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6834A -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6834A
CN114006834A CN202111278142.0A CN202111278142A CN114006834A CN 114006834 A CN114006834 A CN 114006834A CN 202111278142 A CN202111278142 A CN 202111278142A CN 114006834 A CN114006834 A CN 11400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signal
data
code stream
port
sig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81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81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6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6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本公开涉及的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快速检测高速信号设备的连通性问题和定位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Description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高速信号设备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对于网络传输带宽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各种高速传输协议的普及和应用,其中时分多路复用信号无疑是其中的基础,因此差分信号也就成了基础中的基础,目前几乎所有的高速传输均基于差分信号实现。
现在差分信号存在于高速信号设备的各个部分,可是由于一些人为的失误或者芯片设计上的缺陷,常会出现差分信号错乱的情况,导致在高速信号进行调试时,能够收到电信号,可就是无法协商成功的情况,这无疑给设备的调试带来巨大困扰。
现有技术方案中,遇到这种问题,往往是通过高速信号设备的端口环回和示波器测量信号来缩小排查范围,找到问题点之后将周边器件进行调整或替换来解决。但是,随着高速的时分多路复用信号的普及,信号测量和抓取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这样的方式也效率较低,难以快速找出精确的问题点。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快速检测高速信号设备的连通性问题和定位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测试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之间的物理层电信号正常但端口协商错误时,确定测试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直连;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包括: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配置为模拟发送模式;将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配置为模拟接收模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包括:基于所述数据属性确定码流数据的阶数;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阶数确定待发送的所述码流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包括: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通过其发送端口对应的多个差分信号线发送到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包括: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来自多个差分信号线的码流数据进行寄存;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包括:将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码流数据和实时接收的码流数据进行比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包括:在码流数据验证正确时,确定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连接正常;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发送方向错误或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协商不成功时,调节差分信号线的连接顺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装置,该装置包括:信息模块,用于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控制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验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调试模块,用于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的方式,能够快速检测高速信号设备的连通性问题和定位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设计的技术缩略语解释如下:
PRBS: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码具有“随机”特性,是因为在PRBS码流中,二进制数“0”和“1”是随机出现的,但是它又和真正意义上的随机码不同,这种“随机”特性只是局部的,即在周期内部,“0”和“1”是随机出现的(码流生成函数与初始码确定后,码流的顺序也是固定的),但各个周期中的码流却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称其为“伪随机码”。
差分信号: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信号接收端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逻辑状态。
SERDES: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简称。它是一种主流的时分多路复用(TDM)、点对点(P2P)的串行通信技术。即在发送端多路低速并行信号被转换成高速串行信号,经过传输媒体(光缆或铜线),最后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号重新转换成低速并行信号。这种点对点的串行通信技术充分利用传输媒体的信道容量,减少所需的传输信道和器件引脚数目,提升信号的传输速度,从而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PN翻转:差分信号是通过两条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线进行传输,分别被称为“+”“-”或者“p”“n”,当互连的两端出现PN连接相反的情况时即为PN翻转。
Lane序错乱:高速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限制,每一条lane的传输速率有上限,为了实现更高速的传输,需要使用多条lane进行叠加的方式进行传输,例如常用的100g接口通常有四条lane进行传输,多条lane需要按照固定的顺序分配才能够保证数据被正确传输,但由于PCB走线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出现连接双方lane序不规则的情况,即为lane序错乱。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装置的系统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可以包括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网络连线103。网络连线103用以在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连线103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
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和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中均包括多个差分信号端口,更具体的,每个差分信号端口又包括P信号线端口和N信号线端口。
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和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可以是信号传输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路由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在调试过程,可例如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
在调试过程,还可例如,在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之间的物理层电信号正常但端口协商错误时,确定测试信息。
在调试过程,还可例如,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的接收端口进行直连;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
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101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101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102进行调试。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20至少包括步骤S202至S210。
如图2所示,在S202中,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例如,在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之间的物理层电信号正常但端口协商错误时,确定测试信息。在进行设备调试时,可首先通过端口物理层信号和锁相环路控制状态判断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之间端口物理层是否连通,如果物理层电信号接收不正常,则表明物理连接有问题或者其中一方未使能,则查看PCB设计是否有错误。
如果物理层电信号正常,但是端口协商仍然有问题,则可以通过本访问方法确定问题所在。
本方案目的是在端口物理连接畅通,但协商异常的情况下通过PRBS码流验证的方法快速实现lane序和PN状态问题的检测,是建立在端口连线电信号正常的情况下,如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其中,lane线为差分信号线中的一条。
在S204中,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包括:基于所述数据属性确定码流数据的阶数;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阶数确定待发送的所述码流数据。
在本公开中,码流数据可为PRBS码流,PRBS码的周期长度与其阶数有关,常用的阶数有7、9、11、15、20、23、31,也就是PRBS7、PRBS9、PRBS11、PRBS15、PRBS20、PRBS23、PRBS31。对于n阶PRBS码,每个周期的序列长度为2^n-1,在每个周期内,“0”和“1”是随机分布的,并且“1”的个数较“0”的个数多一个,连“1”的最大数目为n,连“0”的最大数目为n-1(反转后就是n-1个连“1”和n个连“0”)。
在本公开中,对高速信号链路进行误码测试时,可利用PRBS码流来模拟真实的线网码流环境,一个PRBS序列可以串/并转换成多路(2、4、8、16…路),每路输出的速率降低,但仍然保持原序列的一切特征;反之,同一时钟源低速率多路(2、4、8、16…路)同一n数的PRBS可以经并/串转换成高速率的n阶PRBS。
当然,还可通过其他类型和格式的码流数据来进行本公开中的设备调试,本公开不以此为限。
在S206中,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可例如,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通过其发送端口对应的多个差分信号线发送到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
在S208中,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来自多个差分信号线的码流数据进行寄存;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
其中,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包括:将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码流数据和实时接收的码流数据进行比较。B端口接收方向分别对每一条lane收到码流进行PRBS验证。
更具体的,接收端首先将收到的数据寄存一拍(并行数据),将寄存的数据进行PRBS编码,编码后的数据与最新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PRBS校验正确。
互连的两个口互相发送阶数相同PRBS码流,利用PRBS码流来模拟真实的线网码流环境,因为在线网中,所有的数据都是随机出现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而PRBS码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种“随机数据”特性,二进制“0”和“1”随机出现,其频谱特征与白噪声非常接近,接收的一端进行PRBS验证。PRBS码流的阶数越高,其包含的码型就越丰富,就越接近真实的线网环境,测试的结果就越准确。
在S210中,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例如,在码流数据验证正确时,确定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连接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例如,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发送方向错误或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协商不成功时,调节差分信号线的连接顺序。
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在调试过程中,如果能够协商正确且与发送方向lane号完全相同,则表明链路没有问题;如果协商成功的lane号与发送方向不同,这表明lane序不匹配,如果没有lane能够协商正确,很有可能PN状态错误,这样可以尝试通过调整其中一端PN翻转来确定具体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B端口tx方向配置PRBS码流发送,A端口接收并进行PRBS验证,进而能够对收发双方向各条lane进行逐一测试,互相验证,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根据本公开的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的方式,能够快速检测高速信号设备的连通性问题和定位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流程30是对图2所示的流程的补充描述。
如图3所示,在S302中,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直连。
在S304中,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
在S306中,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配置为模拟发送模式。
在S308中,将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配置为模拟接收模式。
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直连,依次将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配置PRBS码流,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配置发送方向所有lane配置模拟发送PRBS码流模式模拟现网码流环境,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接收方向配置相同阶数PRBS码流接收模式。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流程40是对图2所示的流程中S102“”的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在S402中,开始调试。
在S404中,配置差分信号线N,发送码流数据。
在S406中,接收端对差分信号线N接收的码流数据进行PRBS校验。
在S408中,在差分信号线N放入协商失败,但是其他差分信号线协商成功时,调整差分信号线的顺序。
在S410中,在所有差分信号线均校验失败时,调整PN顺序。
在S412中,在所有差分信号线均协商成功时,继续验证差分信号线N+1。
收发双方互发PRBS编码,接收的一端进行PRBS验证,进而确定连通性问题点。PRBS的验证就是PRBS的产生的反过程,具体方法是接收端首先将收到的数据寄存一拍(并行数据),将寄存的数据进行PRBS编码,编码后的数据与最新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PRBS校验正确。
接收方向分别对每一条lane收到码流进行PRBS验证,如果能够协商正确且与发送方向lane号完全相同,则表明链路没有问题;如果协商成功的lane号与发送方向不同,这表明lane序不匹配,如果没有lane能够协商正确,很有可能PN状态错误,这样可以尝试通过调整其中一端PN翻转来确定具体问题。
本公开的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基于PRBS码流和PRBS验证,可对链路的两端分别进行收发验证,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提高问题定位效率,提高产品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高速信号设备调试装置50包括:信息模块502,数据模块504,发送模块506,验证模块508,调试模块510。
信息模块502用于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信息模块5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之间的物理层电信号正常但端口协商错误时,确定测试信息。
数据模块504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数据模块504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属性确定码流数据的阶数;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阶数确定待发送的所述码流数据。
发送模块506用于控制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发送模块506还用于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通过其发送端口对应的多个差分信号线发送到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
验证模块508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其中,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来自多个差分信号线的码流数据进行寄存;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
调试模块510用于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可例如,在码流数据验证正确时,确定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连接正常;还可例如,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发送方向错误或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协商不成功时,调节差分信号线的连接顺序。
根据本公开的高速信号设备调试装置,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的方式,能够快速检测高速信号设备的连通性问题和定位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2,图3,图4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所述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1)

1.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
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
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
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测试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之间的物理层电信号正常但端口协商错误时,确定测试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直连;
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进行配置,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配置为模拟发送模式;
将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配置为模拟接收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属性确定码流数据的阶数;
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阶数确定待发送的所述码流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包括:
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通过其发送端口对应的多个差分信号线发送到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包括:
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来自多个差分信号线的码流数据进行寄存;
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包括:
将寄存的码流数据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码流数据和实时接收的码流数据进行比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包括:
在码流数据验证正确时,确定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连接正常;
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发送方向错误或在验证结果中包含协商不成功时,调节差分信号线的连接顺序。
11.一种高速信号设备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模块,用于确定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数据属性和数据类型;
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属性和所述数据类型生成待发送的码流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控制第一高速信号设备的发送端口将所述码流数据发送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的接收端口;
验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对接收到的码流数据进行验证;
调试模块,用于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第一高速信号设备和所述第二高速信号设备进行调试。
CN202111278142.0A 2021-10-30 2021-10-30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006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142.0A CN114006834A (zh) 2021-10-30 2021-10-30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142.0A CN114006834A (zh) 2021-10-30 2021-10-30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6834A true CN114006834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8142.0A Pending CN114006834A (zh) 2021-10-30 2021-10-30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683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94424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Boyce Douglas G Debug port system for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CN102664837A (zh) * 2012-04-05 2012-09-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完成高速数字信号收发方向设置匹配的方法
CN103401734A (zh) * 2013-08-15 2013-11-2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总线的信号质量调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0384A (zh) * 2019-09-23 2020-01-03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85模块的通信测试方法、485模块、基表和模组终端
CN112769457A (zh) * 2020-12-31 2021-05-07 硅谷数模(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线缆测试设备及线缆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94424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Boyce Douglas G Debug port system for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CN102664837A (zh) * 2012-04-05 2012-09-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完成高速数字信号收发方向设置匹配的方法
CN103401734A (zh) * 2013-08-15 2013-11-2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总线的信号质量调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0384A (zh) * 2019-09-23 2020-01-03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85模块的通信测试方法、485模块、基表和模组终端
CN112769457A (zh) * 2020-12-31 2021-05-07 硅谷数模(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线缆测试设备及线缆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4107B2 (en) Integrated testing of serializer/deserializer in FPGA
JP5576880B2 (ja) 相互接続の故障テスト
KR101714630B1 (ko) 컴퓨터 메모리 테스트 구조
US7434118B2 (en) Parameterized signal conditioning
US732491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 link between chips
CN109815099B (zh) Jesd204b控制器的fpga验证方法
CN108600047B (zh) 串行传输芯片及serdes电路测试方法
US2013021245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aring Pairs of Binary Words
US7447965B2 (en) Offset test patter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8535580A (ja) テストカバレッジを増大するためのポイントツーポイント相互接続についての自己エラーインジェクション技法
CN112769457A (zh) 线缆测试设备及线缆测试方法
CN104104559B (zh) 一种e1误码仪系统
CN113055247B (zh) 一种fpga的多通道高速收发器环回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0646723B (zh) 总线接口测试电路和方法
US20080307283A1 (en) Complex Pattern Generator for Analysis of High Speed Serial Streams
CN112925682B (zh) 具有内建自测试逻辑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006834A (zh) 高速信号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16610289A (zh)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生成装置、方法、检测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306479A (zh) 基于uvm的以太网phy通用验证平台及验证方法
US70001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RC/parity error in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059723B (zh) 信号产生装置和方法、误码测试仪和方法
US740127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speed sampling or testing of data signals using automated testing equipment
CN108155979B (zh) 一种检测设备
KR102471771B1 (ko) 고속 신호 특성 검증을 위한 지능형 프로브 카드
CN114006851B (zh) 测试方法、测试线卡及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