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613A -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613A
CN114039613A CN202111446152.0A CN202111446152A CN114039613A CN 114039613 A CN114039613 A CN 114039613A CN 202111446152 A CN202111446152 A CN 202111446152A CN 114039613 A CN114039613 A CN 114039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data
signal
preset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6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613B (zh
Inventor
孙裕文
刘海斌
彭淑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61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其中,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基于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路由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反馈信号与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在通信模块所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可以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同时,确保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设备可以使用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发现,对于一部分家用设备,如微波炉,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时候,容易受到家用设备的使用状态的影响,如受到微波炉工作时产生的微波影响,极易出现通信中断或无法进行通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家用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通信模块工作时处于微波环境,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包括: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基于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路由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反馈信号与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中,通过监测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符合数据传输的条件,在满足数据传输的条件下,利用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将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和预设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便在信号强度小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下原理来实现的:
具体地,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时所采用的微波频段为预设频段,也即,微波环境能够对通信模块产生影响的频段也是该频段,为了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的影响,在通信模块所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可以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同时,确保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以便利用第一确认信号来向路由设备传递请求数据传输的信号,而第一反馈信号用于向通信模块反馈路由设备已经准备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向通信模块反馈第一反馈信号,以便告知通信模块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过程中,利用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以便限定进行数据传输的时机,避免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候,路由设备同时也向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这一情况的出现,而引入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能够归整数据传输的先后次序,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出现,以此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通信模块设置在具有微波发生装置的家用设备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用于衡量微波发生装置是否进行工作的判定参数,也即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微波发生装置没有工作,反之,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认为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也即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工作间隙来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微波环境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越大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还与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越小,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在一次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不满足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条件下,触发下一次数据传输的检测和判断,从而在有数据传输的需求的情况下,确保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一确认信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以实现对数据传输双方的验证,避免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而接收到其它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致使通信模块直接向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这一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信号强度仅为预设频段微波的检测结果,以便实现参数的针对性检测,避免了对其它参数的检测,有利于降低检测的数据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设信号强度可以为手动预设,也可以为动态值,动态值可以通过时刻监测周围环境获取或者应用该通信模块的家用设备开机初始环境获取的。
另外,本申请所提出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确定自发送第一确认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确认信号;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确定信号,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一预设时长,并将第一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限定,其具体取值,在此不再进行限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还包括:确定自发送第一数据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数据;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数据,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二预设时长,并将第二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数据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待发送的数据较少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即待发送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待发送数据可以是逐帧发送,也即,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一帧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数据可以是待发送数据中的多帧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基于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除第一数据之外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则认为由通信模块发送至路由设备的第一数据已经被路由设备接收到了,此时,可以继续进行数据的传输,也即,发送第二数据,以实现待发送数据的持续传输,直至待发送数据全部传输结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2.5GHz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该频段为2.4GHz到2.5GHz之间,以便覆盖现有通信模块所使用的通信频段,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应用到较多的使用场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5GHz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于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不进行数据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当前微波环境中的干扰较大,或应用本申请中的家用设备上的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通信模块不进行数据传输。在此过程中,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受到微波环境的干扰,进而出现如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了通信模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信号强度包括信号强度幅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通信模块工作时处于微波环境,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无线连接,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发送单元,用于基于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路由设备;以及在接收到来自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反馈信号与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在该控制装置中,通过监测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符合数据传输的条件,在满足数据传输的条件下,利用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将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和预设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便在信号强度小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下原理来实现的:
具体地,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时所采用的微波频段为预设频段,也即,微波环境能够对通信模块产生影响的频段也是该频段,为了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的影响,在通信模块所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可以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同时,确保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以便利用第一确认信号来向路由设备传递请求数据传输的信号,而第一反馈信号用于向通信模块反馈路由设备已经准备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向通信模块反馈第一反馈信号,以便告知通信模块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利用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以便限定进行数据传输的时机,避免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候,路由设备同时也向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这一情况的出现,而引入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能够归整数据传输的先后次序,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出现,以此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通信模块设置在具有微波发生装置的家用设备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用于衡量微波发生装置是否进行工作的判定参数,也即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微波发生装置没有工作,反之,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认为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也即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工作间隙来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微波环境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越大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还与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越小,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在一次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不满足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条件下,触发下一次数据传输的检测和判断,从而在有数据传输的需求的情况下,确保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一确认信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以实现对数据传输双方的验证,避免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而接收到其它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致使通信模块直接向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这一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信号强度仅为预设频段微波的检测结果,以便实现参数的针对性检测,避免了对其它参数的检测,有利于降低检测的数据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设信号强度可以为手动预设,也可以为动态值,动态值可以通过时刻监测周围环境获取或者应用该通信模块的家用设备开机初始环境获取的。
另外,本申请所提出的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送单元还用于:确定自发送第一确认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确认信号;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确定信号,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一预设时长,并将第一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限定,其具体取值,在此不再进行限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发送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自发送第一数据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数据;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数据,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二预设时长,并将第二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数据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待发送的数据较少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即待发送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待发送数据可以是逐帧发送,也即,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一帧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数据可以是待发送数据中的多帧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除第一数据之外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则认为由通信模块发送至路由设备的第一数据已经被路由设备接收到了,此时,可以继续进行数据的传输,也即,发送第二数据,以实现待发送数据的持续传输,直至待发送数据全部传输结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2.5GHz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该频段为2.4GHz到2.5GHz之间,以便覆盖现有通信模块所使用的通信频段,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应用到较多的使用场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5GHz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基于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不进行数据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当前微波环境中的干扰较大,或应用本申请中的家用设备上的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通信模块不进行数据传输。在此过程中,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受到微波环境的干扰,进而出现如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了通信模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信号强度包括信号强度幅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需要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和/或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的通信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家用设备包括:微波发生器,用于产生预设频段微波的微波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其家用设备还包括:烹饪腔,用于容纳食材,使食材能够被微波信号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此家用设备还包括微波炉、微蒸烤一体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微波间隙的波形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波形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通信模块工作时处于微波环境,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
步骤104,基于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路由设备;
步骤106,在接收到来自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一反馈信号与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中,通过监测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符合数据传输的条件,在满足数据传输的条件下,利用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将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和预设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便在信号强度小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基于以下原理来实现的:
具体地,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时所采用的微波频段为预设频段,也即,微波环境能够对通信模块产生影响的频段也是该频段,为了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的影响,在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之前,确保了通信模块所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因此,可以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同时,确保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以便利用第一确认信号来向路由设备传递请求数据传输的信号,而第一反馈信号用于向通信模块反馈路由设备已经准备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向通信模块反馈第一反馈信号,以便告知通信模块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利用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以便限定进行数据传输的时机,避免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候,路由设备同时也向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这一情况的出现,而引入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能够归整数据传输的先后次序,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出现,以此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通信模块设置在具有微波发生装置的家用设备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用于衡量微波发生装置是否进行工作的判定参数,也即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微波发生装置没有工作,反之,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认为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也即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工作间隙来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微波环境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越大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还与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越小,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在一次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不满足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条件下,触发下一次数据传输的检测和判断,从而在有数据传输的需求的情况下,确保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通过限定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一确认信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以实现对数据传输双方的验证,避免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而接收到其它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致使通信模块直接向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这一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信号强度仅为预设频段微波的检测结果,以便实现参数的针对性检测,避免了对其它参数的检测,有利于降低检测的数据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可以为手动预设,也可以为动态值,动态值可以通过时刻监测周围环境获取或者应用该通信模块的家用设备开机初始环境获取的。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的时间和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值的时间看作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具有t1和t2两部分组成,t为微波存在时间,t2为微波间隙时间。由于t1时间内,微波发生装置工作,微波发生装置的运行时产生的微波信号的能量远高于WiFi(Wireless Fidelity)的信号能量,因此,在t1时间内不能数据传输,在t2时间内,微波发生装置停止工作,故在t2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利用通信模块检测通信模块周围的信号强度,其中,信号的频率处于2.4GHz~2.5GHz范围内,当信号强度高于预设信号强度,认为微波信号存在,即当前时刻处于t1时间内,当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时候,认为微波信号不存在,即当前时刻处于t2时间内,在检测到t2时间内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确定自发送第一确认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确认信号;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确定信号,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一预设时长,并将第一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限定,其具体取值,在此不再进行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遵循RTS/CTS(Request ToSend/Clear To Send)机制,如图3所示,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前,会向路由设备先发送第一确认信号(RTS),路由设备在收到第一确认信号(RTS)后,会回复第一反馈信号(CTS),通信模块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后,才开始数据传输。当通信模块超时未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时,会快速地重发第一确认信号(RTS),直到正确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当通信模块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后,快速传输数据,需等待第二反馈信号(数据确认信号),收到数据确认信号后再发送下一帧信号,否则超时重发,未收到即停止发送。
具体地,图3中No.1部分示出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的理想交互示意,具体地,由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RTS,路由设备接收到RTS后向通信模块发送CTS,通信模块接收到CTS后,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路由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号(数据确认);图3中No.2部分示出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可能的交互示意,具体地:由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RTS,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所发的CTS,间隙确认失败,不发送数据信息;图3中No.3部分示出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可能的交互示意,具体地:在间隙确认无误后,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路由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向通信模块发出第二反馈信号(数据确认),通信模块重新发送数据,仍然未收到信息则停止发送。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还包括:确定自发送第一数据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数据;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数据,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第二预设时长,并将第二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数据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待发送的数据较少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即待发送数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待发送数据可以是逐帧发送,也即,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一帧数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可以是待发送数据中的多帧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除第一数据之外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则认为由通信模块发送至路由设备的第一数据已经被路由设备接收到了,此时,可以继续进行数据的传输,也即,发送第二数据,以实现待发送数据的持续传输,直至待发送数据全部传输结束。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2.5GHz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该频段为2.4GHz到2.5GHz之间,以便覆盖现有通信模块所使用的通信频段,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应用到较多的使用场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5GHz之间。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基于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不进行数据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当前微波环境中的干扰较大,或应用本申请中的家用设备上的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通信模块不进行数据传输。在此过程中,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受到微波环境的干扰,进而出现如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了通信模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包括信号强度幅值。
实施例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300,通信模块工作时处于微波环境,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无线连接,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02,用于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微波频段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发送单元304,用于基于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路由设备;以及在接收到来自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反馈信号与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300,在该控制装置中,通过监测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符合数据传输的条件,在满足数据传输的条件下,利用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将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和预设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便在信号强度小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基于以下原理来实现的:
具体地,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时所采用的微波频段为预设频段,也即,微波环境能够对通信模块产生影响的频段也是该频段,为了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的影响,在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之前,确保了通信模块所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因此,可以避免微波环境对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同时,确保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以便利用第一确认信号来向路由设备传递请求数据传输的信号,而第一反馈信号用于向通信模块反馈路由设备已经准备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向通信模块反馈第一反馈信号,以便告知通信模块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利用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以便限定进行数据传输的时机,避免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候,路由设备同时也向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这一情况的出现,而引入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能够归整数据传输的先后次序,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出现,以此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通信模块设置在具有微波发生装置的家用设备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用于衡量微波发生装置是否进行工作的判定参数,也即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微波发生装置没有工作,反之,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情况下,认为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的额定微波功率越大的情况下,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还与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相关,具体地,在微波发生装置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越小,预设信号强度的取值越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周期性地获取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以便在一次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不满足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条件下,触发下一次数据传输的检测和判断,从而在有数据传输的需求的情况下,确保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通过限定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一确认信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以实现对数据传输双方的验证,避免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而接收到其它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致使通信模块直接向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这一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信号强度仅为预设频段微波的检测结果,以便实现参数的针对性检测,避免了对其它参数的检测,有利于降低检测的数据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可以为手动预设,也可以为动态值,动态值可以通过时刻监测周围环境获取或者应用该通信模块的家用设备开机初始环境获取的。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的时间和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值的时间看作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具有t1和t2两部分组成,t为微波存在时间,t2为微波间隙时间。由于t1时间内,微波发生装置工作,微波发生装置的运行时产生的微波信号的能量远高于WiFi(Wireless Fidelity)的信号能量,因此,在t1时间内不能数据传输,在t2时间内,微波发生装置停止工作,故在t2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利用通信模块检测通信模块周围的信号强度,其中,信号的频率处于2.4GHz~2.5GHz范围内,当信号强度高于预设信号强度,认为微波信号存在,即当前时刻处于t1时间内,当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的时候,认为微波信号不存在,即当前时刻处于t2时间内,在检测到t2时间内时,控制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八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304还用于,确定自发送第一确认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
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确认信号;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发送第一确认信号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确定信号,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通过设定第一预设时长,并将第一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确认信号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限定,其具体取值,在此不再进行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认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遵循RTS/CTS(Request ToSend/Clear To Send)机制,如图3所示,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前,会向路由设备先发送第一确认信号(RTS),路由设备在收到第一确认信号(RTS)后,会回复第一反馈信号(CTS),通信模块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后,才开始数据传输。当通信模块超时未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时,会快速地重发第一确认信号(RTS),直到正确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当通信模块收到第一反馈信号(CTS)后,快速传输数据,需等待第二反馈信号(数据确认信号),收到数据确认信号后再发送下一帧信号,否则超时重发,未收到即停止发送。
具体地,图3中No.1部分示出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的理想交互示意,具体地,由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RTS,路由设备接收到RTS后向通信模块发送CTS,通信模块接收到CTS后,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路由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号(数据确认);图3中No.2部分示出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可能的交互示意,具体地:由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RTS,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所发的CTS,间隙确认失败,不发送数据信息;图3中No.3部分示出了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可能的交互示意,具体地:在间隙确认无误后,通信模块向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路由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向通信模块发出第二反馈信号(数据确认),通信模块重新发送数据,仍然未收到信息则停止发送。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发送单元304具体用于:确定自发送第一数据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重新发送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帧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数据丢失可以表现在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数据;和/或,没有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开始计时,记录没有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过长,即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认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重新发送第一数据,以便路由设备进行响应。
通过设定第二预设时长,并将第二预设时长与重新发送第一数据进行组合使用,以便克服数据丢失对数据传输所产生的影响。
在待发送的数据较少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即待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待发送数据可以是逐帧发送,也即,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一帧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可以是待发送数据中的多帧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发送单元304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除第一数据之外的至少一帧数据。
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则认为由通信模块发送至路由设备的第一数据已经被路由设备接收到了,此时,可以继续进行数据的传输,也即,发送第二数据,以实现待发送数据的持续传输,直至待发送数据全部传输结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2.5GHz之间。
通过限定该频段为2.4GHz到2.5GHz之间,以便覆盖现有通信模块所使用的通信频段,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应用到较多的使用场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5GHz之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基于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不进行数据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则认定当前微波环境中的干扰较大,或应用本申请中的家用设备上的微波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通信模块不进行数据传输。在此过程中,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受到微波环境的干扰,进而出现如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出现,通过上述限定,提高了通信模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包括信号强度幅值。
实施例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需要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十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十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块,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和/或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十二
在其中一个实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的通信模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家用设备包括:微波发生器,用于产生预设频段微波的微波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微波信号为变频微波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其家用设备还包括:烹饪腔,用于容纳食材,使食材能够被微波信号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此家用设备还包括微波炉、微蒸烤一体机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工作时处于微波环境,所述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周期性地获取所述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
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所述路由设备;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自发送所述第一确认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号,重新发送所述第一确认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还包括:
确定自发送第一数据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帧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待发送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据之外的至少一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频段微波中的任一频率在2.4GHz至2.5GHz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不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强度包括信号强度幅值。
8.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工作时处于微波环境,所述通信模块与路由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周期性地获取所述通信模块所处环境中预设频段微波的信号强度;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第一确认信号给所述路由设备;以及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路由设备的第一反馈信号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确认信号具有对应关系。
9.一种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模块的控制装置;和/或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
12.一种家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设备包括:
微波发生器,用于产生所述预设频段微波的微波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家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设备还包括:
烹饪腔,用于容纳食材,所述食材能够被所述微波信号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用设备包括微波炉、微蒸烤一体机中的任意一种。
CN202111446152.0A 2021-11-30 2021-11-30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Active CN114039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152.0A CN114039613B (zh) 2021-11-30 2021-11-30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152.0A CN114039613B (zh) 2021-11-30 2021-11-30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613A true CN114039613A (zh) 2022-02-11
CN114039613B CN114039613B (zh) 2023-07-07

Family

ID=8013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6152.0A Active CN114039613B (zh) 2021-11-30 2021-11-30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6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026A (zh) * 2022-08-29 2022-11-04 广东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015A (ja) * 2006-08-24 2008-03-06 Sony Corp 電力線通信装置とその動作方法
CN101449518A (zh) * 2006-05-10 2009-06-03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201156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918093A (zh) * 2015-05-20 2015-09-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高频信号抗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2732A (zh) * 2016-03-2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视频播放系统中音源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WO2016133618A1 (en) * 2015-02-18 2016-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une-away i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70142538A1 (en) * 2015-11-17 2017-05-18 Xiaomi Inc. Smart device group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80279208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avoiding radio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8649990A (zh) * 2018-03-29 2018-10-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97597A (zh) * 2018-11-09 2019-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90871A (zh) * 2019-06-24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天线间干扰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477585B1 (en) * 2018-07-30 2019-11-1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icrowav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20190386736A1 (en) * 2017-02-10 2019-12-19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Ultra-Low Latency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CN111464247A (zh) * 2020-04-09 2020-07-28 裴广华 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信号接收可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1552218A (zh) * 2020-05-28 2020-08-1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12993519A (zh) * 2021-02-07 2021-06-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天线及信号增强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9518A (zh) * 2006-05-10 2009-06-03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JP2008054015A (ja) * 2006-08-24 2008-03-06 Sony Corp 電力線通信装置とその動作方法
US20120201156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133618A1 (en) * 2015-02-18 2016-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une-away i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918093A (zh) * 2015-05-20 2015-09-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高频信号抗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142538A1 (en) * 2015-11-17 2017-05-18 Xiaomi Inc. Smart device group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872732A (zh) * 2016-03-2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视频播放系统中音源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US20190386736A1 (en) * 2017-02-10 2019-12-19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Ultra-Low Latency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US20180279208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avoiding radio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8649990A (zh) * 2018-03-29 2018-10-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477585B1 (en) * 2018-07-30 2019-11-1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icrowav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9597597A (zh) * 2018-11-09 2019-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90871A (zh) * 2019-06-24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天线间干扰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464247A (zh) * 2020-04-09 2020-07-28 裴广华 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信号接收可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1552218A (zh) * 2020-05-28 2020-08-1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12993519A (zh) * 2021-02-07 2021-06-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天线及信号增强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建岐;陆阳;高鸿坚;: "基于信道认知在线可定义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no. 2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026A (zh) * 2022-08-29 2022-11-04 广东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613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157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by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230345453A1 (en)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using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EP3411976B1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repetitions of pucch for mtc ues
US11096181B2 (en) Monitoring interference level to selectively control usage of a contention-based protocol
KR20200096997A (ko) 이차 셀 상의 빔 복구 장치 및 방법
EP3603283A1 (en)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devices
JP6781777B2 (ja) 遠距離全二重無線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8029137A (zh) 免授权蜂窝无线电网络中的竞争窗口调节
EP3639581A1 (en) Signaling for detec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
CN108352909A (zh) 用于执行信道状态测量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
US984341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039613B (zh) 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家用设备
WO2022115861A1 (en) Resource selection with sidelink receiver sensing
JP2020058054A (ja) コンテンションウィンドウ情報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225218A (zh) 旁链路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552218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EP4252472A1 (en) Resource selection with transmitter sensing
EP3577817A1 (en) Feedback timing management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S11723065B2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decoding of contention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s
JP2007060625A (ja) 電子レンジモードノイズ環境下における通信モード
US10772121B2 (en) Techniqu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grant information
CN110392432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244952A1 (e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o implemen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network
CN115175120A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60600A (zh)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