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1963B -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81963B CN113981963B CN202111405052.3A CN202111405052A CN113981963B CN 113981963 B CN113981963 B CN 113981963B CN 202111405052 A CN202111405052 A CN 202111405052A CN 113981963 B CN113981963 B CN 1139819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collar
- cylinder
- upper positioning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8—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66—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桩口支撑装置,其包括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上定位筒套设于下支撑筒的上端;b、将步骤a中制作的支撑装置的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且其上端凸出于地面;c、将上定位筒向外翻转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d、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将下支撑筒与桩孔孔壁压紧固定。本发明的支撑装置采用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的设计,将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并固定支护,上定位筒于桩孔顶端桩口支护,进而可有效通过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对桩孔的上端和下端孔壁进行支护防止桩口出现坍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孔的防护非常重要,尤其是桩孔的桩口,容易因雨水灌注等造成桩口坍塌等,尤其是在在桩孔内存在软弱土层时,大量雨水灌入,就容易造成坍孔,严重影响了质量问题,更有甚者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利用支护装置对桩孔内壁进行支护固定,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灌注过程中容易出现桩孔上端桩口坍孔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解决了在桩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孔上端桩口坍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桩口支撑装置,其包括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上定位筒套设于下支撑筒的上端;
b、将步骤a中制作的支撑装置的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且其上端凸出于地面;
c、将上定位筒向外翻转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d、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将下支撑筒与桩孔孔壁压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支撑筒为圆筒形结构,下支撑筒的上端缘内侧向上延伸形成挡水护筒。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由金属板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筒上设有数条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从上定位筒的上端延伸至靠近其下端,以便于上定位筒在弯折固定时便于展开。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项圈、插杆和项圈头,所述项圈头固定装设于项圈的一端,项圈的另一端穿过项圈头形成环状结构且能够单向放大调节,所述项圈上装设有多个所述插杆。
优选的,所述项圈头内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凸齿,所述项圈上对应设置有齿槽,所述项圈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孔且通过项圈上的齿槽和限位孔内的凸齿啮合固定,且项圈背离齿槽的一侧与限位孔侧壁之间具有间距,当项圈扩大时,齿槽能够脱离凸齿。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所述项圈通过项圈和项圈头上对应设置的齿槽和凸齿实现单向放大设置,当需要对支撑装置进行固定时,放大项圈将下支撑筒与桩孔孔壁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项圈回缩影响支撑装置的固定,造成进一步影响桩孔孔壁的支护。
优选的,所述插杆设有4组,且通过固定套装设于所述项圈上,且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杆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两侧的定位块,其中,插杆与限位槽位于固定套的相对两侧。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所述固定套与项圈之间在作用力较大时可产生相对移动,所述限位孔用于外接安装装置对固定组件的项圈进行放大时进行对接限位,可保证插杆的位置不会因为项圈的变大而出现位置变化,进而保证插杆固定的稳定性,另所述定位块的设置可有效提高插杆在插入桩孔孔壁时的固定效果。同时,所述定位块类似活动倒钩设计,当插杆插入桩孔孔壁的土体时,定位块向内收缩,使插杆能顺利扎入土中,当插杆出现向外滑出时定位块会张开,使其不易拔出,进而提高了固定组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块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定位块的前端枢装于安装槽内,后端通过弹簧固定装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槽璧的下侧缘凸设有限位台,所述定位块的下端对应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于所述限位台的内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将上定位筒向外翻折后,手动拉伸固定装置的项圈,使项圈靠近上定位筒边缘后,将插杆穿过上定位筒后与地面固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人工将固定装置放入下支撑筒内,然后将固定装置的插杆穿过下支撑筒后插入桩孔的孔壁内,边插插杆,边放大项圈,直至完成固定装置的安装。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支撑装置采用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的设计,将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上定位筒于桩孔顶端支护,并通过固定组件装设于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内进行固定。调节固定组件的项圈大小将支撑装置的下支撑筒贴附于桩孔内壁进行固定,同时将上定位筒翻转弯折贴附于地面固定,进而可有效通过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对桩孔的上端和下端孔壁进行支护防止桩口坍孔,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2、本发明所述项圈采用单向放大设置,通过项圈和项圈头上对应设置的齿槽和凸齿设置,当需要对支撑装置进行固定时,放大项圈进而将支撑装置对桩孔孔壁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项圈回缩影响支撑装置的固定。
3、本发明的下支撑筒的上端缘内侧向上凸伸形成的挡水护筒在水下灌注桩孔时起到挡水作用,可有效防止桩口坍孔,提高了桩孔支护和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支撑装置与固定装置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插杆的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支撑装置1、上定位筒1a、撕裂缝11a、下支撑筒1b、挡水护筒1c、固定装置2、项圈2a、齿槽21a、插杆2b、本体21b、安装槽211b、弹簧212b、限位台213b、定位块22b、限位块221b、项圈头2c、限位孔21c、凸齿22c、固定套2d、限位槽21d。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桩口支撑装置1,其包括上定位筒1a和下支撑筒1b,上定位筒1a套设于下支撑筒1b的上端。所述上定位筒1a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支撑筒1b为圆筒形结构,下支撑筒1b的上端缘内侧向上延伸形成挡水护筒1c。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筒1a和下支撑筒1b由金属板加工制成。
所述上定位筒1a上设有数条撕裂缝11a,所述撕裂缝11a从上定位筒1a的上端延伸至靠近其下端。以便于在安装上定位筒1a时能实现快速安装。
b、将步骤a中制作的支撑装置1的下支撑筒1b装设于桩孔内,且其上端凸出于地面;
c、将上定位筒1a向外翻转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固定装置2固定在地面上;具体的,将上定位筒1a向外翻折后,手动拉伸固定装置2的项圈2a,使项圈2a靠近上定位筒1a边缘后,将插杆2b穿过上定位筒1a后与地面固定。
d、通过多个固定装置2将下支撑筒1b与桩孔孔壁压紧固定。具体的,人工将固定装置2放入下支撑筒1b内,然后将固定装置2的插杆2b穿过下支撑筒1b后插入桩孔的孔壁内,边插插杆2b,边放大项圈2a,直至完成固定装置2的安装。通常情况下,下支撑筒的长度为30-80cm,因此,通过人工操作接口完成固定装置的安装及下支撑筒的固定。
请参阅图2到图4,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项圈2a、插杆2b和项圈头2c,所述项圈头2c固定装设于项圈2a的一端,项圈2a的另一端穿过项圈头2c形成环状结构且能够单向放大调节,所述项圈2a上装设有多个所述插杆2b。所述项圈头2c内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限位孔21c,所述限位孔21c内设有凸齿22c,所述项圈2a上对应设置有齿槽21a。所述项圈2a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孔21c且通过项圈2a上的齿槽21a和限位孔21c内的凸齿22c啮合固定,且项圈2a背离齿槽21a的一侧与限位孔21c侧壁之间具有间距,当项圈2a扩大时,齿槽21a能够脱离凸齿22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杆2b设有4组,且通过固定套2d装设于所述项圈2a上,且所述固定套2d上开设有限位槽21d,所述插杆2b包括本体21b和设置于本体21b两侧的定位块22b,其中,插杆2b与限位槽21d位于固定套2d的相对两侧。当下支撑筒的长度较长,例如大于1m后,则需配合专用安装装置进行安装;具体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杆和伸缩杆,伸缩杆垂直与安装杆,并绕安装杆一周分布,该伸缩杆插入限位槽内以与固定装置配合,然后通过安装装置将固定装置放入下支撑筒内设定的位置后,控制伸缩杆伸长,从而使项圈扩大,同时使插杆插入土层内,实现安装,实现下支撑筒的安装固定。
所述本体21b上开设有安装槽211b,所述定位块22b装设于所述安装槽211b内,且定位块22b的前端枢装于安装槽211b内,后端通过弹簧212b固定装设于安装槽211b内,所述安装槽211b槽璧的下侧缘凸设有限位台213b,所述定位块22b的下端对应凸设有限位块221b,所述限位块221b于所述限位台213b的内侧移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桩口支撑装置(1),其包括上定位筒(1a)和下支撑筒(1b),上定位筒(1a)套设于下支撑筒(1b)的上端;
b、将步骤a中制作的支撑装置(1)的下支撑筒(1b)装设于桩孔内,且其上端凸出于地面;
c、将上定位筒(1a)向外翻转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固定装置(2)固定在地面上;
d、通过多个固定装置(2)将下支撑筒(1b)与桩孔孔壁压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筒(1a)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支撑筒(1b)为圆筒形结构,下支撑筒(1b)的上端缘内侧向上延伸形成挡水护筒(1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筒(1a)和下支撑筒(1b)由金属板加工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筒(1a)上设有数条撕裂缝(11a),所述撕裂缝(11a)从上定位筒(1a)的上端延伸至靠近其下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项圈(2a)、插杆(2b)和项圈头(2c),所述项圈头(2c)固定装设于项圈(2a)的一端,项圈(2a)的另一端穿过项圈头(2c)形成环状结构且能够单向放大调节,所述项圈(2a)上装设有多个所述插杆(2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头(2c)内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限位孔(21c),所述限位孔(21c)内设有凸齿(22c),所述项圈(2a)上对应设置有齿槽(21a),所述项圈(2a)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孔(21c)且通过项圈(2a)上的齿槽(21a)和限位孔(21c)内的凸齿(22c)啮合固定,且项圈(2a)背离齿槽(21a)的一侧与限位孔(21c)侧壁之间具有间距,当项圈(2a)扩大时,齿槽(21a)能够脱离凸齿(22c)。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b)设有4组,且通过固定套(2d)装设于所述项圈(2a)上,且所述固定套(2d)上开设有限位槽(21d),所述插杆(2b)包括本体(21b)和设置于本体(21b)两侧的定位块(22b),其中,插杆(2b)与限位槽(21d)位于固定套(2d)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b)上开设有安装槽(211b),所述定位块(22b)装设于所述安装槽(211b)内,且定位块(22b)的前端枢装于安装槽(211b)内,后端通过弹簧(212b)固定装设于安装槽(211b)内,所述安装槽(211b)槽璧的下侧缘凸设有限位台(213b),所述定位块(22b)的下端对应凸设有限位块(221b),所述限位块(221b)于所述限位台(213b)的内侧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上定位筒(1a)向外翻折后,手动拉伸固定装置(2)的项圈(2a),使项圈(2a)靠近上定位筒(1a)边缘后,将插杆(2b)穿过上定位筒(1a)后与地面固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人工将固定装置(2)放入下支撑筒(1b)内,然后将固定装置(2)的插杆(2b)穿过下支撑筒(1b)后插入桩孔的孔壁内,边插插杆(2b),边放大项圈(2a),直至完成固定装置(2)的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05052.3A CN113981963B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05052.3A CN113981963B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81963A CN113981963A (zh) | 2022-01-28 |
CN113981963B true CN113981963B (zh) | 2022-11-15 |
Family
ID=7975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05052.3A Active CN113981963B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8196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018306B1 (nl) * | 2017-02-03 | 2018-08-28 | European Found Group B V | Avegaar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boorpalen |
CN210066771U (zh) * | 2019-05-05 | 2020-02-14 | 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运用高压旋喷止水桩的基坑维护结构 |
CN212375849U (zh) * | 2020-04-22 | 2021-01-19 | 广东裕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人工挖孔桩结构 |
-
2021
- 2021-11-24 CN CN202111405052.3A patent/CN11398196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81963A (zh) | 2022-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81963B (zh) |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 |
CN216339592U (zh) |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结构 | |
CN114045820A (zh) | 一种防止灌注桩坍孔的支护方法 | |
CN113981960B (zh) | 一种用于防止灌注桩坍孔的支护结构 | |
CN209368877U (zh) | 逆作法钢管柱与钢筋笼活动式连接装置 | |
CN214832673U (zh) | 一种灌注桩桩心对中装置 | |
CN211144001U (zh) | 一种预埋式围栏杆 | |
CN205558268U (zh) | 用于混凝土梁模板支撑的可调顶杆 | |
CN212375873U (zh)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6275746U (zh) | 一种防灌注桩坍孔支护装置用安装装置 | |
KR101840172B1 (ko) | 강관캡을 이용한 2열식 자립공법 | |
JPH11107274A (ja) | 拡底杭の先端部補強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 |
CN218090901U (zh) | 一种防止人工挖孔桩成孔坍塌的支撑装置 | |
JP7356106B2 (ja) | 構真柱の建て込み方法とその方法に使用するヤットコ連結治具 | |
CN214194567U (zh) | 一种基坑用挡土结构 | |
CN218093120U (zh) | 一种地质勘探防坍塌装置 | |
CN216196660U (zh)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外墙钢筋定位导墙加固模板 | |
CN221645811U (zh) | 一种钢筋笼安装装置 | |
CN216839383U (zh) | 便于施工的围檩悬挂装置 | |
CN205063336U (zh) | 一种卫生间混凝土翻边的定位模具 | |
CN217976253U (zh) | 一种用于车站隧道的竖向加强临时支撑装置 | |
JP2000045572A (ja) | 住宅建築用の仮設電柱 | |
CN220117733U (zh) | 一种可调节背楞装置 | |
CN218061094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管道 | |
CN218522172U (zh) | 一种脚手架用可伸缩钢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