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6367A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6367A
CN114026367A CN202080045168.8A CN202080045168A CN114026367A CN 114026367 A CN114026367 A CN 114026367A CN 202080045168 A CN202080045168 A CN 202080045168A CN 114026367 A CN114026367 A CN 114026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arget spaces
indoor
air volume
sp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51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6367B (zh
Inventor
藤田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26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6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6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6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44Systems in which all treatment is given in the central station, i.e. all-air systems
    • F24F3/0442Systems in which all treatment is given in the central station, i.e. all-air systems with volume control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4HVAC, heating, ventillation, climate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空调系统(100)包括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空调装置(20)以及控制部(30)。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调整所引入的外部空气的温度并向多个室内空间供气。空调装置(20)具有室内机组(22),上述室内机组(22)在作为多个所述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多个对象空间(SP1、SP2)中至少各设置有一个,并且空调装置(20)调整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空气的温度。控制部(30)根据各室内机组(22)的运转状态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适用于对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系统的技术,已知有按照各个吹出单元调节从多个吹出单元向对象空间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量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185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近年来,对降低应用了这种技术的空调系统的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降低空调系统的功耗。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空调系统100为对象,该空调系统100包括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调整所引入的外部空气的温度并向多个室内空间供气,所述空调装置20具有室内机组22,所述室内机组22在作为多个所述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多个对象空间SP1、SP2中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并且所述空调装置20调整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空气的温度。空调系统100包括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根据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运转状态调节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所述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在第一方面中,控制部30根据各室内机组22的运转状态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通过该控制部30的动作,能够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假设将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相对于该室内机组22的额定能力的比例设为该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并且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时,所述控制部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所述负荷率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所述负荷率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在第二方面中,控制部30在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负荷率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该控制部30的动作,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的偏差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降低。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对所述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越低,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越高,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对所述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越高,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越高,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另一方面,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在第三方面中,控制部30在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另外,控制部30在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控制部30的这些动作,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的偏差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降低。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是,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正在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高于已停止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所述控制部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在第四方面中,控制部30在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该控制部30的动作,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的偏差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降低。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是,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假设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时,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另一方面,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在第五方面中,控制部30在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另外,控制部30在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控制部30的这些动作,高效地利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进行空气调节,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是,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假设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时,所述控制部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小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在第六方面中,控制部30在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该控制部30的动作,高效地利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进行空气调节,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之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各对象空间中的室内机组和供气口的布置之一例的俯视图;
图3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相关的相当于图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是在房屋、大楼、工厂、公共施设等建筑物内所包含的室内空间中实现空气调节的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适用于包含多个(例如两个)室内空间SP1、SP2的建筑物BL。多个室内空间SP1、SP2可以是由墙壁等完全隔开的多个空间,也可以是由屏风等简易地隔开的多个空间。建筑物BL具有机械室BL1、专有部区域BL2以及走廊BL3,在所述机械室BL1布置有后述的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所述专有部区域BL2中存在室内空间SP1、SP2,所述走廊BL3夹设于机械室BL1与专有部区域BL2之间。在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的建筑物BL中,所有的室内空间都是设置有后述的空调装置20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
空调系统100包括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空调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30。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调整所引入的外部空气OA的温度和湿度并向对象空间SP1、SP2供气。外部空气OA是对象空间SP1、SP2的外部的空气(在本例中为建筑物BL的外部的空气)。空调装置20调整对象空间SP1、SP2的空气(内部空气)的温度。控制装置30构成控制部。
在空调系统100中,通过向设置在对象空间SP1、SP2中的遥控器40适当地输入指令,能够切换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的运转状态。控制装置30根据输入到遥控器40的指令(与启停、运转类别、设定温度、设定风量等相关的指令)、以及外部空气OA、内部空气的温度、湿度等控制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的运转状态。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主要包括空气处理机组11(以下称为“空气处理机组”)和成为热源机组的冷却机组(未图示)。空气处理机组11既可以是水式,也可以是制冷剂式(直膨空气处理)。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在运转过程中,将外部空气OA从设置在建筑物BL的外壁上的进气口15经由进气管L1吸入空气处理机组11。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对所吸入的外部空气OA进行冷却或加热,或者除湿或加湿后,将处理后的外部空气OA作为供气SOA从供气口16经由供气管L2供往对象空间SP1、SP2。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利用排气风扇17将排气EA从对象空间SP1、SP2的排气口(未图示)经由排气管L3向建筑物BL的外部释放。
空气处理机组11主要包括外部空气热交换器12、加湿器13以及供气风扇14。外部空气热交换器12具有传热管和传热翅片。
在外部空气热交换器12中,在通过传热管和传热翅片的周围的外部空气OA与通过传热管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加湿器13对已通过外部空气热交换器12的外部空气OA进行加湿。加湿器13的方式、形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一般的自然蒸发式(气化式)的加湿器。
供气风扇14是将外部空气OA引入空气处理机组11内并向供气管L2输送的送风机。供气风扇14的型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西洛克风扇。供气风扇14具有风扇马达,通过变频控制风扇马达来调整转速。这样,供气风扇14的风量是可变的。
在空气处理机组11中布置有各种传感器,例如对被吸入空气处理机组11的外部空气OA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和外部空气湿度传感器、以及对向供气管L2(向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供气SOA的温度(供气温度)进行检测的供气温度传感器等。
供气管L2是形成外部空气OA的流路的部件。供气管L2的一端与空气处理机组11连接,以便外部空气OA因供气风扇14进行工作而流入对象空间。供气管L2的另一端分支为多个,在各分支目的地与对象空间SP1、SP2连通。具体而言,供气管L2的另一端(各分支目的地)与形成于对象空间SP1、SP2的天花板上的供气口16连接。如图2所示,在各对象空间SP1、SP2分别设置有一个供气口16。在各供气口16设有用于调整风量的风门(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在各对象空间SP1、SP2中设置一个以上供气口16即可,在各对象空间SP1、SP2中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供气口16。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包括对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所包含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外调机控制部31。外调机控制部31由CPU、存储器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等构成。外调机控制部31经由布线与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所包含的各设备连接。外调机控制部31经由通信线,与控制装置30、遥控器4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调机控制部31由布置在空气处理机组11、冷却机组中的微型计算机、各电子元器件彼此电连接而构成。
外调机控制部31根据设定温度等设定供气温度的目标值,基于该目标值,适当地调整各部分的动作。这样一来,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运转容量(空调能力)会适当地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供气温度的目标值也可以由控制装置30设定。
〈空调装置的结构〉
空调装置20包含制冷剂回路(未图示),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循环来实施蒸气压缩方式的制冷循环,由此实现对对象空间SP1、SP2的制冷、除湿或制热等空气调节。空调装置20具有多个运转模式,实施与运转模式相对应的运转。具体而言,空调装置20实施进行制冷的制冷运转、进行制热的制热运转、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等运转。
空调装置20主要具有成为热源机组的一台室外机组21、和多台(例如六台)室内机组22。空调装置20的型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制冷剂变流量控制(VRV)型空调装置。
在空调装置20中,室外机组21和各室内机组22经由制冷剂连接管23连接,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被封入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例如R32或R410A等HFC制冷剂。
室外机组21布置在对象空间SP1、SP2的外部(在该例中为建筑物BL的外部)。室外机组21主要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热交换器、室外膨胀阀以及室外风扇。
压缩机是将制冷循环中的低压的制冷剂压缩至达到高压的设备。四通换向阀是用于切换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流路切换单元。室外热交换器是使所通过的空气流(由室外风扇生成的室外空气流)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进行正循环运转(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在进行逆循环运转(制冷运转或除霜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作用。室外膨胀阀是作为制冷剂的减压单元或流量调整单元发挥作用的阀,例如是能够控制开度的电动膨胀阀,其布置在室外热交换器与液侧制冷剂连接管之间。
室外风扇是生成室外空气流的送风机。室外空气流是流入室外机组21内、通过室外热交换器后向室外机组21外流出的外部空气的流动。室外空气流是正循环运转时的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是逆循环运转时的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却源。室外风扇包含风扇马达,通过变频控制风扇马达来调整转速。这样,室外风扇的风量是可变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室外机组21布置有各种传感器,例如对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吸入压力传感器、对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喷出压力传感器等。
各室内机组22布置在对应的对象空间SP1、SP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六台室内机组22彼此并联地与一台室外机组21连接。如图2所示,在一个对象空间SP1中设置有四台室内机组22,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中设置有两台室内机组22。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在各对象空间SP1、SP2中设置有一台以上的室内机组22即可,在各对象空间SP1、SP2中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室内机组22。各室内机组22的型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设置在对象空间SP1、SP2的天花板上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机组。在该情况下,各室内机组22以吸入口和吹出口从天花板露出的方式设置在对象空间SP1、SP2内。
各室内机组22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膨胀阀以及室内风扇。
室内热交换器是使所通过的空气流(由室内风扇生成的室内空气流)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进行正循环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作用,在进行逆循环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室内膨胀阀是作为制冷剂的减压单元或流量调节单元发挥作用的阀,例如是能够控制开度的电动膨胀阀,其布置在室内热交换器与液侧制冷剂连接管之间。
室内风扇是生成室内空气流的送风机。室内空气流是流入室内机组22内、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后想室内机组22外流出的内部空气的流动。室内空气流是正循环运转时的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是逆循环运转时的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加热源。室内风扇包含风扇马达,通过变频控制风扇马达来调整转速。这样,室内风扇的风量是可变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室内机组22布置有各种传感器,例如对被吸入室内机组22内的室内空气流(内部空气)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以及对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等。
空调装置20具有对空调装置20所包含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空调机控制部32。空调机控制部32由CPU、存储器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等构成。空调机控制部32经由布线与空调装置20所包含的各设备连接。空调机控制部32与布置在各室内机组22中的各种传感器电连接。空调机控制部32与设置在对象空间SP1、SP2中的遥控器4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空调机控制部32经由通信线,与控制装置30和遥控器40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控制部32是由分别布置在室外机组21和各室内机组22的各微型计算机、各电子元器件相互电连接而构成的。空调机控制部32根据设定温度、室内温度等,在各室内机组22设定蒸发温度的目标值,基于该目标值,适当地调整压缩机的容量、室外风扇的风量等。这样一来,空调装置20的运转容量(空调能力)会适当地改变。需要说明的是,蒸发温度的目标值也可以由控制装置30设定。
〈控制装置和遥控器〉
控制装置30是对控制空调系统100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功能部,具体而言,包括由存储器、CPU等构成的计算机,通过由该计算机执行程序能够实现空调系统100的各功能。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例如记录于ROM(只读存储器)等。
控制装置30与外调机控制部31和空调机控制部32都电连接,彼此收发信号。控制装置30向外调机控制部31和空调机控制部32发送规定的信号(例如,设定目标供气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的控制信号),由此能够对分别构成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的各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装置30能够取得分别布置在外调机控制部31和空调机控制部32中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用于确定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各自的运转状态的信息。
遥控器40是用于供用户输入分别独立地切换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的运转状态(启停、运转类别、设定温度、设定湿度、设定风量等)的各种指令的输入装置。遥控器40还作为用于显示规定的信息(例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空调装置20的运转状态、内部空气、外部空气的温度、湿度等)的显示装置发挥作用。
〈空调系统的运转动作〉
对空调系统10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共同制冷运转和共同制热运转。各运转的选择是由控制装置30进行的。需要说明的是,空调系统100能够执行的运转动作并不限于此。
《共同制冷运转》
共同制冷运转是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执行制冷运转的运转动作。具体而言,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执行外部空气制冷运转(利用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的外部空气OA的制冷运转),且空调装置20执行制冷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在共同制冷运转中,既可以对对象空间SP1、SP2进行除湿,也可以不进行除湿。
-基本动作-
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中,供气风扇14运转,这样一来外部空气OA经由进气口15被引入空气处理机组11内。被引入到空气处理机组11内的外部空气OA经由各供气口16被吹出至各对象空间SP1、SP2中。控制装置30通过调整供气风扇14的转速来调整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并且通过调整各供气口16的风门的开度来调整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
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在空调装置20中进行逆循环运转,这样一来在各对象空间SP1、SP2的室内机组22中被冷却过的内部空气被吹出至该对象空间SP1、SP2中。控制装置30通过控制构成空调装置20的各设备,使各室内机组22中的蒸发温度接近其目标值(换言之,对各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
此处,蒸发温度的目标值越低,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具体而言,该室内机组22的负荷相对于各室内机组22的额定能力的比例)就越高。另外,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高于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
-送往各目标空间的风量的调节-
在共同制冷运转中,控制装置30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作为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换言之,提高供气风扇14的转速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蒸发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蒸发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蒸发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蒸发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的蒸发温度的目标值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的蒸发温度的目标值低。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此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是指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特别是,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是指: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向各对象空间SP1、SP2供给必要风量(例如,根据对象空间SP1、SP2的二氧化碳浓度求出的风量)的情况下,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进一步增加时的增加量。
作为其他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运转,并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已停止运转。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共同制热运转》
共同制热运转是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执行制热运转的运转动作。具体而言,在共同制热运转中,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执行外部空气制热运转(利用温度比室内温度高的外部空气OA的制热运转),且空调装置20执行制热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在共同制热运转中,既可以对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加湿,也可以不进行加湿。
-基本动作-
在共同制热运转中,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中,供气风扇14运转,这样一来外部空气OA经由进气口15被引入空气处理机组11内。被引入到空气处理机组11内的外部空气OA经由各供气口16被吹出至各对象空间SP1、SP2中。控制装置30通过调整供气风扇14的转速来调整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并且通过调整各供气口16的风门的开度来调整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
在共同制热运转中,在空调装置20中进行正循环运转,这样一来在各个对象空间SP1、SP2的室内机组22中被加热过的内部空气被吹出至该对象空间SP1、SP2中。控制装置30通过控制构成空调装置20的各设备,使各室内机组22中的冷凝温度接近其目标值(换言之,对各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
此处,冷凝温度的目标值越高,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就越高。另外,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高于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
-送往各目标空间的风量的调节-
在共同制热运转中,控制装置30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作为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冷凝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冷凝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冷凝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冷凝温度的目标值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热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的冷凝温度的目标值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的冷凝温度的目标值高。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作为其他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热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运转,并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已停止运转。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1)-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包括: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空调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30,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调整所引入的外部空气的温度并向多个对象空间SP1、SP2供气,所述空调装置20具有在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中的每一个中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的多个室内机组22,并调整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空气温度,所述控制装置30根据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运转状态调节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所述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0根据各室内机组22的运转状态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通过该控制装置30的动作,能够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2)-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将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相对于该室内机组22的额定能力的比例设为该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并且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所述控制装置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所述负荷率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所述负荷率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0,在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负荷率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该控制装置30的动作,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的偏差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降低。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3)-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对所述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越低,使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越高,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对所述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越高,使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越高,所述控制装置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另一方面,所述控制装置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0,在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另外,该控制装置30在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控制装置30的这些动作,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的偏差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降低。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4)-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使正在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高于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所述控制装置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0,在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正在运转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这样一来,各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的偏差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调节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时的基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共同制冷运转中的风量的调节-
在共同制冷运转中,控制装置30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作为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的吸入空气温度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的吸入空气温度高。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共同制热运转中的风量的调节-
在共同制热运转中,控制装置30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作为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热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的吸入空气温度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的吸入空气温度低。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所述控制装置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另一方面,所述控制装置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0,在制冷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另外,该控制装置30在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控制装置30的这些动作,高效地利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进行空气调节,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调节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时的基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共同制冷运转或共同制热运转中的风量的调节-
在共同制冷运转或共同制热运转中,控制装置30调节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作为具体例,控制装置30在共同制冷运转时或共同制热运转时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小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也可以使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多于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小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
例如,在共同制冷运转中,假设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各室内机组22的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比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各室内机组22的吸入空气温度与吸入空气之差大。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使一个对象空间SP1的增加风量在另一个对象空间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所述控制装置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小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0,在使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优先使向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SP1、SP2输送的风量增加。通过该控制装置30的动作,高效地利用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进行空气调节,降低空调系统100的功耗。
《其他实施方式》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也可以应用如下的变形例。
如图3所示,在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的建筑物BL中,也可以是只有一部分的室内空间SP1、SP2是设置有空调装置20的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设置有空调系统100的建筑物BL中存在三个室内空间SP1、SP2、SP3。在三个室内空间SP1、SP2、SP3的每一个中分别设置有一个供气口16。各供气口16经由供气管L2与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空气处理机组11连接。空气处理机组11向所有室内空间SP1、SP2、SP3供给外部空气OA。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室内空间SP1和第二室内空间SP2中分别设置有室内机组22,另一方面,在第三室内空间SP3中没有设置室内机组22。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室内空间SP1和第二室内空间SP2是设置有室内机组22的对象空间。
在本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0中,控制装置30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调节作为对象空间的第一室内空间SP1和第二室内空间SP2的增加风量。本变形例的控制装置30可以调节不是对象空间的第三室内空间SP3的增加风量,也可以不调节上述第三室内空间SP3的增加风量。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做了说明,然而应理解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实施方式及详细情况做各种变更。另外,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于空调系统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
20 空调装置
22 室内机组
30 控制装置(控制部)
100 空调系统
SP1、SP2 对象空间。

Claims (6)

1.一种空调系统(100),包括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和空调装置(20),
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调整所引入的外部空气的温度并向多个室内空间供气,
所述空调装置(20)具有室内机组(22),所述室内机组(22)在作为多个所述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多个对象空间(SP1、SP2)中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并且所述空调装置(20)调整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空气的温度,
所述空调系统(100)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100)包括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根据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运转状态调节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以使所述空调系统(100)的功耗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假设将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相对于该室内机组(22)的额定能力的比例设为该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并且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时,
所述控制部(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所述负荷率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所述负荷率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对所述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越低,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越高,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对所述室内机组(22)中的热介质的要求温度越高,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越高,
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另一方面,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对热介质的要求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正在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高于已停止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负荷率,
所述控制部(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正在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已停止运转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假设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时,
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冷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另一方面,所述控制部(30)在所述空调装置(20)对所述对象空间(SP1、SP2)进行制热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时,使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或吸入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假设将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送往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风量增加时的增加量设为该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时,
所述控制部(30)在使所述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的总风量增加的情况下,使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大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在设置有设定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之差相对较小的所述室内机组(22)的所述对象空间(SP1、SP2)的增加风量以上。
CN202080045168.8A 2019-06-21 2020-06-15 空调系统 Active CN114026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5276 2019-06-21
JP2019115276 2019-06-21
PCT/JP2020/023347 WO2020255907A1 (ja) 2019-06-21 2020-06-15 空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6367A true CN114026367A (zh) 2022-02-08
CN114026367B CN114026367B (zh) 2023-06-27

Family

ID=7404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5168.8A Active CN114026367B (zh) 2019-06-21 2020-06-15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7109A1 (zh)
EP (1) EP3978820B1 (zh)
JP (1) JP7189472B2 (zh)
CN (1) CN114026367B (zh)
ES (1) ES2960722T3 (zh)
WO (1) WO202025590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3702A (zh) * 2008-06-13 2009-12-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空气质量的空调器及其调节方法
JP2010266199A (ja) * 2003-11-05 2010-11-25 Yamatake Corp 空調システムの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3124879A (zh) * 2010-09-30 2013-05-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控制器及空调处理系统
JP2013137189A (ja) * 2013-02-25 201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15046414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716024A (zh) * 2014-09-30 2017-05-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JP2018173264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7455B2 (ja) 1991-07-08 1998-04-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JP4525246B2 (ja) 2004-08-26 2010-08-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5612978B2 (ja) 2010-09-17 2014-10-22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4070827A (ja) * 2012-09-28 2014-04-21 Daikin Ind Ltd 換気装置のコントローラ
JP5532153B1 (ja) * 2013-01-10 2014-06-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10107509B2 (en) * 2014-11-21 2018-10-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utdoor air condition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66199A (ja) * 2003-11-05 2010-11-25 Yamatake Corp 空調システムの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1603702A (zh) * 2008-06-13 2009-12-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空气质量的空调器及其调节方法
CN103124879A (zh) * 2010-09-30 2013-05-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控制器及空调处理系统
JP2013137189A (ja) * 2013-02-25 201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15046414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716024A (zh) * 2014-09-30 2017-05-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JP2018173264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9472B2 (ja) 2022-12-14
EP3978820B1 (en) 2023-08-09
JPWO2020255907A1 (zh) 2020-12-24
EP3978820A1 (en) 2022-04-06
ES2960722T3 (es) 2024-03-06
CN114026367B (zh) 2023-06-27
EP3978820A4 (en) 2022-08-03
US20220107109A1 (en) 2022-04-07
WO2020255907A1 (ja)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92009B (zh) 空调系统
AU2020259881B2 (en) Fan unit, fan unit system, and air treatment system
EP4184070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integra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4026369B (zh) 空调系统
US20220090813A1 (en) Outside air treatmen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6819807B2 (ja) 空調システム、機械学習装置及び機械学習方法
CN114026367B (zh) 空调系统
US20220178576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20218219A1 (ja) 空調システム、機械学習装置及び機械学習方法
US11698203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20240003579A1 (e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240133573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8025337A (ja) 空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