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2362A -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 Google Patents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2362A
CN113982362A CN202111134304.3A CN202111134304A CN113982362A CN 113982362 A CN113982362 A CN 113982362A CN 202111134304 A CN202111134304 A CN 202111134304A CN 113982362 A CN113982362 A CN 113982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ash
shaped
cemetery
wal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4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134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2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2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2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3/00Monuments; Tombs; Burial vaults; Columb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7/00Coffins; Funeral wrappings; Funeral urns
    • A61G17/08Ur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3/00Monuments; Tombs; Burial vaults; Columbaria
    • E04H13/008Memorials for cremation a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葬方法基于该方法的公墓,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骨灰塑形步骤,通过将骨灰致密化而塑形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骨灰收纳步骤,将所述塑形骨灰收纳入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收纳盒中;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相邻安放的步骤。本发明的公墓基于所述方法构建。本发明安葬方法和公墓可以大幅度减少安葬空间、提高碎片化空间(土地)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殡葬领域,特别是涉及安葬方法和基于所述安葬方法的公墓。
背景技术
当前,以骨灰形式的安葬基本是采用传统的坟墓方式,也就是说采用将逝去的人的骨灰装入骨灰盒中,再埋入地下并于墓穴旁竖立墓碑。一般来说,双人合葬的墓穴大约占用 2.5平米的土地。因此,一亩地只能建265个墓穴,即安葬530个故人。可见,当前的安葬方法和墓穴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成本高。在大城市该问题更为突出,导致墓地比房屋贵,安葬费用昂贵。墓碑林立也破坏自然景观。
塔葬和壁葬属于地面构筑物安葬,人类“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不愿选择塔葬和壁葬。再者,建筑用于塔葬的塔以及用于壁葬的壁虽能多少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塔和壁的建造成本高,无法降低安葬费用。
上述安葬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墓地所存在的弊端已为人所知,人们为解决该问题也提出了多种安葬方法以及基于此的墓地。
专利201010540016.3公开了一种内置集束式塑料管的群葬深井墓穴,其中,在井筒筒壁内,放置集束式塑料管,将地下井筒筒壁的内部空间进一步细化分割,形成蜂窝孔状的深井墓,在集束式塑料管内,多层叠放立体安葬圆柱状棺材或骨灰罐,集束式塑料管与井筒筒壁、圆柱状棺材或骨灰罐之间的空隙采用泥土填充物填充。这种安葬方法或墓穴虽能节约土地,但将多人无差别安葬一处,对此后的祭奠活动带来不便,难以为人接受。
专利201210160707.X公开了生态地下陵园,包括建在地下2.5米以下的陵园部分及建在地面上的生态园林部分,所述生态园林部分中设置有用于连通陵园部分及生态园林部分的多功能大厅,从所述多功能大厅至陵园部分设置有楼梯或/和电梯或/和滚梯;所述陵园部分包括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多层建筑结构,每一层包含有多个用于存放骨灰盒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及用于行走的多条交错的通道;所述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均设置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用于拔升空气的通风井和/或用于采光的采光井;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空调系统;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骨灰盒的单向和/或双向的陵墙。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这种墓地不仅其构造成本高昂,且仍需要专用的大片土地,未能很好解决土地利用效率问题。
此外,也有人提出将骨灰烧结成型而存放于家内等安葬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符合我国的风俗。
殡葬也是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建设惠民、绿色、节地、生态、文明殡葬,树文明新风,促进殡葬事业发展。
如何在符合节地、生态、绿色、文明的殡葬改革号召下厚养薄葬,创新骨灰安葬方式,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仍然是我国殡葬行业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当前安葬方法和墓地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葬方法和基于此安葬方法的公墓,其不仅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符合我国的风俗习惯。更进一步,本发明赋予安葬以及公墓文化内涵,更为人所接受。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采用的安葬方法或公墓既可以集中实施,还易于分散实施,便于利用碎片化土地、空间,方便后人祭奠。这些可以从后续的描述中更为清楚地体现出来。本安葬方法包含骨灰的塑型、骨灰的存储、骨灰(盒)的摆放设计、骨灰墙体的空间规划。特别注重整个安葬形式符合我国风俗、且赋予其文化内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本发明的安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骨灰塑形步骤,通过将骨灰致密化而塑形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骨灰收纳步骤,将所述塑形骨灰收纳入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收纳盒中;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相邻安放的步骤。本发明的安葬方法中通过将骨灰致密化、塑形、装入相应尺寸的塑形骨灰收纳盒中,即可大幅度减少骨灰占用空间,再将多个塑形骨灰收纳盒将相邻安放可进一步节省安葬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在第一实施形态中,所述的骨灰收纳步骤还包括将塑形骨灰收纳盒收装入外装饰盒,所述外装饰盒可以用于收纳相关联的两人的塑形骨灰收纳盒。根据该实施形态,将两个相关联的人,例如,夫妇的骨灰收纳在同一外装饰盒中,不仅合乎我国殡葬习俗,还可进一步实现紧凑收纳骨灰,节省安葬空间。再者,外装饰盒,无论从装饰图样或是材质可以具有更多种变化,更能满足不同人群表达对故人的哀思。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在第一实施形态中,所述安放包括将塑形骨灰收纳盒堆砌成墙体。该实施形态中,通过将塑形骨灰收纳盒直接堆砌成墙体,使得塑形骨灰收纳盒无间隙贴合,可大幅度节省安葬用空间。该实施形态中,塑形骨灰收纳盒可采用石材或通过涂料处理成仿石材、砖材材质质地,增加美观。这样将收纳盒直接堆砌成墙体,如长城墙体造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态,在第二实施形态中,所述安放包括将外装饰盒码放在多层架体上。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将其内收纳有塑形骨灰的外装饰盒码放在多层架体上,可以实现紧凑地骨灰收纳,大幅节省安葬空间。再者,将收纳有塑形骨灰收纳盒的外装饰盒码放在多层架体上,使得安葬空间整体美观,减少缅怀者祭奠时的心理压力、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形态,在第四实施形态中,将所述架体可升降地沉入地下。根据该实施形态,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在外装饰盒中,外装饰盒码放在架体上,将这种状态的架体沉入地下而实现安葬,这不仅符合我国“入土为安”的安葬习俗,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紧凑、节省空间的安葬。本实施形态中,可以将架体从地下升起来,实现安葬不同时间逝去的人,还可以让后人面对自己的先人进行祭奠。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形态,本发明的公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由多个塑形骨灰收纳盒堆砌,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内收纳经致密化而塑形的骨灰。根据该实施形态,通过塑形骨灰收纳盒将经致密化而塑形的骨灰收纳,即可大幅度减少骨灰占用空间,再将多个塑形骨灰收纳盒将相邻安放可进一步节省安葬用空间。此外,将塑形骨灰收纳盒直接堆砌成墙体而构建公墓,使得塑形骨灰收纳盒无间隙贴合,可大幅度节省安葬用空间。此处所述的墙体可以为室内或室外的墙体,可以砌成预定的造型,如长城墙造型,还可以砌成如纪念碑、墓碑的造型。当然还为分隔空间用墙体,只要造型合乎审美要求,对其形状、设置场所并无特别限定。此外,这里所述的墙体堆砌,也指部分采用其他建筑材料如砖材、石材等所完成的堆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形态,本发明的公墓包括:塑形骨灰收纳盒,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内收纳经致密化而塑形的骨灰;多层架体,用于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相邻码放于其上。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形态,通过将塑形骨灰收纳盒码放在多层架体上,可以实现紧凑地骨灰收纳,大幅节省安葬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形态,在第六、七实施形态中,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外侧表面设有身份表示区域。通过设置身份表示区域,无论是公墓采用墙体形式,或采用码放在架体上的形式,均可区别每一个个体,便于后人祭奠。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形态,在第六、七实施形态中,其中,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外侧表面装饰有吉祥花纹纹路。通过在盒体表面设置吉祥花纹纹路,如祥云、水纹、回字纹等可以赋予盒体更多文化内涵,满足不同人群的哀思之情,且能美化整个公墓,酿造祥和氛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形态,在第六实施形态中,其中,所述墙体为长城状墙体、纪念碑墙体、塔体墙体中的一种。根据该实施形态,可以在不同场景下选择不同寓意的墙体。再有,这样的墙体(公墓)可以根据周边环境适应性设置其造型、尺寸,可以利用相应场所的碎片化空间,使之与环境融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形态,在第六实施形态中,其中,还包括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架体沉降于地下并可从地下升起而露出于地面。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可以使用一个架体安葬不同时间逝去的人,在安葬时,将架体从地下升上来,安葬后再沉入地下。这样的结构合乎我国“入土为安”的习俗。同时,还可以在祭奠时将架体升起、露出于地面,使得后人能面对自己的亲人祭奠,更大程度使得祭奠直观、人性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形态,在第七实施形态中,还包括外装饰盒,其用于收纳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所述外装饰盒表面设有装饰区。优选,外装饰盒选用紫檀木精制而成,皮色深沉,包浆亮丽,且箱体造型规矩典雅,箱内有黄绫绸缎,装饰内膛,全榫卯结构,历经百年而不损,把它置于书架之上,一派书香雅气。采用外装饰盒并将之整齐码放在多层架体上,使得安葬空间整体美观,减少缅怀者祭奠时的心理压力、不适。此外,关于架体,优选架体参照文物样式结构设计,古意盎然,木质纹路与紫檀书匣交相呼应,以古籍方式摆放外装饰盒,于分寸间流淌出凝重高洁的清雅气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形态,在第十二实施形态中,所述外装饰盒内分为两个区域,用于收纳两份相关联的塑形骨灰收纳盒。本实施形态中,将两份相关联的骨灰收纳再同一个外装饰盒中,例如将夫妇的骨灰收纳在同一外装饰盒中,不仅合乎我国殡葬习俗,还可进一步实现紧凑收纳骨灰,节省安葬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形态,在第十二、十三实施形态中,所述架体为书架类架体,所述书架类架体设置于室内。采用书架类架体将塑形骨灰收纳盒体或外装饰盒紧邻安放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室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形态,在第十四实施形态中,所述室内为祠堂内。将架体设置在祠堂内,与我国农村地区风俗存在一致性,消除违和感,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农村土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形态,在第十一实施形态中,其中,所述架体为多层塔型架体,包括用于码放塑形骨灰收纳盒的塔身部分和设有照明设备的塔顶部分,所述塔型架体被设置在道路两侧,利用所述升降机构使得塔身部分沉入路面之下,塔顶部分露出于地面。采用该实施形态,可在常态下,将公墓作为一种照明景观,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土地,例如可以设置在庙宇、塔寺、祠堂等道路两侧,还可以设置在公园等风景区内。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概况地讲,本安葬方式解决了传统殡葬占用土地、无地可葬问题,解决了千篇一律毫无创意的骨灰存放方式,解决了公墓空间优化利用的问题,解决了民众对公墓阴森可怖的心理阴影问题。本方法是融合了生态、绿色、文明于一体的新型安葬形式,本安葬形式给公墓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让公墓变成了一处城市休憩的生态景观,让祭扫行为在文明祭扫的前提下更具有人性化,本安葬方式即适应国家殡葬改革的大事,顺应潮流,又充分体现了殡葬改革的科技属性、文化属性、人文属性,且做到了骨灰的保真、保全、保纯,独立完整,携带、存放、祭扫便捷,生态环保。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术语说明
“公墓”,是指多人集中安葬的坟墓或墓地。这里的多人和血缘上的关联性无关。公墓包括中式传统墓型、西式现代墓型、塔葬/壁葬、艺术墓等。
“塑形”,指将骨灰塑造成预定三维形状,优选将焚烧后的骨灰致密化后塑造成预定形状,其中,该过程不添加任何粘合剂等添加材料,使得骨灰保真、保全、保纯,独立完整。致密化、塑形过程不添加任何如粘合剂等添加剂而保持骨灰的原有成分和物理结构,保证骨灰的完整和纯净。致密化,是指消除骨灰颗粒之间的间隙,例如将焚烧后的骨灰装入密封袋中进行抽真空处理,骨灰的粉碎、压紧,将骨灰装入预定形状的模具中压缩或振动、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墙体”,用于构建建筑物或用于空间分隔。包括由本发明的骨灰塑形盒体构建的墙体,还包括使用本发明的塑形骨灰盒体和其他建筑材料构建的墙体。进一步,艺术墙体是指符合一般大众审美的装饰性构建物或墙体。
“塑形骨灰盒体”,用于基本无间隙地收纳经致密化而塑形的骨灰,其形状优选和塑形骨灰形状一致。
“架体”,用于码放塑形骨灰收纳盒或其内收纳有塑形骨灰收纳盒的外装饰盒,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可根据架体的设置空间选择器形状,常见的形状为书架类架体、塔型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公墓墙体局部立面图。
图2为塑形骨灰收纳盒立体图。
图3为另一种公墓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公墓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外装饰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装饰盒内部收纳结构示意图。
图7为塑形骨灰收纳在外装饰内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另一个公墓的实施例示意图,是架体从地下升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中的架体沉入地下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安葬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公墓。如图1所示,公墓1包括堆砌为长城造型的墙体10,所述墙体10包括塑形骨灰收纳盒100,塑形骨灰收纳盒100内收纳有塑形骨灰。
如图1所示,详细参照图2,所述的塑形骨灰收纳盒100为中空长方体,其大小为长200cm、宽134.8cm、高38.1cm,大致为常见建筑用砖的大小。在塑形骨灰收纳盒100为长方体形状时,骨灰也塑形为较盒体稍小的长方体形状。一般将骨灰塑形为与上述收纳盒100 相仿的长方体,其尺寸优选长185mm,宽118.6mm,高30.3mm。
如图2所示,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100正面部分为盒体的盖体110,该盖体110用于封闭盒体主体120。盖体110的表面设置有身份表示区域1101,用于记载所收纳骨灰的故人的身份,包括但不限于其生平、照片等,也可以记载后人对其缅怀文字。塑形骨灰收纳盒100的表示区域1101之外的正面其他部分以及除正面之外的其他表面设置装饰性吉祥图案1102。图2中的装饰性图案为矩形,但该图案可以为诸如浪花、祥云、水纹、回字纹等,还可以为故人喜欢的图案等。
塑形骨灰收纳盒100的材质并无限定,可以为水晶玻璃、PVC材料、石材、硬木等。还可以对塑形骨灰收纳盒100的表面进行如喷涂等表面处理以改变其质感。此外,该实施例1,公墓1的墙体10为长城造型,但墙体可以为纪念碑墙体、塔体的墙体。纪念碑、塔体无论其形状、还是其大小可以因地制宜地灵活设计,从而便于利用碎片化空间。
并且,所述的墙体10的堆砌还可以包括使用其他建筑材料如建筑用砖、石材等。公墓1的墙体10,特别是在和其他建筑材料一起构造墙体时,如构造墓地内墙体、寺院内墙体、祠堂内墙体等符合我国习俗的情况下,墙体10可以为分隔墙体、观景建筑的墙体等。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公墓1也包括上述情形下的建筑物墙体,这大大拓展了公墓可利用空间,增大了碎片化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0与其他建筑材料一起堆砌墙体10时,骨灰可以塑形为长方体之外的其他形状,如人体形、五角星、曲面体等,相应地,塑形骨灰收纳盒100 也仿形为近似形状,以便紧凑地收纳塑形骨灰。在这样的情形下,在构建墙体10时,将建筑材料的断面切割成能够与塑形骨灰收纳盒10的外形相一致的形状,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0镶嵌在建筑材料中而构建墙体10。
本实施例1中,将骨灰塑形处理后,将之收纳到塑形骨灰收纳盒中,首先,将蓬松的骨灰经致密化塑形处理,减少了其体积,再者,收入塑形骨灰收纳盒后更便于将其用于公墓的构建。如上所述,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0构造成墙体10,可以大幅度节省安葬空间,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空间。
此外,如上所述,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0镶嵌在建筑材料中而构建墙体10可以大幅度拓展公墓的设置空间,还可以更充分利用碎片化空间。在该情况下,可以将现有墙体开口而嵌入塑形骨灰收纳盒100,构建公墓。
当然,对塑形骨灰收纳盒100进行适当地质地处理,例如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0处理成建筑材料的质地,并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0制造成不同形状,使得多个骨灰收纳盒100能够拼接成任意图案的墙体10。
将公墓构可造成包括墙体的形式。
此外,也可以先行构建本实施例的公墓,预留已构建成墙体的塑形骨灰收纳盒100给其后逝去的人等。
实施例2
图3是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将沿用实施例1中的标号,并且,省略相同构成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采用外装饰盒20收纳塑形骨灰收纳盒10并将外装饰盒20相邻码放在架体200上。下面对实施例 2的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公墓2包括其内收纳有塑形骨灰收纳盒10的外装饰盒20和多层架体200。
如图5、6所示,外装饰盒20包括盒主体21、内部收纳结构22、盖体23。其中,盒主体21和盖体可采用木材、PVC材料等,其外表面可以根据需要适宜地进行各种装饰,如本实施例中盖体23的上表面装饰军章。内部收纳结构22例如通过粘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盒主体21内,其内侧形成塑形骨灰收纳盒10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外装饰盒为书匣状,但显然本发明的外装饰盒不限于此。如图7所示,内部收纳结构22设置有两个收纳空间,用于收纳具有关联性,如夫妻关系的两个塑形骨灰收纳盒10。上述表面装饰并不限于军章,还可以为镰刀和斧头,或照片等。
多层架体200为书架类架体,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隔板210,相邻的隔板210之间形成收纳外装饰盒20的空间,相邻隔板之间的上下间距略大于外装饰盒20的高度。
本实施方式中,外装饰盒的尺寸优选:长313mm,宽231mm,高68mm。外装盒内部收纳结构例如可以为能够收纳塑形骨灰收纳盒10的结构即可。可以将泡沫收纳于外装饰盒内且泡沫开口成能收纳塑形骨灰收纳盒10的结构,例如下凹结构,其尺寸与塑形骨灰收纳盒10一致。
图3示出了书架类型的架体,但架体并不限于次,例如,架体可根据公墓2的构建空间设置成塔型架、半圆形架体等。显然,如此将骨灰摆放,可显著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收装在外装饰盒20内,通过将外装饰盒20相邻码放在架体200上构成公墓2。但也可以直接将塑形骨灰装入外装饰盒20内而省去塑形骨灰收纳盒10。再者,如果采用具有装饰性的材料构造塑形骨灰收纳盒10,也可以直接将之相邻码放在架体200上。
本实施例2中,架体200沿着室内的墙体设置,但也不限于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例如,在室内空间内等距摆放架体200。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室内空间可以是公共墓地内的建筑内,更有选祠堂内空间。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架体公墓,其室内面积为12平米,室内高度为3.5米,由此形成的公墓可陈列788名故人骨灰。和传统公墓560人/亩相比较,本发明公墓的效率呈现飞跃式提高。
实施例3
图8实施例3的公墓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2相同的构成将沿用相同标号,并且,省略相同构成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架体30可升降地沉入地下。
图8示意了公墓3的架体30从地下升起的状态。如图所示,架体30为六角塔型,包括底座31、中间架体32、顶部33。塑形骨灰收纳盒10或外装饰盒20相邻码放在中间架体32上。本实施例中,中间架体为4层,其层间距与塑形骨灰收纳盒10或外装饰盒20 高度相同。顶部33与中间架体32之间的间距大致与中间架体层间距相同,顶部内设置有照明设备34,顶部的顶板为太阳能板,用于为照明设备34供电。
图7为将图6中的架体30沉入地面的状态示意图。在该状态下,只有架体30的顶部33露出于地面,用作照明装置。该实施例中,公墓3设置于道路两侧,可高效率利用碎片化空间。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将架体30升降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以是任何公知的结构,例如将齿条设置在架体30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的齿轮与齿条啮合而使得齿条带动架体 30升起,电机反转而使得架体30沉入地面。
本实施例中,架体的层数等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此外,公墓3也不限于设置在道路两侧,例如,通过增多顶部层数和高度,形成露出于地面的塔体,作为景观设置在合适的地方等。
架体30采用PVC材料等制造,这样的架体轻量、耐腐蚀、造价低。
实施例4
下面结合图9对本发明的安葬方法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安葬方法包括骨灰塑形步骤S100,骨灰收纳步骤S200以及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S300。
骨灰塑形步骤100中,通过将骨灰致密化而塑形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人体火化之后,骨灰一般处于蓬松状态,其体积大。在现有安葬方法中,骨灰一般不经处理而收纳在骨灰盒中,因而,现在的安葬方法下,骨灰盒比较大,其体积大致为340mm×240mm× 240mm。本实施例中,通过致密化处理首先将骨灰中的气体除去,将骨灰的体积缩小,例如将之塑形成尺寸为185mm×118.6mm×30.3mm的砖形。当然,骨灰的塑形形状并不局限于砖形,根据构建公墓的样式,可以塑形为任意形状,但要使得骨灰致密化、体积减小。
在收纳步骤S200中,将在骨灰塑形步骤S100中塑形的骨灰收纳入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收纳盒10中。塑形骨灰收纳盒10如前所述,一般采用和塑形骨灰相同的形状,其尺寸选取为略大于塑形骨灰以便于将塑形骨灰收纳。
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S300中,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10相邻安放。这里,相邻安放可以为多个塑形骨灰收纳盒10相互紧贴安放,例如像书本一本挨一本码放在架体上,还可以为将塑形骨灰收纳盒10堆砌成墙体。关于塑形骨灰收纳盒10的安放或墙体的堆砌已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详述,在此不再重复。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公墓的构成、其构成要素的描述以及其达到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也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可以为,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与其他建筑材料堆砌墙体的步骤。
此外,如前述实施例的描述那样,采用本实施例的安葬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安葬空间、提高碎片化空间(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参照上述实施例1-3的描述,这样的技术效果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为了简洁起见,在此略去其详细描述。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词语“第一、第二”等类似用语,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其后列出的内容;它不排除其它的元件或步骤。因此,其应当诠释为指定所提到的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或部件及其组群。因此,表述“包括装置A和B的设备”不应局限为仅由部件A和B组成的设备。
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与该实施例结合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本说明书各处出现的用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但可以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能够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如从本公开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那样。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Claims (17)

1.一种安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骨灰塑形步骤,通过将骨灰致密化而塑形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
骨灰收纳步骤,将所述塑形骨灰收纳入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收纳盒中;
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相邻安放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葬方法,其中,所述的骨灰收纳步骤还包括将塑形骨灰收纳盒收装入外装饰盒,所述外装饰盒可以用于收纳相关联的两人的塑形骨灰收纳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葬方法,其中,所述安放包括将塑形骨灰收纳盒堆砌成墙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葬方法,其中,所述安放包括将外装饰盒码放在多层架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葬方法,其中,还包括将所述架体可升降地沉入地下的步骤。
6.一种公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由多个塑形骨灰收纳盒堆砌,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内收纳经致密化而塑形的骨灰。
7.一种公墓,包括:
塑形骨灰收纳盒,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内收纳经致密化而塑形的骨灰;
多层架体,用于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相邻码放于其上。
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外侧表面设有身份表示区域。
9.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外侧表面装饰有吉祥花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墙体为长城状墙体、纪念碑墙体、塔体墙体、艺术造型墙体中的一种。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墓,其中,还包括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架体沉降于地下并可从地下升起而露出于地面。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墓,其中,还包括外装饰盒,其用于收纳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所述外装饰盒表面设有装饰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外装饰盒内分为两个区域,用于收纳两份相关联的塑形骨灰收纳盒。
14.如权利要求12,13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架体为书架类架体,所述书架类架体设置于室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室内为祠堂内。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公墓,其中,所述架体为多层塔型架体,包括用于码放塑形骨灰收纳盒的塔身部分和设有照明设备的塔顶部分,所述塔型架体被设置在道路两侧,利用所述升降机构使得塔身部分沉入路面之下,塔顶部分露出于地面。
17.一种安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骨灰塑形步骤,通过将骨灰致密化而塑形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
骨灰收纳步骤,将所述塑形骨灰收纳入预定形状的塑形骨灰收纳盒中;
塑形骨灰收纳盒安放步骤,将多个所述塑形骨灰收纳盒与其他建筑材料堆砌墙体的步骤。
CN202111134304.3A 2021-09-27 2021-09-27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Pending CN113982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4304.3A CN113982362A (zh) 2021-09-27 2021-09-27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4304.3A CN113982362A (zh) 2021-09-27 2021-09-27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2362A true CN113982362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3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4304.3A Pending CN113982362A (zh) 2021-09-27 2021-09-27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236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866U (ja) * 1991-07-26 1993-04-16 敏男 米山 簡素型の墓及びその集合体
KR20030022195A (ko) * 2003-02-07 2003-03-15 최문성 납골묘
CN102943588A (zh) * 2012-11-29 2013-02-27 于寅辰 立体墓葬墓穴地
CN207017753U (zh) * 2017-07-03 2018-02-16 上海迷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地下墓葬装置
CN110507509A (zh) * 2019-07-03 2019-11-29 浙江祥泰礼仪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骨灰压缩方法
CN210205262U (zh) * 2018-10-11 2020-03-31 江西汇善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概念骨灰盒
CN213356808U (zh) * 2020-06-11 2021-06-04 青萌文化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安葬骨灰盒的升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866U (ja) * 1991-07-26 1993-04-16 敏男 米山 簡素型の墓及びその集合体
KR20030022195A (ko) * 2003-02-07 2003-03-15 최문성 납골묘
CN102943588A (zh) * 2012-11-29 2013-02-27 于寅辰 立体墓葬墓穴地
CN207017753U (zh) * 2017-07-03 2018-02-16 上海迷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地下墓葬装置
CN210205262U (zh) * 2018-10-11 2020-03-31 江西汇善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概念骨灰盒
CN110507509A (zh) * 2019-07-03 2019-11-29 浙江祥泰礼仪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骨灰压缩方法
CN213356808U (zh) * 2020-06-11 2021-06-04 青萌文化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安葬骨灰盒的升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9776B2 (en) Modular columbarium system
US20170138083A1 (en) Multi-use park for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EP0248894A1 (en) Storage and display system
Hariyono Vertical cemetery
CN103821348A (zh) 一种节地且便于祭祀的地下公墓
TW201305417A (zh) 現代環保型公墓園
CN107100416A (zh) 一种环保型塔陵
US6799399B2 (en) Burial structure for the interment of human remains and significant memorabilia
CN113982362A (zh) 安葬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公墓
JP2009235697A (ja) 合祀墓
CN107327205A (zh) 一种新颖的立体葬
CN202645115U (zh) 楼塔碑万国公墓
CN111535651A (zh) 一种绿色生态陵园
CN201443222U (zh) 骨灰盒安置寝
CN201874293U (zh) 一种室内可移动坟墓
CN208106047U (zh) 一种体面且工程量小节地能力强的节地墓
CN205476803U (zh)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CN203175141U (zh) 一种立体园林公墓
CN204876780U (zh) 家族式组合墓碑
CN210342865U (zh) 一种单体的微缩墓室楼
CN210264133U (zh) 地下公墓
CN108691453A (zh) 多功能组合式生态公墓
CN2680789Y (zh) 立体式构架安放墓
CN209742474U (zh) 一种树形墓葬结构
CN110374396A (zh) 一种体面且工程量小节地能力强的节地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