接列举了每一个整数,比如t为选自1~10的整数,表示t为选自由1、2、3、4、5、6、7、8、9和10构成的整数组的任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这些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本发明中的温度参数,如无特别限定,既允许为恒温处理,也允许在一定温度区间内存在变动。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的恒温处理允许温度在仪器控制的精度范围内进行波动。允许在如±5℃、±4℃、±3℃、±2℃、±1℃的范围内波动。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除非和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和/或技术方案相冲突,否则,本发明涉及的引用文献以全部内容、全部目的被引用。本发明中涉及引用文献时,相关技术特征、术语、名词、短语等在引用文献中的定义也一并被引用。本发明中涉及引用文献时,被引用的相关技术特征的举例、优选方式也可作为参考纳入本申请中,但以能够实施本发明为限。应当理解,当引用内容与本申请中的描述相冲突时,以本申请为准或者适应性地根据本申请的描述进行修正。
本发明中的“粒径”、“直径”如无特别限定,指平均直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安全性高、抗菌性好且持久、且具有广谱抗菌性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湿法球磨):将炉甘石粉、磨球与水混合,进行湿法球磨,干燥,过筛,制得粒径为纳米尺寸的纳米炉甘石;
S200(密炼共混):将硅橡胶与所述纳米炉甘石密炼共混,制得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
S300(硫化):向所述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中加入硫化剂,进行硫化,制得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炉甘石粉、磨球与水混合,进行湿法球磨,干燥,制得平均粒径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
将硅橡胶与所述纳米炉甘石按照质量比100:(0.1~20)密炼共混,制得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
按照硅橡胶:硫化剂质量比100:(1~12)的添加量,向所述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中加入硫化剂,进行硫化,制得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
步骤S100(制备纳米炉甘石)
采用湿法球磨,控制炉甘石粉、磨球及水在合适的比例,同时控制球磨的转速和时间,能够得到纳米尺度、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尺寸炉甘石,进而用于本发明中硅橡胶的抗菌改性。炉甘石是一味中药,以单味药或复方药的形式广泛用于治疗溃疡不敛、皮肤湿疮,临床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本发明中将炉甘石粉经球磨加工至纳米尺度,可显著改性硅橡胶的抗菌性。而且,炉甘石粉为天然原料,绿色环保,无污染,易于降解,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制备的抗菌橡胶及抗菌产品,生物安全性高,抗菌性能好,且成本可控,适于产业化规模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磨球为氧化锆珠或/和玛瑙珠,能够提供降低炉甘石原料的合适硬度以及通过物理相关撞击原理使得炉甘石粒子变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湿法球磨之前,先将炉甘石粉过筛,控制湿法球磨时的原料粒径尺寸,以便在湿法球磨步骤更好地控制所得纳米炉甘石的粒径及其分布,使得湿法球磨的工艺更稳定,而且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原料球磨至细而均匀的纳米尺寸,有利于节约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筛网目数为30~100目,进一步可以为40~100目,更进一步可以为50~100目,举例如40目、50目、60目、70目、80目、100目等,优选将粒径原料控制在0.3mm以下,举例如50目。筛网目数的选择与磨球尺寸、所需制备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范围相匹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玛瑙珠的直径为0.4cm~1.2cm,举例如1cm、0.7cm、0.5cm;氧化锆珠的直径为0.05mm~0.15mm,举例如0.1mm。磨球的尺寸可以为均一的,也可以采用的不同尺寸磨球的组合,可加快球磨效率,提高颗粒均一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不同直径玛瑙珠的组合;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1cm、0.7cm、0.5cm三种不同直径玛瑙珠的重量比为1:(8~10):(2~4),举例如1:10:2,比如1:8: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炉甘石粉与磨球的质量比为1:(0.1~7),进一步可以为1:(0.4~6),举例如1:0.1、1:0.2、1:0.3、1:0.4、1:0.5、1:0.6、1:0.6、1:1、1:1.2、1:1.5、1:1.8、1:2、1:2.5、1:3、1:4、1:5、1:5.5、1:6、1:6.5、1:7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水进行湿法球磨,关于加水量,优选地,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1~10),进一步可以为1:(2.5~8.5),举例如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1、1:2、1:3、1:4、1:5、1:5.5、1:6、1:6.5、1:7、1:8、1:9、1:10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球磨转速为100~800rpm,进一步可以为230~700rpm,举例如100rpm、120rpm、150rpm、200rpm、220rpm、250rpm、300rpm、400rpm、500rpm、600rpm、650rpm、700rpm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球磨时间为0.4h~8h,进一步可以为0.5h~4.5h,举例如0.4h、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6h、6.5h、7h、8h等。球磨时间太长,导致制备周期变长,能耗增加,且加大设备损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球磨转速为100~800rpm,球磨时间为0.4h~8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球磨转速为230~700rpm,球磨时间为0.5h~4.5h。
步骤S100中,湿法球磨后,进行干燥,以得到干燥粉末并避免颗粒团聚为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温度50℃~65℃,举例如60℃。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10h~15h,举例如12h。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
步骤S100中,干燥之后,还可进行过筛处理,筛除大颗粒。在一些实施例中,筛网目数为150~400目,进一步可以为150~400目,更进一步可以为150~350目,更进一步可以为200~350目或150~300目,更进一步可以为200~300目。在一些实施例中,筛网目数为150目、160目、170目、200目、230目、250目、270目等。优选允许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通过筛网孔径,举例如筛网目数为200目。
通过将炉甘石粉进行湿法球磨,可得到平均粒径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粒径分布的多分散指数(PI,polydispersity index)可控制在0.3以下,进一步地可以小于0.25。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平均粒径的举例如1nm、2nm、3nm、4nm、5nm、6nm、7nm、8nm、9nm、10nm、11nm、12nm、13nm、14nm、15nm、20nm、25nm、30nm、35nm、40nm、45nm、50nm等。制备得到的纳米炉甘石的多分散指数的举例如0.3、0.29、0.28、0.27、0.26、0.25、0.24、0.23、0.22、0.21、0.2、0.18、0.16、0.15、0.14、0.12、0.1、0.09、0.08、0.07、0.06、0.05、0.04、0.03、0.02等。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纳米炉甘石中所有颗粒的粒径均在50nm以下,进一步可以均在1nm~50nm范围内。
步骤S200(制备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
密炼共混的目的是通过设定合适的密炼温度、滚筒速比及密炼时间,将一定比例的纳米炉甘石与硅橡胶混合均匀,以便在硫化后实现更好的整体抗菌效果,避免较细的纳米炉甘石在硅橡胶中分布不均匀。
密炼共混在密炼机中进行,进一步可采用开合式密炼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炼机的型号为KY-3220C-3L。
硅橡胶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无味,稳定性好。已有医用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中可用的硅橡胶均可用于实施本发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选自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腈硅橡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按照质量比100:(0.1~20)密炼共混。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的质量比进一步可以为100:(0.1~15)。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的质量比举例如100:0.1、100:0.2、100:0.3、100:0.5、100:0.6、100:0.8、100:1、100:1.2、100:1.4、100:1.6、100:1.8、100:2、100:4、100:5、100:6、100:8、100:10、100:15、100:20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炼共混的温度为20℃~60℃,进一步可以为24℃~45℃。密炼共混的温度举例如20℃、22℃、24℃、25℃、30℃、35℃、40℃、45℃、50℃、55℃、60℃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速比为1:(1~6.5),进一步可以为1:(1~5.5)。滚筒速比的举例如1:1、1:1.5、1:2、1:2.5、1:3、1:3.5、1:4、1:4.5、1:5、1:5.5、1:6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炼共混的时间为1h~8.5h,进一步可以为1h~5.5h。密炼时间的举例如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7.5h、8h、8.5h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炼温度为20℃~60℃,滚筒速比为1:(1~6.5),共混时间为1h~8.5h,各参数相互配合,可实现更好的混合效果。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密炼温度为24℃~45℃,滚筒速比为1:(1~5.5),共混时间为1h~5.5h。
步骤S300(制备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
硫化的目的是通过与硫化剂之间的交联反应,使橡胶成分发生交联,经硫化后的橡胶具有显著提升机械性能。选择合适的硫化剂更有利于提供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硫化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硫化剂的使用量、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均会对硅橡胶的交联程度产生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硅橡胶:硫化剂质量比100:(1~12)的添加量,向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中加入硫化剂,可实现更好的硫化效果。硅橡胶:硫化剂的质量比进一步可以为100:(1~8)。硅橡胶:硫化剂的质量比举例如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0:10、100:11、100:12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硫化温度为110℃~300℃,进一步可以为135℃~245℃。硫化温度的举例如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20℃、240℃、250℃、260℃、280℃、300℃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硫化时间为5min~75min,进一步可以为10min~65min。硫化时间的举例如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55min、60min、65min、70min、75min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硫化温度为110℃~300℃,硫化时间为5min~75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硫化温度为135℃~245℃,硫化时间10min~65min。
本发明中,湿法球磨、密炼共混与硫化步骤的各特征允许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其中,密炼共混与硫化步骤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通过原料及步骤参数的合理搭配,可实现更佳的抗菌性、机械性能的综合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20):(1~12),进一步可以为100:(0.1~15):(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炼温度为20℃~60℃,滚筒速比为1:(1~6.5),共混时间为1h~8.5h,硫化温度为110℃~300℃,硫化时间为5min~75min。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炼温度为24℃~45℃,滚筒速比为1:(1~5.5),共混时间为1h~5.5h,硫化温度为135℃~245℃,硫化时间10min~65min。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为二甲基硅橡胶,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为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剂为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橡胶为腈硅橡胶,硫化剂为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安全性高、抗菌性好且持久,具有广谱抗菌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率,可达到90%以上,且普遍可达95%以上,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7%以上,进一步可高达99.9%,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98%以上,进一步可高达99.9%。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可用于制备抗菌医疗器械。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热压成型。进行热压成型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通过如下的步骤S400制备抗菌医疗器械。
步骤S400(热压成型):对经硫化制得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进行热压塑型。可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形状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具,制备得到具有所需形状的产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经热压成型得到抗菌管状物,可作为医用抗菌导管,进一步地,可以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导尿管,由包括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原料制备而成,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导管,所述医用导管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呼吸机导管、呼吸面罩导管和输液管。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医疗器械为导尿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医疗器械为医用抗菌导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医疗器械为导尿管、呼吸机导管、呼吸面罩导管或输液管。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优先参考本发明中给出的指引,还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实验手册或常规条件,还可以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或者参考本领域已知的实验方法。
下述的具体实施例中,涉及原料组分的量度参数,如无特别说明,可能存在称量精度范围内的细微偏差。涉及温度和时间参数,允许仪器测试精度或操作精度导致的可接受的偏差。
以下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炉甘石粉:购自广州群贤科技有限公司,型号规格为A297189-500g。
球磨机:购自湖南德科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UBE-V2L,球磨罐体积为100mL。
开合式密炼机:厂商为东莞市开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KY-3220C-3L。
粒径:采用粒径仪测试。粒径仪为马尔文粒径仪,厂商为MALVERN PANALYTICALLIMITED,型号为ZSU3100。
以下各例中,氧化锆珠的粒径为0.1mm;玛瑙珠的粒径涉及1cm、0.7cm、0.5cm三种规格,详见各例。
实施例1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5,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0.5,球磨时间为0.8h,球磨转速为24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粒径通过粒径仪进行测试,可测得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等参数),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
将二甲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2:0.8,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28℃;滚筒速比为1∶1.24;共混时间为1.2h;硫化温度为135℃;硫化时间为15min。
将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置于预设形状的模具中,进行热压成型,制得与模具形状相对应的导尿管,此外,还采用相同的热压成型参数制备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实施例2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6,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玛瑙珠的质量比为1:0.8,球磨时间为1.2h,球磨转速为28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玛瑙珠为三种不同直径(1cm、0.7cm、0.5cm)的组合,重量比为1cm:0.7cm:0.5cm=1:8:4。
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8:0.9,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2℃;滚筒速比为1:1.35;共混时间为1.4h;硫化温度为140℃;硫化时间为20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实施例3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6.5,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1,球磨时间为1.5h,球磨转速为30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
S2: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1.2,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4℃;滚筒速比为1:1.42;共混时间为1.6h;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25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实施例4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7,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玛瑙珠的质量比为1:1.5,球磨时间为2h,球磨转速为35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玛瑙珠为三种不同直径(1cm、0.7cm、0.5cm)的组合,重量比为1cm:0.7cm:0.5cm=1:10:2。
将腈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1.4,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6℃;滚筒速比为1∶1.56;共混时间为1.8h;硫化温度为155℃;硫化时间为30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实施例5.
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备纳米炉甘石。
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0.85,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6℃;滚筒速比为1:1.56;共混时间为1.8h;硫化温度为155℃;硫化时间为30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实施例6.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6.5,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1,球磨时间为2h,球磨转速为30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
S2: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1.2,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4℃;滚筒速比为1:1.42;共混时间为1.6h;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25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对比例1
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用密炼机共混,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的质量比为100:0.85,进行硫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40℃;滚筒速为1∶1.24;共混时间为2.5h;硫化温度为165℃;硫化时间为45min。
对比例2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6.5,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1,球磨时间为1.5h,球磨转速为30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
S2: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25:1.2,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4℃;滚筒速比为1∶1.42;共混时间为1.6h;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25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对比例3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6.5,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1,球磨时间为1.5h,球磨转速为30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过200目筛,待用。
S2: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14,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4℃;滚筒速比为1:1.42;共混时间为1.6h;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25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对比例4.
把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50目,加水,其中炉甘石:水的质量比为1:12,用球磨机湿法球磨,炉甘石粉: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2:1,球磨时间为1.5h,球磨转速为450rpm,得到纳米炉甘石,进行粒径测试后,温度60℃干燥12h,待用。
S2: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纳米炉甘石用密炼机共混,添加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其中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1.2,进行硫化,得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中,密炼机共混的温度为34℃;滚筒速比为1:1.42;共混时间为1.6h;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25min。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压成型,制备导尿管及5cm×5cm平板数块,待用于抗菌检测。
表1: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硅橡胶、纳米炉甘石、硫化剂的原料种类及用量。
Figure BDA0003453220330000151
测试例1:粒径测试
采用马尔文粒径仪粒(厂商为MALVERN PANALYTICAL LIMITED,型号为ZSU3100),对经湿法球磨制备得到的、未经干燥的纳米炉甘石进行测试。需要说明的是,马尔文粒径仪测定的是水合粒径。测试之后再进行干燥步骤。
测试例2:抗菌性检测
目前,评价硬质塑料表面抗菌性能均参考国家推荐标准GB/T 31402—2015《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指标菌。若杀菌率≧90%,判断该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抗菌作用。
试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埃希菌ATCC8739。
(1)高压蒸汽灭菌:准备试样12块5cm×5cm抗菌导尿管的平板(作为试样组)以及12块硅橡胶平板(作为空白组)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于121±2℃灭菌15min或以上。
(2)用1/500NB稀释菌悬液,使细菌浓度在2.5×105CFU/mL~10×105CFU/mL之间,用作接种液,采用计数板方法测定细菌数量。
(3)式样接种:分别将5cm×5cm平板放于无菌的培养皿中,用移液管吸取0.4mL接种液,滴加到每个试样表面,将4cm×4cm薄膜盖于接种好的菌液上,并轻按薄膜使菌液向四周扩散,以确保菌液不是从薄膜边缘溢出,最后盖上培养皿。
(4)培养:在35±1℃、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条件下培养24±1h。
(5)将试验样本组、空白对照组放置37℃培养箱中,培育48h,观测结果。
(6)分别对菌种进行回收,计算回收率。
测试例3:机械性能测试
医疗用硅橡胶制品按照GB/T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胶橡胶拉伸力应变能的测试》、GB/T529-1998《硫化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直角型)》、GB/T531-1998《硫化橡胶邵尔A硬度实验方法》规定进行机械性能测试。
测试例4:抗菌稳定性测试
发明人在探索中发现,本发明中将抗菌剂掺入硅橡胶基体的改性方法,相对于对硅橡胶的进行表面抗菌改性,在抗菌持久性方面效果提升显著。
体外测试方法:制备后24周,将实施例1~6的样板采用测试例2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进行复测,所得抗菌测试结果参见表5。
测试结果
粒径测试结果如表2及图1~7所示;
图1为实施例1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2为实施例2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3为实施例3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4为实施例4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5为实施例5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6为实施例6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图7为对比例4的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比较实施例1~6和对比例4,可见,湿法球磨后,未经干燥前制得的纳米炉甘石尺寸均一,平均粒径满足1nm~50nm,还可满足平均粒径20nm以下。而如果球磨工艺参数不当,会导致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无法控制在50nm以下。经干燥、过筛后,纳米炉甘石的粒径变化不大。通过粒径仪测得的湿态纳米炉甘石的粒径基本可以反映干燥、过筛后纳米炉甘石的粒径大小。
表2.纳米炉甘石的粒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453220330000171
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机械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3可知,实施例1~6添加纳米炉甘石制得的导尿管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抗)菌率均能达到≥90%,有些可达99.9%,而对比例1由于没有添加纳米炉甘石,仅只是用普通硅橡胶做导尿管,抑菌率不足20%,不具有(抑)抗菌性。
从表4可知,实施例1~6添加纳米炉甘石制得的抗菌导尿管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均都能达到医疗用硅橡胶制品按照GB/T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胶橡胶拉伸力应变能的测试》里面规定的要求。制得的纳米炉甘石导尿管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其中,本发明的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制备的导尿管在硬度和抗弹性形变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提升。
表3.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抑菌率
Figure BDA0003453220330000172
表4.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Figure BDA0003453220330000181
国标:医用硅橡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测试例4的结果发现(参见表5),本发明的纳米炉甘石制得的抗菌导尿管(如实施例1~6)具有较好的抗菌稳定性,能够在24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提供优异的抑菌效果。
表5.各实施例的抑菌率
Figure BDA0003453220330000182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合适方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在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便于具体和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得到的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炉甘石粉、磨球与水混合,进行湿法球磨,干燥,制得平均粒径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
将硅橡胶与所述纳米炉甘石按照质量比100:(0.1~20)密炼共混,制得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
按照硅橡胶:硫化剂质量比100:(1~12)的添加量,向所述纳米炉甘石/硅橡胶共混物中加入硫化剂,进行硫化,制得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湿法球磨的步骤中,
进行所述湿法球磨之前,将所述炉甘石粉过筛,筛网目数为40~100目;及/或,
所述磨球为氧化锆珠或/和玛瑙珠,所述玛瑙珠的直径为0.4cm~1.2cm,所述氧化锆珠的直径为0.05mm~0.15mm;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所述磨球的质量比为1:(0.1~7);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0);及/或,
球磨转速为100~800rpm,球磨时间为0.4h~8h;及/或,
在所述进行湿法球磨,干燥的步骤之后,还进行过筛,筛网目数为150~400目,制得所述平均粒径1nm~50nm的纳米炉甘石;及/或,
得到的所述纳米炉甘石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小于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湿法球磨的步骤中,所述玛瑙珠的直径为0.5cm、0.7cm或1cm,所述氧化锆珠的直径为0.1mm;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所述磨球的质量比为1:(0.4~6);及/或,
所述炉甘石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5~8.5);及/或,
球磨转速为230~700rpm,球磨时间为0.5h~4.5h;及/或,
在所述进行湿法球磨,干燥的步骤之后的所述过筛步骤中,筛网目数为150~300目;及/或,
得到的所述纳米炉甘石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小于0.25;及/或,
得到的所述纳米炉甘石中所有颗粒的粒径均在1nm~50n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选自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和腈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及/或,
所述硫化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和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密炼共混的步骤中,密炼温度为20℃~60℃;及/或,滚筒速比为1:(1~6.5),共混时间为1h~8.5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密炼共混的步骤中,所述硅橡胶与所述纳米炉甘石的质量比为100:(0.1~15);及/或,
密炼温度为24℃~45℃;及/或,
滚筒速比为1:(1~5.5),共混时间为1h~5.5h。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硫化的步骤中,硫化温度为110℃~300℃,硫化时间为5min~7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硫化的步骤中,所述硅橡胶: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8);及/或,
硫化温度为135℃~245℃,硫化时间10min~65min。
9.一种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所述抗菌医疗器械包括导尿管、呼吸机导管、呼吸面罩导管和输液管。
CN202111678611.8A 2021-12-31 2021-12-31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4045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8611.8A CN114045035A (zh) 2021-12-31 2021-12-31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8611.8A CN114045035A (zh) 2021-12-31 2021-12-31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5035A true CN114045035A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1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8611.8A Pending CN114045035A (zh) 2021-12-31 2021-12-31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50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3416A (zh) * 2022-09-29 2022-12-06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高强度抗菌呼吸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0425A (zh) * 2022-09-28 2022-12-20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表面光滑的抗菌搪瓷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3223B (en) * 1992-07-13 2000-03-01 Shiseido Co Ltd External skin treatment composition
CN1385147A (zh) * 2002-06-06 2002-12-18 华中科技大学 纳米炉甘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53668A (zh) * 2007-05-18 2007-10-17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纳米炉甘石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2818A (zh) * 2008-11-11 2009-04-22 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抑霉硅橡胶用纳米碳酸钙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5400200A (zh) * 2015-12-03 2016-03-16 中南大学 一种抗菌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7522952A (zh) * 2017-10-09 2017-12-29 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辅助液的制备方法
CN107698927A (zh) * 2017-10-09 2018-02-16 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智能开关面板的密封板材料
CN110452491A (zh) * 2019-09-02 2019-11-15 广州飞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3d打印用阻燃抗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3223B (en) * 1992-07-13 2000-03-01 Shiseido Co Ltd External skin treatment composition
CN1385147A (zh) * 2002-06-06 2002-12-18 华中科技大学 纳米炉甘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53668A (zh) * 2007-05-18 2007-10-17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纳米炉甘石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2818A (zh) * 2008-11-11 2009-04-22 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抑霉硅橡胶用纳米碳酸钙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5400200A (zh) * 2015-12-03 2016-03-16 中南大学 一种抗菌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7522952A (zh) * 2017-10-09 2017-12-29 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辅助液的制备方法
CN107698927A (zh) * 2017-10-09 2018-02-16 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智能开关面板的密封板材料
CN110452491A (zh) * 2019-09-02 2019-11-15 广州飞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3d打印用阻燃抗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
李芳: ""添加三种纳米抗菌剂的硅橡胶体外抗菌长效性及其对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医药卫生科技辑》 *
郭义明等: ""矿物药炉甘石成分分析及其纳米形态的抑菌活性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425A (zh) * 2022-09-28 2022-12-20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表面光滑的抗菌搪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33416A (zh) * 2022-09-29 2022-12-06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高强度抗菌呼吸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5035A (zh) 纳米炉甘石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DE60217678T3 (de) Superabsorbierende carboxyl enthaltende polymere mit geruchskontrolle
Zamboni et al. On the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hyaluronic acid composite films
CN114887121B (zh) 青蒿琥酯-纳米金复合物的胶体液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产品
CN104963028B (zh) 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332B (zh) 一种抗菌型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用途
EP2118346A1 (en) Polymeric fib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CN104804386A (zh) 一种功能定位板、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059549B (zh) 一种抗菌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aharia et al. Antimicrobial hybrid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based on acrylic copolymers modified with (Ag) ZnO/chitosan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Ansarizadeh et al. Sustained release of CIP from TiO2‐PVDF/starch nanocomposite mats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wound dressing
CN111979599A (zh) 一种含钡可显影功能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Samatya Yilmaz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as antibacterial effective wound dressing of hollow polylactic acid/polyurethane/silver nanoparticle nanofiber
WO2022237380A1 (zh) 一种抗菌、低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69304A (zh) 一种医用抗菌呼吸机管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501068A (ja) 射出成形性に優れた低硬度エチレンビニルアセテート系発泡体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医療及びヘルスケア用素材
CN106987082A (zh) 一种适用于键盘的抗菌塑料
CN109939267A (zh) 一种抗菌型医疗导管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597B (zh) 杜仲胶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医用抗菌导管和应用
CN102558747B (zh) 一种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g et al. Fabrication of N-halamine polyurethane films with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CN114773850B (zh) 掺杂纳米金的抑菌硅橡胶材料、抑菌硅橡胶制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26081A (zh) 一种金属改性纤维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2233A (zh) 一种纤维的制取工艺
CN104098901A (zh) 一种医用的功能性复合硅橡胶赝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