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1708A -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1708A
CN114001708A CN202111122649.7A CN202111122649A CN114001708A CN 114001708 A CN114001708 A CN 114001708A CN 202111122649 A CN202111122649 A CN 202111122649A CN 114001708 A CN114001708 A CN 114001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ce
measurement
generating
heigh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26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智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yi Land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yi Land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yi Land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yi Land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26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1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1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1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5/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地形测绘的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判断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若判断为否,则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若判断为是,则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本申请具有实现水准仪数据误差自动校验过程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形测绘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地形测量是指测绘地形图的作业,是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测绘有助于了解区域土地的状况,方便对该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
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0966983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子水准仪,包括:图像传感器,对标尺图案进行摄像,并将摄像数据作为电信号输出;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计测;存储装置,存储根据温度设定的校正数据;以及处理部,根据温度选择所述校正数据,并基于校正数据来校正摄像数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用户使用水准仪对地面进行高度测量时,水准仪的测量过程容易存在有测量误差,需要用户对水准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当场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存在有水准仪误差校验较为繁琐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过程,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
根据所述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所述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
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
根据所述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所述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
根据所述高差闭合差,判断所述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
若判断为否,则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所述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若判断为是,则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所述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对某地的地形进行数据测量工作前,用户首先在测量范围内预设闭合的测量路径,并在该测量路径上设定多个测量点,测量工作进行时,水准仪对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自动记录,当水准仪完成对所有待测段高度差的测量工作后,水准仪计算所有高差的闭合差,由于水准仪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为同一检测点,构成一个闭合环,因此闭合水准路线所测得各测段高差的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当水准仪计算所得的高差闭合差为0时,说明水准仪的测量误差较小,此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提示用户测量完成;当高差闭合差不为0时,说明此时水准仪的测量结果存在有较大误差,此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实现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过程,无需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验证,提高水准仪测量过程的便捷性。
可选的,在所述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当前地形特征;
获取用户预设的测量规范信息,所述测量规范信息包括预设测量地形以及与所述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根据所述当前地形特征,确定与所述当前地形特征相对应的预设测量地形;
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测量地形,提取与所确定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根据所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判断所述高差闭合差是否超出所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若判断为否,则执行所述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所述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对不同的地形地貌进行数据测量工作时,由于测量的地势形态有所差异,因此,在测量规范中,对闭合差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通过预设测量规范信息,设定各类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水准仪计算得出高差闭合差后与当前地形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相比对,若高差闭合差在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范围内,说明当前测量数值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提示用户测量完成;当高差闭合差不在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范围内,说明此时水准仪的测量结果存在有较大误差,此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使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功能更加完善。
可选的,在所述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用户预设的高程点信息,所述高程点信息包括高程点位置以及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高程点高度;
根据所述高程点位置,确定与所述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
根据所述高程点高度,生成与所确定检测点相对应的基准检测高度;
根据所述基准检测高度与所述待测段高差,生成检测点高度,所述检测点高度为各检测点的实际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通过编辑已知高程点信息,对一个检测点的高度进行设定,进而便于水准仪根据该检测点的实际高度与所测量的高差计算得出其他检测点的实际高度,实现水准仪对检测点实际高度的自动计算功能,无需用户对数据进行人工计算,提高水准仪使用的便捷性。
可选的,在所述生成检测点高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段、待测段高差以及检测点高度,生成高差概述图;
推送所述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准仪计算得出所有检测点的实际高度后,水准仪根据已知的水准测量段、待测段高差以及检测点高度等数据,绘制生成当前地形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并将绘制生成的高差概述图推送至用户的智能终端,使用户在测量工作完成后,能够直接在智能终端获取到水准仪测量的相关数据以及初步计算完成的测量结果,进而无需用户进行繁琐的绘制、计算与验证过程,简化了水准仪的数据处理步骤。
可选的,在所述生成高差概述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数据生成时间以及与数据生成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与所述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存储地址,生成更新指令并执行,所述更新指令用于更新并储存所述高差概述图至其相对应的存储地址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准仪绘制生成当前地形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后,水准仪获取当前地形相对应的数据信息,水准仪通过获取数据生成时间以及与数据生成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当前高差概述图的对应生成情况,水准仪根据当前获取的数据信息,生成存储地址,并令存储地址与数据信息相对应,由于数据信息与高差概述图相对应,因此,高差概述图与当前存储地址相对应,水准仪将高差概述图存储置于相对应的存储地址内,实现水准仪对高差概述图的数据备份过程。
可选的,在所述生成更新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响应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有用于查询历史高差概述图的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包括期望查询时间以及期望查询地点;
根据所述期望查询时间,确定与所述期望查询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
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提取与期望查询地点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
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以及所提取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存储地址,提取所述存储地址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
根据所述高差概述图,生成推送指令并执行,所述推送指令用于推送所述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想要对以往的高差概述图进行数据查询时,用户输入想要查询的时间与地点,水准仪响应用户输入的期望查询时间以及期望查询地点,并根据期望查询时间与期望查询地点查找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数据生成地点,水准仪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以及所提取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用户想要查询的存储地址,并提取该存储地址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水准仪生成推送指令,将用户想要查询的高差概述图推送至用户的智能终端,使用户能够对以往的历史测量数据进行简便查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包括:
测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
水准测量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所述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
待测段高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
高差闭合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所述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
高差闭合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差闭合差,判断所述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
误差提示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所述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测量完成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所述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用户对某地的地形进行数据测量工作前,用户首先在测量范围内预设闭合的测量路径,并在该测量路径上设定多个测量点,测量工作进行时,水准仪对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自动记录,当水准仪完成对所有待测段高度差的测量工作后,水准仪计算所有高差的闭合差,由于水准仪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为同一检测点,构成一个闭合环,因此闭合水准路线所测得各测段高差的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当水准仪计算所得的高差闭合差为0时,说明水准仪的测量误差较小,此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提示用户测量完成;当高差闭合差不为0时,说明此时水准仪的测量结果存在有较大误差,此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实现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过程,无需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验证,提高水准仪测量过程的便捷性。
当用户对不同的地形地貌进行数据测量工作时,由于测量的地势形态有所差异,因此,在测量规范中,对闭合差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通过预设测量规范信息,设定各类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水准仪计算得出高差闭合差后与当前地形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相比对,若高差闭合差在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范围内,说明当前测量数值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提示用户测量完成;当高差闭合差不在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范围内,说明此时水准仪的测量结果存在有较大误差,此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使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功能更加完善。
水准仪计算得出所有检测点的实际高度后,水准仪根据已知的水准测量段、待测段高差以及检测点高度等数据,绘制生成当前地形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并将绘制生成的高差概述图推送至用户的智能终端,使用户在测量工作完成后,能够直接在智能终端获取到水准仪测量的相关数据以及初步计算完成的测量结果,进而无需用户进行繁琐的绘制、计算与验证过程,简化了水准仪的数据处理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与当前地形特征相对应的预设测量地形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推送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推送指令并执行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系统的模块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测量信息获取模块;2、水准测量段生成模块;3、待测段高差获取模块;4、高差闭合差生成模块;5、高差闭合差判断模块;6、误差提示指令生成模块;7、测量完成指令生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参照图1,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包括:
S101: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
其中,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对某地的地形进行数据测量工作前,用户首先在测量范围内预设闭合的测量路径,并在该测量路径上设定多个测量点,用户通过设定水准仪的测量轨迹,使水准仪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相关的测量操作。
举例来说,一段呈环形状的闭合水准路线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A、B、C、D四个不同的检测点,相邻检测点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
S102:生成水准测量段。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水准仪通过测定两检测点件的水准测量段,便于水准仪后续测量工作的进行。举例来说,检测点A与检测点B之间的水准测量段为ab,检测点B与检测点C之间的水准测量段为bc,检测点C与检测点D之间的水准测量段为cd,检测点D与检测点A之间的水准测量段为ad。
S103: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水准测量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测量工作进行时,水准仪对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自动记录。举例来说,水准测量段ab所在位置的高度差为0.5米;水准测量段bc所在位置的高度差为-0.2米。
S104:生成高差闭合差。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当水准仪完成对所有待测段高度差的测量工作后,水准仪计算所有高差的闭合差,具体来说,水准仪将各水准测量段所在位置的高度差所对应的数值相加,其代数和即为高差闭合差。
S105:判断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若判断为否,则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若判断为是,则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所求得的高差闭合差,判断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举例来说,由于水准仪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为同一检测点A,因此水准仪的检测轨迹构成一个闭合环,因此闭合水准路线所测得各测段高差的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
当高差闭合差不为0时,说明此时水准仪的测量结果存在有较大误差,此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
当水准仪计算所得的高差闭合差为0时,说明水准仪的测量误差较小,此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提示用户数据收集过程顺利,测量完成。
参照图2,在S105之前还会根据当前地形特征获取测量规范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当前地形特征。
具体的,当水准仪对不同的地形地貌进行数据测量工作时,水准仪通过摄像机扫描获取水准仪周边的地形特征,进而获知当前地形特征。
S202:获取用户预设的测量规范信息。
其中,测量规范信息包括预设测量地形以及与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由于水准仪在工作时测量的地势形态有所差异,因此,在测量规范中,对闭合差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通过预设测量规范信息,设定各类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举例来说,当水准仪当前的预设测量地形为平地时,其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x;当水准仪当前的预设测量地形为山地时,其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y。
S203:确定与当前地形特征相对应的预设测量地形。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当前地形特征,确定与当前地形特征相对应的预设测量地形。举例来说,当水准仪通过扫描获知当前的测量地形为平地时,水准仪调取数据库内存储的相关地形,并找到与平地相对应的预设平地地形。
S204:提取与所确定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测量地形,提取与所确定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举例来说,当找到与平地相对应的预设平地地形后,水准仪提取平地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x。
S205:判断高差闭合差是否超出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若判断为否,则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若判断为是,则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判断高差闭合差是否超出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当水准仪计算得出高差闭合差后,水准仪与当前地形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相比对。
若高差闭合差的数值小于x时,高差闭合差在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范围内,说明当前测量数值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提示用户测量完成。
若高差闭合差的数值大于x时,高差闭合差不在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范围内,说明此时水准仪的测量结果存在有较大误差,此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使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功能更加完善。
参照图3,在S205之后还会根据高程点信息生成检测点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用户预设的高程点信息。
其中,高程点信息包括高程点位置以及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高程点高度。用户通过编辑已知高程点信息,将已知高程点的位置以及相对应的高度输入水准仪中。
S302:确定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高程点位置,确定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当水准仪接收用户设置的高程点信息后,水准仪查找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进而便于对该检测点的高度进行设定。举例来说,水准仪将A、B、C、D四个检测点所在的实际位置分别与高程点位置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A。
S303:生成与所确定检测点相对应的基准检测高度。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高程点高度,生成与所确定检测点相对应的基准检测高度。举例来说,当水准仪确定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A后,水准仪根据高程点高度生成基准检测高度,此时基准检测高度即为检测点A的实际高度。
S304:生成检测点高度。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基准检测高度与待测段高差,生成检测点高度,检测点高度为各检测点的实际高度。水准仪根据该检测点的实际高度与所测量的高差计算得出其他检测点的实际高度,实现水准仪对检测点实际高度的自动计算功能,无需用户对数据进行人工计算,提高水准仪使用的便捷性。
举例来说,当检测点A的实际高度为2米时,那么检测点B的实际高度为检测点A的实际高度2米与水准测量段ab的高度差0.5米之和,故检测点B的实际高度为2.5米;检测点C的实际高度为检测点B的实际高度2.5米与水准测量段bc的高度差-0.2米之和,因此检测点C的实际高度为2.3米。
参照图3,进一步地,在S304之后,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S305:生成高差概述图。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水准测量段、待测段高差以及检测点高度,生成高差概述图。当水准仪计算得出所有检测点的实际高度后,水准仪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绘图机构,根据已知的水准测量段、待测段高差以及检测点高度等数据,绘制生成当前地形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进而直观反映水准仪的测量数据。
S306:推送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具体的,水准仪将绘制生成的高差概述图推送至用户的智能终端,使用户在测量工作完成后,能够直接在智能终端获取到水准仪测量的相关数据以及初步计算完成的测量结果,进而无需用户进行繁琐的绘制、计算与验证过程,简化了水准仪的数据处理步骤。
参照图4,在S305之后还会根据数据信息生成更新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与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数据信息。
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数据生成时间以及与数据生成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水准仪绘制生成当前地形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后,水准仪获取当前地形相对应的数据信息,水准仪通过获取数据生成时间以及与数据生成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当前高差概述图的对应生成情况。
S402:生成与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存储地址。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数据信息,生成与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存储地址。水准仪根据当前获取的数据信息,生成存储地址,此时存储地址与数据信息相对应,由于数据信息与高差概述图相对应,因此,高差概述图与当前存储地址相对应。
S403:生成更新指令并执行。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存储地址,生成更新指令并执行,更新指令用于更新并储存高差概述图至其相对应的存储地址中。水准仪将高差概述图存储置于相对应的存储地址内,实现水准仪对高差概述图的数据备份功能。
参照图4,进一步地,在S403之后,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S404:响应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其中,查询请求携带有用于查询历史高差概述图的查询信息,查询信息包括期望查询时间以及期望查询地点。当用户想要对以往的高差概述图进行数据查询时,用户输入想要查询的时间与地点,水准仪进而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查询相对应的历史高差概述图。
S405:确定与期望查询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期望查询时间,确定与期望查询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水准仪获取期望查询时间后,调用数据库内存储的所有数据生成时间,并将所调用的数据生成时间与用户输入的期望查询时间进行匹配对照,进而确定与期望查询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
S406:提取与期望查询地点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提取与期望查询地点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水准仪确定与期望查询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后,调用与所确定数据生成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并将所调用的数据生成地点与用户输入的期望查询地点进行匹配对照,进而提取出与期望查询地点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
S407:确定存储地址。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以及所提取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存储地址。水准仪接收用户输入的期望查询时间以及期望查询地点后,根据期望查询时间、期望查询地点对应查找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数据生成地点,水准仪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以及所提取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用户想要查询的存储地址。
S408:提取存储地址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
具体的,水准仪根据存储地址,提取存储地址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水准仪确定用户想要查询的存储地址后,提取该存储地址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此时,所提取的高差概述图即为用户想要查询的高差概述图。
S409:生成推送指令并执行。
具体的,水准仪根根据所提取的高差概述图,生成推送指令并执行,推送指令用于推送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水准仪将用户想要查询的高差概述图推送至用户的智能终端,进而使用户能够对以往的历史测量数据进行简便查询。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进行数据测量工作前,用户首先在测量范围内预设闭合的测量路径,并在该测量路径上设定多个测量点,测量工作进行时,水准仪对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自动记录,当水准仪完成对所有待测段高度差的测量工作后,水准仪计算所有高差的闭合差,当水准仪计算所得的高差闭合差为0时,水准仪生成测量完成指令,提示用户测量完成;当高差闭合差不为0时,水准仪生成误差提示指令,提醒用户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实现水准仪数据误差的自动校验过程。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参照图5,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包括:
测量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
水准测量段生成模块2,水准测量段生成模块2用于根据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
待测段高差获取模块3,待测段高差获取模块3用于根据水准测量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
高差闭合差生成模块4,高差闭合差生成模块4用于根据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
高差闭合差判断模块5,高差闭合差判断模块5用于根据高差闭合差,判断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
误差提示指令生成模块6,误差提示指令生成模块6用于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测量完成指令生成模块7,测量完成指令生成模块7用于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
根据所述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所述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
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
根据所述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所述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
根据所述高差闭合差,判断所述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
若判断为否,则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所述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若判断为是,则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所述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当前地形特征;
获取用户预设的测量规范信息,所述测量规范信息包括预设测量地形以及与所述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根据所述当前地形特征,确定与所述当前地形特征相对应的预设测量地形;
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测量地形,提取与所确定预设测量地形相对应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根据所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判断所述高差闭合差是否超出所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若判断为否,则执行所述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所述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用户预设的高程点信息,所述高程点信息包括高程点位置以及与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高程点高度;
根据所述高程点位置,确定与所述高程点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点;
根据所述高程点高度,生成与所确定检测点相对应的基准检测高度;
根据所述基准检测高度与所述待测段高差,生成检测点高度,所述检测点高度为各检测点的实际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检测点高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段、待测段高差以及检测点高度,生成高差概述图;
推送所述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高差概述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数据生成时间以及与数据生成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与所述高差概述图相对应的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存储地址,生成更新指令并执行,所述更新指令用于更新并储存所述高差概述图至其相对应的存储地址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更新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响应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有用于查询历史高差概述图的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包括期望查询时间以及期望查询地点;
根据所述期望查询时间,确定与所述期望查询时间相对应的数据生成时间;
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提取与期望查询地点相对应的数据生成地点;
根据所确定的数据生成时间以及所提取的数据生成地点,确定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存储地址,提取所述存储地址相对应的高差概述图;
根据所述高差概述图,生成推送指令并执行,所述推送指令用于推送所述高差概述图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7.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用户预先设置生成的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闭合水准路线以及位于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多个检测点;
水准测量段生成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点,生成水准测量段,所述水准测量段为相邻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路段;
待测段高差获取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段,获取与水准测量段相对应的待测段高差;
高差闭合差生成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待测段高差,生成高差闭合差,所述高差闭合差为各待测段高差的代数和;
高差闭合差判断模块(5),用于根据所述高差闭合差,判断所述高差闭合差是否为0;
误差提示指令生成模块(6),用于生成误差提示指令并执行,所述误差提示指令用于发送误差提示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测量完成指令生成模块(7),用于生成测量完成指令并执行,所述测量完成指令用于发送测量完成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8.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1122649.7A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01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2649.7A CN114001708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2649.7A CN114001708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1708A true CN114001708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1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2649.7A Pending CN114001708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17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5206A (zh) * 2022-12-09 2023-01-31 富视达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基于多视觉位移测量设备的测量数据联合解算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3171A (ja) * 2004-11-09 2006-05-25 Hirobumi Chikatsu 測量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測量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01308020A (zh) * 2008-06-11 2008-11-19 武汉大学 一种水准测量方法
CN108917706A (zh) * 2018-06-26 2018-11-30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gnss水准测量方法
CN109959363A (zh) * 2019-05-06 2019-07-02 四川拓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力水准数据处理及评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3171A (ja) * 2004-11-09 2006-05-25 Hirobumi Chikatsu 測量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測量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01308020A (zh) * 2008-06-11 2008-11-19 武汉大学 一种水准测量方法
CN108917706A (zh) * 2018-06-26 2018-11-30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gnss水准测量方法
CN109959363A (zh) * 2019-05-06 2019-07-02 四川拓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力水准数据处理及评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国高校建筑施工研究会: "《土木工程施工手册 上》",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45 - 4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5206A (zh) * 2022-12-09 2023-01-31 富视达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基于多视觉位移测量设备的测量数据联合解算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881B (zh) 利用视频自动对指针式仪表进行读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09711B (zh) 检测车道线位置变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132924A1 (zh) 机器人传感器的外参标定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01216555A (zh) Rpc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和几何纠正方法
CN114001708A (zh) 一种水准仪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98026A (zh) 车道线确定方法和系统、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01983A (zh) 基于摄影测量的边坡全域沉降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654536A (zh) 基于北斗rtk的国家林草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46834A (zh) 一种基于占据栅格配准的车底巡检机器人单轴重定位方法
US10048068B2 (en) Integrating point cloud scans, image data, and total station data from a surveying instrument into one adjustment
CN115077478B (zh) 一种连续跟踪监测点升降的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5824053A (zh) 一种融合主成分分析与体素积分的滑坡体积量计算方法
KR100283929B1 (ko) 서로 다른 수치 지도간 설비의 상대오차 자동보정 방법
CN114638789A (zh) 一种用于孔位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68656B (zh) 地形图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4266835A (zh) 一种非量测相机的变形监测控制方法与系统
KR100572119B1 (ko) 수치지도와 항공 레이저 측량데이터를 이용한 지형지물의변화 검출방법
CN111486792B (zh) 核电站管道热位移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12466B (zh) 一种汽车adas标定设备空间自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8168606B (zh) 一种车载移动测量的视觉引导方法及系统
Marani et al. Monitoring of indoor environments by change detection in point clouds
CN114577179B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激光测绘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15160B (zh) 一种建筑物三维实景建模工作方法
CN113255726B (zh)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边坡自动聚类监测方法
CN117197730B (zh) 一种城市空间畸变图像的修复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