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6803U -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6803U
CN205476803U CN201620169818.0U CN201620169818U CN205476803U CN 205476803 U CN205476803 U CN 205476803U CN 201620169818 U CN201620169818 U CN 201620169818U CN 205476803 U CN205476803 U CN 205476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in pit
district
grave
layer
vi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98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维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698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6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6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68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建筑部分,该地下建筑部分含有立体式墓穴层(1)、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立体式墓穴层(1)内设有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别墅式墓穴层(2)内设有别墅型墓穴(22),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内设有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集绿色休闲和纪念先人于一体,不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殡葬需求,还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土地资源。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符合国家倡导的殡葬行业改革的历史性要求,全国推广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必将成为我国的殡葬行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殡葬服务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骨灰安葬方式和设置有土葬、海葬、播撒、植树深埋、骨灰堂、公墓等。土葬是传统的埋葬方式,应占用大量耕地而限制使用。海葬是一种新的方式,虽然不占用耕地,但是,由于没有给后人纪念过逝的人留下纪念的地方如墓碑等,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时相差较大,目前,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火葬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埋葬方式,而存放火葬后的骨灰,地上陵园是主要设施,由于中国人均耕地较少,地上陵园存在着浪费土地资源和财力物力的缺点,长期下去,地上陵园也会占用大量的耕地,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如果继续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每年至少要占十万亩的土地,而且还得要大量的木材及石材,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推动殡葬改革“节约方寸土、留于子孙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地上陵园占用土地资源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一座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可以从而容纳骨灰30万,我国只需建设5万座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便可以使用千年,每座陵园占地20亩,共需100万亩,每年可以节省土地1000万亩,木材20亿方。符合国家倡导的殡葬行业改革的历史性要求,全国推广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必将成为我国的殡葬行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建筑部分,该地下建筑部分含有至少一层立体式墓穴层、至少一层别墅式墓穴层和至少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立体式墓穴层内设有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别墅式墓穴层内设有多个别墅型墓穴,家族祖墓式墓穴层内设有庙型墓穴、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
立体式墓穴层、别墅式墓穴层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均含有从边缘向中央依次设置 的配套服务区、墓葬区和商品休息区。
立体式墓穴层、别墅式墓穴层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均还包括电梯区,每个电梯区均位于商品休息区的中央。
配套服务区内含有祭奠室、逝者怀念室、办公室、播音室和卫生间。
配套服务区内含有餐厅、医务室、监控室、逝者生前爱好室和故人动漫室。
配套服务区内含有停车区、祭奠室、餐厅和休息厅。
该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位于立体式墓穴层的墓葬区内,该别墅型墓穴位于别墅式墓穴层的墓葬区内,所述庙型墓穴、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位于家族祖墓式墓穴层的墓葬区内。
该地下建筑部分为圆柱形,配套服务区、墓葬区和商品休息区均为圆环形,墓葬区套设于配套服务区和商品休息区之间,墓葬区内设有连通配套服务区和商品休息区的通道。
所述至少一层立体式墓穴层、至少一层别墅式墓穴层和至少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按照由地面向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绿色生态地下陵园还包括位于地上的地上部分,该地上部分为公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集绿色休闲和纪念先人于一体,不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殡葬需求,还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土地资源。一座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可以容纳骨灰30万,我国只需建设5万座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便可以使用千年,每座陵园占地20亩,共需100万亩,每年可以节省土地1000万亩,木材20亿方。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符合国家倡导的殡葬行业改革的历史性要求,全国推广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必将成为我国的殡葬行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绿色生态地下陵园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配套服务区11、墓葬区12和商品休息区13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立体式墓穴层;2、别墅式墓穴层;3、家族祖墓式墓穴层;
11、配套服务区;12、墓葬区;13、商品休息区;14、电梯区;15、通道;
21、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2、别墅型墓穴;23、庙型墓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建筑部分,该地下建筑部分含有至少一层立体式墓穴层1、至少一层别墅式墓穴层2和至少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立体式墓穴层1内设有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别墅式墓穴层2内设有多个别墅型墓穴22,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内设有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图1至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立体式墓穴层1内设有多层立体式墓穴,具体的该多层立体式墓穴为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可以为现有的骨灰存放架,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含有多个隔间,每个隔间可以存放一或两个骨灰盒及贡品,立体式墓穴层1主要适合于工薪阶层个人或夫妻的骨灰存放需要。别墅式墓穴层2内设有多个别墅型墓穴22,别墅型墓穴22为花园别墅模型,一个别墅型墓穴22内可以存放一或两个骨灰盒及贡品,别墅式墓穴层2主要适合于高端客户个人或夫妻的骨灰存放需要。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内设有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庙型墓穴23为我国传统的庙宇建筑模型,庙型墓穴23主要用于存在家族成员的骨灰,一个别墅型墓穴22内最多可以存放几十个骨灰盒及贡品;塔型墓穴为佛塔模型,塔型墓穴也主要用于存在家族成员的骨灰,一个塔型墓穴内最多可以存放几十个骨灰盒及贡品;塔型墓穴为佛塔模型,塔型墓穴也主要用于存在家族成员的骨灰,一个塔型墓穴内最多可以存放几十个骨灰盒及贡品;教堂型墓穴为教堂模型,教堂型墓穴也主要用于存在家族成员的骨灰,一个教堂型墓穴内最 多可以存放几十个骨灰盒及贡品;清真寺型墓穴为清真寺模型,清真寺型墓穴也主要用于存在家族成员的骨灰,一个清真寺型墓穴内最多可以存放几十个骨灰盒及贡品,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主要适合于较大家族的骨灰存放需要,同行还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信仰,体现中华文化包容融合的理念,上述模型均为微缩模型,模型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木材和石材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上述构造设计,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不但大大的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殡葬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墓穴”为存放骨灰盒的基本单元,如在立体式墓穴层1,一个墓穴即为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中的一个隔间;如在别墅式墓穴层2,一个墓穴即为一个花园别墅模型;如在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一个墓穴即为一个庙宇建筑模型、佛塔模型、教堂模型或清真寺模型。立体式墓穴层1中一个隔间型墓穴的占地面积小于别墅式墓穴层2中一个别墅型墓穴22的占地面积,别墅式墓穴层2中一个别墅型墓穴22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中一个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或清真寺型墓穴的占地面积。一个花园别墅模型的体积大于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中一个隔间的容积,一个庙宇建筑模型、佛塔模型、教堂模型或清真寺模型的体积大于等于一个花园别墅模型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立体式墓穴层1、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均含有从边缘向中央依次设置的配套服务区11(可以称为外部区域)、墓葬区12(可以称为中部区域)和商品休息区13(可以称为内部区域),商品休息区13用于客户购买祭奠商品及休息,不同的功能区分立设置可以便于祭奠。另外,立体式墓穴层1、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均还包括电梯区14,每个电梯区14均位于商品休息区13的中央,如图2至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立体式墓穴层1的配套服务区11内含有祭奠室、逝者怀念室、办公室、播音室、卫生间、餐厅、医务室、监控室、逝者生前爱好室。该逝者生前爱好室内设有播放故人生前爱好的动漫影像及音乐。客户可以先在商品休息区13购买祭祀商品然后在墓葬区12摆放,再将骨灰盒送往祭奠室进行祭奠,祭奠室内设有根据我国传统模式设计的祭奠设备,该祭奠设备也可以进行绿色环保改良,以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客户在祭奠完成后,可以在还念餐厅用餐共同还念逝者。
在本实施例中,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配套服务区11内均含有停车区、祭奠室、餐厅和休息厅。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配套服 务区11内可以含有立体式墓穴层1的配套服务区11内逝者怀念室、办公室、播音室、卫生间、医务室、监控室、逝者生前爱好室。立体式墓穴层1的配套服务区11内也可以含有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配套服务区11内的停车区、祭奠室、餐厅和休息厅。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位于立体式墓穴层1的墓葬区12内,该别墅型墓穴位于别墅式墓穴层2的墓葬区12内,该庙型墓穴、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位于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墓葬区12内。立体式墓穴层1的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的每个隔间的占地面积为0.4平方米至0.8平方米,该隔间内使用的骨灰盒可以为传统形式的骨灰盒,或者该隔间内使用的骨灰盒也可以为别墅模型的骨灰盒,该骨灰盒内可以安放一个或两个人的骨灰。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的上部可以点缀装饰品以起到美观的效果。别墅式墓穴层2的墓葬区12中的别墅型墓穴22为平层设计,即别墅型墓穴22仅位于别墅式墓穴层2的墓葬区12的地上,一个别墅型墓穴22的上方不会有其他的别墅型墓穴22,相邻的两个别墅型墓穴22只能前后左右相邻不能上下相邻。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墓葬区12中的墓穴(包括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也为平层设计,即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墓葬区12中的墓穴仅位于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墓葬区12的地上,一个墓穴的上方不会有其他的墓穴,相邻的两个墓穴只能前后左右相邻不能上下相邻。
在本实施例中,该地下建筑部分为圆柱形,配套服务区11、墓葬区12和商品休息区13均为圆环形,墓葬区12套设于配套服务区11和商品休息区13之间,如图5所示,墓葬区12内设有连通配套服务区11和商品休息区13的通道15。墓葬区12被通道15分割为多个扇形区域,通道15的两侧可以设置玻璃幕墙或不透明的墙体。电梯区14内设置多部观光电梯。具体的,墓葬区12内设有4条至8条通道15,电梯区14内设置4部至8部观光电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式墓穴层1、至少一层别墅式墓穴层2和至少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可以按照由地面向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图1中,该地下建筑部分有4层,两层立体式墓穴层1、一层别墅式墓穴层2和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按照由地面向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立体式墓穴层1在别墅式墓穴层2的上方,别墅式墓穴层2在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上方。该地下建筑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计 方式,如立体式墓穴层1、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位于最上层、或最下层、或中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绿色生态地下陵园还包括位于地上的地上部分,该地上部分为公园,该公园可以设置有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等绿色生态景观,以方便市民休息娱乐。
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建筑部分和位于地上的地上部分,地下建筑部分为地下陵园,地上部分为公园,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集绿色休闲和纪念先人于一体,不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殡葬需求,还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土地资源。一座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可以容纳骨灰30万,我国只需建设5万座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便可以使用千年,每座陵园占地20亩,共需100万亩,每年可以节省土地1000万亩,木材20亿方。该绿色生态地下陵园符合国家倡导的殡葬行业改革的历史性要求,全国推广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必将成为我国的殡葬行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建筑部分,该地下建筑部分含有至少一层立体式墓穴层(1)、至少一层别墅式墓穴层(2)和至少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立体式墓穴层(1)内设有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别墅式墓穴层(2)内设有多个别墅型墓穴(22),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内设有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立体式墓穴层(1)、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均含有从边缘向中央依次设置的配套服务区(11)、墓葬区(12)和商品休息区(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立体式墓穴层(1)、别墅式墓穴层(2)和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均还包括电梯区(14),每个电梯区(14)均位于商品休息区(13)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配套服务区(11)内含有祭奠室、逝者怀念室、办公室、播音室和卫生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配套服务区(11)内含有餐厅、医务室、监控室、逝者生前爱好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配套服务区(11)内含有停车区、祭奠室、餐厅和休息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该多层立体式骨灰存放架(21)位于立体式墓穴层(1)的墓葬区(12)内,该别墅型墓穴位于别墅式墓穴层(2)的墓葬区(12)内,所述庙型墓穴(23)、塔型墓穴、教堂型墓穴和清真寺型墓穴中的一种或多种位于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的墓葬区(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该地下建筑部分为圆柱形,配套服务区(11)、墓葬区(12)和商品休息区(13)均为圆环形,墓葬区(12)套设于配套服务区(11)和商品休息区(13)之间,墓葬区(12)内设有连通配套服务区(11)和商品休息区(13)的通道(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立体式墓穴层(1)、至少一层别墅式墓穴层(2)和至少一层家族祖墓式墓穴层(3)按照由地面向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生态地下陵园还包括位于地上的地上部分,该地上部分为公园。
CN201620169818.0U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6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9818.0U CN205476803U (zh)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9818.0U CN205476803U (zh)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6803U true CN20547680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98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6803U (zh)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6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9619A (zh) * 2017-03-02 2017-05-10 杭州强特科技有限公司 墓葬系统及墓葬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9619A (zh) * 2017-03-02 2017-05-10 杭州强特科技有限公司 墓葬系统及墓葬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rg Crisis and ambition: tombs and burial customs in third-century CE Rome
Krautheimer et al. Early christian and byzantine architecture
US20170138083A1 (en) Multi-use park for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Afla et 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cemeter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lay burial practices in Kuala Lumpur metropolitan region
CN205476803U (zh) 一种绿色生态地下陵园
Semple et al. Landmarks of the dead: Exploring Anglo-Saxon mortuary geographies
Patrich Studies in the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of Caesarea Maritima: caput Judaeae, metropolis Palaestinae
Mackey Chapter 11 Elite Residences at Farfán a comparison of the Chimú and Inka occupations
Pilarczyk et al.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Ways for Shaping the Landscapes of Municipal Cemeteries in Szczecin: Proposals of Changes in the Shaping of Municipal Cemeteries
Evangelidis The Archaeology of Roman Macedonia: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
Horst A pilgrimage home: tombs, burial and belonging in Jamaica
Patrich Early Christian Churches in the Holy Land
Plevoets et al. Landscape for Mourning–Adaptive Reuse of a Rural Church and its Surroundings as an urn Cemetery
Bhatt Cemeteries as healing landscapes
Palánová et al. Sustainability of existing areas of historic cemeteries in the city organism: A Czech case study
Afla Spatial regeneration of Muslim burial practic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of Kuala Lumpur and Jakarta
CN214659251U (zh) 一种多功能万手观音工艺型公益坟墓
Siwicki Notes from Rome 2021–22
Yamaç Funerary Architecture of Koramaz Valley
Timofeev et al. Museum Necropoleis of St. Petersburg. A Brief History
Baker The Future of Cemetery Design
Cömertler Cemeteries"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Ullrich Life in Death: Addressing Heterotopic Burial Spaces by Re-Introducing Burial Rituals into the Inner-City of Pretoria
Albert Stoneleigh as a Case Study in Architectural and Land Preservation
Ypil Tayabas City Colonial Era Cemeteries: A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S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