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3162B -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3162B
CN113983162B CN202111008864.4A CN202111008864A CN113983162B CN 113983162 B CN113983162 B CN 113983162B CN 202111008864 A CN202111008864 A CN 202111008864A CN 113983162 B CN113983162 B CN 113983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value
acceleration
sign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8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3162A (zh
Inventor
衣超
盖江涛
李翠芬
冯光军
李慎龙
周广明
王叶
刘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0088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3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3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3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采集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根据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确定多个评价指标参数;根据标准数据库,确定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其中,标准数据库是根据历史评价指标参数得到的;根据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该实施方式能够明确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的控制品质,优化车辆的挡位切换控制过程,进而为实车标定提供参考,提升车辆驾乘舒适度、传动装置使用寿命,提升自动变速车辆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可应用于任何形式的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如综合传动装置、AT变速器等传动装置控制品质评价系统设计中。
背景技术
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是指车辆在静止状态,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调整车辆起步挡位,进而控制车辆运行的过程。其中,指令是驾驶员根据车辆行驶需求确定的。
现有的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对车辆的换挡控制品质是否良好进行评判,因此,无法为实车标定提供参考,使得现有的标定过程缺乏客观性指导,延长了标定时间,提高了标定难度;也降低了车辆驾乘舒适度、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能够明确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优化车辆的挡位切换控制过程,进而为实车标定提供参考,提升车辆驾乘舒适度、传动装置使用寿命,提升自动变速车辆的性能。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集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
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多个评价指标参数;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参数包括换挡所需时间、换挡响应时间、加速度峰值、涡轮转速变化率、输出轴转速波动量和输出轴转速变化率;
根据标准数据库,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其中,所述标准数据库是根据历史评价指标参数得到的;
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评价指标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挡位变化时间;
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
可选地,所述加速度信号为车辆的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包括: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转速信号和输出轴转速信号;所述挡位信号包括:车辆的目标挡位信号和实际挡位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挡位变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涡轮转速信号和所述输出轴转速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涡轮转速的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涡轮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输出轴转速的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值;
根据所述目标挡位信号和所述实际挡位信号,确定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和实际挡位变化时间。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和所述实际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换挡所需时间;
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所述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及所述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换挡响应时间;
根据所述实际挡位变化时间、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所述加速度变化值、所述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所述涡轮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值,确定所述加速度峰值、所述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所述输出轴转速波动量和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峰值的第一评价分值和第一权重值、所述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的第二评价分值和第二权重值、所述输出轴转速波动量的第三评价分值和第三权重值、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的第四评价分值和第四权重值、所述换挡所需时间的第五评价分值和第五权重值、以及所述换挡响应时间的第六评价分值和第六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
可选地,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为以下挡位切换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N-D挡挡位切换、D-N挡挡位切换、N-R挡挡位切换、R-N挡挡位切换、R-D挡挡位切换、D-R挡挡位切换。
有益效果:
因为采用根据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确定车辆的各个速度的变化值和变化时间、以及挡位的变化时间,进而根据加速度峰值、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输出轴转速波动量和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以及换挡所需时间和换挡响应时间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现有的挡位切换过程中没有明确指标对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进行评判,无法为实车标定提供参考,使得车辆换挡过程中振动较大,降低了车辆驾乘舒适度、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等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能够明确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优化车辆的挡位切换控制过程,进而为实车标定提供参考,提升车辆驾乘舒适度、传动装置使用寿命,提升自动变速车辆的性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评价指标参数的确定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包括N-D挡挡位切换、D-N挡挡位切换、N-R挡挡位切换、R-N挡挡位切换、R-D挡挡位切换、D-R挡挡位切换。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可以包括:车辆起步时,车辆由静止状态切换成前进挡位或者倒退挡位,挡位切换完成后车辆开始运行;或者,车辆停车时,由前进挡位或者倒退挡位切换成空挡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挡、D挡、R挡是自动挡车型中的常用挡位,N挡即空挡,用于短暂驻车;D挡属于前进挡,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挡位匹配;R挡即倒车档,用于车辆倒退。
步骤101,采集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N-D挡挡位切换为例,在N-D挡的挡位切换过程中,采集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其中,加速度信号为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包括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转速信号和输出轴转速信号;挡位信号包括车辆的目标档位信号和实际档位信号。
进一步地,转速信号还包括车辆的发动机转速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集传感器的信号获得加速度信号和转速信号,相应地,传感器包括车辆加速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涡轮转速传感器和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并将频率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转化为标准单位(也即,工程单位)的加速度和转速;通过采集总线信号获得档位信号。
步骤102,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多个评价指标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评价指标参数包括加速度峰值amax、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和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换挡所需时间T和换挡响应时间Tdelay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评价指标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挡位变化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加速度信号、涡轮转速信号和输出轴转速信号,确定挡位切换过程中加速度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涡轮转速的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涡轮转速变化值、以及输出轴转速的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值。
进一步地,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挡位切换过程中发动机转速的发动机转速变化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挡位信号和实际挡位信号,确定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和实际挡位变化时间。
步骤202,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
评价指标参数——换挡所需时间T: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和实际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换挡所需时间T。
比如,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包括目标挡位起始时间,即控制器接收到挡位切换指令的时间;实际挡位变化时间包括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即根据总线信号确定实际挡位到达目标挡位的时间。根据目标挡位起始时间和实际挡位结束时间,确定换挡所需时间T为实际挡位结束时间与目标挡位起始时间的差值。
评价指标参数——换挡响应时间Tdelay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加速度变化时间、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及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比如,根据加速度变化时间和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或者,根据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或者,根据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
比如,加速度变化时间包括加速度起始时间,即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到的加速度信号确定的加速度开始变化的时间;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包括涡轮转速起始时间,即根据涡轮转速传感器接收到的涡轮转速信号确定的涡轮转速开始变化的时间;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包括输出轴转速起始时间,即根据输出轴转速传感器接收到的输出轴转速信号确定的输出轴转速开始变化的时间。根据目标挡位起始时间和加速度起始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Tdelay为加速度起始时间与目标挡位起始时间的差值;或者,根据目标挡位起始时间和涡轮转速起始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Tdelay为涡轮转速起始时间与目标挡位起始时间的差值;或者,根据目标挡位起始时间和输出轴转速起始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Tdelay为输出轴转速起始时间与目标挡位起始时间的差值。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时间以及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Tdelay
又比如,发动机转速变化时间包括发动机转速起始时间,即根据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接收到的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的发动机转速开始变化的时间。根据目标挡位起始时间和发动机转速起始时间,确定换挡响应时间Tdelay为发动机转速起始时间与目标挡位起始时间的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加速度变化值、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涡轮转速变化值、以及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值,确定加速度峰值amax、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和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
评价指标参数——加速度峰值amax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amax为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加速度a的最大值,根据实际挡位变化时间、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确定加速度峰值amax。比如,根据加速度起始时间至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内的加速度a的最大值确定加速度峰值amax
评价指标参数——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涡轮转速变化率RT为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涡轮转速nT的变化量,根据实际挡位变化时间、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涡轮转速变化值,确定涡轮转速变化率RT。比如,根据涡轮转速起始时间至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内的涡轮转速nT的单位时间的绝对变化量,确定涡轮转速变化率RT。其中,涡轮转速变化率RT为:
RT=d|nT|/dt
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为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涡轮转速变化率RT的最大值。比如,根据涡轮转速起始时间至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内的涡轮转速变化率RT的最大值,确定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其中,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为:
RTmax=max{RT1、RT2、RT3、……}
评价指标参数——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为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输出轴转速nout的波动量,根据实际挡位变化时间、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值,确定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比如,根据输出轴转速起始时间至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内的输出轴转速nout的绝对波动量,确定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其中,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为:
Δnoutmax=|noa-noe|
其中,noa为输出轴转速峰值;
noe为目标输出轴转速;其中,目标输出轴转速可以根据控制器的实际挡位指令确定。
评价指标参数——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轴转速变化率Rout为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输出轴转速nout的变化量,根据实际挡位变化时间、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值,确定输出轴转速变化率Rout。比如,根据输出轴转速起始时间至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内的输出轴转速nout的单位时间的绝对变化量,确定输出轴转速变化率Rout。其中,输出轴转速变化率Rout为:
RT=d|nout|/dt
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为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输出轴转速变化率Rout的最大值。比如,根据输出轴转速起始时间至实际挡位结束时间内的输出轴转速变化率Rout的最大值,确定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其中,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为:
Routmax=max{Rout1、Rout2、Rout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信号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绘制加速度、发动机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轴转速、目标挡位和实际挡位的变化曲线,进而根据信号曲线确定评价指标参数。
步骤103,根据标准数据库,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其中,所述标准数据库是根据历史评价指标参数得到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标准数据库,查询根据步骤202-203确定的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比如,换挡所需时间T的评价分值为V_T、换挡响应时间Tdelay的评价分值为V_Tdelay、加速度峰值amax的评价分值为V_amax、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的评价分值为V_RTmax、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的评价分值为V_Δnoutmax,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的评价分值为V_Routmax;换挡所需时间T的权重值为w1、换挡响应时间Tdelay的权重值为w2、加速度峰值amax的权重值为w3、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RTmax的权重值为w4、输出轴转速波动量Δnoutmax的权重值为w5,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Routmax的权重值为w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准数据库包括各个评价指标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对应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各个评价指标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评价分值与车型相关,不同车型的发动机功率以及扭矩(比如,小型轿车、重型卡车发动机功率不同)、车重不同,对应的指标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评价分值也不同;各个评价指标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权重与车辆用途相关,不同用途的车辆侧重点不同(比如,小型轿车的加速度峰值对其驾乘舒适度影响最明显,故而小型轿车的加速度峰值权重较大;重型卡车换挡所需时间对其驾乘舒适度影响最明显,故而重型卡车的换挡所需时间权重较大;还包括越野车、工程车等,可以根据驾乘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确定各个指标参数的权重)。
步骤104,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03确定的N-D挡挡位切换过程中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V。其中,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V为:
Figure BDA000323810850000010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明确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优化车辆的挡位切换控制过程,进而为实车标定提供参考,提升车辆驾乘舒适度、传动装置使用寿命,提升自动变速车辆的性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静止状态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转速信号和挡位信号;
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多个评价指标参数;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参数包括换挡所需时间、换挡响应时间、加速度峰值、涡轮转速变化率、输出轴转速波动量和输出轴转速变化率;
根据标准数据库,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其中,所述标准数据库是根据历史评价指标参数得到的;
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
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多个评价指标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挡位变化时间;
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
所述加速度信号为车辆的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包括: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转速信号和输出轴转速信号;所述挡位信号包括:车辆的目标挡位信号和实际挡位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转速信号和所述挡位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挡位变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所述涡轮转速信号和所述输出轴转速信号,确定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中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涡轮转速的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涡轮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输出轴转速的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输出轴转速变化值;
根据所述目标挡位信号和所述实际挡位信号,确定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和实际挡位变化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加速度变化值、所述转速变化时间和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挡位变化时间和所述实际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换挡所需时间;
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所述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及所述目标挡位变化时间,确定所述换挡响应时间;
根据所述实际挡位变化时间、所述加速度变化时间和所述加速度变化值、所述涡轮转速变化时间和所述涡轮转速变化值、以及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时间和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值,确定所述加速度峰值、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所述输出轴转速波动量和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参数的评价分值和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峰值的第一评价分值和第一权重值、所述涡轮转速变化率峰值的第二评价分值和第二权重值、所述输出轴转速波动量的第三评价分值和第三权重值、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率峰值的第四评价分值和第四权重值、所述换挡所需时间的第五评价分值和第五权重值、以及所述换挡响应时间的第六评价分值和第六权重值,确定所述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的评价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切换过程为以下挡位切换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N-D挡挡位切换、D-N挡挡位切换、N-R挡挡位切换、R-N挡挡位切换、R-D挡挡位切换、D-R挡挡位切换。
CN202111008864.4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Active CN113983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8864.4A CN113983162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8864.4A CN113983162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162A CN113983162A (zh) 2022-01-28
CN113983162B true CN113983162B (zh) 2023-06-20

Family

ID=7973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8864.4A Active CN113983162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316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1897B2 (ja) * 1987-04-06 1994-06-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シフトフイ−リング評価装置
JP4428941B2 (ja) * 2003-06-09 2010-03-10 ミヤマ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経済運転評価装置
DE102014005398A1 (de) * 2014-04-11 2015-10-15 Avl List Gmbh Verfahren zur Bewertung des Schaltverhaltens eines Kraftfahrzeuggetriebes
CN108871788B (zh) * 2018-05-21 2019-07-26 吉林大学 一种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测试台架的校验方法
CN111044282B (zh) * 2019-12-30 2021-10-22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162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8265B1 (en) Determination of one or more gearshift points
EP2478260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gearshift points
EP247826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ation of gearshift points
CN112303225B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提升中小油门开度升档舒适性方法
US472079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throttle
JP2009513896A (ja) 自動車のパワートレインを駆動機械と変速機とで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1692330A (zh) 一种基于驾驶意图的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修正方法
CN114439625A (zh) 提升车辆在轮端扭矩控制模式下扭矩响应速度的方法
CN113983162B (zh) 一种液力机械传动装置静止状态挡位切换控制品质评价方法
CN112303224B (zh) 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的锁止离合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US8682543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04179962B (zh) 自动档车在高海拔下的换档控制方法
US832109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or regulating a multi-step automatic gearbox of a vehicle
CN111251897B (zh) 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WO20000635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automatic gearbox
CN115217962B (zh) 换挡转矩交互阶段的发动机扭矩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976456A (zh) 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478259B1 (en) System for control of a gearbox
EP2478261B1 (en) System for control of a gearbox
CN102748462B (zh) 用于离合器控制的方法
EP2478262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umbers of gear steps
EP2478263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umbers of gear steps
JP6593016B2 (ja)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自動変速方法
CN114576349B (zh) 一种车辆降档控制方法、控制器及机动车辆
JP4712295B2 (ja)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