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3076A -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3076A
CN114003076A CN202111278274.3A CN202111278274A CN114003076A CN 114003076 A CN114003076 A CN 114003076A CN 202111278274 A CN202111278274 A CN 202111278274A CN 114003076 A CN114003076 A CN 114003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ngine
tmm
water pump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8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3076B (zh
Inventor
田溪
钟睿
沈惠贤
刘斌
吴学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82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3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3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3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3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3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步骤1,采集包括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暖通需求、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步骤2,根据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并输出不同的热管理模式,热管理模式至少包括待机、冷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四种;步骤3,根据不同的热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策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和TMM开度,调节热管理系统各支路流量和流阻,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机油温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动力总成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及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系统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化发展,热管理系统从满足可靠性功能需求,升级到覆盖客户和性能需求,由此对热管理系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对于发动机工况,低速小负荷区域机体温度尽可能高,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传热损失,从而提高热效率。大负荷区域机体温度尽可能低,达到比常规冷却系统更低的水平,以降低爆震倾向,提升热效率及减少排温加浓和排放。对于整车工况,快速实现发动机工况的水温控制需求,如,冷机时,快速升温,提升热效率;热机加速,将冷却液温度由小负荷高温状态迅速冷却到高负荷的低温状态,提升热效率;冷机时快速提升变速器机油温度,提升传动效率;根据需求控制发动机机油温度,使其在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降低摩擦损失;在发动机停机时实现对发动机的保温,减少热损失;在发动机停机后持续对温度过高原件进行冷却,保护零件。对于客户需求,冷机时快速升温,快速满足采暖需求,同时在发动机停机之后一段时间内满足客户对采暖的需求;
专利文献CN109026335A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热管理控制方法 ,首先对发动机状态进行判断,然后根据专利中所述进气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和所述缸体温度控制车辆的所述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冷却液的流量,最终达到控制所属出水温度的目的。该控制方法存在几个问题点:第一,其热管理系统只能控制发动机本体冷却,无法兼顾变速器冷却和加热需求;第二,控制未考虑车速和环境温度对冷却液温度的影响,真实的运行环境由于风速和环境温度导致的风温的不一样,导致所需流量变化与实际不一致;第三,整个控制判定方式并未考虑在改变阀门开度时流量变化导致温度上升/降低过所属阈值导致跳变过多的问题;第四,其热管理系统只能通过控制各阀门的开度改变流通截面积达到改变流量的目的,系统中水泵为机械水泵其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为固定正相关,故无法与发动机转速做到解耦,受能力所限无法做到根据发动机工况控制发动机运行在最佳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让发动机和变速器都运行在最佳工作温度,增加传热效率、降低摩擦损失、提升热效率、降低爆震倾向,最终达到降低油耗和排放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采集包括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暖通需求、环境温度、进气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车速、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步骤2,根据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并输出不同的热管理模式,热管理模式至少包括待机、冷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四种。在每次改变热管理模式时,根据缸盖出水温度都设有滞回区间或延时处理避免了流量变化导致温度上升/降低过所属阈值导致跳变过多的问题。
步骤3,根据不同的热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策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和TMM开度,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机油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四种热管理模式的输出条件是: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上电时间小于阈值a,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所述待机模式。
当动力总成为key_off状态且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冷启动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缸盖出水温度处于一个大于其阈值b的范围内,同时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上一时刻的热管理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任意一个大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正常运行模式。
进一步,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首先根据电子主水泵0转时长判断电子水泵转速,之后根据缸盖出水温度以及采暖需求,按需调节TMM主角度和电子主水泵转速。未收到采暖需求时控制电子主水泵更长时间的保持0转,更快的完成固体温度的升温。若收到采暖需求在缸盖出水温度达到特定温度前依旧保持0转确保水温更快达到可供暖温度,在其达到温度后控制水泵增加转速(即增加通过暖通流量)以满足采暖需求。缸盖出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控制TMM主开度将小循环回路打开并控制电子主水泵以一定转速运行,增加缸盖及IEM散热能力同时保持持续对缸体固体进行加热。当缸盖出水温度持续升高到足以加热机油的温度后控制TMM主开度将加热后的缸盖出水导入机油回路,并根据出水温度控制电子主水泵按特定方式逐步增加转速让变速器机油和发动机机油温度快速上升达到减少摩擦损失的目的。在冷启动模式下TMM缸体开度为固定值0。在每次改变TMM和电子主水泵工作方式时,根据缸盖出水温度都设有滞回区间或延时处理避免了流量变化导致温度上升/降低过所属阈值导致跳变过多的问题。
进一步,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时,首先判断缸盖出水、发动机机油及变速器机油的温度是否有任一超标,若有则TMM主开度及缸体开度都按最大流通开度控制,电子主水泵按最大转速进行控制,保证动力总成安全需求。若上述三个温度全未超标则进入开环控制单元,按照发动机转速和扭矩对发动机负荷进行判断,查表后再经过环境温度,进气温度,车速修正得到各自散热器流量需求和TMM缸体目标开度,根据需求控制TMM达到目标开度,并控制电子主水泵运行在目标转速,然后判断缸盖出水温度是否与目标温度相等,若相等则TMM和电子主水泵维持不变。若缸盖出水温度不等于目标温度则进入闭环控制单元,根据缸盖出水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之后简称出水温差ΔT)对散热器目标流量差ΔM1进行PID控制,经过环境温度,进气温度,车速修正得到最终散热器目标流量差ΔM,根据目标流量差ΔM查表得到TMM初始主目标开度和电子主水泵初始目标转速,最后根据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冷却或加热需求得到TMM主目标开度和电子主水泵目标转速。
本发明中,首先,引入电子主水泵,这样确保热管理系统与发动机转速的解耦控制;其次,因为引入了环境温度,进气温度,车速确保了对水温控制的精确度;再次引入变速器及发动机机油温度的控制输入,保证了整个动力总成的热管理需求;第四,引入TMM开度和电子主水泵转速的控制输入,确保了控制的闭环,控制更加精确;第五,采用了开环加闭环的联合控制,有效的提升了热管理系统的响应速度;最后,在控制过程中加入了滞回处理,确保了系统不会出现异常跳变的问题。
由此可见,本发明是结合发动机工况、动力总成状态、整车状态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后,通过调节(热管理单元)TMM和电子主水泵,控制动力总成包括缸体、缸盖、IEM、暖通、EGR、小循环、散热器、和机油加热冷却回路的流量,让发动机和变速器都运行在最佳工作温度,从而增加传热效率、降低摩擦损失、提升热效率、降低爆震倾向,最终达到降低油耗和排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案流程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1: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流程图-热管理模式判定流程图;
图3-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流程图-待机模式目标确认流程图;
图3-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流程图-停机模式目标确认流程图;
图3-4: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流程图-冷启动模式目标确认流程图;
图3-5: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流程图-正常运行模式目标确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所实施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热管理方法一般性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数据采集,采集包括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暖通需求、环境温度、进气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车速、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S20: 以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并输出相应的热管理模式。
S30:根据不同的热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策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和TMM开度,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机油温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结合发动机工况、动力总成状态、整车状态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后,通过调节(热管理单元)TMM和电子主水泵,控制动力总成包括缸体、缸盖、IEM、暖通、小循环、散热器、和机油加热冷却等回路的流量,让发动机和变速器都运行在最佳工作温度,增加传热效率、降低摩擦损失、提升热效率、降低爆震倾向,最终达到降低油耗和排放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1,S20中“以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并输出相应的热管理模式”具体包括:
S21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上电时间小于阈值a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待机模式。
S22动力总成为key_off状态且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
S23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冷启动模式。
S24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T1,T5),同时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上一时刻的热管理模式。
S25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任意一个大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正常运行模式。
参见图3-2,、图3-3、图3-4和图3-5,在一个实施例中, S30中“根据不同的热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策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和TMM开度,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机油温度的目的”具体包括:
S31当热管理模式为待机模式时,则输出固定的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S321当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且动力总成有保护需求,则输出固定的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S322当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且动力总成有采暖需求,则输出固定的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S323当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且动力总成没有采暖需求和保护需求,则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都置0。
S331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超过阈值c,则按:水泵转速s+水泵转速z×N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这里所述水泵转速s为初始转速标定值,水泵转速z为递增转速标定值,N是缸盖出水温度达到阈值的次数,最大值10。
S332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t2,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小于一个阈值T7,则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都置0;
S333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同时满足: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t2,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A,即[T7,T8),且有采暖需求,则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都置0,电子主水泵转速按照S333所述电子主水泵转速5控制;
S334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t2,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B,即[T8,T9),则TMM主开度与上一时刻的开度相同、TMM缸体开度置0,电子主水泵转速与上一时刻的相同;
S335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t2,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C,即[T9,T10),则TMM主开度为TMM主开度6、TMM缸体开度置0,则按S331所述电子主水泵转速6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
S336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t2,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D,即[T10,T11),则TMM主开度与上一时刻的开度相同、TMM缸体开度置0,电子主水泵转速与上一时刻的相同。
S337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t2,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E,即[T11,T1),则TMM主开度为TMM主开度7、TMM缸体开度置0,则按S331所述电子主水泵转速6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
S341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且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任意一个超过各自阈值(T12,T13,T14),则TMM主开度及TMM缸体开度调节到最大流通开度(TMM主开度12,TMM刚体开度5),电子主水泵控制到最大转速即电子主水泵转速13。
S342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且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都未超过各自阈值(T12,T13,T14),则根据发动机转速、扭矩得到发动机运行状态。此处发动机为低/中/高负荷。
S343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且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都未超过各自阈值(T12,T13,T14),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低/中/高负荷)查表得到冷却液流量需求和缸体目标开度,再通过环境温度、进气温度以及车速的修正的到TMM缸体开度目标值以及TMM主开度和电子主水泵转速的预设值并输出。
S344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且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都未超过各自阈值,检查缸盖出水温度是否与缸盖出水目标温度相等,若相等进入S346,若不相等则进入S345。
S345根据缸盖出水温度与缸盖出水目标温度求差得到温差,并根据温差进行PID计算,得到散热器流量基本需求,之后进行环境温度、进气温度及车速的修正得到最总的散热器流量需求,最后根据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判定,输出最总的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S346根据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判定,输出最总的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以上,范围A、B、C、D、E是缸盖出水温度由低到高划分出的几个温度范围,后一范围的起始温度值高于前一范围的起始温度值。缸盖出水温度T12>T6>T5>T1>T11>T10>T9>T8>T7,发动机机油温度T13>T15>T3。
另外,本发明中,各种阈值均是根据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标定获得,或由厂家设定。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采集单元10、判断单元20、控制单元30和执行单元40。
采集单元10用于采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环境温度车速等,例如通过分别设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分别采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和黄静温度等。
判断单元20用于判断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得到当前热管理模式;具体是根据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输出不同的热管理模式,热管理模式至少包括待机、冷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四种。这里热管理模式 的输出条件判断是按照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中的步骤2列出的条件进行具体判断。
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热管理系统当前状态、进气 温度、出水温度和缸体温度等一系列信息生产相应的控制指令,例如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30 (ECU) 。控制单元30按照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中的步骤3来进行具体控制。
执行单元40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TMM电机驱动球阀及电子主水泵的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是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进行了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己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岀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1)

1.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采集包括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暖通需求、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步骤2,根据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输出不同的热管理模式,热管理模式至少包括待机、冷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四种;
步骤3,根据不同的热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策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和TMM开度,调节热管理系统各支路流量和流阻,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机油温度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上电时间小于阈值a,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所述待机模式;
当动力总成为key_off状态且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冷启动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A,同时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上一时刻的热管理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任意一个大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正常运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当热管理模式为待机模式时,则输出固定的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当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且动力总成有保护需求,则输出固定的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当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且动力总成有采暖需求,则输出固定的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当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且动力总成没有采暖需求和保护需求,则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都置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超过阈值c,则按水泵转速s+水泵转速z×N,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c,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小于一个阈值d,则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都置0;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同时满足: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c,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A,且有采暖需求,则TMM主开度、TMM缸体开度都置0,电子主水泵转速按照固定转速控制;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c,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B,则TMM主开度与上一时刻的开度相同、TMM缸体开度置0,电子主水泵转速与上一时刻的相同;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c,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C,则TMM主开度为固定开度、TMM缸体开度置0,按 水泵转速s+水泵转速z×N,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c,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D,则TMM主开度与上一时刻的开度相同、TMM缸体开度置0,电子主水泵转速与上一时刻的相同;
当热管理模式为冷启动模式时,且电子主水泵停转时间未超过阈值c,同时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E,则TMM主开度为固定开度、TMM缸体开度置0,按水泵转速s+水泵转速z×N,来控制电子主水泵转速;
以上,所述水泵转速s为初始转速标定值,水泵转速z为递增转速标定值,N是缸盖出水温度达到阈值的次数;范围A、B、C、D、E是缸盖出水温度由低到高划分出的几个温度范围,后一范围的起始温度值高于前一范围的起始温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转速s为500RPM,水泵转速z为300RPM,所述N最大值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且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任意一个超过各自阈值,则TMM主开度及TMM缸体开度调节到最大流通开度,电子主水泵控制到最大转速;
当热管理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且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都未超过各自阈值,则根据发动机转速、扭矩得到发动机运行状态;然后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查表的到冷却液流量需求和缸体目标开度,再通过环境温度、进气温度以及车速的修正到TMM缸体开度目标值以及TMM主开度和电子主水泵转速的预设值并输出;之后检查缸盖出水温度是否与缸盖出水目标温度相等,若相等执行A,若不相等则执行B;
根据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判定,输出最终的TMM主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转速;
根据缸盖出水温度与缸盖出水目标温度求差得到出水温差ΔT对散热器目标流量差ΔM1进行PID控制,之后进行环境温度、进气温度及车速的修正得到最终散热器目标流量差ΔM,根据目标流量差ΔM查表得到TMM初始主目标开度和电子主水泵初始目标转速,最后根据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判定,输出最终的TMM主目标开度、TMM缸盖开度及电子主水泵目标转速。
8.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10)、判断单元(20)、控制单元(30)和执行单元(40);
所述采集单元(10)用于采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环境温度、车速等;
所述判断单元(20)用于判断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得到当前热管理模式;具体是根据动力总成是否上电为切入点,结合发动机缸盖出水温度、发动机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机油温度及采暖需求进行判断,输出不同的热管理模式,热管理模式至少包括待机、冷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四种;
所述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当前热管理模式、以及进气温度、出水温度和缸体温度等一系列信息生产相应的控制指令;
所述执行单元(40)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TMM电机驱动球阀及电子主水泵的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冷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四种热管理模式的输出条件如下: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上电时间小于阈值a,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所述待机模式;
当动力总成为key_off状态且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则输出当前热管理模式为停机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冷启动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缸盖出水温度属于范围A,同时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都小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上一时刻的热管理模式;
当动力总成处于key_on状态且发动机不处于停机状态,同时缸盖出水温度、缸体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及变速器机油温度任意一个大于各自的阈值,则输出热管理模式正常运行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0)按照权利要求1-7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中的步骤3来进行控制。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78274.3A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03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274.3A CN114003076B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274.3A CN114003076B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3076A true CN114003076A (zh) 2022-02-01
CN114003076B CN114003076B (zh) 2023-03-31

Family

ID=7992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8274.3A Active CN114003076B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30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281A (zh) * 2022-06-15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247596A (zh) * 2022-06-24 2022-10-2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253A (zh) * 2012-05-22 2012-09-19 上海中方宝达纺织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低碳环保的分布式冷却系统与热管理方法
CN109139223A (zh) * 2018-08-23 2019-01-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循环发动机高低温冷却系统
CN110566332A (zh) * 2019-09-12 2019-12-13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0608084A (zh) * 2019-09-12 2019-12-24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0769006U (zh) * 2019-09-12 2020-06-1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1038803U (zh) * 2019-07-24 2020-07-17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系统及车辆
CN111561381A (zh) * 2020-04-20 2020-08-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动水泵的汽油机智能闭环控制热管理方法
CN111963297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关式水泵-辅助水泵的汽油机热管理策略方法
CN112302781A (zh) * 2019-07-23 2021-02-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温控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2483236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CN11257635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散热模块、发动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253A (zh) * 2012-05-22 2012-09-19 上海中方宝达纺织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低碳环保的分布式冷却系统与热管理方法
CN109139223A (zh) * 2018-08-23 2019-01-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循环发动机高低温冷却系统
CN112302781A (zh) * 2019-07-23 2021-02-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温控模块的控制方法
CN211038803U (zh) * 2019-07-24 2020-07-17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系统及车辆
CN110566332A (zh) * 2019-09-12 2019-12-13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0608084A (zh) * 2019-09-12 2019-12-24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0769006U (zh) * 2019-09-12 2020-06-1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257635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散热模块、发动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61381A (zh) * 2020-04-20 2020-08-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动水泵的汽油机智能闭环控制热管理方法
CN111963297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关式水泵-辅助水泵的汽油机热管理策略方法
CN112483236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281A (zh) * 2022-06-15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63281B (zh) * 2022-06-15 2024-01-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247596A (zh) * 2022-06-24 2022-10-2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3076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3076B (zh) 一种动力总成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057940B (zh) 汽车水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JP5120319B2 (ja) エンジンの廃熱制御装置
JP6075271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EP2366879B1 (en) Control method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342142B2 (en) Cooling apparatus and cooling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837509B (zh) 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060005790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heat in an automotiv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60709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13700546B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控制方法
JP2020051304A (ja) ピストン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ピストン温度制御方法
CN112610324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US69203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rectly estimating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JP2018105189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222161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880325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11480092B2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turbocharged engine
CN114763762B (zh) 一种车辆中冷系统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163281B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307303A (zh) 一种电子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5267706B2 (ja) エンジンの廃熱制御装置
CN117307305A (zh) 一种汽油机水温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261347B1 (ko) 엔진 쿨링팬 동작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096168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16753062A (zh) 一种基于热管理模块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