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566B - 锁盖组件和盒子 - Google Patents

锁盖组件和盒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566B
CN113991566B CN202111249984.3A CN202111249984A CN113991566B CN 113991566 B CN113991566 B CN 113991566B CN 202111249984 A CN202111249984 A CN 202111249984A CN 113991566 B CN113991566 B CN 113991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over
locking cap
locking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99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566A (zh
Inventor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99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1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盖组件和盒子。该锁盖组件包括开盖和锁盖。开盖被构造成:当锁盖组件被安装到被盖体上时,开盖至少有一部分位于被盖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锁盖被构造成:当锁盖组件被安装到被盖体上时,锁盖位于开盖的上方并且能够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非锁定位置或从一个锁定位置运动到另一锁定位置。当锁盖处于锁定位置时,锁盖在其近端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开盖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以限制开盖相对于被盖体的运动,使得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当锁盖处于非锁定位置时,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本公开提供的锁盖组件可以提高接线盒的锁紧/拆卸的便捷性,以及提高接线盒的接线安全性。

Description

锁盖组件和盒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接线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盒盖与盒体可互锁的接线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连接领域,设计接线盒的盒盖与盒体通常需要考虑防水密封性以及锁紧/拆卸的便捷性。相应地,接线盒的盒盖与盒体之间的安装方式通常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将盒盖直接盖放在盒体上;二是通过螺钉将盒盖安装到盒体上。第一种安装方式可以很轻易地使得盒盖从盒体上翻开或取下,但会降低接线盒的密封性。第二种安装方式虽然能够提高防水密封性,但要求操作人员在打开接线盒盒盖时使用工具,这会降低锁紧/拆卸接线盒的便捷性。现有技术中已提出了无需使用工具便可快速锁紧/拆卸盒盖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30533U中描述了一种快速锁紧的全密封式接线盒。该快速锁紧的全密封式接线盒由矩形形状的盒体和盒盖、连接装置、以及锁紧机构构成。其中连接装置用于安装到盒盖与盒体的第一长边处,以在第一长边处将盒盖与盒体铰接在一起,锁紧机构用于安装到盒盖与盒体的第二长边处,以在第二长边处将盒盖与盒体锁紧在一起,并且锁紧机构被安装成允许操作人员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在第二长边处将盒盖从盒体上翻开。
然而,无论哪种安装方式,现有的接线盒仅具有完全打开和完全闭合这两种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误接线的情况。由于在接线安全性方面存在隐患,因此其应用场景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盒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到被盖体的锁盖组件,所述锁盖组件包括:开盖,所述开盖被构造成:当所述锁盖组件被安装到所述被盖体上时,所述开盖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被盖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锁盖,所述锁盖被构造成:当所述锁盖组件被安装到所述被盖体上时,所述锁盖位于所述开盖的上方并且能够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非锁定位置或从一个锁定位置运动到另一锁定位置,其中,当所述锁盖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锁盖在其近端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开盖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以限制所述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当所述锁盖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所述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组件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将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被盖体,其中所述锁盖被构造成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托板上并且将在所述被盖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开盖包括至少两个子开盖,每一个子开盖具有子开盖本体、位于所述子开盖本体远端的子开盖安装件,以及位于所述子开盖本体与所述子开盖安装件之间的子开盖连接部,其中所述子开盖安装件将被安装成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被盖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并且所述子开盖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子开盖连接部的宽度,并且所述锁盖组件具有至少一个下述锁定状态:至少一个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并且至少一个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顶部具有凹陷部,所述锁盖被构造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凹陷部内,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的顶部具有突出部,所述锁盖的远端被构造成用于抵靠所述凹陷部的内壁,所述锁盖的近端被构造成用于抵靠所述子开盖本体的所述突出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在远端处具有第一肩部,并且所述托板的所述凹陷部具有从所述内壁向近端凸伸出的第一凸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凸伸部被构造成用于靠放在所述第一肩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在近端处具有第二肩部,并且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的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二凸伸部,其中所述第二凸伸部被构造成用于靠放在所述第二肩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在远端处具有至少一个卡钩部,并且所述托板的所述凹陷部具有从所述内壁向近端凸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耳,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具有钩头并且被构造成用于:通过所述钩头钩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凸耳上,来限制所述锁盖沿宽度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钩头朝向近端方向的变形而解除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耳的钩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在远端处还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呈悬臂状并且被构造成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可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凸耳中的至少一者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的顶部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用于供操作人员在其上对所述锁盖施加力以滑动所述锁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顶部在远端处具有至少两个状态标志,所述锁盖的顶部具有指向性标志,其中基于所述锁盖相对于所述托板的滑动,所述指向性标志将指向所述至少两个状态标志中的一个,以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否处于可打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托板被构造成安装在所述开盖安装件的上方,并且所述托板在近端处具有至少一个舌部,所述至少一个舌部用于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的相邻子开盖连接部之间,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舌部的每一个具有子开盖安装配合件,所述子开盖安装配合件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配合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被盖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侧壁中的每一个侧壁的顶部具有第一凹口,所述托板在两侧底部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凹口的每一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口配合形成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中的一个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绕相应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可旋转或者相对于相应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可拆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通过各自的子开盖安装件被并行地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的子开盖安装件在其轴向方向上通过套接或插接的方式端对端地串接在一起,并且相对彼此可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具有从其底部向下延伸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被盖体上的对应卡扣配合部配合安装,以限制相应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开盖包括三个子开盖,所述锁盖被构造成在近端处具有:两个止挡部、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止挡部之间的敞开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具有四个锁定位置,所述三个子开盖包括第一子开盖、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并且所述两个止挡部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当所述锁盖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以限制所述三个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三个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当所述锁盖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子开盖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子开盖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当所述锁盖处于第三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开盖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子开盖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并且当所述锁盖处于第四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开盖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子开盖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三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顶部在远端处具有四个状态标志,其中基于所述锁盖相对于所述托板的滑动,所述锁盖的顶部上的指向性标志将指向所述四个状态标志中的一个,以指示所述三个子开盖处于以下四种状态中的哪种状态:所述三个子开盖均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一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三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开盖包括多个子开盖,所述锁盖包括多个子锁盖,所述多个子锁盖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子开盖中的一个相对应,并且每一个子锁盖具有卡扣部,其中当所述多个子锁盖中的至少一个子锁盖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子锁盖的所述卡扣部与相应子开盖上的对应卡扣配合部配合安装,以限制所述相应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子锁盖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子锁盖的近端相对于相应子开盖可转动,以解除对所述相应子开盖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盒子,包括:被盖体,所述被盖体具有两个相对侧壁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相对侧壁的底部和/或前壁;以及前述段落中任一段落所述的锁盖组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盒子用作接线盒。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点:
(1)为接线盒内不同的子区域提供相应的子开盖,利用锁盖对子开盖的限位功能实现特定子开盖与被盖体之间的互锁,以提高接线盒的接线安全性,例如可以设计成每次仅允许打开一个子开盖;
(2)提供可移动的锁盖,利用锁盖的移动实现多个子开盖与被盖体之间的至少三种开合状态,以扩展接线盒的应用场景;以及
(3)设置用于承载锁盖的托板,通过锁盖的卡钩部与托板的凸耳之间的钩靠配合,一方面可以允许操作人员正确地将锁盖移动到期望的锁定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允许锁盖稳定地处于期望的锁定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当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盒子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的盒子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处于第三锁定位置时的盒子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处于第四锁定位置时的盒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 盒子
1 盒体或被盖体
11 前壁
12 侧壁
13 隔板
14 第一凹口
15 第一卡扣配合部
16 第二卡扣配合部
2 开盖
21 开盖本体
22 开盖安装件
23 开盖连接部
24 空隙
25 卡扣部
26 突出部
26a 第一突出部
26b 第二突出部
26c 第三突出部
27 第二凸伸部
3 托板
31 凹陷部
32 滑动配合槽
34 卡扣
35 第二凹口
36 舌部
37 内壁
38 第一凸伸部
39 凸耳
4 锁盖
41 滑动件
42 止挡部
42a 第一止挡部
42b 第二止挡部
43 敞开部
44 第一肩部
45 第二肩部
46 卡钩部
47 开口部
48 操作部
49 指向性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其他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个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理解,本公开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
参照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盒子100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盒子100包括盒体1(有时也被称为被盖体1)、开盖2、托板3以及锁盖4,其中开盖2、托板3和锁盖4可一起构成锁盖组件,用于安装到盒体1上,以形成锁盖式盒子100。在本公开中,为方便描述,将靠近图1中所示的“P”的一端称为近端,靠近图1中所示的“D”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且将宽度表示为沿宽度方向W的尺寸。
参见图1,盒体1被构造成顶部敞开的长方体,并且可以具有实底部、前壁11和两个相对侧壁12。如图1所示的,前壁11位于盒体1的远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前壁11可被移除。如图1所示的,盒体1的近端是开放式的,以允许盒体1内的内置物品(诸如,线缆或适合于放入盒体1内的其他物品)从盒体1的近端延伸到盒体1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盒体1的近端可被构造成封闭式的或半封闭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根据需要在盒体1内设置一个或多个隔板13,以便将盒体1内的空间分割成多个子区域。虽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盒体1被示出为长方体,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盒体1可以被构造成其他形状。
参见图1,盒子1可包括开盖2,开盖2可包括三个子开盖,每一个子开盖可具有开盖本体21(也可被称作子开盖本体)、开盖安装件22(也可被称作子开盖安装件)、以及位于开盖本体21与开盖安装件22之间的开盖连接部23(也可被称作子开盖连接部)。子开盖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调整(例如,可以根据盒体1内被分割成的子区域的数量进行选择/调整),而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三个。例如,盒子1可包括少于三个子开盖或多于三个子开盖。如图1所示,开盖本体21的远端被固定连接到开盖连接部23的近端,并且开盖连接部23的远端被连接到开盖安装件22。如图1所示,开盖本体21和开盖连接部23均被示出为矩形形状,并且开盖安装件22被示出为圆柱体形状,其中开盖本体21的宽度大于开盖连接部23的宽度,并且大致等于开盖安装件22的长度(即沿开盖安装件22的轴向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当三个子开盖并靠在一起时,相邻的两个开盖连接部23之间具有空隙24。在其他实施例中,开盖连接部23可被构造成矩形之外的其他形状。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开盖本体21也可被构造成矩形之外的其他形状。
如图1所示,开盖安装件22可被构造成圆柱体形状,用于靠放在盒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12的第一凹口1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口14可被构造成弧形形状,例如半圆形形状,并且该弧形形状的第一凹口14可通过与另一相对的弧形凹口35(例如,如以下所描述的托板3底部的弧形凹口)相配合,来形成封围开盖安装件22的圆形通孔。当开盖安装件22被安装在该圆形通孔内时,开盖安装件22可在该圆形通孔内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盖连接部23的远端可被固定连接到开盖安装件22,操作人员可以操作开盖本体21,使得开盖本体21通过开盖连接部23绕开盖安装件22的轴转动。替代地,操作人员可以操作开盖安装件22在上述圆形通孔内转动,使得开盖连接部23随着开盖安装件22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固定连接到开盖连接部23的近端的开盖本体21也可随着开盖安装件22的转动而转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开盖连接部23的远端可以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开盖安装件22。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开盖安装件22在通孔内不可转动,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开盖本体21也可以使得开盖本体21通过开盖连接部23绕开盖安装件22转动。开盖安装件22可以是截面为任意形状的细长体。第一凹口14可被构造成任意形状,只要可以与相对的第二凹口35(例如,如以下所描述的托板3底部的凹口)形成可以容纳开盖安装件22的通孔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开盖安装件22被构造成圆柱体或具有任意截面形状的细长体,以便于开盖本体21和开盖连接部23可随开盖安装件22转动或绕开盖安装件22转动,从而允许当开盖2被安装到盒体1上时,开盖2可通过转动而从盒体1上翻开,从而完成盒子1的开盖操作。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开盖安装件22可被构造成其他形状,并且开盖连接部23的远端被可拆卸地安装到开盖安装件22,例如,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当开盖2通过开盖安装件22被安装到盒体1上时,可通过将开盖连接部23拆卸脱离开盖安装件22,来将开盖连接部23连带固定连接到开盖连接部23的近端的开盖本体21从盒体1移除(例如,从盒体1自下向上剥离出去),从而完成盒子1的开盖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子开盖可以省略开盖连接部23,开盖本体21的远端可被直接连接到开盖安装件22,开盖本体21与开盖安装件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类似于以上所述的开盖连接部23与开盖安装件22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固定连接或可转动地连接。
此外,虽然以上描述了通过在盒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12上设置第一凹口14,并使其与相对的第二凹口35(例如,如以下所描述的托板3底部的凹口)相配合,来形成封围开盖安装件22的通孔,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盒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12的内侧设置独立的开盖安装配合件来替换上述配对的通孔结构,例如,凸环,通过将开盖2的开盖安装件22插入该凸环内,来将开盖2安装到盒体1上。
参见图1,三个子开盖可通过各自的开盖安装件22被并行地连接在一起,并且进一步通过将连接在一起的开盖安装件22安装到盒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12上的开盖安装配合件(例如,第一凹口14或如上所述的凸环)而被安装到盒体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三个子开盖的开盖安装件22可在其轴向方向上通过诸如套接、插接等方式端对端地串接在一起,并且可相对彼此转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三个子开盖的开盖安装件22可被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或者三个子开盖的开盖安装件2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子开盖可彼此不连接。例如,可以在盒体1内的隔板13上额外地设置开盖安装配合件,通过设置在隔板13上的开盖安装配合件以及两个相对侧壁12上的开盖安装配合件,将分立的三个子开盖安装到盒体1上。
参见图1,开盖2的子开盖在底部还可具有向下延伸的卡扣部25,当开盖2被安装到盒体1上时,子开盖的卡扣部25可以与盒体1的近端处的第一卡扣配合部15配合安装,以限制该子开盖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盖2中的多个子开盖可以彼此邻接地安装到盒体1上,并且这些子开盖在宽度方向W上的总宽度可以大致等于或者小于盒体1顶部在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开盖2中的多个子开盖可以彼此间隔开地安装到盒体1上。
参见图1,盒子1还可包括托板3和锁盖4,其中托板3的顶部可具有凹陷部31,以供锁盖4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其内。锁盖4的宽度可小于托板3的凹陷部31的宽度,从而使得在锁盖4被安装到托板3的凹陷部31内时,锁盖4可在凹陷部31内沿宽度方向W滑动。如图1所示,锁盖4的底部可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滑动件41,托板3的凹陷部31上可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滑动配合槽32,当锁盖4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安装到托板3的凹陷部31内时,滑动件41与滑动配合槽32彼此配合,以方便操作人员在宽度方向W上移动锁盖4,使锁盖4相对于托板3滑动。
参见图1,托板3可以在其底部两侧分别具有从托板3的底部向下延伸的托板安装件,在该托板安装件上具有卡扣34。通过将卡扣34与盒体1的侧壁12上的第二卡扣配合部16配合安装,可以将托板3可拆卸地固定到盒体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将托板3可拆卸地固定到盒体1上,例如,通过螺钉固定。
参见图1,托板3在底部还可具有第二凹口35(在图1中,被示出为弧形凹口),如上所述的,弧形凹口状的第二凹口35可用于与盒体1上的第一凹口14相配合,以形成用于容纳开盖2的开盖安装件22的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托板3上设置独立的开盖安装配合件来代替上述配对的通孔结构,以将开盖2的开盖安装件22安装到托板3。例如,托板3上的开盖安装配合件可被构造成位于托板3两侧的侧壁内侧上的凸环,以供开盖安装件22插入其中。
参见图1,托板3在近端处还可具有舌部36,舌部36的形状和尺寸可被设计成与开盖2的空隙24相适应,以便于当托板3与开盖2配合安装时,舌部36可以填充或完全填充开盖2的空隙24。在其他实施例中,舌部36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其他形状和尺寸,只要可以将舌部36容纳在开盖2的空隙24即可。如图1所述,舌部36的底部可具有弧形凹口状的子开盖安装配合件,用于与相应子开盖的开盖安装件22配合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托板3可不具有舌部36。
以下将参照图2-4描述已安装好的盒子100,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截面图,其中图4是沿着图3的A-A所截的截面图。在本公开中,为方便描述,将靠近图2-4中所示的“P”的一端称为近端,靠近图2-4中所示的“D”的一端称为近端,并且将宽度表示为沿宽度方向W的尺寸。
参见图2,当盒子100处于合盖状态时,开盖2的开盖安装件22被安装在盒体1与托板3之间,锁盖4的至少一部分被安装到托板3的凹陷部31内。如图2所示,锁盖4在近端处具有两个止挡部42(包括第一止挡部42a和第二止挡部42b)以及位于这两个止挡部之间的敞开部43,三个子开盖(包括第一子开盖2a、第二子开盖2b和第三子开盖2c)在远端处的顶部分别具有突出部26(包括第一突出部26a、第二突出部26b和第三突出部26c)。其中突出部26可用于与相应止挡部42的近端卡扣配合或相互抵靠。如图2所示,当盒子100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第一止挡部42a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一子开盖2a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一子开盖2a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并且锁盖4的第二止挡部42b近端的两个部分分别抵靠第二子开盖2b和第三子开盖2c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二子开盖2b和第三子开盖2c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盒子100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这两个止挡部42与三个子开盖2a、2b和2c之间可具有其他位置关系,只要这两个止挡部42可以限制全部三个子开盖2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即可。例如,当盒子100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第一止挡部42a的近端的两个部分分别抵靠第一子开盖2a和第二子开盖2b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一子开盖2a和第二子开盖2b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并且锁盖4的第二止挡部42b近端的两个部分分别抵靠第二子开盖2b和第三子开盖2c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二子开盖2b和第三子开盖2c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又例如,当盒子100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第一止挡部42a近端的两个部分分别抵靠第一子开盖2a和第二子开盖2b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一子开盖2a和第二子开盖2b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并且锁盖4的第二止挡部42b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三子开盖2c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三子开盖2c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
以下将参照图4描述:当锁盖4的止挡部42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相应子开盖的上表面时,如何实现限制相应子开盖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托板3的凹陷部31(图4中未示出)在远端内壁37处具有向内凸伸的第一凸伸部38,锁盖4在远端处具有向外凸伸的第一肩部44并且在近端处具有向外凸伸的第二肩部45,开盖2顶部的突出部26具有朝向远端延伸的第二凸伸部27。当锁盖4处于锁定位置(例如,第一锁定位置)时,托板3的第一凸伸部38可以靠放在锁盖4远端处的第一肩部44上,并且开盖2的第二凸伸部27可以靠放在锁盖4近端处的第二肩部45上。通过托板3的第一凸伸部38与锁盖4的第一肩部44之间的限制配合以及相应子开盖的第二凸伸部27与锁盖4的第二肩部45之间的限制配合,一方面可以阻止相应子开盖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另一方面可以将锁盖4限制在托板3的凹陷部31内,从而防止锁盖4被不经意地从凹陷部31内取出或防止锁盖4因盒子100倒转而掉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托板3可不具有第一凸伸部38,锁盖4可不具有第一肩部44和第二肩部45,并且开盖2可不具有第二凸伸部27。替代地,可以通过锁盖4的远端抵靠托板3的凹陷部31的远端内壁37,并且锁盖4的近端抵靠相应子开盖的突出部26,来限制相应子开盖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开盖2顶部可进一步不具有突出部26。替代地,可以通过锁盖4底部的滑动件41与托板3的凹陷部31上的滑动配合槽32之间的配合,并通过将锁盖4的止挡部42在近端处的至少一部分滑动到相应子开盖的上方或与相应子开盖的上表面贴合,来限制相应子开盖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
以下参照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托板3可具有从其凹陷部31的内壁37向内延伸的凸耳39,锁盖4可在远端处具有分别向两侧悬臂延伸的两个卡钩部46和两个相应的开口部47,其中卡钩部46的钩头可在受力变形时朝向相应的开口部47弯曲。如图4所示,当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两个卡钩部46的钩头可分别钩靠在与第一锁定位置相对应的一对凸耳39上,限制锁盖4沿宽度方向W左右滑动。当操作人员对锁盖4施加足够大的横向力(例如,沿图3中的宽度方向W施加的力)时,两个卡钩部46中的一个卡钩部的钩头会发生变形而朝向相应的开口部47弯曲,从而使得该卡钩部46的钩头与相应凸耳39之间的钩靠被解除。例如,当操作人员对锁盖4向右施加足够大的横向力时,左侧的卡钩部46会发生变形而朝向相应开口部47弯曲,致使该卡钩部46的钩头与相应凸耳39之间的钩靠被解除,从而锁盖4可以相对托板3向右滑动。类似地,当操作人员对锁盖4向左施加足够大的横向力时,右侧的卡钩部46会发生变形而朝向相应开口部47弯曲,致使该卡钩部46的钩头与相应凸耳39之间的钩靠被解除,从而锁盖4可以相对托板3向左滑动。
当锁盖4被滑动到其他锁定位置时,两个卡钩部46的钩头可分别钩靠在与所述其他锁定位置相对应的一对凸耳39上。通过这种方式,操作人员可在滑动锁盖4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到的阻力判断出锁盖4是否滑动到位,这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准确度。并且,通过使得卡钩部46的钩头钩靠在相应的凸耳39上,可以防止锁盖4被不小心滑到其他位置,从而增加锁盖4处于相应锁定位置的稳定性。附加地,卡钩部46和凸耳39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柔性材料构成,以增加卡钩部46和凸耳39的柔性和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卡钩部46和凸耳39中的至少一者由柔性材料构成时,以上所述的与卡钩部46相对应地设置的开口部47可以被省略。
参见图3,锁盖4的顶部还可具有操作部48,用于供操作人员在其上施力,以将锁盖4滑动到期望的锁定位置。操作部48可被构造成包括沿宽度方向W排列的一个或多个突起,用以增大与操作人员的手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度。
继续参见图3,托板3在远端的顶部可具有四个状态标志,锁盖4顶部可具有指向性标志49。当锁盖4处于任一锁定位置时,锁盖4上的指向性标志49可指向这四个状态标志中的一个状态标志,以便向操作人员指示开盖2处于哪种开合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实践需要而在托板3的远端顶部设计其他数量或形状的状态标志。
如图3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指向性标志49指向这四个状态标志中的“锁合图样”状态标志,从而向操作人员指示所有子开盖均不可打开。
参见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第一止挡部42a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二子开盖2b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二子开盖2b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并且锁盖4的第二止挡部42b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三子开盖2c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三子开盖2c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这时,没有止挡部位于第一子开盖2a的上方。如图5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指向性标志49指向这四个状态标志中的“开锁图样L”状态标志,从而向操作人员指示:左侧的第一子开盖2a可打开,而中间的第二子开盖2b和右侧的第三子开盖2c不可打开。
参见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三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三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第一止挡部42a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一子开盖2a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一子开盖2a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并且锁盖4的第二止挡部42b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三子开盖2c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三子开盖2c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这时,位于第一止挡部42a和第二止挡部42b之间的敞开部43对准第二子开盖2b,因此没有止挡部位于第二子开盖2b的上方。如图6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三锁定位置时,指向性标志49指向这四个状态标志中的“开锁图样M”状态标志,从而向操作人员指示:中间的第二子开盖2b可打开,而左侧的第一子开盖2a和右侧的第三子开盖2c不可打开。
参见图7,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盖4处于第四锁定位置时的盒子100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四锁定位置时,锁盖4的第一止挡部42a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一子开盖2a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一子开盖2a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并且锁盖4的第二止挡部42b近端的至少一部分抵靠第二子开盖2b的上表面,以限制第二子开盖2b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这时,没有止挡部位于第三子开盖2c的上方。如图7所示的,当锁盖4处于第四锁定位置时,指向性标志49指向这四个状态标志中的“开锁图样R”状态标志,从而向操作人员指示:右侧的第三子开盖2c可打开,而左侧的第一子开盖2a和中间的第二子开盖2b不可打开。
以上示出了盒子100具有三个开盖2并且盒子100每次只能打开一个开盖2的实施例。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子开盖的总数量以及同时可打开的子开盖的数量和位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通过设计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现期望的开合状态:子开盖的宽度及其在盒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锁盖4的宽度及其在盒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锁盖4的止挡部45与敞开部47彼此之间的位置分布、止挡部45的数量和宽度、敞开部47的数量和宽度等。
例如,当子开盖的总数量为三个,并且期望同时可打开的子开盖的数量为两个时,可将锁盖4设计成仅具有一个止挡部42,并且该止挡部42的宽度大于中间子开盖的宽度,但小于或等于两侧子开盖的宽度。当止挡部42对准中间子开盖时,三个子开盖均不可打开。当止挡部42对准两侧子开盖中的一个时,被对准的子开盖不可打开,但另外两个子开盖可打开。
再例如,当子开盖的总数量为4个,并且期望同时可打开的子开盖2的数量为2个时,可将锁盖4设计成具有2个止挡部42和1个敞开部43,每一个止挡部42的宽度小于任何子开盖2的宽度,并且止挡部42与敞开部43间隔布置。当2个止挡部42分别对准两个子开盖2时,被对准的两个子开盖2不可打开,但另外两个子开盖2可打开。
在设计锁盖式盒子100时,为了实现期望的开合状态,除了可以将开盖2的总宽度设计成大致等于盒体1的宽度之外,还可以将开盖2的总宽度设计成小于盒体1的宽度,以使得当开盖2被安装到盒体1上时,允许盒体1最左侧和/或最右侧的子区域是敞开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内容教导了可以将盒子100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个如下的锁定状态:至少一个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并且至少一个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以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完全打开和完全闭合状态,本公开的锁盖式盒子100的开盖2还可以具有部分打开或部分闭合状态。当开盖2处于部分打开或部分闭合状态时,可同时打开的多个子开盖可以是邻接的或不邻接的,同时闭合的多个子开盖也可以是邻接的或不邻接的。
在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均是通过在托板3上滑动锁盖4来将锁盖4置于不同的锁定位置,从而改变开盖2中子开盖的可打开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诸如旋转等其他方式来移动锁盖4,从而改变相应子开盖的可打开状态。例如,锁盖4包括多个独立的子锁盖。可以根据子开盖的数量相对应地设置子锁盖的数量,诸如,当子开盖的数量为多个时,可分别针对所述多个子开盖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子锁盖,其中每一个子锁盖的远端可以连接到托板3并且可以绕托板3的宽度方向向上翻转;或者每一个子锁盖的远端可以连接到盒体1的侧壁、前壁或隔板,并且可以绕盒体1的宽度方向向上翻转(在这种情况下,托板3可被省略)。当这些子锁盖可转动地连接到盒体1或托板3时,每个子锁盖彼此之间可以独立地转动。此外,每一个子锁盖的近端底部可具有卡扣部,并且相应子开盖的顶部具有对应的卡扣配合部。当子锁盖处于锁定位置时,其底部的卡扣部可以与相应子开盖顶部的卡扣配合部彼此配合安装,以限制相应子开盖相对盒体1向上翻转或从盒体1移除(例如,从盒体1自下向上剥离出去)。当子锁盖处于非锁定位置时,子锁盖近端底部的卡扣部与相应子开盖顶部的对应卡扣配合部解除安装,从而使得子锁盖的近端可相对于相应子开盖向上翻转。以此方式,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将多个子锁盖中的至少一个置于锁定位置,以限制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开盖的可打开状态。
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描述的盒子100可在各种场合中使用,包括用作用于容纳电气元件(例如,线缆、电连接端子等)的接线盒,或者用作用于容纳其他物品的锁盖式盒子。
尽管已经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并不旨在受限于此,而是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范围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更宽泛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安装到被盖体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组件包括:
开盖,所述开盖被构造成:当所述锁盖组件被安装到所述被盖体上时,所述开盖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被盖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
锁盖,所述锁盖被构造成:当所述锁盖组件被安装到所述被盖体上时,所述锁盖位于所述开盖的上方并且能够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非锁定位置或从一个锁定位置运动到另一锁定位置,
其中,当所述锁盖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锁盖在其近端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开盖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以限制所述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向上翻转,使得所述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当所述锁盖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所述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其中,所述开盖包括至少两个子开盖,所述锁盖组件具有至少一个下述锁定状态:至少一个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并且至少一个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组件还包括:
托板,所述托板将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被盖体,
其中所述锁盖被构造成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托板上并且将在所述被盖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子开盖具有子开盖本体、位于所述子开盖本体远端的子开盖安装件,以及位于所述子开盖本体与所述子开盖安装件之间的子开盖连接部,其中所述子开盖安装件将被安装成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被盖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并且所述子开盖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子开盖连接部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顶部具有凹陷部,所述锁盖被构造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凹陷部内,
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的顶部具有突出部,
所述锁盖的远端被构造成用于抵靠所述凹陷部的内壁,所述锁盖的近端被构造成用于抵靠所述子开盖本体的所述突出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在远端处具有第一肩部,并且所述托板的所述凹陷部具有从所述内壁向近端凸伸出的第一凸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凸伸部被构造成用于靠放在所述第一肩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在近端处具有第二肩部,并且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的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二凸伸部,其中所述第二凸伸部被构造成用于靠放在所述第二肩部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在远端处具有至少一个卡钩部,并且
所述托板的所述凹陷部具有从所述内壁向近端凸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耳,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具有钩头并且被构造成用于:通过所述钩头钩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凸耳上,来限制所述锁盖沿宽度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钩头朝向近端方向的变形而解除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耳的钩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在远端处还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呈悬臂状并且被构造成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可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凸耳中的至少一者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的顶部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用于供操作人员在其上对所述锁盖施加力以滑动所述锁盖。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顶部在远端处具有至少两个状态标志,所述锁盖的顶部具有指向性标志,其中基于所述锁盖相对于所述托板的滑动,所述指向性标志将指向所述至少两个状态标志中的一个,以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否处于可打开状态。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被构造成安装在所述开盖安装件的上方,并且所述托板在近端处具有至少一个舌部,所述至少一个舌部用于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的相邻子开盖连接部之间,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舌部的每一个具有子开盖安装配合件,所述子开盖安装配合件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配合安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盖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侧壁中的每一个侧壁的顶部具有第一凹口,所述托板在两侧底部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凹口的每一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口配合形成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中的一个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的一部分。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绕相应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可旋转或者相对于相应的所述子开盖安装件可拆卸。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通过各自的子开盖安装件被并行地连接在一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开盖的子开盖安装件在其轴向方向上通过套接或插接的方式端对端地串接在一起,并且相对彼此可转动。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开盖本体具有从其底部向下延伸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被盖体上的对应卡扣配合部配合安装,以限制相应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
18.如权利要求3-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包括三个子开盖,所述锁盖被构造成在近端处具有:两个止挡部、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止挡部之间的敞开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具有四个锁定位置,所述三个子开盖包括第一子开盖、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并且所述两个止挡部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
当所述锁盖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以限制所述三个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三个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
当所述锁盖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子开盖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子开盖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当所述锁盖处于第三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开盖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子开盖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并且
当所述锁盖处于第四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开盖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子开盖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所述第三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顶部在远端处具有四个状态标志,其中基于所述锁盖相对于所述托板的滑动,所述锁盖的顶部上的指向性标志将指向所述四个状态标志中的一个,以指示所述三个子开盖处于以下四种状态中的哪种状态:
所述三个子开盖均处于不可打开状态;
所述第二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一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三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以及
所述第一子开盖和第二子开盖处于不可打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三子开盖处于可打开状态。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包括多个子锁盖,所述多个子锁盖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子开盖中的一个相对应,并且每一个子锁盖具有卡扣部,
其中当所述多个子锁盖中的至少一个子锁盖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子锁盖的所述卡扣部与相应子开盖上的对应卡扣配合部配合安装,以限制所述相应子开盖相对于所述被盖体的运动,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子锁盖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子锁盖的近端相对于相应子开盖可转动,以解除对所述相应子开盖的限制。
22.一种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盖体,所述被盖体具有两个相对侧壁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相对侧壁的底部和/或前壁;以及
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盖组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用作接线盒。
CN202111249984.3A 2021-10-26 2021-10-26 锁盖组件和盒子 Active CN113991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984.3A CN113991566B (zh) 2021-10-26 2021-10-26 锁盖组件和盒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984.3A CN113991566B (zh) 2021-10-26 2021-10-26 锁盖组件和盒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566A CN113991566A (zh) 2022-01-28
CN113991566B true CN113991566B (zh) 2024-04-05

Family

ID=7974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9984.3A Active CN113991566B (zh) 2021-10-26 2021-10-26 锁盖组件和盒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156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0596Y (zh) * 2008-06-16 2009-03-18 上海圣享实业有限公司 多级授权式电表箱
DE202009007503U1 (de) * 2009-05-26 2010-10-14 Erich Jaeger Gmbh & Co. Kg Steckdose
WO2012152819A1 (en) * 2011-05-10 2012-11-15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Locking system for enclosures
KR101262794B1 (ko) * 2013-01-31 2013-05-09 주식회사 이린 벽면 매설형 공동주택의 콘센트박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6665B2 (en) * 2008-08-22 2011-03-0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tackable electrical panel modules
US9673598B2 (en) * 2012-11-28 2017-06-06 Hubbell Incorporated Cov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box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0596Y (zh) * 2008-06-16 2009-03-18 上海圣享实业有限公司 多级授权式电表箱
DE202009007503U1 (de) * 2009-05-26 2010-10-14 Erich Jaeger Gmbh & Co. Kg Steckdose
WO2012152819A1 (en) * 2011-05-10 2012-11-15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Locking system for enclosures
KR101262794B1 (ko) * 2013-01-31 2013-05-09 주식회사 이린 벽면 매설형 공동주택의 콘센트박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566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6123B2 (ja) 安全錠止掛け金
JP5088090B2 (ja) 車載用の電気接続箱
CN101573773B (zh) 开关锁定装置
US600735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nclosure
US7348504B2 (en) Mountable lockout device
CN108291416B (zh) 开闭体的锁止装置
EP1914843B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6322703B2 (ja) 電気設備のための封止体
CA2592830C (en) Universal recessed while-in-use box and cover
MX2013002349A (es) Dispositivo de bloqueo.
EP203028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565071B1 (en) Modular enclosure with a door interlock
US3009029A (en) Variable depth opera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universal coupling
CA2995630C (en) Snap back cover lockout device
CN113991566B (zh) 锁盖组件和盒子
US7442888B2 (en) Safety lock for interlock switch
EP3974942A1 (en) Cover structure of mobile device
US10135188B2 (en) Enclosur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ame
CN109725690B (zh) 一种免工具拆装服务器机箱的箱盖锁
CN108432072A (zh) 配电壳体
CN215671804U (zh) 电气箱和工程机械
US6239966B1 (en) Two-part lockable housing
JP2001200815A (ja) ロック機構
US10998146B2 (en) Toggle lever connection for electric switches
EP0774554A1 (en) Housing for automobile latch or latch actu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