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9923A -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9923A
CN114019923A CN202111284565.3A CN202111284565A CN114019923A CN 114019923 A CN114019923 A CN 114019923A CN 202111284565 A CN202111284565 A CN 202111284565A CN 114019923 A CN114019923 A CN 114019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white
production
support program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45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9923B (zh
Inventor
姚勇铭
宗晓亮
孔苗德
黄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45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9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9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9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9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9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282Data acquisition, BDE M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涉及车辆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在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接收到用户的测量需求指令时,会从该需求指令中得到预设车型,并根据预设车型在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得到与该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然后根据该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排产号进行匹配后得到程序订单,当对白车身进行测量时根据程序订单调用测量支架程序,从而让测量工作站根据该测量支架程序调整与该排产号对应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支架,进而对该待测白车身的尺寸进行测量。本发明方法对于排产和对白车身的测量都是自动进行,提高了对不同车型车辆的尺寸测量的测量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行业内,对于白车身在线尺寸测量支架与白车身的基准点位置对应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单车型在线尺寸测量和多车型混线生产在线尺寸测量。其中,单车型在线尺寸测量这种方式使用事先调整好的测量支架,在车身到达测量工作站后自动落位进行测量。而该方案只能适用于量产基地,在该量产基底处只能进行大批量、固定车型重复测量。而该测量的方式主要用于车身尺寸稳定性监控。另外,对于多车型混线生产在线尺寸测量的方式是使用事先调整好的专用测量支架,在车身到达测量工作站后,人工进行测量支架安装与标定,再进行测量。这种方案可以满足多车型在线测量需求,但是多车型混线生产造成测量支架的重复切换,效率低下,平均每切换一次需要3个小时,如果车型切换频繁,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效率低,不能实现测量支架根据多车型自动适配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系统。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预存储的车身数据库,所述车身数据库包含有车型和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第一映射关系表以及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测量支架程序的第二映射关系表,所述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出所述待测白车身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根据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并将至少一个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存储为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其中,每一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对应一个测量支架程序;
在接收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后,将所述排产号与所述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
根据所述程序订单从所述测量支架程序集中调用与所述程序订单对应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并将该测量支架程序发送至测量工作站,以使所述测量工作站根据该测量支架程序调整与该排产号对应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支架,进而对该待测白车身的尺寸进行测量。
可选地,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出所述待测白车身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
抓取所述测量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
根据所述预设车型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确定出与所述每一所述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得到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其中,所述待测白车身对应至少一种所述预设车型,不同的所述预设车型对应不同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可选地,所述排产号为所述生产排产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生产需求指令后得到,所述生产需求指令包括预设时间内生产出预设数量的包含有至少一种预设车型的车辆的指令,所述生产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与所述测量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一致。
可选地,所述预设车型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所述排产号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排产号对应一种所述预设车型。
可选地,在接收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后,将所述排产号与所述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包括:
接收所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
识别与所述排产号对应的所述预设车型;
将所述预设车型与所述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
每一所述排产号对应一个所述程序订单。
可选地,将该测量支架程序发送至测量工作站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与所述待测白车身处的目标排产号是否一致;
在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序号与所述目标排产序号对应时,控制所述测量工作站对所述测量支架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测量支架的位置信息与该排产号所对应的所述预设车型的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一致。
可选地,判断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与所述待测白车身处的目标排产号是否一致前还包括:获取所述测量工作站扫描并识别的所述待测白车身处的所述目标排产号;
将识别到的所述目标排产号与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所述排产号进行对比。
可选地,所述目标排产号是在所述生产排产系统产生所述排产序号后,所述测量工作站给每一所述目标车身按照所述排产号的顺序进行标识的。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尺寸测量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面所述的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在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接收到用户的测量需求指令时,会从该需求指令中得到预设车型,并根据预设车型在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得到与该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然后根据该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排产号进行匹配后得到程序订单,当对白车身进行测量时根据程序订单调用测量支架程序,从而让测量工作站根据该测量支架程序调整与该排产号对应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支架,进而对该待测白车身的尺寸进行测量。本发明中的整个对于排产和对白车身的测量都是自动进行,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调整测量支架来匹配不同车型的待测量的白车身,保证后续对白车身尺寸测量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对不同车型车辆的尺寸测量的测量效率。
当白车身进行尺寸测量时,前期根据排产号得到了程序订单以及根据程序订单得到了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后,会将测量支架的位置移动至与该白车身的定位孔的坐标信息位置一致。为确保排产号的正确,或者确保整个过程的正确性,在测量前最终还会将待测量的白车身上标识的目标排产号与前期生成了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排产号进行确认,若确认一致,则表明此时白车身是待测白车身,可以对该白车身进行尺寸测量,而若不一致,则可能中间出现错,可以重新进行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确认,确保测量的白车身是待测量的白车身,提高尺寸测量的准确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的测量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出与每一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步骤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生成程序订单步骤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的测量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可以包括预存储的车身数据库,车身数据库包含有车型和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第一映射关系表以及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测量支架程序的第二映射关系表。
具体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车型与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一一对应,第二映射关系表中,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测量支架程序也是一一对应。第一映射关系表和第二映射关系表均是提前绘制并且存储在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中。
具体地,白车身的测量系统中可以包括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生产排产系统200和测量工作站300。其中,测量工作站300处有测量支架302,并且白车身的尺寸测量是在测量工作站处进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时,根据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出待测白车身对应的至少一个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S100中,测量需求指令中不仅包含有要求开始对白车身进行测量的需求信息,还包含有待测白车身的车型的信息。而每一种车型信息对应一种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具体该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是指待测量的白车身的定位孔的坐标信息。具体该待测的白车身具有8个定位孔,而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则包含有这8个定位孔的坐标信息。
在步骤S100中,若待测白车身数量为多个,并且包含有多种车型,则得到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也包含有多组。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出与每一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步骤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地,如图3所示,步骤S100可以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
步骤S102,抓取测量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
步骤S103,根据预设车型从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确定出与每一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其中,待测白车身对应至少一种预设车型,不同的预设车型对应不同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测量需求指令包含有预设车型的信息,也就是在测量前,用户会主动将需要测量的车型的信息一并传递给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而该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则在接收到包含有该预设车型的测量需求指令后会将其中的预设车型抓取出来。通过抓取的预设车型,在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出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步骤S200,根据至少一个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从第二映射关系表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测量支架程序,并将至少一个测量支架程序存储为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其中,每一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对应一个测量支架程序;
具体地,在步骤S200中,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测量支架程序是相互对应的,因此,步骤S100中得到多少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则会得到相应数量的测量支架程序。具体该测量支架程序包含有控制测量支架运动的控制程序。因为相同的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相同,因此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其中一个测量支架车型进行对应匹配即可,相同车型的测量支架无需调整。
步骤S300,在接收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后,将排产号与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
步骤S300中,排产号为生产排产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生产需求指令后得到,生产需求指令包括预设时间内生产出预设数量的包含有至少一种预设车型的车辆的指令,生产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与测量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一致。预设车型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待生产的车辆的车型不可能超过车辆数量。排产号的数量与预设数量相同;每一排产号对应一种预设车型。而排产号则仅仅是对生产车辆进行排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顺序生产需要的车辆的车型和数量。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生成程序订单步骤的示意性流程图;具体地,如图4所示,步骤S300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301,接收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
步骤S302,识别与排产号对应的预设车型;
步骤S303,将预设车型与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
每一排产号对应一个程序订单。
例如,本年度的生产需求是在一年时间内生产出1000辆5种车型的车辆。而前一个月需要生产的是100两其中3种车型的车辆。则排产时就会按照实际需求,在则一个月内对这3种车型的车辆进行生产排序。并且会按照全年内的身产需求排出1000个排产号,该一千个排产号包含5种车型。当然上述仅仅是距离说明生产需求,并不对该发明造成限定。当用户有上述的生产需求时,用户会将该生产需求传递给生产排产系统200。该生产排产系统200则可以根据这些生产需求进行排产,并且形成排产序号。该排产序号中就包含有何时或者排列在何位置处是何种车型的信息。例如,第一个月第一天需要生产的第一辆车的车型是A车型,第二至第五生产的车型是B车型等等。如此,排产号可以标记为0001、0002……。0001对应A车型,0002则对应B车型,0003对应B车型等等。当然,排产号可以根据习惯或者其它因素进行自由设计,例如可以是年月日加上序号的形式,并不需要按照本申请中的序号进行排列。
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在将生产需求发送给生产排产系统200进行排产的同时也会将该生产需求发送给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如此就可以使得该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中的预设车型与需要生产的预设车型的车型数量和型号一致,便于后续自动测量不同型号的白车身301做准备。
步骤S400,根据程序订单从测量支架程序集中调用与程序订单对应的测量支架程序,并将该测量支架程序发送至测量工作站300,以使测量工作站300根据该测量支架程序调整与该排产号对应的待测白车身301的测量支架302,进而对该待测白车身301的尺寸进行测量。
本实施例中,在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100接收到用户的测量需求指令时,会从该需求指令中得到预设车型,并根据预设车型在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得到与该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然后根据该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排产号进行匹配后得到程序订单,当对白车身301进行测量时根据程序订单调用测量支架程序,从而让测量工作站300根据该测量支架程序调整与该排产号对应的待测白车身301的测量支架302,进而对该待测白车身301的尺寸进行测量。本实施例中的整个对于排产和对白车身301的测量都是自动进行,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调整测量支架302来匹配不同车型的待测量的白车身301,保证后续对白车身301尺寸测量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对不同车型车辆的尺寸测量的测量效率。
具体地,利用本申请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后原本对于不同车型的车辆的测量中,因需要人工调整支架而使得每一次调整需要3个小时以上,而利用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后对不同车型的白车身301的测量时,对整个测量支架的调整缩短至1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对不同车型的车辆的测量效率。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步骤S400的将该测量支架程序发送至测量工作站300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500,判断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与待测白车身301处的目标排产号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执行步骤S600;若不一直则执行步骤S100。
步骤S600,在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序号与目标排产序号对应时,控制测量工作站300对测量支架302进行调整,直至测量支架302的位置信息与该排产号所对应的预设车型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一致。
本实施例中,目标排产号是在生产排产系统200产生排产序号后,测量工作站300给每一目标车身按照排产号的顺序进行标识的。也就是说,在生产排产系统200生成排产号后,会对每一生产出来的白车身301按照排产号进行标识。当白车身301进行尺寸测量时,前期根据排产号得到了程序订单以及根据程序订单得到了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后,会将测量支架的位置移动至与该白车身301的定位孔的坐标信息位置一致。为确保排产号的正确,或者确保整个过程的正确性,在测量前最终还会将待测量的白车身301上标识的目标排产号与前期生成了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排产号进行确认,若确认一致,则表明此时白车身301是待测白车身301,可以对该白车身301进行尺寸测量,而若不一致,则可能中间出现错,可以重新进行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确认,确保测量的白车身301是待测量的白车身,提高尺寸测量的准确性。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步骤S500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700,获取测量工作站300扫描并识别的待测白车身处的目标排产号;
步骤S800,将识别到的目标排产号与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进行对比。
在本实施例在,由于白车身的目标排产号是提前标识的,因此在确认前需要对该目标排产号进行实时的扫描并识别。识别出的排产号再与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进行对比从而确保整个过程的自动或智能性。
由上可知,本申请中对于不同车型的白车身301的尺寸的测量前对测量支架302的调整过程是全自动过程,直接根据生产需求得到的排产号和对排产号对应的白车身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再根据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调整测量支架的位置,从而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提高测量效率。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身尺寸测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面的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等。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收发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介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的组合。上述计算程序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相应计算/处理设备或者经由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络)下载到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在线尺寸测量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预存储的车身数据库,所述车身数据库包含有车型和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的第一映射关系表以及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与测量支架程序的第二映射关系表,所述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出所述待测白车身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根据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并将至少一个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存储为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其中,每一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对应一个测量支架程序;
在接收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后,将所述排产号与所述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
根据所述程序订单从所述测量支架程序集中调用与所述程序订单对应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并将该测量支架程序发送至测量工作站,以使所述测量工作站根据该测量支架程序调整与该排产号对应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支架,进而对该待测白车身的尺寸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出所述待测白车身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车型的待测白车身的测量需求指令;
抓取所述测量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
根据所述预设车型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确定出与所述每一所述预设车型对应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得到至少一个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其中,所述待测白车身对应至少一种所述预设车型,不同的所述预设车型对应不同的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产号为所述生产排产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生产需求指令后得到,所述生产需求指令包括预设时间内生产出预设数量的包含有至少一种预设车型的车辆的指令,所述生产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与所述测量需求指令中的预设车型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车型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所述排产号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排产号对应一种所述预设车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后,将所述排产号与所述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包括:
接收所述生产排产系统发送的排产号;
识别与所述排产号对应的所述预设车型;
将所述预设车型与所述目标测量支架程序集中的所述测量支架程序进行适配,从而生成程序订单;
每一所述排产号对应一个所述程序订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该测量支架程序发送至测量工作站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与所述待测白车身处的目标排产号是否一致;
在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序号与所述目标排产序号对应时,控制所述测量工作站对所述测量支架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测量支架的位置信息与该排产号所对应的所述预设车型的所述车身基准点定位信息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排产号与所述待测白车身处的目标排产号是否一致前还包括:获取所述测量工作站扫描并识别的所述待测白车身处的所述目标排产号;
将识别到的所述目标排产号与所述测量支架程序对应的所述排产号进行对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排产号是在所述生产排产系统产生所述排产序号后,所述测量工作站给每一所述目标车身按照所述排产号的顺序进行标识的。
9.一种车身尺寸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
CN202111284565.3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019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565.3A CN114019923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565.3A CN114019923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9923A true CN114019923A (zh) 2022-02-08
CN114019923B CN114019923B (zh) 2023-11-24

Family

ID=8005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4565.3A Active CN114019923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99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7706A (ja) * 1989-04-28 1990-11-2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機械の動作プログラムの作成方法
CN103673876A (zh) * 2013-11-12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白车身尺寸检测的摆动式测量头机器人在线测量系统
CN106705905A (zh) * 2016-12-20 2017-05-24 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白车身三坐标测量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JP2018151953A (ja) * 2017-03-14 2018-09-27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車体計測装置、料金収受システム、車体計測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8269858U (zh) * 2018-05-16 2018-12-21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台车检测系统
CN109813220A (zh) * 2019-02-02 2019-05-28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多车型车身自动测量方法、装置及智能在线测量工作站
CN109901502A (zh) * 2019-02-02 2019-06-18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车身部件的测量方法、装置和测量工作站的plc
CN110096503A (zh) * 2019-03-22 2019-08-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三坐标测点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7706A (ja) * 1989-04-28 1990-11-2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機械の動作プログラムの作成方法
CN103673876A (zh) * 2013-11-12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白车身尺寸检测的摆动式测量头机器人在线测量系统
CN106705905A (zh) * 2016-12-20 2017-05-24 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白车身三坐标测量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JP2018151953A (ja) * 2017-03-14 2018-09-27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車体計測装置、料金収受システム、車体計測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8269858U (zh) * 2018-05-16 2018-12-21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台车检测系统
CN109813220A (zh) * 2019-02-02 2019-05-28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多车型车身自动测量方法、装置及智能在线测量工作站
CN109901502A (zh) * 2019-02-02 2019-06-18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车身部件的测量方法、装置和测量工作站的plc
CN110096503A (zh) * 2019-03-22 2019-08-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三坐标测点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秦成辉;: "基于激光在线测量的白车身尺寸控制应用", 时代汽车, no. 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9923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8029B2 (ja) データラベリング作業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1083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produc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a robot used for assembly
EP1097411B1 (en) Integrated support system for supporting sheet metal machining
CN111427314B (zh) 配料系统和配料方法
US20150045955A1 (en) Robo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obot
CN113657820A (zh) 产线配料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3802A (zh) 保单打印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19923A (zh) 一种白车身尺寸测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1582407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327354B (zh) 一种生成信号转发测试用例的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13976400B (zh) 一种涂胶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322874A (zh) 一种白车身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448286B (zh) 刀长自动写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220415B (zh) 车载控制器测试方法、系统、测试管理平台和存储介质
CN116382377A (zh) 一种用于基站机柜温控的多联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1222305A (ja) 板金統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図形データ生成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CN112485260B (zh) 工件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53585B (zh) 机器人运行程序的远程更新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66301B (zh) 业务接口测试方法、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783404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91155A (zh) 车载组合仪表刷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2249A (zh) 无人机的标定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11432A (zh) 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788606A (zh) 激光雷达与相机的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61131A (zh) 一种检具明细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