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4213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4213A
CN113994213A CN202080044337.6A CN202080044337A CN113994213A CN 113994213 A CN113994213 A CN 113994213A CN 202080044337 A CN202080044337 A CN 202080044337A CN 113994213 A CN113994213 A CN 113994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sample
unit
reagent
upperm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43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冈清一郎
南康雄
浅井智英
岩桥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Med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94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4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6Test-tube stands; Test-tube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8Transport of container or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8Plate elements with several rows of samples
    • G01N2035/0425Stacks, magazines or elevators for 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27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nestable or stock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2035/1027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 G01N2035/103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disposable ti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装填有分析处理中使用的器具的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移送。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通过使装填有用于检体处理的器具的多个支架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升降,从而向检体处理空间内输送。输送部具有使最上层的支架(R1)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R)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80、82)的引导从支架待机位置向取出位置移动的移动机构。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用各种试剂对血液、尿等样本(检体)进行处理并进行测定从而关于各种各样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对血液凝固分析装置或使用了免疫测定法的分析测定装置等通过用各种试剂对血液、尿等生物体样本进行处理并进行测定从而能够关于各种各样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的自动分析装置而言,以往已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的装置。例如,将作为生物体样本的检体从检体容器分注到反应容器中,向该分注的检体中混合与测定项目相应的试剂来进行各种测定以及分析。
在这样的分析装置中,例如,使用用于检体吸引的喷嘴吸头、分注检体的反应容器(试管)等器具,这些器具在为了避免检体间的污染而为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以给定数量汇集在一起装填于支架的状态被供给到分析装置内。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未使用的一次性的部件而将给定数量的喷嘴吸头以及反应容器装填于支架,并且将这些装填支架以多个上下层叠的状态通过部件供给装置的升降机构向用于处理输送的给定的工位供给。
具体而言,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支架分离装置,其将从相对于该部件供给装置设置支架的最大下降位置通过升降台向第一工位向上方抬起的层叠状态的多个支架中的仅最上层的支架以残留于第一工位的方式从其他的支架组分离并进行保持;以及支架移送装置,其将通过升降台的下降从其他的支架组分离的最上层的支架从第一工位向用于部件取出的第二工位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5490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前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分析装置由于经过将通过升降台向第一工位向上方抬起的层叠状态的多个支架中仅最上层的支架由支架分离装置进行保持之后再通过使升降台从第一工位下降从而以仅使最上层的支架残留于第一工位的方式从其他支架组分离的动作工序,再通过支架移送装置使最上层的支架从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因此到使最上层的支架向第二工位移动为止的动作工序多,很难说能够使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部件取出位置移动。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装填有分析处理中使用的器具的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移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对检体进行处理并测定从而关于给定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通过使装填有用于检体处理的器具的多个支架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升降,从而向检体处理空间内进行输送并且从所述检体处理空间进行回收,所述输送部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的层叠状态地从面向所述检体处理空间内的支架待机位置向为了检体处理而取出所述器具的取出位置移动。
在上述结构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输送部的移动机构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的层叠状态地从面向检体处理空间内的支架待机位置向为了检体处理而取出器具的取出位置移动。即,由于不需要如前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在使最上层的支架向取出位置移动时使其与下侧的支架分离那样的中间动作,因此能够将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取出位置移送。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各支架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一方的凸部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相互上下重合的支架彼此以凸部与凹部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状态层叠,移动机构使最上层的支架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的引导从支架待机位置向取出位置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从支架待机位置向取出位置的最上层支架的移动通过支架彼此的凹凸卡合被引导,即,由于移动引导在支架彼此之间进行,因而无需设置另外的引导机构,因此,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个数将最上层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取出位置移送。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各支架至少在面向两个方向的侧面部位具有卡合槽,输送部还具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通过使定位板与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到取出位置的最上层的支架的各卡合槽以卡脱自如的方式卡合,从而将最上层的支架定位于取出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取出位置处对最上层支架高效、可靠且容易地进行定位固定,因此能够确保从支架的器具的稳定的取出作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装填有分析处理中使用的器具的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移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性整体外观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性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输送部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中(a)是图3的输送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b)是设置于取出位置II的下方的回收用升降机的概略结构图,(c)是设置于支架待机位置I的下方的供给用升降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概略性地示出最上层的支架通过移动机构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6是概略性地示出取出位置II处的定位机构对最上层支架的定位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概略性地示出支架彼此的层叠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性整体外观图,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性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具有:输送部10,其输送支架;检体供给部20,其用于供给生物体样本等给定的检体;试剂供给部30,其用于供给与给定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反应部40,其用于使检体与试剂反应;以及处理/测定部50,其用于对反应完毕的检体进行处理并测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后述的B/F分离/测定部)。这些处理部10、20、30、40、50配设在壳体100(参照图1)内。输送部10将装填有在该自动分析装置1中使用的一次性的给定数量的器具的支架,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检体吸引的喷嘴吸头T和分注检体的反应容器(例如试管)C各60个分别呈二维地排列并被保持的支架R向后述的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II输送。
此外,自动分析装置1还具备:未图示的控制部,其用于控制这些处理部10、20、30、40、50的动作;以及移送机构(未图示),其具备在处理部10、20、30、40、50的上方沿X-Y方向移动的各种移送部。在移送机构中,例如,具有器具移送部、检体移送部、试剂移送部、测定对象移送部等。移送机构为了进行喷嘴吸头T或反应容器C等的移送、喷嘴对检体以及试剂的吸引等,能够使用把持臂等对喷嘴吸头T、反应容器C等器具进行把持并沿X-Y方向移动。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装置主体(未图示)、和例如由触摸面板构成的显示输入部60。所述移送机构的各移送部例如能够沿着在X方向、Y方向上延伸的导轨在壳体100内的上部在X方向、Y方向上移动,并且也能够在给定位置处进一步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升降)。
输送部10在装置1内,如以下那样对分别装填有未使用的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的前述的多个支架R进行输送。首先通过升降机构使多个支架R以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状态上升,从而向在壳体100内的上部对检体等进行各种处理的空间(以下,简称为处理空间)S内的支架待机位置(供给侧位置)I输送。之后,使支架R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为了分析测定处理而被取出的取出位置(回收侧位置)II移动,并等待由器具移送部移送到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此外,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全部被取出而变空的支架R通过升降机构依次下降并被回收。
具体而言,如图2中由箭头所示,操作者通过将输送部10沿着Y方向向装置1的外部拉出(被拉出的输送部在图2中用参照符号10’示出),从而能够从输送部10回收空的支架R,并且能够将分别装填有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的未使用的支架R补充到输送部10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取出位置II的支架R内的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通过被作为所述移送机构之一的器具移送部的保持部保持并移送,从而被临时放置在位于输送部10的附近的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但是,在其他的变形例中,反应容器C也可以通过器具移送部的保持部从支架R不经由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而直接向反应部40移送并设置。
另外,如图2中所例示,在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处,不仅能够设置喷嘴吸头用的放置处(待机位置III的下侧的示出了两个喷嘴吸头T以及/或者反应容器C的位置),还能够设置操作者能够按每个支架用手更换喷嘴吸头T以及/或者反应容器C的放置处(待机位置III的上侧的示出了一个支架的位置)。
检体供给部20配置在能够沿着图2中的X方向移动的检体台23上,箱型的多个检体支架22例如沿着检体台23的移动方向排列而成。此外,在各检体支架22装填有多支检体容器21,在这些检体容器21中分别收容有要分析测定的检体。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分析次序的给定的定时例如位于图2中的右侧的检体供给部20向图2中的左侧移动那样的动作方式,具备多支检体容器21的一个检体支架22被移送到反应部40与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之间的检体吸引位置IV并在该位置处待机。
通过设置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从而在处理空间S内,形成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和检体吸引位置IV和反应部40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排列成一列的第一单轴移送线路(检体移送线路)L1。因此,具备检体吸引喷嘴的检体移送部(未图示)仅通过沿着该第一单轴移送线路在单轴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便能够完成喷嘴吸头T向检体吸引喷嘴的安装、检体的吸引、检体向反应容器的分注这一系列的动作。另外,在此,单轴方向是指作为移送方向的X-Y平面中的移动方向为单轴。在X-Y平面的单轴方向上移动并到达希望的位置后,为了喷嘴吸头的安装、检体等的吸引或分注动作,进行向Z方向(高度方向)的移动。具体而言,首先,检体吸引喷嘴(未图示)通过所述检体移送部向X轴的+方向(图2中右方向)移动,在其前端与临时放置于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的喷嘴吸头T连接(连接时检体吸引喷嘴通过所述检体移送部在Z轴方向上升降)。之后,在将喷嘴吸头T保持于前端的状态下进一步向X轴的-方向(图2中左方向)移动,从在检体吸引位置IV处待机的检体容器21中通过喷嘴吸头T吸引检体,进而朝向反应部40向X轴的-方向移动。
此时,在反应部40中,临时放置于吸头/反应容器待机位置III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C已经通过前述的器具移送部被移送并设置,正进行待机。因此,检体吸引喷嘴将通过喷嘴吸头T吸引的检体向反应部40上的反应容器C内进行分注(喷出)。之后,检体吸引喷嘴通过所述检体移送部,朝向位于第一单轴移送线路L1上(设置于反应部40与检体吸引位置IV之间)的吸头废弃部121向X轴的+方向移动,在该吸头废弃部121将使用过的喷嘴吸头T从检体吸引喷嘴脱离并废弃。
反应部40具备被旋转驱动的旋转台42,在该旋转台42的外周部遍及整周隔开给定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反应容器支承部43。在这些反应容器支承部43,如前所述,未使用的反应容器C通过具备保持部的器具移送部被移送并设置。然后,如前所述,从检体吸引喷嘴向通过旋转台42而旋转到检体接受(分注)位置的反应容器C内喷出检体。
试剂供给部30通过旋转台34例如以单元形态保持对与多种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进行收容的多个试剂收容部32,通过旋转台34的旋转使反应部40中的与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收容部32移动到位于后述的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上的各个对应的试剂吸入位置V(在图2中仅对一个试剂吸入位置标记了参照符号V)。在本实施方式的试剂供给部30中,具备多个试剂收容单元U,试剂收容单元U以给定的数量朝向旋转台34的周向呈放射状排列。各试剂收容单元U将由具备多个(图中为3个)试剂收容部32的试剂容器连结或一体形成的细长的容器单元收容保持在容器保持架内。此外,试剂供给部30还具备:冷却装置36,其用于冷却该试剂;以及试剂容器盖开闭机构160,其用于将容器盖开闭,该容器盖用于将构成试剂收容单元U的各试剂收容部32的开口封闭。
在试剂供给部30的外侧,即,在试剂供给部30的与相邻的反应部40相反侧的位置,设置有导电性吸头供给部70。该导电性吸头供给部70具有装填有多个导电性吸头72的支架74,在执行难以与通常的分析项目共用喷嘴的分析项目的情况等下,根据需要会在试剂吸引喷嘴的前端连接导电性吸头72。具体而言,导电性吸头供给部70通过在使用位置传感器的位置控制下使支架74沿Y方向移动,从而使支架74上的导电性吸头72位于后述的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上。另外,在试剂供给部30与反应部40之间,位于后述的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试剂吸引喷嘴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喷嘴清洗部29、和用于废弃吸头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吸头废弃部25。
在导电性吸头供给部70、试剂供给部30、喷嘴清洗部29、吸头废弃部25、以及反应部40沿着一条直线呈一列排列的处理空间S的区域中,形成作为所述移送机构之一的用于试剂移送的试剂移送部(未图示)沿着该一条直线仅在单轴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单轴移送线路(试剂移送线路)L2。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喷嘴清洗部29以及吸头废弃部25各设置有3个,所以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也设置3条(当然,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的条数并不限定于3条。也可以是4条以上,或者也可以是2条以下)。具体而言,沿着各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保持试剂吸引喷嘴(未图示)的保持部通过所述试剂移送部而仅在X轴方向上移动。
在通常的分析项目中,与各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对应的各试剂吸引喷嘴在试剂供给部30中,从位于旋转台34上的试剂吸入位置V的试剂收容部32,通过其前端的喷嘴吸引部直接吸引与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之后,朝向反应部40向X轴的+方向移动。此时,在反应部40中,在前述的检体接受位置处已经接受检体的反应容器C已通过旋转台42而旋转到试剂接受位置。因此,试剂吸引喷嘴能够将所吸引的试剂对该反应容器C进行分注(喷出)。之后,试剂吸引喷嘴沿着X轴的-方向L2移动,在喷嘴清洗部29中进行清洗。
另一方面,在执行与通常的分析项目的共用化困难的分析项目的情况下,例如在仅是喷嘴清洗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试剂吸引喷嘴的前端连接导电性吸头72。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在试剂供给部30中吸引试剂之前,在位于第二单轴移送线路L2上的导电性吸头供给部70中在试剂吸引喷嘴的前端连接导电性吸头72(连接时试剂吸引喷嘴通过所述试剂移送部而在Z轴方向上升降)。当连接导电性吸头72时,试剂吸引喷嘴在将导电性吸头72保持于前端的状态下进一步向X轴的+方向移动,在试剂供给部30中通过导电性吸头72来吸引试剂。吸引了试剂的试剂吸引喷嘴进一步朝向反应部40向X轴的+方向移动,并如前所述对位于试剂接受位置的反应容器C分注(喷出)试剂。之后,使用后的试剂吸引喷嘴通过所述试剂移送部而朝向吸头废弃部25中的对应的吸头废弃部25向X轴的-方向移动,在该吸头废弃部25中将使用过的导电性吸头72从试剂吸引喷嘴脱离并废弃。
在反应部40中如前所述分注到反应容器C中的检体以及试剂的混合液在旋转台42上在给定温度下进行给定时间的反应,之后,形成了反应生成物的反应容器C通过旋转台42的旋转而旋转到反应容器取出位置VI。位于反应容器取出位置VI的反应容器C被由作为所述移送机构之一的测定对象移送部(未图示)移送的保持部(把持臂等)把持而向处理/测定部50内导入。
处理/测定部50对所导入的反应生成物实施给定的处理并以电学的方式以及光学的方式实施测定。具体而言,例如在使用了免疫测定法的分析测定中,进行将未形成免疫复合体的标识抗体清洗废弃的B/F分离,设置为此的清洗部以及搅拌部、用于B/F分离的磁铁,并且还设置对由它们处理后的处理物进行吸引并在下方基于电化学发光进行测定的测定部120。在该情况下,处理/测定部50也可以称为B/F分离/测定部50。另外,已完成测定的使用过的反应容器C通过旋转台52的旋转而移动到给定的位置,被由构成所述移送机构的对应的移送部移送的保持部把持而在给定的废弃部被废弃。
接着,参照图3~图7,对前述的输送部10的构造详细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输送部10也如图3以及图4所示,通过升降机构使分别装填有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支架R以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状态上升,由此将支架R向壳体100内的处理空间S内的支架待机位置(供给侧位置)I输送。之后,使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向为了分析测定处理而被取出的取出位置(回收侧位置)II移动,并且通过升降机构使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全被取出而变空的支架R下降并依次进行回收。因此,在支架待机位置I的下方配置搭载有未使用的喷嘴吸头以及反应容器C的支架R(以下也称为“未使用的支架R”)的供给用升降台13,在取出位置II的下方配置使用过的空的支架R的回收用升降台14。
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支架待机位置I的下方配置供给用升降机15,在取出位置II的下方设置回收用升降机16。这些升降机15、16具有相同构造,收纳在壳体100内的支架升降室19内。此外,包含这些升降机15、16的支架升降室19安装于可动底板17。在支架升降室19的前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门,当打开该门时,操作者能够握住设置于支架升降室19的前表面的把手18而将包含升降机14、15的支架升降室19从壳体100侧连同可动底板17一起向前方侧拉出(参照图3的箭头),由此,能够在供给用升降台13上设置搭载有新的未使用的喷嘴吸头以及反应容器C的支架R,并且能够从回收用升降台14上除去使用过的支架R(在图2中,被拉出的输送部用参照符号10’示出)。
另外,供给用升降机15以及回收用升降机16的升降台13、14均通过架设于下侧驱动带轮7与上侧从动带轮8之间的同步带9的驱动而升降(参照图4),下侧驱动带轮由电动机11(参照图3)旋转驱动。此外,输送部10还具有用于检测升降台13、14的最大下降位置以及最大上升位置的传感器(未图示)。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具有移动机构95(参照图3以及图5)。移动机构95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下层叠的5个支架R构成)的最上层的支架R1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R的层叠状态地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移动。此外,与基于该移动机构95的支架移动关联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各支架R如图7所示,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Ra侧以及下表面Rb侧中的一方,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上表面Ra侧的一对凸部80和形成于作为另一方的下表面Rb的一对凹部82,相互上下重合的支架R、R(R1、R)彼此以凸部80和凹部82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状态层叠。另外,在图7中,为了明示凹凸部80、82的形成形态以及卡合关系,为了方便起见,上下的支架R1、R彼此相互分离地示出,但实际上以凹凸部80、82相互卡合的状态上下层叠。此外,由于支架R的上表面Ra为了作为器具的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的出入而开口,因此凸部80例如沿着支架R的侧壁(框部)的上端部位、或者沿着将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隔开的隔板的上端部位而设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80设置于上表面Ra侧并且凹部82设置于下表面Rb,但也可以与其相反,凹部82设置于上表面Ra侧并且凸部802设置于下表面Rb。
在该情况下,一对凸部80、80以分配于支架R(R1)的上表面Ra的沿着X方向的两侧的方式相互分离地设置,并以沿着支架R(R1)的纵向(Y方向)的方式在支架全长上延伸。同样地,一对凹部82、82也以分配于支架R(R1)的下表面Rb的沿着X方向的两侧的方式相互分离地设置,并以沿着支架R(R1)的纵向(Y方向)的方式在支架全长上延伸。
并且,在这样的支架形态中,移动机构95使最上层的支架R1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R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80、82的引导经由推出构件12(参照图3以及图5)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移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还具有定位机构98(参照图6),该定位机构用于将通过移动机构95移动到取出位置II的最上层的支架R1定位于取出位置II。此外,与该定位机构98对支架的定位关联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各支架R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面向至少两个方向的侧面部位,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向三个方向的侧面部位,具体而言,在沿着X方向的两侧的左右侧面部位Rd、Re以及沿着Y方向的一方的侧面部位(前表面)Rc分别具有卡合槽84。
并且,在这样的支架形态中,如图6所示,定位机构98通过使定位板P1、P2、P3以卡脱自如的方式与通过移动机构95移动到取出位置II的最上层的支架R1的各卡合槽84卡合,从而将最上层的支架R1定位于取出位置II。在该情况下,各定位板P1、P2、P3例如通过偏心转子90的旋转驱动相对于支架R1进退从而相对于卡合槽84卡脱。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输送部10的移动机构95由于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R1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R的层叠状态地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移动,即,不需要如前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在使最上层的支架向取出位置移动时使其从下侧的支架分离那样的中间动作,因此能够将支架R高效且迅速地向取出位置移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支架R(R1)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侧中的一方的凸部80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82,相互上下重合的支架R彼此以凸部80和凹部82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状态层叠,移动机构95将最上层的支架R1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R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80、82的引导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移动。因此,最上层支架R1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的移动通过支架彼此的凹凸卡合被引导,即,移动引导在支架彼此之间进行。因此,无需设置另外的引导机构,其结果,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个数将最上层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取出位置移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支架R在面向至少两个方向的侧面部位具有卡合槽84,输送部10还具有通过使定位板P1、P2、P3以卡脱自如的方式与通过移动机构95移动到取出位置II的最上层的支架R1的各卡合槽84卡合,从而将最上层的支架R1定位于取出位置的定位机构98。因此,能够在取出位置II处高效、可靠且容易地对最上层支架R1进行定位固定,因此,能够确保从支架R的器具(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的稳定的取出作业。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装填于支架的一次性的器具而使用了喷嘴吸头T以及反应容器C,但一次性的器具并不限于这些。这样的器具可以根据分析处理的种类适当变更。此外,分析装置的处理部的结构以及方式也不限定于前述的结构及方式,可以根据用途进行各种变更。
进而,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需要将在本说明书中示出的各种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结构、例如支架的构造、检体或试剂保持部的构造、对支架进行移动回收的输送部、试剂的盖开闭机构、使检体移送线路或试剂移送线路排列在单轴移送线路L1或L2上的结构及其他各个结构从各实施方式提取出,并将它们适当组合。
此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具体的各位置I~IX为例示,能够适当变更为与本说明书所示的本发明所要求的条件符合的位置。
符号说明
1自动分析装置
10输送部
80凸部
82凹部
84卡合槽
95移动机构
98定位机构
C反应容器(器具)
R、R1支架
S检体处理空间
T喷嘴吸头(器具)
I支架待机位置
II取出位置。

Claims (3)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通过对检体进行处理并测定,从而关于给定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通过使装填有用于检体处理的器具的多个支架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升降,从而向检体处理空间内进行输送并且从所述检体处理空间进行回收,
所述输送部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的层叠状态地从面向所述检体处理空间内的支架待机位置向为了检体处理而取出所述器具的取出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支架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侧中的一方的凸部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相互上下重合的支架彼此以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状态层叠,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最上层的支架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的引导从所述支架待机位置向所述取出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支架在面向至少两个方向的侧面部位具有卡合槽,
所述输送部还具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通过使定位板与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移动到所述取出位置的所述最上层的支架的各所述卡合槽以卡脱自如的方式卡合,从而将所述最上层的支架定位于所述取出位置。
CN202080044337.6A 2019-06-24 2020-06-23 自动分析装置 Pending CN1139942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6085 2019-06-24
JP2019116085 2019-06-24
PCT/JP2020/024560 WO2020262359A1 (ja) 2019-06-24 2020-06-23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4213A true CN113994213A (zh) 2022-01-28

Family

ID=7406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4337.6A Pending CN113994213A (zh) 2019-06-24 2020-06-23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3327A1 (zh)
EP (1) EP3988942A4 (zh)
JP (1) JPWO2020262359A1 (zh)
CN (1) CN113994213A (zh)
WO (1) WO202026235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6570A (ja) * 1985-02-01 1986-08-08 Ricoh Co Ltd 新規な亜鉛錯体
JPH0661254B2 (ja) * 1986-05-16 1994-08-17 日立電子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シャーレ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JPH0289360U (zh) * 1988-12-28 1990-07-16
DE60029356T2 (de) * 2000-03-15 2007-02-15 Hitachi, Ltd. Automatischer analysator und für ihn genutzte teilenachschubvorrichtung
US6752967B2 (en) * 2002-01-04 2004-06-22 Dade Behring Inc. Stackable aliquot vessel array
JP2014119297A (ja) * 2012-12-14 2014-06-30 Tosoh Corp ノズルチップの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2014126392A (ja) * 2012-12-25 2014-07-07 Tosoh Corp ノズルチップラックの供給装置
JP6951854B2 (ja) * 2017-03-29 2021-10-2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容器搬送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262359A1 (zh) 2020-12-30
WO2020262359A1 (ja) 2020-12-30
EP3988942A4 (en) 2023-07-05
EP3988942A1 (en) 2022-04-27
US20220113327A1 (en)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4582B2 (e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its operation
CN113176417B (zh) 一种检测血液样本中血常规参数和c反应蛋白参数的方法
JP445490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部品供給装置
JP4246720B2 (ja) リフトシステム付き装置
US66694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pipetting tip magazines
CN109975565B (zh) 样本测定方法及样本测定装置
JP4254994B2 (ja) デイスポーザブルな反応容器を用いる分析装置
CN109313207B (zh) 试样处理测量系统
JPH06103312B2 (ja) 化学分析装置
CN113607491A (zh) 一种样本一体化检测装置
CN211826096U (zh) 样本测定装置
JP2010078335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移送ユニット
CN113994213A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20220113332A1 (en) Automated analysis device
WO202026236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994212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试剂收容单元
CN111902723A (zh) 样本测定系统、架的运送方法
EP1582875A1 (en) Analyser with a lift system
CN113994211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试剂容器盖开闭机构
JP6283130B2 (ja)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方法
JP2010164378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のラック搬送機構、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ラック搬送方法
CN111919122A (zh) 样本测定系统、架的运送方法
JPH10253589A (ja) 電気泳動装置
JP2015111116A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