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914A - 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914A
CN113991914A CN202111168755.9A CN202111168755A CN113991914A CN 113991914 A CN113991914 A CN 113991914A CN 202111168755 A CN202111168755 A CN 202111168755A CN 113991914 A CN113991914 A CN 113991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or
elastic sheet
shell
vibr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87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914B (zh
Inventor
高志明
张雨晴
王晓萌
高文花
高全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1687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1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外振子以及两个磁组,外振子沿第一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壳体内,外振子包括振壳和内振子,内振子沿第二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振壳内;振壳为一体冲压结构折叠成型;振壳包括振壳本体、内弹片和外弹片,内弹片的一端与振壳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内振子连接,内弹片对内振子提供与内振子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外弹片的一端与振壳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外弹片对外振子提供与外振子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两个磁组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内壁面,并分别与内振子的两端相对应。本发明通过将内弹片和外弹片分别与壳本体一体连接,可简化装配工艺。

Description

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装置产品进入到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作为消费电子触觉反馈的核心元件,电磁振动激励器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简化产品的生产工艺,在降低其成本的同时提高可靠性,是实现产品优化的重要途径。相关技术中,双频双向产品设计中,多利用弹片在两个方向的刚度不同,以提供不同的振动频率,调节共振频率时,两个方向的频率往往相互影响,难以单独调节。且弹片多采用焊接连接,工艺复杂,不易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振动马达,旨在简化装配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振动马达包括:
壳体;
外振子,所述外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振子包括振壳和内振子,所述内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所述振壳内;所述振壳为一体冲压结构折叠成型;所述振壳包括振壳本体、内弹片和外弹片,所述内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振壳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连接,所述内弹片对所述内振子提供与所述内振子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所述外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振壳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外弹片对所述外振子提供与所述外振子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以及
两个磁组,两个所述磁组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并分别与所述内振子的两端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弹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内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内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弹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外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外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壳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弹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一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振壳本体内倾斜;
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弹片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一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振壳本体外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弹片与所述外弹片呈垂直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两个盖板,所述主壳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而形成有两个敞口;两个所述盖板分别用以盖合所述主壳的两个敞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周缘设有弹性弯折部,所述盖板插入所述主壳的敞口处,且所述弹性弯折部夹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主壳的侧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弯折部呈U形或多段弯折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振子包括框架、安装于所述框架内的铁芯及环套在所述铁芯上的线圈;所述铁芯的两端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磁组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磁组包括两个磁体,每一个所述磁组的两个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对角方向呈相对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振壳为一体冲压结构折叠成型,振壳在加工成型过程中,通过冲压可获得板状的振壳本体以及与振壳本体一体连接的内弹片和外弹片,然后将振壳本体进行折叠使振壳本体首尾连接形成振壳的结构,加工工艺简单,易成型,可独立调节内弹片和外弹片的刚度,调节内振子和外振子的共振频率,本发明通过将内弹片和外弹片分别与壳本体一体连接,可简化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振动马达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主壳和一个盖板的结构示意;
图3为图2中去掉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振动马达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振动马达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振动马达的再一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90523170000031
Figure BDA0003290523170000041
本发明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振动马达,可以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掌上多媒体娱乐装置等产品。该振动马达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振动马达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振动马达包括壳体100、外振子200以及两个磁组400,所述外振子20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外振子200包括振壳210和内振子220,所述内振子220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所述振壳210内;所述振壳210为一体冲压结构折叠成型;所述振壳210包括振壳本体211、内弹片212和外弹片213,所述内弹片212的一端与所述振壳本体211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220连接,所述内弹片212对所述内振子220提供与所述内振子220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所述外弹片213的一端与所述振壳本体211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外弹片213对所述外振子200提供与所述外振子200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两个所述磁组400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100的内壁面,并分别与所述内振子220的两端相对应。
具体说来,所述振动马达具有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左右方向表示为所述振动马达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则表示为所述振动马达的高度方向;前后方向则表示为所述振动马达的宽度方向。前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可选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中的任意两个方向。在上述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主要以第一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为上下方向进行介绍说明。
所述振动马达的两个磁组400均包括有两个磁体410,每一个磁组400的两个磁体410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对角方向相对。例如,以其中一个磁组400为例,该磁组400的每一个磁体410均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411、与所述第一侧边411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边4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411和所述第二侧边412的对角边413;该磁组400的两个磁体410的对角边413呈相对设置。
所述振动马达实现双向振动的原理较为常见,在此简要概述如下:
当给所述振动马达的线圈223输入一工作频率时,所述振动马达给两个磁组400沿对角(45°角)充磁(如图9所示);此时,其中一个磁组400的位于较上侧的磁铁作为N极,位于较下侧的磁铁作为S极;其余一个磁组400的位于较上侧的磁铁作为S极,位于较下侧的磁铁作则为N极;两个磁组400在与内振子220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安培力均具有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分力。此时,如果所述振动马达输入的工作频率与外振子200的振动频率一致时,外振子200整体就会沿第一方向反复振动,从而使得振动马达产生沿第一方向的振感。而如果所述振动马达输入的工作频率与内振子220的振动频率一致时,内振子220整体就会沿第二方向反复振动,从而使得振动马达产生沿第二方向的振感。
在外振子200沿所述第一方向发生振动时,外弹片213在外振子200和壳体100之间的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为外振子200提供线性导向和回复到平衡位置的弹力,使得外振子200可持续振动。
在内振子220沿所述第二方向方向发生振动时,内弹片212在内振子220和振壳本体211之间的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为内振子220提供线性导向和回复到平衡位置的弹力,使得内振子220可持续振动。
至于外弹片213和内弹片212,应当是能够发生可恢复性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振壳210为一体冲压结构折叠成型,振壳210在加工成型过程中,通过冲压可获得板状的振壳本体211以及与振壳本体211一体连接的内弹片212和外弹片213,然后将振壳本体211进行折叠使振壳本体211首尾连接形成振壳210的结构,加工工艺简单,易成型,可独立调节内弹片212和外弹片213的刚度,调节内振子220和外振子200的共振频率,本发明通过将内弹片212和外弹片213分别与壳本体一体连接,可简化装配工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7所示,所述内弹片2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内弹片212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211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22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内弹片212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211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220的另一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所述至少两个内弹片212配合将内振子220悬置在振壳本体211内,可使得内振子220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都有相应的内弹片212可以对内振子220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内振子220可持续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振壳本体211具有呈沿第二方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每一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方向延伸,也即两个第一侧壁呈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两个第一侧壁与内振子220间隔形成有第一间隙。两个内弹片2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间隙内。并且,其中一个内弹片212与振壳本体211的其中一个第一侧壁的左端连接,该内弹片212的另一端与内振子220的右端连接;另一个内弹片212与振壳本体211的其中一个第一侧壁的右端连接,该内弹片212的另一端与内振子220的左端连接。如此,可确保所述内弹片212可以稳定支撑内振子220,使得内振子220可以稳定振动并回复到平衡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211a,内弹片212与第一通孔211a的孔壁一体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内弹片212与壳体100本体是一体冲压成型的,在冲压过程中,形成翘起的内弹片212以及第一通孔211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外弹片2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外弹片213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211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外弹片213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211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另一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所述至少两个外弹片213配合将外振子200悬置在壳体100外,可使得外振子200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运动,都有相应的外弹片213可以对外振子200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外振子200可持续振动。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振壳本体211具有呈沿第一方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每一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方向延伸,也即两个第二侧壁呈前后间隔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侧壁与外振子200间隔形成有第二间隙。两个外弹片21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间隙内。并且,其中一个外弹片213与振壳本体211的其中一个第二侧壁的左端连接,该外弹片213的另一端与外振子200的右端连接;另一个内弹片212与振壳本体211的其中一个第二侧壁的右端连接,该外弹片213的另一端与外振子200的左端连接。如此,可确保所述外弹片213可以稳定支撑外振子200,使得外振子200可以稳定振动并回复到平衡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211b,外弹片213与第二通孔211b的孔壁一体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外弹片213与壳体100本体是一体冲压成型的,在冲压过程中,形成翘起的外弹片213以及二通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振壳本体2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通孔211a,所述内弹片212与所述第一通孔211a的孔壁一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振壳本体211内倾斜;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通孔211b,所述外弹片213与所述第二通孔211b的孔壁一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振壳本体211外倾斜。上述设计的振壳210通过一体冲压成型,加工工艺以及后续装配工艺都简单易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内振子220沿所述第二方向振动时,内振子220的振动在内弹片212的弹性形变作用下反复振动,同时也通过该内弹片212将振动传递给振壳210,使得振壳210发生同向振动;进而振壳210的振动又经外弹传递给振动马达的壳体100,从而使得振动马达整体沿第二方向振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外弹片213在第二方向的刚性较大,所以,在内振子220振动的过程中,外弹片213仅起到向振动马达的壳体100传递振动的作用,而基本不会沿第二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可见,外弹片213不仅可在振动马达沿第一方向振动时,起到为外振子200提供线性导向和回复到平衡位置的弹力的作用;还可以在振动马达沿第二方向振动时起到传递振动的作用。如此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所述振动马达的平稳性。
而当外振子200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时,外振子200的振动在外弹片213的弹性形变作用下反复振动,同时也通过该外弹片213将振动直接传递给振动马达的壳体100,从而使得振动马达整体沿第一方向振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内弹片212在第一方向的刚性较大,所以,在外振子200振动的过程中,内弹片212在基本不会沿第一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所述内弹片212与所述外弹片213呈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内弹片212与外弹片213垂直布置,外弹片213在第二方向的刚性达到最大,内弹片212在第一方向的刚度达到最大,可简化模态,防止产生斜向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主壳110和两个盖板120,所述主壳110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而形成有两个敞口;两个所述盖板120分别用以盖合所述主壳110的两个敞口。
可以理解的是,装配所述振动马达时,可以先将外振子200安装到主壳110内之后,再将两个盖板120盖合主壳110的两个敞口即可。
至于盖板120与主壳110连接固定方式,则可以由多种连接方式。例如,将盖板120与主壳110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再例如,在盖板120与主壳11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以将盖板120与主壳110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又例如,还可以采用粘性材料将盖板120与主壳110粘接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螺钉将壳盖板120与主壳110穿设连接固定。具体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在此不设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所述盖板120的周缘设有弹性弯折部130,所述盖板120插入所述主壳110的敞口处,且所述弹性弯折部130夹设于所述盖板120与所述主壳110的侧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弹性弯折部130被挤压时产生的回复力,使盖板120的周缘对主壳110的内壁形成挤压,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以此使整个壳体100连为一体。可简化工艺,可重复便拆装。不许另外设置连接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弯折部130呈U形或多段弯折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弯折部130呈U形或多段弯折结构,可在在弹性弯折部130形成至少一个弹性间隙,以使弹性弯折部130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通过外力将盖板120卡入主壳110的过程中,弹性弯折部130收到挤压,弹性弯折部130被挤压时产生的回复力,使盖板120的周缘对主壳110的内壁形成挤压,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以此使整个壳体100连为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内振子220包括框架221、安装于所述框架221内的铁芯222及环套在所述铁芯222上的线圈223;所述铁芯222的两端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磁组400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框架221为线圈223和铁芯222提供安装和支撑基础。在线圈223通电后,铁芯222磁化并与磁组400产生的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运动趋势,当该运动趋势与外振子200或内振子220的固有频率相近时,便发生共振,产生振动激励。
框架221可由导磁材料制成,用于屏蔽磁力线,避免相互干扰,也可以使得线圈223与铁芯222产生的磁力线更为集中,提升与固定磁组400的相互作用力。框架221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制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材质制成框架221。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便于固定磁组400,可选地,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两个固定件500,两个固定件500分别固定在壳体100的两端的内端面上;两个磁组400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件5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振动马达包括:
壳体;
外振子,所述外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振子包括振壳和内振子,所述内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振动地安装于所述振壳内;所述振壳为一体冲压结构折叠成型;所述振壳包括振壳本体、内弹片和外弹片,所述内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振壳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连接,所述内弹片对所述内振子提供与所述内振子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所述外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振壳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外弹片对所述外振子提供与所述外振子振动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以及
两个磁组,两个所述磁组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并分别与所述内振子的两端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弹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内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内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振子的另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弹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外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外弹片连接于所述振壳本体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壳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弹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一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振壳本体内倾斜;
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弹片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一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振壳本体外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弹片与所述外弹片呈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两个盖板,所述主壳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而形成有两个敞口;两个所述盖板分别用以盖合所述主壳的两个敞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周缘设有弹性弯折部,所述盖板插入所述主壳的敞口处,且所述弹性弯折部夹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主壳的侧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折部呈U形或多段弯折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振子包括框架、安装于所述框架内的铁芯及环套在所述铁芯上的线圈;所述铁芯的两端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磁组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磁组包括两个磁体,每一个所述磁组的两个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对角方向呈相对设置。
CN202111168755.9A 2021-09-30 2021-09-30 振动马达 Active CN113991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755.9A CN113991914B (zh) 2021-09-30 2021-09-30 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755.9A CN113991914B (zh) 2021-09-30 2021-09-30 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914A true CN113991914A (zh) 2022-01-28
CN113991914B CN113991914B (zh) 2023-01-24

Family

ID=79737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8755.9A Active CN113991914B (zh) 2021-09-30 2021-09-30 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19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2354A (zh) * 2022-08-15 2023-0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3567U (en) * 2004-03-29 2004-12-21 Ming-Tang Shiu Buffering bottom base
US8129870B1 (en) * 2009-08-04 2012-03-06 Pusl Kenneth E Asymmetric folded spring flexure suspension system for reciprocating devices
US20130003155A1 (en) * 2009-10-27 2013-01-03 Orphee Cugat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microshutter
CN105598022A (zh) * 2014-11-14 2016-05-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05790541A (zh) * 2016-03-11 2016-07-2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5595992U (zh) * 2016-03-11 2016-09-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7070160A (zh) * 2017-05-18 2017-08-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CN107425691A (zh) * 2017-05-18 2017-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JP2018029481A (ja) * 2017-11-24 2018-02-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JP2018029483A (ja) * 2017-11-24 2018-02-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CN208110481U (zh) * 2018-04-27 2018-11-16 深圳市七彩虹禹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io接口挡片
WO2019013085A1 (ja) * 2017-07-13 2019-01-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CN109361289A (zh) * 2018-10-22 2019-02-19 池州市弘港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双频双向微型线性振动器
JP2019025390A (ja) * 2017-07-26 2019-02-2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CN110266171A (zh) * 2019-05-24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WO2019203521A1 (ko) * 2018-04-17 2019-10-24 자화전자(주) 수평형 리니어 진동발생장치
CN111641311A (zh) * 2020-06-30 2020-09-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1530982U (zh) * 2019-12-30 2020-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CN213461491U (zh) * 2020-09-29 2021-06-15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113410969A (zh) * 2021-07-19 2021-09-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3567U (en) * 2004-03-29 2004-12-21 Ming-Tang Shiu Buffering bottom base
US8129870B1 (en) * 2009-08-04 2012-03-06 Pusl Kenneth E Asymmetric folded spring flexure suspension system for reciprocating devices
US20130003155A1 (en) * 2009-10-27 2013-01-03 Orphee Cugat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microshutter
CN105598022A (zh) * 2014-11-14 2016-05-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05790541A (zh) * 2016-03-11 2016-07-2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5595992U (zh) * 2016-03-11 2016-09-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7070160A (zh) * 2017-05-18 2017-08-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CN107425691A (zh) * 2017-05-18 2017-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WO2019013085A1 (ja) * 2017-07-13 2019-01-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JP2019025390A (ja) * 2017-07-26 2019-02-2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JP2018029481A (ja) * 2017-11-24 2018-02-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JP2018029483A (ja) * 2017-11-24 2018-02-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WO2019203521A1 (ko) * 2018-04-17 2019-10-24 자화전자(주) 수평형 리니어 진동발생장치
CN208110481U (zh) * 2018-04-27 2018-11-16 深圳市七彩虹禹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io接口挡片
CN109361289A (zh) * 2018-10-22 2019-02-19 池州市弘港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双频双向微型线性振动器
CN110266171A (zh) * 2019-05-24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211530982U (zh) * 2019-12-30 2020-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CN111641311A (zh) * 2020-06-30 2020-09-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461491U (zh) * 2020-09-29 2021-06-15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113410969A (zh) * 2021-07-19 2021-09-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2354A (zh) * 2022-08-15 2023-0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CN115622354B (zh) * 2022-08-15 2023-10-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914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4624B2 (en)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or
US11626786B2 (en) Vibration generator with elastic member with extending regions and bending metal plate to support the vibrator
US11621622B2 (en) Vibration generator
CN113410969B (zh) 振动马达
CN205490073U (zh) 振动电机
US11394285B2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5580857U (zh) 一种触觉致动器
CN113991914B (zh) 振动马达
EP3748823B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56006B (zh) 振动马达
US20180358880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13794349B (zh) 振动马达
US11309780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14756021U (zh) 振动装置
US11876425B2 (en) Vibrator support structure, vibration mo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61662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021969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JP2023551601A (ja) 横方向に配向された磁石を備えた音響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EP3738683B1 (en) Vibration generator with a magnet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yoke
CN111817525B (zh)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CN114567104B (zh) 振动马达
JP7240948B2 (ja) 振動発生装置
WO2018186186A1 (ja) 電子装置
WO2019013083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217307447U (zh) 一种双向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