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3629A -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3629A
CN113983629A CN202110849268.2A CN202110849268A CN113983629A CN 113983629 A CN113983629 A CN 113983629A CN 202110849268 A CN202110849268 A CN 202110849268A CN 113983629 A CN113983629 A CN 113983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housing
air
discharg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92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3629B (zh
Inventor
吴时荣
崔辰煜
金起东
崔硕浩
金柱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581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3607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748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08493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883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084948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983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3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39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46/0047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discharging the filtered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2Casings; Hou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27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 B01D46/0028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provided with antibacterial or antifung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vertically arranged fa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35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by electric means, e.g. ionisers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5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cylindrical or spherical bodies which are rota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2Ligh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4Filter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ranspor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24F8/2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UV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包括:入口部,形成吸入空气的通道;过滤器部,位于入口部的上侧,净化向入口部的内侧流入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杀菌部,位于过滤器部的下侧,设置在与入口部重叠的高度的位置,朝过滤器部照射杀菌用光线;以及风扇模块部,位于过滤器部的上侧,旋转风扇来向过滤器部的上侧吹送空气。

Description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将被净化的空气向上侧吐出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是现代生活中广泛地使用的装置,其是将灰尘、微尘、超微尘等物理粒子、气味粒子、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体滤除来净化空气的装置。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国际化等的影响,空气净化器在一般家庭中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装置。并且,随着微尘的增加、过敏患者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的影响,对其的需求也呈现出急剧增多的趋势。
空气净化器在以诸如一般家庭的超过100㎡以上的环境作为对象时,装置的大小较大地构成也无妨。这样的装置中可以复合地使用应对灰尘等物理粒子的过滤器、应对气体等化学物质的过滤器以及应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过滤器。即,在宽的空间中,可以使用能够复合地容置多种过滤器的具有较大的大小的空气净化器。
但是,在诸如单间、车辆内部的窄的空间或公共图书馆等非常宽的空间或室外使用具有较大的大小的空气净化器在空间利用性、移动性、能量消耗的方面上并不高效。并且,对于移动频繁的用户而言,相较于具有较大的大小的空气净化器,更适合使用大小较小且个人能够作为便携式使用的空气净化器。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开发个人能够作为便携的用途使用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被提供为小且轻的形态以便于携带。这样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具有用户方便携带且容易地在所需的场所使用的优点。即,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是适合于具有频繁外出或往返于多个场所的生活样态的用户的装置,而不是诸如家的一个场所中长期停留并使用。
在先技术1(美国专利公开号:2020-0061231A1,发明的名称:AIR PURIFIER)为涉及空气净化器的发明,其中,通过前面下侧吸入外部空气后,使其通过主体部向上侧移动。通过主体部的内侧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依次地通过复数个过滤器和风扇后,通过排出口向主体部的上侧吐出。
但是,由于在先技术1的吸入口形成在主体部的下部一侧面,在将空气净化器放置在诸如杯支持件的具有朝下侧凹入的槽形状的结构物的情况下,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被结构物干涉而降低空气吸入量,从而存在有空气净化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1中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仅形成在主体部的一侧,存在有向主体部的内侧吸入的空气的流量减少,并且考虑到用于空气净化的空气的吸入方向而产品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1中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仅设置在过滤器的一侧,并且主要通过与吸入口靠近的过滤器的一侧来实现空气的移动,存在有空气净化效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1中杀菌装置位于风扇和过滤器之间,并且以横跨主体部的内侧的方式设置,以使其与通过过滤器并移动到风扇的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加而增加流路阻力,存在有空气净化效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1中虽然通过主体部的上侧实现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但是未设置有用于调节空气的吐出方向的额外的装置,存在有无法朝用户的脸部顺畅地供应被净化的空气的问题。
在先技术2(韩国特许公开号:10-2010-0063548A,发明名称:具有斜流式风扇的空气净化器)为涉及空气净化器的发明,其中,通过本体外壳的下侧设置的吸入格栅吸入外部空气后,空气沿着本体外壳向上侧移动。通过本体外壳的内侧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依次地通过复数个过滤器和斜流式风扇后,通过排出口向本体外壳的上侧吐出。
但是,由于在先技术2的吸入口形成在本体外壳的下部底部面,在将空气净化器放置在诸如杯支持件的具有朝下侧凹入的槽形状的结构物的情况下,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被结构物干涉而降低空气吸入量,从而存在有空气净化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2中吸入空气的吸入口沿着本体外壳的下部面边框形成,与沿着本体外壳的外侧周缘的全体范围形成吸入口的产品相比,存在有向本体外壳的内侧吸入的空气的流量减少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2中未设置有用于杀菌过滤器的额外的杀菌装置,存在有过滤器被污染的可能性变高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先技术2中虽然通过本体外壳的上侧实现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但是未设置有用于调节空气的吐出方向的额外的装置,存在有无法朝用户的脸部顺畅地供应被净化的空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能够将其放置在诸如杯支持件的具有朝下侧凹入的槽形状的结构物,并且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不被结构物干涉。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能够改善因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仅设置在一方向而使所吸入的空气的流量减少,并且产品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的情形。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使通过入口部流入的空气均匀地通过过滤器部并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能够使与通过过滤器部的空气流路接触的杀菌装置的流路阻力最小化。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能够容易地调节向产品的上侧吐出的空气的吐出方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防止用户的手指接触到风扇模块的内侧。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能够减小向风扇模块的内侧移动的空气和风扇模块的外侧设置的安全装置之间发生的空气阻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提供用于转换空气的吐出方向的引导件。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在送风风扇和吐出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空气的移动方向的额外的引导件。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说明理解未被提及到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并且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更加清楚地理解。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可以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元件及其组合来实现。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在于,在第二外壳部的上侧设置有具有入口部的第一外壳部。
具体而言,由于在设置有电气部件的第二外壳部的上侧连接第一外壳部,并在第一外壳部设置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在诸如杯支持件的具有朝下侧凹入的槽形状的结构物插入第二外壳部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入口部实现空气的吸入。
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外侧周缘设置。
具体而言,由于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外侧周缘设置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入口部,位于第一外壳部的外侧的空气通过入口部向第一外壳部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
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在于,在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外侧周缘设置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的状态下,在与入口部隔开的上侧设置有过滤器部。
具体而言,通过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外侧周缘设置的入口部流入到第一外壳部的内侧的外部空气向上侧移动并均匀地通过过滤器部。
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在于,减小为了杀菌过滤器部而设置的杀菌部的流路阻力。
具体而言,由于杀菌部位于第一外壳部的中央部,通过入口部流入的空气围绕杀菌部的外侧周缘并向上侧移动,减小杀菌部的流路阻力。
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外壳部的上侧的吐出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
具体而言,由于在上下方向上呈开口的吐出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外壳部的上侧,能够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的空气的吐出方向。
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壳体部、过滤器部、风扇模块部、吐出部以及杀菌部中的至少一种。
壳体部具有入口部,过滤器部和杀菌部以及风扇模块部位于壳体部的内侧,并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空气流路。并且,在壳体部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形的空气流路。并且,沿着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壳体部的中心的垂直参考线,入口部、过滤器部、杀菌部以及风扇模块部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并且,壳体部可以包括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
第一外壳部可以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过滤器部和杀菌部以及风扇模块部设置在第一外壳部的内侧。
在下部侧面可以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并且,在第一外壳部的上侧可以具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并且,第一外壳部可以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以及中间外壳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外壳可以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并结合在第二外壳部的上侧。
并且,入口部可以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外侧周缘设置。并且,入口部可以具有向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引导空气的移动的复数个入口孔。并且,入口孔可以构成为长孔形状的孔。并且,入口孔可以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外侧周缘向一方向倾斜地设置。并且,通过入口孔流入到第一外壳部的内侧的空气可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向上侧的过滤器部移动。
并且,第一外壳可以还包括用于固定过滤器部的过滤器固定凸起。过滤器固定凸起可以从第一外壳的上部向第一外壳的内侧凸出,从而支撑过滤器部的下部。
并且,第二外壳可以位于第一外壳的上侧,并具有吐出被净化的空气的排出口。并且,第二外壳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并且,第二外壳可以包括第二外壳主体和扩管构件以及旋转支撑部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外壳主体可以包围风扇模块部的外侧周缘的形状设置。并且,扩管构件向第二外壳主体的上侧延伸,其呈越向上侧其内侧通道逐渐地变宽的管形状。
并且,旋转支撑部可以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和扩管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并且,旋转支撑部可以在位于扩管构件的内侧的排出口的中心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并且,旋转支撑部可以包括芯构件和支架以及球形接头中的至少一种。
芯构件可以位于吐出部的下侧,并从排出口的中心向朝吐出部的方向延伸。并且,支架可以向芯构件的外侧延伸,并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和扩管构件中的至少一方来限制芯构件的移动。并且,支架可以具有复数个,并以呈杆形状的方式设置。并且,球形接头可以结合在芯构件,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并且,球形接头的端部可以呈球形状,结合在吐出部的内侧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
中间外壳以包围过滤器部的外侧的形状设置,并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连接。并且,中间外壳可以形成为圆筒形。
并且,第二外壳部可以连接在第一外壳部的下部。并且,在第二外壳部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包括电池的电气部件。并且,在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在第二外壳部的内侧未形成有空气流路。并且,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构成为圆筒形的外壳。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可以均构成为圆筒形。或者,可以仅有第二外壳部构成为圆筒形。或者,可以仅有第一外壳部构成为圆筒形。
过滤器部设置在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并净化向入口部的内侧流入的空气。并且,过滤器部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并且,过滤器部的高度可以比入口部的高度更高地设定。
风扇模块部可以位于过滤器部和所述排出口之间,并旋转风扇来向朝排出口的方向吹送空气。并且,风扇模块部可以包括风扇壳体和风扇构件以及风扇底座。
并且,风扇模块部可以位于旋转支撑部的下侧。并且,风扇模块部可以包括固定在第一外壳部的风扇壳体。并且,风扇壳体可以包括位于芯构件的下侧的支撑板及向支撑板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支架。并且,连接支架和支架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从而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
风扇壳体固定在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在风扇壳体的内侧具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的空间。并且,风扇构件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壳体的内侧,并向朝吐出部的方向移动空气。并且,作为风扇构件可以使用斜流式风扇。并且,风扇构件可以包括毂和风扇翼以及护罩中的至少一种。
毂可以位于风扇壳体的中心,接收到外部动力而旋转。并且,风扇翼可以具有复数个,并沿着毂的外周面等间隔隔开地配置。并且,护罩可以连接在风扇翼的端部并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并与风扇底座隔开。并且,毂的外径和护罩的内径可以从上侧朝下侧逐渐地减小。
并且,风扇底座可以结合在风扇壳体的下侧,并引导通过过滤器部的空气向风扇构件流入。
吐出部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并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并且,吐出部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上设置的球形状的球形接头。并且,吐出部可以包括:第一吐出部,位于球形接头的一侧,具有引导空气的吐出的复数个叶轮。并且,吐出部可以包括:第二吐出部,位于球形接头的另一侧并连接在第一吐出部,与第一吐出部一同以球形接头为中心旋转。
并且,吐出部的旋转中心可以与风扇模块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并且,通过入口部流入的空气移动到上侧,并依次地通过过滤器部和风扇模块部以及吐出部。
并且,杀菌部可以位于过滤器部和第二外壳部之间,并朝过滤器部照射杀菌用光线。并且,杀菌部可以位于过滤器部的下侧,并设置在与入口部重叠的高度的位置。并且,杀菌部可以包括杀菌支撑部和托起部以及照射部中的至少一种。
杀菌支撑部可以位于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之间。并且,杀菌支撑部可以遮蔽第一外壳部的下部。并且,杀菌支撑部可以位于照射部的下侧,并连接在壳体部而其移动被限制。
并且,托起部可以向杀菌支撑部的上侧凸出并支撑照射部的下侧。并且,托起部可以位于入口部的中央,托起部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
并且,托起部可以呈从杀菌支撑部的中央向上侧凸出的柱形状。并且,托起部可以呈圆柱或圆锥形状。并且,托起部可以位于形成有入口部的第一外壳部的中央,横截面构成为圆形。
并且,照射部可以安装在托起部的上侧,并向朝过滤器部的方向照射杀菌用光线。并且,照射部可以设置在比入口部的上端更高或相同的位置。并且,照射部可以位于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入口部的中心的垂直参考线上。
并且,当将风扇模块和过滤器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1,将过滤器和照射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2时,L1可以短于L2。
并且,入口部的上下方向长度D1短于过滤器部的上下方向长度D2。并且,D1可以形成为大于D2的0.57倍且小于D2的0.77倍。
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中,第二外壳部放置在诸如杯支持件的具有朝下侧凹入的槽形状的结构物,并可以通过第一外壳部上设置的入口部吸入空气而不被外部结构物干涉,因此,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性能。
并且,在本发明中,吸入空气的入口部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周缘设置,因此,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并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性能。
并且,在本发明中,吸入空气的入口部沿着第一外壳部的周缘设置,因此,在使用产品时无需考虑入口部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通过入口部流入的空气均匀地通过过滤器部并向朝风扇模块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在本发明中,杀菌部的托起部和照射部位于第一外壳部的中央,并在托起部的外侧形成有曲面,因此,减小杀菌部的流路阻力并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性能。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外壳部的上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吐出部,并能够容易地调节向第一外壳部的上侧吐出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风扇底座接连地设置有安全部而在吸入部的外侧形成保护网,因此,能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阻断过滤器部等进入到风扇构件的内侧,从而能够提高动作可靠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与吸入部面对的位置未设置有阻断部,因此,减小与朝吸入部移动的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送风功能。
并且,在本发明中,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的旋转支撑部将旋转地移动到上侧的空气向朝吐出部的方向引导并增加送风量,因此,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送风风扇和吐出部之间额外地设置有引导空气的移动方向的引导叶轮,因此,减小向吐出部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并增加送风量,从而能够减少电消耗。
并且,在本发明中,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且能够转换空气的移动方向,因此,相较于分别单独地使用两个部件的情形,能够节省生产费用。
与上述的效果一同地,本发明的具体的效果将在以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的内容时一并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分解剖视图。
图4是从上部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下部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上侧设置有旋转支撑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仰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的仰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风扇模块部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风扇模块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的流动的剖视图。
图21是沿着上下长度方向划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通过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入口部的空气在杀菌部的周边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空气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和过滤器部的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部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底座和安全部的俯视图。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构件和安全部的俯视图。
图30是标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构件和风扇底座与阻断部面对的位置的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的剖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图34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图36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图37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设置在壳体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设置在壳体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0和图4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引导叶轮的剖视图。
图42是示出设置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的下侧的风扇模块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3: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0:第一外壳部;12:容置空间;20:第一外壳;22:入口部;24:入口孔;25:空气流路;26:遮蔽主体;27:上部固定部;28:过滤器固定凸起;30:第二外壳;31:第二外壳主体;32:扩管构件;33:排出口;35:旋转支撑部;36:芯构件;37:支架;38:球形接头;40:中间外壳;42:外壳凸起;50:第二外壳部;52:下部外壳;54:下部托起部;60:过滤器部;70,371:风扇模块部;80,380:风扇壳体;81,381:支撑板;82,382:连接支架;83,383:电线引导件;84,384:侧面支撑部;85,385:内侧引导部;86,386:凸出凸柱;88:第一倾斜面;90:风扇构件;100:毂;101:毂板部;102:轴结合部;103:第一加强凸起;105:内侧凸出部;106:第二加强凸起;107:裙部;110:风扇翼;111:第一端部;112:第二端部;113:第一边缘;114:第二边缘;120:护罩;121:入口凸起;130,430:风扇底座;131,431:底座板;132,432:喇叭口;133:凸出筋;134,434:结合凸起;135:第二倾斜面;140:吐出部;150:第一吐出部;152:第一吐出芯;154:第一吐出主体;156:叶轮;160:第二吐出部;161:第二吐出芯;162:第二吐出主体;163:吐出支架;170:杀菌部;171:杀菌支撑部;172:支撑底座;173:固定边框;176:托起部;177:托柱;178:托板;180:照射部;181:印刷电路板;182:杀菌光源;200:电池;300:旋转支撑部;310:芯构件;350:芯支撑部;352:第一芯支撑部;354:第二芯支撑部;356:引导叶轮;357:第一叶轮;359:第二叶轮;370:球形接头;1400:安全部;1410:阻断部;1411:中心构件;1412:第一阻断构件;1413:第二阻断构件;1414:外侧构件;1430:安全支架;1440:第一区域;1445:空气流动区域;1450:第二区域;3300:壳体部;E:转轴延长线;A1:出口角;A2:入口角;A:第一容置区域;B:第二容置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对前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详细地进行后述,由此,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与本发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的说明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要旨,则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使用。
虽然为了描述多样的结构元件而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但是这些结构元件并不限定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是为了将一个结构元件与其他结构元件加以区别而使用,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第一结构元件也可以是第二结构元件。
以下所述的在结构元件的“上部(或者下部)”或结构元件的“上(或者下)”布置任意的结构元件可以表示的是,不仅是任意的结构元件与所述结构元件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接触布置,也可以在所述结构元件和所述结构元件上(或者下)布置的任意的结构元件之间介设有其他结构元件。
并且,在记载为任意结构元件“连接”、“结合”或“接触”在其他结构元件的情况下,其可以表示所述结构元件彼此直接地连接或接触,但是也可以被理解为在各结构元件之间“介设”有其他结构元件,或者各结构元件通过其他结构元件“连接”、“结合”或“接触”。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各结构元件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相反地表示,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在本申请中,“构成”或“包括”等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必须包括说明书上记载的多个结构元件或多个步骤的全部,而是应当被解释为可以不包括其中的一部分结构元件或一部分步骤,或者可以还包括追加的结构元件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记载为“A和/或B”时,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其表示A、B或A及B,当记载为“C至D”时,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其表示C以上且D以下。
[第一实施例-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外观]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分解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形成为大致圆筒形形状。这样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壳体部3300、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以及杀菌部170中的至少一种。
壳体部3300具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和杀菌部170以及风扇模块部70可以位于内侧。并且,壳体部3300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空气流路。由于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形的空气流路,能够减小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
并且,沿着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壳体部3300的中心的垂直参考线,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杀菌部170、风扇模块部70以及排出口33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因此,沿着壳体部3300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流动将沿着垂直方向向一直线移动,从而缩短空气的移动路径,并由此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设置在水平面的情况下,垂直参考线与垂直线一致。
并且,壳体部3300可以包括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以向第一外壳部10的侧面吸入空气并向上部吐出空气的方式工作。
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观骨架。在这样的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容置复数个部件。
第一外壳部10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过滤器部60和杀菌部170以及风扇模块部70可以设置在内侧。此外,第一外壳部10的第一方向两侧可以开放地形成。即,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和下侧可以开放。在这样的第一外壳部10的第一方向一侧可以配置有入口部22,在第一外壳部10的第一方向另一侧配置有排出口33和吐出部140。
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下侧连接有第二外壳部50,第二外壳部50可以构成为圆筒形。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整体上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度细长的竖放的圆柱形状。由此,用户可以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竖放使用或卧放使用。并且,在如车辆内部的发生晃动的场所中,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以安装在诸如杯支持件的朝下侧凹入的槽部的状态使用,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其位置。
对方向进行定义。当将从第一外壳部10朝吐出部140所处的方向称为上部,并且从第一外壳部10朝第二外壳部50所处的方向称为下部时,“第一方向”表示上下方向或轴向。并且,第一方向可以被称为与垂直方向相同的含义。此外,“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其表示左右方向或径向。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整体上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包括:第一外壳部10、第二外壳部50、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以及杀菌部170。
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观骨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侧面和底面外观由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2。在这样的容置空间12容置包括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杀菌部170以及电池200的电气部件等。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优选地形成为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能够从外部冲击保护如上所述容置的部件。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容置空间12,并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和入口部22之间。即,过滤器部60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并起到净化通过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入口部22吸入的空气的作用。通过过滤器部60并被净化的空气通过风扇模块部70和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吐出。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并净化向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并且,过滤器部60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过滤器部60可以由单一过滤器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复数个过滤器堆叠的状态设置。并且,过滤器部60可以还追加地具有用于固定过滤器的额外的过滤器外壳。
过滤器外壳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过滤器外壳的内侧还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置过滤器的插入空间。
风扇模块部70容置在第一外壳部10内部的容置空间12,并可以配置在吐出部140和过滤器部60之间。更具体而言,风扇模块部70可以配置在排出口33和过滤器部60之间。即,风扇模块部70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上部,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上部布置有排出口33和吐出部140。这样的风扇模块部70起到将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过滤器部60的下部的空气吸入并向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吐出空气的作用。
吐出部140的旋转中心可以与风扇模块部70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向上侧移动,依次地通过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侧排出。
本实施例中例示出风扇模块部70包括斜流式风扇而构成。这样的风扇模块部70可以将通过了过滤器部60的空气沿着轴向吸入并沿着轴向和径向之间的方向吐出。
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并能够引导通过排出口33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设置有旋转支撑部35,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5。由于吐出部140的上下两侧呈开口,通过排出口33移动到吐出部140的下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吐出部140的上部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排出。
杀菌部170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下部,并可以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中的至少一方。杀菌部170与过滤器部60按设定的距离隔开,并朝过滤器部60照射杀菌用光线。由于从杀菌部170照射的杀菌用光线对人体有害,通过设定杀菌部170的安装位置来避免杀菌用光线通过入口部22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流出。
电池200设置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设置的容置空间12,并配置在杀菌部170的下部。电池200可以供应用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驱动的电源。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部件布置结构]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设置的容置空间12可以区分为第一容置区域A和第二容置区域B。当在上下方向上区分容置空间12时,上部的区域成为第一容置区域A,其下部的区域成为第二容置区域B。在此明确的是,第一容置区域A和第二容置区域B并不是物理上区分的区域,而是仅在概念上区分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骨架的第一外壳部10的容置空间12被设定为第一容置区域A,第二外壳部50内部的容置空间12被设定为第二容置区域B。
在第一容置区域A配置有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相关的结构元件。即,由于在第一容置区域A配置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在第一容置区域A实现从下侧朝上侧的空气的流动。
在第一外壳部10作为用于空气吸入的通道设置有具有复数个入口孔24的入口部22。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作为用于吐出第一容置区域A中被净化的空气的通道设置有排出口33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排出口33的吐出部140。由此,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成将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连接的空气流路。
即,在第一容置区域A配备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以及排出口33,吸入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内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所需的流路形成在第一容置区域A。
在第二容置区域B配置有与用于空气净化的空气的流动不直接相关的结构元件。即,在第二容置区域B可以设置有包括印刷电路板的控制部和电池200等。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为其上下方向长度长于侧向长度的圆筒形形状。此外,配置在上部的第一容置区域A相较于配置在下部的第二容置区域B其上下方向长度更长地形成。即,当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沿着纵向竖放时,上部的第一容置区域A相较于下部的第二容置区域B占据更宽的区域。
在形成有第二容置区域B的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可以设置有电池200。电池20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相较于将风扇模块部70和过滤器部60以及吐出部140加上的重量更重的重量。
通常,由于电池200的每单位体积的重量远重于风扇模块部70和过滤器部60以及吐出部140的每单位体积的重量,即使不人为地增加电池200的重量或大小,电池200也将具有相较于风扇模块部70和过滤器部60以及吐出部140更重的重量。
当如上所述的作为重量物的电池200配置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重量中心将从上下方向中心偏向下部侧配置。即,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重量中心将向配置有电池200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侧移动。
在如上所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重量中心偏向配置有电池200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侧的情况下,当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纵向竖放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被颠覆的危险性降低。
即,当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纵向竖放时,由于因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配置的电池200而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重量中心位于下部侧,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将不会容易地翻倒。
并且,当作为重量物的电池200配置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时,构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其他部件需要配置在比电池200更上部的位置。即,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相关的结构元件需要配置在比电池200更高的位置。
为了确保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顺利的使用所需的电池200的充电容量,需要使电池200的大小达到预定大小以上。因此,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内部也需要配备有用于安装电池200的预定大小以上的安装空间。此外,由于不易在设置有电池200的空间形成用于空气的流动的流路,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相关的结构元件只能配置在躲避电池200的位置,即,配置在比电池200更高的位置。
由于具有这样的布置结构,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用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的流路形成在作为比电池200更高的位置的第一容置区域A。由此,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的吸入及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也将在比设置有电池200的位置更高的位置上进行。
当如上所述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进行净化空气的吐出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的空气将可以更容易地到达用户的脸部。
当在低于用户的脸部的位置的底部面放置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并使用时,为了增加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的空气到达用户的脸部的量,相较于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横向卧放使用,将其纵向竖放使用更为有利。
为此,当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纵向竖放时,如果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进行净化空气的吐出,则可以更加增多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的空气到达用户的脸部的量。
此外,作为重量物的电池200配置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由此,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相关的结构元件配置在比电池200更高的位置的结构还可以有助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安装范围的扩展。
作为一例,当以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插入于车辆内的杯支持件的状态使用时,进行空气的吸入的区域和进行空气的净化及吐出的区域可以配置在比杯支持件更高的位置。由此,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在稳定地放置在车辆内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高水平的空气净化性能。为此,配置有电池200的第二容置区域B的上下方向长度优选地被设定为杯支持件的深度以上。
作为另一例,当利用夹子方式的支持件等来固定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区域时,这也可以在不遮堵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进行空气的吸入的区域和进行净化空气的吐出的区域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稳定的固定。
并且,在用户的手把持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并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遮堵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进行空气的吸入的区域和进行净化空气的吐出的区域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稳定的移动。
即,通过将诸如电池200的与用于空气净化的空气的流动不直接相关的结构元件配置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并利用这样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下部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放置、固定,从而能够同时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高水平的空气净化性能提供和稳定的固定。
在具有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在第二外壳部50的上侧布置具有入口部22的第一外壳部10。在安装电气部件的第二外壳部50的上侧连接第一外壳部10,在第一外壳部10设置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由此,在诸如杯支持件的具有朝下侧凹入的槽形状的结构物插入第一外壳部10的状态下,由于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容易地进行空气的吸入后,向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排出,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部件的详细结构元件]
图4是从上部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下部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第一外壳部10、第二外壳部50、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杀菌部170以及电池200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外壳部]
第一外壳部10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2,在下部侧面可以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第一外壳部10构成为圆筒形,并可以被配置为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的形状。第一外壳部10可以由单一部件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部10由复数个构件构成,各构件可以夹紧式结合或利用粘结剂结合,并可以利用诸如螺栓的紧固构件彼此连接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另外,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侧面吸入空气,并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吐出空气。为此,沿着外壳部10的下部周缘设置有具有入口孔24的入口部22。此外,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可以具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33。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部10可以包括第一外壳20和第二外壳30以及中间外壳40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在第一外壳20的上侧连接中间外壳40,在中间外壳40的上侧连接第二外壳30。
由于第一外壳20和中间外壳40以及第二外壳30的内侧形成的容置空间12在作为第一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连通,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的空气将沿着中间外壳40和第二外壳30向上侧引导移动。
[第一外壳]
第一外壳20设置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在结合在第二外壳部50的上侧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20呈圆筒形状,并在第一方向上连通。
由于沿着第一外壳20的周缘形成有入口部22,第一外壳20的外侧存在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20的内侧移动。入口部22可以沿着第一外壳20的周缘设置在复数个地点。由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入口部22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接连地设置,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入口部22可以沿着第一外壳20的周缘设置在带形状的区域,入口部22可以设置有向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引导空气的移动的复数个入口孔24。入口孔24在将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的空气的流动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引导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入口孔24可以构成为长孔形状的孔。并且,由于入口孔24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向一方向倾斜地设置,将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的空气的流动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引导。
在虚拟的垂直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入口孔24以与垂直线构成设定的角度且倾斜的状态设置。并且,入口孔24沿着风扇模块部70上设置的风扇构件90旋转的方向倾斜地设置。由此,通过入口孔24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的空气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向上侧移动,风扇模块部70上设置的风扇构件90也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吸入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由此,顺畅地实现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流动,从而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由于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情形相比,入口孔24形成为与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虚拟线构成锐角且倾斜的长孔形状,入口孔24长度相较于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孔将变长。因此,由于通过长孔形状的入口孔24流入的空气的流动更加顺畅地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净化对象空间中存在的空气。
在风扇模块部70上设置的风扇构件90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入口孔24在顺时针方向上倾斜地设置。此外,在风扇模块部70上设置的风扇构件90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入口孔24在逆时针方向上倾斜地设置。
并且,在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设置的状态下,由于在与入口部22隔开的上侧设置有过滤器部60,能够在过滤器部60的全体面积的范围内均匀地实现空气的移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20可以包括入口部22和遮蔽主体26。在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的上侧设置有遮蔽主体26。遮蔽主体26构成为圆筒形,并引导入口部22和过滤器部60之间能够按设定的间隔被隔开。
包围杀菌部170的外侧周缘的第一外壳20呈在第一方向上连通的管形状,并在第一外壳20的上下方向上接连地设置有遮蔽主体26和入口部22。在遮蔽主体26的内侧可以布置杀菌部170的结构元件中的照射部180。由此,从杀菌部170照射的杀菌光线与遮蔽主体26接触而阻断向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照射。由于阻断杀菌光线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照射,能够防止杀菌光线向用户照射而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
并且,遮蔽构件的第一方向长度考虑到用于使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外部空气向上侧移动并均匀地通过过滤器部60的移动空间而设定。即,遮蔽构件的第一方向长度考虑到用于使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外部空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向上侧旋转且均匀地到达过滤器部60的下部全体面积的移动距离而设定。由于入口部22和遮蔽主体26构成第一外壳20,能够将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均匀地供应到位于上侧的过滤器部60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并且能够延长过滤器部60的使用时间并节省维护费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20可以还包括用于固定杀菌部170的上部固定部27。第一外壳20位于第二外壳部50的上侧,在第一外壳2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设置有后述的杀菌部170的杀菌支撑部171。由于向入口部22的下侧延伸的上部固定部27位于杀菌支撑部171的上侧,可以限制包括杀菌支撑部171的杀菌部170的上侧移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171从入口部22的下端向入口部22的径向内侧延伸后,沿着杀菌支撑部171的内侧面向第一方向下侧延伸。并且,上部固定部27沿着杀菌支撑部171的内侧面向第一方向下侧延伸后向入口部22的径向内侧延伸,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撑杀菌支撑部171的上侧。
并且,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20可以还包括用于固定过滤器部60的过滤器固定凸起28。过滤器固定凸起28可以从第一外壳20的上部向第一外壳20的内侧凸出并支撑过滤器部60的下部。过滤器固定凸起28可以向遮蔽主体26的内侧凸出,插入到过滤器部60的下部设置的槽部并限制过滤器部60的下侧移动。
[第二外壳]
第二外壳30位于第一外壳20的上侧,具有吐出被净化的空气的排出口33,并在将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第二外壳30的下部可以是圆筒形的管形状,第二外壳30的上部可以是其出口逐渐地变宽的扩管式管形状。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外壳30可以包括第二外壳主体31和扩管构件32以及旋转支撑部35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外壳主体31可以包围风扇模块部70的外侧周缘的形状设置。第二外壳主体31呈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的管形状,第二外壳主体31的内侧形成的容置空间12在第一方向上连通。在第二外壳主体31的内侧布置风扇模块部70。
扩管构件32呈向第二外壳主体31的上侧延伸,并且越向上侧其内侧通道逐渐地变宽的管形状。扩管构件32的形状设计考虑到吐出部140旋转的角度和吐出部140的大小以及与吐出部140的干涉与否而设定。扩管构件32可以与第二外壳主体31一体地形成,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第二外壳主体31作为与扩管构件32额外的构件制作后结合。并且,在扩管构件32的内侧具有作为吐出空气的通道的排出口33。此外,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排出口33的内侧。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5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设置有旋转支撑部35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旋转支撑部35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31和扩管构件32中的至少一方,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并且,旋转支撑部35可以在位于扩管构件32的内侧的排出口33的中心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5可以包括芯构件36和支架37以及球形接头38中的至少一种。
芯构件36位于调节空气的吐出方向的吐出部140的下侧,并可以从排出口33的中心向朝吐出部140的方向延伸。在第二外壳30的径向中央布置芯构件36,芯构件36的下侧形成为圆盘形状。
芯构件36下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并与后述的风扇模块部70的中心部一致。即,位于风扇模块部70的径向中间的支撑板81位于芯构件36的下部。由此,通过支撑板81的外侧周缘移动到上侧的空气沿着芯构件36的外侧向上侧移动并向吐出部140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由于与风扇模块部70的支撑板81面对的芯构件36的下部面构成为与支撑板81相同或更小的面积,能够防止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与芯构件36的下部接触并增加流路阻力。芯构件36的下端部的截面积与风扇模块部70的支撑板81的截面积相同或更小,在支撑板81的第一方向上侧布置芯构件36。
并且,由于芯构件36朝上侧形成为圆锥形状,能够使其与在芯构件36的外侧移动的空气摩擦的面积达到最小,并且减小其与空气的摩擦,从而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在芯构件36的上端具有安装孔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的球形接头38连接在所述安装孔部。
支架37向芯构件36的外侧延伸,在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31和扩管构件32中的至少一方并限制芯构件36的移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37具有复数个,并可以呈杆形状的方式设置。从芯构件36的下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支架37可以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31。或者,支架37可以连接在扩管构件32,或者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31和扩管构件32的连接部位。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37位于后述的风扇模块部70的连接支架82的上侧。例如,在连接支架82以支撑板81为中心按90度间隔设置有四个的情况下,支架37也将以芯构件36为中心按90度间隔设置有四个。在支架37的下侧布置连接支架82,从支架37的上侧观察时,支架37和连接支架82以呈重叠的形状设置。
因此,通过连接支架82外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将通过位于连接支架82的上侧的支架37的外侧,从而能够使空气移动时发生的摩擦最小化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37也可以芯构件36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有四个以上。并且,在支架37连接在额外的具有环形状的边框构件的状态下,边框构件可以固定在壳体部3300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球形接头38结合在芯构件36,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球形接头38的端部呈球形状,可以结合在吐出部140的内侧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球形接头38的上侧呈球形状,从球形状的上侧向下侧延伸的杆形状的球形接头38主体通过芯构件36的上侧设置的孔插入到芯构件36的内侧并固定。球形接头38和芯构件36可以利用螺丝紧固固定或利用销紧固方式固定或利用粘结剂固定等利用多样的固定方法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外壳部10可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20和第二外壳30之间的中间外壳40。中间外壳40以包围过滤器部60的外侧的形状设置,在将第一外壳20和第二外壳30连接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中间外壳40可以呈圆筒形的管形状,并且可以是中间外壳40的上下侧呈开口的形状。
另外,向中间外壳40的内侧凸出的外壳凸起42支撑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并可以防止风扇模块部70与位于下侧的过滤器部60接触。由于外壳凸起42保持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之间的隔开距离,能够使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汇聚到风扇模块部70的入口并向风扇模块部70的内侧移动的流动更加顺畅地进行。
另外,在入口部22形成有入口孔24,这样的入口孔24可以呈斜线形状倾斜地设置,并根据需要也可以形成为其中间弯折的不等号形状的孔。并且,为了增加向过滤器部60流入的空气的流量,在设置有过滤器部60的壳体部3300的侧面也可以追加地形成有入口孔24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另外,壳体部3300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复数个构件构成等可以按多样的形状变形。
[第二外壳部]
第二外壳部50连接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形成安装包括电池200的电气部件的空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由圆筒形的外壳构成。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可以均由圆筒形构成,也可以仅有第二外壳部50由圆筒形构成。或者,根据需要也可以仅有第一外壳部10由圆筒形构成。
在第二外壳部50由圆筒形构成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用户便于用手把持第二外壳部50的外侧周缘,在大体上具有圆形截面的槽部的车辆的杯支持件中,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放置第二外壳部50的动作。
此外,在第一外壳部10由圆筒形构成的情况下,减小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与构成曲面形状的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接触并发生的摩擦,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空气的流动。
另外,由于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而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未形成有空气流路,即使在第二外壳部50放置在杯支持件或被用户的手把持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进行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空气的吸入和排出,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外壳部50包括下部外壳52和下部托起部54。下部外壳52由圆筒形构成,在下部外壳52的内侧设置有包括电池200的电气部件。下部外壳52的上侧呈开口,下侧可以被额外的盖遮蔽。
并且,由于向下部外壳52的内侧凸出的下部托起部54支撑照射部180的下部,能够限制照射部180向下侧移动。
[过滤器部]
图21是沿着上下长度方向划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剖视图。
如图21所示,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净化向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器部6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状。过滤器部60设置在中间外壳40的内侧,由于过滤器部60和中间外壳40由模块构成,能够简便地实现分解及组装。
由于中间外壳40呈圆形管形状,并且设置在中间外壳40的内侧的过滤器部60也呈与中间外壳40的内侧接触的圆柱形状,能够有效地去除通过中间外壳40的内侧的空气中的不纯物。
当将过滤器部60的高度设定为D2,将入口部22的高度设定为D1时,过滤器部60的高度D2可以设定为高于入口部22的高度D1。由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重要的功能在于空气的净化,增大过滤器部60的空气净化体积的结构元件尤为重要。因此,由于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D2长于D1,能够提高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空气中的杂质被过滤器部60捕集的效率。
并且,过滤器部6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并呈在第一外壳部10内部具有最大的面积的形态。并且,过滤器部60被制作为缸筒形态,当将构成过滤器部60的织物的上端和下端裁剪时,使压力损失最小化,从而能够使过滤器部60的性能最大化。
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的外径被制作为用于向风扇模块部70吸入空气的喇叭口132的吸入直径以上,能够使过滤器部60的体积最大化。
另外,当将风扇模块和过滤器部60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1,将过滤器部60和照射部180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2时,L1可以短于L2。由于作为风扇模块和过滤器部60之间的距离的L1为风扇模块部70的吸入内径的1/8以上,能够设计为避免向风扇模块部70吸入的空气的吸入流动阻力变大。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的布置可以沿着壳体部3300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空气的流动也在与之相同的上下方向上实现。即,利用风扇模块部70的动作来实现的空气的流动可以沿着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的布置方向相同的直线方向实现。
当如上所述沿着直线方向实现空气的流动时,与之相应地降低对于空气流动的阻力,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能够利用风扇模块部70实现足够的量的空气吸入和与之对应的足够的量的空气吐出,能够相应地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风扇模块部]
风扇模块部70位于过滤器部60和所述排出口33之间,在旋转风扇以向朝排出口33的方向吹送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俯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仰视图。
如图2和图8至图11所示,当采用作为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的风扇模块部70时,由于与呈圆筒形的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状一致或对应,无需因风扇模块部70的固定或紧固而增大第一外壳部10的形状,从而能够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当将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使用在车辆时,能够在杯支持件以内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尺寸。
并且,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采用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可以提供能够使流动性能最大化的上部吐出式小型空气净化器。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类型由斜流式风扇构成,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结构变更为能够安装斜流式风扇。
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利用马达的运转来旋转。仅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马达的转轴可以连接在风扇构件90,在风扇构件90设置有转子,在其旋转被限制的风扇壳体80还可以设置有定子。由于定子的磁场进行变化,与转子一同旋转的轴可以连接在风扇构件90,从而使转子和风扇构件90以定子为中心旋转。由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马达的结构元件为公知的结构元件,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可以包括风扇壳体80和风扇构件90以及风扇底座130。
[风扇壳体]
风扇壳体80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内侧具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空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壳体80可以包括支撑板81、连接支架82、电线引导件83、侧面支撑部84、内侧引导部85以及凸出凸柱86中的至少一种。
支撑板81由圆盘形状构成,在支撑板81的中央具有孔。在支撑板81的中央可以设置有马达,或者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有与马达连接的轴。这样的支撑板81位于芯构件36的下侧。
连接支架82向支撑板81的外侧延伸并连接在侧面支撑部8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支架82具有复数个,并可以呈杆形状的方式设置。向支撑板8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支架82可以连接在内侧引导部85。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支架82位于旋转支撑部35的支架37下侧。连接支架82以支撑板81为中心按90度间隔设置有四个,在连接支架82的彼此面对的上侧设置有支架37。
因此,由于旋转支撑部35的支架37和风扇模块部70的连接支架82彼此面对并设置在重叠的位置,降低通过连接支架82和支架37的外侧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吐出流动阻力,从而能够顺畅地实现空气流动。
即,风扇模块部70位于旋转支撑部35的下侧,形成风扇模块部70的外形的风扇壳体80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并引导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移动。这样的风扇壳体80可以包括:支撑板81,位于芯构件36的下侧;以及连接支架82,向支撑板81的径向外侧延伸。
通过风扇构件90移动到上侧的空气通过由支撑板81和连接支架82以及侧面支撑部84形成的空间向上侧移动。此时,由于连接支架82和支架37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能够减小通过风扇模块部70和旋转支撑部35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流路阻力。即,由于连接支架82和支架37以呈重叠的形状设置,减小通过连接支架82的周边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与支架37的摩擦,从而能够减小空气的摩擦阻力。
电线引导件83接连地设置在连接支架82,并支撑电线的下部以使电子装置的电线能够沿着连接支架82的侧面移动。电线引导件83呈位于连接支架82的侧面下部的凸起形状,并引导支撑板81上设置的马达的电线向风扇壳体80的外侧延伸设置。电线引导件83设置在连接支架82的侧面,从而可以形成用于布置电线的凹入的槽。因此,电线引导件83上设置的电线配置在位于连接支架82的侧面的凹入的槽,由于电线的下部被电线引导件83支撑,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
侧面支撑部84呈圆筒形的管形状,其呈上下侧呈开口的形状。侧面支撑部84的外侧与第二外壳30和中间外壳40的内侧接触,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连接在连接支架82。
内侧引导部85形成从侧面支撑部84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向下倾斜地设置的倾斜面。内侧引导部85形成在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能够防止利用风扇构件90吹送到上侧的空气通过风扇构件90的外侧面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
凸出凸柱86向侧面支撑部84的下端延伸,在具有用于供后述的风扇底座130的结合凸起134插入的槽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凸出凸柱86在侧面支撑部84的周向上设置有复数个。
[风扇构件]
风扇构件9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壳体80的内侧,在能够向朝吐出部140的方向移动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作为风扇构件90可以使用斜流式风扇,但是这仅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也可以将其他种类的风扇作为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可以包括毂100和风扇翼110以及护罩120中的至少一种。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剖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的立体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的俯视图。
如图12至图14所示,毂100位于风扇壳体80的中心,在接收到外部动力并旋转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毂100配置在风扇构件90的径向中心,并可以与构成马达的转子及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的轴一同旋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100可以包括毂板部101、轴结合部102、内侧凸出部105以及裙部107中的至少一种。
毂板部101可以形成为与支撑板81平行的圆盘形状。在毂板部101可以配备有轴结合部102。轴结合部102可以配置在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央。这样的轴结合部102可以向毂板部101的上侧和下侧凸出地形成。
轴结合部102可以与传递旋转动力的轴的轴向端部结合。例如,可以在轴结合部102夹紧轴的形态实现轴结合部102和轴间的结合。
沿着轴结合部102的外侧周缘按设定的间隔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103。第一加强凸起103以轴结合部102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并在轴结合部102的外侧形成带形状的凸起。因此,由于集中到轴结合部102的应力通过第一加强凸起103分散,能够加强轴结合部102的结构刚性。
内侧凸出部105可以从毂板部101朝设置有支撑板81的上部凸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内侧凸出部105沿着毂板部101的外侧边框沿着圆弧方向设置。内侧凸出部105呈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管形状。
此外,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周缘按设定的间隔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106。第二加强凸起106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面向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加强凸起106的下侧形成朝轴结合部102延伸的带形状的凸起。因此,由于集中到内侧凸出部105的应力通过第二加强凸起106分散,能够加强内侧凸出部105的结构刚性。根据需要,在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可以固定马达部的转子。
裙部107可以从毂板部101的边框向朝支撑板81的上侧凸出。裙部107可以形成从毂板部101越沿着第一方向远离越向第二方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裙部107位于内侧凸出部105的外侧,裙部107的内径从下侧越朝上侧越增加。
例如,毂板部101和裙部107连接的形状可以是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且其一侧开放的圆锥台(Truncated cone)形状。裙部107可以是其上侧呈开口且下侧被毂板部101遮堵的漏斗形状。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的仰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的主视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的剖视图。
如图15至图17所示,护罩120连接在风扇翼110的端部并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在能够与风扇底座130隔开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护罩120沿着裙部107的外侧周缘设置,护罩120和裙部107可以利用风扇翼110连接。并且,毂100的外径和护罩120的内径可以从上侧朝下侧逐渐地减小。
护罩120与毂100在径向上按规定间隔隔开,并可以配置在毂100的径向外侧。并且,护罩120可以按与风扇翼110的径向长度对应的间隔大小与毂100隔开。此外,各个风扇翼110可以将毂100上设置的裙部107和护罩120之间连接。
护罩120可以形成与裙部107大致平行的倾斜面。本实施例中例示出以裙部107和护罩120的间隔越向护罩120的上侧其越展开的形态实现裙部107和护罩120的布置的情形。
设置在护罩120的下侧的入口凸起121为环形状的凸起,并在漏斗形状的护罩120下侧向第一方向延伸。由于入口凸起121位于后述的喇叭口132的内侧,能够防止沿着护罩120的外侧向护罩120下侧设置的入口流入的空气的回风移动。
风扇翼110具有复数个,并可以沿着毂100的外周面等间隔隔开地配置。风扇翼110以毂100为中心向毂100的外侧凸出,这样的风扇翼110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并且,复数个风扇翼110可以沿着毂100的周缘方向按规定间隔隔开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翼110可以从轴结合部102的中心沿着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的离心方向向裙部107的外侧凸出。并且,当将从轴结合部102的外侧朝轴结合部102的方向设定为径向时,风扇翼110的径向内侧可以连接在裙部107,风扇翼110的径向外侧连接在后述的护罩120。
裙部107是与毂100的结构元件中的风扇翼110直接地连接的部分,其又是与通过风扇翼110的空气直接接触的部分。这样的裙部107还可以与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流动路径较深地关联。
如图13和图14所示,将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连接的各个风扇翼110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第一边缘113以及第二边缘114。
第一端部111配置在风扇翼110的旋转方向前端,并可以形成为沿着径向延伸的直线形态。旋转方向被定义为实现风扇构件90的旋转的方向。
第二端部112配置在风扇翼110的旋转方向后端,并可以轴结合部102为中心形成为放射形。
第一边缘113可以将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及第二端部112的一端连接。这样的第一边缘113可以连接在护罩120的内周面。
第二边缘114可以将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及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连接。这样的第二边缘114可以连接在毂100的外周面。
即,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和第二端部112的一端可以与护罩120的内周面连接。此外,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和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可以与裙部107的外周面连接。
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可以相较于第二端部112的一端更靠近于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心配置。此外,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可以相较于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更靠近于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心配置。这是因为,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及另一端在旋转方向上配置在比第二端部112的一端及另一端更前方的位置,裙部107形成为越向旋转方向前方其半径越窄的形态。
根据本实施例,风扇翼110可以与毂100中裙部107连接。为了将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流动向上倾斜的方向诱导,裙部107沿着向上倾斜的方向形成倾斜面。
[风扇底座]
如图9至图12所示,风扇底座130结合在风扇壳体80的下侧,在引导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向风扇构件90流入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风扇底座130可以配置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构件90之间。并且,风扇底座130的边框形状可以形成为与过滤器部60的边框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当过滤器部60为圆柱形状,过滤器部60的边框形状为圆形时,风扇底座13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环形。
底座板131可以配置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构件90之间。这样的底座板131为以呈环形的方式延伸的板形状,并在中央具有用于空气移动的中空部。
喇叭口132在与中空部面对的底座板131的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喇叭口132具有包围护罩120的入口凸起121的下侧的凹入的形状的纵截面,并沿着周向延伸。
喇叭口132可以包围底座板131的中央形成的中空部的外周面的形态形成。喇叭口132朝下侧凸出地形成,并可以形成朝上侧凹入的形状的槽部。
喇叭口1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护罩120的径向内侧插入。这样的喇叭口132通过在风扇模块部70的入口引导吸入流动,能够有助于提高风扇模块部70的吸入、吐出性能。
结合凸起134向底座板131的上侧凸出,并以夹紧式结合在风扇壳体80上设置的凸出凸柱86的槽部,从而在风扇壳体80的下侧固定风扇底座130。
利用结合凸起134和凸出凸柱86之间实现的结合,可以在复数个地点实现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的结合。当如上所述实现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的结合时,风扇构件90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
凸出筋133从底座板131凸出,并可以配置在喇叭口132的径向外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凸出筋133位于喇叭口132的径向外侧,并可以被配置为包围喇叭口132的外侧周缘的环形。并且,凸出筋133可以与底座板131一体地形成。更具体而言,底座板131和喇叭口132以及凸出筋133可以一体地形成。
并且,凸出筋133可以按与护罩120的外侧面相同的角度倾斜地设置,凸出筋133和护罩120之间的间隔可以恒定地保持。这样的凸出筋133可以按形成倾斜面的形态凸出。凸出筋133的倾斜面可以形成为与护罩120按设定间隔隔开且与护罩120的倾斜面平行的倾斜面。
并且,凸出筋133的倾斜面可以具有与风扇壳体80上设置的内侧引导部85的倾斜面相同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防止通过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的空间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护罩120和凸出筋133之间的空间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
[吐出部]
如图2至图4所示,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并在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由于本发明的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上设置的球形状的球形接头38,能够顺畅地实现其旋转的动作。
由于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设置的吐出部140在上下方向上呈开口,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能够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吐出部14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部150和第二吐出部160。
第一吐出部150位于球形接头38的一侧(以图3为基准的上侧),并在引导空气的吐出的叶轮156具有复数个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吐出部15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轮156。
第一吐出芯152以包围球形接头38的球形状的上侧的形状设置,并位于芯构件36的上侧。此外,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呈包围第一吐出芯152的外侧的环形的方式设置,第一吐出主体154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形状。
此外,由于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利用复数个叶轮156连接,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轮156可以一同实现旋转。
第二吐出部160位于球形接头38的另一侧(图3为基准的下侧),并连接在第一吐出部150,在与第一吐出部150一同以球形接头38为中心旋转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吐出部160可以包括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架163。
第二吐出芯161以包围球形接头38的球形状下侧的形状设置,并位于第一吐出芯152的下侧。此外,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包围第二吐出芯161的外侧的环形设置,第二吐出主体162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形状。
此外,由于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利用复数个吐出支架163连接,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架163可以一同实现旋转。
[杀菌部]
杀菌部170位于过滤器部6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并在朝过滤器部60照射杀菌用光线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部170可以包括杀菌支撑部171和托起部176以及照射部180中的至少一种。
[杀菌支撑部]
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并遮蔽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并且,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照射部180的下侧,并在连接在壳体部3300并限制移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171可以包括支撑底座172和固定边框173。支撑底座172呈圆盘形状,支撑底座172的上侧被上部固定部27固定,支撑底座172的下侧被第二外壳部50的下部托起部54支撑。
固定边框173从支撑底座172的边框向上侧凸出,并位于下部外壳52和上部固定部27之间。
由此,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的结合时,杀菌支撑部171的移动也将被限制。并且,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空气因杀菌支撑部171而被阻断向第二外壳部50移动,从而增加向风扇模块部70移动的空气流量并能够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托起部176在从杀菌支撑部171的中央向上侧凸出并支撑照射部180的下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并且,托起部176位于入口部22的径向中央,托起部176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从而能够减小与空气的摩擦。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托起部176可以包括托柱177和托板178。
托柱177可以呈从杀菌支撑部171的中央向上侧凸出的柱形状。并且,托柱177可以呈圆柱或圆锥形状。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托柱177呈从下侧朝上侧其横截面逐渐地变窄的圆锥形状,由于位于形成有入口部22的第一外壳部10的中央,能够使其与空气的摩擦达到最小。
为了杀菌过滤器部60而设置的杀菌支撑部171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因入口孔24的倾斜的形状而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且在托柱177的外侧旋转,并将向设置有过滤器部60的上侧移动。即,由于杀菌部170位于第一外壳部10的中央部,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围绕杀菌部170的外侧周缘并向上侧移动,减小杀菌部170的流路阻力。
由于托起部176和风扇构件90的旋转中心与芯构件36沿着垂直方向位于一直线上,对于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流动的阻力降低,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托板178呈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在托柱177的上侧的板形状。在托板178的上侧设置有照射部180,为了防止从照射部180照射的光线向下侧移动,托板178具有与照射部180相同或更大的截面积。
照射部180安装在托起部176的上侧,并可以向朝过滤器部60的方向照射杀菌用光线。并且,照射部180可以位于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入口部22的径向中心的垂直参考线上。因此,在照射部180的上侧布置过滤器部60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较少数目的杀菌光源182来杀菌过滤器部60的下端全体面积,能够节省生产费用及维护费用。
并且,在照射部180设置在比入口部22的上端更高或相同的位置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射部18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181和杀菌光源182。在托板178的上侧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81,在印刷电路板181的上侧设置有照射杀菌光线的杀菌光源182。杀菌光源182可以是UVC LED,除此之外,在用于消灭过滤器部60中存在的细菌的技术思想内还可以使用多样的种类的杀菌装置。
另外,由于杀菌部170的杀菌光源182位于入口部22的上侧,能够防止杀菌光源182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照射。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流动]
图20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的流动的剖视图,图22是示出通过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入口部22的空气在杀菌部170的周边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3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图20至图22对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流动样态进行说明。
如图20和图22所示,由于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设置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入口部22,位于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的空气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
利用风扇模块部70的运转,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流入。此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将通过以倾斜的形状设置的入口孔24,并形成杀菌支撑部171的外侧周缘旋转的螺旋形的空气流动。
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上升的空气将通过过滤器部60,在此过程中可以滤除空气中包含的灰尘/微尘/超微尘等物理粒子、气味粒子/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体等。
由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一直线上,能够使流动损失最小化,并且实现有效的空气的吸入和过滤。
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即,被净化的空气可以向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流入。空气的流动可以被喇叭口132引导,由此,能够有效地诱导向风扇模块部70的顺畅的空气流入。
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的空气向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吐出。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可以向斜流方向吐出。其中,斜流方向可以被定义为向上对角线方向。
吸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下侧中央部的空气通过沿着风扇模块部70的边框内侧构成为环形的吐出口向上侧移动,并通过旋转支撑部35的支架37之间形成的空间向上侧移动。即,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采用斜流式风扇,将从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流入的空气向上倾斜的方向吐出,以使旋转支撑部35的空气移动通道与流路方向一致,从而能够减少流路损失。
如上所述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即,被净化的空气从下侧流入到吐出部140的内侧,并向吐出部140的上侧吐出。
由于吐出部140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可以根据吐出部140的安装角度来调节所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并且,由于吐出部140的内侧形成凹入的形状的槽部,能够减小因通过吐出部140而方向被转换的空气的吐出阻力的增加。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一直线上,在使空气的流动损失最小化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有效的空气的吸入和过滤以及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
[各部件的布置和部件之间的间隔设定]
如图21所示,将入口部22的第一方向长度设定为D1,将位于入口部22的上侧的遮蔽主体26的第一方向长度设定为L2。此外,将位于遮蔽主体的上侧的过滤器部60的第一方向长度设定为D2,将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上侧的风扇模块部70和过滤器部60之间的第一方向长度设定为L1。
此外,将风扇模块部70的第一方向长度设定为D3,将位于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旋转支撑部35的支架37和风扇模块部70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4,将支架37和倾斜地设置的吐出部140的下端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5。
D2达到D1的1.8至2.2倍程度。由于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移动,作为入口部22的第一方向长度的D1的长度将变短,从而能够使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小型化。并且,由于能够充分地确保安装过滤器部60的空间,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入口部22的上下方向长度D1短于过滤器部60的上下方向长度D2。优选地,D1可以形成为大于D2的0.57倍且小于D2的0.77倍。
过滤器部60由圆柱形状构成,并设置在由圆筒形构成的壳体部3300的内侧。因此,由于能够最大程度确保与通过壳体部3300向上侧移动的空气接触的面积,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壳体部3300的内侧空间,能够提高空气的过滤性能。
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相较于风扇模块部70更靠近于入口部22设置,通过过滤器部60且杂质被去除的空气向风扇模块部70供应。由此,防止在风扇模块部70中夹入灰尘或杂质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风扇模块部70的耐久性,并能够节省风扇模块部70的维护费用。
此外,通过以风扇模块部70为基准位于下侧的过滤器部60的空气的阻力大于向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吐出的空气的阻力。因此,由于在过滤器部60的上侧设置有风扇模块部70,并向过滤器部60的上侧吸入空气,能够顺畅地进行向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排出空气的空气的送风动作。
此外,由于D2大于D1,并且D2构成为D1的1.8至2.2倍程度,过滤器部60的安装空间大于入口部22的安装空间。因此,即使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的吸入量较多,由于过滤器部60的安装面积大于入口部22,能够提高过滤器部60的净化能力。
另外,在风扇模块部70不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上侧而是位于下侧的情况下,由于风扇模块部70的运转噪音将通过入口部22传递到壳体部3300的外侧,可能会增加消费者的不满。此外,由于包含有杂质的空气被吸入并直接移动到风扇模块部70,将发生风扇模块部70中夹入灰尘或杂质的现象,从而降低风扇模块部70的耐久性,并且风扇模块部70的维护费用也可能会上升。
并且,可能会发生从风扇模块部70向上侧吐出的空气被过滤器部60遮挡而再次返回到风扇模块部70的回风现象,由此,可能会较大地降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送风性能及空气净化性能。
因此,为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安静的使用环境和风扇模块部70的维护费用节省以及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送风性能及空气净化性能提高,在过滤器部60的上侧布置风扇模块部70。
并且,L2形成为小于D1。L2是为使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均匀地到达过滤器部60的下部全体面积而所必需的长度,但是由于L2越长,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下长度越增加,通过将L2长度设为最小,能够使产品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并向上侧移动,即使在L2长度为比较短的距离内也能够均匀地实现空气的分配。考虑到空气被分配的空间,L2被设定为D1的0.5~0.7倍的长度为宜。
并且,L1是为使从过滤器部60吐出的空气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中央设置的入口移动而所必需的长度,但是由于L1越长,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下长度越增加,通过将L1的长度设为最小,能够使产品小型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L1小于L2。另外,D3形成为小于D2且大于D1。
D4和D5是为使通过风扇模块部70吐出到上部的空气向吐出部140流入而所需的长度,由于吐出部140在躲避与第二外壳30干涉的情况下,将空气的流路转换为向上倾斜的方向,考虑到流路的阻力增加的程度来设定D4和D5的值。
另外,由于入口部22和杀菌部170以呈重叠的形状设置并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能够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紧凑化的设计。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被制作为小型化并放置在车辆的杯支持件等。因此,在设定的大小的壳体部3300的内侧将各种部件设置在最佳的位置成为重要的技术思想。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杀菌部170设置在与入口部22重叠的高度,与入口部22和杀菌部170设置在不同的高度的空气净化器相比,作为上下方向的第一方向长度缩小,从而可以增加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的安装面积,并由此还能够提升空气净化效率。
并且,由于在杀菌部170运转时产生的热量被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冷却,迅速地实现杀菌部170的散热,从而能够提高杀菌部170的耐久性。
并且,为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小型化,壳体部3300呈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形,在沿着上下方向通过壳体部3300的径向中心的垂直参考线上,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杀菌部170、风扇模块部70、旋转支撑部以及吐出部140的径向中心一致。
因此,流入到入口部22的空气向上侧移动,依次地通过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旋转支撑部以及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排出,这样的空气流动沿着朝上侧的直线方向形成。由于在壳体部3300的径向中心大体上布置有妨碍空气的移动的杀菌部170和芯构件以及支撑板等,在除了壳体部3300的径向中心部以外的其余部分将形成空气的移动路径。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确保沿着上下方向在壳体部3300移动的空气的直进性,并由此使空气流路最优化,从而相较于其他空气净化器还能够提升空气的流速,并且还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性能。
[风扇模块部的另一例]
图1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风扇模块部371的立体图,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风扇模块部37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8和图19所示,风扇模块部371的外形可以由四边形形状构成。并且,由于在风扇模块部371的内侧采用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可以提供能够使流动性能最大化的上部吐出式小型空气净化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371可以包括风扇壳体380和风扇构件90以及风扇底座430。
[风扇壳体]
风扇壳体380的外形在四边形上包括边框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壳体380可以包括支撑板381、连接支架382、电线引导件383、侧面支撑部384、内侧引导部385以及凸出凸柱386中的至少一种。
支撑板381由圆盘形状构成,在支撑板381的中央具有孔。可以在支撑板381的中央设置有马达,或者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有与马达连接的轴。
连接支架382向支撑板381的外侧延伸并连接在侧面支撑部38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支架382具有复数个,并可以呈杆形状的方式设置。向支撑板38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支架382可以连接在侧面支撑部384。
电线引导件383接连地设置在连接支架382,并且支撑电线的下部以使电子装置的电线能够沿着连接支架382的侧面移动。电线引导件383呈位于连接支架382的侧面下部的凸起形状,并引导支撑板381上设置的马达的电线向风扇壳体380的外侧延伸设置。电线引导件383可以设置在连接支架382的侧面并形成用于布置电线的凹入的槽。由此,电线引导件383上设置的电线将配置在位于连接支架382的侧面的凹入的槽,并且利用电线引导件383支撑其下部,因此,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
侧面支撑部384呈四边形框架形状,并且其上下侧呈开口的形状。侧面支撑部384的外侧呈四边形的框形状,侧面支撑部384的内侧形成供空气移动的通道,并形成四边形或圆形的内侧空间。
内侧引导部385形成从侧面支撑部384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向下倾斜地设置的倾斜面。内侧引导部385形成在侧面支撑部384的内侧,能够防止利用风扇构件90向上侧吹送的空气通过风扇构件90的外侧面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
凸出凸柱386向侧面支撑部384的下端延伸,在具有用于插入后述的风扇底座430的结合凸起134的槽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凸出凸柱386设置在侧面支撑部384的各边角。
风扇构件90中使用斜流式风扇,与之对应的说明已在前面进行了描述,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风扇底座]
四边形的风扇底座430结合在四边形的风扇壳体380下侧,在引导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向风扇构件90流入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风扇底座430的边框形状可以形成为与风扇壳体380的边框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在风扇壳体380为四边形形状的情况下,风扇底座43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中空部的四边形板形状。
底座板431呈四边形的板形状,在中央具有用于空气移动的中空部。
喇叭口432在与中空部面对的底座板431的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喇叭口432具有凹入的形状的纵截面,其包围护罩120上设置的入口凸起121的下侧,并沿着周向延伸。喇叭口432可以包围底座板431的中央形成的中空部的外周面的形态形成。喇叭口432朝下侧凸出地形成,并可以形成朝上侧凹入的形状的槽部。
结合凸起434向底座板431的上侧凸出,以夹紧式结合在风扇壳体380上设置的凸出凸柱386的槽部,从而在风扇壳体380的下侧固定风扇底座430。利用结合凸起434和凸出凸柱386之间实现的结合,可以在复数个地点实现风扇底座430和风扇壳体380之间的结合。当如上所述实现风扇底座430和风扇壳体380之间的结合时,风扇构件90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底座430和风扇壳体380之间。
[第二实施例-风扇模块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进行说明。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对于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元件及作用相同的结构元件,将引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可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根据需要可以省去相同的结构元件的说明。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和过滤器部60的立体图,图2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立体图,图2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4至图26所示,在本发明的风扇模块部70中,在风扇底座130的外侧设置有安全部1400,从而在吸入部136的外侧形成保护网。由于在风扇底座130的外侧设置有包括阻断部1410和安全支架1430的安全部1400,即使在更换过滤器部60时手指向吸入部136方向移动,也能够阻断手指被阻断部1410和安全支架1430卡止而与吸入部136接触。
并且,由于未在与吸入部136面对的位置设置有阻断部1410,而是在不与吸入部136面对的区域设置有阻断部1410,减小通过过滤器部60向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与安全部1400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移动。
并且,风扇模块部70位于壳体部3300的一侧设置的入口部22和壳体部3300的另一侧设置的排出口33之间,在旋转风扇以向朝排出口33的方向吹送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类型由斜流式风扇构成,由于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结构被变更为能够安装斜流式风扇,可以提供能够使流动性能最大化的小型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可以包括:风扇构件9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风扇底座130,接连地设置在风扇构件90,引导空气以使其向朝风扇构件90的方向流入;阻断部1410,接连地设置在风扇底座130,阻断外部物体向风扇底座130上设置的吸入部136的内侧移动;以及安全部1400,具有支撑阻断部1410的安全支架1430。
并且,由于风扇壳体80和风扇构件90以及风扇底座130可以结合并形成模块,或者风扇壳体80、风扇构件90、风扇底座130以及安全部1400结合并形成模块,能够容易地实现组装及分解,并能够节省生产费用及维护费用。
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利用马达的运转来旋转。仅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马达的转轴可以连接在风扇构件90,在风扇构件90设置有转子,在其旋转被限制的风扇壳体80还可以设置有定子。由于定子的磁场进行变化,与转子一同旋转的轴可以连接在风扇构件90,从而使转子和风扇构件90以定子为中心旋转。由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马达的结构元件为公知的结构元件,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对方向进行定义。当将从第一外壳部10朝吐出部140所处的方向称为上部,并且从第一外壳部10朝第二外壳部50所处的方向称为下部时,“第一方向”表示上下方向或轴向。并且,第一方向可以被称为与垂直方向相同的含义。此外,“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其表示左右方向或径向。
[风扇壳体]
风扇壳体80在内侧具有运转空间。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壳体80固定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在内侧具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运转空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壳体80可以包括支撑板81、连接支架82、电线引导件83、侧面支撑部84、内侧引导部85以及凸起安装槽部87中的至少一种。
支撑板81位于风扇壳体80的中央,并可以由圆盘形状构成。并且,在支撑板81的中央具有孔。在支撑板81的中央可以设置有马达,或者沿着作为第一方向的上下方向设置有与马达连接的轴。
连接支架82向支撑板81的径向外侧延伸并连接在侧面支撑部8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支架82具有复数个,并可以呈杆形状的方式设置。向支撑板8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支架82可以连接在侧面支撑部84。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支架82位于后述的旋转支撑部300的芯支撑部350下侧。连接支架82以支撑板81为中心按90度间隔设置有四个,在连接支架82的面对的上侧设置有芯支撑部350。
电线引导件83接连地设置在连接支架82,并支撑电线的下部以使电子装置的电线能够沿着连接支架82的侧面移动。电线引导件83呈位于连接支架82的侧面下部的凸起形状,并引导支撑板81上设置的马达的电线向风扇壳体80的外侧延伸设置。电线引导件83设置在连接支架82的侧面,从而可以形成用于布置电线的凹入的槽。因此,电线引导件83上设置的电线配置在位于连接支架82的侧面的凹入的槽,由于电线的下部被电线引导件83支撑,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
侧面支撑部84呈圆筒形的管形状,其呈上下侧呈开口的形状。侧面支撑部84的外侧与壳体部3300的内侧接触,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连接在连接支架82。并且,侧面支撑部84与支撑板81隔开并连接在连接支架82,沿着外侧周缘形成圆形的曲面或由多边形形状构成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内侧引导部85形成从侧面支撑部84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向下倾斜地设置的第一倾斜面88。内侧引导部85形成在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能够防止利用风扇构件90吹送到上侧的空气通过风扇构件90的外侧面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并且,内侧引导部85向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凸出,并具有朝设置有风扇底座130的方向其内径逐渐地变窄的第一倾斜面88。此外,内侧引导部85可以设置在与风扇底座130面对的侧面支撑部84的下侧。
凸起安装槽部87在侧面支撑部84的下侧面形成凹入的槽形状,并连接有风扇底座130上设置的结合凸起134。凸起安装槽部87在具有供后述的风扇底座130的结合凸起134插入的槽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凸起安装槽部87沿着侧面支撑部84的周向设置有复数个。
[风扇构件]
风扇构件9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壳体80的内侧,在能够向朝吐出部140的方向移动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作为风扇构件90可以使用斜流式风扇,但是这仅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也可以将其他种类的风扇作为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使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可以包括:毂100,位于风扇壳体80的中心,接收到外部动力并旋转;复数个风扇翼110,一侧端部连接在毂100,并沿着毂100的外周面等间隔隔开地配置;以及护罩120,连接在风扇翼110的另一侧端部,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并与风扇底座130隔开。
[毂]
毂100位于风扇壳体80的中心,在接收到外部动力并旋转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毂100的下侧呈圆形板形状,在毂100和风扇底座130之间形成有吸入部136。因此,位于风扇模块部70的外侧的空气可以通过吸入部136向风扇构件90的内侧移动。
毂100配置在风扇构件90的径向中心,并可以与构成马达的转子及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的轴一同旋转。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毂100可以包括毂板部101、轴结合部102、内侧凸出部105、裙部107、第一加强凸起103以及第二加强凸起106中的至少一种。
毂板部10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壳体80的内侧,并位于风扇壳体80的径向中央。并且,毂板部101可以形成为与支撑板81平行的圆盘形状。在毂板部101可以配备有轴结合部102。
轴结合部102可以配置在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央。这样的轴结合部102可以向毂板部101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凸出地形成。并且,轴结合部102可以与传递旋转动力的轴的轴向端部结合并接收到旋转动力。例如,可以在轴结合部102夹紧轴的形态实现轴结合部102和轴间的结合。
沿着轴结合部102的外侧周缘按设定的间隔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103。第一加强凸起103以轴结合部102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并在轴结合部102的外侧形成带形状的凸起。因此,由于集中到轴结合部102的应力通过第一加强凸起103分散,能够加强轴结合部102的结构刚性。
内侧凸出部105从毂板部101向设置有支撑板81的上侧延伸。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侧凸出部105沿着毂板部101的外侧边框沿着圆弧方向设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侧凸出部105可以呈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管形状。
此外,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周缘按设定的间隔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106。第二加强凸起106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呈其下侧向朝轴结合部102的方向弯曲并连接在毂板部101的带形状。第二加强凸起106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面向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加强凸起106的下侧形成朝轴结合部102延伸的带形状的凸起。因此,由于集中到内侧凸出部105的应力通过第二加强凸起106分散,能够加强内侧凸出部105的结构刚性。根据需要,在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可以固定马达部的转子。
裙部107可以从内侧凸出部105或毂板部101向朝支撑板81的上侧凸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裙部107从内侧凸出部105的外侧向上侧倾斜地延伸。并且,裙部107可以形成从毂板部101越沿着第一方向远离越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裙部107位于内侧凸出部105的外侧,裙部107的内径从下侧越向上侧越增加。
例如,毂板部101和裙部107连接的形状可以是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137且其一侧开放的圆锥台(Truncated cone)形状。裙部107可以是其上侧呈开口且下侧被毂板部101遮堵的漏斗形状。
[风扇翼]
风扇翼110具有复数个,并可以沿着毂100的外周面等间隔隔开地配置。风扇翼110以毂100为中心向毂100的外侧凸出,这样的风扇翼110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并且,复数个风扇翼110可以沿着毂100的周缘方向按规定间隔隔开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翼110可以从轴结合部102的中心沿着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的离心方向向裙部107的外侧凸出。并且,当将从轴结合部102的外侧朝轴结合部102的方向设定为径向时,风扇翼110的径向内侧可以连接在裙部107,风扇翼110的径向外侧连接在后述的护罩120。并且,风扇翼110的一侧端部连接在毂100,将裙部107和护罩120连接,并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
裙部107是与毂100的结构元件中的风扇翼110直接地连接的部分,其又是与通过风扇翼110的空气直接接触的部分。这样的裙部107可以还与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流动路径较深地关联。
将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连接的各个风扇翼110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第一边缘113以及第二边缘114。
第一端部111配置在风扇翼110的旋转方向前端,并可以形成为向径向延伸的直线形态。旋转方向被定义为实现风扇构件90的旋转的方向。
第二端部112配置在风扇翼110的旋转方向后端,并可以轴结合部102为中心形成为放射形。
第一边缘113可以将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及第二端部112的一端连接。这样的第一边缘113可以连接在护罩120的内周面。
第二边缘114可以将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及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连接。这样的第二边缘114可以连接在毂100的外周面。
即,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和第二端部112的一端可以与护罩120的内周面连接。此外,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和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可以与裙部107的外周面连接。
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可以相较于第二端部112的一端更靠近于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心配置。此外,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可以相较于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更靠近于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心配置。这是因为,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及另一端在旋转方向上配置在比第二端部112的一端及另一端更前方的位置,裙部107形成为越向旋转方向前方其半径越窄的形态。
根据本实施例,风扇翼110可以与毂100中裙部107连接。为了将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流动向上倾斜的方向诱导,裙部107沿着向上倾斜的方向形成倾斜面。
[护罩]
护罩120连接在风扇翼110的另一侧端部并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在能够与风扇底座130隔开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护罩120沿着裙部107的外侧周缘设置,护罩120和裙部107利用风扇翼110连接。并且,毂100的外径和护罩120的内径可以从上侧朝下侧逐渐地减小。
并且,由于利用风扇翼110连接的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的距离从下侧越向上侧越增加,更加顺畅地实现向上倾斜的方向吐出空气的斜流式风扇的送风,从而能够增加送风量。
护罩120与毂100在径向上按规定间隔隔开,并可以配置在毂100的径向外侧。并且,护罩120可以按与风扇翼110的径向长度对应的间隔大小与毂100隔开。此外,各个风扇翼110可以将毂100上设置的裙部107和护罩120之间连接。
护罩120可以形成与裙部107大致平行的倾斜面。本实施例中例示出以裙部107和护罩120的间隔越向护罩120的上侧其越展开的形态实现裙部107和护罩120的布置的情形。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护罩120还包括护罩120的下侧设置的入口凸起121。设置在护罩120的下侧的入口凸起121为环形状的凸起,并在漏斗形状的护罩120下侧向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入口凸起121向下侧延伸并与风扇底座130按设定的间隔隔开。由于入口凸起121位于后述的喇叭口132的内侧,能够防止沿着护罩120的外侧向护罩120下侧设置的入口流入的空气的回风移动。
[风扇底座]
风扇底座130结合在风扇壳体80,并在引导空气向朝风扇构件90的方向流入的技术思想内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风扇底座130可以包括:底座板131,具有以呈环形的方式延伸的板形状,在中央设置有用于空气移动的中空部137;喇叭口132,沿着与中空部137面对的底座板131的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配置,朝上侧形成凹入的形状的槽部,并包围入口凸起121的下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底座130可以包括底座板131、喇叭口132、凸出筋133以及结合凸起134中的至少一种。
风扇底座130可以配置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构件90之间。并且,风扇底座130的边框形状可以形成为与过滤器部60的边框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当过滤器部60为圆柱形状,过滤器部60的边框形状为圆形时,风扇底座130可以呈具有中空部137的环形的方式设置。
并且,在风扇底座130和过滤器部60之间可以追加地设置有安全部1400。安全部1400阻断过滤器部60被吸入风扇底座上设置的吸入部136,并能够防止包括用户的手指的外部物体向吸入部136的内侧靠近的现象。
底座板131可以配置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构件90之间或配置在安全部1400和风扇构件90之间。这样的底座板131是以呈环形的方式延伸的板形状,在中央设置有用于空气移动的中空部137。
喇叭口132在与中空部137面对的底座板131的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喇叭口132可以包围风扇构件90的下侧端部的形状设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喇叭口132具有包围向护罩120的下侧凸出的入口凸起121的下侧的凹入的形状的纵截面,并沿着周向延伸。
喇叭口132可以包围底座板131的中央形成的中空部137的外周面的形态形成。喇叭口132朝下侧凸出地形成,并可以形成朝上侧凹入的形状的槽部。
喇叭口1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护罩120的径向内侧插入。这样的喇叭口132通过在风扇模块部70的入口引导吸入流动,能够有助于提高风扇模块部70的吸入、吐出性能。
结合凸起134向底座板131的上侧凸出,并以夹紧式结合在风扇壳体80上设置的凸起安装槽部87的槽部,从而在风扇壳体80的下侧固定风扇底座130。
利用结合凸起134和凸起安装槽部87之间实现的结合,可以在复数个地点实现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的结合。当如上所述实现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的结合时,风扇构件90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
凸出筋133从底座板131凸出,并可以配置在喇叭口132的径向外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凸出筋133位于喇叭口132的径向外侧,并以呈包围喇叭口132的外侧周缘的环形的方式设置。并且,凸出筋133可以与底座板131一体地形成。更具体而言,底座板131和喇叭口132以及凸出筋133可以一体地形成。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凸出筋133与护罩120隔开,并具有朝上侧其内径逐渐地变大的第二倾斜面135。并且,第二倾斜面135与护罩120的外侧面平行地设置。并且,第一倾斜面88和所述第二倾斜面135与水平线构成的角度相同地形成。
并且,凸出筋133可以按与护罩120的外侧面相同的角度倾斜地设置,凸出筋133和护罩120之间的间隔可以恒定地保持。与护罩120面对的凸出筋133向底座板131的上侧凸出,在上侧形成第二倾斜面135。凸出筋133的第二倾斜面135与护罩120按设定间隔隔开,并可以与护罩120的外侧平行地设置。
并且,凸出筋133的第二倾斜面135可以具有与风扇壳体80上设置的内侧引导部85的第一倾斜面88相同的倾斜角度。因此,能够防止通过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的空间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护罩120和凸出筋133之间的空间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
由于风扇构件90和风扇底座130之间的通道较窄地形成,并且设置在风扇底座130的喇叭口132以包围护罩120的下端的形状设置,减小或阻断通过风扇构件90的外侧向风扇构件的入口移动的空气的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回风现象。
在喇叭口132的内径和毂板部101的外径之间形成有作为空气向风扇构件90吸入的空间的吸入部136。吸入部136是位于毂板部101的外侧的环形状的区域,吸入部136位于位于风扇构件90的中心的毂100和风扇底座130之间,并可以形成向风扇构件90吸入空气的通道。
[安全部]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部1400的俯视图,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底座130和安全部1400的仰视图,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和安全部1400的仰视图,图30是标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和风扇底座130与阻断部1410面对的位置的图,图3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的剖视图。
如图27至图31所示,安全部1400包括:阻断部1410,接连地设置在风扇底座130,阻断外部物体向风扇底座130上设置的吸入部136的内侧移动;安全支架1430,用于支撑阻断部1410。安全部1400在使向风扇底座130和风扇构件90的毂100之间设置的吸入部136流入的空气的流动阻力达到最小的情况下,阻断异物体通过吸入部136进入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安全部1400可以形成为具有复数个通孔的网形状。并且,安全部1400可以结合在风扇底座130的下部或与风扇底座130隔开并固定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并且,安全部1400在可以固定在与风扇底座130面对的过滤器外壳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安全部1400可以具有规定厚度并以呈圆盘形的方式设置,在安全部1400的内侧形成有供朝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通过的孔。安全部1400在减小向风扇构件90吸入的空气的流动阻力的方向上设计。并且,安全部1400可以与安装过滤器部60的额外的过滤器外壳一体地构成,在过滤器部60的更换作业时,防止包括手指的外部物体与风扇翼110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部1400可以被区分为与吸入部136面对的第一区域1440及未与吸入部136面对的第二区域1450。由于第一区域1440相较于第二区域1450更多地形成朝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的流量,阻断部1410可以仅位于第二区域1450。由于阻断部1410位于第二区域1450,能够使通过安全部1400并向吸入部136流入的空气的摩擦阻力的增加最小化。
例如,在安全部1400设置在圆盘形状的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区域1440为与吸入部136面对的环形状的区域,第二区域1450为位于第一区域1440的中央和第一区域1440的外侧周缘的区域。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设置有起到集尘功能的过滤器部60,并在过滤器部60的后端设置有风扇模块部70来产生空气流动。在过滤器部60的更换时,为了防止手指等触及到风扇构件90,可以提供在风扇底座130的外侧设置有网形状的安全部1400来满足安全规格的防接触结构。
[阻断部]
在阻断部1410中,彼此具有不同的直径的环形状的构件可以安全部1400的径向中心为基准接连地设置。阻断部1410设置在未与位于风扇构件90的中心的毂100和风扇底座130之间形成的空气流动区域1445面对的位置。并且,阻断部1410是以呈环形状的方式延伸的支架,在设置在风扇底座130和过滤器部60之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阻断部1410可以包括中心构件1411、第一阻断构件1412、第二阻断构件1413以及外侧构件1414中的至少一种。
中心构件1411位于毂100的中心,并位于第一阻断构件1412的径向内侧。位于毂100的中央部的中心构件1411可以构成为环形状。
第一阻断构件1412可以具有小于毂100的外径的外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阻断构件1412可以具有大于中心构件1411的外径且小于毂100的外径的外径。第一阻断构件1412以呈环形状的方式设置,第一阻断构件1412和中心构件1411的中心相同。并且,由于第一阻断构件1412和中心构件1411设置在与毂100面对的第二区域1450,能够使朝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的增加最小化。
如果吸入部136的大小较大,第一阻断构件1412也可以设置在与吸入部136面对的第一区域1440。第一区域1440为空气流动区域1445,其是向吸入部136流入的空气主要移动的通道。优选地,在第一区域1440并不优选地设置包括第一阻断构件1412的阻断部1410或安全支架1430,但是在吸入部136的间隔较宽的情况下,可以将阻断部1410或安全支架1430设置在第一区域1440。
在第一阻断构件1412设置在第一区域1440的情况下,可以在毂板部101和风扇底座130的中间位置设置环形状的第一阻断构件1412。在第一阻断构件1412设置在第一区域1440的中间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第一阻断构件1412的空气在朝吸入部136再次汇聚的状态移动,能够使流速减速的情形最小化。
第二阻断构件1413可以具有大于风扇底座130的内径的内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阻断构件1413可以具有大于第一阻断构件1412的外径且大于风扇底座130的内径的内径。第二阻断构件1413的内径大于与风扇底座130的中空部137面对的喇叭口132的内径。第二阻断构件1413以呈环形状的方式设置,第二阻断构件1413和中心构件1411的中心相同。并且,由于第二阻断构件1413设置在与喇叭口132面对的第二区域1450,能够使朝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的增加最小化。
外侧构件1414大于第二阻断构件1413的外径,并位于第二阻断构件1413的外侧周缘。外侧构件1414以呈环形状的方式设置,外侧构件1414和中心构件1411的中心相同。并且,外侧构件1414可以通过额外的紧固装置固定在风扇底座130或固定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根据需要也可以连接在支撑过滤器部60的过滤器外壳。由于外侧构件1414与第二阻断部1410一同设置在与风扇底座130面对的第二区域1450,能够使朝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的增加最小化。
由于与风扇模块部70上设置的吸入部136面对的安全部1400使与吸入部136面对的截面积达到最小,能够使空气的流速减小达到最小。为此,使设置在作为第一区域1440的空气流动区域1445的安全部1400的截面积达到最小。在第一区域1440形成在喇叭口132的内径和毂板部101的外径之间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区域1440不设置阻断部1410。
但是,在喇叭口132的内径和毂板部101的外径之间的距离为设定的距离以上的情况下,阻断部1410也可以位于喇叭口132的内径和毂板部101的外径的中心。设定的距离可以被设定为12mm,考虑到手指的平均粗细等,设定的距离可以12mm为基准增减。
在喇叭口132的内径和毂板部101的外径之间的距离为设定的距离以内的情况下,中心构件1411和第一阻断构件1412设置在与毂100面对的位置,第二阻断构件1413和外侧构件1414设置在与风扇底座130面对的位置。
[安全支架]
安全支架1430以中心构件1411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延伸,并可以连接在第一阻断构件1412和第二阻断构件1413以及外侧构件1414。安全支架1430设置有复数个,安全支架1430和阻断部141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上所述,安全部1400使位于空气流动区域1445的阻断部1410的截面积最小化,从而能够使空气的流速降低的情形达到最小。在吸入部136的内径和外径构成的间隔较窄的情况下,在第一区域1440不设置阻断部1410。此外,在吸入部136的内径和外径构成的间隔为设定间隔以上较宽的情况下,在第一区域1440的中间设置阻断部1410。由此,使通过第一区域1440上设置的阻断部1410的两侧并向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因阻断部1410而产生的空气流动不均匀地实现的现象最小化,从而能够使向吸入部136流动的空气的流量减少及流速减小的情形最小化。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图3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3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剖视图,图34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流动的图。
如图32至图3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壳体部3300,具有流入空气的入口部22和吐出空气的排出口33,并在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25;风扇壳体80,固定在所述壳体部3300的内侧,并具有运转空间;风扇构件9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80的内侧;风扇底座130,结合在所述风扇壳体80,并引导空气向朝所述风扇构件90的方向流入;过滤器部60,位于所述风扇底座130和所述入口部22之间,并净化向所述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以及安全部1400,包括:阻断部1410,设置在所述过滤器部60和所述风扇底座130之间,阻断外部物体向所述风扇底座130上设置的吸入部136的内侧移动;以及安全支架1430,支撑所述阻断部1410。并且,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吐出部140、杀菌部170、电池200以及旋转支撑部300中的至少一种。
[壳体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壳体部3300包括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观骨架。壳体部3300的内侧形成圆筒形的空气流路25,并向从下侧朝上侧的方向引导空气的移动。并且,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安装有其边框构成为圆形的风扇模块部70。因此,由于防止在风扇模块部70和壳体部3300之间产生间隙,阻断空气向风扇模块部70和壳体部3300之间移动。
并且,流入到壳体部3300的下部的空气通过风扇模块部70向壳体部3300的上侧吐出,从而可以容易地到达位于空气净化器的上侧的用户。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侧面和底面外观由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21。在这样的容置空间21容置包括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杀菌部170、旋转支撑部300以及电池200的电气部件等。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优选地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能够从外部冲击保护如上所述容置的部件。
[过滤器部]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容置空间21,并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和入口部22之间。即,过滤器部60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并起到净化通过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入口部22吸入的空气的作用。通过过滤器部60并被净化的空气通过风扇模块部70和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吐出。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并净化向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并且,过滤器部60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过滤器部60可以由单一过滤器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复数个过滤器堆叠的状态设置。并且,过滤器部60可以还追加地具有用于固定过滤器的额外的过滤器外壳。
过滤器外壳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过滤器外壳的内侧还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置过滤器的插入空间。
风扇模块部70容置在第一外壳部10内部的容置空间21,并可以配置在吐出部140和过滤器部60之间。更具体而言,风扇模块部70可以配置在排出口33和过滤器部60之间。即,风扇模块部70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上部,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上部布置排出口33和旋转支撑部300以及吐出部140。这样的风扇模块部70起到将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过滤器部60的下部的空气吸入并向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吐出空气的作用。
并且,设置在风扇模块部70的安全部1400可以固定在过滤器外壳或与过滤器外壳一体地形成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吐出部]
吐出部140的旋转中心可以与风扇模块部70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向上侧移动,依次地通过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侧排出。
风扇模块部70可以将通过了过滤器部60的空气沿着轴向吸入并沿着轴向和径向之间的方向吐出。
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并能够引导通过排出口33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设置有旋转支撑部300,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由于吐出部140的上下两侧呈开口,通过排出口33移动到吐出部140的下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吐出部140的上部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排出。
杀菌部170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下部,并可以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中的至少一方。杀菌部170与过滤器部60按设定的距离隔开,并朝过滤器部60照射杀菌用光线。由于从杀菌部170照射的杀菌用光线对人体有害,通过设定杀菌部170的安装位置来避免杀菌用光线通过入口部22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流出。
电池200设置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设置的容置空间21,并配置在杀菌部170的下部。电池200可以供应用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驱动的电源。
壳体部3300具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和杀菌部170以及风扇模块部70可以位于内侧。并且,壳体部3300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空气流路。由于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形的空气流路25,能够减小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
并且,沿着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壳体部3300的中心的垂直参考线,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杀菌部170、风扇模块部70、排出口33以及旋转支撑部300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因此,沿着壳体部3300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流动沿着垂直方向向一直线移动,从而缩短空气的移动路径,并由此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设置在水平面的情况下,垂直参考线与垂直线一致。并且,壳体部3300可以由单一构件构成,但是优选地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整体上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度细长的竖放的圆柱形状。由此,用户可以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竖放使用或卧放使用。并且,在如车辆内部的发生晃动的场所中,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以安装在诸如杯支持件的朝下侧凹入的槽部的状态使用,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其位置。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部件的详细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壳体部3300和过滤器部60以及风扇模块部70。并且,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还可以包括吐出部140、旋转支撑部300、杀菌部170以及电池200。
[第一外壳部]
壳体部3300包括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第一外壳部10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21,在下部侧面可以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第一外壳部10构成为圆筒形,并可以被配置为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的形状。第一外壳部10可以由单一部件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外壳部10由复数个构件构成,各构件可以夹紧式结合或利用粘结剂或熔接结合,并可以利用诸如螺栓的紧固构件彼此连接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另外,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侧面吸入空气,并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吐出空气。为此,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周缘设置有具有入口孔23的入口部22。此外,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可以设置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33。
并且,在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设置的状态下,由于在与入口部22隔开的上侧设置有过滤器部60,能够在过滤器部60的全体面积的范围内均匀地实现空气的移动。
另外,在入口部22形成有复数个入口孔23,这样的入口孔23可以呈斜线形状倾斜地设置,并根据需要也可以形成为其中间弯折的不等号形状的孔。并且,为了增加向过滤器部60流入的空气的流量,在设置有过滤器部60的壳体部3300的侧面也可以追加地形成有入口孔23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另外,壳体部3300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复数个构件构成等可以按多样的形状变形。
[第二外壳部]
第二外壳部50连接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形成安装包括电池200的电气部件的空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由圆筒形的外壳构成。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可以均由圆筒形构成,也可以仅有第二外壳部50由圆筒形构成。或者,根据需要也可以仅有第一外壳部10由圆筒形构成。
在第二外壳部50由圆筒形构成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用户便于用手把持第二外壳部50的外侧周缘,在大体上具有圆形截面的槽部的车辆的杯支持件中,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放置第二外壳部50的动作。
此外,在第一外壳部10由圆筒形构成的情况下,减小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与构成曲面形状的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接触并发生的摩擦,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空气的流动。
另外,由于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25,而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未形成有空气流路25,即使在第二外壳部50放置在杯支持件或被用户的手把持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进行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空气的吸入和排出,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过滤器部]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净化向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器部6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状。
由于第一外壳部10呈圆形管形状,并且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过滤器部60也呈与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接触的圆柱形状,能够有效地去除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空气中的不纯物。
并且,过滤器部6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并呈在第一外壳部10内部具有最大的面积的形态。并且,过滤器部60被制作为缸筒形态,当将构成过滤器部60的织物的上端和下端裁剪时,使压力损失最小化,从而能够使过滤器部60的性能最大化。
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的外径被制作为用于向风扇模块部70吸入空气的喇叭口132的吸入直径以上,能够使过滤器部60的体积最大化。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的布置可以沿着壳体部3300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空气的流动也在与之相同的上下方向上实现。即,利用风扇模块部70的动作来实现的空气的流动可以沿着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的布置方向相同的直线方向实现。
当如上所述沿着直线方向实现空气的流动时,与之相应地降低对于空气流动的阻力,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能够利用风扇模块部70实现足够的量的空气吸入和与之对应的足够的量的空气吐出,能够相应地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底座130之间设置有安全部1400。安全部1400可以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或连接在收纳过滤器部60的过滤器外壳。或者,可以通过额外的紧固装置固定在风扇底座130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吐出部]
吐出部140位于壳体部3300的排出口33,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在引导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排出方向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由于本发明的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上设置的球形状的球形接头370,能够顺利地实现旋转的动作。
由于设置在壳体部3300的上侧的吐出部140在上下方向上呈开口,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旋转支撑部300,能够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吐出部14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部150和第二吐出部160。
[第一吐出部]
第一吐出部150位于球形接头370的一侧,在引导空气的吐出的叶轮156具有复数个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吐出部15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轮156。
第一吐出芯152位于球形接头370的上侧,并可以形成为包括圆盘形状的多样的形状。此外,第一吐出主体154与第一吐出芯152隔开,并可以呈包围第一吐出芯152的外侧的环形的方式设置。并且,由于第一吐出主体154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形状,并以与壳体部3300隔开的状态设置,能够防止在第一吐出部150旋转时与壳体部3300接触。
此外,由于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利用复数个叶轮156连接,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轮156可以一同实现旋转。
[第二吐出部]
第二吐出部160位于球形接头370的另一侧,并连接在第一吐出部150,在与第一吐出部150一同以球形接头370为中心旋转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吐出部160可以包括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架163。
第二吐出芯161以包围球形接头370的球形状下侧的形状设置,并位于第一吐出芯152的下侧。此外,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呈包围第二吐出芯161的外侧的环形的方式设置,第二吐出主体162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形状。
此外,由于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利用复数个吐出支架163连接,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架163可以一同实现旋转。
[杀菌部]
杀菌部170位于过滤器部6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并在朝过滤器部60照射杀菌用光线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170可以包括杀菌支撑部171和托起部176以及照射部180中的至少一种。
[杀菌支撑部]
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并遮蔽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并且,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照射部180的下侧,并在连接在壳体部3300并限制移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空气因杀菌支撑部171而被阻断向第二外壳部50移动,从而增加向风扇模块部70移动的空气流量并能够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托起部176在从杀菌支撑部171的中央向上侧凸出并支撑照射部180的下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并且,托起部176位于入口部22的径向中央,托起部176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从而能够减小与空气的摩擦。
托起部176可以呈从杀菌支撑部171的中央向上侧凸出的柱形状。并且,托起部176可以呈圆柱或圆锥形状。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托起部176呈从下侧朝上侧其横截面逐渐地变窄的形状,由于位于形成有入口部22的第一外壳部10的中央,能够使其与空气的摩擦达到最小。
为了杀菌过滤器部60而设置的杀菌支撑部171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因入口孔23的倾斜的形状而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且在托柱177的外侧旋转,并将向设置有过滤器部60的上侧移动。即,由于杀菌部170位于第一外壳部10的中央部,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围绕杀菌部170的外侧周缘并向上侧移动,减小杀菌部170的流路阻力。
由于托起部176和风扇构件90的旋转中心与后述的旋转支撑部300的芯构件310沿着垂直方向位于一直线上,对于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流动的阻力降低,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照射部180安装在托起部176的上侧,并可以向朝过滤器部60的方向照射杀菌用光线。并且,照射部180可以位于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入口部22的径向中心的垂直参考线上。因此,在照射部180的上侧布置过滤器部60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较少数目的杀菌光源182来杀菌过滤器部60的下端全体面积,能够节省生产费用及维护费用。
并且,在照射部180设置在比入口部22的上端更高或相同的位置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射部18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181和杀菌光源182。在托起部176的上侧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81,在印刷电路板181的上侧设置有照射杀菌光线的杀菌光源182。杀菌光源182可以是UVC LED,除此之外,在用于消灭过滤器部60中存在的细菌的技术思想内可以使用多样的种类的杀菌装置。
另外,由于杀菌部170的杀菌光源182位于入口部22的上侧,能够防止杀菌光源182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照射。
[旋转支撑部]
旋转支撑部300连接在第二外壳主体31和扩管构件32中的至少一方,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并且,旋转支撑部300可以在位于扩管构件32的内侧的排出口33的中心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00可以包括芯构件310和芯支撑部350以及球形接头370中的至少一种。
芯构件310位于调节空气的吐出方向的吐出部140的下侧,并可以从排出口33的中心向朝吐出部140的方向延伸。在第二外壳30的径向中央布置芯构件310。
芯构件310下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并与后述的风扇模块部70的中心部一致。即,位于风扇模块部70的径向中间的支撑板81位于芯构件310的下部。由此,通过支撑板81的外侧周缘移动到上侧的空气沿着芯构件310的外侧向上侧移动并向吐出部140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由于与风扇模块部70的支撑板81面对的芯构件310的下部面构成为与支撑板81相同或更小的面积,能够防止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与芯构件310的下部接触并增加流路阻力。芯构件310的下端部截面积与风扇模块部70的支撑板81的截面积相同或更小,在支撑板81的第一方向上侧布置芯构件310。
并且,由于芯构件310朝上侧形成为圆锥形状,能够使其与在芯构件310的外侧移动的空气摩擦的面积达到最小,并且减小其与空气的摩擦,从而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由于芯支撑部350向芯构件310的外侧延伸并连接到壳体部3300,芯支撑部350和芯构件310的移动被限制。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芯支撑部350可以位于后述的风扇模块部70的连接支架82的上侧。例如,在连接支架82以支撑板81为中心按90度间隔设置有四个的情况下,芯支撑部350也将以芯构件310为中心按90度间隔设置有四个。在芯支撑部350的下侧布置连接支架82,从芯支撑部350的上侧观察时,芯支撑部350和连接支架82以呈重叠的形状设置。
因此,通过连接支架82的外侧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将通过位于连接支架82的上侧的芯支撑部350的外侧,从而能够使空气移动时发生的摩擦最小化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芯支撑部350也可以芯构件310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有四个以上。并且,在芯支撑部350连接在额外的具有环形状的边框构件的状态下,边框构件可以固定在壳体部3300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球形接头370结合在芯构件310,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球形接头370的端部呈球形状,可以结合在吐出部140的内侧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球形接头370的上侧呈球形状,从球形状的上侧向下侧延伸的杆形状的球形接头370的主体通过芯构件310的上侧设置的孔插入到芯构件310的内侧并固定。球形接头370和芯构件310可以利用螺丝紧固固定或以销紧固方式固定或利用粘结剂固定等利用多样的固定方法固定。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流动]
由于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设置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入口部22,位于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的空气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
利用风扇模块部70的运转,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流入。此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将通过以倾斜的形状设置的入口孔23,并形成杀菌支撑部171的外侧周缘旋转的螺旋形的空气流动。
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上升的空气将通过过滤器部60,在此过程中可以滤除空气中包含的灰尘/微尘/超微尘等物理粒子、气味粒子/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体等。
由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一直线上,能够使流动损失最小化,并且实现有效的空气的吸入和过滤。
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即,被净化的空气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设置的安全部1400并向吸入部136移动。此时,由于使安全部1400位于空气流动区域1445的截面积达到最小,能够使通过过滤器部60并向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的流速减小的情形最小化。
并且,由于从过滤器部60移动到吸入部136的物体被安全部1400上设置的阻断部1410和安全支架1430卡止,能够防止风扇构件90的损伤,并能够防止因手指被风扇构件90卡止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另外,朝吸入部136的空气的流动可以被喇叭口132引导,由此能够向风扇模块部70诱导顺畅的空气流入。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的空气向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吐出。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可以向斜流方向吐出。其中,斜流方向可以被定义为向上对角线方向。
吸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下侧中央部的空气通过风扇翼110所处的毂100和护罩120之间的空间向上倾斜的方向移动。此外,沿着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侧面支撑部84向上侧移动的空气将具有朝上侧的直进性。
为了防止因风扇构件90的旋转而移动到风扇构件90的后方的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风扇构件90和风扇底座130之间的空间再次返回到风扇构件90的入口的回风现象而设置有喇叭口132。喇叭口132以呈半球形状的方式包围护罩120的入口凸起121,并与入口凸起121按设定的间隔隔开地设置。
并且,凸出筋133的第二倾斜面135和护罩120平行地设置,第二倾斜面135和护罩120之间的间隔为了防止回风现象而尽可能小地形成。
此外,内侧引导部85的上侧形成的第一倾斜面88按与第二倾斜面135相同的角度倾斜地设置,并将侧面支撑部84和凸出筋133连接。
因此,因风扇构件90的旋转而移动到风扇构件90的后方的空气,由于由第一倾斜面88和第二倾斜面135以及护罩120形成的通道小于风扇构件90和侧面支撑部84之间形成的空间,其向风扇构件90的上侧排出而不发生回风现象。
即使一部分空气流入到第二倾斜面135和护罩120之间,由于喇叭口132和入口凸起121之间的通道也较窄地形成,能够防止空气向喇叭口132和入口凸起121之间的空间回风的现象。
另外,由于第一倾斜面88朝侧面支撑部84倾斜地延伸,通过风扇构件90朝风扇壳体80的上侧移动的空气沿着第一倾斜面88向上倾斜地移动后,引导其沿着侧面支撑部84向上侧移动,从而能够防止空气向第一倾斜面88的下侧移动而发生回风。
另外,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从下侧流入到吐出部140的内侧,并向吐出部140的上侧吐出。由于吐出部140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可以根据吐出部140的安装角度来调节所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并且,由于吐出部140的内侧形成凹入的形状的槽部,能够减小因通过吐出部140而方向被转换的空气的吐出阻力的增加。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一直线上,在使空气的流动损失最小化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有效的空气的吸入和过滤以及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
由于本发明的风扇模块部70中使用斜流式风扇,在固定压条件下空气的排出方向为轴向时,能够使送风性能最大化。并且,风扇底座130与风扇构件90保持恒定的间隔并提供防回风结构,由于这样的防回风结构延伸至风扇壳体80的内侧壁面,能够使因回风引起的流动损失最小化。
并且,与使用相同的直径的风扇的其他风扇模块相比,风扇模块部70以适配的方式设置在圆筒形的壳体部3300的内侧,从而不存在有因紧固部引起的大小增加,并由此能够实现斜流式风扇模块及具有其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小型化。
此外,由于在风扇底座130接连地设置有安全部1400来在吸入部136的外侧形成保护网,能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阻断过滤器部60等进入到风扇构件90的内侧,从而能够提高动作可靠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与吸入部136面对的位置未设置有阻断部1410,减小与朝吸入部136移动的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送风功能。
[第三实施例-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外观]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进行说明。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对于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元件及作用相同的结构元件,将引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可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根据需要可以省去相同的结构元件的说明。
图3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剖视图,图36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剖视图,图37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立体图。
如图35至图3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形成为大致圆筒形形状。这样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壳体部3300、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杀菌部170以及旋转支撑部300中的至少一种。
壳体部3300具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和杀菌部170以及风扇模块部70可以位于内侧。并且,壳体部3300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空气流路。由于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形的空气流路,能够减小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
并且,沿着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壳体部3300的中心的转轴延长线E,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杀菌部170、风扇模块部70、排出口33以及旋转支撑部300上设置的芯构件310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因此,沿着壳体部3300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流动将沿着垂直方向向一直线移动,从而缩短空气的移动路径,并由此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并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转轴延长线E与风扇模块部70上设置的风扇构件的旋转中心相同,与贯穿壳体部3300的中心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参考线一致。
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设置在水平面的情况下,垂直参考线与垂直线一致。并且,壳体部3300可以由单一构件构成,但是优选地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整体上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度细长的竖放的圆柱形状。由此,用户可以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竖放使用或卧放使用。并且,在如车辆内部的发生晃动的场所中,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以安装在诸如杯支持件的朝下侧凹入的槽部的状态使用,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其位置。
对方向进行定义。当将从第一外壳部10朝吐出部140所处的方向称为上部,并且从第一外壳部10朝第二外壳部50所处的方向称为下部时,“第一方向”表示上下方向或轴向。并且,第一方向可以被称为与垂直方向相同的含义。此外,“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其表示左右方向、水平方向或径向。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整体上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壳体部3300、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并且,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还包括杀菌部170和电池240。
壳体部3300包括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观骨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侧面和底面外观由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形成。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21。在这样的容置空间21容置包括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杀菌部170、旋转支撑部300以及电池240的电气部件等。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优选地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能够从外部冲击保护如上所述容置的部件。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容置空间21,并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和入口部22之间。即,过滤器部60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并起到净化通过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入口部22吸入的空气的作用。通过过滤器部60并被净化的空气通过风扇模块部70和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吐出。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并净化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并且,过滤器部60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过滤器部60可以由单一过滤器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复数个过滤器堆叠的状态设置。并且,过滤器部60可以还追加地具有用于固定过滤器的额外的过滤器外壳(未图示)。
过滤器外壳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过滤器外壳的内侧还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置过滤器的插入空间。
风扇模块部70容置在第一外壳部10内部的容置空间21,并可以配置在吐出部140和过滤器部60之间。更具体而言,风扇模块部70可以配置在排出口33和过滤器部60之间。即,风扇模块部70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上部,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上部布置有排出口33、旋转支撑部300、旋转引导部400以及吐出部140。这样的风扇模块部70起到将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过滤器部60的下部的空气吸入并向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吐出空气的作用。
吐出部140的旋转中心可以与风扇模块部70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向上侧移动,依次地通过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引导叶轮356以及吐出部140,并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侧排出。
本实施例中例示出风扇模块部70包括斜流式风扇而构成。这样的风扇模块部70可以将通过了过滤器部60的空气沿着轴向吸入并沿着轴向和径向之间的方向吐出。
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并能够引导通过排出口33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设置有旋转支撑部300,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由于吐出部140的上下两侧呈开口,通过引导叶轮356移动到吐出部140的下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吐出部140的上部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排出。
杀菌部170位于过滤器部60的下部,并可以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中的至少一方。杀菌部170与过滤器部60按设定的距离隔开,并朝过滤器部60照射杀菌用光线。由于从杀菌部170照射的杀菌用光线对人体有害,通过设定杀菌部170的安装位置来避免杀菌用光线通过入口部22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流出。
电池240设置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设置的容置空间21,并配置在杀菌部170的下部。电池240可以供应用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驱动的电源。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部件布置结构]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设置的容置空间21可以区分为第一容置区域A和第二容置区域B。当在上下方向上区分容置空间21时,上部的区域成为第一容置区域A,其下部的区域成为第二容置区域B。在此明确的是,第一容置区域A和第二容置区域B并不是物理上划分的区域,而是仅在概念上区分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骨架的第一外壳部10的容置空间21被设定为第一容置区域A,第二外壳部50内部的容置空间21被设定为第二容置区域B。
在第一容置区域A配置有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相关的结构元件。即,由于在第一容置区域A配置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旋转支撑部300以及吐出部140,在第一容置区域A实现从下侧朝上侧的空气的流动,并通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吐出部140来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
在第一外壳部10作为用于空气吸入的通道设置有具有复数个入口孔23的入口部22。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部作为用于吐出第一容置区域A中被净化的空气的通道设置有排出口33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的吐出部140。由此,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成将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连接的空气流路。
即,在第一容置区域A配备有入口部22、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旋转支撑部300以及排出口33。吸入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内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所需的流路形成在第一容置区域A。
在第二容置区域B配置有与用于空气净化的空气的流动不直接相关的结构元件。即,在第二容置区域B可以设置有包括印刷电路板的控制部和电池240等。
根据本实施例,壳体部3300形成为其上下方向长度长于侧向长度的圆筒形形状。此外,配置在上部的第一容置区域A相较于配置在下部的第二容置区域B其上下方向长度更长地形成。即,当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沿着纵向竖放时,上部的第一容置区域A相较于下部的第二容置区域B占据更宽的区域。
由于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可以容易地调节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方向。由此,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的空气将可以更容易地到达用户的脸部。
当在低于用户的脸部的位置的底部面放置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并使用时,为了增加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的空气到达用户的脸部的量,相较于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横向卧放使用,将其纵向竖放使用更为有利。
为此,当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纵向竖放时,如果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通过按设定的方向旋转的吐出部140进行空气的吐出,则可以更加增多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的空气到达用户的脸部的量。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部件的详细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壳体部3300、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以及旋转支撑部300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还可以包括杀菌部170和电池240。
[第一外壳部]
壳体部3300包括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第一外壳部10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21,在下部侧面可以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第一外壳部10构成为圆筒形,并可以被配置为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的形状。第一外壳部10可以由单一部件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外壳部10由复数个构件构成,各构件可以夹紧式结合或利用粘结剂或熔接结合,并可以利用诸如螺栓的紧固构件195彼此连接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另外,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侧面吸入空气,并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吐出空气。为此,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周缘设置有具有入口孔23的入口部22。此外,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上侧可以设置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33。
并且,在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设置的状态下,由于在与入口部22隔开的上侧设置有过滤器部60,能够在过滤器部60的全体面积的范围内均匀地实现空气的移动。
另外,在入口部22形成有复数个入口孔23,这样的入口孔23可以呈斜线形状倾斜地设置,并根据需要也可以形成为其中间弯折的不等号形状的孔。并且,为了增加向过滤器部60流入的空气的流量,在设置有过滤器部60的壳体部3300的侧面也可以追加地形成有入口孔23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另外,壳体部3300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复数个构件构成等可以按多样的形状变形。
[第二外壳部]
第二外壳部50连接在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形成安装包括电池240的电气部件的空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由圆筒形的外壳构成。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可以均由圆筒形构成,也可以仅有第二外壳部50由圆筒形构成。或者,根据需要也可以仅有第一外壳部10由圆筒形构成。
在第二外壳部50由圆筒形构成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用户便于用手把持第二外壳部50的外侧周缘,在大体上具有圆形截面的槽部的车辆的杯支持件中,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放置第二外壳部50的动作。
此外,在第一外壳部10由圆筒形构成的情况下,减小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与构成曲面形状的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接触并发生的摩擦,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空气的流动。
另外,由于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而在第二外壳部50的内侧未形成有空气流路,即使在第二外壳部50放置在杯支持件或被用户的手把持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进行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空气的吸入和排出,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过滤器部]
过滤器部6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净化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的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过滤器部6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状。
由于第一外壳部10呈圆形管形状,并且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过滤器部60也呈与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接触的圆柱形状,能够有效地去除通过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空气中的不纯物。
并且,过滤器部6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并呈在第一外壳部10内部具有最大的面积的形态。并且,过滤器部60被制作为缸筒形态,当将构成过滤器部60的织物的上端和下端裁剪时,使压力损失最小化,从而能够使过滤器部60的性能最大化。
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的外径被制作为用于向风扇模块部70吸入空气的喇叭口132的吸入直径以上,能够使过滤器部60的体积最大化。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过滤器部60、风扇模块部70、旋转支撑部300以及吐出部140的布置可以沿着壳体部3300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空气的流动也在与之相同的上下方向上实现。即,利用风扇模块部70的动作来实现的空气的流动可以沿着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的布置方向相同的直线方向实现。
当如上所述沿着直线方向实现空气的流动时,与之相应地降低对于空气流动的阻力,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能够利用风扇模块部70实现足够的量的空气吸入和与之对应的足够的量的空气吐出,能够相应地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风扇模块部]
风扇模块部70位于过滤器部60和所述排出口33之间,在旋转风扇来向朝排出口33的方向吹送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图42是示出设置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00的下侧的风扇模块部70的立体图。
如图42所示,当采用作为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的风扇模块部70时,由于与呈圆筒形的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形状一致或对应,无需因风扇模块部70的固定或紧固而增大第一外壳部10的形状,从而能够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当将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使用在车辆时,能够在杯支持件以内实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尺寸。
并且,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采用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可以提供能够使流动性能最大化的上部吐出式小型空气净化器。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类型由斜流式风扇构成,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结构变更为能够安装斜流式风扇。
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利用马达的运转来旋转。仅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马达的转轴可以连接在风扇构件90,在风扇构件90设置有转子,在其旋转被限制的风扇壳体80还可以设置有定子。由于定子的磁场进行变化,与转子一同旋转的轴可以连接在风扇构件90,从而使转子和风扇构件90以定子为中心旋转。由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马达的结构元件为公知的结构元件,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可以包括风扇壳体80和风扇构件90以及风扇底座130。
[风扇壳体]
风扇壳体80固定在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在内侧具有用于旋转风扇构件90的空间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壳体80可以包括支撑板81、连接支架82、电线引导件83、侧面支撑部84、内侧引导部85以及凸出凸柱86中的至少一种。
支撑板81由圆盘形状构成,在支撑板81的中央具有孔。在支撑板81的中央可以设置有马达,或者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有与马达连接的轴。这样的支撑板81位于芯构件310的下侧。
连接支架82向支撑板81的外侧延伸并连接在侧面支撑部84。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支架82具有复数个,并可以呈杆形状的方式设置。向支撑板8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支架82可以连接在侧面支撑部84。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支架82位于旋转支撑部300的芯支撑部350下侧。连接支架82以支撑板81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在连接支架82的上侧设置有旋转支撑部300。
电线引导件83接连地设置在连接支架82,并且支撑电线的下部以使电子装置的电线能够沿着连接支架82的侧面移动。电线引导件83呈位于连接支架82的侧面下部的凸起形状,并引导支撑板81上设置的马达的电线向风扇壳体80的外侧延伸设置。电线引导件83可以设置在连接支架82的侧面并形成用于布置电线的凹入的槽。由此,电线引导件83上设置的电线配置在位于连接支架82的侧面的凹入的槽,并且利用电线引导件83支撑其下部,因此,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
侧面支撑部84呈圆筒形的管形状,其呈上下侧呈开口的形状。侧面支撑部84的外侧与壳体部3300的内侧接触,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连接在连接支架82。
内侧引导部85形成从侧面支撑部84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向下倾斜地设置的倾斜面。内侧引导部85形成在侧面支撑部84的内侧,能够防止利用风扇构件90吹送到上侧的空气通过风扇构件90的外侧面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
凸出凸柱86向侧面支撑部84的下端延伸,在具有供后述的风扇底座130的结合凸起134插入的槽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凸出凸柱86沿着侧面支撑部84的周向设置有复数个。
[风扇构件]
风扇构件9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壳体80的内侧,在能够向朝吐出部140的方向移动空气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作为风扇构件90可以使用斜流式风扇,但是这仅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也可以将其他种类的风扇作为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使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构件90可以包括毂100和风扇翼110以及护罩120中的至少一种。
毂100位于风扇壳体80的中心,在传递到外部动力并旋转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毂100配置在风扇构件90的径向中心,并可以与构成马达的转子及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的轴一同旋转。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毂100可以包括毂板部101、轴结合部102、内侧凸出部105以及裙部107中的至少一种。
毂板部101可以形成为与支撑板81平行的圆盘形状。在毂板部101可以配备有轴结合部102。轴结合部102可以配置在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央。这样的轴结合部102可以向毂板部101的上侧和下侧凸出地形成。
轴结合部102可以与传递旋转动力的轴的轴向端部结合。例如,可以在轴结合部102夹紧轴的形态实现轴结合部102和轴间的结合。
沿着轴结合部102的外侧周缘按设定的间隔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103。第一加强凸起103以轴结合部102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并在轴结合部102的外侧形成带形状的凸起。因此,由于集中到轴结合部102的应力通过第一加强凸起103分散,能够加强轴结合部102的结构刚性。
内侧凸出部105可以从毂板部101朝设置有支撑板81的上部凸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内侧凸出部105沿着毂板部101的外侧边框沿着圆弧方向设置。内侧凸出部105呈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管形状。
此外,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周缘按设定的间隔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106。第二加强凸起106沿着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面向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加强凸起106的下侧形成朝轴结合部102延伸的带形状的凸起。因此,由于集中到内侧凸出部105的应力通过第二加强凸起106分散,能够加强内侧凸出部105的结构刚性。根据需要,在内侧凸出部105的内侧可以固定马达部的转子。
裙部107可以从毂板部101的边框向朝支撑板81的上侧凸出。裙部107可以形成从毂板部101越沿着第一方向远离越向第二方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裙部107位于侧凸出部105的外侧,裙部107的内径从下侧越向上侧越增加。
例如,毂板部101和裙部107连接的形状可以是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且其一侧开放的圆锥台(Truncated cone)形状。裙部107可以是其上侧呈开口且下侧被毂板部101遮堵的漏斗形状。
护罩120连接在风扇翼110的端部并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在能够与风扇底座130隔开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护罩120沿着裙部107的外侧周缘设置,护罩120和裙部107利用风扇翼110连接。并且,毂100的外径和护罩120的内径可以从上侧朝下侧逐渐地减小。
护罩120与毂100在径向上按规定间隔隔开,并可以配置在毂100的径向外侧。并且,护罩120可以按与风扇翼110的径向长度对应的间隔大小与毂100隔开。此外,各个风扇翼110可以将毂100上设置的裙部107和护罩120之间连接。
护罩120可以形成与裙部107大致平行的倾斜面。本实施例中例示出以裙部107和护罩120的间隔越向护罩120的上侧其越展开的形态实现裙部107和护罩120的布置的情形。
设置在护罩120的下侧的入口凸起121为环形状的凸起,并在漏斗形状的护罩120下侧向第一方向延伸。由于入口凸起121位于后述的喇叭口132的内侧,能够防止沿着护罩120的外侧向护罩120下侧设置的入口流入的空气的回风移动。
风扇翼110具有复数个,并可以沿着毂100的外周面等间隔隔开地配置。风扇翼110以毂100为中心向毂100的外侧凸出,这样的风扇翼110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并且,复数个风扇翼110可以沿着毂100的周缘方向按规定间隔隔开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翼110可以从轴结合部102的中心沿着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延伸的离心方向向裙部107的外侧凸出。并且,当将从轴结合部102的外侧朝轴结合部102的方向设定为径向时,风扇翼110的径向内侧可以连接在裙部107,风扇翼110的径向外侧连接在后述的护罩120。
裙部107是与毂100的结构元件中的风扇翼110直接地连接的部分,其又是与通过风扇翼110的空气直接接触的部分。这样的裙部107还可以与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流动路径较深地关联。
将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连接的各个风扇翼110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第一边缘113以及第二边缘114。
第一端部111配置在风扇翼110的旋转方向前端,并可以形成为沿着径向延伸的直线形态。旋转方向被定义为实现风扇构件90的旋转的方向。
第二端部112配置在风扇翼110的旋转方向后端,并可以轴结合部102为中心形成为放射形。
第一边缘113可以将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及第二端部112的一端连接。这样的第一边缘113可以连接在护罩120的内周面。
第二边缘114可以将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及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连接。这样的第二边缘114可以连接在毂100的外周面。
即,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和第二端部112的一端可以与护罩120的内周面连接。此外,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和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可以与裙部107的外周面连接。
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可以相较于第二端部112的一端更靠近于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心配置。此外,第二端部112的另一端可以相较于第一端部111的另一端更靠近于毂板部101的径向中心配置。这是因为,第一端部111的一端及另一端在旋转方向上配置在比第二端部112的一端及另一端更前方的位置,裙部107形成为越向旋转方向前方其半径越窄的形态。
根据本实施例,风扇翼110可以与毂100中裙部107连接。为了将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流动向上倾斜的方向诱导,裙部107沿着向上倾斜的方向形成倾斜面。
[风扇底座]
风扇底座130结合在风扇壳体80的下侧,在引导通过过滤器部60的空气向风扇构件90流入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风扇底座130可以配置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构件90之间。并且,风扇底座130的边框形状可以形成为与过滤器部60的边框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当过滤器部60为圆柱形状,过滤器部60的边框形状为圆形时,风扇底座13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环形。
底座板131可以配置在过滤器部60和风扇构件90之间。这样的底座板131是以呈环形的方式延伸的板形状,在中央设置有用于空气移动的中空部。
喇叭口132在与中空部面对的底座板131的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喇叭口132具有包围护罩120的入口凸起121的下侧的凹入的形状的纵截面,并沿着周向延伸。
喇叭口132可以包围底座板131的中央形成的中空部的外周面的形态形成。喇叭口132朝下侧凸出地形成,并可以形成朝上侧凹入的形状的槽部。
喇叭口1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护罩120的径向内侧插入。这样的喇叭口132通过在风扇模块部70的入口引导吸入流动,能够有助于提高风扇模块部70的吸入、吐出性能。
结合凸起134向底座板131的上侧凸出,并以夹紧式结合在风扇壳体80上设置的凸出凸柱86的槽部,从而在风扇壳体80的下侧固定风扇底座130。
利用结合凸起134和凸出凸柱86之间实现的结合,可以在复数个地点实现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的结合。当如上所述实现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的结合时,风扇构件90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风扇底座130和风扇壳体80之间。
凸出筋133从底座板131凸出,并可以配置在喇叭口132的径向外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凸出筋133位于喇叭口132的径向外侧,并以呈包围喇叭口132的外侧周缘的环形的方式设置。并且,凸出筋133可以与底座板131一体地形成。更具体而言,底座板131和喇叭口132以及凸出筋133可以一体地形成。
并且,凸出筋133可以按与护罩120的外侧面相同的角度倾斜地设置,凸出筋133和护罩120之间的间隔可以恒定地保持。这样的凸出筋133可以按形成倾斜面的形态凸出。凸出筋133的倾斜面可以形成为与护罩120按设定间隔隔开且与护罩120的倾斜面平行的倾斜面。
并且,凸出筋133的倾斜面可以具有与风扇壳体80上设置的内侧引导部85的倾斜面相同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防止通过护罩120和裙部107之间的空间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护罩120和凸出筋133之间的空间向风扇构件90的入口移动的回风现象。
[吐出部]
如图35至图37所示,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并在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由于本发明的吐出部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支撑部300上设置的球形状的球形接头370,能够顺畅地实现其旋转的动作。
由于吐出部140在上下方向上呈开口,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旋转支撑部300,能够调节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吐出部14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部150和第二吐出部160。
第一吐出部150位于球形接头370的一侧(图2为基准的上侧),并在引导空气的吐出的叶轮156具有复数个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吐出部15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轮156。
第一吐出芯152以包围球形接头370的球形状的上侧的形状设置,并位于芯构件310的上侧。此外,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呈包围第一吐出芯152的外侧的环形的方式设置,第一吐出主体154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形状。
此外,由于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利用复数个叶轮156连接,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轮156可以一同实现旋转。
第二吐出部160位于球形接头370的另一侧(图2为基准的下侧),并连接在第一吐出部150,在与第一吐出部150一同以球形接头370为中心旋转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吐出部160可以包括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架163。
第二吐出芯161以包围球形接头370的球形状下侧的形状设置,并位于第一吐出芯152的下侧。此外,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呈包围第二吐出芯161的外侧的环形的方式设置,第二吐出主体162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形状。
此外,由于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利用复数个吐出支架163连接,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架163可以一同实现旋转。
[杀菌部]
如图2所示,杀菌部170位于过滤器部6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在朝过滤器部60照射杀菌用光线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杀菌部170可以包括杀菌支撑部171和托起部176以及照射部180中的至少一种。
[杀菌支撑部]
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第一外壳部10和第二外壳部50之间,并遮蔽第一外壳部10的下部。并且,杀菌支撑部171位于照射部180的下侧,并在连接在壳体部3300并限制移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通过入口部22流入到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的空气因杀菌支撑部171而被阻断向第二外壳部50移动,从而增加向风扇模块部70移动的空气流量并能够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托起部176在从杀菌支撑部171的中央向上侧凸出并支撑照射部180的下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并且,托起部176位于入口部22的径向中央,托起部176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从而能够减小与空气的摩擦。
托起部176可以呈从杀菌支撑部171的中央向上侧凸出的柱形状。并且,托起部176可以呈圆柱或圆锥形状。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托起部176呈从下侧朝上侧其横截面逐渐地变窄的形状,由于位于形成有入口部22的第一外壳部10的中央,能够使其与空气的摩擦达到最小。
为了杀菌过滤器部60而设置的杀菌支撑部171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因入口孔23的倾斜的形状而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且在托起部176的外侧旋转,并将向设置有过滤器部60的上侧移动。即,由于杀菌部170位于第一外壳部10的中央部,通过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围绕杀菌部170的外侧周缘并向上侧移动,减小杀菌部170的流路阻力。
由于托起部176和风扇构件90的旋转中心与后述的旋转支撑部300的芯构件310沿着垂直方向位于一直线上,对于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流动的阻力降低,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照射部180安装在托起部176的上侧,并可以向朝过滤器部60的方向照射杀菌用光线。并且,照射部180可以位于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入口部22的径向中心的垂直参考线上。因此,在照射部180的上侧布置过滤器部60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较少数目的杀菌光源232来杀菌过滤器部60的下端全体面积,能够节省生产费用及维护费用。
并且,在照射部180设置在比入口部22的上端更高或相同的位置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射部18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231和杀菌光源232。在托起部176的上侧设置有印刷电路板231,在印刷电路板231的上侧设置有照射杀菌光线的杀菌光源232。杀菌光源232可以是UVC LED,除此之外,在用于消灭过滤器部60中存在的细菌的技术思想内可以使用多样的种类的杀菌装置。
另外,由于杀菌部170的杀菌光源232位于入口部22的上侧,能够防止杀菌光源232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照射。
[旋转支撑部]
图3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00设置在壳体部330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00设置在壳体部3300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0和图4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引导叶轮356的剖视图。
如图36和图38至图41所示,旋转支撑部30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位于壳体部3300的排出口33的吐出部140。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00包括芯构件310和芯支撑部350以及球形接头370。
[芯构件]
芯构件310位于吐出部的下侧,并向朝吐出部的方向延伸。芯构件310位于调节空气的吐出方向的吐出部140的下侧,并可以从排出口33的中心向朝吐出部140的方向延伸。并且,芯构件310位于第二支撑部190的下侧,并可以从排出口33的中心向朝第二支撑部190的方向延伸并支撑球形接头370。并且,由于芯构件310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并且从连接在芯支撑部350的连接的下侧向朝球形接头370的方向其横截面积逐渐地减小,能够使从下侧向上侧移动的空气阻力达到最小。
或者,芯构件310的外侧构成为曲面,并且从连接在芯支撑部350的下侧向朝球形接头370的方向其横截面积恒定地保持或可变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芯构件310以呈圆锥形状的方式设置,并且可以越向上侧其横截面积越减小。或者,芯构件310也可以被配置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管形状。
[芯支撑部]
芯支撑部350可以包括:第一芯支撑部352,支撑芯构件310;以及第二芯支撑部354,沿着第一芯支撑部352的外侧周缘设置,并固定在壳体部3300。并且,第一芯支撑部352和第二芯支撑部354可以利用引导叶轮356连接。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芯支撑部350支撑芯构件310,并在具有引导叶轮356的状态下固定在壳体部3300的内侧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芯支撑部350可以芯构件310为基准呈放射形的方式延伸或以呈螺旋形的方式设置等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芯支撑部350可以包括第一芯支撑部352和第二芯支撑部354以及引导叶轮356。
第一芯支撑部352与芯构件310的下部结合并以呈环形状的方式设置,或者在芯构件310的下部以呈板形状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芯支撑部352的内侧或上侧结合芯构件310,在与第一芯支撑部352隔开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状的第二芯支撑部354。第二芯支撑部354可以夹紧式固定在壳体部3300或利用螺栓等固定等利用多样的固定方法来限制移动。
[引导叶轮]
引导叶轮356位于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转换在风扇模块部70旋转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的移动方向,从而将其向朝排出口33的方向引导。此外,引导叶轮356的下部与风扇模块部70的转轴延长线E构成的入口角和引导叶轮356的上部与风扇模块部70的转轴延长线E构成的出口角不同地构成。
第一芯支撑部352和第二芯支撑部354可以利用引导叶轮356实现连接。此外,引导叶轮356可以第一芯支撑部352为中心呈螺旋形的方式设置或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由于第一芯支撑部352沿着从风扇模块部70吐出的风的方向以呈螺旋形的方式设置,能够减小引导叶轮356与空气接触的摩擦阻力。
或者,引导叶轮356以芯构件310或第一芯支撑部352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设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引导叶轮356以芯构件310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延伸,转换从风扇模块部70移动的空气的移动方向并将其向朝吐出部的方向引导。为此,引导叶轮356的入口角和出口角可以不同地构成。
设置在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引导叶轮356转换从风扇模块部70向上侧吐出的空气的移动方向。由于引导叶轮356的下侧和上侧的安装角度相异,在风扇模块部70旋转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被引导叶轮356引导并向朝排出口33的上侧移动,能够提高空气的直进性。
引导叶轮356可以包括:第一叶轮357,设置在朝排出口33的方向;以及第二叶轮359,从第一叶轮357向朝风扇模块部70的方向延伸。
如图41所示,在引导叶轮356的纵截面中,第一叶轮357位于上侧,第二叶轮359连接在第一叶轮357的下侧。
将设置在朝吐出部的方向的第一叶轮357与风扇模块部70的转轴延长线E或垂直参考线构成的角度设定为A1。将沿着第一叶轮357的中心向第一叶轮357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和转轴延长线E之间的角度设定为A1。
此外,将第二叶轮359与风扇模块部70的转轴延长线E或垂直参考线构成的角度设定为A2。将沿着第二叶轮359的中心向第二叶轮359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和转轴延长线E之间的角度设定为A2。引导叶轮356的入口角为A2,引导叶轮356的出口角为A1。
此时,由于A1和A2彼此不同地构成,引导叶轮356具有弯曲的形状的纵截面。A1和A2可以与转轴延长线E或垂直参考线构成锐角。因此,引导叶轮356可以转轴延长线E为基准呈倾斜的形状设置。引导叶轮356在使其与从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构件吐出的空气的摩擦阻力的增加达到最小的情况下,在将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向朝吐出部的上侧向引导的技术思想内可以按多样的形状变形。
第一叶轮357的中心线可以与转轴延长线E一致,并在锐角范围内可以变更A1的值。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引导叶轮356中,A2具有大于A1的角。由此,通过第二叶轮359并向上侧第一次引导的空气在通过第一叶轮357的过程中再次向上侧垂直的方向第二次引导。
此外,第二叶轮359从第一叶轮357向下侧延伸并倾斜的方向可以对应于从风扇模块部70朝引导叶轮356移动的空气的移动方向。当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构件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叶轮359从第一叶轮357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下倾斜地延伸。因此,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通过沿着逆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二叶轮359来向第一叶轮357移动,在使空气的摩擦阻力达到最小的同时,还能够将空气的移动方向转换为上侧。
或者,当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构件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叶轮359从第一叶轮357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下倾斜地延伸。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并移动到上侧的空气通过沿着顺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二叶轮359来向第一叶轮357移动,在使空气的摩擦阻力达到最小的同时,还能够将空气的移动方向转换为上侧。
[球形接头]
球形接头370的下侧结合在芯构件310并限制其移动,在球形接头370的上侧插入到吐出部的内侧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球形接头370的端部呈球形状并位于吐出部140的内侧,并且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吐出部140。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流动]
由于沿着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周缘设置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入口部22,位于第一外壳部10的外侧的空气通过入口部22向第一外壳部10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
利用风扇模块部70的运转,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流入。此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将通过入口孔23,并形成杀菌支撑部171的外侧周缘旋转的螺旋形的空气流动。
流入到第一外壳20的内侧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上升的空气将通过过滤器部60,在此过程中可以滤除空气中包含的灰尘、微尘、超微尘等物理粒子和气味粒子、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体等。
由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旋转支撑部30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一直线上,能够使流动损失最小化,并且实现有效的空气的吸入和过滤。
通过了过滤器部60的空气,即,被净化的空气可以向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流入。空气的流动可以被喇叭口132引导,并由此能够有效地诱导向风扇模块部70的顺畅的空气流入。
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的空气向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吐出。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可以向斜流方向吐出。其中,斜流方向可以被定义为向上对角线方向。
吸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下侧中央部的空气通过沿着风扇模块部70的边框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的吐出口向上侧移动,并通过旋转支撑部300的芯支撑部350之间形成的空间向上侧移动。即,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采用斜流式风扇,将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的空气向上倾斜的方向吐出,以使旋转支撑部300的空气移动通道与流路方向一致,从而能够减少流路损失。
如上所述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旋转并向上侧移动。吐出到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的空气以呈螺旋形的方式旋转并向上侧移动,并利用旋转支撑部300上设置的引导叶轮356来引导空气的上侧移动。
从风扇模块部70吐出的空气与第二叶轮359接触并向吐出部所处的上侧向进行第一次方向转换。此外,通过了第二叶轮359的空气将通过第一叶轮357且向吐出部所处的上侧向进行第二次方向转换。由于引导叶轮356的纵截面被配置为弯曲的形状,并且经两次进行空气的吐出方向转换,在使空气的摩擦阻力的增加最小化的同时,还能够容易地向朝吐出部的方向进行空气的移动方向转换。
通过引导叶轮356且向朝上侧的方向进行方向转换的空气流入到吐出部140的内侧,并向吐出部140的上侧吐出。
由于吐出部140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实现旋转,能够根据吐出部140的安装角度来调节所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并且,由于吐出部140的内侧形成凹入的形状的槽部,能够减小因通过吐出部140而方向被转换的空气的吐出阻力的增加。并且,由于过滤器部60和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一直线上,在使空气的流动损失最小化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有效的空气的吸入和过滤以及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
虽然如上所述参照例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披露的实施例和附图,而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由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形。并且,即使在前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未明示性地记载说明与本发明的结构元件对应的作用效果,由相应的结构元件可预测的效果也应当被认定。

Claims (36)

1.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包括:
入口部,形成吸入空气的通道;
过滤器部,位于所述入口部的上侧,净化向所述入口部的内侧流入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
杀菌部,位于所述过滤器部的下侧,设置在与所述入口部重叠的高度的位置,朝所述过滤器部照射杀菌用光线;以及
风扇模块部,位于所述过滤器部的上侧,旋转风扇来向所述过滤器部的上侧吹送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入口部、所述过滤器部、所述杀菌部以及所述风扇模块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还包括:
壳体部,具有所述入口部,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杀菌部以及所述风扇模块部位于所述壳体部的内侧,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空气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在所述壳体部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形的空气流路,沿着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壳体部的中心的垂直参考线,所述入口部、所述过滤器部、所述杀菌部以及所述风扇模块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壳体部包括:
第一外壳部,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杀菌部以及所述风扇模块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下部侧面设置有所述入口部,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上侧具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以及
第二外壳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下部,
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在所述第二外壳部的内侧未形成有空气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在所述第二外壳部的内侧内置有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还包括:
吐出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上侧,调节通过所述风扇模块部的空气的吐出方向,
所述吐出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风扇模块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通过所述入口部流入的空气向上侧移动,依次地通过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风扇模块部以及所述吐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部包括:
第一外壳,具有所述入口部,结合在所述第二外壳部的上侧;以及
第二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上侧,具有所述排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部还包括:
中间外壳,以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外侧的形状设置,将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第二外壳包括:
第二外壳主体,以包围所述风扇模块部的外侧周缘的形状设置;
扩管构件,向所述第二外壳主体的上侧延伸,越向上侧其内侧通道越宽;以及
旋转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主体和所述扩管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位于所述扩管构件的内侧的所述排出口的中心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吐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
芯构件,位于所述吐出部的下侧,从所述排出口的中心向朝所述吐出部的方向延伸;
支架,向所述芯构件的外侧延伸,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主体和所述扩管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而限制所述芯构件的移动;以及
球形接头,结合在所述芯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吐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风扇模块部位于所述旋转支撑部的下侧,
所述风扇模块部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风扇壳体,
所述风扇壳体包括:
支撑板,位于所述芯构件的下侧;以及
连接支架,向所述支撑板的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支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从而减小空气的流路阻力。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吐出部包括:
第一吐出部,具有用于引导空气的吐出的复数个叶轮;以及
第二吐出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吐出部,与所述第一吐出部一同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入口部沿着所述壳体部的外侧周缘设置,具有用于向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引导空气的移动的复数个入口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入口部的上下方向长度D1短于所述过滤器部的上下方向长度D2。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杀菌部包括:
照射部,位于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入口部的中心的垂直参考线上,向朝所述过滤器部的方向照射杀菌用光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杀菌部还包括:
杀菌支撑部,位于所述照射部的下侧,连接在所述壳体部而其移动被限制;以及
托起部,向所述杀菌支撑部的上侧凸出并支撑所述照射部的下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托起部位于所述入口部的中央,所述托起部的横截面构成为圆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照射部设置在比所述入口部的上端更高或相同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当将所述风扇模块和所述过滤器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1,将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照射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2时,L1短于L2。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风扇模块部包括:
风扇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部的内侧;
风扇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的内侧,向朝所述吐出部的方向移动空气;以及
风扇底座,结合在所述风扇壳体的下侧,引导通过所述过滤器部的空气向所述风扇构件流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风扇构件包括:
毂,位于所述风扇壳体的中心,接收到外部动力而旋转;
复数个风扇翼,沿着所述毂的外周面等间隔隔开地配置;以及
护罩,连接在所述风扇翼的端部并以呈环形的方式设置,与所述风扇底座隔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毂的外径和所述护罩的内径从上侧朝下侧逐渐地减小。
24.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包括:
第一外壳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在下部侧面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在上侧具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
第二外壳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下部;
过滤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内侧,净化向所述入口部的内侧流入的空气;
风扇模块部,位于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排出口之间,旋转风扇来向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吹送空气;以及
吐出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部,调节通过所述风扇模块部的空气的吐出方向,
所述第一外壳部、所述过滤器部、所述风扇模块部以及所述吐出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通过所述过滤器部并吐出到上侧的空气依次地通过所述风扇模块部和所述吐出部。
25.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包括:
第一外壳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在下部侧面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在上侧具有吐出空气的排出口;
第二外壳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下部;
入口部,形成吸入空气的通道;
过滤器部,位于所述入口部的上侧,净化向所述入口部的内侧流入并向上侧移动的空气;
杀菌部,位于所述过滤器部的下侧,设置在与所述入口部重叠的高度的位置,朝所述过滤器部照射杀菌用光线;
风扇模块部,位于所述过滤器部的上侧,旋转风扇来向朝所述过滤器部的上侧的方向吹送空气;以及
吐出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风扇模块部的上侧,调节通过所述风扇模块部的空气的吐出方向,
所述第一外壳部、所述过滤器部、所述杀菌部、所述风扇模块部以及所述吐出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通过所述过滤器部并吐出到上侧的空气依次地通过所述风扇模块部和所述吐出部。
26.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包括:
壳体部,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和吐出空气的排出口,在所述壳体部的内侧形成空气流路;
风扇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部的内侧;
风扇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的内侧;
风扇底座,结合在所述风扇壳体,引导空气向朝所述风扇构件的方向流入;
过滤器部,位于所述风扇底座和所述入口部之间,净化向所述入口部的内侧流入的空气;以及
安全部,设置在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风扇底座之间,具有阻断外部物体向所述风扇底座上设置的吸入部的内侧移动的阻断部和支撑所述阻断部的安全支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阻断部设置在未与位于所述风扇构件的中心的毂和所述风扇底座之间形成的空气流动区域面对的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阻断部包括:
中心构件,位于所述毂的中央部;
第一阻断构件,具有大于所述中心构件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毂的外径的外径;
第二阻断构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阻断构件的外径且大于所述风扇底座的内径的内径;以及
外侧构件,大于所述第二阻断构件的外径,位于所述第二阻断构件的外侧周缘。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安全支架以所述中心构件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延伸,连接在所述第一阻断构件和所述第二阻断构件以及所述外侧构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风扇底座包括:
底座板,呈以呈环形的方式延伸的板形状,在中央具有用于空气移动的中空部;以及
喇叭口,沿着与所述中空部面对的所述底座板的内侧以呈环形的方式配置,包围所述风扇构件的端部。
31.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包括:
壳体部,具有吸入空气的入口部,过滤器部和风扇模块部位于所述壳体部的内侧,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空气流路;
吐出部,位于所述壳体部的排出口,引导空气的排出方向;以及
旋转支撑部,连接在所述壳体部而其移动被限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吐出部,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
芯构件,位于所述吐出部的下侧,向朝所述吐出部的方向延伸;以及
引导叶轮,以所述芯构件为中心呈放射形的方式延伸,转换从所述风扇模块部移动的空气的移动方向并将其向朝所述吐出部的方向引导,
所述引导叶轮的入口角和出口角不同地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引导叶轮包括:
第一叶轮,设置在朝所述吐出部的方向的位置;以及
第二叶轮,从所述第一叶轮向朝所述风扇模块部的方向延伸。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当将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风扇模块部的转轴延长线构成的角度设定为A1,将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风扇模块部的转轴延长线构成的角度设定为A2时,A1和A2彼此不同地构成。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A2具有大于A1的角。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
芯支撑部,支撑所述芯构件,具有所述引导叶轮,固定在所述壳体部的内侧;以及
球形接头,下侧结合在所述芯构件而其移动被限制,上侧插入在所述吐出部的内侧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吐出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芯支撑部包括:
第一芯支撑部,支撑所述芯构件;以及
第二芯支撑部,沿着所述第一芯支撑部的外侧周缘设置,固定在所述壳体部,
所述第一芯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芯支撑部利用所述引导叶轮连接。
CN202110849268.2A 2020-07-27 2021-07-27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113983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93402 2020-07-27
KR20200093402 2020-07-27
KR10-2020-0158166 2020-11-23
KR1020200158166A KR102536072B1 (ko) 2020-07-27 2020-11-23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1020200174898A KR20220084934A (ko) 2020-12-14 2020-12-14 안전형 팬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10-2020-0174527 2020-12-14
KR10-2020-0174898 2020-12-14
KR20200174527 2020-12-14
KR1020200188334A KR20220084948A (ko) 2020-12-14 2020-12-30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10-2020-0188334 2020-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629A true CN113983629A (zh) 2022-01-28
CN113983629B CN113983629B (zh) 2023-11-17

Family

ID=7707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9268.2A Active CN113983629B (zh) 2020-07-27 2021-07-27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23789A1 (zh)
EP (1) EP3945261A1 (zh)
JP (1) JP7203914B2 (zh)
CN (1) CN113983629B (zh)
TW (1) TWI819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703463S (zh) * 2021-03-02 2022-01-04
US11802699B2 (en) * 2021-03-16 2023-10-31 Yan Zhang Desktop air purifier with double-layer glass tube ultraviolet (UV) disinfection lamp
JP1720599S (ja) * 2021-06-24 2022-07-25 空気清浄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3968A (en) * 1998-10-14 2000-04-25 Miller; Bob C. Portable room air purifier
CN102748817A (zh) * 2012-07-04 2012-10-24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多功能模块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KR20160054729A (ko) * 2014-11-06 2016-05-17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Uv led와 광촉매 필터를 사용한 소형 공기 정화기
CN107101307A (zh) * 2015-10-30 2017-08-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加湿空气净化器
CN207035337U (zh) * 2017-05-05 2018-02-23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室内用空气净化器
KR101828936B1 (ko) * 2016-10-06 2018-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96044B1 (ko) * 2019-04-15 2020-04-01 이동엽 공기청정기
KR102101756B1 (ko) * 2018-12-27 2020-04-20 주식회사 피코피코 공기청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0028B1 (en) * 1994-06-20 2004-01-20 Clean Air Research & Engineering, Inc. Portable air purifier apparatus and system
US6494940B1 (en) * 2000-09-29 2002-12-17 Hamilton Beach/Proctor-Silex, Inc. Air purifier
KR100508312B1 (ko) * 2004-03-02 2005-08-17 주식회사코네트인더스트리 공기정화기
US8083840B2 (en) * 2008-10-10 2011-12-27 Headwaters R&D Inc High cleaning efficiency room air cleaner with slim profile
KR101560168B1 (ko) 2008-12-03 2015-10-14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사류형 팬을 구비한 공기 청정기
TWI511768B (zh) * 2013-11-26 2015-12-11 Chen Ze Hu 圓筒狀過濾模組以及使用其之可攜式過濾器
KR20160015084A (ko) * 2014-07-30 2016-02-12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WO2016072774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Seoul Viosys Co., Ltd. Compact air cleaner using uv led and photocatalytic filter
JP6835849B2 (ja) * 2016-02-26 2021-02-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空気清浄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3211345B1 (en) * 2016-02-26 2020-09-1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CN111765554B (zh) * 2016-02-26 2022-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EP3285016B1 (en) * 2016-02-26 2021-07-28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TWM529131U (zh) * 2016-03-18 2016-09-21 Univ Chung Chou Sci & Tech 可攜帶式空氣殺菌濾清機
WO2018097560A1 (ko) 2016-11-22 2018-05-31 서울바이오시스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WO2019172736A2 (ko) * 2019-07-09 2019-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필터의 교체시기 판단 방법 및 필터의 교체시기를 판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3968A (en) * 1998-10-14 2000-04-25 Miller; Bob C. Portable room air purifier
CN102748817A (zh) * 2012-07-04 2012-10-24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多功能模块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KR20160054729A (ko) * 2014-11-06 2016-05-17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Uv led와 광촉매 필터를 사용한 소형 공기 정화기
CN107101307A (zh) * 2015-10-30 2017-08-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加湿空气净化器
KR101828936B1 (ko) * 2016-10-06 2018-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7035337U (zh) * 2017-05-05 2018-02-23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室内用空气净化器
KR102101756B1 (ko) * 2018-12-27 2020-04-20 주식회사 피코피코 공기청정기
KR102096044B1 (ko) * 2019-04-15 2020-04-01 이동엽 공기청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9343B (zh) 2023-10-21
CN113983629B (zh) 2023-11-17
TW202219433A (zh) 2022-05-16
JP7203914B2 (ja) 2023-01-13
US20220023789A1 (en) 2022-01-27
EP3945261A1 (en) 2022-02-02
JP2022023827A (ja)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83629B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113996124A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EP3945256A1 (en) Portable air caring apparatus
ES2257819T3 (es) Dispositivo de filtrado de aire.
CN113357736A (zh) 空气净化器
CN113983610A (zh) 斜流风扇模块及具有斜流风扇模块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KR101998780B1 (ko) 공기청정기
CN106839140B (zh) 空气清洁器
CN114623543A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TWI807424B (zh) 可攜式空氣淨化器
KR20220013879A (ko)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102536072B1 (ko)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102580261B1 (ko) 사류팬 모듈 및 사류팬 모듈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CN114623550B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KR20220084934A (ko) 안전형 팬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20220084948A (ko)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102580280B1 (ko)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KR20220014261A (ko)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CN113701299B (zh) 空气净化器
KR20220084950A (ko) 휴대형 공기정화기
KR20240034942A (ko) 이동형 방역 로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