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0162B - 远程安保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远程安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0162B
CN114040162B CN202111314683.4A CN202111314683A CN114040162B CN 114040162 B CN114040162 B CN 114040162B CN 202111314683 A CN202111314683 A CN 202111314683A CN 114040162 B CN114040162 B CN 114040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remote
information
target person
securit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46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0162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u Shaohui
Original Assignee
Lou Shaohu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u Shaohui filed Critical Lou Shaohui
Priority to CN2021113146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0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0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0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0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远程安保系统,该远程安保系统包括:多个侦查终端,该多个侦查终端在预定的区域内分布布置,用于针对各自的目标场所采集现场信息,该现场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和/或声音信息;控制平台,该控制平台与各个侦查终端相通信,用于接收并储存由所述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所述现场信息,并根据该现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现场管控;多个远控管控装置,该多个远程管控装置在所述区域内分布布置并均与所述控制平台相通信,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平台发来的进行现场管控的管控指令后,所述远控管控装置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预先)处置。

Description

远程安保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技术手段的远程安保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防控需求的增加,在重点区域投入了大量的安保力量和设施,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目前的方式依然主要是依靠增加安全防卫的人手来实现的。
例如,在公共场所,增加安保的人数、巡逻频率等,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持续并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造成疲惫和懈怠。
另外,当出现违法暴力事件时,需要安保人员及时出动到达现场;在对现场进行管控时,未必能够及时有效制止,甚至可能导致自身危险。
因此,传统的安全处置方式存在时效延迟性、现场危险性等缺陷。如何利用目前的技术手段,来提供一种能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预先)处置的技术方案,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远程安保系统,以提供一种能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预先)处置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远程安保系统包括:多个侦查终端,该多个侦查终端在预定的区域内分布布置,用于针对各自的目标场所采集现场信息,该现场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和/或声音信息和/或身份信息;控制平台,该控制平台与各个侦查终端相通信,用于接收并储存由所述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所述现场信息,并根据该现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现场管控;多个远控管控装置,该多个远程管控装置在所述区域内分布布置并均与所述控制平台相通信,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平台发来的进行现场管控的管控指令后,所述远控管控装置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
优选地,所述侦查终端为图像采集装置和/或身份信息采集装置;和/或所述侦查终端为固定式的,或为可移动式的;和/或所述远控管控装置为固定式的,或为可移动式的。
优选地,所述现场信息包括待进行约束的目标人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平台根据该位置信息来选择对应的远程管控装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平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中目标人的人脸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和/或所述控制平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中目标人的动作特征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
优选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危险分级模块,该危险分级模块对所述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并向对应的远程管控终端和/或侦查终端发出不同的管控指令。
优选地,所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持续监控的潜在危险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平台向所述侦查终端发出跟踪目标人的管控指令,所述侦查终端单独或多个配合跟踪所述目标人。
优选地,所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预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平台向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发出预警信号的管控指令。
优选地,所述预警信号包括灯光预警信号和/或声音预警信号,用于警告所述目标人和/或通知现场除目标人之外的其他人避险。
优选地,所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立即处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平台向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发出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
优选地,所述远程管控终端用作远程约束装置,以对目标人进行约束处置。
优选地,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包括可远程控制的锁装置,该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进入预定空间的门禁锁,该锁装置在收到所述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后,保持锁闭状态,以将所述目标人限制于所述预定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远程管控终端为无人机;或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包括下肢约束装置,该下肢约束装置在收到所述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后,对所述目标人的下肢实施约束,以使该目标人丧失移动能力。
优选地,所述远程约束装置限定形成安全避险区域,在该安全避险区域内,所述远程约束装置仅对目标人实施约束处置。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多个侦查终端持续采集现场信息,并汇总至控制平台。控制平台通过自动智能甄别或人工协同甄别由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现场信息,在发现存在威胁的目标人时,向多个远程管控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进行现场管控的管控指令,以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从而实现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预先)处置。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远程约束装置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远程约束装置的活动撑杆的前视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活动撑杆的后视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远程约束装置的支撑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远程约束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远程约束装置的前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及其B部和C部放大图;
图8为多个面板拼接形成安全避险区域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安全避险区域的仰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远程安保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为提供一种能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处置或预先处置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程安保系统。如图10所示,该远程安保系统包括多个侦查终端S、控制平台P和多个远控管控装置。
其中,多个侦查终端在预定的区域内分布布置,例如学校、幼儿园、动车站等安全需求较高的公共场所,以用于针对各自的目标场所采集现场信息,该现场信息可以包括由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信息和/或声音采集设备采集的声音信息等。控制平台P与各个侦查终端S相通信,用于接收并储存由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现场信息,并根据该现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现场管控,和/或判断现场需要管控的具体位置。多个远程管控装置在区域内分布布置并均与控制平台相通信,在接收到控制平台发来的进行现场管控的管控指令后,远控管控装置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现场信息可包括身份信息,侦查终端可以为身份信息采集装置。该身份信息采集装置覆盖身份验证的情形。例如,当位于现场的目标人在银行ATM机器存取款时,当目标人进出需要身份验证的场所时,当目标人被执法人员(如交通警察)要求进行身份验证时。对于各种身份信息采集或验证的终端或装置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根据该远程安保系统,在所述预定的区域内多个侦查终端持续采集现场信息,并汇总至控制平台P。控制平台P通过自动智能甄别或人工协同甄别由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现场信息,在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如危险人员、携带危险物品的人员、异常行为的人员等)时,向多个远程管控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进行现场管控的管控指令,以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从而实现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预先)处置。
侦查终端S采集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由气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传感器装置采集的信息。例如,通过设置于地面的压力传感器或布置于预定区域周围的距离传感器,以能够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判断待进行约束的目标人的位置信息,从而使控制平台P根据该位置信息来选择对应的远程管控装置,进而实现更为精准地自动处置效果。
图像识别能够较为直观地快速甄别安全隐患,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侦查终端S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远程安保系统的侦查终端S优选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如摄像头、相机等。根据所述预定的区域环境条件不同,侦查终端可以为固定式的,如有线或无线通信的视频监控设备、移动捕捉相机等;或为可移动式的,如巡逻监控机器人、巡航监控无人机、可旋转或轨道移动的监控摄像头等。远程管控装置可以为能够远程操控的固定式的安全门、锁定装置、陷阱装置、声光干扰或报警装置等;或为可移动式的,如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移动设备携带的捕捉网、声光干扰或警告装置等;或者为固定和移动结合的形式。
如上所述,远程安保系统的控制平台P可以通过自动智能甄别或人工协同甄别由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现场信息。为提高处置效率,可以将控制平台P与危险人员信息库同步,使控制平台P能够根据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中目标人的人脸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或着重监控。例如通过人脸信息比对,提前发现危险人员,操控侦查终端S对其着重监控,或提前发动远程管控装置。控制平台P还可以根据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中目标人的动作特征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例如,根据图像信息,判断目标人是否有进攻性或持有武器等异常的行为或动作。
在不同的现场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的应对措施,因此控制平台P对接收的由侦查终端S所发送来的现场信息可以进行筛选分类,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指令。优选情况下,控制平台包括危险分级模块,该危险分级模块对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并向对应的远程管控终端和/或侦查终端发出不同的管控指令。例如,发现疑似危险人员或危险行为的情况下,可以调动侦查终端S对目标人进行针对性信息采集;发现危险隐患确切的情况下,控制远程管控终端快速执行管控手段。
优选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持续监控的潜在危险的情况、需要预警的情况、需要立即处置的情况等。在上述几种情况中,远程安保系统优选执行如下操作:在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持续监控的潜在危险的情况下,控制平台向侦查终端发出跟踪目标人的管控指令,侦查终端单独或多个配合跟踪目标人。在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预警的情况下,控制平台向远程管控终端发出预警信号的管控指令。所述预警信号可以包括灯光预警信号和/或声音预警信号,用于警告目标人和/或通知现场除目标人之外的其他人避险。在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立即处置的情况下,控制平台向远程管控终端发出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远程安保系统,为能够在第一时间阻止危险发生,远程管控终端通常用作远程约束装置,以对造成危险因素的目标人进行约束处置。其中,远程管控终端优选包括可远程控制的锁装置,该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进入预定空间的门禁锁,该锁装置在收到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后,保持锁闭状态,以将目标人限制于预定空间中。远程管控终端可包括如机器人或无人机的移动设备,通过在移动设备上设置的声光装置或套索、捕捉网等发射型约束组件,以能够更为灵活地执行处置,而不仅限定于某一固定位置。
基于前文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所,如安全门或门禁锁的固定位置的远程管控终端效果有限,因此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与场所地面结合的下肢约束装置,在预定区域内可以设置多处下肢约束装置,任意位置的下肢约束装置在收到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后,对目标人的下肢实施约束,以使该目标人短时间内丧失移动能力,给安保人员更为充足的响应时间。如图10所示,本申请的远程安保系统中,通过前文所述任意一种或多种远程约束装置限定形成安全避险区域Z,在该安全避险区域Z内,远程约束装置根据控制平台P甄别侦查终端S上传的信息后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实现针对性地仅对目标人实施约束处置。
上述下肢约束装置可以为可迅速渗出地面的强力粘胶、由可开合的底面所覆盖的陷坑等。考虑到这种下肢约束装置的操控灵活性、可重复利用性等需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程约束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该远程约束装置包括支撑座30、活动撑杆20和面板10,优选包括多个支撑座30、多个活动撑杆20和多个面板10。其中,多个支撑座30彼此间隔独立竖直布置;多个活动撑杆20分别插入各自的支撑座30中,并由各自的支撑座30可释放地支撑;多个面板10由不同活动撑杆20承接,多个面板10彼此拼接并与地面齐平。根据该远程约束装置,在不执行约束处置时,多个面板10在多个支撑座30和多个活动撑杆20的支撑下形成地面的一部分;而在需要执行约束处置时,活动撑杆20下降或撤除与支撑座30之间的支撑力,以使面板10塌陷,从而起到对目标人的行动约束作用。下文中将详细介绍该远程约束装置的各部分结构。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程约束装置的面板10,该面板包括板体11和球状件12。其中,该板体11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多板体11能够拼接形成平面;球状件12固定设置于板体11的每个角,以便于面板10与的活动连接,如图7所示,面板10的球状件12由不同活动撑杆20的承接座23的球形凹部22承接,以实现如球形铰接的活动连接形式,优选地,远程约束装置包括端盖40,每个端盖40可拆卸地插设到活动撑杆20的顶端,以遮盖由活动撑杆20的承接座23所承接的各个球状件。板体11可以为任意形状,为使多个板体11便于通过拼接形成平面(例如图8),板体11优选为正多边形形状,该正多边形形状包括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
在多个面板10拼接形成平面的情况下,面板10的每个球状件12优选通过连接杆13固定设置于板体11的各自的角。连接杆13的直径小于所述球状件12的外径,从而在保证连接的情况下使球状件12能够实现更灵活的连接姿态。其中,板体11、连接杆13和球状件12可以分布在同一个平面内,也可以分布在不同平面内。例如球状件12可以偏离所述板体11的平面,而是板体11在连接时高于或低于连接位置。
作为上述面板10的支撑和连接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程约束装置的活动撑杆20,该活动撑杆包括杆体21,该杆体21的顶端设置有具有多个球形凹部22的承接座23,球形凹部22用于承接多个上述面板10的多个球状件12,从而通过活动撑杆20的球形凹部22与面板10的球状件12的配合,实现活动撑杆20对面板10的一角的支撑。优选情况下,面板10的每一角都配合有一个活动撑杆20,每个活动撑杆20的承接座23通过多个球形凹部22配合有多个面板的球状件12。
支撑座30和活动撑杆20的相对位置优选为可调节的,从而能够调整面板10的支撑高度,该可调节的方式可通过设置于支撑座30和活动撑杆20之间的涨紧机构或多个限位机构来实现。如图2所示,杆体21上优选沿轴向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限位槽24,以通过设置于支撑座30上的限位件与该多个限位槽24的配合,实现活动撑杆20在支撑座30上的高度位置的调整。杆体2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多边形等与支撑座30的筒体32相匹配的形状,以限定杆体21相对于支撑座30的可移动方向。杆体21优选为中空的管状件,支撑座30与所述杆体21相配合的筒体32优选为圆筒形。杆体21也可以为杆状件。
上述远程约束装置的活动撑杆20中,优选呈环形分布,以能够分别对应匹配各个方向的面板10的球状件12。如图2所示,多个球形凹部22围绕杆体21的中心轴线沿周向在垂直于该中心轴线的平面内均匀分布,以使连接于活动撑杆20的面板围绕杆体21的中心轴线沿周向在垂直于该中心轴线的平面内均匀分布。每个承接座23上的球形凹部22的数量与活动撑杆20所匹配的板体11的形状相对应,如面板10的板体11为正三角形的情况下,球形凹部22的数量最多为六个,以能够分别连接六个所述面板10。
活动撑杆20与支撑座30的配合形式可以为,中空的活动撑杆20可移动地套设在支撑座30的外侧,或者活动撑杆20可移动地套设于中空的支撑座30内。在活动撑杆20与支撑座30相互配合的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为防止两者相对转动,杆体21优选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结构。如图3所示,该导向结构优选为导向槽25,支撑座30上设置有与该导向槽25相匹配的块或凸起,以实现对活动撑杆20的旋转自由度的限制。如图4所示,支撑座30的筒体32的内壁上优选设置有与活动撑杆20的导向结构相配合的导向结构,该筒体32的导向结构优选为导向块36。
如图4和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远程约束装置的支撑座30,其中,该支撑座30包括底座31、与活动撑杆滑动配合的支撑件(如筒体32)和限位销33。该底座31用于固定支撑座30,设置有用于与支撑座30的安装基础(如地基、网架等)相连接的连接结构,如安装孔、螺纹孔、卡扣等。所述筒体32从底座31向上延伸且具有开放的顶端,该筒体32的内腔用于容纳如上所述的活动撑杆20,与活动撑杆20的杆体21形成上下可相对移动的配合。限位销33可径向移动地设置于筒体32的筒壁上,限位销33具有限位位置和释放位置。在限位位置,限位销33与活动撑杆20的限位槽24配合;在远程控制信号的作用下限位销33从限位位置径向向外移动到释放位置,以使限位销33与活动撑杆20的限位槽24脱离配合,进而撤除支撑座30与活动撑杆20之间的支撑力,实现面板10形成的平面的下陷效果。虽然在本申请中支撑件主要是以筒体32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杆状件(而活动撑杆20具有与该杆状件滑动配合的筒状结构),能实现与活动撑杆20之间的滑动配合即可,都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活动撑杆20和支撑座30中的一者可以设置有作用于两者之间的弹性机构,以用于提供相对移动时的缓冲,以及实现活动撑杆20的弹性复位功能。优选如图7所示,筒体32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活动撑杆20的复位弹簧34,该复位弹簧34可以连接于活动撑杆20和支撑座30中的一者,或者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动撑杆20和支撑座30上。为防止影响远程约束装置的约束处置性能,该复位弹簧34的弹性力稍大于活动撑杆20所受的重力与活动撑杆20复位的阻力之和。
如图7所示,在限位位置上,限位销33与活动撑杆20的限位槽24之间优选通过斜面35形成单向的阶梯限位配合,从而仅限定活动撑杆20无法朝向靠近支撑座30的方向移动,而不限定活动撑杆20在复位弹簧34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上弹性复位。限位销33优选为单向驱动的弹性销,其弹性力方向指向限位槽24,当收到远程控制信号时,限位销33被驱动克服其弹性力远离限位槽24。驱动器优选为电磁铁,通过磁力驱动限位销33收回,限位销33的弹性力优选通过与驱动器之间设置的弹性件(如弹簧)提供。
根据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远程约束装置的支撑座30、活动撑杆20和面板10,多个支撑座30、多个活动撑杆20和多个面板10彼此连接配合形成能够应用于前文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的远程约束装置。其中,当一个支撑座30的限位销收到远程控制信号而进入释放位置时,与该支撑座30配合的活动撑杆20将失去该支撑座30的支撑,于该活动撑杆20配合的多个面板10能围绕其他球状件转动而使由该活动撑杆20所承接的球状件向下方翻转,从而形成面板10所形成的平面的下陷,进而使目标人摔倒或对脚部形成约束。优选如图8和图10所示,多个面板10拼接形成安全避险区域Z,在该安全避险区域Z中,控制平台P可向任意支撑座30的限位销33发送远程控制信号使限位销33远离活动撑杆20的限位槽24,此时当面板10收到踩踏时自动下陷,形成对目标人的约束处置。为增强约束力,如图9所示,多个面板10中,边边相邻的任意两个面板之间连接有弹性拉力件(弹簧、弹力绳索等),以用于当面板10形成的平面下陷后,提供面板10缝隙间的夹紧能力。
根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及时有效且安全地对危险情况进行(预先)处置的远程安保系统及其远程约束装置。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远程安保系统,该远程安保系统包括:
多个侦查终端(S),该多个侦查终端在预定的区域内分布布置,用于针对各自的目标场所采集现场信息,该现场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和/或声音信息和/或身份信息;
控制平台(P),该控制平台与各个侦查终端相通信,用于接收并储存由所述侦查终端所发送来的所述现场信息,并根据该现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现场管控;
多个远程管控终端,该多个远程管控终端在所述区域内分布布置并均与所述控制平台相通信,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平台发来的进行现场管控的管控指令后,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所述远程管控终端用作远程约束装置,所述远程约束装置包括多个面板、多个活动撑杆和多个支撑座,所述面板包括板体和设置于所述板体的每个角的球状件,所述球状件由不同所述活动撑杆的球形凹部承接,多个所述支撑座彼此间隔竖直布置,多个所述活动撑杆分别插入各自的支撑座中,多个所述面板彼此拼接并与地面齐平,在不执行约束处置时,多个所述面板在多个所述支撑座和多个所述活动撑杆的支撑下形成地面的一部分,在需要执行约束处置时,所述活动撑杆下降或撤除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支撑力,以使所述面板塌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其中,
所述侦查终端为图像采集装置和/或身份信息采集装置;和/或
所述侦查终端为固定式的,或为可移动式的;和/或
所述远程管控终端为固定式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其中,所述现场信息包括待进行约束的目标人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平台根据该位置信息来选择对应的远程管控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平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中目标人的人脸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和/或
所述控制平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中目标人的动作特征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位于现场的目标人进行管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危险分级模块,该危险分级模块对所述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并向对应的远程管控终端和/或侦查终端发出不同的管控指令。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其中,所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持续监控的潜在危险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平台向所述侦查终端发出跟踪目标人的管控指令,所述侦查终端单独或多个配合跟踪所述目标人;和/或
所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预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平台向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发出预警信号的管控指令,优选地,所述预警信号包括灯光预警信号和/或声音预警信号,用于警告所述目标人和/或通知现场除目标人之外的其他人避险;和/或
所述危险分级模块将现场信息的危险程度分级为需要立即处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平台向所述远程管控终端发出立即处置的管控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安保系统,其中,所述远程约束装置限定形成安全避险区域(Z),在该安全避险区域(Z)内,所述远程约束装置仅对目标人实施约束处置。
CN202111314683.4A 2021-11-08 2021-11-08 远程安保系统 Active CN114040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4683.4A CN114040162B (zh) 2021-11-08 2021-11-08 远程安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4683.4A CN114040162B (zh) 2021-11-08 2021-11-08 远程安保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0162A CN114040162A (zh) 2022-02-11
CN114040162B true CN114040162B (zh) 2023-09-08

Family

ID=8014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4683.4A Active CN114040162B (zh) 2021-11-08 2021-11-08 远程安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0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4040A (zh) * 2022-03-24 2022-06-24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保系统及安保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5572A (ja) * 2001-02-16 2002-08-30 Takuto:Kk 遠隔監視方式の動画警備システム
CN105604439A (zh) * 2016-01-12 2016-05-2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银行出入口劫匪自动抓捕器
CN105842683A (zh) * 2016-05-27 2016-08-10 南京博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综合防御系统及方法
CN106524830A (zh) * 2015-09-15 2017-03-22 深圳市恩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抓捕器
WO2017065347A1 (ko) * 2015-10-16 2017-04-20 (주)삼성정보통신 경호용 드론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식 경호 시스템
CN107730428A (zh) * 2017-10-17 2018-02-23 贾俊力 施工现场智能安全监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94590A (zh) * 2017-10-17 2018-04-10 湖北林青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全被动式无人机管控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99749A1 (en) * 2013-10-01 2016-07-14 Jeffrey Blane Whittaker Magnetic Panel System and Method to Fabricat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5572A (ja) * 2001-02-16 2002-08-30 Takuto:Kk 遠隔監視方式の動画警備システム
CN106524830A (zh) * 2015-09-15 2017-03-22 深圳市恩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抓捕器
WO2017065347A1 (ko) * 2015-10-16 2017-04-20 (주)삼성정보통신 경호용 드론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식 경호 시스템
CN105604439A (zh) * 2016-01-12 2016-05-2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银行出入口劫匪自动抓捕器
CN105842683A (zh) * 2016-05-27 2016-08-10 南京博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综合防御系统及方法
CN107730428A (zh) * 2017-10-17 2018-02-23 贾俊力 施工现场智能安全监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94590A (zh) * 2017-10-17 2018-04-10 湖北林青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全被动式无人机管控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建现场巡检无人机智能感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刘勇;陈海滨;刘方;;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第15期);第161-1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0162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0162B (zh) 远程安保系统
CN101847278B (zh) 受控区域中调整安全级别和发信号通知警报的系统和方法
EP3507785A1 (en) A traffic safety device
US7119682B1 (en)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crowd screening and protection
WO2017179952A1 (ko) 공사 현장용 전자 안전 펜스
DE102004017835A1 (de) Diebstahlsicherungsvorrichtung,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und Diebstahlsicherungssystem
CN109905644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监控视频智能分析预警平台
EP2241675B1 (en) Security gates device
CN110984683A (zh) 一种高压试验自断电电子围栏
KR102148421B1 (ko) 작업자의 사고를 방지하는 도로 전광판(vms) 시스템
US20210222383A1 (en) Intelligent barricade
DE102006041363A1 (de) Säule zur Informationsübermittlung
CN113916058B (zh) 远程约束装置及其面板、活动撑杆和支撑座
KR102499410B1 (ko) 무인 경비를 위한 스마트 알림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06617745U (zh)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车载升降检测装置
CN105139487A (zh) 一种安全防护远程管理方法
CN113235468A (zh) 一种大型桥梁爆破拆除监控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6710108A (zh) 红外报警式移动围栏
JP2000503142A (ja) 一時的な犯人拘束装置
CN102629405A (zh) 一种管状杆柱智能防爬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DE102013021141A1 (de) Drahtloses Netzwerk von Inertial-Sensoren zur Alarmierung (Diebstahl-, Perimeterschutz, Überwachung)
CN214228364U (zh) 一种铁路周边安全防范系统
WO2022266092A1 (en) Keep out zone system
CN205788593U (zh) 报警砖防盗系统
CN202563615U (zh) 一种管状杆柱智能防爬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