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001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001A
CN113991001A CN202111227818.3A CN202111227818A CN113991001A CN 113991001 A CN113991001 A CN 113991001A CN 202111227818 A CN202111227818 A CN 202111227818A CN 113991001 A CN113991001 A CN 113991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quantum dot
display panel
do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78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001B (zh
Inventor
刘金贵
唐正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78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1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1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8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发光功能层和量子点层;发光功能层位于基底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和第二类发光单元;量子点层设置在第一类发光单元周边,并位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第一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第二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量子点层在第一类发光单元的激发下发光,由于第一类发光单元激发量子点层的光线主要是出射角较大的光线,所以量子点层发出的光线的出射角也较大,有助于对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色现象,以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显示面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随着观察视角的变化,显示面板中不同颜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衰减不一致,导致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偏色问题,影响了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以改善大视角偏色问题,从而提升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和第二类发光单元;
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周边,并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所述第二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类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和/或绿色发光单元。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为0.5nm-10nm。
可选地,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量子点层位于所述基底的同一侧,且所述量子点层至所述基底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层至所述基底的高度。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所述量子点层的设置区域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设置区域中。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支撑柱,所述量子点层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量子点层填充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地,还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的基底;
在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发光功能层和量子点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和第二类发光单元,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周边,并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
其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所述第二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通过将量子点层设置在波长最短的第一类发光单元的周边,并将量子点层设置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能够使量子点层在第一类发光单元的激发下发光,由于第一类发光单元激发量子点层的光线主要是出射角较大的光线,所以量子点层发出的光线的出射角也较大,有助于对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色现象,以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偏色问题,影响了显示效果。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现有显示面板的发光功能层包括阳极层、发光层和阴极层,其中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层,例如发光层包括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在显示面板进行发光显示时,阴极层的电子和阳极层的空穴在发光层复合成激子,激子在激发态寿命结束后发射出光,像素开口区的光经过阳极层反射和阴极层折射进入视野中,绝大部分发射光垂直于发光层进入视野,另一部分发射光在开口区向各个方向漫反射,使得大视角视野也有光线射入。一方面,发射光的强度随着视角的增大而衰减,另一方面,随着视角的增大,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衰减程度不同,导致白光的色偏程度随着视角的增大而增大。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随着视角的增大,红光的发光效率衰减相对较快,而绿光的发光效率衰减相对较慢,所以在大视角下观察显示面板时,绿光的发光效率大于红光,导致屏体呈现出大视角偏绿的现象。在其他情况下,显示面板也存在大视角偏红的现象。上述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红或偏绿的问题,均会影响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剖面简图。参见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发光功能层20和量子点层30;发光功能层20位于基底10的一侧,发光功能层2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和第二类发光单元220;量子点层30设置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周边,并位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第二类发光单元220发出的光的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或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面板等。
具体地,基底10可以为显示面板提供缓冲、保护或支撑等作用。基底10可以是柔性基底,柔性基底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或者是上述多种材料的混合材料。基底10也可以是采用玻璃等材料形成的硬质基底。
基底10和发光功能层20之间还包括金属层40,金属层40中包括多层金属层,相邻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等,多层金属层中形成像素电路。发光功能层20中的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每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均与对应的像素电路电连接,使像素电路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驱动发光单元发光。
量子点层30和发光功能层20可以设置在基底10的同一侧,示例性地,量子点层30可以设置在发光功能层20远离基底10的一侧。在显示面板进行发光显示时,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发出的光线既有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即出射角为0°的光线,也有自开口区向各个方向发射的光线L,光线L的出射角大于0°。由于量子点层30设置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周边,并位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所以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发出的光线L可作为量子点层30的背光,使量子点层30能够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激发下发光。
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发出的光线L的出射角大于0°,所以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主要是出射角大于0°的光线,因此,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有助于对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通过设置量子点层30的厚度,可以控制量子点层30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照射下发出红光或者绿光,因此,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有助于对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红或偏绿进行补偿。示例性地,在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偏绿的情况时,在制作该型号的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量子点层30的厚度,使量子点层30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照射下发红光,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主要是出射角大于0°的光线,因此有助于提升大视角显示画面的红光组分,从而减弱大视角偏绿的现象。同理,在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偏红的情况时,也可以通过设置量子点层30的厚度,使量子点层30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照射下发绿光,以提升大视角显示画面的绿光组分,从而减弱大视角偏红的现象。
光子能量的表达式为E=hc/λ,其中E为光子能量,h为普朗克常量,c为光速,λ为波长,由此可知,光子能量与波长成反比,光子的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高,光子激发量子点层30发光的效率越高。与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第二类发光单元220周边的方案相比,本方案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波长最小的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周边,有助于提升量子点层30的发光效率,从而提升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大视角偏色的补偿效果。示例性地,在显示面板包括红色发光单元R、绿色发光单元G和蓝色发光单元B时,红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780nm-622nm,绿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577nm-492nm,蓝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492nm-455nm,因此可以设置第一类发光单元210为蓝色发光单元B,第二类发光单元220包括红色发光单元R和/或绿色发光单元G,例如第二类发光单元220为红色发光单元R,或者第二类发光单元220为绿色发光单元G,或者红色发光单元R和绿色发光单元G均为第二类发光单元220,由于蓝色发光单元B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所以可通过蓝色发光单元B激发量子点层30发光。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量子点层设置在波长最短的第一类发光单元的周边,并将量子点层设置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能够使量子点层在第一类发光单元的激发下发光,由于第一类发光单元激发量子点层的光线主要是出射角较大的光线,所以量子点层发出的光线的出射角也较大,有助于对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色现象,以提升显示效果。
继续参见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量子点层30的厚度为0.5nm-10nm。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化学溶液生长法来制备量子点层30,并设置量子点层30在垂直于基底10方向上的厚度在0.5nm-10nm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助于保证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大视角偏色的补偿效果,又不会过度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量子点层30的厚度设置为3nm-8nm,在该厚度范围内,量子点层30可以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例如蓝色发光单元B)的照射下发出绿光,以提升大视角显示画面的绿光组分,从而减弱大视角偏红的现象。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量子点层30的厚度设置为5nm-10nm,在该厚度范围内,量子点层30可以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照射下发出红光,以提升大视角显示画面的红光组分,从而减弱大视角偏绿的现象。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中仅示出了显示面板中的一个第一类发光单元210。本发明实施例及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第一类发光单元210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二类发光单元220包括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显示面板中发光的波长最短的发光单元设置为第一类发光单元210,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参见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发光功能层20包括发光层212,发光层212和量子点层30位于基底10的同一侧,且量子点层30至基底10的高度,大于发光层212至基底10的高度。
具体地,发光功能层20中的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层211、发光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为蓝色发光单元时,发光层212为蓝色发光层。量子点层30至基底10的高度,大于发光层212至基底10的高度,是指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的方向,量子点层30远离基底10一侧的表面至基底10靠近量子点层30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H1,大于发光层212远离基底10一侧的表面至基底10靠近发光层212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H2。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有助于使发光层212发出的出射角较大的光线照射至量子点层30,并抑制发光层212发出的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照射至量子点层30,从而激发量子点层30发出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以提升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大视角偏色的补偿效果,并减少量子点层30发出的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以减弱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小视角显示画面的影响。
继续参见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像素定义层50,量子点层30的设置区域位于像素定义层50的设置区域中。具体地,像素定义层50位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用于限定出不同的发光单元。量子点层30的设置区域位于像素定义层50的设置区域中,是指量子点层30在基底10上的垂直投影,落在像素定义层50在基底10上的垂直投影之中。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周边,并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像素定义层50的设置区域中,既不会影响发光单元发光,还有助于使量子点层30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照射下发光,以对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从而改善大视角偏色现象。
继续参见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像素定义层50远离基底10一侧的支撑柱6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层30位于支撑柱60远离像素定义层50的一侧。具体地,支撑柱60用于在显示面板的蒸镀工艺中起到支撑掩膜版的作用,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支撑柱60远离像素定义层50的一侧,有助于使发光层212发出的出射角较大的光线照射至量子点层30,并抑制发光层212发出的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照射至量子点层30,从而激发量子点层30发出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以提升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大视角偏色的补偿效果,并减少量子点层30发出的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以减弱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小视角显示画面的影响。另外,本方案能够有效利用支撑柱60远离像素定义层50一侧的空间来设置量子点层30,而无需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额外预留出一个区域来设置量子点层30,还有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参见图3,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柱60远离基底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量子点层30填充于凹槽中。具体地,图3示出了量子点层30填充于凹槽中的剖面结构,支撑柱60可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例如紫外光固化胶)制作,凹槽挖设在支撑柱60的上表面,通过设置凹槽的深度,可以对量子点层30的厚度进行设置。将量子点层30填充于凹槽中,既不会额外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还能够使得发光层212发出的光线通过支撑柱60照射至量子点层30,从而激发量子点层30发光,对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色进行补偿。
参见图2或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层70,覆盖层70覆盖量子点层30远离支撑柱60的一侧。在图2所示方案中,量子点层30的一侧设置有覆盖层70,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柱60,沿垂直于基底10的方向,量子点层30的两侧均被覆盖,而沿水平方向X,量子点层30的两侧均未被覆盖,照射至量子点层30的光线L主要为接近于水平方向X的光线,即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量子点层30被激发出的光线L’也主要为接近于水平方向X的光线,即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因此,本方案有助于使量子点层30被激发出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从而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以改善大视角偏色现象。由于量子点层30沿垂直于基底10方向的两侧均被覆盖,因此本方案还有助于抑制量子点层30发出沿垂直于基底10方向的光线,从而减轻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小视角显示画面的影响。在图3所示的方案中,同样有助于使量子点层30被激发出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从而对大视角偏色进行改善,并且量子点层30沿垂直于基底10方向的两侧也均被覆盖,同样有助于减轻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小视角显示画面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提供显示面板的基底。
结合图1和图2,具体地,提供基底10。在形成发光功能层20和量子点层30之前,在基底10的一侧形成金属层40,金属层40中包括多层金属层,相邻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等,多层金属层中形成像素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电容和信号线。
S120、在基底的一侧形成发光功能层和量子点层,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和第二类发光单元,量子点层设置在第一类发光单元周边,并位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
其中,第一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第二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
示例性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2,发光功能层20中的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层211、发光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首先在金属层40远离基底10的一侧形成各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211,然后在金属层40远离基底10的一侧形成用于限定出不同发光单元的像素定义层50。形成像素定义层50之后,在第一类发光单元210的周边形成量子点层30,并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形成量子点层30之后,自第一电极层211远离基底10的一侧,依次形成发光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完成发光功能层20的制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量子点层设置在波长最短的第一类发光单元的周边,并将量子点层设置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能够使量子点层在第一类发光单元的激发下发光,由于第一类发光单元激发量子点层的光线主要是出射角较大的光线,所以量子点层发出的光线的出射角也较大,有助于对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色现象,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对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进行制备,并同样适用于对图2-3所示的显示面板进行制备。下面以图5为例,对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提供显示面板的基底。
步骤(2)、在基底的一侧形成有源层。
参见图5,具体地,在基底10的一侧形成有源层410,有源层410包括源区、漏区以及位于源区和漏区之间的沟道区。有源层410的材质可以是多晶硅(PolycrystallineSilicon,Psi)、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α-Si)、氧化物半导体或有机半导体等。
步骤(3)、在有源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步骤(4)、在第一绝缘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一金属层。
第一绝缘层411可用于对有源层410和第一金属层412进行绝缘。第一金属层412中可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栅极的信号线以及电容的下极板等。
步骤(5)、在第一金属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
步骤(6)、在第二绝缘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层。
第二绝缘层413可用于对第一金属层412和第二金属层414进行绝缘。第二金属层414中可包括电容的上极板和信号线等。
步骤(7)、在第二金属层远离基底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
步骤(8)、在第四绝缘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三金属层。
具体地,第三绝缘层415和第四绝缘层416中一层的材质可以是氧化硅,另一层的材质可以是氮化硅,第三绝缘层415和第四绝缘层416可用于对第二金属层414和第三金属层417进行绝缘。第三金属层417中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以及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的信号线(例如数据电压信号线和电源线)等。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8)之前,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416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一层平坦化层(图中未示出),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平整度。
步骤(9)、在第三金属层远离基底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五绝缘层和第一平坦化层。
步骤(10)、在第一平坦化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四金属层。
步骤(11)、在第四金属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二平坦化层。
具体地,第五绝缘层418用于对第三金属层417和第四金属层420进行绝缘。第四金属层420中可以包括连接薄膜晶体管的信号线,例如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和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211的信号线、数据电压信号线和电源线,数据电压信号线和电源线既可以设置在第三金属层417,也可以设置在第四金属层420。第一平坦化层419和第二平坦化层421用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平整度。
步骤(12)、在第二平坦化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一电极层。
步骤(13)、在第一电极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
步骤(14)、在像素定义层远离基底的一侧依次形成支撑柱和量子点层。
具体地,像素定义层50用于限定出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撑柱60用于在显示面板的蒸镀工艺中起到支撑掩膜版的作用,将量子点层30设置在支撑柱60远离像素定义层50的一侧,有助于使发光层212发出的出射角较大的光线照射至量子点层30,并抑制发光层212发出的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照射至量子点层30,从而激发量子点层30发出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以提升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大视角偏色的补偿效果,并减少量子点层30发出的垂直于基底10的光线,以减弱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小视角显示画面的影响。
步骤(15)、在量子点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覆盖层,覆盖层覆盖量子点层远离基底的一侧。
其中,覆盖层70的材质可以与支撑柱60的材质相同。量子点层30的一侧设置有覆盖层70,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柱60,沿垂直于基底10的方向,量子点层30的两侧均被覆盖,而沿水平方向X,量子点层30的两侧均未被覆盖,照射至量子点层30的光线L主要为接近于水平方向X的光线,即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量子点层30被激发出的光线L’也主要为接近于水平方向X的光线,即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因此,本方案有助于使量子点层30被激发出沿大视角方向的光线,从而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光线进行补偿,以改善大视角偏色现象。由于量子点层30沿垂直于基底10方向的两侧均被覆盖,因此本方案还有助于抑制量子点层30发出沿垂直于基底10方向的光线,从而减轻量子点层30发出的光线对于小视角显示画面的影响。
步骤(16)、在第一电极层远离基底的一侧依次形成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形成发光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第一电极层211、发光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形成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等。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电极层213中的一个作为发光器件的阳极,另一个作为阴极,例如第一电极层211为阳极,第二电极层213为阴极。图5中仅示出了显示面板中的一个第一类发光单元210,且第二电极层213形成在两侧的支撑柱60之间的情形,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极层213可覆盖两侧的覆盖层70,使得显示面板中不同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层213形成整面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或者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该显示装置100为手机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因而具有显示面板相应的功能结构及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和第二类发光单元;
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周边,并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所述第二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类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和/或绿色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为0.5nm-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量子点层位于所述基底的同一侧,且所述量子点层至所述基底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层至所述基底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所述量子点层的设置区域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设置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支撑柱,所述量子点层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量子点层填充于所述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的基底;
在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发光功能层和量子点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类发光单元和第二类发光单元,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周边,并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
其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所述第二类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227818.3A 2021-10-21 2021-10-21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991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7818.3A CN113991001B (zh) 2021-10-21 2021-10-21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7818.3A CN113991001B (zh) 2021-10-21 2021-10-21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001A true CN113991001A (zh) 2022-01-28
CN113991001B CN113991001B (zh) 2023-08-15

Family

ID=7974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7818.3A Active CN113991001B (zh) 2021-10-21 2021-10-21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10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27709A (ko) * 2016-05-12 2017-11-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자점 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00161585A1 (en) * 2018-11-16 2020-05-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Quantum dot led structure with enhanced emission
CN111312916A (zh) * 2018-12-12 2020-06-1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8475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14957A (zh) * 2020-12-07 2021-04-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27709A (ko) * 2016-05-12 2017-11-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자점 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00161585A1 (en) * 2018-11-16 2020-05-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Quantum dot led structure with enhanced emission
CN111312916A (zh) * 2018-12-12 2020-06-1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8475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14957A (zh) * 2020-12-07 2021-04-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001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0904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panels
CN100431165C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12183A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97611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US1108166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638547A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61365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009823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638569A (zh) 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366207A (zh) 自发光型显示装置
JP2004006137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US20200168843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anel
JP2007234268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8181668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0011184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4274151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60632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95083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296153B2 (en) OLED pixel structur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KR20150054125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99100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TW200522358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020043324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188648B2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180061777A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