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4932A -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4932A
CN113954932A CN202111281430.1A CN202111281430A CN113954932A CN 113954932 A CN113954932 A CN 113954932A CN 202111281430 A CN202111281430 A CN 202111281430A CN 113954932 A CN113954932 A CN 113954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track
model
line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14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宇
刘基全
张宇
程剑锋
李一楠
徐宁
岳林
孙文哲
王瑞
刘雅晴
陈汇远
王飞
刘佳
宋志丹
何之煜
杨森
王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Ruichi Guoti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uat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Priority to CN2021112814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4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车站站内信息、车站区间信息及管辖边界信息作为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元素,构建出包含若干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线路几何模型;读取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和现场报文,并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处理;对于处理结果,根据设定的既有线路的起点经纬度信息和各信号点方位角,计算正线、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得相应的电子地图。该方法生成电子地图数据的效率高、人工参与少、不受现场因素制约,并且能够适应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任意线路、多线路的测试环境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基于卫星定位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为完善中国列控系统(CTCS)技术体系、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满足我国西部铁路运营需求,国内已开展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研究。区别于传统定位方式,卫星定位有利于列车定位由依赖地面设备的被动定位转变为车载设备的自主定位,减少地面设备的铺设和安装,节省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此外,列车自主定位有助于推进固定闭塞控制向移动闭塞控制的升级,增强线路通过能力,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基于电子地图的列车运行环境是利用卫星导航实现列车定位的重要基础。电子地图包括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运行所需的轨道地理信息和虚拟应答器等数据。既有电子地图主要通过现场测量加后期处理得到,现场工作量较大,易受现场因素制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采用仿真生成技术模拟电子地图,不受现场因素制约,能够大幅度减少现场动态采集工作量,有效提高测试的质量、深度和广度。如何快速地生成电子地图,以满足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任意线路的测试环境需求,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通过读取工程数据表及现场报文,设置起点经纬度信息和各信号点方位角仿真生成电子地图,能够适配任一条既有工程线路,以满足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任意线路的测试环境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包括:
以车站站内信息、车站区间信息及管辖边界信息作为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元素,构建出包含若干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线路几何模型;
读取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和现场报文,并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处理;
对于处理结果,根据设定的既有线路的起点经纬度信息和各信号点方位角,计算正线与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
将计算出的正线与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补充至所述处理结果中,获得满足卫星定位的电子地图。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其主要获得如下有益效果:(1)读取并处理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和现场报文,通过设置线路起点经纬度和方位角生成电子地图,能够适配任一条既有线路;(2)电子地图数据生成效率高、人工参与少、不受现场因素制约,并且能够适应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任意线路、多线路的测试环境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车站站内信息、车站区间信息及管辖边界信息作为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元素,构建出包含若干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线路几何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构建出包含若干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线路几何模型包括:
1)利用车站站内信息构造车站站内模型SMIn,利用车站区间信息构造车站区间模型SMSec,利用管辖边界信息构造管辖边界模型B;基于车站站内模型SMIn、车站区间模型SMSec与管辖边界模型生成车站模型SM={SMIn,SMSec,B}。
2)利用相关的车站模型构造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TM={SM1,SM2,…,SMj,…SMN},其中,N表示单个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中车站模型的数量。
3)利用所有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构建线路几何模型:M={TM1,TM2,…,TMi,…TME},其中,E表示线路集合模型中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数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针对车站模型各部分进行介绍。
1、车站站内模型与车站区间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利用车站站内信息构造车站站内模型SMIn包括:利用车站站内轨道模型构造车站站内模型SMIn={T1,T2,…,Tii,…TC1|Tii∈T},其中,Tii表示第ii条轨道模型,C1为车站站内轨道模型数量,T表示轨道模型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利用车站区间信息构造车站区间模型SMSec包括:利用车站区间轨道模型构造车站区间模型SMsec={TC1+1,TC1+2,…,Tjj,…TC|Tjj∈T},其中,Tjj表示第jj条轨道模型,C-C1为车站区间轨道模型数量,C表示车站站内模型数量和车站区间模型数量的总和。
本发明实施例中,车站站内模型SMIn与车站区间模型SMSec中所涉及的单个轨道模型为轨道片模型、应答器模型和道岔模型的集合,表示为T={P,Ba,W},其中,P表示轨道片模型,Ba表示应答器模型,W表示道岔模型。
1)轨道片模型为轨道片元素的集合,表示为P={p1,p2,…,px,…pX},其中,表px第x个轨道片元素,X为轨道片元素数量。
单个轨道片元素表示为:p={mileagep,posp,longitudep,latitudep},其中,mileagep表示轨道片里程,posp表示轨道片位置,longitudep表示轨道片经度,latitudep表示轨道片纬度。
2)应答器模型为应答器元素的集合,表示为Ba={ba1,ba2,…,bay,…baY},其中,bay表示第y个应答器元素,Y为应答器元素数量。
单个应答器元素表示为:ba={numberba,mileageba,posba,trackNumba,messageba,typeba,directionba},其中,numberba表示应答器编号,mileageba表示应答器里程,posba表示应答器位置,trackNumba表示应答器所在的轨道号,messageba表示应答器报文,typeba表示应答器类型,directionba表示应答器方向。
3)道岔模型为道岔岔尖模型、道岔定位模型和道岔反位模型的集合,表示为W={Wtip,Wloc,Wrev};所述道岔岔尖模型Wtip、道岔定位模型Wloc和道岔反位模型Wrev均为道岔元素的集合;
单个道岔元素表示为:w={numberw,mileagew,posw,trackNumw,directionw},其中,numberw表示道岔编号,mileagew表示道岔里程,posw表示道岔位置,trackNumw表示道岔所在的轨道号,directionw表示道岔方向。
2、管辖边界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管辖边界模型B包括:上行线起始边界元素bupS、下行线起始边界元素bdownS、上行线结束边界元素bupE和下行线结束边界元素bdownE,表示为:B={bupS,bdownS,bupE,bdownE|bupS,bdownS,bupE,bdownE∈b}。
其中,边界元素b={mileageb,posb,trackNumb,adTypeb,adTSRSNumb,adStationNumb,adTrackNumb},mileageb表示边界里程,posb表示边界位置,trackNumb表示边界所在的轨道号,adTypeb表示相邻边界类型,adTSRSNumb表示相邻边界的TSRS编号,adStationNumb表示相邻边界的车站编号,adTrackNumb表示相邻边界所在的轨道号。
步骤2、读取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和现场报文,并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处理。
本步骤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
1、读取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包括:信号数据表、应答器位置表、道岔位置表、车站信息表、以及进路文件夹中的进路信息表。读取现场报文为指定文件夹中的应答器报文。对于信号数据表,仅读取下行线正向页和上行线反向页的数据,分别代表下行线和上行线的信号数据。
信号数据表中读取的数据(以下描述为信号数据)包括车站名称、信号点名称、信号点里程、信号点类型、轨道区段名称、轨道区段长度、轨道区段属性。应答器位置表读取的数据包括应答器名称、应答器编号、里程、设备类型、用途、车站名称。道岔位置表读取的数据包括车站名称、道岔编号、岔尖里程、正线/测试、定位是否开向侧向、开岔方向。车站信息表读取的数据包括车站名称、大区编号、分区编号、车站编号。进路信息表读取的数据(以下描述为进路数据)包括车站名称、应答器编号、进路、进路类型、始端信号机名称、终端信号机名称、经过应答器、道岔、轨道区段,其中,轨道区段包括轨道区段长度、信号点类型、轨道区段名称。
为了方便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既有线路数据的处理,需要进行如下划分设定:
1)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划分方式。设定1个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为车站信息表中的当前具体车站沿下行正向至下一个具体车站之间的区域,当前具体车站指除去中继站之外的车站。
2)车站划分方式。根据车站信息表的车站进行车站划分。
3)轨道划分方式。对于每个车站进行轨道划分,包括正线轨道划分和侧线轨道划分。正线轨道划分方式:设置信号数据中每个车站的起始信号点和结束信号点对应着轨道的起点和终点;侧线轨道划分方式:设置车站站内接车道岔的岔尖和车站站内发车道岔的岔尖对应着轨道的起点和终点,侧线划分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进路数据表。
4)轨道片划分方式。设定信号点为电子地图的轨道片记录点;设定轨道区段为电子地图的轨道片,并且设置轨道片长度的最低阈值。
5)应答器类型设置方式。针对车站站内应答器,设置应答器类型为实体;针对车站区间应答器,每隔固定距离设置1组应答器类型为实体,其余应答器设置为虚拟类型。
2、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处理,步骤包括:
1)检查既有数据:针对信号数据,通过信号点里程计算相邻两个信号点之间的里程差,判断里程差是否等于轨道区段长度,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结束。
2)合并既有数据:针对进路数据的每条进路信息,根据进路、进路类型、始端信号机名称和终端信号机名称综合判断当前进路是否为侧线进路,如为侧线进路,则提取当前进路信息的车站名称、轨道区段长度、信号点类型、轨道区段名称,以补充车站站内的信号数据,并删除重复的侧线的信号数据;检查轨道区段长度是否小于设置的轨道片的最低阈值,如果小于最低阈值,则以下行正向方向合并相邻轨道区段的信号数据,直至满足轨道片长度的最低阈值要求。
3)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车站、轨道划分:对应步骤1建立的模型及上述的划分原则,结合前述步骤2)获得的数据进行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划分、车站划分和轨道划分,轨道划分时使用轨道号标识不同的轨道线路。
4)轨道数据处理:根据每条轨道的起点里程,求解所有信号点位置,获取轨道区段的轨道特性,根据轨道号获取轨道区段的起止类型。轨道数据处理后得到的轨道数据包括车站名称、信号点名称、信号点位置、信号点里程、轨道号、经度、纬度。其中,经纬度信息由步骤3专门求解后再进行补充。
5)应答器数据处理:根据每条轨道的起点里程,求解所有应答器位置,获取应答器的所在轨道,设置应答器类型和方向,根据读取的现场报文补充应答器报文。应答器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应答器数据包括车站名称、应答器名称、应答器编号、应答器里程、应答器位置、轨道号、应答器报文、应答器类型和应答器方向。
6)道岔数据处理:获取道岔开岔方向,求解道岔岔尖、道岔定位(道岔岔尖数据和道岔定位数据相同)和道岔反位的位置和所在轨道。道岔数据处理后得到的道岔数据包括车站名称、道岔编号、岔尖里程、正线/侧线、定位是否开向侧向、开岔方向、道岔岔尖所在轨道号、道岔岔尖位置、道岔定位所在轨道号、道岔定位位置、道岔反位所在轨道号和道岔反位位置。
7)管辖边界数据处理:针对每个车站,分别求解起始下行线、起始上行线、结束下行线和结束下行线的边界里程、边界位置和所在轨道,以及相邻车站的边界信息。其中,起始边界里程和结束边界里程均来自于信号数据中的车站边界里程,起始边界位置默认为0,结束边界位置来自于信号数据中车站的结束信号点的位置。所述相邻车站的边界信息包括相邻车站的临时限速服务器编号、车站名称、车站编号、管辖边界类型和所在轨道。
步骤3、对于处理结果,根据设定的既有线路的起点经纬度信息和各信号点方位角,计算正线、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得相应的电子地图。
本步骤优选实施方式如下:
1、提前设置上行线各信号点的方位角、下行线各信号点的方位角、以及下行线起点经纬度。
2、根据下行线起点经纬度、方位角、下行线起点和上行线起点的距离,求解上行线起点经纬度。至此,所属上行线各信号点的方位角、下行线各信号点的方位角、上行线起点经纬度信息、下行线起点经纬度已知。此处,上行线起点和下行线起点均是信号数据中上行线和下行线的起始信号点。
3、针对正线,均为直线轨道,分别顺序求解上行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和下行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根据起点信号点的经纬度、方位角和距离下一个信号点的距离(由轨道数据中的两个信号点的里程差可知),顺次求解下一个信号点的经纬度,依次类推,一直完成正线所有信号点的经纬度求解。本专利中,前面已经给出轨道片记录点的设定规则,即设定信号点为电子地图的轨道片记录点。
4、针对侧线的曲线轨道,采用分段拟合方法求解经纬度信息:根据设定的误差范围确定曲线轨道的分段数量,在曲线轨道上依次选取虚拟信号点,采用顺次相连的折线近似代表曲线轨道,求解虚拟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此部分具体求解方式参照常规技术实现,故不做赘述),同时,向轨道数据中补充虚拟信号点的相关数据包括车站名称、信号点名称、信号点位置、信号点里程、轨道号;针对侧线的直线轨道,根据当前信号点的经纬度、方位角和距离下一个信号点的距离,顺次求解下一个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
5、经上述处理后,可以获得线路上全部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
步骤4、将步骤3处理得到的各信号点(即轨道片记录点)的经纬度信息,补充到步骤2中的轨道数据中,至此,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求解出轨道数据、应答器数据、道岔数据和管辖边界数据,可以生成满足卫星定位的电子地图。
相较于现有方案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方案主要获得如下有益效果:(1)读取并处理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和现场报文,通过设置线路起点经纬度和方位角生成电子地图,能够适配任一条既有线路;(2)电子地图数据生成效率高、人工参与少、不受现场因素制约,并且能够适应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任意线路、多线路的测试环境需求。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车站站内信息、车站区间信息及管辖边界信息作为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元素,构建出包含若干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线路几何模型;
读取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和现场报文,并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处理;
对于处理结果,根据设定的既有线路的起点经纬度信息和各信号点方位角,计算正线与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
将计算出的正线与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补充至所述处理结果中,获得满足卫星定位的电子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车站站内信息、车站区间信息及管辖边界信息作为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元素,构建出包含若干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线路几何模型包括:
利用车站站内信息构造车站站内模型SMIn,利用车站区间信息构造车站区间模型SMSec,利用管辖边界信息构造管辖边界模型B;基于车站站内模型SMIn、车站区间模型SMSec与管辖边界模型生成车站模型SM={SMIn,SMSec,B};
利用相关的车站模型构造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TM={SM1,SM2,…,SMj,…SMN},其中,N表示单个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中车站模型的数量;
利用所有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构建线路几何模型:M={TM1,TM2,…,TMi,…TME},其中,E表示线路集合模型中临时限速服务器模型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车站站内信息构造车站站内模型SMIn包括:利用车站站内轨道模型构造车站站内模型SMIn={T1,T2,…,Tii,…TC1|Tii∈T},其中,Tii表示第ii条轨道模型,C1为车站站内轨道模型数量,T表示轨道模型集合;
所述利用车站区间信息构造车站区间模型SMSec包括:利用车站区间轨道模型构造车站区间模型SMsec={TC1+1,TC1+2,…,Tjj,…TC|Tjj∈T},其中,Tjj表示第jj条轨道模型,C-C1为车站区间轨道模型数量,C表示车站站内模型数量和车站区间模型数量的总和;
车站站内模型SMIn与车站区间模型SMSec中所涉及的单个轨道模型为轨道片模型、应答器模型和道岔模型的集合,表示为T={P,Ba,W},其中,P表示轨道片模型,Ba表示应答器模型,W表示道岔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片模型为轨道片元素的集合,表示为P={p1,p2,…,px,…pX},其中,表px第x个轨道片元素,X为轨道片元素数量;
单个轨道片元素表示为:p={posp,mileagep,longitudep,latitudep},其中,posp表示轨道片位置,mileagep表示轨道片里程,longitudep表示轨道片经度,latitudep表示轨道片纬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器模型为应答器元素的集合,表示为Ba={ba1,ba2,…,bay,…baY},其中,bay表示第y个应答器元素,Y为应答器元素数量;
单个应答器元素表示为:ba={posba,mileageba,numberba,trackNumba,messageba,typeba,directionba},其中,posba表示应答器位置,mileageba表示应答器里程,numberba表示应答器编号,trackNumba表示应答器所在的轨道号,messageba表示应答器报文,typeba表示应答器类型,directionba表示应答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模型为道岔岔尖模型、道岔定位模型和道岔反位模型的集合,表示为W={Wtip,Wloc,Wrev};所述道岔岔尖模型Wtip、道岔定位模型Wloc和道岔反位模型Wrev均为道岔元素的集合;
单个道岔元素表示为:w={posw,mileagew,numberw,trackNumw,directionw},其中,posw表示道岔位置,mileagew表示道岔里程,numberw表示道岔编号,trackNumw表示道岔所在的轨道号,directionw表示道岔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辖边界模型B包括:上行线起始边界元素bupS、下行线起始边界元素bdownS、上行线结束边界元素bupE和下行线结束边界元素bdownE,表示为:B={bupS,bdownS,bupE,bdownE|bupS,bdownS,bupE,bdownE∈b};
其中,边界元素b={posb,mileageb,trackNumb,adTypeb,adTSRSNumb,adStationNumb,adTrackNumb},posb表示边界位置,mileageb表示边界里程,trackNumb表示边界所在的轨道号,adTypeb表示相邻边界类型,adTSRSNumb表示相邻边界的TSRS编号,adStationNumb表示相邻边界的车站编号,adTrackNumb表示相邻边界所在的轨道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的既有工程线路的工程数据表包括:信号数据表、应答器位置表、道岔位置表、车站信息表、以及进路信息表;对于信号数据表,读取下行线正向页和上行线反向页的数据,分别代表下行线和上行线的信号数据;并进行如下划分方式的设定: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划分:设定1个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为车站信息表中的当前具体车站沿下行正向至下一个具体车站之间的区域,当前具体车站指除去中继站之外的车站;
车站划分:根据车站信息表的车站进行车站划分;
轨道划分:对于每个车站进行轨道划分,包括正线轨道划分和侧线轨道划分;正线轨道划分:设置信号数据中每个车站的起始信号点和结束信号点对应着轨道的起点和终点;侧线轨道划分原则:设置车站站内接车道岔的岔尖和车站站内发车道岔的岔尖对应着轨道的起点和终点,侧线划分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进路数据表;
轨道片划分:设定信号点为电子地图的轨道片记录点;设定轨道区段为电子地图的轨道片,并且设置轨道片长度的最低阈值;
应答器类型设置:针对车站站内应答器,设置应答器类型为实体;针对车站区间应答器,每隔固定距离设置1组应答器类型为实体,其余应答器设置为虚拟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构建的线路几何模型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检查既有数据:针对信号数据表中的信号数据,通过信号点里程计算相邻两个信号点之间的里程差,判断里程差距离是否等于轨道区段长度,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合并既有数据:针对进路数据表中的每条进路信息,根据进路、进路类型、始端信号机名称和终端信号机名称综合判断当前进路是否为侧线进路,如为侧线进路,则提取当前进路信息的车站名称、轨道区段长度、信号点类型与轨道区段名称,以补充车站站内的信号数据信息,并删除重复的侧线的信号数据;检查轨道区段长度是否小于设置的轨道片的最低阈值,如果小于最低阈值,则以下行正向方向合并相邻轨道区段的信号数据,直至满足轨道片长度的最低阈值要求;
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车站与轨道划分:基于建立线路几何模型以及设定的划分方式,结合合并既有数据步骤中获得的数据进行临时限速服务器管辖区域划分、车站划分和轨道划分,轨道划分时使用轨道号标识不同的轨道线路;轨道数据处理:根据每条轨道的起点里程,求解所有信号点位置,获取轨道区段的轨道特性,根据轨道号获取轨道区段的起止类型;
应答器数据处理:根据每条轨道的起点里程,求解所有应答器位置,获取应答器的所在轨道,设置应答器类型和方向,根据读取的现场报文补充应答器报文;
道岔数据处理:获取道岔开岔方向,求解道岔岔尖、道岔定位和道岔反位的位置和所在轨道;
管辖边界数据处理处理:针对每个车站,分别求解起始下行线、起始上行线、结束下行线和结束下行线的边界里程、边界位置和所在轨道,以及相邻车站的边界信息;其中,起始边界里程和结束边界里程均来自于信号数据中的车站边界里程,起始边界位置默认为0,结束边界位置来自于信号数据中车站的结束信号点的位置;所述相邻车站的边界信息包括相邻车站的临时限速服务器编号、车站名称、车站编号、管辖边界类型和所在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处理结果,根据设定的既有线路的起点经纬度信息和各信号点方位角,计算正线、侧线各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预先设置上行线各信号点的方位角、下行线各信号点的方位角、以及下行线起点经纬度;
根据下行线起点经纬度、方位角、下行线起点和上行线起点的距离信息,求解上行线起点经纬度;其中,上行线起点和下行线起点均为信号数据表中信号数据内的上行线和下行线的起始信号点;
针对正线,均为直线轨道,根据起点信号点的经纬度、方位角和距离下一个信号点的距离,顺次求解下一个信号点的经纬度,依次类推,求解出正线所有信号点的经纬度;
针对侧线的曲线轨道,采用分段拟合方法求解经纬度信息:根据设定的误差范围确定曲线轨道的分段数量,在曲线轨道上依次选取虚拟信号点,采用顺次相连的折线近似代表曲线轨道,求解虚拟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同时,向轨道数据中补充虚拟信号点的相关数据包括车站名称、信号点名称、信号点位置、信号点里程、轨道号;针对侧线的直线轨道,根据当前信号点的经纬度、方位角和距离下一个信号点的距离,顺次求解下一个信号点的经纬度信息。
CN202111281430.1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Pending CN113954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1430.1A CN113954932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1430.1A CN113954932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932A true CN113954932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1430.1A Pending CN113954932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49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185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列车限速处理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5402375A (zh) * 2022-08-30 2022-11-29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行车电子地图获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288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标准线路匹配的公交准确定位方法
CN102355629A (zh) * 2011-09-29 2012-02-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Google Earth和GPS的车辆位置监控方法
JP2018106017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オゼットクリエイティブ 地図情報作成装置、地図情報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地図情報作成方法
CN109900276A (zh) * 2019-04-01 2019-06-18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点线面障碍物模型构建的车站实时应急路径规划方法
CN110837539A (zh) * 2019-09-25 2020-02-2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电子地图构建方法及电子地图位置匹配方法
WO2020037944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三维定位系统
CN111506688A (zh) * 2020-04-09 2020-08-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铁路客运车站多源数据可视化集成展示方法
CN111645731A (zh) * 2020-08-03 2020-09-11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器报文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897901A (zh) * 2020-06-29 2020-11-06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列控系统轨道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
CN112590878A (zh) * 2020-12-11 2021-04-0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基于列控工程数据表的线路拓扑生成方法
CN112612860A (zh) * 2020-12-09 2021-04-0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列车位置的电子地图自动推送方法
CN112810668A (zh) * 2021-04-19 2021-05-18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限速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288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标准线路匹配的公交准确定位方法
CN102355629A (zh) * 2011-09-29 2012-02-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Google Earth和GPS的车辆位置监控方法
JP2018106017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オゼットクリエイティブ 地図情報作成装置、地図情報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地図情報作成方法
WO2020037944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三维定位系统
CN109900276A (zh) * 2019-04-01 2019-06-18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点线面障碍物模型构建的车站实时应急路径规划方法
CN110837539A (zh) * 2019-09-25 2020-02-2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电子地图构建方法及电子地图位置匹配方法
CN111506688A (zh) * 2020-04-09 2020-08-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铁路客运车站多源数据可视化集成展示方法
CN111897901A (zh) * 2020-06-29 2020-11-06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列控系统轨道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
CN111645731A (zh) * 2020-08-03 2020-09-11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器报文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612860A (zh) * 2020-12-09 2021-04-0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列车位置的电子地图自动推送方法
CN112590878A (zh) * 2020-12-11 2021-04-0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基于列控工程数据表的线路拓扑生成方法
CN112810668A (zh) * 2021-04-19 2021-05-18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限速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BERTO ALMECH,EUGENIO ROANES-LOZANO: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Diagrammatic Subway Maps for Any Date with Maple", MATHEMATICS IN COMPUTER SCIENCE, 31 December 2019 (2019-12-31), pages 193 - 207 *
潘长玉;: "浅析临时限速的设置方案", 铁道通信信号, no. 09, pages 17 - 18 *
高桂桂: "列车监控系统专用电子地图自动生成算法的研究", 《铁道学报》, 28 February 2006 (2006-02-28), pages 63 - 6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2375A (zh) * 2022-08-30 2022-11-29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行车电子地图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5285185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列车限速处理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4932A (zh) 一种基于工程线路数据的电子地图自动生成方法
CN104966408B (zh) 一种gps定位数据补偿方法
CN112429041B (zh)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判定列车运行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Specht et al. Accuracy assessment of mobile satellite measurements in relation to the geometrical layout of rail tracks
CN104002836A (zh) 一种交通位置信息实时获取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45816B (zh) 一种公交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9229158A (zh) 一种列车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Leslar et al. Using mobile lidar to survey a railway line for asset inventory
CN107993437B (zh) 新增公交路线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pecht et al. Computer-aided evaluation of the railway track geometry on the basis of satellite measurements
CN109443527A (zh) 一种机场噪音监测管理系统
Goya et al. Methodology an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for railway on-board positioning systems
Sanaullah et al. Estimating link travel time from low-frequency GPS data
Brizzi et al. Multi-ride Fusion for Rail Digital Map Construction
Wilk et al. Research project BRIK: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ecise trajectory of a railway vehicle
CN110764121A (zh) 一种gnss实时全球电离层tec建模方法
CN114705214B (zh) 一种里程轨迹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07544A (zh) 一种基于线路轨迹的公交车前后车距离测算方法
Gurmu et al. Dynamic travel time prediction models for buses using only GPS data
Koc Estimation of the horizontal curvature of the railway track axis with the use of a moving chord based on geodetic measurements
CN112566025B (zh) 公交客流来源去向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Yang et al. Digital track map aided track occupancy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railway stations
Wolofsky et al. Modelling rail transit dwell time using automatically collected passenger data
Hardell et 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rrival Operations with Point Merge at Oslo Gardermoen Airport
JP2005149095A (ja) 利用交通機関の推定方法及び利用交通機関推定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4

Address after: No. 2, No. two, No. 2, Da Liu Shu Road, Beijing,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IGNAL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ARS

Applicant after: China National Railwa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UAT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RUICHI NATIONAL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 No. two, No. 2, Da Liu Shu Road, Beijing,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IGNAL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ARS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UAT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RUICHI NATIONAL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