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8652A -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8652A
CN113978652A CN202111326602.2A CN202111326602A CN113978652A CN 113978652 A CN113978652 A CN 113978652A CN 202111326602 A CN202111326602 A CN 202111326602A CN 113978652 A CN113978652 A CN 113978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bile platform
rods
vertic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66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云
张理燕
张文杰
张海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66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8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8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8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20Building or assembling prefabricated vessel modules or parts other than hull blocks, e.g. engine rooms, rudders, propellers, superstructures, berths, holds or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30Moving or transporting modules or hull blocks to assembly sites, e.g. by rolling, lifting or fl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 B63C5/02Stagings; Scaffolding; Shores or str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 B63C5/02Stagings; Scaffolding; Shores or struts
    • B63C2005/025Stagings, or scaffolding, i.e. constructions providing temporary working platforms on slipways, in building or repair docks, or inside hu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其中装配式移动平台包括:框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框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连接有多层横杆,每层所述横杆上活动搭接有脚手板,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部。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移动平台,通过将支撑杆与立杆连接,能够以拼接组配的形式得到整体平台框架,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能够使每层横杆构成不同高度作业平台的安装位。通过活动搭接在每层安装位上的脚手板,构成了操作人员的多层作业平台,满足了不同高度施工空间的要求。安装在框架宽度方向上侧部的支撑杆,能够为框架提供稳定的内部支撑,使平台框架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邮轮建造的总装阶段和船坞阶段,存在大量的甲板反顶施工作业,如舾装、电装和内装等交叉作业。如果搭设脚手架作业,不仅工作量大,效率较低,而且部分位置搭设脚手架,会干涉其他施工作业。
另外,现有脚手架的结构复杂,在移位作业时进行拆装的工作量大,且拆卸后的零部件非常不利于搬运。
在折叠梯的使用中,虽然能够方便单人操作施工,但是折叠梯的施工范围小,不能满足邮轮上的使用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结构稳固的操作平台用来辅助作业,以使移动方便灵活,提高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装配式移动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灵活移动的特点,能够提供不同高度的作业空间,并且保证了移动平台的结构稳定性。
所提供的制作方法能够通过快速组配的形式得到装配式移动平台,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包括:框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框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连接有多层横杆,每层所述横杆上活动搭接有脚手板,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侧所述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侧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立杆之间,包括间隔布设的横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杆之间的斜撑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杆的螺栓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撑杆及所述斜撑杆均为中空结构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包括扁平结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立杆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杆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脚手板相对应的踏杆,所述踏杆设置在所述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侧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杆为L形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长边段及短边段,所述长边段与所述立杆水平相接,所述短边段与所述横杆竖直相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杆为T形结构,包括竖直段及水平段,所述竖直段连接在相邻所述横杆之间,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立杆相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杆上下交错布置在每层所述横杆的下方,相邻所述踏板的开口朝向相反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部安装在所述立杆的底部,包括设置有刹车机构的平底活动脚轮。
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移动平台,通过将支撑杆与立杆连接,能够以拼接组配的形式得到整体平台框架,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能够使每层横杆构成不同高度作业平台的安装位。
通过活动搭接在每层安装位上的脚手板,构成了操作人员的多层作业平台,满足了不同高度施工空间的要求。
安装在框架宽度方向上侧部的支撑杆,能够为框架提供稳定的内部支撑,使平台框架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框架底部的行走部满足了移动平台的可移动性,在进行小范围的转移中,具有方便灵活的特性,为邮轮的作业提供极大的便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横杆连接在立杆上得到平面框架;
在两个平面框架之间连接支撑杆得到整体框架,并在立杆的底部安装行走部;
将脚手板搭接在每层横杆上,得到所述装配式移动平台。
上述装配式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能够通过快速组配以及灵活搭接的形式得到可移动的操作平台,极大提高了组配效率,有效适用于邮轮制造中的对移动平台的转场拆装搭建。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移动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括L形踏杆的平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括T形踏杆的平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平面框架;11-立杆;12-横杆;13-踏杆;14-螺栓孔;
2-支撑杆;21-横撑杆;22-斜撑杆;23-连接块;
3-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4,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包括:框架以及支撑杆2,所述框架包括立杆11,所述立杆11上可拆卸连接有多层横杆12,每层所述横杆12上活动搭接有脚手板,所述支撑杆2安装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部。
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移动平台主要用于邮轮建造过程中的甲板反顶施工作业,主要组成包括平面框架1,以及连接在平面框架1之前的支撑杆2,平面框架1以及支撑杆2共同构成了移动平台的整体框架。
其中,平面框架1具体设置在整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侧平面框架1的形状相同,支撑杆2连接在整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
两个平面框架1上的连接在立杆11上的横杆12构成了在整体框架上的不同高度上的多层,为后续搭接脚手板提供安装位。通过将两个平面框架1与支撑杆2连接,能够快速得到移动平台的整体框架,并且多层横杆12能够构成移动平台上不同高度脚手板的搭接位置,通过将脚手板活动搭接在多层横杆12上,利于形成移动平台上的不同高度分布的操作平台。
另外,通过活动搭接脚手板的形式,可依据实际需要的操作高度调整是否进行脚手板的搭建,使装配式移动平台的使用更加灵活。
基于移动平台整体结构的稳定角度,支撑杆2安装在整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避免整体框架在承载时容易出现的倾斜变形。
设置在整体框架底部的行走部方便了对操作平台的转移,尽量减少了操作平台的重复拆装,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操作平台的移动,满足邮轮上小范围操作空间的灵活使用。
为了使支撑杆2对整体框架的支撑更加均衡,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2安装在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侧支撑杆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通过在整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连接支撑杆2,相较于设置在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侧部,能够形成较大面积的支撑面,提高了平面框架1组配后的结构稳定性。两侧支撑杆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构成了两侧相同的支撑结构,保证了整体框架两侧平面框架1维持在相对均衡的支撑,从整体结构上避免了出现歪斜。
具体地,每侧支撑杆2连接在相对侧面平面框架1的立杆11上,进一步地,每侧支撑杆2连接在立杆11之间,包括间隔布设的横撑杆21以及设置在立杆11之间的斜撑杆22,通过间隔布设的多根横撑杆21能够起到分散支撑的效果,使立杆11在承重后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竖立状态。
斜撑杆22具体为交叉分布在立杆11之间的两根,主要用于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来增强支撑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立杆11,横撑杆21以及斜撑杆22能够形成多个重叠交错的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结构进一步保证每侧平面框架1的连接稳定性。
支撑杆2与立杆11之间具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支撑杆2的安装,在立杆11的不同高度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支撑杆2的螺栓孔14,相对应地,在支撑杆2的两端也设置有螺栓孔14,将螺栓同时穿插在立杆11以及支撑杆2上的螺栓孔14后,通过螺母进行紧固,使支撑杆2与立杆11装配为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撑杆的端部做打磨处理,采用自带垫片的螺栓螺母紧固,保证紧固效果。
为了减小移动平台的整体重量,本实施例中的横撑杆21以及斜撑杆22均为中空结构的钢管,在钢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扁平结构的连接块23,在连接块23的两个壁面上均设置有通孔,构成钢管上的螺栓孔14。在连接组配中,连接块23与立杆1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完成紧固的同时方便了移动平台需要转场时的拆卸,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基于支撑杆2安装在整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在搭接脚手板后,操作人员在整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攀爬,以上升至不同高度的脚手板上进行作业。
为了方便作业人员在平台框架上的攀爬,在横杆12与立杆11之间设置有与脚手板相对应的踏杆13,基于支撑杆2连接在整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本实施例中的踏杆13设置在整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侧部。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在框架的两侧进行攀爬,整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踏杆13。
参见图3,在其中一种设置形式中,踏杆13为L形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长边段及短边段,长边段与立杆11水平相接,短边段与横杆12竖直相接。
具体地,L形结构的踏杆13连接在每层横杆12的下方,避免了与搭接在横杆12上的脚手板发生干涉。通过将长边段与立杆11水平相接,增大了操作人员在攀爬过程中的落脚空间,不至于出现踩空。
参见图4,在另外一种设置形式中,踏杆13为T形结构,包括竖直段及水平段,竖直段连接在相邻横杆12之间,水平段与立杆11相接。
具体地,在该种设置形式中,连接在相邻横杆12之间的竖直段保证了踏杆13在框架上的连接强度,同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落脚空间,水平段的长度应不低于框架宽度的二分之一,安装位置应设置于相邻横杆12的正中部,以便于操作人员的攀爬。
无论采用上述何种形式,本发明中的踏杆13上下交错布置在每层横杆12的下方,踏杆13与每层横杆12具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相邻踏板的开口朝向相反方向。通过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双腿交替攀登,极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在平台上的攀爬。
平面框架1具体采用预制成型的形式,通过横杆12以及立杆11之间的焊接,并将踏杆13连接在平面框架1的横杆12上,以方便在使用时的及时装配。同时为了减少占地,横杆12、立杆11以及踏杆13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可依据具体实际进行调整。
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具体特点还体现在移动灵活性上,在框架底部设置的行走部具体安装在立杆11的底端,包括设置有刹车机构的平底活动脚轮3。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平台进行挪移,脚轮3可以选用带有刹车机构的万向轮,极大满足了小范围操作空间的移动需求。
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移动平台,便于携带上船组装,另外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卸,减少存放占用空间,并且具有以下优点:
1)制作使用材料均为标准件,便于采购制作;
2)移动平台总体重量小,节省材料;
3)各主要配件质量较小,便于携带,形式较为规整,便于存放;
4)各配件装配方便,采用螺栓螺母紧固;
5)移动平台可分层使用,在不同高度的横杆处铺设脚手板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作业,但是作业总高度要不低于立柱高度。
6)在立柱上,搭设交错式踏杆,便于作业人员上下井字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横杆12焊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在立杆11上得到平面框架1;
在两个平面框架1之间连接横撑杆21及斜撑杆22后得到整体框架,并在立杆11的底端安装带有刹车机构的万向轮;
将脚手板搭接在整体框架的每层横杆12上,得到装配式移动平台。
通过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便于移动平台的快速组配,制作过程简单省时,极大适用于移动平台的装配式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框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连接有多层横杆,每层所述横杆上活动搭接有脚手板,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侧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侧所述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立杆之间,包括间隔布设的横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杆之间的斜撑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杆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杆及所述斜撑杆均为中空结构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包括扁平结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立杆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杆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脚手板相对应的踏杆,所述踏杆设置在所述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为L形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长边段及短边段,所述长边段与所述立杆水平相接,所述短边段与所述横杆竖直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为T形结构,包括竖直段及水平段,所述竖直段连接在相邻所述横杆之间,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立杆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上下交错布置在每层所述横杆的下方,相邻所述踏杆朝向相反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安装在所述立杆的底部,包括设置有刹车机构的平底活动脚轮。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横杆连接在立杆上得到平面框架;
在两个平面框架之间连接支撑杆得到整体框架,并在立杆的底部安装行走部;
将脚手板搭接在每层横杆上,得到所述装配式移动平台。
CN202111326602.2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3978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6602.2A CN113978652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6602.2A CN113978652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8652A true CN113978652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4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6602.2A Pending CN113978652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8652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9945Y (zh) * 2002-04-02 2003-01-08 史丹福(上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移动式脚手架
US20070045048A1 (en) * 2005-09-01 2007-03-01 Wyse Steven J Scaffold frame section with integral guard rail post
KR100841240B1 (ko) * 2007-03-27 2008-06-25 주식회사 엠코 건축용 조립식 비계
CN201932344U (zh) * 2010-12-27 2011-08-17 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舷侧分段合拢作业用吊笼装置
CN202831588U (zh) * 2012-08-08 2013-03-27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脚手架
CN204552040U (zh) * 2015-04-17 2015-08-12 江西鸿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扣件式脚手架
CN205591506U (zh) * 2016-04-26 2016-09-21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脚手架
US20170342772A1 (en) * 2014-12-15 2017-11-30 Glenn RODDENBY Vertically orientated ladder apparatus for allowing a climber to adopt an improved climbing stance in use
CN207144429U (zh) * 2017-07-24 2018-03-27 王艺蓉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脚手架
CN108952552A (zh) * 2018-07-27 2018-12-0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一种钢管塔爬梯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8294029U (zh) * 2018-05-10 2018-12-28 浙江赫元建设有限公司 脚手架
CN208396270U (zh) * 2018-05-04 2019-01-18 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脚手架
CN212427986U (zh) * 2020-03-25 2021-01-29 河南中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
CN213038818U (zh) * 2020-08-13 2021-04-23 吴运坚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13038934U (zh) * 2020-06-18 2021-04-2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架施工专用爬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9945Y (zh) * 2002-04-02 2003-01-08 史丹福(上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移动式脚手架
US20070045048A1 (en) * 2005-09-01 2007-03-01 Wyse Steven J Scaffold frame section with integral guard rail post
KR100841240B1 (ko) * 2007-03-27 2008-06-25 주식회사 엠코 건축용 조립식 비계
CN201932344U (zh) * 2010-12-27 2011-08-17 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舷侧分段合拢作业用吊笼装置
CN202831588U (zh) * 2012-08-08 2013-03-27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脚手架
US20170342772A1 (en) * 2014-12-15 2017-11-30 Glenn RODDENBY Vertically orientated ladder apparatus for allowing a climber to adopt an improved climbing stance in use
CN204552040U (zh) * 2015-04-17 2015-08-12 江西鸿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扣件式脚手架
CN205591506U (zh) * 2016-04-26 2016-09-21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脚手架
CN207144429U (zh) * 2017-07-24 2018-03-27 王艺蓉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08396270U (zh) * 2018-05-04 2019-01-18 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脚手架
CN208294029U (zh) * 2018-05-10 2018-12-28 浙江赫元建设有限公司 脚手架
CN108952552A (zh) * 2018-07-27 2018-12-0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一种钢管塔爬梯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2427986U (zh) * 2020-03-25 2021-01-29 河南中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
CN213038934U (zh) * 2020-06-18 2021-04-2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架施工专用爬梯装置
CN213038818U (zh) * 2020-08-13 2021-04-23 吴运坚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0291B1 (en) Frames and structures assembled by same
US6151851A (en) Stackable support colum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to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TWI662176B (zh) 鷹架
US7971408B2 (en) Stairtower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the same
CN212689520U (zh) 快速对接式操作平台
US9487255B2 (en) Overhead conveying device having column gantries
CN114412158B (zh) 一种铝合金-钢组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KR101289048B1 (ko) 가설벤트를 이용한 조립식 고하중 안전계단
EP0252748B1 (en) A support system
US20060076191A1 (en) Walk-through scaffold and hoist frame
JP3106335B2 (ja) システム型枠
KR20150127559A (ko) 접이식 매단 비계
CN211257740U (zh) 适合高空施工的小跨度作业平台
CN113978652A (zh) 一种装配式移动平台及制作方法
CN210002826U (zh) 一种用于钢柱施工的可拆卸式焊接平台
CN214942741U (zh) 一种屋盖支撑胎架
KR200378217Y1 (ko) 고소작업용 틀비계
JPH0972089A (ja) 支保工システム
JP3136457B2 (ja) トラベリング工法
CN110965808A (zh) 装配式建筑外挂式楼梯马道施工方法
CN213837623U (zh) 一种多用途组合式脚手架
CN111188524A (zh) 全系列多功能收放式雷达塔及其施工方法
JP4456745B2 (ja) 作業床
CN117779822B (zh) 一种组合式导管架制造组装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151000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梯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