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3249B -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3249B
CN113993249B CN202111395107.7A CN202111395107A CN113993249B CN 113993249 B CN113993249 B CN 113993249B CN 202111395107 A CN202111395107 A CN 202111395107A CN 113993249 B CN113993249 B CN 113993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frequency hopping
power
round
plasma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51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3249A (zh
Inventor
陈太蒙
吴鑫灶
樊奇彦
刘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51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3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3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65/04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等离子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等离子灯是近年来在能源领域崛起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照明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广场、运动场、建筑物泛照明、大型车间、火车站、机场等场景。等离子灯依靠电磁波、激光等激发无电极球内的发光物质,以产生连续的可见光。等离子灯在产生可见光后,其光照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环境温度和自身的发热都会导致光照强度发生变化,甚至直接熄灭。通过传统技术控制等离子灯无法维持稳定的光照,存在光照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照稳定性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一种等离子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一种等离子灯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频率调整模块,用于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一种等离子灯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一种等离子灯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连接等离子灯;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用于接收控制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电压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目标驱动信号;
控制电路,包括上述的等离子灯控制器;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所述控制电压,以调整所述目标驱动信号。
一种照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上述的等离子灯控制系统;
等离子灯,所述等离子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上述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向等离子灯输出目标驱动信号以控制等离子灯的工作状态。在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对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进行多轮次的调整。在每一轮次的调整中,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以及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在上一轮次的频率调整中,于调整前后的变化方向(即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以使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发生跳变。获取当前轮次中目标驱动信号在频率调整前后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以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下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并在下一轮次中,基于下一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如此,可通过多轮次调整使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动态变化,而非固定在某一频率上。通过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从而可令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跟随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进行变化,并与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相契合,进而可确保等离子灯在处于点亮状态时,于不同环境下均可稳定照明,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效率,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1B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启动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三反射功率确定预热频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启动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如图1A所示,等离子灯控制系统110连接等离子灯120,用于向等离子灯120输出目标驱动信号,以控制等离子灯120的工作状态。例如,等离子灯控制系统110可控制等离子灯120保持在同一工作状态或变更工作状态。其中,等离子灯120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点亮状态和非点亮状态,具体而言,点亮状态是指等离子灯发光的状态,非点亮状态是指等离子灯不发光的状态。
由于等离子灯120的工作频率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该工作频率在等离子灯120的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当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以下简称信号频率)与工作频率相契合,如工作频率与信号频率的偏差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时,方可使等离子灯120进入或处于点亮状态,否则,等离子灯120可能会因为无法启动(即无法进入点亮状态)或无法保持点亮状态而熄灭。当等离子灯120处于点亮状态时,等离子灯120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进行发光。电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转换效率,与工作频率和信号频率之间的频率偏差相关联。当频率偏差较大时,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较大,转换效率较低;当频率偏差较小时,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较小,转换效率较高。
可以理解,等离子灯控制系统110可以仅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来实现,或者通过应用电路元件(如放大器件、限流器件和/或储能器件等)设计对应结构的电路来实现,又或者通过控制器与电路元件的搭配来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只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110能够输出频率可调的目标驱动信号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110的结构示意图可如图1B所示,包括控制电路102和信号输出电路104。其中,控制电路102连接信号输出电路104,用于向信号输出电路104输出控制电压。信号输出电路104连接等离子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电压输出目标驱动信号。该控制电压可以包括频率控制电压,用于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在下述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电压还可包括功率控制电压,用于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灯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A的等离子控制系统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目标驱动信号为向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其中,目标驱动信号是指向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用以控制等离子灯的工作状态。当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时,可通过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和/或功率来调整等离子灯的亮度。进一步地,当等离子灯处于未点亮状态时,可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和/或功率,以使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
反射功率变化方向是指在一次频率调整中,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在调整前后的变化情况。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可反映在一次频率调整中,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与等离子灯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偏差变化方向,即相较于调整前的信号频率,调整后的信号频率与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偏差是增大还是减小。跳频方向是指信号频率的调整方向,即信号频率是向右跳频还是向左跳频。当向右跳频时,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在当前轮次中增加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当向左跳频时,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在当前轮次中减小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具体而言,在当前轮次中,判断等离子灯是否处于点亮状态,若是,则执行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等离子灯处于非点亮状态,则暂停执行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以避免因频率调整而影响等离子灯的工作,并导致无法进入点亮状态等问题,进而可提高等离子灯的工作稳定性。
在执行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中,获取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反映了按照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信号频率,是否能够减小信号频率与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偏差(以下简称频率偏差)。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可以确定能使频率偏差减小的跳频方向,并以此作为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等离子灯控制系统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信号频率,以使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进行跳变,并减小频率偏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当前轮次为初始轮次,即当前轮次为动态调整的第一个轮次(例如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后的第一次频率调整,或者算法执行后的第一次频率调整),此前未进行另一轮次的频率调整,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可以为预设方向,该预设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为向右跳频或向左跳频。在一个示例中,考虑到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有较大概率会增加,因此预设方向可以为向右跳频。如此,可通过较短的耗时缩减频率偏差,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S220,根据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其中,第一反射功率为当前轮次中,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第二反射功率为当前轮次中,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获取当前轮次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并据此确定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等离子灯控制系统进入下一轮次,并返回S210,分别执行S210和S220,形成循环。在下一轮次的频率调整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根据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下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下一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轮次之间可间隔预设时长,也即,等离子控制系统可周期性地进行各轮次的频率调整,以确保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能够在进入下一轮次前完成。一方面可以避免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对下一轮次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可准确获取目标驱动信号在当前轮次的第二反射功率,并提高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的准确性。据此进行下一轮次的调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上述等离子灯控制方法中,可通过多轮次调整使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动态变化,而非固定在某一频率上。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从而可令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跟随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进行变化,并与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相契合,进而可确保等离子灯在处于点亮状态时,于不同环境下均可稳定照明,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效率,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包括:
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具体而言,若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也即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的变化为减小,在上一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中第二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反射功率,则表明按照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可以减小信号频率与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偏差,使得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因此,在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中,可沿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以使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以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
若在上一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中第二反射功率大于第一反射功率,则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的变化为增加,即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但是,考虑到反射功率的增大并不必然由频率偏差增大所导致的,还可能由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发生改变)而导致,因此,为准确判断上一轮次中反射功率的增大是否由频率调整所带来的,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结合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来确定,并据此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以尽可能地在当前轮次的频率调整中减小信号频率与工作频率的频率偏差,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除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外,等离子灯控制系统还可根据更多轮次的跳频方向来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例如,等离子灯控制系统还可根据前三轮次和前四轮次的跳频方向(共4个轮次的跳频方向)来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仅根据上一轮次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如此,一方面可以准确判断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大是否由上一轮次的频率调整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频率偏差过大而导致等离子灯出现亮度下降甚至熄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若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若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则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包括:
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基于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具体而言,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等离子控制系统可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的异同情况,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具体地,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可根据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判断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大是否由上一轮次的频率调整所导致的,并据此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即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在调整前后有所增加),则可表明按照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进行连续两个轮次的频率调整,都导致反射功率的增大,因此可确定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大是由上一轮次的频率调整所导致的,若继续按照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进行频率调整将会增大频率偏差。因此,在当前轮次中,等离子控制系统可按照与上一轮次跳频方向相反的方向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以减小频率偏差,使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若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即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在调整前后有所减小),则在两个跳频方向相同且连续的轮次中,频率调整仅导致一个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加。因此,为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在当前轮次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按照与上一轮次跳频方向相同的方向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以结合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来确定反射功率增大是否由频率调整所导致的,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若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且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表明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且上一轮次采用与上两轮次相反的跳频方向进行频率调整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仍为正向。在此情况下,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加有可能是由跳频步长设置不当而导致的,例如上一轮次的跳频步长过大,导致信号频率从工作频率的一侧(如左侧)跳变到工作频率的另一侧(如右侧),且频率偏差的绝对值变大。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通过形成闭环算法来排除跳频步长设置不当对频率调整的影响。等离子灯控制系统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作为触发判断的条件,并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以使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非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可以理解,预设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可为向左跳频或向右跳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方向可以为向右跳频。如此,可以将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且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作为触发回跳的条件之一,通过形成闭环算法来排除跳频步长设置不当等因素对频率调整的影响,以使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基于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之后,还包括: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
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包括: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例如,在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时,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可小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步长;或者,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可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步长相同。在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时,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可小于或大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步长。在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后,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以使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例如,可以按照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的预设比例或者预设倍数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并在当前轮次中,基于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从而可令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包括:
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
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
其中,第二跳频步长大于第一跳频步长。
具体而言,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可为较短的第一跳频步长,以尽可能避免因跳频步长设置过大而导致信号频率从工作频率的一侧跳变至另一侧,进而导致频率偏差增大的问题。
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在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较长的第二跳频步长。可以理解,第二跳频步长的值可为大于第一跳频步长的任意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的2倍,具体,如第一跳频步长为1个单位的输出频率,第二跳频步长为2个单位的输出频率,以进一步实现更快频率调整。
在当前轮次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基于第二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如此,相较于上一轮次调整前的信号频率,当前轮次调整后的信号频率可以更为接近工作频率,从而可通过较少轮次的频率调整来频率偏差,并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和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非预设方向,则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判断当前轮次是否需要确定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加与跳频步长设置不当之间的关联性,并据此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如此,可排除跳频步长设置不当对频率调整的影响,以使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包括: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均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
具体而言,在当前轮次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非预设方向,则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若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非预设方向,则表明跳频方向在连续3个周期内发生了两次变化,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增加有可能是由跳频步长设置不当所导致,则将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确定为第一跳频步长,通过较短的第一跳频步长往回跳变。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非预设方向,且上一轮次和上两轮次的跳变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可令信号频率按照较长的第二跳频步长往回跳变,以通过较少的轮次将信号频率恢复至上两轮次调整前的信号频率,从而可令信号频率更为接近工作频率。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图3为一个示例中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S302,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第一跳频步长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之和;
S304,判断频率增加前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是否增加,若是,则进入S306,若否,则进入S302;
S306,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第一跳频步长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之和;
S308,判断频率增加前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是否增加,若是,则进入S310,若否,则进入S302;
S310,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和第二跳频步长之差;其中,第二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的两倍;
S312,判断频率减小前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是否增加,若是,则进入S314,若否,则进入S322;
S314,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和第一跳频步长之差;
S316,判断频率减小前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是否增加,若是,则进入S318,若否,则进入S322;
S318,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第二跳频步长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之和;
S320,判断频率增加前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是否增加,若是,则进入S322,若否,则进入S302;
S322,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和第一跳频步长之差;
S324,判断频率减小前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是否增加,若是,则进入S314,若否,则进入S322。
本示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进行周期性跳变,且各次跳频发生在不同的轮次中。一般情况下,在每轮次的频率调整中,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会按照第一跳频步长进行跳频。若连续两个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如向左跳频),且连续两个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均为增加,则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按照第二跳频步长往回跳变(如向右跳频)。在后续轮次中,按照与前述轮次不同的跳频方向(如向右跳频)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直至再次出现连续两个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且连续两个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均为增加的情况,则按照前述方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按照第二跳频步长往回跳变(如向左跳频),并后续轮次中,按照与前述轮次不同的跳频方向(如向左跳频)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若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第二跳频步长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之和后,此次频率调整仍旧导致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的增加,则可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按照第一跳频步长往回跳变。
如此,可通过多轮次调整使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动态变化,令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跟随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进行变化,并与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相契合,进而可确保等离子灯在处于点亮状态时,于不同环境下均可稳定照明,提高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效率,实现节能、高效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还包括:
S410,根据等离子灯的工作频段获取多个扫描频率;
S420,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扫描频率,并获取各第三反射功率;每一第三反射功率为对应的扫描频率的反射功率;
S430,根据各第三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并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预热频率,以使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
在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步骤之前,等离子灯控制系统还可将等离子灯的工作状态从非点亮状态变更为点亮状态。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在等离子灯的工作频段内获取多个不同的扫描频率。例如,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从工作频段中任意选取多个不同的频率作为各扫描频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获取等离子灯的最高工作频率和最低工作功率,并以最高工作频率为起始频率,按照预设频率步长确定各扫描频率,直至得到的频率小于或等于最低工作频率。
在得到扫描频率的情况下,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扫描频率,并获取各扫描频率的第三反射功率值。例如,当扫描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F1、F2和F3时,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F1,并获取等离子灯对于F1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即F1的第三反射功率),然后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F2,并获取等离子灯对于F2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即F2的第三反射功率),最后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F3,并获取等离子灯对于F3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即F3的第三反射功率)。
在得到第三反射功率的情况下,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各个第三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例如将第三反射功率最低的扫描频率作为预热频率,或者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任一扫描频率作为预热频率。在确定预热频率后,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该预热频率,以使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先后输出低功率等级的目标驱动信号和高功率等级的目标驱动信号。功率等级的提升(如从5W提升到200W),可使得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并正常工作。在一个示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向等离子灯输出信号频率为预热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该信号为低功率信号。在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小于第三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向等离子灯输出信号频率为预热频率的高功率目标驱动信号,以使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信号频率为预热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是否成功点亮。在一个示例中,当预热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小于第三功率阈值时,则确定等离子灯点亮成功,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当预热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大于第四功率阈值时,确定等离子灯点亮失败。
在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时,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执行S210和S220,以动态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等离子灯点亮失败的情况下,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停止目标驱动信号的输出,以使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可以有所下降,并在设备温度下降后重新执行S410、S420和S430,以提高等离子灯的工作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扫描频率,并获取各扫描频率的第三反射功率,从而可根据各第三反射功率快速、准确地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实现等离子灯的快速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各第三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包括:
S510,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
S520,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启动频率,并获取各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
S530,将最低第四反射功率对应的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
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认为启动频率,并基于启动频率确定预热频率。为避免预热频率与等离子灯的工作频率偏差过大,而导致等离子灯在进入点亮状态后快速熄灭,当启动频率为多个时,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对各启动频率进行二次扫频,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启动频率,并获取各启动频率的目标驱动信号的第四反射功率。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将各第四反射功率中,最低功率对应的启动频率确认为预热频率。
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在启动频率为多个时,基于二次扫频得到的各第四反射功率来确定预热频率,以根据预热频率启动等离子灯。如此,可缩短等离子灯的启动耗时,并降低预热频率与工作频率之间的偏差,提高等离子灯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第三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包括:
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
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和启动频率,并在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小于最低工作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的情况下,将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
具体而言,若启动频率的数量为一个,则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以直接将该启动频率确认为预热频率。但是,基于前述方式确定的预热频率来启动等离子灯,存在启动时间长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和启动频率,并对两个频率的的反射功率进行比较。当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小于最低工作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时,将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如此,可缩短等离子灯的启动耗时。
图6为一个示例中确定预热频率步骤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602,从等离子灯的最高工作频率扫描到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按照预设频率步长在最低工作频率到最高工作频率的频段内确定各扫描频率,并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扫描频率。
S604,获取各扫描频率的第三反射功率,并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功率确定为启动频率。
S606,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依次扫描各启动频率。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启动频率。
S608,获取各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并将第四反射功率最低的启动频率作为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还包括:
S710,周期性获取目标信号功率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并在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下,根据差值更新累计误差,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
S720,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其中,目标信号功率为目标驱动信号的预期信号功率。累计误差为基于超出误差范围的差值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
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周期性地对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进行监测,并据此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以使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能够接近或者等于目标信号功率。
具体地,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周期性地获取目标信号功率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并计算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之间的差值。该差值反映了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之间的功率偏差。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判断该差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若该差值超出误差范围,则可根据该差值和之前轮次统计得到的累计误差,对累计误差进行更新,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可以理解,误差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下限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超出误差范围”的具体判断标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但不局限于差值大于(或大于等于)误差范围的上限值,和/或差值小于(或小于等于)误差范围的下限值。
在更新累计误差的情况下,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以使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能够尽可能地接近目标信号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将超出误差范围的差值与累计误差进行相加,相加所得即为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或者根据超出误差范围的差值个数与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差值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下,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计算该差值(即第一差值)与误差范围阈值(即上/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即第二差值),并对第二差值进行累计,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例如,在误差范围为1W,累计误差的初始值为0W的情况下,若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在第N次获取的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为1.2W,由于1.2W大于1W,则累计误差更新为0.2W,统计次数更新(即前述超出误差范围的差值个数)为1次(个);若在第(N+1)次获取的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为1.1W,由于1.1W大于1W,则累计误差更新为0.3W,统计次数更新为2次;同理,若在第(N+2)次获取的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为1.05W,则累计误差更新为0.35W,统计次数更新为3次,依次类推。
本实施例中,由于控制算法在长时间运行时容易产生偏差,本申请将超出误差范围的差值进行累计,并基于累计得到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如此,可通过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算法来输出稳定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具有输出稳定性强和精确性高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包括:
在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比例的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确认为功率调整步长,并根据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其中,预设比例小于100%。
其中,第二功率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功率阈值为1W。预设比例为小于100%的值,例如可为90%、80%、70%、30%或者10%。在一个示例中,预设比例可为50%。
具体而言,在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时,表明控制算法在长时间运行时产生的偏差过大,因此需要对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做调整,以消除功率偏差。等离子灯控制系统计算预设比例与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的乘积,并将该乘积作为功率调整步长。在得到功率调整步长后,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可根据功率调整步长进行调整,计算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基于该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本实施例中,通过以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的预设比例作为功率调整步长,并根据功率调整步长来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既可以完成信号功率的调整,又可以避免因功率调整步长过大而影响等离子灯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等离子灯的光照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应用于图1B所示的控制电路时,该控制电路可通过功率控制电压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根据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包括:
从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于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的初始功率控制电压;
获取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并根据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和设备温度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
向功率放大电路输出目标功率控制电压,以使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
具体而言,等离子灯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可获取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并以并从该对应关系中得到对应于目标信号功率和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的功率控制电压,该电压即为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根据目标驱动信号的当前频率确定对应的对应关系,并从该对应关系中得到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在一个示例中,各频率对应的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可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存储。
在得到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后,控制电路可根据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对初始功率控制电压进行补偿,以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在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后,控制电路可向信号输出电压输出目标功率控制电压,以使信号输出电路将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调整至对应功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将初始功率控制电压代入对应的温度补偿公式中,并将计算结果确定为目标功率控制电压。
本实施例中,根据设备温度对初始功率控制电压进行补偿,以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基于目标功率控制电压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从而可令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更为接近目标信号功率,提高等离子灯控制的精确性。
图8为一个示例中功率控制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802,根据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确定目标对应关系,并基于目标信号功率对目标对应关系进行查找,得到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其中,目标对应关系可为一数据表格。
S804,将初始功率控制电压代入温度补偿公式中,以基于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进行补偿,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
S806,向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目标功率控制电压。
S808,判断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若是,则进入S808,以持续监测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之间的差值。若否,进入S810。
S810,判断多次功率监测中,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累加差值是否小于1W,若是,则进行入S808,若否,则进入S812。
S812,计算50%与累计差值的乘积,并将目标信号功率与乘积之差更新为目标信号功率,并进入S802。
图9为一个示例中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B所示等离子灯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中为例进行说明,信号输出电路中包括功放器件。该方法具体包括:
S902,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目标驱动信号;
S904,判断信号输出电路的功放器件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是,进入S906,若否,进入S904,以等待功放器件开启;
S906,执行AGC算法,并返回S904,以持续判断功放器件的状态;其中,AGC算法的具体步骤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
S908,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并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预热频率;
S910,判断等离子灯是否成功点亮,若是,则进入S912,若否,则进入S914;
S912,执行频率动态调整算法,其中,频率动态调整算法的具体步骤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
S914,关闭功放器件以使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下降,进入S908;一般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下降到常温,会点亮等离子灯。
在本示例中,控制电路可通过两个线程来实现功率控制和频率控制。其中,功率控制的线程用于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当信号输出电路的功放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功率控制的线程会持续运行,以保证在输出目标驱动信号时,目标驱动信号的功率均可保持稳定。本示例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适应各种环境且无需人为干预,具备高效、节能、安全的优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灯控制装置,包括:频率调整模块和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模块,其中:
频率调整模块,用于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目标驱动信号为向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调整模块包括第一跳频方向确定单元和第二跳频方向确定单元。第一跳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第二跳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跳频方向确定单元还用于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基于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跳频方向确定单元还用于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跳频方向确定单元还用于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若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装置还包括跳频步长确定模块。其中,该跳频步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频率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跳频步长确定模块包括第一步长确定单元和第二步长确定单元。其中,第一步长确定单元用于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第二步长确定单元用于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其中,第二跳频步长大于第一跳频步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步长确定单元还用于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均为预设方向的情况下,将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确认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将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确认为第一跳频步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装置还包括预热频率确定模块。其中,该预热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等离子灯的工作频段获取多个扫描频率;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扫描频率,并获取各第三反射功率;根据各第三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并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预热频率,以使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其中,每一第三反射功率为对应的扫描频率的反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热频率确定模块包括启动频率确定单元和第一频率确定单元。其中,启动频率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第一频率确定单元用于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启动频率,并获取各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将最低第四反射功率对应的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热频率确定模块包括启动频率确定单元和第二频率确定单元。该启动频率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该第二频率确定单元用于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和启动频率,并在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小于最低工作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的情况下,将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装置包括功率误差更新模块和功率控制模块。其中,功率误差更新模块用于周期性获取目标信号功率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并在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下,根据差值更新累计误差,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比例的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确认为功率调整步长,并根据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其中,预设比例小于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灯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向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功率控制电压,信号输出电路用于根据功率控制电压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功率控制模块还用于从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于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的初始功率控制电压;获取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并根据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和设备温度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向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目标功率控制电压,以使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
关于等离子灯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等离子灯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等离子灯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灯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基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基于所述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若所述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其中,所述第二跳频步长大于所述第一跳频步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均为所述预设方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所述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所述第一跳频步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等离子灯的工作频段获取多个扫描频率;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所述扫描频率,并获取各第三反射功率;根据各所述第三反射功率确定所述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并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所述预热频率,以使所述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反射功率为对应的扫描频率的反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所述启动频率,并获取各所述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将最低第四反射功率对应的启动频率确定为所述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所述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和所述启动频率,并在所述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小于所述最低工作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启动频率确定为所述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周期性获取目标信号功率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并在所述实际信号功率与所述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差值更新累计误差,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比例的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确认为功率调整步长,并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功率与所述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于所述目标信号功率与所述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的初始功率控制电压;获取所述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并根据所述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和所述设备温度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向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灯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连接等离子灯,用于接收控制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电压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目标驱动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电路可用于输出微波目标驱动信号(如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在2.4GHz到2.5GHz的频率范围之内)。可以理解,信号输出电路具体电路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在一个示例中,信号输出电路可包括锁相环芯片和一系列功放链路,以实现最大250W的功率输出。每一功放链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功放器件。
控制电路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器,用于向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控制电压,以调整所述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进一步地,控制电路可通过信号输出电路获取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和反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该系统包括等离子灯和上述实施例的等离子灯控制系统,等离子灯连接等离子灯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目标驱动信号为向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基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基于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若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在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根据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其中,第二跳频步长大于第一跳频步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均为预设方向,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等离子灯的工作频段获取多个扫描频率;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扫描频率,并获取各第三反射功率;每一第三反射功率为对应的扫描频率的反射功率;根据各第三反射功率确定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并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预热频率,以使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启动频率,并获取各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将最低第四反射功率对应的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和启动频率,并在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小于最低工作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的情况下,将启动频率确定为预热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周期性获取目标信号功率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并在实际信号功率与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下,根据差值更新累计误差,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根据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比例的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确认为功率调整步长,并根据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其中,预设比例小于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于目标信号功率与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的初始功率控制电压;获取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并根据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和设备温度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向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目标功率控制电压,以使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其中,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和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包括:
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负向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在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包括:
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基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基于所述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则基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包括:
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则基于所述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包括:
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若所述上两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为正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否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与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包括:
根据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包括:
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一跳频步长;
在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为预设方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
其中,所述第二跳频步长大于所述第一跳频步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包括:
若所述上一轮次的跳频方向和所述上两轮次的跳频方向均为所述预设方向,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所述第二跳频步长;否则,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步长为所述第一跳频步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等离子灯的工作频段获取多个扫描频率;
按照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所述扫描频率,并获取各第三反射功率;每一所述第三反射功率为对应的扫描频率的反射功率;
根据各所述第三反射功率确定所述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并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为所述预热频率,以使所述等离子灯进入点亮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三反射功率确定所述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包括:
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
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各所述启动频率,并获取各所述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
将最低第四反射功率对应的启动频率确定为所述预热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三反射功率确定所述等离子灯的预热频率,包括:
将第三反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扫描频率确定为启动频率;
在启动频率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依次调整为所述等离子灯的最低工作频率和所述启动频率,并在所述启动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小于所述最低工作频率的第四反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启动频率确定为所述预热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获取目标信号功率和目标驱动信号的实际信号功率,并在所述实际信号功率与所述目标信号功率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差值更新累计误差,以得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控制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比例的所述更新后的累计误差确认为功率调整步长,并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功率与所述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
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0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功率控制电压,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电压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功率与所述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信号功率,包括:
从信号功率与功率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于所述目标信号功率与所述功率调整步长的差值的初始功率控制电压;
获取所述等离子灯的设备温度,并根据所述初始功率控制电压和所述设备温度得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
向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功率控制电压,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对应功率的目标驱动信号。
15.一种等离子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频率调整模块,用于在当前轮次中,若等离子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基于上一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轮次的跳频方向调整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为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的驱动信号;
反射功率变化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轮次进行的频率调整所对应的第一反射功率和第二反射功率,确定所述当前轮次的反射功率变化方向,并进入下一轮次;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前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所述第二反射功率为频率调整后目标驱动信号的反射功率。
16.一种等离子灯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等离子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连接等离子灯;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用于接收控制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电压向所述等离子灯输出目标驱动信号;
控制电路,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器;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所述控制电压,以调整所述目标驱动信号的频率。
18.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灯控制系统;
等离子灯,所述等离子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95107.7A 2021-11-23 2021-11-23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Active CN113993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5107.7A CN113993249B (zh) 2021-11-23 2021-11-23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5107.7A CN113993249B (zh) 2021-11-23 2021-11-23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249A CN113993249A (zh) 2022-01-28
CN113993249B true CN113993249B (zh) 2023-07-04

Family

ID=7975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5107.7A Active CN113993249B (zh) 2021-11-23 2021-11-23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32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449A (zh) * 2009-01-06 2012-02-15 勒克西姆公司 低频无电极等离子体灯
CN104616968A (zh) * 2009-12-18 2015-05-13 勒克西姆公司 具有介电常数稳定的可调谐频率电介质波导的等离子体灯
CN106255246A (zh) * 2015-12-05 2016-12-21 林光琴 电力设备的电力控制方法
CN112566297A (zh) * 2020-12-07 2021-03-26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等离子光源驱动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8951B2 (en) * 2005-10-27 2009-12-29 Luxim Corporation Plasma lamp with stable feedback amplif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7839223B2 (en) * 2008-03-23 2010-11-23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vanced frequency tuning
CN102931655B (zh) * 2011-08-12 2014-12-10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节电压和频率的电路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802113A (zh) * 2020-06-13 2021-12-17 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反应过程中反射功率稳定性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449A (zh) * 2009-01-06 2012-02-15 勒克西姆公司 低频无电极等离子体灯
CN104616968A (zh) * 2009-12-18 2015-05-13 勒克西姆公司 具有介电常数稳定的可调谐频率电介质波导的等离子体灯
CN106255246A (zh) * 2015-12-05 2016-12-21 林光琴 电力设备的电力控制方法
CN112566297A (zh) * 2020-12-07 2021-03-26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等离子光源驱动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249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5959B1 (ko) 지그비를 이용한 hid 램프용 안정기 제어시스템
RU2481751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цветом сид лампы
KR101991029B1 (ko) 조명 제어 시스템
JP2012507112A (ja) ガス放電ランプを駆動させる方法
CN113993249B (zh) 等离子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
US9563111B2 (en) Discharge lamp driving device, projector, and discharge lamp driving method
US20120286885A1 (en) Atomic oscillator and control method of atomic oscillator
US8164269B2 (en)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fixture
CN110519880B (zh) Led光源亮度控制方法、装置、电路、led灯具及存储介质
CA2305021C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at least one operating parameter of an operating unit for electric lamps
US20200098546A1 (en) Impedance matching device provided in high-frequency power system
US9872370B2 (en) Discharge lamp driving device, projector, and discharge lamp driving method
US1115394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ght adjustment
CN114007311B (zh) 一种根据衰减系数实现亮度校正的舞台灯系统
US20100320938A1 (en) Method of driving a gas-discharge lamp
CN108663882B (zh) 光源系统及产生具有目标亮度值的合光光束的方法
CN110012582B (zh)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仪和放电灯驱动方法
JP2003317972A (ja) 照明システム
CN101884252B (zh) 驱动气体放电灯的方法
JP2010067598A (ja) 高輝度放電ランプの安定器駆動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6012679A (ja) 照明設備の照度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20050093474A1 (en) Lighting method of ultra-high pressure mercury lamp
CN103039126B (zh) 高强度放电灯的快速再点燃
CN109526129A (zh)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JP2012195674A (ja)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