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8013B -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8013B
CN113958013B CN202111309649.8A CN202111309649A CN113958013B CN 113958013 B CN113958013 B CN 113958013B CN 202111309649 A CN202111309649 A CN 202111309649A CN 113958013 B CN113958013 B CN 113958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ilencing
sound insulation
substrat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96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8013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zhou Zhuy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zhou Zhuy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zhou Zhuy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zhou Zhuy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96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8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8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8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8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8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88Insulating elements for both heat and sound
    • E04B1/90Insulating elements for both heat and sound slab-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0622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8G73/0638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at least three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G73/0644Poly(1,3,5)tr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0622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8G73/0638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at least three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G73/065Preparatory proces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2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 E04C2/28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insul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 G05D23/193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 G05D23/1931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one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20Organic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20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204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包括:隔音板;温度调控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温度调控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回形结构,所述温度调控层为相变温度为20~25℃的固固相变材料层;空气净化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空气净化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二回形结构,所述空气净化层为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且所述硫元素的掺入率为1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高的墙板具备优异的隔音性能、温度调控性能和空气净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地球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未来发展绿色、环保、节能的新材料及新能源成为必然趋势,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取代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建材是必然的选择。
现有的建筑用墙板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1)隔音效果较差,容易带来噪音污染,且降低了居住的生活品质。
2)散热保温性能差,目前要调控室内温度,只能通过加热器或者空调等,这些设备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能耗,同时使得用户的经济开销也大大增加。
3)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无法吸收甲醛、二氧化碳等气体,无效及时净化室内空气,且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到大气中,容易导致温室效应,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具备优异的隔音性能、温度调控性能和空气净化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包括:
隔音板;
温度调控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温度调控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回形结构,所述温度调控层为相变温度为20~25℃的固固相变材料层;
空气净化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空气净化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二回形结构,所述空气净化层为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且所述硫元素的掺入率为10~20%,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41484270000021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固相变材料层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570~630的聚乙二醇材料层。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净化层与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相同,且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且所述空气净化层与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之比为(1.5~3):1。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且所述温度调控层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之比为(1.5~3):1。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夜光漆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夜光漆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回形结构或所述第二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三回形结构。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夜光漆层的厚度分别大于所述温度调控层和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且所述夜光漆层、所述温度调控层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之比为(1.5~3):1:1。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卤化银隔热层,所述卤化银隔热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所述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立方氧化锆阻燃层,所述立方氧化锆阻燃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聚氨酯防水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隔音板包括:
第一隔音基板,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音棉;
第二隔音基板,与所述第一隔音基板相对设置,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音棉;
消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隔音基板和所述第二隔音基板之间,所述消音组件包括:
第一消音基板;
第二消音基板,与所述第一消音基板相对设置;
弹性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消音基板和所述第二消音基板的四周边沿进行密封并形成消音室;
其中,所述第一消音基板上具有若干与消音室连通的第一消音孔,第一消音基板在消音室的一侧面上具有若干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消音基板在消音室的一侧面上具有若干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相互抵触,所述第二弹性体上具有若干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一弹性体对所述第二弹性体挤压时两者之间会形成若干个降噪腔室,所述第二消音孔置于降噪腔室内,当消音组件受噪音音波冲击时第一消音基板会向第二消音基板挤压,噪音从第一消音孔进入至消音室时第一弹性体会对第二弹性体挤压、且噪音会进入降噪腔室被降噪消音。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体及所述第二弹性体均由消音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体呈半圆形状,所述第二弹性体连续排布呈波浪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体之间构成有消音部,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消音部抵触。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
密封连接部,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消音基板、所述第二消音基板密封连接;
弹性形变部,位于两个密封连接部之间,所述弹性形变部两端面呈弧形状,当第一消音基板向第二消音基板挤压时弹性形变部会收缩和张紧。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墙板的两相对的端面分别纵向设置有拼接卡座和拼接卡槽,所述拼接卡座为呈梯形状的凸座,所述拼接卡槽为与凸座相配合对应的梯形槽;所述墙板在使用时通过若干个墙板中的一墙板的凸座与另一相邻的墙板的梯形槽相配合实现组合拼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包括:隔音板;温度调控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温度调控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回形结构,所述温度调控层为相变温度为20~25℃的固固相变材料层;空气净化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空气净化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二回形结构,所述空气净化层为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且所述硫元素的掺入率为 1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采用隔音板,使得墙体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相变温度为20~25℃的固固相变材料层,当室内温度高于或低于该相变温度时,发生固-固相变,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控温效果,节约能源;通过采用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其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此外,将温度调控层和空气净化层设置成相嵌合的回形结构,既能够避免采用层叠设置导致的总厚度的增加,同时还能够使温度调控层和空气净化层均能与空气直接接触,保证起到良好的温控和气体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多功能集成墙板安装于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隔音板;20、温度调控层;30、空气净化层;40、夜光漆层; 11、第一隔音基板;111、第一吸音棉;12、第二隔音基板;121、第二吸音棉;13、第一消音基板;131、第一消音孔;14、第二消音基板;15、弹性密封件;151、密封连接部;152、弹性形变部;16、第一弹性体;17、第二弹性体;171、第二消音孔;18、消音室;19、消音部;101、拼接卡座;102、拼接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包括:
隔音板10;
温度调控层20,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温度调控层20沿隔音板10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回形结构,温度调控层20为相变温度为20~25℃的固固相变材料层;
空气净化层30,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空气净化层30沿隔音板10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第一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二回形结构,空气净化层30为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且硫元素的掺入率为10~20%,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41484270000071
其中,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s)是一类含有三嗪环的全共轭型有机共价骨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拓扑结构以及电子云分布,使其具有较宽的边带吸收、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势,也因此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光动力、气体吸附等领域。然而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由于平面性较好导致其内部电子云载流子复合率较高,造成其吸收光子后辐射跃迁显著,光电流响应小。杂原子掺杂后修饰功能化是一种能够显著抑制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内部电子云载流子复合的有效功能化手段。含有富电子p轨道的杂原子(如硫、磷等)基团能够将有机三嗪骨架材料内部电子云分布重新分配,提升电子云内载流子的分离率。
因此,本申请采用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是纳米多孔晶体材料,其具备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具有微孔和介孔的多级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附二氧化碳,而且,研究发现,在硫元素的掺入率为10~20%时,该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效果较好,而在硫元素的掺入率为15%时效果最佳。
该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质量分数为15%的硫化铵水溶液与对苯二甲腈反应制备硫代对苯二甲酰胺;
(2)通过对苯二甲脒盐酸盐、硫代对苯二甲酰胺以及对苯二甲醛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制备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
方法包括以下合成路径:
Figure BDA0003341484270000081
合成路径具体步骤为:
1)化合物2的合成:
常温下,将1摩尔当量的化合物1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使得固体完全溶解,随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缓慢加入 3~5摩尔当量的15wt%的硫化铵水溶液,室温搅拌12~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50倍体积当量的去离子水中,过滤,萃取剂萃取滤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得到黄色固体,黄色固体经柱层析进行纯化后与滤饼合并干燥,得化合物2;
2)化合物6的合成:
常温下,将1摩尔当量的化合物4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1.1~1.5摩尔当量的化合物5以及2摩尔当量的化合物3,随后加入2摩尔当量的催化剂以及化合物4的10-20倍质量的二甲基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在 80~85℃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随后在100~105℃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最后在120~125℃的条件下反应24~3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体系内滴加5~10倍体积当量的稀盐酸,过滤后洗涤沉淀,剩余物用柱层析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6;
3)化合物9的合成:
室温下,将1摩尔当量的化合物7、0~0.2摩尔当量的化合物2、1~1.5摩尔当量的化合物8以及2摩尔当量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加入化合物5的10~20倍质量的二甲基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将反应液加热至 80~85℃反应10~12小时,随后升温至100~105℃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最后在120~125℃的条件下反应24~30小时,之后冷却至室温,体系内滴加 5~10倍体积当量的稀盐酸,过滤后洗涤沉淀,真空60~85℃干燥过夜,得化合物9。
其中,有机固-固相变储能材料是通过材料晶型的转换来储能与释能,在其相变过程中具有体积变化小、无泄漏、无腐蚀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化的储能介质。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固相变材料层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 570~630的聚乙二醇材料层。其中,聚乙二醇为有机固固相变材料(固态有序的分子连接结构变成固态无序的分子连接结构),且其相变温度会随着聚合度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其平均相对分子量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当室内温度高于或低于该相变温度时,发生固-固相变,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控温效果,节约能源。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层30与温度调控层20的厚度相同,且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能够避免采用层叠设置导致的总厚度的增加,同时还能够使温度调控层20和空气净化层30均能与空气直接接触,保证起到良好的温控和气体净化的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大于温度调控层20 的厚度,且空气净化层30与温度调控层20的厚度之比为(1.5~3):1,优选为 2:1,使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大于温度调控层20的厚度,这样可以增大空气净化层30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空气净化层30的净化效率,但是如果空气净化层30厚度过大,会导致整体外观不美观,同时会占用过大的空间,导致实用性变差,因此,将两者的厚度比控制在上述范围较佳。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控层20的厚度大于空气净化层30 的厚度,且温度调控层20与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之比为(1.5~3):1,优选为 2:1,使温度调控层20的厚度大于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这样可以增大温度调控层20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温度调控层20的温控效果,但是如果温度调控层20厚度过大,会导致整体外观不美观,同时会占用过大的空间,导致实用性变差,因此,将两者的厚度比控制在上述范围较佳。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还包括:夜光漆层40,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夜光漆层40沿隔音板10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第一回形结构或第二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三回形结构。夜光漆属于一种可以在夜间发光的油漆,其发光原理是:白天吸收光的能量储存起来,在夜间的时候通过释放光能,形成发光效果。通过设置夜光漆层40,能够使墙板在夜晚发光,从而节省电能。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夜光漆层40的厚度分别大于温度调控层 20和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且夜光漆层40、温度调控层20与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之比为(1.5~3):1:1,优选为2:1:1,使夜光漆层40的厚度大于温度调控层20和空气净化层30的厚度,这样可以增大夜光漆层40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夜光漆层40的发光效果,但是如果夜光漆层40厚度过大,会导致整体外观不美观,同时会占用过大的空间,导致实用性变差,因此,将三者的厚度比控制在上述范围较佳。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夜光漆层40 和温度调控层20为主,得到具有夜光功能和温度调控功能的隔音墙板;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夜光漆层40和空气净化层30为主,得到具有夜光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隔音墙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还包括:卤化银隔热层,卤化银隔热层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通过设置卤化银隔热层,当强光照射时,卤化银分解为银原子和卤素,银原子能吸引可见光,当银原子聚集到一定数量时,射在外墙板上的光大部分被吸收,避免强光持续照射墙板而引起墙板的老化并隔绝热量向室内传递;当光线变暗时,银原子和卤素原子又会结合成卤化银。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卤化银隔热层和温度调控层20为主,得到具有隔热效果好和温度调控功能的隔音墙板;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卤化银隔热层和空气净化层30为主,得到具有隔热效果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隔音墙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的导热系数≤0.25w/(m·K),通过卤化银隔热层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墙板整体的导热系数。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还包括: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通过设置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可有效地吸收波长为270~380纳米的紫外光,避免外墙板因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老化,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和温度调控层20为主,得到具有抗老化效果好和温度调控功能的隔音墙板;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六甲基磷酰三胺抗老化层和空气净化层30为主,得到具有抗老化效果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隔音墙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还包括:立方氧化锆阻燃层,立方氧化锆阻燃层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由于立方氧化锆具有高达 2750℃的熔点,因此具有极佳的阻燃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立方氧化锆阻燃层,能够有效提高墙板的防火和阻燃性能;此外,立方氧化锆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能够有效增加墙板的抗压强度。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立方氧化锆阻燃层和温度调控层20为主,得到具有阻燃效果好和温度调控功能的隔音墙板;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立方氧化锆阻燃层和空气净化层30为主,得到具有阻燃效果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隔音墙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还包括:聚氨酯防水层,聚氨酯防水层设置在隔音板10的至少一表面上。通过设置聚氨酯防水层,能够使墙板具备较佳的防水性能,特别是雨天下外墙板如果长期被雨淋,容易发生霉变虫蛀,因此,聚氨酯防水层的设置,能够使墙板长期保持干燥,大大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聚氨酯防水层和温度调控层20为主,得到具有防水效果好和温度调控功能的隔音墙板;隔音板10上也可以主要设置聚氨酯防水层和空气净化层30为主,得到具有防水效果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隔音墙板。
其中,隔音板10上设置的各功能层可以通过喷涂、涂覆、粘接或热压复合等方式复合在隔音板10上。
目前,日常噪音来源主要来自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业企业噪声等,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突出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墙板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
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板10包括:
第一隔音基板11,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音棉111;
第二隔音基板12,与第一隔音基板11相对设置,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音棉 121;
消音组件,设置在第一隔音基板11和第二隔音基板12之间,消音组件包括:
第一消音基板13;
第二消音基板14,与第一消音基板13相对设置;
弹性密封件15,将第一消音基板13和第二消音基板14的四周边沿进行密封并形成消音室18;
其中,第一消音基板13上具有若干与消音室18连通的第一消音孔131,第一消音基板13在消音室18的一侧面上具有若干第一弹性体16,第二消音基板 14在消音室18的一侧面上具有若干第二弹性体17,第一弹性体16和第二弹性体17相互抵触,第二弹性体17上具有若干第二消音孔171,第一弹性体16对第二弹性体17挤压时两者之间会形成若干个降噪腔室,第二消音孔171置于降噪腔室内,当消音组件受噪音音波冲击时第一消音基板13会向第二消音基板14 挤压,噪音从第一消音孔131进入至消音室18时第一弹性体16会对第二弹性体 17挤压、且噪音会进入降噪腔室被降噪消音。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体16及第二弹性体17均由消音材料制成,第一弹性体16呈半圆形状,第二弹性体17连续排布呈波浪状,相邻两个第二弹性体17之间构成有消音部19,第一弹性体16和消音部19抵触。
其中,强噪音产生振频的声波首先作用在第一隔音基板11和第二隔音基板12上,由于第一隔音基板11和第二隔音基板12上具有吸音棉,故而可将部分噪音降解,声波还是会继续向内冲击并作用在第一消音基板13上,由于第一消音基板13上具有第一消音孔131,在声波从第一消音孔131内传递时会产生实质的冲击力,该冲击力会使得第一消音基板13向第二消音基板14冲击,进而第一弹性体16会对第二弹性体17进行挤压,由于第一弹性体16和第二弹性体17为消音材料制成,在两者挤压的过程中会将力缓解掉同时将音波消除。另外,第一弹性体16和第二弹性体17挤压构成的降噪腔室和第二消音孔171 配合,会将进入降噪腔室内的音波送入至第二消音孔171内进一步消音处理,提高消音的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15包括:
密封连接部151,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分别与第一消音基板13、第二消音基板14密封连接;
弹性形变部152,位于两个密封连接部151之间,弹性形变部152两端面呈弧形状,当第一消音基板13向第二消音基板14挤压时弹性形变部152会收缩和张紧。
为了便于墙板的运输与装配,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墙板的两相对的端面分别纵向设置有拼接卡座101和拼接卡槽102,拼接卡座 101为呈梯形状的凸座,拼接卡槽102为与凸座相配合对应的梯形槽;墙板在使用时通过若干个墙板中的一墙板的凸座与另一相邻的墙板的梯形槽相配合实现组合拼接,使得墙板装配便捷。
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可应用于居室、影音室、办公室等,其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上述功能层的组合设置,其主要装配于室内建筑的侧壁和天花板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音板;
温度调控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温度调控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回形结构,所述温度调控层为相变温度为20~25℃的固固相变材料层,所述固固相变材料层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570~630的聚乙二醇材料层;
空气净化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空气净化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二回形结构,所述空气净化层为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且所述硫元素的掺入率为10~20%,其化学结构式为:
 ;
该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质量分数为15%的硫化铵水溶液与对苯二甲腈反应制备硫代对苯二甲酰胺;
(2)通过对苯二甲脒盐酸盐、硫代对苯二甲酰胺以及对苯二甲醛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制备硫元素掺杂的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
方法包括以下合成路径:
合成路径具体步骤为:
 1)化合物2的合成:
常温下,将1摩尔当量的化合物1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使得固体完全溶解,随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缓慢加入3~5摩尔当量的15wt%的硫化铵水溶液,室温搅拌12~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50倍体积当量的去离子水中,过滤,萃取剂萃取滤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得到黄色固体,黄色固体经柱层析进行纯化后与滤饼合并干燥,得化合物2;
2)化合物6的合成:
常温下,将1摩尔当量的化合物4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1.1~1.5摩尔当量的化合物5以及2摩尔当量的化合物3,随后加入2摩尔当量的催化剂以及化合物4的10-20倍质量的二甲基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在80~85℃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随后在100~105℃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最后在120~125℃的条件下反应24~3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体系内滴加5~10倍体积当量的稀盐酸,过滤后洗涤沉淀,剩余物用柱层析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6;
3)化合物9的合成:
室温下,将1摩尔当量的化合物7、0~0.2摩尔当量的化合物2、1~1.5摩尔当量的化合物8以及2摩尔当量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加入化合物5的10~20倍质量的二甲基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将反应液加热至80~85℃反应10~12小时,随后升温至100~105℃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最后在120~125℃的条件下反应24~30小时,之后冷却至室温,体系内滴加5~10倍体积当量的稀盐酸,过滤后洗涤沉淀,真空60~85℃干燥过夜,得化合物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且所述空气净化层与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之比为(1.5~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且所述温度调控层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之比为(1.5~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夜光漆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夜光漆层沿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呈回形结构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回形结构或所述第二回形结构相嵌合的第三回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漆层的厚度分别大于所述温度调控层和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且所述夜光漆层、所述温度调控层与所述空气净化层的厚度之比为(1.5~3):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卤化银隔热层,所述卤化银隔热层设置在所述隔音板的至少一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包括:
第一隔音基板,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音棉;
第二隔音基板,与所述第一隔音基板相对设置,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音棉;
消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隔音基板和所述第二隔音基板之间,所述消音组件包括:
第一消音基板;
第二消音基板,与所述第一消音基板相对设置;
弹性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消音基板和所述第二消音基板的四周边沿进行密封并形成消音室;
其中,所述第一消音基板上具有若干与消音室连通的第一消音孔,第一消音基板在消音室的一侧面上具有若干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消音基板在消音室的一侧面上具有若干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相互抵触,所述第二弹性体上具有若干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一弹性体对所述第二弹性体挤压时两者之间会形成若干个降噪腔室,所述第二消音孔置于降噪腔室内,当消音组件受噪音音波冲击时第一消音基板会向第二消音基板挤压,噪音从第一消音孔进入至消音室时第一弹性体会对第二弹性体挤压、且噪音会进入降噪腔室被降噪消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
密封连接部,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消音基板、所述第二消音基板密封连接;
弹性形变部,位于两个密封连接部之间,所述弹性形变部两端面呈弧形状,当第一消音基板向第二消音基板挤压时弹性形变部会收缩和张紧。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的两相对的端面分别纵向设置有拼接卡座和拼接卡槽,所述拼接卡座为呈梯形状的凸座,所述拼接卡槽为与凸座相配合对应的梯形槽;所述墙板在使用时通过若干个墙板中的一墙板的凸座与另一相邻的墙板的梯形槽相配合实现组合拼接。
CN202111309649.8A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Active CN113958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649.8A CN113958013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649.8A CN113958013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8013A CN113958013A (zh) 2022-01-21
CN113958013B true CN113958013B (zh) 2023-04-28

Family

ID=7946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9649.8A Active CN113958013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8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665B (zh) * 2021-09-28 2022-11-08 天津大学 一种全共轭有机三嗪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40981A (ja) * 2016-09-08 2018-09-13 株式会社Ihi 置換ピペラジン化合物及び酸性ガス用の吸収剤、吸収液
CN111446392A (zh) * 2020-03-17 2020-07-24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5389A (ja) * 2006-10-12 2008-04-24 Yuka Sansho Kenzai Kk 遮音構造躯体
CN101781394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聚氨酯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
CN103924757B (zh) * 2014-03-22 2016-09-07 烟台斯坦普精工建设有限公司 具有调温调湿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吊顶天花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9549A (zh) * 2018-04-11 2018-11-23 启东海大聚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36186B (zh) * 2018-12-24 2023-12-15 嘉兴市锦佳船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用隔音板
CN110054776B (zh) * 2019-03-28 2021-08-31 湘潭大学 一种含三嗪环的共价有机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876719A (zh) * 2021-01-11 2021-06-01 东莞市勇嘉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环保塑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40981A (ja) * 2016-09-08 2018-09-13 株式会社Ihi 置換ピペラジン化合物及び酸性ガス用の吸収剤、吸収液
CN111446392A (zh) * 2020-03-17 2020-07-24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8013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8013B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墙板
CN216380045U (zh) 装配式建筑物外墙保温结构
CN114804745A (zh) 一种低碳无机辐射制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26096U (zh) 一种中空光伏玻璃幕墙组件
CN115030332B (zh) 一种抗水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复合改性建筑外墙保温板及其加工方法
CN211523745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设计的防水隔热型墙板
CN207686198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板材
CN207553348U (zh) 绿色建筑环保节能构件
CN206467842U (zh) 一种光伏保温幕墙
CN216587504U (zh) 一种环保无毒型pvc地板
CN212001889U (zh) 一种轻钢外墙
CN211523879U (zh) 一种便于安装使用的建筑外墙保温板
CN209742173U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节能幕墙
CN205776943U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玻璃保温幕墙单元板块
CN218352461U (zh) 一种光伏中空组件
CN210011663U (zh) 一种适用多地形移动营房
CN210507894U (zh) 一种节能建筑中的复合墙体
CN108661285A (zh) 一种防火防水型竹木地板
CN215594696U (zh) 一种环保阻燃的室内装饰复合板
CN217681345U (zh) 一种隔温层具有降温效果的中空玻璃
CN21650725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保温板
CN213625303U (zh) 声屏障板
CN220185010U (zh) 一种既有窗户改造结构
CN208533923U (zh) 一种具有可循环利用的绿色节能集成墙板
CN209586181U (zh) 系统窗窗框用密封胶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073000 jingshi5001, North Circular Economy Demonstration Park, Dingzhou Ci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ingzhou Zhuy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501, Kaixuan apartment, No.1, Nancheng Road,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o Er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