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9122A -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9122A
CN113959122A CN202111089411.9A CN202111089411A CN113959122A CN 113959122 A CN113959122 A CN 113959122A CN 202111089411 A CN202111089411 A CN 202111089411A CN 113959122 A CN113959122 A CN 113959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efrigerant
liquid level
supply tank
gas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94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9122B (zh
Inventor
王书森
邓善营
张捷
王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94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9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9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9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9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9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2Sou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及其所在制冷循环回路、供气罐、第一供液管路、第二供液管路、回气管路和冷媒泵,供气罐包括冷媒气化结构;第一供液管路连通冷凝器与供气罐,第一供液管路安装有第一阀体;第二供液管路连通蒸发器与供气罐,第二供液管路安装有第二阀体;回气管路连通供气罐与压缩机,回气管路用于将供气罐的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引向压缩机;冷媒泵位于供气罐的上游,冷媒泵用于抽取第一供液管路和/或第二供液管路中的液态冷媒供给到供气罐中。本申请能够使冷媒泵顺利抽取到冷媒,使供气罐的液位能够得到及时升高,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的供气系统管路为了实现稳定供气,多是采用供气罐,将冷凝器中的冷媒抽取到供气罐中后,进行稳压后再对压缩机进行供气。
目前,从冷凝器抽取冷媒液体到供气罐,供轴承悬浮使用的方式,存在的弊端是:
①在启动时当冷凝器冷媒少时,冷媒泵会存在抽吸不到冷媒情况,造成供气罐液位迟迟不能升高,从而开不了机。
②原在冷凝器抽取冷媒,当冷媒温度低,而环境温度高,管路保温措施不好时,易存在泵前冷媒过冷度不够,造成冷媒泵抽取不到冷媒,且存在吱吱声音,损害冷媒泵。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减少供气罐冷媒不足、泵前冷媒过冷度不够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及其所在制冷循环回路;供气罐,包括冷媒气化结构,所述冷媒气化结构用于将液态冷媒转化为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第一供液管路,连通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的第一部件与所述供气罐;第二供液管路,连通蒸发器与所述供气罐,所述第二供液管路安装有第二阀体;回气管路,连通所述供气罐与所述压缩机,所述回气管路用于将供气罐的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引向所述压缩机;冷媒泵,位于所述供气罐的上游,所述冷媒泵用于抽取所述第一供液管路和/或所述第二供液管路中的液态冷媒供给到所述供气罐中;在压缩机正常运行时,第一部件的压力高于蒸发器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获取冷凝器液位和供气罐液位;根据冷凝器液位和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所述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包括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以及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供液管路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增设第二供液管路,从蒸发器接引液态冷媒至供气罐,该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增加供气罐的液态冷媒,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蒸发器的液态冷媒提高泵前冷媒的过冷度,这样能够使冷媒泵顺利抽取到冷媒,减少噪音产生,保护冷媒泵,并可使供气罐的液位能够得到及时升高,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1: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经济器;5:供气罐;6:第一供液管路;7:第二供液管路;8:回气管路;9:冷媒泵;10:旁通管路;11:电子膨胀阀;12:第一阀体;13:第二阀体;14:电加热器;15:第一干燥过滤器;16:第二干燥过滤器;17:三通连接件;18:主供液管路;19:第一液位检测结构;20: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1:获取模块22:决策模块;100: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结合图1,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及其所在制冷循环回路、供气罐5、第一供液管路6、第二供液管路7、回气管路8和冷媒泵9。
供气罐5包括冷媒气化结构,冷媒气化结构用于将液态冷媒转化为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
第一供液管路6连通制冷循环回路的第一部件与供气罐5。
第二供液管路7连通蒸发器2与供气罐5,第二供液管路7安装有第二阀体13。
回气管路8连通供气罐5与压缩机1,回气管路8用于将供气罐5的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引向压缩机1。
冷媒泵9位于供气罐5的上游,冷媒泵9用于抽取第一供液管路6和/或第二供液管路7中的液态冷媒供给到供气罐5中;
在压缩机1正常运行时,第一部件的压力高于蒸发器2的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供液管路6用于将第一部件处的液态冷媒传送至供气罐5,第二供液管路7用于将第二部件处的液态冷媒传送至供气罐5,该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第一阀体12和第二阀体13的开闭从而实现抽取第一供液管路6,或,第二供液管路7,或,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中的液态冷媒。
在使用时,该制冷系统通过冷媒泵9可以抽取第一部件和蒸发器2两个位置的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供气罐5利用冷媒气化结构将汇入供气罐5的液态冷媒转化为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回气管路8将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传送至压缩机1,以实现向压缩机1供气。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一方面能够增加供气罐5的液态冷媒,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蒸发器2的液态冷媒提高泵前冷媒的过冷度,这样能够使冷媒泵9顺利抽取到冷媒,减少噪音产生,保护冷媒泵9,并可使供气罐液位能够得到及时升高,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
作为一种示例,冷媒气化结构可以是加热器、稳压结构或其他能够使液态冷媒气化的结构。
作为另一种示例,制冷系统中采用的压缩机1可以是气悬浮压缩机,也可以是气液混合轴承压机等采用供气系统的压机类型。
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一供液管路6安装有第一阀体12。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供液管路6设置第一阀体12可以调整第一供液管路6的流通状态,便于控制冷媒泵9抽取的液态冷媒的来源。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10和电子膨胀阀11。旁通管路10连通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3与蒸发器2;电子膨胀阀11设置在旁通管路10上。
可以理解的是,该旁通管路10为热气旁通管路10,当系统为开机状态,但压缩机1未启动前,电子膨胀阀11已打开,此时蒸发器2压力和冷凝器3压力基本相等。
结合图2所示,可选地,第一部件包括经济器4,经济器4分别通过管路与冷凝器3、压缩机1和蒸发器2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经济器4的进口与冷凝器3连接,经济器4的第一出口与蒸发器2连接,用于将过冷后的冷媒传送至蒸发器2,经济器4的第二出口与压缩机1连接,用于将未过冷的气态冷媒传送至压缩机1,使气态冷媒重新进入压缩机继续压缩,进入循环。第一供液管路6与经济器4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一供液管路6的取液口可以是在经济器4与蒸发器2之间管段。采用经济器4能够稳定液态冷媒,以提高系统容量和效率。
结合图1所示,可选地,第一部件包括冷凝器3。
可以理解的是,冷媒泵9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直接从冷凝器3处提取液态冷媒。
可选地,供气管路还包括主供液管路18,主供液管路18的一端通过三通连接件17与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连通,另一端与供气罐5连通;冷媒泵9设置在主供液管路18上。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第一阀体12和第二阀体13的开闭从而实现抽取第一供液管路6和/或第二供液管路7中的液态冷媒。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和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安装在冷凝器3,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用于检测冷凝器3的液位;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安装在供气罐5,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用于检测供气罐液位。这样能够便于根据冷凝器3和供气罐液位对第一阀体12和第二阀体13的开闭进行控制。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如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01,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获取冷凝器液位,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获取供气罐液位。
S02,控制器根据冷凝器液位和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包括由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以及由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第二阀体13的开闭,从而有选择地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从第一部件抽取液态冷媒;或通过第一供液管6抽取第一部件的液态冷媒的同时,通过第二供液管路7抽取蒸发器2中的液态冷媒,以调节供气罐5获取冷媒的方式。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当供气罐5中的液位较低时,可以根据冷凝器液位判断出液态冷媒存量较多的位置,以便于控制器从液态冷媒存量较多的位置抽取冷媒供给至供气罐,从而使冷媒泵9能够顺利抽取到冷媒,减少噪音产生,保护冷媒泵9,并可使供气罐液位能够得到及时升高,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
可选地,步骤S02,控制器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包括:
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检测到冷凝器液位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可以理解的,当制冷系统为开机状态且压缩机未启动时,因旁通管路10上的电子膨胀阀11已打开,此时蒸发器2压力和冷凝器3压力基本相等。可以认为两器压力平衡。在压缩机未启动状态下,当检测到的冷凝器液位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时,说明冷凝器液位较高,可从第一部件中抽取液态冷媒,当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即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低于供气罐液位的下限时,冷媒泵9打开,此时直接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从第一部件抽取液态冷媒供给至供气罐5即可。
当压缩机在运行时,若检测到的冷凝器液位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时,说明冷凝器液位较高,可从第一部件中抽取液态冷媒。当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即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低于供气罐液位的下限时,冷媒泵9打开,此时直接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从第一部件抽取液态冷媒供给至供气罐5即可。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供液管路6上未设置第一阀体12,第一供液管路6为常通状态。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检测到冷凝器液位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阀体13关闭;当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冷媒泵9开启,冷媒泵9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抽取第一部件的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作为另一种示例,第一供液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体12。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检测到冷凝器液位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阀体12开启,第二阀体13关闭,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冷媒泵9开启,冷媒泵9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抽取第一部件的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可选地,步骤S02,控制器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还包括:
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在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切换为由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可以理解的,在压缩机1未启动状态下或运行时,当检测到的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说明冷凝器液位较低,液态冷媒多在蒸发器2,可以从蒸发器2处抽取液态冷媒。当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当供气罐液位上升到第三预设液位,即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升高至供气罐液位的上限时,可以只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从第一部件处抽取液态冷媒供给至供气罐5。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供液管路6上未设置第一阀体12,第一供液管路6为常通状态。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检测到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冷媒泵9开启,第二阀体13开启,冷媒泵9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分别抽取第一部件和蒸发器2的液态冷媒供给供气罐5;当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二阀体13,供气罐5只从第一部件处获取液态冷媒。
作为另一种示例,第一供液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体12。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检测到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冷媒泵9开启,第一阀体12开启,第二阀体13开启,冷媒泵9通过第一供液管路6和第二供液管路7从第一部件和蒸发器2抽取液态冷媒供给供气罐5,当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二阀体13,供气罐5只从第一部件处获取液态冷媒。
可选地,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还包括由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步骤S02,控制器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还包括:
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在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切换为由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可以理解的,第一供液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体12,当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为由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时,第一阀体12关闭,第二阀体13打开。在压缩机1在运行时,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说明冷凝器液位较低,液态冷媒多在蒸发器2。当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可以通过第二供液管路7由蒸发器2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当供气罐液位上升到第三预设液位,即检测到的供气罐液位升高至供气罐液位的上限时,只由第一部件供给液态冷媒至供气罐5。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供液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体12。在压缩机1在运行时,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检测到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冷媒泵9开启,第一阀体12关闭,第二阀体13开启,冷媒泵9通过第二供液管路7抽取蒸发器2的液态冷媒供给至供气罐5,当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检测到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二阀体13,开启第一阀体12,改用第一部件的液态冷媒供给供气罐5。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这样能够在制冷系统使用时,保证供气罐5中具有足够的液态冷媒,且来自蒸发器2的液态冷媒可提高泵前冷媒的过冷度,这样能够使冷媒泵9顺利抽取到冷媒,减少噪音产生,保护冷媒泵9,并可使供气罐液位能够得到及时升高,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阀体12和第二阀体13可以为电磁阀,也可以为电子膨胀阀或其他能够调节流体流通状态的阀体。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和决策模块22。获取模块21被配置为获取冷凝器液位和供气罐液位;决策模块22被配置为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和压缩机1运行状态,调节第一阀体12、第二阀体13和冷媒泵9的开闭状态。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0和存储器(memory)1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102和总线103。其中,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2、存储器101可以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100可以调用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1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1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含上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2)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及其所在制冷循环回路,
供气罐(5),包括冷媒气化结构,所述冷媒气化结构用于将液态冷媒转化为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
第一供液管路(6),连通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的第一部件与所述供气罐(5);
第二供液管路(7),连通蒸发器(2)与所述供气罐(5),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安装有第二阀体(13);
回气管路(8),连通所述供气罐(5)与所述压缩机(1),所述回气管路(8)用于将供气罐(5)的气态冷媒或气液两相冷媒引向所述压缩机(1);
冷媒泵(9),位于所述供气罐(5)的上游,所述冷媒泵(9)用于抽取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和/或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中的液态冷媒供给到所述供气罐(5)中;
在压缩机(1)正常运行时,第一部件的压力高于蒸发器(2)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通管路(10),连通所述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3)与所述蒸发器(2);
电子膨胀阀(11),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经济器(4),所述经济器(4)分别通过管路与冷凝器(3)、压缩机(1)和蒸发器(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冷凝器(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安装有第一阀体(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还包括,
主供液管路(18),一端通过三通连接件(17)与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和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供气罐(5)连通;
冷媒泵(9),设置在所述主供液管路(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安装在冷凝器(3),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结构(19)用于检测冷凝器(3)的液位;
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安装在供气罐(5),所述第二液位检测结构(20)用于检测供气罐(5)的液位。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冷凝器液位和供气罐液位;
根据冷凝器液位和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5)获取冷媒的方式,所述供气罐(5)获取冷媒的方式包括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以及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和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包括:
所述冷凝器液位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还包括:
所述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所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和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在所述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切换为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还包括由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
所述根据冷凝器液位、供气罐液位,调节供气罐获取冷媒的方式,还包括:
所述冷凝器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且所述供气罐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由所述第二供液管路(7)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在所述供气罐液位提高至第三预设液位时,切换为由所述第一供液管路(6)供给液态冷媒至所述供气罐(5)。
12.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100)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111089411.9A 2021-09-16 2021-09-16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Active CN113959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9411.9A CN113959122B (zh) 2021-09-16 2021-09-16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9411.9A CN113959122B (zh) 2021-09-16 2021-09-16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9122A true CN113959122A (zh) 2022-01-21
CN113959122B CN113959122B (zh) 2023-03-31

Family

ID=7946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9411.9A Active CN113959122B (zh) 2021-09-16 2021-09-16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9122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3282A (ja) * 1988-09-30 1990-04-04 Hitachi Ltd 液体窒素及び窒素ガ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097989A (ja) * 2004-09-30 2006-04-13 Sanken Setsubi Kogyo Co Ltd 水蒸気圧縮冷凍機の冷凍システム
CN101113854A (zh) * 2006-07-26 2008-01-30 海尔集团公司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均油和冷媒平衡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019054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CN101901017A (zh) * 2009-05-27 2010-12-01 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节流机构的模糊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939324A (zh) * 2014-04-25 2014-07-23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基于相溶性的制冷剂压缩机油循环率测量试验装置
CN105352211A (zh) * 2015-11-27 2016-02-24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直接膨胀式机房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02958A (zh) * 2015-12-29 2016-03-1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以及空调冷媒的控制方法
CN107084547A (zh) * 2017-04-24 2017-08-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061411A (zh) * 2017-11-28 2018-05-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冷媒充注方法及空调
CN108474600A (zh) * 2016-03-31 2018-08-31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抽气装置及具备其的制冷机以及抽气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8652976U (zh) * 2018-07-18 2019-03-26 嘉兴繁荣电器有限公司 冷媒组分可调式热泵系统
CN109798159A (zh) * 2019-02-13 2019-05-24 孙诚刚 分布式换能方法和系统
CN210951945U (zh) * 2019-10-24 2020-07-07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1780443A (zh) * 2020-07-06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悬浮轴承供气系统、供气方法及离心式冷水机组
CN112302989A (zh) * 2019-07-30 2021-02-0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US20210063066A1 (en) * 2018-01-05 2021-03-04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Circulation system of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CN214039058U (zh) * 2020-11-24 2021-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3803863A (zh) * 2021-09-27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位检测装置及空调
US20220316779A1 (en) * 2019-07-22 2022-10-06 Jingkelu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Carbon dioxide refrigerating system and refrigerat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3282A (ja) * 1988-09-30 1990-04-04 Hitachi Ltd 液体窒素及び窒素ガ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097989A (ja) * 2004-09-30 2006-04-13 Sanken Setsubi Kogyo Co Ltd 水蒸気圧縮冷凍機の冷凍システム
CN101113854A (zh) * 2006-07-26 2008-01-30 海尔集团公司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均油和冷媒平衡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019054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CN101901017A (zh) * 2009-05-27 2010-12-01 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节流机构的模糊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939324A (zh) * 2014-04-25 2014-07-23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基于相溶性的制冷剂压缩机油循环率测量试验装置
CN105352211A (zh) * 2015-11-27 2016-02-24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直接膨胀式机房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02958A (zh) * 2015-12-29 2016-03-1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以及空调冷媒的控制方法
CN108474600A (zh) * 2016-03-31 2018-08-31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抽气装置及具备其的制冷机以及抽气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084547A (zh) * 2017-04-24 2017-08-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061411A (zh) * 2017-11-28 2018-05-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冷媒充注方法及空调
US20210063066A1 (en) * 2018-01-05 2021-03-04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Circulation system of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CN208652976U (zh) * 2018-07-18 2019-03-26 嘉兴繁荣电器有限公司 冷媒组分可调式热泵系统
CN109798159A (zh) * 2019-02-13 2019-05-24 孙诚刚 分布式换能方法和系统
US20220316779A1 (en) * 2019-07-22 2022-10-06 Jingkelu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Carbon dioxide refrigerating system and refrig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2302989A (zh) * 2019-07-30 2021-02-0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CN210951945U (zh) * 2019-10-24 2020-07-07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1780443A (zh) * 2020-07-06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悬浮轴承供气系统、供气方法及离心式冷水机组
CN214039058U (zh) * 2020-11-24 2021-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3803863A (zh) * 2021-09-27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位检测装置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9122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0390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9595846B (zh) 热泵机组及控制热泵机组的方法
CN107709895A (zh) 制冷循环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443824C (zh) 制冷剂系统中的回油控制
EP2752628A1 (en) Supercritical cycle and heat pump hot-water supplier using same
EP4030116B1 (en) Outdo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16558042A (zh) 用于空调器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3959106B (zh) 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
EP3954947A1 (en) Outdoor unit,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refrigerating machine
CN113959122B (zh) 制冷系统、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US11131489B2 (en) Refrigerant recovery apparatus
CN114216230A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WO2019064248A1 (en) HEAT PUMP UNI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5425525U (zh) 一种带高压油分的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CN113959111B (zh) 热泵系统及用于控制热泵系统的方法、装置
CN114659238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低温启动控制方法
CN114198949B (zh) 压缩机供液系统
CN105674626B (zh) 一种带高压油分的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CN113983692A (zh) 用于控制热水供应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热水供应设备
CN101663546B (zh) 制冷剂凝固的预防
CN114198925A (zh) 压缩机的气液供给系统
CN206973944U (zh) 制冷机组回油组件
GB2602893A (en) Outdo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H0439574A (ja) 冷凍装置
CN113959127B (zh) 用于制冷设备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