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8482A - 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8482A
CN114008482A CN202080043743.0A CN202080043743A CN114008482A CN 114008482 A CN114008482 A CN 114008482A CN 202080043743 A CN202080043743 A CN 202080043743A CN 114008482 A CN114008482 A CN 114008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measurement
mark
dimensional
center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37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村义人
藤原祥持
数原悠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08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06T7/74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involving reference images or patch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 G01C15/004Reference lines, planes or s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2Means for marking measuring points
    • G01C15/06Surveyors' staffs; Movable mark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712Fixed beam scanning
    • G06K7/10722Photodetector array or CCD sc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0Determination of colour characterist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12Image segmentation details
    • G06T2207/20164Salient point detection; Corner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04Mark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将含有预先设置于建筑物的测量对象的二维标记的摄影图像予以摄影。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二维标记所对应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与数据库的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比对而辨识特定的识别图样。测量机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05)将关联附加于特定的识别图样的含有测量对象的设定值的测量信息显示于摄影图像。计算控制部(206)计算摄影图像内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标记中心位置与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调整控制部(207)调整望远镜的方向以使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标记中心位置。测距控制部(208)使用测量机在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标记中心位置的状态下测距该标记中心位置作为测定值。信息储存控制部(209)将测定值储存于数据库。

Description

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利用特征标记(标识)的测量关联技术。例如,日本特开平5-149748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相对位置姿势计测用目标标记,其由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标记及设置于另一平面上的一个标记构成,使标记具有特征量。日本特开2016-138802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测量系统,具有棱镜及全站仪,该全站仪为对棱镜照射测距光,基于来自棱镜的反射测距光而进行测距。日本特开2017-151013号公报(专利文件3)公开了一种测量支持装置,具有影像取得部、利用指定标记的影像分析处理部及作业支持部。日本特开2019-113491号公报(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标的装置,在表面具有螺旋状的图样显示。
再者,日本特开2017-201281号公报(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自动准直装置,以计算器比较测定信息与构造物的设计信息。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477848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6)公开了贴于钢构造体构件的二维条形码。日本特开2017-15445号公报(专利文献7)公开了一种计测程序,在无法从影像信息检测出检测标记的情况下,为了适当唤起注意而发出警告音并且于显示画面进行错误显示。日本特开2017-72442号公报(专利文献8)公开了一种测定装置,终端将预先定出的测定预定位置与位置测定装置所测定的反射棱镜的测定位置予以比较,计算出其位置关系,将反射棱镜的测定预定位置与实际测定的测定位置的位置关系予以图像化地显示于终端的显示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97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88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51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9-113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7-201281号公报
专利文献6: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477848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7-15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7-72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通常的测量中,测量者于建造物或柱子等的建筑物的测量对象设置测量专用的目标薄片(反射片),于正前方面对目标薄片的位置(正对的位置)设置测量机,以测量机的望远镜准直目标薄片,以测量机测距,由此测定目标薄片的坐标。
测量机在测距之际,于望远镜的准直方向照射激光,检测出从目标薄片反射的激光的反射光的强度。于此,激光光从测量机发出,在目标薄片反射,该反射光从目标薄片返回至测量机。以测量机检测出的反射光,往返测量机到目标薄片的距离,因而会就往返距离的量产生延迟,此延迟则成为相位差。测量机基于相位差计算出至目标薄片为止的距离,而测定目标薄片的坐标。
于此,目标薄片的坐标的测定,反射光必须有一定强度的返回,因而相对于目标薄片的激光的入射角,只要是例如从测量机正对于目标薄片的位置于左右至约45度为止的范围,测量机就能够测定目标薄片的坐标,但是入射角越大反射光的强度越弱。再者,因环境的明暗,测量机所检测出的反射光的强度会变动。由于这些理由,测量机存在于正对目标薄片的位置为佳。因此,测量者会有于正对目标薄片的位置设置测量机及测量机的设置会费时费工的课题。再者,在测量者看测量机的望远镜并以手动准直目标薄片的情况下,会因测量者的本领而影响对于目标薄片的准直精确度,而有容易产生对于准直的人为误差的课题。
现今于测量机搭载有自动准直的功能,当在测量者将望远镜朝向目标薄片的状态下对测量机指示自动准直的命令,测量机于望远镜的准直方向照射激光,检测出该激光的反射光的强度,基于反射光的光量分布而决定目标薄片的中心位置。目标薄片为测距用的棱镜也为同样。因此,在自动准直的情况下,测量机仅检测出从特定的光反射物的反射光为佳。另一方面,在自动准直的情况下,如果测量机不在正对目标薄片的位置至左右15度为止的范围,则无法将来自目标薄片的反射光的强度予以适当地检测出来,而有无法将特定的目标薄片予以准直的课题。再者,在建筑物有目标薄片以外的光反射物的情况下或在两个以上的目标薄片邻近的情况下,当测量者利用自动准直的功能,因为来自多个光反射物的反射光,使得测量机无法将来自特定的目标薄片的反射光的强度予以适当地检测出来,而有准直精确度低落的课题。
再者,在建筑物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薄片邻近的情况下,当测量者以望远镜准直目标薄片,对于准直了的是哪一个目标薄片会有混淆的疑虑,而有将测定的目标薄片的测定值予以关联附加于不同的目标薄片的可能性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虽然能够进行标记的确认,但是有无法对标记本身附加信息的课题。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有于对应目标薄片的棱镜之外必须另外设置设定识别信息、且无法对设定识别信息本身附加信息的课题。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由于指定标记设于目标的缘故,测量者为了提高测定值的精确度,而有必须在正对于目标的位置设置测量机的课题。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有必须于目标之外另外设置螺旋状的图样显示,且无法对图样显示本身附加信息的课题。
专利文献5、7、8记载的技术,有无法对标记关联附加信息的课题。专利文献6记载的技术,由于采用格子细的QR码作为二维条形码,而有在测量现场无法辨识二维条形码的课题。
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前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能够减轻测量的时间及工夫的同时,高精确度地准直且正确地进行测定值的关联附加。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关于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包含摄影控制部、辨识控制部、信息显示控制部、计算控制部、调整控制部、测距控制部以及信息储存控制部。该摄影控制部,使用测量机的望远镜将摄影图像予以摄影,该摄影图像包含预先设置于建筑物的测量对象的二维标记。该辨识控制部,将该摄影图像中的对应于二维标记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予以检测,并将所检测出的摄影图样与标记信息表的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予以比对,以将对应于该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予以辨识。该信息显示控制部,当该特定的识别图样的辨识完成时,将该标记信息表中的测量信息予以取得并显示于该摄影图像,该测量信息关联附加于该特定的识别图样且含有该测量对象的设定值。该计算控制部,将该摄影图像内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标记中心位置与该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予以计算。该调整控制部,基于该差值调整该望远镜的方向,使该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该标记中心位置。该测距控制部,使用该测量机,在该十字线的中心位置与该标记中心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将该标记中心位置予以测距而作为测定值。该信息储存控制部,当测距完成时,将该测定值与该测量信息的设定值一同关联附加于该特定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并且储存于该标记信息表。
关于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包含:摄影控制步骤、辨识控制步骤、信息显示控制步骤、计算控制步骤、调整控制步骤、测距控制步骤以及信息储存控制步骤。测量方法的各步骤对应于测量系统的各部构件。
发明效果
经由本发明,能够减轻测量的时间及工夫的同时,高精确度地准直且正确地进行测定值的关联附加。
附图说明
图1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测量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测量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为用于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器械点测定的实行顺序的流程图。
图4的A为表示二维标记的产生及标记信息表的一个范例的图;图4的B为表示二维标记的设置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5的A为表示测量现场中测量机的机械点的测定及含有二维标记的摄影图像的摄影的一个范例的图;图5的B为表示在测量机位于正对二维标记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摄影图像及在测量机位于斜对二维标记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摄影图像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6的A为表示在测量机位于相对于二维标记为急倾斜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摄影图像、摄影图样与识别图样的比较及错误显示的一个范例的图;图6的B为表示摄影图像内的测量信息的显示及标记中心位置与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的计算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7的A为表示在摄影图像内的箭头标记与信息的引导显示及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于标记中心位置的情况下的信息的显示的一个范例的图;图7的B为表示管理值的范围内的测定值与精确度的显示及反映有测定值的标记信息表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8的A为表示管理值的范围外的测定值、精确度与信息的显示及反映有测定值的标记信息表的一个范例的图;图8的B为表示在一个摄影图像拍到多个二维条形码的情况下及在一个摄影图像拍到多个目标薄片的情况下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9的A为表示测量现场中包含二维标记的摄影图像的摄影的一个范例的图;图9的B为表示管理值的范围内的测定值与精确度的显示及管理值的范围外的测定值与精确度的显示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0为表示在一个摄影图像拍到多个二维标记的情况下的测量信息的显示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1的A为表示六乘六的图样中的角度、摄影图样、检出率及辨识率的一个范例的图;图11的B为表示七乘七的图样中的角度、摄影图样、检出率及辨识率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2的A为表示使用二维标记的实验现场的概要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图12的B为表示从设置位置“1”至设置位置“3”的摄影图样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3的A为表示从设置位置“4”至设置位置“6”的摄影图样的一个范例的图;图13的B为表示实施例(二维标记)及比较例(目标薄片)的设置位置、尺寸及测定结果的评价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4的A为表示包含多个二维标记的纸张及使用二维标记的实验现场的概要的立体图;图14的B为表示实验现场的状况的照片。
图15为表示一个摄影图像拍到各个二维标记图像的辨识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6的A为表示包含多个目标薄片的纸张的立体图;图16的B为表示对包含多个目标薄片的纸张的自动准直的结果的照片。
图17的A为表示对包含多个目标薄片的纸张的自动准直的其它结果的照片;图17的B为表示对包含多个目标薄片的纸张的自动准直的其它结果的照片。
图18的A为表示在二维标记为正方形的情况下的一个范例的图;图18的B为表示在二维标记为圆形的情况下的一个范例的图。
图19的A为表示简易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的实施例及复杂识别图样的二维条形码的比较例的一个范例的图;图19的B为表示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标记的实验现场的概要的立体图及平面图。
图20为表示以实施例的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的辨识结果的各个设置位置的照片。
图21为表示以比较例的二维条形码的识别图样的无法辨识结果的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供本发明的理解。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为具体化本发明的一个范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特征。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测量系统1(也称为测量装置),基本上具备:测量机10、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服务器12及网络13。测量机10及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例如由测量者搬送,拿进测量现场。在测量现场,建筑物14(例如柱子)的测量对象14a(例如柱头)设置有二维标记15。
再者,测量系统1也可进一步具备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设于事务所、工厂等据点。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例如由管理者携带,拿进测量现场。
测量机10一般在建设现场或土木现场使用,能够自动准直及自动追踪。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为一般使用的计算机,例如包含小型计算机,外接于测量机10,或安装而内置于测量机10。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基于来自测量者的指示而控制测量机10的动作。再者,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透过网络13取得来自服务器12的信息,或将来自测量机10的测量结果发送至服务器12。
测量机10具备本体部100及(准直)望远镜101。本体部100构成为能够于水平方向旋转。望远镜101设置为相对于本体部100能够于垂直方向旋转。因此,望远镜101相对于测量机10能够于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旋转。
望远镜101具有数字相机的功能,能够将位在望远镜的观测方向(光轴的方向)的对象物的图像予以摄影。数字相机具备于望远镜101的透镜的光轴平行地设置的感光组件(例如CCD影像组件、CMOS影像组件),感光组件的摄影图像的中心与望远镜的光轴一致,因此以数字相机摄影的摄影图像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与望远镜所准直而测距的对象物的表面的测定位置一致。
二维标记15具有能够独特识别的识别图样。虽然识别图样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二维标记15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识别图样为以纵长均等分割成规定的数量且横长分割成规定的数量而形成多个格子,并且以白色或黑色将该多个格子着色而得到的图样,构成为能够独特识别。另外,二维标记15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是印刷物、贴纸、标签等,直接印刷在建筑物14的测量对象14a或3D打印也无妨。再者,二维标记15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例举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测量机10的望远镜101的准直为对到二维标记15的中心位置,当测量机10输入有测定命令,测量机10从望远镜101对二维标记15的中心位置照射扫描光,该扫描光从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反射,再次入射至望远镜101。入射的反射光经由测量机10的感光组件变换成感光讯号。测量机10以角度检测器检测出望远镜101的水平角度及垂直角度。然后,测量机10的激光测距仪使用感光讯号,将从测量机10至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为止的斜距离予以计测。激光测距仪具有使用反射棱镜及目标薄片的规定的模式与不使用目标薄片及棱镜的无棱镜模式,在本发明中以无棱镜模式为基本。测量机10的本体部100(计测部)基于检测出的望远镜101的水平角度及垂直角度与计测的斜距离,将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的坐标(三维坐标值)予以计测以作为计测值。此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的坐标,例如以测量机10的机械点的坐标为基准而算出。
服务器12为一般使用的计算机,将来自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信息储存至储存媒体,或从储存媒体输出信息。再者,服务器12透过网络以能够通讯的方式与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连接,对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进行信息的取得或输出。
网络13以能够通讯的方式分别与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服务器12、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连接。网络13除了透过
Figure BDA0003410915030000091
热点的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包含透过无线基地台的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第三世代(3G)的通讯方式、LTE等的第四世代(4G)的通讯方式、第五世代(5G)以后的通讯方式、
Figure BDA0003410915030000092
特定小功率无线方式等的无线通信网络。
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为一般使用的计算机,包含:例如桌上型终端装置、附有触控面板的携带终端装置、平板型终端装置及穿戴型终端装置。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由事务所或工场等的第三者操作,透过网络13访问服务器12,读取服务器12的数据,显示在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也是相同。
另外,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服务器12、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具有用于输入指令的输入部、用于存放信息的储存部及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测量机10、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服务器12、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及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内置有未以图式表示的CPU(中央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访问存储器)等,CPU为例如利用RAM作为作业区域,执行储存在ROM等的计算机程序。关于后述的各部,也是经由CPU执行计算机程序而实现各部的功能。
接着参考图2至图10,同时对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及执行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测量者、管理者等的使用者,使用事务所、工场等据点的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当指示测量用的二维标记15的产生的命令,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的产生控制部201产生二维标记15(图3,S101)。
产生控制部201的产生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4的A所示,产生控制部201基于使用者的指示,使用二维标记15用的字典,将具有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二维标记15予以产生。二维标记15例如以正方形构成。再者,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为例如经由将纵长分割成六等份且将横长分割成六份而形成多个格子,并以白色或黑色将该多个格子着色所得的图样,构成为能够独特识别。
接着,当二维标记15的产生结束,用户输入规定的测量信息{例如,设定值(x0,y0,z0)},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的关联控制部202将产生的二维标记15予以关联附加于该测量信息并储存(图3,S102)。
于此,测量信息是指在使用二维标记15进行测量的情况下所必须的信息,至少包含关系于测量结果的设定值。例如,在二维标记15设置在柱14的柱头14a的情况下,测量信息除了设定值以外,能够列举有现场名、信道名、节、管理值等的关系于柱的信息。再者,测量信息也可包含柱14的关于制造的信息(制造者、制造年月日等)。若建筑物14或测量对象14a的种类不同的话,测量信息则被适当设计。
关联控制部202的关联附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4的A所示,关联控制部202透过网络13访问服务器12,参照服务器12的标记信息表400。标记信息表400中,二维标记项目401、测量信息项目402关联附加而作为数据库而被储存。
于此,关联控制部202使先前产生的二维标记15储存于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项目401,同时使先前输入的测量信息403{设定值(x0,y0,z0)}储存于标记信息表400的测量信息项目402。由此,能够将测量信息403关联附加于二维标记15。
然后,测量信息403的关联附加完成,用户将二维标记15设置在建筑物14(例如:柱)的测量对象14a(例如:柱头)(图3,S103)。
于此,二维标记15的设置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测量现场,将二维标记15设置于测量现场的柱14的柱头14a的情况下,如图4的B所示,用户能够将二维标记15带到测量现场,并且贴附于已经存在的柱14的柱头14a,由此设置二维标记15。再者,例如,在柱14的制造工厂,在将二维标记15设置于柱14的柱头14a的情况下,用于贴附二维标记15的机器臂404,从服务器12或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取得二维标记15,自动地将二维标记15贴附于产线制造的柱14的柱头14a,由此能够设置二维标记15。除此以外,在机器臂404能够以3D打印机进行3D印刷的情况下,自动地将二维标记15予以3D印刷于柱14的柱头14a也有没问题。当然,在柱14的制造工厂,用户将二维标记15直接贴附于柱14的柱头14a也没有问题。
另外,在存在有多个测量对象的情况下,则返回S101,重复S101至S103的处理。
然后,在测量现场,当柱14的柱头14a设置了二维标记15,或从柱14的制造工厂搬送至测量现场的柱14设置于规定的位置并且柱14的柱头14a设置了二维标记15,测量的准备完成。
于此,测量者将具有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量机10搬送至测量现场,如图5的A所示,于看得见设置于柱14的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的位置设置测量机10。然后,当测量者为了测量机10的机械点的测定而操作测量机10,测量机10测定机械点M的坐标(xm,ym,zm)(图3,S201)。
机械点M的坐标(xm,ym,zm)的测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测量者将两个已知点分别进行准直及测距,测量机10基于以测量机10为中心的二点的已知点的各自的距离及方位角,测定测量机10的机械点M的坐标(xm,ym,zm)。也可使用其他已知的方法。经由测定测量机10的机械点M的坐标(xm,ym,zm),能够以测量机10的机械点M的坐标(xm,ym,zm)将后述的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的坐标予以计算出来。
接着,当机械点M的坐标(xm,ym,zm)的测定完成,测量者操作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以自动或手动将测量机10的望远镜101朝向柱14的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对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指示摄影的命令。然后,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使用测量机10的望远镜101,将含有柱14的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的摄影图像予以摄影(图3,S202)。
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的摄影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5的A所示,测量者以望远镜101或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观看柱14的柱头14a,并操作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将含有二维标记15的柱头14a的附近予以准直。然后,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将以望远镜101所见的摄影图像予以摄影。
测量者以望远镜101观看含有二维标记15的柱头14a的附近,并如图5的B所示,操作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在摄影图像500中,使表示摄影图像500的中心位置(光轴、焦点)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朝向二维标记15移动。然后,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伴随着望远镜101的方向的移动,将望远镜101所见的摄影图像500予以摄影。另外,于摄影图像500的摄影之际,适当地对摄影图像500内所拍到的二维标记15进行对焦的聚焦处理也无妨。
当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开始摄影图像的摄影,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摄影图像中的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与标记信息表400(数据库)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予以比对,而将对应于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予以辨识(图3,S203)。
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的辨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5的B所示,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摄影图像500中的二维标记图像501予以检测。于此,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检测二维标记图像501之际,也可对摄影图像500进行二值化处理等的图像处理,而使二维标记图像501的检测变得容易。
于此,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的检测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摄影图像500中,将对应于辨识图样P的形状的形状图像且周端部以规定的颜色(例如:黑色)着色的形状图像作为二维标记图像501而予以检索,将检索出的二维标记图像501中的该周缘部以外的内部的图样作为摄影图样Q而予以检测。于此,形状图像为依存于识别图样P的形状,例如,以正方形或圆形为基本,但是根据相对于二维标记15的测量机10的位置,为菱形或椭圆形也无妨。由此,周缘部以规定颜色着色的形状图像,在测量现场极为稀奇,因而能够迅速地检索二维标记图像501。再者,二维标记图像501中,将周缘部用于检索,将周缘部以外的内部用于图样,由此能够赋予二维标记15两个功能。
另外,在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在无法将摄影图像500中的二维标记图像501检索的情况下或无法从二维标记图像501检测摄影图样Q的情况下(图3,S203 NO),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催促二维标记15的适当摄影的警示予以显示于摄影图像500(图3,S204)。由此,能够催促测量者使以望远镜101适当地摄影二维标记15。在此情况下,返回S201,重新进行处理。
接着,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访问服务器12,参照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项目401的二维标记15,将筛选的二维标记图像501的摄影图样Q与所参照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予以比较,判定两者是否一致。
于此,摄影图样Q与识别图样P是否为一致的判定是例如经由将构成摄影图样Q的格子的颜色的配置,是否与构成识别图样P的格子的颜色的配置为一致予以判定而成。具体而言,如图5的B所示,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为将纵长分割成六等份且将横长分割成六份,因而,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二维标记图像501的摄影图样Q的纵长分割成六等份,将横长分割成六份,并将该分割所形成的多个格子q的颜色分类成白色或黑色。于此,格子p的颜色的分类,例如经由实施图像的二值化处理等的图像处理而容易分类也无妨。然后,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摄影图样Q的格子q的颜色的配置与识别图样P的格子p的颜色的配置予以比较,而将与摄影图样Q的格子q的颜色的配置为一致的格子p的颜色的配置的识别图样P予以辨识(特定)。
再者,相对于二维标记15,在测量机10位于正对的位置的情况下,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501则表示成正方形。在此情况下,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正方形的二维标记图像501的摄影图样Q与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比较,由此从标记信息表400辨识一致的识别图样P(图3,S203是(YES))。
再者,相对于二维标记15,在测量机10位于斜对的位置的情况下,摄影图像502中,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503则变形成菱形来表示。在此情况下,虽然二维标记图像503会多少变形,但是各个格子q的颜色的配置为特定,二维标记图像601的摄影图样Q能够辨识是哪一个识别图样P。因此,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菱形的二维标记图像503的摄影图样Q与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予以比较,由此从标记信息表400辨识一致的识别图样P(图3,S203是)。如此一来,即使在测量机10位于相对于二维标记15为斜对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而辨识二维标记15。再者,即使柱14的柱头14a的附近存在光反射物,由于不是根据反射光来特定二维标记15的缘故,因而能够适当地辨识二维标记15。
另一方面,如图6的A所示,相对于二维标记15,在测量机10位于极倾斜的位置的情况下,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601则表示成变形甚多的菱形。在此情况下,即使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成功检测二维标记图像601,但是二维标记图像601过度变形,各个格子q挤压或重叠,无法特定各个格子q的颜色的配置,二维标记图像601的摄影图样Q无法辨识是哪一个识别图样P。换言之,即使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变形甚多的菱形的二维标记图像601的摄影图样Q与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比较,也无法从标记信息表400辨识一致的识别图样P(图3,S203否(NO))。在此情况下,如图6所示,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将催促测量机10的移动的警示602(例如:“错误无法识别。请改变位置。”予以显示于摄影图像600(图3,S204)。由此,在无法辨识二维标记15的測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不适当的情况下,能够将其意旨传递给测量者,催促测量机10的再设置以使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变得适当。在此情况下,返回S201,重新进行处理。
再者,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的其他对比方法,能够列举如下。例如,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也可经由将摄影图样Q由规定的规则所变换的摄影ID编号与识别图样P由规则所变换的识别ID编号予以比对,而比对摄影图样Q与识别图样P。规则例如能够从构成摄影图样Q与识别图样P的格子的颜色的配置,将特定的ID编号予以独特地決定。识别ID编号为经由规则将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变换而得到,并预先储存于标记信息表400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P。由此,在测量现场,经由规则将检测的摄影图样Q变换成摄影ID编号,与预先变换的识别ID编号比对即可,因而能够提升比对的正确性。
然后,当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辨识完成,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量机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05,将关联附加于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包含柱14的柱头14a的设定值的测量信息予以显示于摄影图像603(图3,S205)。
测量机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05的显示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测量机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05访问服务器12,取得标记信息表400的测量信息项目402中的关联附加于具有经辨识的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二维标记15的测量信息403{设定值(x0,y0,z0)等},如图6的B所示,显示于摄影图像603。由此,测量者能够透过摄影图像603,容易地掌握设置有二维标记15的柱14的柱头14a的测量信息403。再者,经由测量信息403显示于摄影图像603,测量者能够再次确认测量对象,而能够防止测量者弄错或误会等人为失误。
然后,当测量信息403的显示完成,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计算控制部206,将摄影图像603内的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标记中心位置Cm与望远镜101的摄影图像603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差值(dix,diy)予以计算(图3,S206)
计算控制部206的计算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6的B所示,摄影图像603构成为:以摄影图像603的规定的位置(例如:左下角)为原点,纵方向定为y轴,横方向定为x轴的相机坐标系统(二维坐标系统)。于此,计算控制部206分别取得摄影图像603中的二维标记图像604的四个角落a的坐标,计算二维标记图像604的四个角落a的坐标的平均值,由此计算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于此,在二维标记图像604为正方形等的四边形的情况下,虽然二维标记图像604的四个角落a的坐标的平均值对应于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但是计算控制部206计算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根据二维标记图像604的形状而使用其他方法也无妨。
再者,在柱14为角柱的情况下,虽然摄影图像603中的二维标记图像604不易产生歪斜,但是在柱14为圆柱的情况下,二维标记图像604容易产生歪斜。在此情况下,计算控制部206对摄影图像603中的二维标记图像604进行正射影像修正,而修正该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歪斜,分别取得修正后的二维标记图像604的四个角落a的坐标,计算二维标记图像604的四个角落a的坐标的平均值,由此计算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即可。
然后,计算控制部206取得摄影图像603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坐标,将二维标记图像604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减去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坐标,而计算标记中心位置Cm与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差值(dix,diy)。
然后,当差值(dix,diy)的计算完成,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调整控制部207根据差值(dix,diy),以将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对准标记中心位置Cm的方式,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图3,S207)。
调整控制部207的调整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7的A所示,调整控制部207于摄影图像603显示用于从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对准标记中心位置Cm的引导显示。具体而言,调整控制部207于摄影图像603,显示从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朝向标记中心位置Cm的箭头标记700,同時显示催促将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对准标记中心位置Cm的信息701(例如:“请将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标记中心位置。”。由此,能够引导测量者使用望远镜101的方向至适当的方向。
再者,每次当调整控制部207,于摄影图像603显示差值(dix,diy)的同时,伴随着望远镜101的方向的调整而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移动,调整控制部207计算并显示标记中心位置Cm与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差值(dix,diy)。由此,测量者能够看着差值(dix,diy)并将望远镜101的方向对准二维标记15。
于此,每次测量者移动望远镜101的方向,调整控制部207将差值(dix,diy)是否在规定的阈值的范围内予以判定。阈值由例如测量者、管理者等预先设定。在差值(dix,diy)在阈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调整控制部207经由进行箭号标记700或信息701等的引导显示,能够催促测量者对望远镜101的方向的调整。
另一方面,测量者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而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邻近标记中心位置Cm,差值(dix,diy)成为在阈值的范围内。然后,调整控制部207判定差值di在阈值的范围内,如图7的A所示,将催促测距的信息702(例如:“请测距。”)予以显示。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二维标记15的准直,且高精確度地进行准直。再者,能够适当地通知测量者测距的试剂。
另外,上述中,经由调整控制部207进行上述的引导显示,经由测量者的手动而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但是为其他的构成也无妨。例如,也可构成为:调整控制部207以根据差值(dix,diy),与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操作望远镜101,将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对准标记中心位置Cm的方式自动地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由此,不用透过测量者来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测量者只要确认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是否与标记中心位置Cm一致即可完成,能够削减测量者的麻烦及时间。再者,能够让测量者的技术所致的对于准直的人为误差难以发生。
然后,当望远镜101的方向的调整完成,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距控制部208使用测量机10,在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对准标记中心位置Cm的状态下,将该标记中心位置Cm作为测定值进行测距(图3,S208)。
测距控制部208的测距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当测量者透过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对测量机10指示测量的命令,测距控制部208以机械点M为原点,以已经设置的角度检测器测定望远镜101的水平角度H及垂直角度V,接着,使用测量机10的无棱镜型光波距离计,将从测量机10至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Cm为止的斜向距离L予以测定。然后,测距控制部208根据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水平角度H及垂直角度V与斜向距离L,将三维坐标系统中的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x1,y1,z1)作为测定值计算。于此,三维坐标系统能够例举有世界坐标系统或在测量现场定义的任意的坐标系统。
另外,测量机10所测定的水平角度H,例如,定义为:三维坐标系统中,以X方向(例如:正北)为0度,以向Y方向(正西)旋转的方向为正值。测量机10所测定的垂直角度V,定义为:三维坐标系统中,以Z方向(例如:正上)为0度,从上方向下方旋转的方向为正值。
然后,当测距完成,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信息储存控制部209,将测定值(x1,y1,z1)与测量信息403的设定值(x0,y0,z0)关联附加于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二维标记15,并储存于标记信息表400(数据库)(图3,S209)。
信息储存控制部209的储存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信息储存控制部209计算测定值(x1,y1,z1)与设定值(x0,y0,z0)的差值(精确度){dx1(=x1-x0),dy1(=y1-y0),dz1(=z1-z0)},并判定所计算的差值(dx1,dy1,dz1)是否在测量信息403的管理值的范围内。管理值可由例如测量者、管理者等预先设定。
判定的结果,在差值(dx1,dy1,dz1)在管理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信息储存控制部209,如图7的B所示,摄影图像603中,与测量信息403同时将测定值403a(x1,y1,z1)与差值(精确度403b)(dx1,dy1,dz1)予以显示。由此,测量者能够同时确认测量结果的测定值403a、精确度403b即测量信息403。
于此,在测量者判断测定值403a或精确度403b为适当的情况下,当对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指示储存的命令,信息储存控制部209访问服务器12,如图7所示,于标记信息表400中,于与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二维标记15关联附加的测量信息项目402的测量信息403,储存测定值403a(x1,y1,z1)与差值(精确度403b)(dx1,dy1,dz1)(图3,S209是)。由此,能够将测量结果的测定值403a与精确度403b反应在测量信息403,换言之,能够将测量结果的测定值403a与精确度403b直接关联附加于测量信息403所对应的二维标记15。
另一方面,判定的结果,在差值(dx2,dy2,dz2)在管理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有测量者将二维标记15的标记中心位置Cm的坐标(x2,y2,z2)弄错而测距的可能性。于此,信息储存控制部209,如图8的A所示,摄影图像603之中,于测量信息403显示测定值403c(x2,y2,z2)与差值(精确度403d)(dx2,dy2,dz2)的同时,将催促确认的信息800(例如:“管理值外。请确认标记。”)予以显示。由此,在测量者弄错不同的二维标记15而测距的情况下,能够给测量者再次确认测量对象的二维标记15而重新测量的机会。
于此,在测量者再次重新测量的情况下,当测量者对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指示不储存的命令,信息储存控制部209不储存测定值403c(x2,y2,z2)与差值(精确度403d)(dx2,dy2,dz2)(图3,S209否)。然后,测量者,例如,返回S207,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或返回S201,将测量机10再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另一方面,即使在差值(dx2,dy2,dz2)在管理值的范围外、判断为储存测定值403c及精确度403d的情况下,经由对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指示储存的命令,信息储存控制部209,将测定值403c及精确度403d储存于标记信息表400中的与特定的识别图样P的二维标记15关联附加的测量信息403(图3,S209是)。由此,无论测定值403c及精确度403d是怎样的值,测量者也能将其留在标记信息表400。另外,上述中,虽然于标记信息表400储存测定值403c及精确度403d,但是成为至少储存测定值403c也无妨。
再者,在存在有多个建筑物14的测量对象14a的情况下,也可返回S201,重复S201至S209为止的处理。
于此,本发明中,代替目标薄片,而将二维标记15予以辨识、准直及测距,因而能够从二维标记15取得测量信息403的同时,将测量结果的测定值直接关联附加于二维标记15。再者,本发明中,即使二维标记15多少会变形,由于能够辨识变形后的二维标记15,因而能够将一个摄影画面拍到的多个二维标记15分别辨识、准直及测距。
例如,如图8的B所示,在一个摄影图像801拍到三个二维标记15、一个二维标记15a于正面呈现正方形、两个二维标记15b于左右侧呈现菱形的情况下,本发明中,适当地辨识分别的二维标记15a、15b。在此情况下,例如,当测量者在摄影图像801中进行点选(用手指轻敲画面的操作)等的操作而指定特定的二维标记图像,计算控制部206计算特定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标记中心位置及与望远镜的摄影图像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然后,调整控制部207根据差值,以将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标记中心位置的方式,自动地调整望远镜101的方向。由此,以简单的操作将望远镜101的方向调整至二维标记15,能够高精确度地准直。
另一方面,在目标薄片的情况下,虽然一个摄影图像802拍到三个目标薄片18,但是正面的目标薄片18a与左右侧的目标薄片18b分别反射测量机10的激光。因此,在测量机10一方,会检测到来自多个目标薄片18a、18b的反射光,难以特定一个目标,因而难以经由测量机10分别准直正面的目标薄片18a及左右侧的目标薄片18b。当然,即使利用测量机10的自动准直的功能,也无法经由测量机10分别自动地识别而准直正面的目标薄片18a及左右侧的目标薄片18b。如此的情况,例如,柱14的柱头14a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目标薄片18,邻接于该柱头14a的一侧表面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目标薄片18的情况。
如此一来,根据本发明,只要映在摄影图像内的二维标记15是能够辨识的,就能够适当地辨识该二维标记15并高精确度地准直,因而与目标薄片18相比,能够减少测量机10的设置次数,削减测量者的麻烦及时间。再者,根据本发明,即使一个摄影图像801存在有多个二维标记15,也能够将分别的二维标记15予以适当地辨识并高精确度地准直,并且将测定值关联附加于分别的二维标记15。另一方面,测量者测距目标薄片18之际,会有对于应将测定值关联附加于哪个目标薄片18有所混淆的风险,但是根据本发明,自动地进行二维标记15的识别及测定值的关联附加,因而能够确实地防止如此的人为失误。
然后,在测量现场,对设置于柱14的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关联附加并储存测量值等的测量结果之后,测量者为了确认测量结果,携带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并造访测量现场。然后,如图9的A所示,当管理者将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的摄影机17a朝向柱14的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对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指示摄影的命令,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的终端用摄影控制部210使用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的摄影机17a,将包含柱14的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的摄影图像予以摄影(图3,S301)。
当终端用摄影控制部210开始摄影图像的摄影,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的终端用辨识控制部211,检测摄影图像中的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比对所检测的摄影图样与标记信息表400(数据库)的二维标记15的识别图样,由此辨识对应于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图3,S302)。
终端用辨识控制部211的辨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与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的辨识方法同样,故省略其说明。
然后,当特定的识别图样的辨识完成,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的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将关联附加于特定的识别图样的测量信息(设定值、测定值及精确度等)显示于摄影图像(图3,S303)。
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的显示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将标记信息表400的测量信息项目402中的关联附加于具有辨识的特定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15的测量信息403{设定值(x0,y0,z0)、测定值(x1,y1,z1)、精确度(dx1,dy1,dz1)等}予以取得,显示于摄影图像900。由此,管理者仅经由确认摄影图像900,就能够一眼确认设置有二维标记15的柱14的柱头14a的测量结果。
于此,在测量信息403的精确度(dx1,dy1,dz1)在管理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于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901的附近,将显示管理值的范围内的信息902(例如:“管理值内”)予以显示。另一方面,在测量信息403的精确度(dx2,dy2,dz2)为管理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于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901的附近,将显示管理值的范围外的信息903(例如:“管理值外”)予以显示。由此,管理者能够一眼确认设置有二维标记15的柱14的柱头14a的测量结果是否适当。
于此,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也可利用二维标记15实现扩增实境(AR)或复合实境(MR)的功能,而以表示许可的颜色(例如蓝色)显示管理值的范围内的柱14,以表示不许可的颜色(例如红色)显示管理值的范围外的柱14。
再者,如图10所示,在一个摄影图像1000拍到多个二维标记15的情况下,终端用辨识控制部211将对应于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1001予以分别检测,将对应于分别的二维标记图像1001的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予以辨识。然后,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12,将关联附加于特定的识别图样的测量信息(设定值、测定值、精确度等)显示于摄影图像1000。于此,终端用资讯显示控制部212,如图10所示,对分别的二维标记15的二维标记图像1001设置对话框线1002並显示测量资讯1003(“柱标记”、“节”、“通道”、“制造者”、“制造年月日”、“建造精确度”的状况(“正式锁紧完成后”等)、测定值、管理值内外的适当与否等),由此,管理者容易确认,能够提升管理者的方便性。
另外,具有测量信息的数据库,与其他测量系统(例如:三维成品形状系统、施工管理系统等)连动,由此使测量现场的管理者的在现场的完成度的确认能够容易进行。再者,近年,二维标记15的辨识变得能够以网络的浏览器进行,因而终端用辨识控制部211没有作为应用程序而安装于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的必要,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设于能够访问的网络13的服务器,终端用辨识控制部211以网络的浏览器而发挥功能也无妨。
另一方面,作为其他利用方法,例如,也可将具有监控摄影机的管理者用终端装置17设置于测量现场,以监控摄影机将建筑物(柱14)的测量对象(柱头14a)的二维标记15予以连续摄影,辨识二维标记15的同时,以事务所内的事务所用终端装置16确认关联附加于二维标记15的测量信息,由此能够在事务所确认建筑物14的完成度进度。
再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搭载于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但是也可构成为: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搭载于服务器12,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将摄影图像送到服务器12,服务器12的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204利用摄影图像,将对应于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予以辨识,将关联附加于该识别图样的测量信息送到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测量机用信息显示控制部205将测量信息显示于测量机用终端装置11的摄影图像。再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203的摄影图像为静态图,但为动画也无妨。
实施例
以下经由实施例及比较例而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首先确认变形后的摄影图样的辨识率。具体而言,使用字典产生规定的识别图样,以规定的角度(0度、9度、18度、27度)将对应于所产生的识别图样的摄影图样予以于水平方向变形。此角度,例如,模拟从正对摄影图样的位置向左右移动的角度。然后,比对变形后的摄影图样与识别图样,确认变形后的摄影图样是否辨识成识别图样。识别图样,准备了:将纵长分割成六等份且将横长分割成六份所得到的六乘六的图样,以及将纵长分割成七等份且横长分割成七份所得到的七乘七的图样。然后,产生5000个识别图样,将5000个摄影图样变形并比对的结果,对于全部的摄影图样毫无遗漏地检测出的情况下,将检测率评价为“〇”,即便有一个无法检测的情况下,将检测率评价为“×”。再者,对于全部的摄影图样辨识特定的识别图样的情况下,将辨识率评价为“〇”,即便有一个无法辨识的情况下,将辨识率评价为“×”。另外,检测率为指是否成功检测摄影图样本身,辨识率为指是否成功将摄影图样辨识(特定)成特定的识别图样。
其结果,如图11的A所示,六乘六的图样中,变形角度在0度至27度的范围内,摄影图样的检测率为“〇”。更惊人的是变形角度在0度至27度的范围内,摄影图样的辨识率为“〇”。
再者,如图11的B所示,七乘七的图样中,变形角度在0度至27度的范围内,摄影图样的检测率为“〇”。更惊人的是变形角度在0度至27度的范围内,摄影图样的辨识率为“〇”。
如此一来,得知:即使摄影图样变形,检测率及辨识率皆良好,能够将摄影图样辨识成特定的识别图样。
接着,实际使用二维标记进行摄影、准直,并确认了可否准直。具体而言,将具有六乘六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以规定的尺寸(纵50mm×横50mm、纵100mm×横100mm)印刷,如图12的A所示,将该二维标记15设置于高11m的建筑物14的顶部14a。再者,从设置有二维标记15的顶部14a的底部14b,于正对的方向远离的顺序,设定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1”、“2”、“3”)。从建筑物14的底部14b至设置位置“3”为止的距离设定成11m。接着,从设置位置“3”,于相对于正对的方向为直角的方向远离的顺序,设定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4”、“5”、“6”)。从设置位置“3”至设置位置“6”为止的距离设定成9m。然后,从设置位置“1”至“6”为止设置测量机10,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测量系统1,摄影二维标记15,辨识对应于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计算标记中心位置与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调整望远镜的方向,尝试准直。准直为经由目视使程序所计算出的标记中心位置与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一致而进行。成功准直的情况下则评价为“〇”,无法准直的情况下则评价为“×”。再者,代替二维标记15而设置目标薄片18,对测量机10指示自动准直的命令,尝试自动准直。成功自动准直的情况下则评价为“〇”,无法自动准直的情况下则评价为“×”。将二维标记15的准直的结果作为实施例,将目标薄片18的准直的结果作为比较例。
其结果,如图12的B所示,得知:设置位置“1”至设置位置“3”中,能够进行二维标记15的摄影及标记中心位置与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的计算,能够准直。再者,如图13的A所示,得知:设置位置“4”至设置位置“6”中,能够进行二维标记15的摄影及标记中心位置与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的计算,能够精确度高地准直。
然后,如图13的B所示,得知:实施例中,设置位置“1”至设置位置“6”的任一个准直的结果,评价皆为“〇”,能够高精确度地准直。另一方面,比较例中,虽然对应于正对的位置的设置位置“1”至设置位置“3”的准直的结果,评价为“〇”,但是对应于斜向位置的设置位置“4”或对应于更为斜向的位置的设置位置“5”及“6”的自动准直的结果,评价为“×”,无法自动准直。
如此一来,得知:根据本发明,相对于二维标记15,测量机10不限于正对的位置,即使为斜向的位置也能够高精确度地准直。这些结果比测量机的能够自动准直的角度(例如:15度)更为优良。
接着,使用互相邻近的多个二维标记进行摄影、准直,并确认可否准直。具体而言,如图14的A所示,于一张纸1400,将具有六乘六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15以规定的尺寸(纵50mm×横50mm)印刷多个,将该纸1400设置于高13.8m的建筑物14的顶部14a。再者,从设置有含二维标记15的纸1400的顶部14a的底部14b,于正对的方向远离12.0m的位置设定为正对位置1401,接着,将从正对位置于相对于正对的方向为垂直的方向远离4.0m的位置设定为设置位置1402。将测量机10设置于设置位置1402,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测量系统1,如图14的B所示,摄影纸1400内的二维标记15,进行对应于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的辨识,并尝试准直。将二维标记15的准直的结果作为实施例。
其结果,如图15所示,能够对一个摄影图像1500所拍到的各二维标记图像1501的摄影图样辨识特定的识别图样,能够显示关联附加于识别图样的ID。进一步得知:能够计算各二维标记图像1501的标记中心位置Cm与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差值,能够高精确度地准直。
另一方面,如图16的A所示,准备与具有多个二维标记15的纸1400同等的纸1600,于该纸1600设置多个与二维标记15同等的目标薄片18,于设置有含多个二维标记15的纸1400的顶部14a设置具有多个目标薄片18的纸1600,对测量机10指示自动准直的命令,尝试自动准直。将目标薄片18的准直的结果作为比较例。
其结果,如图16的B所示,在当于两个目标薄片18邻近的规定的位置存在有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准直,自动准直开始时,虽然以从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对准最近的目标薄片18的中心位置的方式将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准直于最近的目标薄片18的中心位置,但是,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些微偏离了最近的目标薄片18的中心位置,而得知准直精确度低落。此因推测是多个目标薄片18的存在以致准直精确度低落。再者,如图17的A、图17的B所示,在当于两个目标薄片18邻近的其他位置存在有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准直,会以于两个目标薄片18的正中央对准望远镜101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C的方式准直,得知无法对一个目标薄片18准直。此因推测是测量机10检测来自两个目标薄片18的反射光,而将两个目标薄片18的反射光的光量分布误认成一个目标薄片18的反射光。
如此一来得知:根据本发明,即使于一个摄影图像存在有多个二维标记15,也能够分别适当地准直,且高精确度地准直。
另外,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测量系统1具有各个部位,但是以将实现该各个部位的程序储存于储存媒体,提供该储存媒体的方式构成也无妨。该构成中,使规定的处理装置读取程序,该处理装置实现各个部位。在此情况下,从储存媒体读取的程序本身发挥本发明的作用功效。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位置计测方法能够提供各个部位所执行步骤。
再者,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8的A所示,将二维标记15构成为正方形,但是如图18的B所示,将二维标记15构成为圆形也无妨。于此,在二维标记15为正方形的情况下,例如,识别图样能够列举六乘六的图样及七乘七的图样。再者,在七乘七的图样等的奇数乘奇数的图样中,也可于识别图样的中心位置,设置成为准直对象的一个格子p0,准直对象的格子p0,以表示中心位置的十字线分割成四个,以上下左右相异的指定的颜色(例如:白色或黑色)将四个分割格子p0予以着色而构成,使容易准直。
再者,如图18的B所示,在二维标记15为圆形的情况下,例如,识别图样P为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均等分割成指定的数量,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均等分割成指定的数量,形成多个格子p,以白色或黑色着色该多个格子p,由此得到的图样,构成为能够独特识别。例如,识别图样能够列举: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分割成三等份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分割成十二等份所得到的三乘十二的图样、以及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分割成五等份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分割成十二等份所得到的五乘十二的图样。再者,即使为圆形的二维标记15,与正方形的二维标记15同样,也可于识别图样的中心位置设置成为准直对象的格子p0,准直对象的格子p0,以表示中心位置的十字线分割成四个,以上下左右相异的指定的颜色(例如:白色或黑色)将四个分割格子p0予以着色而构成,使容易准直。
另外,二维标记15的形状及识别图样P的格子p的形状,由准直容易性的点来看,例如,也可采用利用1:1.62的黄金比例的形状。
于此,本发明中,在以使用七乘七的图样的简易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的情况下的实施例以及在使用复杂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例如:相当于QR码)的情况下的比较例,显示两者的辨识率的不同。具体而言,如图19的A所示,以纵50mm×横50mm的尺寸印刷具有七乘七的图样(格子数为49个)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作为实施例的二维标记。另一方面,于指定的QR码(约40×40的图样,格子数为1600个)的中心追加能够准直的测量标识,以纵50mm×横50mm的尺寸印刷该条形码,作为比较例的二维条形码。于此,预先将能够解码比较例的二维条形码的软件内置于测量系统。
接着,如图19的B所示,于高11m的建筑物的顶部,将实施例与比较例的两个标记并排配置,从该顶部的底部于正对的方向远离的顺序设定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1”、“2”),从设置位置“2”于相对于正对的方向为直角的方向远离的顺序设定测量机10的设置位置(“3”、“4”)。从建筑物的底部至设置位置“1”为止的距离设定为6m,从建筑物的底部至设置位置“2”为止的距离设定为11m,从设置位置“2”至设置位置“3”为止的距离设定为8m,从设置位置“2”至设置位置“4”为止的距离设定为19.1m。然后,从设置位置“1”至设置位置“4”为止设置测量机10,使用本发明的测量系统,摄影实施例与比较例的两个标记,确认是否能够辨识。
其结果,如图20所示,实施例的标记在任意的设置位置,皆能够辨识标记的识别图样。具体而言,使用指定的规则,成功从摄影图样变换成摄影ID编号(id=5000),同时成功计算标记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比较例的标记,以测量机的望远镜摄影的图像,无法辨识标记(解码失败)。
如此一来,比较例的二维条形码(相当于QR码),在测量现场无法以测量机的望远镜摄影而辨识。该理由是本来比较例的二维条形码中,于细小的黑白格子的图样赋予信息,因而若没有指定量以上的格子,就无法赋予信息。另一方面,格子的图样变得复杂的话,如同上述,在测量现场,当以测量机的望远镜摄影,摄影图像内的格子的图样会变得粗糙,而无法正确地辨识二维条形码。
实施例中,由于并非于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赋予信息,是采用具有简易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因而即使在测量现场,也不会使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的辨识率降低,能够正确地辨识。因此,如同上述,能够从标记信息表取得测量信息,将测定值储存于标记信息表。再者,格子数为指定量,因而赋予识别图样的识别性,即使于多个建筑物的测量对象设置二维标记,也能够分别识别出各个测量对象的二维标记,同时依照各个测量对象取得测量信息,将测量值关联附加并储存。如此一来,测量现场的特定的识别图样的辨识变得容易,减轻测量的时间及麻烦,能够高精确度地准直。
近年,对应AR(扩增实境),推出了具有摄影功能及测距功能的眼镜型装置,能够将如此的眼镜型装置代替测量机来利用。
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中,七乘七的图样以外,六乘六的图样的格子数为36个,三乘十二的图样的格子数为36个,五乘十二的图样的格子数为60个,因而这些图样与七乘七的图样有同等的格子数,与七乘七的图样同样,为在测量现场能够识别的简易的识别图样,具有与上述同样的作用功效。
产业利用性
如同以上,关于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于一般的构造物、建筑物、机器装置、地基、道路、车辆、铁路等的计测领域、土木领域、测量领域等为有用,作为有效能够减轻测量的时间及麻烦的同时,高精确度地准直,正确地进行测定值的关联附加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符号说明
1:测量系统
10:测量机
11:测量机用终端装置
12:服务器
13:网络
201:产生控制部
202:关联控制部
203:测量机用摄影控制部
204:测量机用辨识控制部
205:测量机用信息显示控制部
206:计算控制部
207:调整控制部
208:测距控制部
209:信息储存控制部
210:终端用摄影控制部
211:终端用辨识控制部
212:终端用信息显示控制部。

Claims (10)

1.一种测量系统,包含:
摄影控制部,使用测量机的望远镜将摄影图像予以摄影,所述摄影图像包含预先设置于建筑物的测量对象的二维标记;
辨识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图像中的对应于二维标记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予以检测,并将所检测出的摄影图样与标记信息表的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予以比对,以将对应于所述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予以辨识;
信息显示控制部,当所述特定的识别图样的辨识完成时,将所述标记信息表中的测量信息予以取得并显示于所述摄影图像,所述测量信息关联附加于所述特定的识别图样且含有所述测量对象的设定值;
计算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图像内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标记中心位置与所述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予以计算;
调整控制部,基于所述差值调整该望远镜的方向,使所述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所述标记中心位置;
测距控制部,使用所述测量机,在所述十字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标记中心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将所述标记中心位置予以测距而作为测定值;以及
信息储存控制部,当测距完成时,将所述测定值与所述测量信息的设定值一同关联附加于所述特定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并且储存于所述标记信息表;
其中,所述识别图样为下列其中一种:
于正方形上将纵长分割成六等份且横长分割成六份所得到的六乘六的图样、
于正方形上将纵长分割成七等份且横长分割成七份所得到的七乘七的图样、
于圆形上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分割成三等份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分割成十二等份所得到的三乘十二的图样、以及
于圆形上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分割成五等份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分割成十二等份所得到的五乘十二的图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辨识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图像中对应于所述识别图样的形状的形状图像且周缘部以指定颜色着色的形状图像予以检索出而作为所述二维标记图像,将检索出的所述二维标记图像中的所述周缘部以外的内部的图样予以检测出而作为所述摄影图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辨识控制部在无法将所述摄影图样予以检测出来的情况下,或在无法将检测出的所述摄影图样及所述识别图样予以比对出来的情况下,使催促所述测量机的移动的警报显示于所述摄影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辨识控制部经由对构成所述摄影图样的格子颜色的配置与构成所述识别图样的格子颜色的配置是否一致进行判别,而比对所述摄影图样及所述识别图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辨识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图样经以特定的规则变换的摄影ID编号与所述识别图样经以所述规则变换的识别ID编号予以比对,而比对所述摄影图样及所述识别图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计算控制部分别取得所述摄影图像中的所述二维标记图像的四个角落的坐标,经由计算所述二维标记图像的四个角落的坐标的平均值,而计算出所述二维标记图像的标记中心位置的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调整控制部判别所述差值是否为规定的阈值的范围内,在所述差值为规定的阈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将所述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到所述标记中心位置的诱导表示显示于所述摄影图像,在所述差值为规定的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将催促测距的信息显示于所述摄影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在所述识别图样的中心位置设有作为准直对象的格子,所述准直对象的格子以表示中心位置的十字线分割成四个、且以上下左右相异的指定的颜色将四个分割格子予以着色而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标记信息表设于服务器,
所述辨识控制部访问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摄影图样与所述服务器的标记信息表的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予以比对,
所述信息显示控制部访问所述服务器,从所述标记信息表取得所述测量信息,
所述信息储存控制部访问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测定值储存于所述标记信息表。
10.一种测量方法,包含:
摄影控制步骤,使用测量机的望远镜将摄影图像予以摄影,所述摄影图像包含预先设置于建筑物的测量对象的二维标记;
辨识控制步骤,将所述摄影图像中的对应于二维标记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摄影图样予以检测,并将所检测出的摄影图样与标记信息表的二维标记的识别图样予以比对,以将对应于所述摄影图样的特定的识别图样予以辨识;
信息显示控制步骤,当所述特定的识别图样的辨识完成时,将所述标记信息表中的测量信息予以取得并显示于所述摄影图像,所述测量信息关联附加于所述特定的识别图样且含有所述测量对象的设定值;
计算控制步骤,将所述摄影图像内的二维标记图像的标记中心位置与所述望远镜的十字线的中心位置的差值予以计算;
调整控制步骤,基于所述差值调整所述望远镜的方向,使所述十字线的中心位置对准所述标记中心位置;
测距控制步骤,使用所述测量机,在所述十字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标记中心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将所述标记中心位置予以测距而作为测定值;以及
信息储存控制步骤,当测距完成时,将所述测定值与所述测量信息的设定值一同关联附加于所述特定的识别图样的二维标记,并且储存于所述标记信息表;
其中,所述识别图样为下列其中一种:
于正方形上将纵长分割成六等份且横长分割成六份所得到的六乘六的图样、
于正方形上将纵长分割成七等份且横长分割成七份所得到的七乘七的图样、
于圆形上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分割成三等份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分割成十二等份所得到的三乘十二的图样、以及
于圆形上以圆形的同心圆将圆形的半径分割成五等份且以从圆形的圆心延伸的线将圆形的圆心角分割成十二等份所得到的五乘十二的图样。
CN202080043743.0A 2019-12-11 2020-12-10 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4008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4078A JP6693616B1 (ja) 2019-12-11 2019-12-11 測量システム及び測量方法
JP2019-224078 2019-12-11
PCT/JP2020/045948 WO2021117793A1 (ja) 2019-12-11 2020-12-10 測量システム及び測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482A true CN114008482A (zh) 2022-02-01

Family

ID=7054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3743.0A Pending CN114008482A (zh) 2019-12-11 2020-12-10 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5231B2 (zh)
JP (1) JP6693616B1 (zh)
CN (1) CN114008482A (zh)
TW (1) TWI741904B (zh)
WO (1) WO2021117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31652A (ja) * 2020-02-19 2021-09-09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データ構造、記録媒体、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KR102507543B1 (ko) * 2021-06-29 2023-03-07 디엘이앤씨 주식회사 파일 관입량 및 리바운드량 측정 시스템
JP2023073151A (ja) * 2021-11-15 2023-05-25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測量方法、測量システム及び測量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5787A (zh) * 2010-07-07 2013-03-20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高精度觇标点照准功能的大地测量装置
JP2017015445A (ja) * 2015-06-29 2017-01-19 成隆 柾 画像処理による計測方法及び計測プログラム
JP2017201281A (ja) * 2016-05-06 2017-11-09 計測ネット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測量機器による自動視準方法及び自動視準装置
CN109285198A (zh) * 2018-08-22 2019-01-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环形编码标记点的编码及识别方法
TW201925724A (zh) * 2017-11-28 2019-07-01 日商Thk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裝置、移動機器人之控制系統、移動機器人之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8862A (en) * 1996-04-24 1999-11-23 Cyra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system for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maging and modeling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JP2004257872A (ja) 2003-02-26 2004-09-16 Seiko Epson Corp 位置情報取得システム、位置情報取得装置、位置情報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359415A1 (de) * 2003-12-16 2005-07-14 Trimble Jena Gmbh Verfahren zur Kalibrierung eines Vermessungsgeräts
JP5196725B2 (ja) * 2006-02-09 2013-05-15 株式会社 ソキア・トプコン 測量機の自動視準装置
EP2620746A1 (de) * 2012-01-30 2013-07-31 Hexagon Technology Center GmbH Vermessungsgerät mit Scanfunktionalität und Einzelpunktmessmodus
GB201314642D0 (en) * 2013-08-15 2013-10-02 Summerfield Gideon Im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5080575U (zh) * 2014-11-28 2016-03-0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贴片
JP6527804B2 (ja) * 2015-10-06 2019-06-05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電磁波の測定装置、電磁波の測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881378B2 (en) * 2016-02-12 2018-01-30 Vortex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ing LLC Position determining techniques using image analysis of marks with encoded or associated position data
WO2017149526A2 (en) * 2016-03-04 2017-09-08 May Patents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usage of multiple distance mete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5787A (zh) * 2010-07-07 2013-03-20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高精度觇标点照准功能的大地测量装置
JP2017015445A (ja) * 2015-06-29 2017-01-19 成隆 柾 画像処理による計測方法及び計測プログラム
JP2017201281A (ja) * 2016-05-06 2017-11-09 計測ネット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測量機器による自動視準方法及び自動視準装置
TW201925724A (zh) * 2017-11-28 2019-07-01 日商Thk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裝置、移動機器人之控制系統、移動機器人之控制方法
CN109285198A (zh) * 2018-08-22 2019-01-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环形编码标记点的编码及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971A (zh) 2021-08-16
US20220207255A1 (en) 2022-06-30
WO2021117793A1 (ja) 2021-06-17
US11475231B2 (en) 2022-10-18
JP2021092482A (ja) 2021-06-17
JP6693616B1 (ja) 2020-05-13
TWI741904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8482A (zh) 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US8180101B2 (e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structured-light vision sensor
US972008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 orientation of an object
EP3628967B1 (en) Point cloud data display system
KR101455726B1 (ko) 측량 방법 및 측량 기계
EP1770356A2 (en)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projection device
KR101606444B1 (ko) 타겟 지점을 선택하기 위한 타겟 지점 후보들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EP2618175A1 (de) Lasertracker mit Funktionalität zur graphischen Zielbereitstellung
CN103547939A (zh) 用于具有扫描功能的装置的校准方法
CN109936691A (zh) 双成像视觉系统相机、瞄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EP3767231A1 (en) Surveying apparatus
US20130113897A1 (en) Process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easuring point in geometrical space
KR20130027553A (ko) 타겟 포인트 인식 방법 및 측량 기기
JP6325834B2 (ja) 整備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整備支援方法
US6304680B1 (en) High resolution, high accuracy process monitoring system
CN112415010A (zh) 一种成像检测方法及系统
JPH1163952A (ja) 三次元形状計測用ターゲットおよび視準面の傾き測定方法
WO2020070650A1 (en) Optics based multi-dimensional target and 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JPH1019562A (ja) 測量装置および測量方法
JPH06186036A (ja) 3次元位置計測装置
CN112611399A (zh) 用于校准激光扫平仪的装置
JP6722000B2 (ja) 測量支援装置
US20230027236A1 (en) Dimensional calibration of the field-of-view of a single camera
JP2023125096A (ja) 測量方法、ターゲットマーカ、及び測量システム
RU16408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троля линейных размеров трехмерных объек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