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8072A -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8072A
CN114018072A CN202111288066.1A CN202111288066A CN114018072A CN 114018072 A CN114018072 A CN 114018072A CN 202111288066 A CN202111288066 A CN 202111288066A CN 114018072 A CN114018072 A CN 114018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ron wire
outside
friction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80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8072B (zh
Inventor
李万朋
高畅
隋士武
庾高峰
马明月
李雷
张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on Kay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ton Kay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on Kay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ton Kay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80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8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8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helically coil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3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obliquely
    • F28F1/3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obliquely the means being helically wound fins or wire spir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8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metal
    • F28F21/081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 F28F21/085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from copper or copper allo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3/00Rotary appliances
    • F28G3/04Rotary appliances having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晶炉换热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包括安装于单晶炉本体中的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为铬锆铜材料制作,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内壳的另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且内壳整体成圆台形设置,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开设有螺旋换热腔体,由于换热器本体为铬锆铜材料制作,铬锆铜相比与世面上常用的316不锈钢有着更好的导热效果,铬锆铜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且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通过材料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晶炉换热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用来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在各种工业生产和加工制作领域都会使用到换热器,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工业制作中对换热器的要求就会变高,尤其是在单晶硅生长领域,对换热器的要求就会更高;
申请号为CN106482538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换热器,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换热管;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翅片,多个翅片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翅片主体,形成在翅片主体中的、用于设置换热管的翅片槽,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热器,例如可以改进换热器的制造工艺;
现有的换热器一般采用316不锈钢制作换热器中的换热结构,但是316 不锈钢的导热效果一般,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工业制作如:单晶炉拉晶的生产过程中,较慢的导热效果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包括安装于单晶炉本体中的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为铬锆铜材料制作,启动单晶炉本体进行制备工作,向换热器本体中加热交换水,由于换热器本体为铬锆铜材料制作,铬锆铜相比与世面上常用的316不锈钢有着更好的导热效果,铬锆铜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且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通过材料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内壳的另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且内壳整体成圆台形设置,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开设有螺旋换热腔体,所述螺旋换热腔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理组件,且内壳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翻转门,具体加水步骤为,通过进水管向螺旋换热腔体加水,换热后的水再从出水管向外流出,利用下进上出的设置,保证了换热器本体中不会存在空腔,保证了其换热效果,同时螺旋换热腔体的圆台形设置,可以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同时配合清理组件的设置,当水流进入螺旋换热腔体中后,会使得清理组件在螺旋换热腔体中移动,之后随着水流将螺旋换热腔体的内部摩擦一遍,从而可以有效的清除换热器本体中的残留水垢,减少了水垢的堆积,水流停止流动后,配合螺旋换热腔体的水平倾斜式设计,清理组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底端,等待下一次清理工作,也可以将翻转门开启,将清理组件向外取出进行定期清理,通过减少水垢的附着,不仅可以减少后续清理换热器本体内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干净的换热器本体还能保证其换热效果。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摩擦筒,所述摩擦筒呈圆柱形设置,所述摩擦筒的外侧设置有四组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外侧呈半圆形设置,四组所述摩擦板在摩擦筒的外侧等距排列,且两两平行,所述摩擦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外侧呈弧形设置,配合摩擦板外侧半圆形设置,两组摩擦板的接触面积已经可以包含整体螺旋换热腔体的内壁,通过四组摩擦板的设置实现了双层清扫的效果,从而增大了清扫效果,同时配合若干组弧形设置的连接臂,使得摩擦筒的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旋转,配合旋转清扫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螺旋换热腔体内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中的问题。
所述摩擦筒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与若干组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外侧靠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扇,所述传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转杆一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传动臂,所述传动臂的一端与摩擦板连接,所述摩擦筒的外侧开设有四组活动槽,所述摩擦板位于活动槽的内侧,配合旋转扇的设置,可以带动转杆一发生旋转,转杆一旋转时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会带动连接轴、传动臂和摩擦板在活动槽的内侧进行运动,同时配合摩擦筒的旋转,可以进一步增加对螺旋换热腔体内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中的问题。
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倾斜槽,两组所述倾斜槽分别位于连接轴的两侧,且连接轴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与倾斜槽呈平行设置,配合倾斜槽的设置,当清理组件自上而下回归移动时,会使得传动臂发生转动,使得转杆一移动到倾斜槽的内侧,此时由于发生旋转,导致转杆一与连接轴不再垂直,导致摩擦板不再与螺旋换热腔体的内壁冲分接触,使得清理组件可以顺利向下滑动,当清理组件自下向上移动时,在水流的推动向,摩擦筒向前移动,使得连接轴旋转至竖直状态,让摩擦板可以充分接触螺旋换热腔体内壁,从而在保证了清理效果的同时,还能让清理组件更轻松回归到螺旋换热腔体底部,而圆球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轴与转杆一垂直接触后,还可以正常转动。
所述转杆一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凸块,所述传动臂的内侧开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两组分别固定安装有撞击块一和撞击块二,随着转杆一的转动,会带动凸块进行转动,使得凸块会与撞击块一发生撞击,在转杆二和长杆的配合下,让撞击块二发生运动,使得撞击块二撞击传动臂,让摩擦板震动,通过震动效果,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板对螺旋换热腔体内部的清理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中的问题。
所述凸块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凸块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为弹性材料制作,配合凸块外侧开设有凹槽可以保证凸块对撞击块二的传动效果,且配合凸块的弹性材料设置,可以减少凸块与连接轴之间的摩擦,防止凸块长期摩擦连接轴内壁,造成连接轴内壁损伤的问题。
所述凸块内侧呈空心设置,所述凸块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移动球,由于凸块内部为空心设置,当凸块和撞击块一发生撞击后,回到凸块暂时收缩,之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凸块中的移动球向凸块的顶端移动,并形成聚集,保证下一次撞击过程力度足够,从而既保证了传动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凸块对连接轴内壁的磨损问题。
所述摩擦板的外侧设置有铁丝圈,所述铁丝圈呈波浪形设置,且摩擦板的外侧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位于铁丝圈的一侧,配合铁丝圈和毛刷的双层配合,利用铁丝圈来减少水垢的附着力后,再通过毛刷进行再次的清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水垢的去除效果,同时配合铁丝圈的波浪形设置,可以让铁丝圈在旋转清理时,在横向也有一定的清理面积和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清理水垢的功效。
所述铁丝圈与毛刷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变形组件,变形组件包括铁丝网罩二和铁丝网罩一,所述铁丝网罩二呈长条形设置,所述铁丝网罩一呈半月形设置,所述铁丝网罩一和铁丝网罩二的内侧均呈空心状设置,且铁丝网罩二的一端与铁丝网罩一的中部连接,加上若干组变形组件和毛刷、铁丝圈形成三层清理层,进一步增加清理效果的同时,由于若干组铁丝网罩二为长条形设置,在清理组件螺旋清扫时,可以增加横向的清扫效果,而半月形的铁丝网罩一,可以保证竖向的清扫效果,且由于铁丝网罩一和铁丝网罩二的内侧均呈空心状设置,使得铁丝网罩一和铁丝网罩二再受到压力时,会向另一侧进行挤压,使得另一侧向外凸起,从而能够增加接触面积和接触硬度,进一步增加去水垢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本体改为铬锆铜材料,由于铬锆铜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且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通过材料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本体改变成倾斜螺旋状态,同时在内部设置清理组件,不仅增加了换热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换热器内部的水垢,从而减少了后续清理换热器本体内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干净的换热器本体还能保证其高效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换热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内壳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清理组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5本发明中传动臂和转杆一的连接剖视图;
图6是铬锆铜材料的相关性能示意图;
图中:1、单晶炉本体;2、换热器本体;3、进水管;4、出水管;5、外壳;51、内壳;52、螺旋换热腔体;6、清理组件;7、翻转门;8、摩擦筒; 9、旋转扇;10、转杆一;11、传动臂;12、固定轴;13、连接臂;14、活动槽;15、摩擦板;16、连接轴;17、倾斜槽;18、圆球;19、凸块;20、凹槽;21、移动球;22、撞击块二;23、空心槽;24、转杆二;25、长杆;26、撞击块一;27、铁丝网罩一;28、铁丝网罩二;29、毛刷;30、铁丝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包括安装于单晶炉本体1中的换热器本体2,所述换热器本体2为铬锆铜材料制作,工作时,启动单晶炉本体1进行制备工作,向换热器本体2 中加热交换水,由于换热器本体2为铬锆铜材料制作,铬锆铜相比与世面上常用的316不锈钢有着更好的导热效果;
316不锈钢,其密度7.98g/cm3,导热系数如下表:
Figure RE-GDA0003390429970000061
而铬锆铜(CuCr1Zr)材料的相关性能如图6所示;
铬锆铜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且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通过材料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图2-4所示,所述换热器本体2包括外壳5和内壳51,所述内壳51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内壳51的另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 4,且内壳51整体成圆台形设置,所述外壳5和内壳51之间开设有螺旋换热腔体52,所述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理组件6,且内壳51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翻转门7,工作时,具体加水步骤为,通过进水管3向螺旋换热腔体52加水,换热后的水再从出水管4向外流出,利用下进上出的设置,保证了换热器本体2中不会存在空腔,保证了其换热效果,同时内壳52的圆台形设置,可以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同时配合清理组件6的设置,当水流进入螺旋换热腔体52中后,会使得清理组件6在螺旋换热腔体52中移动,之后随着水流将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部摩擦一遍,从而可以有效的清除换热器本体2中的残留水垢,减少了水垢的堆积,水流停止流动后,配合螺旋换热腔体52的水平倾斜式设计,清理组件6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底端,也可以通过反向通水的方法让其归位,等待下一次清理工作,也可以将翻转门7开启,将清理组件6向外取出进行定期清理,通过减少水垢的附着,不仅可以减少后续清理换热器本体2内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干净的换热器本体2还能保证其换热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6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摩擦筒8,所述摩擦筒8呈圆柱形设置,所述摩擦筒8的外侧设置有四组摩擦板15,所述摩擦板15的外侧呈半圆形设置,四组所述摩擦板 15在摩擦筒8的外侧等距排列,且两两平行,所述摩擦筒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连接臂13,所述连接臂13的外侧呈弧形设置,工作时,配合摩擦板 15外侧半圆形设置,两组摩擦板15的接触面积已经可以包含整体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壁,通过四组摩擦板15的设置实现了双层清扫的效果,从而增大了清扫效果,同时配合若干组弧形设置的连接臂13,使得摩擦筒8的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旋转,配合旋转清扫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螺旋换热腔体 52内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2中的问题。
所述摩擦筒8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12,所述固定轴12的外侧与若干组连接臂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一10,所述转杆一 10的外侧靠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扇9,所述传动臂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与转杆一10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传动臂11,所述传动臂11的一端与摩擦板15连接,所述摩擦筒8 的外侧开设有四组活动槽14,所述摩擦板15位于活动槽14的内侧,工作时,配合旋转扇9的设置,可以带动转杆一10发生旋转,转杆一10旋转时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会带动连接轴16、传动臂11和摩擦板15在活动槽14的内侧进行运动,同时配合摩擦筒8的旋转,可以进一步增加对螺旋换热腔体52内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2中的问题。
所述连接轴16的两端均开设有倾斜槽17,两组所述倾斜槽17分别位于连接轴16的两侧,且连接轴16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圆球18,所述圆球18与倾斜槽17呈平行设置,工作时,配合倾斜槽17的设置,当清理组件6自上而下回归移动时,会使得传动臂11发生转动,使得转杆一10移动到倾斜槽 17的内侧,此时由于发生旋转,导致转杆一10与连接轴16不再垂直,导致摩擦板15不再与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壁冲分接触,使得清理组件6可以顺利向下滑动,当清理组件6自下向上移动时,在水流的推动向,摩擦筒8向前移动,使得连接轴16旋转至竖直状态,让摩擦板15可以充分接触螺旋换热腔体52内壁,从而在保证了清理效果的同时,还能让清理组件6更轻松回归到螺旋换热腔体52底部,而圆球18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轴16与转杆一 10垂直接触后,还可以正常转动。
所述转杆一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凸块19,所述传动臂11的内侧开设有空心槽23,所述空心槽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杆二24,所述转杆二24 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长杆25,所述长杆25的两组分别固定安装有撞击块一26 和撞击块二22,工作时,随着转杆一10的转动,会带动凸块19进行转动,使得凸块19会与撞击块一26发生撞击,在转杆二24和长杆25的配合下,让撞击块二22发生运动,使得撞击块二22撞击传动臂11,让摩擦板15震动,通过震动效果,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板15对螺旋换热腔体52内部的清理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2中的问题。
所述凸块19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凸块19的外侧开设有凹槽20,所述凸块19为弹性材料制作,工作时,配合凸块19外侧开设有凹槽20可以保证凸块19对撞击块二22的传动效果,且配合凸块19的弹性材料设置,可以减少凸块19与连接轴16之间的摩擦,防止凸块19长期摩擦连接轴16内壁,造成连接轴16内壁损伤的问题。
所述凸块19内侧呈空心设置,所述凸块19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移动球 21,工作时,由于凸块19内部为空心设置,当凸块19和撞击块一26发生撞击后,回到凸块19暂时收缩,之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凸块19中的移动球 21向凸块19的顶端移动,并形成聚集,保证下一次撞击过程力度足够,从而既保证了传动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凸块19对连接轴16内壁的磨损问题。
所述摩擦板15的外侧设置有铁丝圈30,所述铁丝圈30呈波浪形设置,且摩擦板15的外侧设置有毛刷29,所述毛刷29位于铁丝圈30的一侧,工作时,配合铁丝圈30和毛刷29的双层配合,利用铁丝圈30来减少水垢的附着力后,再通过毛刷29进行再次的清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水垢的去除效果,同时配合铁丝圈30的波浪形设置,可以让铁丝圈30在旋转清理时,在横向也有一定的清理面积和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清理水垢的功效。
所述铁丝圈30与毛刷29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变形组件,变形组件包括铁丝网罩二28和铁丝网罩一27,所述铁丝网罩二28呈长条形设置,所述铁丝网罩一27呈半月形设置,所述铁丝网罩一27和铁丝网罩二28的内侧均呈空心状设置,且铁丝网罩二28的一端与铁丝网罩一27的中部连接,工作时,加上若干组变形组件和毛刷29、铁丝圈30形成三层清理层,进一步增加清理效果的同时,由于若干组铁丝网罩二28为长条形设置,在清理组件6螺旋清扫时,可以增加横向的清扫效果,而半月形的铁丝网罩一27,可以保证竖向的清扫效果,且由于铁丝网罩一27和铁丝网罩二28的内侧均呈空心状设置,使得铁丝网罩一27和铁丝网罩二28再受到压力时,会向另一侧进行挤压,使得另一侧向外凸起,从而能够增加接触面积和接触硬度,进一步增加去水垢的效果。
工作时,启动单晶炉本体1进行制备工作,向换热器本体2中加热交换水,由于换热器本体2为铬锆铜材料制作,铬锆铜相比与世面上常用的316 不锈钢有着更好的导热效果;
316不锈钢,其密度7.98g/cm3,导热系数如下表:
Figure RE-GDA0003390429970000101
而铬锆铜(CuCr1Zr)材料的相关性能如图6所示;
铬锆铜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且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通过材料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时,具体加水步骤为,通过进水管3向螺旋换热腔体52加水,换热后的水再从出水管4向外流出,利用下进上出的设置,保证了换热器本体2中不会存在空腔,保证了其换热效果,同时内壳52的圆台形设置,可以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同时配合清理组件6的设置,当水流进入螺旋换热腔体52中后,会使得清理组件6在螺旋换热腔体52 中移动,之后随着水流将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部摩擦一遍,从而可以有效的清除换热器本体2中的残留水垢,减少了水垢的堆积,水流停止流动后,配合螺旋换热腔体52的水平倾斜式设计,清理组件6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底端,也可以通过反向通水的方法让其归位,等待下一次清理工作,也可以将翻转门7开启,将清理组件6向外取出进行定期清理,通过减少水垢的附着,不仅可以减少后续清理换热器本体2内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干净的换热器本体2还能保证其换热效果;工作时,配合摩擦板15外侧半圆形设置,两组摩擦板15的接触面积已经可以包含整体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壁,通过四组摩擦板15的设置实现了双层清扫的效果,从而增大了清扫效果,同时配合若干组弧形设置的连接臂13,使得摩擦筒8的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旋转,配合旋转清扫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螺旋换热腔体52内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2中的问题;工作时,配合旋转扇9的设置,可以带动转杆一10发生旋转,转杆一10旋转时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会带动连接轴16、传动臂11和摩擦板15在活动槽14的内侧进行运动,同时配合摩擦筒8的旋转,可以进一步增加对螺旋换热腔体52内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2中的问题;工作时,配合倾斜槽17的设置,当清理组件6自上而下回归移动时,会使得传动臂11发生转动,使得转杆一10移动到倾斜槽17的内侧,此时由于发生旋转,导致转杆一10与连接轴16不再垂直,导致摩擦板15不再与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壁冲分接触,使得清理组件6可以顺利向下滑动,当清理组件6自下向上移动时,在水流的推动向,摩擦筒8向前移动,使得连接轴16旋转至竖直状态,让摩擦板15 可以充分接触螺旋换热腔体52内壁,从而在保证了清理效果的同时,还能让清理组件6更轻松回归到螺旋换热腔体52底部,而圆球18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轴16与转杆一10垂直接触后,还可以正常转动;工作时,随着转杆一10的转动,会带动凸块19进行转动,使得凸块19会与撞击块一26发生撞击,在转杆二24和长杆25的配合下,让撞击块二22发生运动,使得撞击块二22撞击传动臂11,让摩擦板15震动,通过震动效果,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板15对螺旋换热腔体52内部的清理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水垢附着在换热器本体2中的问题;工作时,配合凸块19外侧开设有凹槽20可以保证凸块19对撞击块二22的传动效果,且配合凸块19的弹性材料设置,可以减少凸块19与连接轴16之间的摩擦,防止凸块19长期摩擦连接轴16内壁,造成连接轴16内壁损伤的问题;工作时,由于凸块19内部为空心设置,当凸块19和撞击块一26发生撞击后,回到凸块19暂时收缩,之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凸块19中的移动球21向凸块19的顶端移动,并形成聚集,保证下一次撞击过程力度足够,从而既保证了传动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凸块 19对连接轴16内壁的磨损问题;工作时,配合铁丝圈30和毛刷29的双层配合,利用铁丝圈30来减少水垢的附着力后,再通过毛刷29进行再次的清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水垢的去除效果,同时配合铁丝圈30的波浪形设置,可以让铁丝圈30在旋转清理时,在横向也有一定的清理面积和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清理水垢的功效;工作时,加上若干组变形组件和毛刷29、铁丝圈30形成三层清理层,进一步增加清理效果的同时,由于若干组铁丝网罩二28为长条形设置,在清理组件6螺旋清扫时,可以增加横向的清扫效果,而半月形的铁丝网罩一27,可以保证竖向的清扫效果,且由于铁丝网罩一27和铁丝网罩二28的内侧均呈空心状设置,使得铁丝网罩一27和铁丝网罩二28再受到压力时,会向另一侧进行挤压,使得另一侧向外凸起,从而能够增加接触面积和接触硬度,进一步增加去水垢的效果。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Claims (10)

1.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单晶炉本体(1)中的换热器本体(2),所述换热器本体(2)为铬锆铜材料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2)包括外壳(5)和内壳(51),所述内壳(51)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内壳(51)的另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且内壳(51)整体成圆台形设置,所述外壳(5)和内壳(51)之间开设有螺旋换热腔体(52),所述螺旋换热腔体(5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理组件(6),且内壳(51)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翻转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摩擦筒(8),所述摩擦筒(8)呈圆柱形设置,所述摩擦筒(8)的外侧设置有四组摩擦板(15),所述摩擦板(15)的外侧呈半圆形设置,四组所述摩擦板(15)在摩擦筒(8)的外侧等距排列,且两两平行,所述摩擦筒(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连接臂(13),所述连接臂(13)的外侧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筒(8)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12),所述固定轴(12)的外侧与若干组连接臂(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一(10),所述转杆一(10)的外侧靠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扇(9),所述传动臂(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与转杆一(10)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传动臂(11),所述传动臂(11)的一端与摩擦板(15)连接,所述摩擦筒(8)的外侧开设有四组活动槽(14),所述摩擦板(15)位于活动槽(14)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6)的两端均开设有倾斜槽(17),两组所述倾斜槽(17)分别位于连接轴(16)的两侧,且连接轴(16)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圆球(18),所述圆球(18)与倾斜槽(17)呈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一(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凸块(19),所述传动臂(11)的内侧开设有空心槽(23),所述空心槽(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杆二(24),所述转杆二(2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长杆(25),所述长杆(25)的两组分别固定安装有撞击块一(26)和撞击块二(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9)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凸块(19)的外侧开设有凹槽(20),所述凸块(19)为弹性材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9)内侧呈空心设置,所述凸块(19)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移动球(2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板(15)的外侧设置有铁丝圈(30),所述铁丝圈(30)呈波浪形设置,且摩擦板(15)的外侧设置有毛刷(29),所述毛刷(29)位于铁丝圈(30)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圈(30)与毛刷(29)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变形组件,变形组件包括铁丝网罩二(28)和铁丝网罩一(27),所述铁丝网罩二(28)呈长条形设置,所述铁丝网罩一(27)呈半月形设置,所述铁丝网罩一(27)和铁丝网罩二(28)的内侧均呈空心状设置,且铁丝网罩二(28)的一端与铁丝网罩一(27)的中部连接。
CN202111288066.1A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Active CN114018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8066.1A CN114018072B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8066.1A CN114018072B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072A true CN114018072A (zh) 2022-02-08
CN114018072B CN11401807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005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8066.1A Active CN114018072B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807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683A1 (zh) * 2015-06-04 2016-12-08 何锡欢 一种快速高温加热装置
CN206695670U (zh) * 2017-04-14 2017-12-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换热管内组合式扰流防垢内插件
US20190009306A1 (en) * 2015-08-11 2019-01-10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Heat exchanger
CN209204687U (zh) * 2018-10-30 2019-08-06 河北维尔利动物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清洗冷凝管的旋转蒸发器
CN211522367U (zh) * 2019-12-27 2020-09-18 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炉的水冷热屏结构
CN113280676A (zh) * 2021-05-19 2021-08-20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冷热屏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113481591A (zh) * 2021-08-11 2021-10-08 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升单晶生长速度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683A1 (zh) * 2015-06-04 2016-12-08 何锡欢 一种快速高温加热装置
US20190009306A1 (en) * 2015-08-11 2019-01-10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Heat exchanger
CN206695670U (zh) * 2017-04-14 2017-12-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换热管内组合式扰流防垢内插件
CN209204687U (zh) * 2018-10-30 2019-08-06 河北维尔利动物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清洗冷凝管的旋转蒸发器
CN211522367U (zh) * 2019-12-27 2020-09-18 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炉的水冷热屏结构
CN113280676A (zh) * 2021-05-19 2021-08-20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冷热屏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113481591A (zh) * 2021-08-11 2021-10-08 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升单晶生长速度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072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3640B (zh) 一种振动紊流式卧式u型换热管型换热器
CN101021394A (zh) 一种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1348108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换热器
CN206430634U (zh) 一种胶球自动除污集球器及冷水机组清洗装置
CN114018072A (zh) 一种单晶炉用高导热性水冷热屏换热器
CN218270311U (zh) 一种新型烟气换热管组件
CN208872163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18764722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18089045A (zh)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7739716A (zh) 一种自动除垢式板式换热器
CN113883742B (zh) 一种热泵交换器
CN1424554A (zh) 双扰流螺旋式强化换热及自动除垢装置
CN115420121A (zh) 一种高压高效换热器
CN213067206U (zh) 一种自清洁型旋流换热器
CN211781455U (zh) 一种低静音薄型风机盘管
CN216432598U (zh) 一种流动压力更加均匀的包围式换热器
CN216620790U (zh) 一种换热管
CN215864811U (zh) 一种自动清洁式空气冷却器
CN216694637U (zh) 一种聚丙烯化工工艺用多介质换热器
CN118031684B (zh)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换热器
CN118816595B (zh) 一种紧凑型换热器结构
CN2789711Y (zh) 漏斗式胶球回收网
CN221123098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用内翅片
CN220893042U (zh) 一种铜管铝翅片热交换器
CN213631769U (zh) 一种冷凝器喷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