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3048A -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3048A
CN114033048A CN202111512890.0A CN202111512890A CN114033048A CN 114033048 A CN114033048 A CN 114033048A CN 202111512890 A CN202111512890 A CN 202111512890A CN 114033048 A CN114033048 A CN 114033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roove
fastening
build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2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雨平
何增禄
方邦平
朱利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28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3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3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涉及筑工业技术领域;其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每一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板,每一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对保温板进行固定的抵接板,建筑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移槽,每一滑移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锁止杆,抵接板的侧壁开设有供锁止杆的端部插设的锁止槽,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稳固槽,每一稳固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稳固杆,稳固杆靠近锁止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角,锁止杆远离抵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导向角相适配的第二导向角,建筑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杆固定的固定件;本申请具有节约电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预先在工厂加工制作建筑构件,再将制作完成后的建筑构件运输至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对建筑构件进行装配;从而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的优点;BIM可以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对一个设施的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方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寒冷季节时,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往往会在房屋建筑内大量使用电暖气等取暖设备,易导致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电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每一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板,每一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对保温板进行固定的抵接板,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移槽,每一所述滑移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锁止杆,所述抵接板的侧壁开设有供锁止杆的端部插设的锁止槽,所述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稳固槽,每一所述稳固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靠近锁止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角,所述锁止杆远离抵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导向角相适配的第二导向角,所述建筑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杆固定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稳固杆沿着稳固槽的内部朝向靠近锁止杆的一侧移动,直至稳固杆和锁止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在第一导向角和第二导向角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朝向抵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的内部,从而将抵接板固定于安装槽内,进而通过固定抵接板将保温板固定于安装槽内,以至于减小了电能的消耗,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转动杆和固定连接于转动杆远离稳固杆一侧的固定块,所述稳固杆远离锁止杆的一端开设有供转动杆转动的转动槽,所述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供固定块螺纹嵌设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转动带动转动杆在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转动杆带动稳固杆朝向锁止杆的一侧移动,稳固杆带动锁止杆朝向抵接板的一侧,直至锁止杆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内,此时固定块螺纹嵌设于固定槽的内部,从而将稳固杆固定住。
可选的,所述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槽,每一所述密封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和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有助于加强固定块螺纹嵌设于固定槽内的密封性,从而降低固定块和固定槽的连接处发生锈蚀的可能性。
可选的,每一所述锁止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移动块滑移的移动槽,所述移动块靠近抵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弹簧,所述移动弹簧远离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于移动槽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稳固杆脱离对锁止杆的抵接后,移动块在移动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抵接板的一侧移动,移动块带动锁止杆同步移动,当移动块抵接于移动槽的内部后,此时锁止杆的端部也脱离锁止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地将抵接板从安装槽内取出,进而便于对保温板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建筑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保温板之间,所述加强件包括双向丝杆、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两侧的加强套和用于驱动双向丝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双向丝杆和加强套嵌设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所述双向丝杆固定嵌设于第一支撑环的内部,所述保温板的侧壁开设有供加强套的端部嵌设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杆发生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侧的加强套朝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直至加强套的端部插设于插槽的内部,从而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的保温板固定住,进而进一步加强保温板嵌设于安装槽内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紧固杆,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紧固杆上,所述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双向丝杆上,所述建筑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紧固槽,每一所述紧固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紧固杆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环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杆的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发生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发生转动,从而锥齿轮带动双向丝杆发生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侧的加强套朝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
可选的,所述紧固杆包括紧固套、连接杆、紧固弹簧、定位杆和定位板,所述紧固套固定嵌设于第二支撑环的内部,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紧固套上,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紧固套的内部,所述紧固弹簧设置于连接杆的侧壁和紧固套内部的底壁之间,所述紧固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紧固套内部的底壁,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杆远离紧固弹簧的一端,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于紧固槽内部,所述定位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供定位杆的端部嵌设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强套的端部插设于插槽的内部后,连接杆在紧固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紧固套的底部移动,直至定位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插设于定位孔的内部,此时连接杆和定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从而将紧固套固定住,进而将双向丝杆合固定住,以至于提高了加强套的端部插设于插槽内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远离连接杆一侧开设有第一按压槽,所述固定块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按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按压槽的开设,以便工作人员借助十字螺丝刀,从而快速便捷的转动定位杆;第二按压槽的开设,以便工作人员借助十字螺丝刀,从而快速便捷的转动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第二密封圈和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有助于加强固定位杆嵌设于定位孔内的密封性,从而降低定位杆和定位孔的连接处发生锈蚀的可能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的,先将保温板嵌设于安装槽内,再将抵接板放置于安装槽内,直至抵接板和保温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将稳固杆沿着稳固槽的内部朝向靠近锁止杆的一侧移动,直至稳固杆和锁止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在第一导向角和第二导向角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朝向抵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的内部,然后通过固定件将稳固杆固定于固定槽内,从而将抵接板固定住;
通过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侧的加强套转动,直至加强套的端部插设于插槽的内部,从而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的保温板固定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固杆带动锁止杆朝向抵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内,从而将抵接板固定于安装槽内,再通过驱动件驱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将双向丝杆两侧的加强套的端部嵌设于插槽内,进而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的保温板固定住,有助于提高保温板放置于安装槽内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稳固杆沿着稳固槽的内部朝向靠近锁止杆的一侧移动,直至稳固杆和锁止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在第一导向角和第二导向角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朝向抵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的内部,从而将抵接板固定于安装槽内,进而通过固定抵接板将保温板固定于安装槽内,以至于减小了电能的消耗,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2.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杆发生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侧的加强套朝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直至加强套的端部插设于插槽的内部,从而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的保温板固定住,进而进一步加强保温板嵌设于安装槽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a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本体;11、安装槽;12、滑移槽;121、锁止杆;1211、第二导向角;13、稳固槽;131、稳固杆;1311、第一导向角;1312、转动槽;14、固定槽;15、密封槽;151、第一密封圈;16、移动槽;161、移动块;162、移动弹簧;17、容纳槽;171、第一支撑环;18、紧固槽;181、第二支撑环;2、保温板;21、插槽;3、抵接板;31、锁止槽;4、固定件;41、转动杆;42、固定块;5、加强件;51、双向丝杆;52、加强套;53、驱动件;531、主动锥齿轮;532、从动锥齿轮;533、紧固杆;5331、紧固套;5332、连接杆;5333、紧固弹簧;5334、定位杆;5335、定位板;54、定位孔;6、第一按压槽;7、第二按压槽;8、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参照图1、图2和图3,装配式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本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1,每一安装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板2,保温板2可以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温板。
参照图3,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保温板2之间设置有加强件5,加强件5包括双向丝杆51、对称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51两侧的加强套52、驱动件53;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容纳槽17,以供双向丝杆51和加强套52嵌设,容纳槽17的内部焊接有第一支撑环171,双向丝杆51固定嵌设于第一支撑环171的内部,相邻保温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插槽21,以供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
参照图3和图4,驱动件53包括主动锥齿轮531、从动锥齿轮532和紧固杆533,紧固杆533包括紧固套5331、连接杆5332、紧固弹簧5333、定位杆5334和定位板5335,连接杆5332滑动连接于紧固套5331的内部,连接杆5332可以是方杆,紧固弹簧5333的一端焊接于紧固套5331的底部,另一端焊接于连接杆5332的侧壁,定位杆5334焊接于连接杆5332远离紧固弹簧5333的一端,定位杆5334可以是T型杆;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紧固槽18,紧固槽18和容纳槽17相通,紧固槽18和容纳槽17的数量一致;每一紧固槽18的内部均焊接有第二支撑环181,紧固套5331固定嵌设于第二支撑环181的内部,定位板5335焊接于紧固槽18内壁,定位板5335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供定位孔54,以供定位杆5334远离连接杆5332的一端插设,定位孔54可以是阶梯孔。
参照图3和图4,主动锥齿轮531固定套设于紧固套5331的侧壁,从动锥齿轮532固定套设于双向丝杆51上,主动锥齿轮531和从动锥齿轮532相互啮合,定位杆5334远离连接杆533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按压槽6,第一按压槽6可以是十字槽;以便工作人员借助十字螺丝刀,将十字螺丝刀的端部插设于第一按压槽6内;接着按压定位杆5334,使得定位杆5334的端部脱离定位孔54的内部;然后转动定位杆5334,定位杆5334带动连接杆5332发生转动,连接杆5332带动紧固套5331发生转动,紧固套5331带动主动锥齿轮531发生转动,主动锥齿轮531带动从动锥齿轮532发生转动,从动锥齿轮532带动双向丝杆51发生转动,双向丝杆51带动加强套52发生转动,直至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的内部;最后手部停止对连接杆5332施加力,此时连接杆5332在紧固弹簧5333弹性力的作用下沿着紧固套5331的内部移动,直至定位杆5334的端部插设于定位孔54内;从而通过固定紧固套5331将双向丝杆51固定住,进而提高了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内的稳定性,以至于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保温板2固定住。
参照图4,定位孔54的内壁通过胶水粘固有第二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8可以是橡胶材质,定位杆5334和第二密封圈8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有助于加强定位杆5334嵌设于定位孔54内的密封性,从而降低定位杆5334和定位孔54的连接处发生锈蚀的可能性。
参照图3,每一安装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抵接板3,抵接板3和保温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每一保温板2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锁止杆121,锁止杆121可以是方型杆,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移槽12,以供锁止杆121滑移;抵接板3的侧壁开设有锁止槽31,以供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稳固槽13,稳固槽13与滑移槽12的数量一致,每一稳固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固杆131,稳固杆131可以是方形杆;稳固杆131靠近锁止杆12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角1311,锁止杆121远离抵接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角1211,第二导向角1211与第一导向角1311相适配;当稳固杆131沿着稳固槽13的内部滑移,直至稳固杆131和锁止杆12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131在第一导向角1311和第二导向角1211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121朝向抵接板3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31的内部,从而将抵接板3固定于安装槽11内,进而提高了保温板2固定于安装槽11内的稳定性。
参照图3,建筑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杆131固定的固定件4,固定件4包括转动杆41和固定块42,转动杆41和固定块42焊接固定,固定块42可以是圆形状,稳固杆131远离锁止杆12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1312,以供转动杆41转动;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14,固定槽14和稳固槽13的数量一致,以供固定块42螺纹嵌设;固定块42远离转动杆4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按压槽7,第二按压槽7可以是十字槽;以便工作人员借助十字螺丝刀,将十字螺丝刀的端部插设于第二按压槽7内,从而通过十字螺丝刀带动固定块42转动,固定块42的转动带动转动杆41在转动槽1312的内部转动,转动杆41带动稳固杆131朝向锁止杆121的一侧移动,稳固杆131带动锁止杆121朝向抵接板3的一侧,直至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31内,此时固定块42螺纹嵌设于固定槽14的内部,从而将稳固杆131固定于稳固槽13内,进而提高抵接板3位于安装槽11内的稳定性。
参照图4,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槽15,密封槽15的数量和固定槽14的数量一致,密封槽15的内壁通过胶水粘固有第一密封圈151,第一密封圈151可以是橡胶材质;第一密封圈151和固定块4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有助于加强固定块42螺纹嵌设于固定槽14内的密封性,从而降低固定块42和固定槽14的连接处发生锈蚀的可能性。
参照图1,每一锁止杆121的侧壁均焊接有移动块161,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槽16,以供移动块161滑移,移动槽16和滑移槽12的数量一致,移动块161靠近抵接板3的一侧焊接有移动弹簧162,移动弹簧162远离移动块161的一侧焊接于移动槽16的内壁;以便当稳固杆131脱离对锁止杆121的抵接后,移动块161在移动弹簧162弹性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抵接板3的一侧移动,直至移动块161和移动槽16的内壁抵接,此时锁止杆121的端部脱离锁止槽31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地将保温板2从安装槽11内取出对其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保温板2嵌设于安装槽11内,再将抵接板3放置于安装槽11内,直至抵接板3和保温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S2、转动固定块42,固定块42的转动带动转动杆41在转动槽1312的内部转动,转动杆41带动稳固杆131朝向锁止杆121的一侧移动,直至稳固杆131和锁止杆12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131在第一导向角1311和第二导向角1211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121朝向抵接板3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31内,此时固定块42螺纹嵌设于固定槽14的内部,从而将稳固杆131固定于稳固槽13内,进而将抵接板3固定于安装槽11内。
S3、转动定位杆5334,定位杆5334带动连接杆5332转动,连接杆5332带动紧固套5331发生转动,紧固套5331带动主动锥齿轮531发生转动,主动锥齿轮531带动从动锥齿轮532发生转动,从动锥齿轮532带动双向丝杆51发生转动,双向丝杆51带动加强套52发生转动;直至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的内部,最后手部停止对连接杆5332施加力,此时连接杆5332在紧固弹簧5333弹性力的作用下沿着紧固套5331的内部移动,直至定位杆5334的端部插设于定位孔54内;从而通过固定紧固套5331将双向丝杆51合固定住,进而提高了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内的稳定性,以至于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保温板2固定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保温板2嵌设于安装槽11内,再将抵接板3放置于安装槽11内,直至抵接板3和保温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接着转动固定块42,固定块42的转动带动转动杆41在转动槽1312的内部转动,转动杆41带动稳固杆131朝向锁止杆121的一侧移动,直至稳固杆131和锁止杆12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131在第一导向角1311和第二导向角1211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121朝向抵接板3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31内,此时固定块42螺纹嵌设于固定槽14的内部,并且固定块42和第一密封圈15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从而将稳固杆131固定于稳固槽13内;然后转动定位杆5334,定位杆5334带动连接杆5332转动,连接杆5332带动紧固套5331发生转动,紧固套5331带动主动锥齿轮531发生转动,主动锥齿轮531带动从动锥齿轮532发生转动,从动锥齿轮532带动双向丝杆51发生转动,双向丝杆51带动加强套52发生转动,直至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的内部,最后手部停止对连接杆5332施加力,此时连接杆5332在紧固弹簧5333弹性力的作用下沿着紧固套5331的内部移动,直至定位杆5334的端部插设于定位孔54内,从而通过固定紧固套5331将双向丝杆51合固定住,进而提高了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内的稳定性,以至于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保温板2固定住,减小了电能的消耗,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所述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1),每一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板(2),每一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对保温板(2)进行固定的抵接板(3),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移槽(12),每一所述滑移槽(1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锁止杆(121),所述抵接板(3)的侧壁开设有供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的锁止槽(31),所述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稳固槽(13),每一所述稳固槽(1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稳固杆(131),所述稳固杆(131)靠近锁止杆(12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角(1311),所述锁止杆(121)远离抵接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导向角(1311)相适配的第二导向角(1211),所述建筑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杆(131)固定的固定件(4)。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转动杆(41)和固定连接于转动杆(41)远离稳固杆(131)一侧的固定块(42),所述稳固杆(131)远离锁止杆(121)的一端开设有供转动杆(41)转动的转动槽(1312),所述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供固定块(42)螺纹嵌设的固定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槽(15),每一所述密封槽(1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51),所述第一密封圈(151)和固定块(4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锁止杆(121)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61),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移动块(161)滑移的移动槽(16),所述移动块(161)靠近抵接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弹簧(162),所述移动弹簧(162)远离移动块(161)一侧固定连接于移动槽(16)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加强件(5),所述加强件(5)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保温板(2)之间,所述加强件(5)包括双向丝杆(51)、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51)两侧的加强套(52)和用于驱动双向丝杆(51)转动的驱动件(53),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双向丝杆(51)和加强套(52)嵌设的容纳槽(17),所述容纳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171),所述双向丝杆(51)固定嵌设于第一支撑环(171)的内部,所述保温板(2)的侧壁开设有供加强套(52)的端部嵌设的插槽(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3)包括主动锥齿轮(531)、从动锥齿轮(532)和紧固杆(533),所述主动锥齿轮(531)固定套设于紧固杆(533)上,所述从动锥齿轮(532)和主动锥齿轮(531)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532)固定套设于双向丝杆(51)上,所述建筑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紧固槽(18),每一所述紧固槽(1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181),所述紧固杆(533)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环(18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533)包括紧固套(5331)、连接杆(5332)、紧固弹簧(5333)、定位杆(5334)和定位板(5335),所述紧固套(5331)固定嵌设于第二支撑环(181)的内部,所述主动锥齿轮(531)固定套设于紧固套(5331)上,所述连接杆(5332)滑动连接于紧固套(5331)的内部,所述紧固弹簧(5333)设置于连接杆(5332)的侧壁和紧固套(5331)内部的底壁之间,所述紧固弹簧(53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332)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紧固套(5331)内部的底壁,所述定位杆(5334)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332)远离紧固弹簧(5333)的一端,所述定位板(5335)固定连接于紧固槽(18)内部,所述定位板(5335)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供定位杆(5334)的端部嵌设的定位孔(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5334)远离连接杆(5332)一侧开设有第一按压槽(6),所述固定块(42)远离转动杆(4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按压槽(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5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8),所述第二密封圈(8)和定位杆(5334)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10.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保温板(2)嵌设于安装槽(11)内,再将抵接板(3)放置于安装槽(11)内,直至抵接板(3)和保温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将稳固杆(131)沿着稳固槽(13)的内部朝向靠近锁止杆(121)的一侧移动,直至稳固杆(131)和锁止杆(12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此时稳固杆(131)在第一导向角(1311)和第二导向角(1211)的相互配合下,带动锁止杆(121)朝向抵接板(3)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止杆(121)的端部插设于锁止槽(31)的内部,然后通过固定件(4)将稳固杆(131)固定于固定槽(14)内,从而将抵接板(3)固定住;
通过驱动件(53)带动双向丝杆(51)转动,双向丝杆(51)带动两侧的加强套(52)转动,直至加强套(52)的端部插设于插槽(21)的内部,从而将同一平面上的相邻的保温板(2)固定住。
CN202111512890.0A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4033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2890.0A CN114033048A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2890.0A CN114033048A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3048A true CN114033048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2890.0A Pending CN114033048A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30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4351A (zh) * 2023-08-22 2023-10-20 苏州恒坤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池盒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4785B1 (de) * 1989-07-14 1993-04-28 SFS Stadler Holding AG Befestigungselement zur fixierung von isolierbahnen und/oder -platten auf einem festen unterbau
CN2921156Y (zh) * 2006-03-17 2007-07-11 赵守焕 覆盖墙面的保温组件
CN101092845A (zh) * 2006-06-25 2007-12-26 孙善骏 墙体保温饰面板建筑物
CN101131030A (zh) * 2007-09-18 2008-02-27 深圳市明远氟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装饰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1144493Y (zh) * 2007-11-29 2008-11-05 廊坊开发区罗宝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双层保温仿幕墙装饰系统
US8898984B2 (en) * 2010-01-18 2014-12-02 Rockwool International A/S Façade insulation
US20180216351A1 (en) * 2012-09-27 2018-08-02 Max Life, LLC Wall panel
US10202775B2 (en) * 2011-01-04 2019-02-12 Advanced Architectural Products, Llc Insul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s
CN112049264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内保温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4785B1 (de) * 1989-07-14 1993-04-28 SFS Stadler Holding AG Befestigungselement zur fixierung von isolierbahnen und/oder -platten auf einem festen unterbau
CN2921156Y (zh) * 2006-03-17 2007-07-11 赵守焕 覆盖墙面的保温组件
CN101092845A (zh) * 2006-06-25 2007-12-26 孙善骏 墙体保温饰面板建筑物
CN101131030A (zh) * 2007-09-18 2008-02-27 深圳市明远氟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装饰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1144493Y (zh) * 2007-11-29 2008-11-05 廊坊开发区罗宝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双层保温仿幕墙装饰系统
US8898984B2 (en) * 2010-01-18 2014-12-02 Rockwool International A/S Façade insulation
US10202775B2 (en) * 2011-01-04 2019-02-12 Advanced Architectural Products, Llc Insul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s
US20180216351A1 (en) * 2012-09-27 2018-08-02 Max Life, LLC Wall panel
CN112049264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内保温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4351A (zh) * 2023-08-22 2023-10-20 苏州恒坤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池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33048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97210B (zh) 一种工民建筑工程墙体外置保温板材
CN114482332B (zh) 一种基于bim的民用建筑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15632921U (zh) 一种采油注水的调节装置
CN202668435U (zh) 一种磁吸式自对准垂直旋进螺丝刀
CN212361117U (zh) 一种建筑防水施工管道
CN209860529U (zh) 预埋线盒快速定位套盒工具
CN220741577U (zh) 一种用于磁盒辅助固定的内置模块
CN215698208U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防偏移打孔设备
CN219035807U (zh) 一种pvc管支撑架
CN217079354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
CN214034892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整体平移的大面积滑道板支座
CN220954646U (zh) 一种基于土建的水电暖安装用预留洞施工装置
CN200996793Y (zh) 穿刺式锚固件
CN203452226U (zh) 一种新型节能墙体连接构件
CN217871130U (zh) 一种低多层装配式保温节能建筑
CN218911865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装配式建筑墙板
CN219060362U (zh) 一种装配式安装结构
CN217302001U (zh) 一种高寿命长舌式卡箍
CN21678787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塑料管加工装置
CN22066677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结构
CN219219390U (zh) 墙板连接组件及墙体结构
CN212176405U (zh) 一种室内装饰板的安装结构
CN21678761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
CN203035683U (zh) 一种膨胀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