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4553A -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4553A
CN113954553A CN202111354440.3A CN202111354440A CN113954553A CN 113954553 A CN113954553 A CN 113954553A CN 202111354440 A CN202111354440 A CN 202111354440A CN 113954553 A CN113954553 A CN 113954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ection
lead
assembly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44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4553B (zh
Inventor
彭莉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3544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4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4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4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03Propelling pencils with lead sections or lead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16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stepwise feed of writing-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3/00Holders or connector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writing-points
    • B43K23/012Holders for attachment to finger tip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涉及自动铅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笔壳、塞尾组件、塞头组件,所述笔壳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尾段、上腔段、下腔段和首段,所述尾段连接所述塞尾组件,所述尾段与所述上腔段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上腔段内部设置有双重储芯组件,所述上腔段与所述下腔段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下腔段内部设置有自动出芯组件,所述下腔段外部套设有指接组件,所述首段连接所述塞头组件;其中,所述双重储芯组件包括两个存芯结构和调节结构;所述指接组件包括胶套、胶板和指套。本发明具有快速更换铅芯尺寸、使用可靠性高和帮助训练正确握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铅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人们在书写过程中,由于握笔姿势不正确,常常会感到手指疲劳甚至疼痛,从而导致书写速度以及书写质量下降,且若长期使用不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会造成近视、斜视、颈椎和脊柱变形等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在学习写字的初期,若无法掌握书写的正确姿势,会直接影响到手指的发育以及书写的质量。目前,青少年的握笔姿势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人工纠正的,当家长和老师不在的时候,青少年自己很难纠正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往往导致青少年养成错误的不良握笔姿势,而坏习惯很有可能伴随一生;同时,自动铅笔代替传统木质铅笔具有粗细均匀、书写流畅等特点,现有自动铅笔笔芯一般包括多种规格,比如0.5mm和0.7mm,对于一支铅笔来说只能适用于一种规格的笔芯,不能相互更换,对于具有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来说会导致更换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通过双重储芯组件内的两个存芯结构来存放两种不同尺寸的铅芯,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任意情况下快速更换进入自动出芯组件内的铅芯的尺寸,同时便于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保证握笔姿势不会大幅度改变,还会有效减轻手指疲劳感。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包括笔壳、塞尾组件、塞头组件,所述笔壳内部中空并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尾段、上腔段、下腔段和首段,所述尾段连接所述塞尾组件,所述尾段与所述上腔段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上腔段内部设置有双重储芯组件,所述上腔段与所述下腔段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下腔段内部设置有自动出芯组件,所述下腔段外部套设有指接组件,所述首段连接所述塞头组件;其中,所述双重储芯组件包括两个存芯结构和调节结构,两个所述存芯结构内部均存储有一组铅芯,两组铅芯的尺寸不相同,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存芯结构中任意一个穿进所述第二通口,当所述存芯结构穿进所述第二通口时,所述存芯结构接通所述塞尾组件,并且,所述存芯结构接通所述自动出芯组件并且让其铅芯进入所述自动出芯组件,所述自动出芯组件能够让进入其内部的铅芯穿出所述塞头组件;所述指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下腔段表面的胶套,所述胶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胶板,所述胶板上设置有一个指套,所述指套朝所述胶套前端斜向延伸,两所述指套用于套设在用户食指和拇指上。
优选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位于上腔段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的左侧面上第一按压块;固定在位于上腔段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的右侧面上第二按压块;开设在所述存芯结构顶部的第一阶梯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环槽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第一弹性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存芯结构底部的过渡圆口;其中,所述第一按压块和所述第二按压块分别穿出所述上腔段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按压块用于在按压后,将位于上腔段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朝右侧推动;所述第二按压块用于在按压后,将位于上腔段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朝左侧推动;在所述存芯结构的运动过程中,所述过渡圆口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弹性作用下卡入和卡出所述第二通口。过渡圆口和第二通口边缘均为圆滑结构,二者之间的接触方式均为线接触,假设此时位于上腔段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位于第二通口内。当用户在需要更换另一尺寸铅芯进行书写时,只需按压第二按压块,第二按压块会推动位于上腔段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而位于上腔段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会受到来自另一个存芯结构向左运动的推力,在这个推力作用下,整个存芯结构底部的过渡圆口会沿着第二通口的边缘向第二通口外移动,在持续按压第二按压块后,整个过渡圆口会卡出第二通口,并使整个存芯结构进入第二隔板上;与此同时,另一个存芯结构会逐渐朝第二通口移动,当这个存芯结构的过渡圆口大部分位于整个第二通口上方时,在第一弹性结构的作用下,过渡圆口很容易就卡入第二通口内,此时就让另一个存芯结构接通第二通口,以此实现快速换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动出芯组件或塞头组件内存在铅芯时,需要先将铅芯导入存芯结构内,用户可以倒置整个指接铅笔,通过自动出芯组件的作用,让铅芯重新回到存芯结构内,再按压调节结构,从而在实现换芯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撞芯情况的发生。
优选地,存芯结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出入结构,所述出入结构由多个弹性片组成,多个所述弹性片顶部固定在所述存芯结构顶部内壁上,多个所述弹性片底部围设形成加芯口,以使多个所述弹性片共同围成上大下小的锥体状结构;所述塞尾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尾段并且能够上下移动的导入结构,所述导入结构包括延伸进所述尾段的撑管,当所述存芯结构穿进所述第二通口时,所述撑管正对所述存芯结构顶部,在所述导入结构持续下移后,所述撑管能够伸进所述存芯结构顶部,直至抵住多个所述弹性片并让多个所述弹性片弹性展开,以使加芯口尺寸增大。当用户倒置整个指接铅笔时,有可能出现铅芯从存芯结构顶部开口处穿出整个存芯结构内部的情况,如果铅芯穿出存芯结构,可能会导致铅芯折断或其他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双重储芯组件的使用。因此在存芯结构顶部加设了出入结构,出入结构由多个依次围绕的弹性片组成,多个弹性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形成上大下小的通道结构,此时位于其底部的加芯口的尺寸会大大缩小存芯结构顶部开口的尺寸,或者,多个弹性片会直接封堵存芯结构顶部开口,从而让位于存芯结构内的铅芯不会从存芯结构顶部开口处穿出,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使用可靠性;更关键的是,通过撑管的设置,能够让出入结构完全不影响存芯结构的加芯过程,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对存芯结构加芯时,先通过调节结构,将待加芯的存芯结构穿入第二通口内,此时再让导入结构下移,从而使正对存芯结构顶部的撑管下移并伸进存芯结构顶部,在导入结构持续下移后,撑管会不断撑开多个弹性片,以使多个弹性片弹性展开,增大加芯口的尺寸,再直接往撑管内加入铅芯,铅芯会自动滑入整个存芯结构内,以此完成顺利加芯,加芯完成后,再让导入结构上移,多个弹性片继续弹性收拢,加芯口尺寸缩小,重新具备阻隔铅芯的作用。
优选地,导入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尾段外表面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壁和所述尾段外壁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副,所述转动套中央设置所述撑管。通过转动套和尾端之间的螺纹副,实现转动套可靠地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撑管快速伸入存芯结构和缩出存芯结构。
优选地,塞尾组件还包括封隔头,所述封隔头盖设在所述转动套上,用于封堵转动套出口。封隔头用于封住转动套的出口,从而避免异物从转动套处进入整个直接铅笔内部,提高了整个指接铅笔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自动出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腔段内部的出芯结构;设置在出芯结构前后两侧的斜向槽;设置在所述下腔段上并且穿进所述下腔段内部的侧位按钮;设置在所述侧位按钮底部的斜向块;以及套设在出芯结构底部的第二弹性结构;其中,所述斜向块插设在所述斜向槽内部,当所述侧位按钮朝所述下腔段内部按压时,所述斜向结构按压所述斜向槽,以使所述出芯结构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所述出芯结构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后,所述出芯结构内部的铅芯穿出所述出芯结构并进入所述塞头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用于保证运动后的所述出芯结构复位。用户按压侧位按钮后,斜向块会按压斜向槽,从而将水平移动转化为竖向移动,让整个出芯结构朝塞头组件运动。
优选地,胶套套设在所述侧位按钮上,用于防止所述胶套滑动。由于侧位按钮设置在下腔段上,因此会凸出一部分,当胶套套设在侧位按钮上后,一方面能够提高用户对于侧位按钮的操作体验,另一方面,由于侧位按钮只会进行水平按压运动,从而让胶套牢牢固定,避免其周向和径向滑动,从而提高指接组件的使用效果,并提高握姿改变难度。
优选地,出芯结构包括:不规则管;开设在所述不规则管底部的第二阶梯环槽;以及连接在所述不规则管底部的锁紧头;其中,所述斜向槽开设在所述不规则管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阶梯环槽和所述首段之间,所述锁紧头延伸至所述首段下方,所述锁紧头底部由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压条组成,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共同围成出芯口;当所述弹性压条接触所述首段内壁时,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呈弹性收拢状,所述出芯口尺寸小于等于所述铅芯尺寸;当所述斜向结构按压所述斜向槽后,所述不规则管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所述弹性压条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首段内壁分离,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呈弹性展开状,所述出芯口尺寸大于所述铅芯尺寸。在用户写字过程中,所有弹性压条都会被首段内壁压拢,所有弹性压条呈弹性收拢状,所述出芯口尺寸等于所述铅芯尺寸,从而让铅芯被固定,实现正常书写;当需要调节铅芯穿出塞头组件的长度时,只需轻轻按压侧位按钮,使不规则管下移,让所有弹性压条与所述首段内壁分离,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呈弹性展开状,所述出芯口尺寸大于所述铅芯尺寸,让铅芯单纯因重力而移动,如果整个塞头组件朝下,铅芯会伸出塞头组件,如果塞头组件朝上,铅芯会伸进塞头组件。
优选地,不规则管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引导所述铅芯穿进所述不规则管内部。导向结构能够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让铅芯更稳定更准确地进入不规则管中。
优选地,塞头组件内部设置有对中结构,所述对中结构用于引导所述铅芯穿出所述塞头组件底部。对中结构能够提高铅芯的书写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在本发明中,整个笔壳分隔为四部分,分别为尾段、上腔段、下腔段和首段,当需要导入新的铅芯时,需要在尾段处导入新的铅芯;上腔段内部设置了双重储芯组件,通过双重储芯组件内的两个存芯结构来存放两种不同尺寸的铅芯;下腔段内部设置了自动出芯组件,自动出芯组件能够导入存芯结构内部的铅芯并且让铅芯穿出塞头组件;首段用于连接塞头组件。其中,两个存芯结构通过调节结构的调节作用,实现了让任意一个存芯结构穿进第二通口内,而穿进第二通口的存芯结构接通了自动出芯组件,能够进行出芯,另一个存芯结构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封堵,不能进行出芯,以此实现分别出芯,又由于两个存芯结构内的两组铅芯的尺寸不相同,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更换进入自动出芯组件内的铅芯的尺寸;同时当自动出芯组件或塞头组件内存在铅芯时,需要先将铅芯导入存芯结构内,用户可以倒置整个指接铅笔,通过自动出芯组件的作用,让铅芯重新回到存芯结构内,再按压调节结构,让位于第二通口内的存芯结构推出第二通口,让不在第二通口内的存芯结构进入第二通口,从而在实现换芯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撞芯情况的发生。同时,整个下腔段外壁设置了指接组件,其中,通过胶板的设置,让两个指套的位置更加合理,更容易放入用户食指和拇指,进一步地,在用户放入食指和拇指后,通过指套的延伸方向,让用户食指和拇指有极强的引导作用,防止其胡乱弯曲,便于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更关键的是,在长时间书写后,整个指套能够保证握笔姿势不会大幅度改变,同时还会有效减轻手指疲劳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方向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自动出芯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笔壳,11-尾段,12-上腔段,13-下腔段,14-首段,15-第一隔板,151-第一通口,16-第二隔板,161-第二通口,2-塞尾组件,21-导入结构,211-撑管,212-转动套,213-螺纹副,22-封隔头,3-塞头组件,31-对中结构,4-双重储芯组件,41-存芯结构,411-出入结构,4111-弹性片,4112-加芯口,42-调节结构,421-第一按压块,422-第二按压块,423-第一阶梯环槽,424-第一弹性结构,425-过渡圆口,5-自动出芯组件,51-出芯结构,511-不规则管,5111-导向结构,512-第二阶梯环槽,513-锁紧头,5131-弹性压条,52-斜向槽,53-侧位按钮,54-斜向块,55-第二弹性结构,6-指接组件,61-胶套,62-胶板,63-指套,7-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包括笔壳1、塞尾组件2、塞头组件3,笔壳1内部中空并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尾段11、上腔段12、下腔段13和首段14,尾段11连接塞尾组件2,尾段11与上腔段12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一隔板15,第一隔板15上开设有第一通口151,上腔段12内部设置有双重储芯组件4,上腔段12与下腔段13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二隔板16,第二隔板16上开设有第二通口161,下腔段13内部设置有自动出芯组件5,下腔段13外部套设有指接组件6,首段14连接塞头组件3;其中,双重储芯组件4包括两个存芯结构41和调节结构42,两个存芯结构41内部均存储有一组铅芯7,两组铅芯7的尺寸不相同,调节结构42用于调节两个存芯结构41中任意一个穿进第二通口161,当存芯结构41穿进第二通口161时,存芯结构41接通塞尾组件2,并且,存芯结构41接通自动出芯组件5并且让其铅芯7进入自动出芯组件5,自动出芯组件5能够让进入其内部的铅芯7穿出塞头组件3;指接组件6包括套设在下腔段13表面的胶套61,胶套6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胶板62,胶板62上设置有一个指套63,指套63朝胶套61前端斜向延伸,两指套63用于套设在用户食指和拇指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整个笔壳1分隔为四部分,分别为尾段11、上腔段12、下腔段13和首段14,当需要导入新的铅芯7时,需要在尾段11处导入新的铅芯7;上腔段12内部设置了双重储芯组件4,通过双重储芯组件4内的两个存芯结构41来存放两种不同尺寸的铅芯7;下腔段13内部设置了自动出芯组件5,自动出芯组件5能够导入存芯结构41内部的铅芯7并且让铅芯7穿出塞头组件3;首段14用于连接塞头组件3。其中,两个存芯结构41通过调节结构42的调节作用,实现了让任意一个存芯结构41穿进第二通口161内,而穿进第二通口161的存芯结构41接通了自动出芯组件5,能够进行出芯,另一个存芯结构41被第一隔板15和第二隔板16封堵,不能进行出芯,以此实现分别出芯,又由于两个存芯结构41内的两组铅芯7的尺寸不相同,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更换进入自动出芯组件5内的铅芯7的尺寸;同时当自动出芯组件5或塞头组件3内存在铅芯7时,需要先将铅芯7导入存芯结构41内,用户可以倒置整个指接铅笔,通过自动出芯组件5的作用,让铅芯7重新回到存芯结构41内,再按压调节结构42,让位于第二通口161内的存芯结构41推出第二通口161,让不在第二通口161内的存芯结构41进入第二通口161,从而在实现换芯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撞芯情况的发生。同时,整个下腔段13外壁设置了指接组件6,其中,通过胶板62的设置,让两个指套63的位置更加合理,更容易放入用户食指和拇指,进一步地,在用户放入食指和拇指后,通过指套63的延伸方向,让用户食指和拇指有极强的引导作用,防止其胡乱弯曲,便于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更关键的是,在长时间书写后,整个指套63能够保证握笔姿势不会大幅度改变,同时还会有效减轻手指疲劳感。
具体地,调节结构42包括:固定在位于上腔段12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41的左侧面上第一按压块421;固定在位于上腔段12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41的右侧面上第二按压块422;开设在存芯结构41顶部的第一阶梯环槽423;设置在第一阶梯环槽423与第一隔板15之间的第一弹性结构424;以及设置在存芯结构41底部的过渡圆口425;其中,第一按压块421和第二按压块422分别穿出上腔段12的左侧和右侧;第一按压块421用于在按压后,将位于上腔段12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41朝右侧推动;第二按压块422用于在按压后,将位于上腔段12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41朝左侧推动;在存芯结构41的运动过程中,过渡圆口425能够在第一弹性结构424的弹性作用下卡入和卡出第二通口161。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过渡圆口425和第二通口161边缘均为圆滑结构,二者之间的接触方式均为线接触,假设此时位于上腔段12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41位于第二通口161内。当用户在需要更换另一尺寸铅芯7进行书写时,只需按压第二按压块422,第二按压块422会推动位于上腔段12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41,而位于上腔段12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41会受到来自另一个存芯结构41向左运动的推力,在这个推力作用下,整个存芯结构41底部的过渡圆口425会沿着第二通口161的边缘向第二通口161外移动,在持续按压第二按压块422后,整个过渡圆口425会卡出第二通口161,并使整个存芯结构41进入第二隔板16上;与此同时,另一个存芯结构41会逐渐朝第二通口161移动,当这个存芯结构41的过渡圆口425大部分位于整个第二通口161上方时,在第一弹性结构424的作用下,过渡圆口425很容易就卡入第二通口161内,此时就让另一个存芯结构41接通第二通口161,以此实现快速换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动出芯组件5或塞头组件3内存在铅芯7时,需要先将铅芯7导入存芯结构41内,用户可以倒置整个指接铅笔,通过自动出芯组件5的作用,让铅芯7重新回到存芯结构41内,再按压调节结构42,从而在实现换芯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撞芯情况的发生。
具体地,存芯结构41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出入结构411,出入结构411由多个弹性片4111组成,多个弹性片4111顶部固定在存芯结构41顶部内壁上,多个弹性片4111底部围设形成加芯口4112,以使多个弹性片4111共同围成上大下小的锥体状结构;塞尾组件2包括连接在尾段11并且能够上下移动的导入结构21,导入结构21包括延伸进尾段11的撑管211,当存芯结构41穿进第二通口161时,撑管211正对存芯结构41顶部,在导入结构21持续下移后,撑管211能够伸进存芯结构41顶部,直至抵住多个弹性片4111并让多个弹性片4111弹性展开,以使加芯口4112尺寸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倒置整个指接铅笔时,有可能出现铅芯7从存芯结构41顶部开口处穿出整个存芯结构41内部的情况,如果铅芯7穿出存芯结构41,可能会导致铅芯7折断或其他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双重储芯组件4的使用。因此在存芯结构41顶部加设了出入结构411,出入结构411由多个依次围绕的弹性片4111组成,多个弹性片4111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形成上大下小的通道结构,此时位于其底部的加芯口4112的尺寸会大大缩小存芯结构41顶部开口的尺寸,或者,多个弹性片4111会直接封堵存芯结构41顶部开口,从而让位于存芯结构41内的铅芯7不会从存芯结构41顶部开口处穿出,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使用可靠性;更关键的是,通过撑管211的设置,能够让出入结构411完全不影响存芯结构41的加芯过程,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对存芯结构41加芯时,先通过调节结构42,将待加芯的存芯结构41穿入第二通口161内,此时再让导入结构21下移,从而使正对存芯结构41顶部的撑管211下移并伸进存芯结构41顶部,在导入结构21持续下移后,撑管211会不断撑开多个弹性片4111,以使多个弹性片4111弹性展开,增大加芯口4112的尺寸,再直接往撑管211内加入铅芯7,铅芯7会自动滑入整个存芯结构41内,以此完成顺利加芯,加芯完成后,再让导入结构21上移,多个弹性片4111继续弹性收拢,加芯口4112尺寸缩小,重新具备阻隔铅芯7的作用。
具体地,导入结构21包括套设在尾段11外表面的转动套212,转动套212内壁和尾段11外壁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副213,转动套212中央设置撑管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转动套212和尾端之间的螺纹副213,实现转动套212可靠地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撑管211快速伸入存芯结构41和缩出存芯结构41。
具体地,塞尾组件2还包括封隔头22,封隔头22盖设在转动套212上,用于封堵转动套212出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封隔头22用于封住转动套212的出口,从而避免异物从转动套212处进入整个直接铅笔内部,提高了整个指接铅笔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自动出芯组件5包括:设置在下腔段13内部的出芯结构51;设置在出芯结构51前后两侧的斜向槽52;设置在下腔段13上并且穿进下腔段13内部的侧位按钮53;设置在侧位按钮53底部的斜向块54;以及套设在出芯结构51底部的第二弹性结构55;其中,斜向块54插设在斜向槽52内部,当侧位按钮53朝下腔段13内部按压时,斜向结构按压斜向槽52,以使出芯结构51朝塞头组件3运动,出芯结构51朝塞头组件3运动后,出芯结构51内部的铅芯7穿出出芯结构51并进入塞头组件3,第二弹性结构55用于保证运动后的出芯结构51复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按压侧位按钮53后,斜向块54会按压斜向槽52,从而将水平移动转化为竖向移动,让整个出芯结构51朝塞头组件3运动。
具体地,胶套61套设在侧位按钮53上,用于防止胶套61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侧位按钮53设置在下腔段13上,因此会凸出一部分,当胶套61套设在侧位按钮53上后,一方面能够提高用户对于侧位按钮53的操作体验,另一方面,由于侧位按钮53只会进行水平按压运动,从而让胶套61牢牢固定,避免其周向和径向滑动,从而提高指接组件6的使用效果,并提高握姿改变难度。
具体地,出芯结构51包括:不规则管511;开设在不规则管511底部的第二阶梯环槽512;以及连接在不规则管511底部的锁紧头513;其中,斜向槽52开设在不规则管511前后两侧,第二弹性结构55设置在第二阶梯环槽512和首段14之间,锁紧头513延伸至首段14下方,锁紧头513底部由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压条5131组成,多个弹性压条5131共同围成出芯口;当弹性压条5131接触首段14内壁时,多个弹性压条5131呈弹性收拢状,出芯口尺寸小于等于铅芯7尺寸;当斜向结构按压斜向槽52后,不规则管511朝塞头组件3运动,弹性压条5131朝塞头组件3运动,弹性压条5131与首段14内壁分离,多个弹性压条5131呈弹性展开状,出芯口尺寸大于铅芯7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写字过程中,所有弹性压条5131都会被首段14内壁压拢,所有弹性压条5131呈弹性收拢状,出芯口尺寸等于铅芯7尺寸,从而让铅芯7被固定,实现正常书写;当需要调节铅芯7穿出塞头组件3的长度时,只需轻轻按压侧位按钮53,使不规则管511下移,让所有弹性压条5131与首段14内壁分离,多个弹性压条5131呈弹性展开状,出芯口尺寸大于铅芯7尺寸,让铅芯7单纯因重力而移动,如果整个塞头组件3朝下,铅芯7会伸出塞头组件3,如果塞头组件3朝上,铅芯7会伸进塞头组件3。
具体地,不规则管511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5111,导向结构5111用于引导铅芯7穿进不规则管511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结构5111能够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让铅芯7更稳定更准确地进入不规则管511中。
具体地,塞头组件3内部设置有对中结构31,对中结构31用于引导铅芯7穿出塞头组件3底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中结构31能够提高铅芯7的书写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壳、塞尾组件、塞头组件,所述笔壳内部中空并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尾段、上腔段、下腔段和首段,所述尾段连接所述塞尾组件,所述尾段与所述上腔段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上腔段内部设置有双重储芯组件,所述上腔段与所述下腔段交界处内壁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下腔段内部设置有自动出芯组件,所述下腔段外部套设有指接组件,所述首段连接所述塞头组件;其中,
所述双重储芯组件包括两个存芯结构和调节结构,两个所述存芯结构内部均存储有一组铅芯,两组铅芯的尺寸不相同,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存芯结构中任意一个穿进所述第二通口,当所述存芯结构穿进所述第二通口时,所述存芯结构接通所述塞尾组件,并且,所述存芯结构接通所述自动出芯组件并且让其铅芯进入所述自动出芯组件,所述自动出芯组件能够让进入其内部的铅芯穿出所述塞头组件;
所述指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下腔段表面的胶套,所述胶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胶板,所述胶板上设置有一个指套,所述指套朝所述胶套前端斜向延伸,两所述指套用于套设在用户食指和拇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固定在位于上腔段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的左侧面上第一按压块;
固定在位于上腔段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的右侧面上第二按压块;
开设在所述存芯结构顶部的第一阶梯环槽;
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环槽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第一弹性结构;以及
设置在所述存芯结构底部的过渡圆口;其中,
所述第一按压块和所述第二按压块分别穿出所述上腔段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按压块用于在按压后,将位于上腔段内部左侧的存芯结构朝右侧推动;所述第二按压块用于在按压后,将位于上腔段内部右侧的存芯结构朝左侧推动;在所述存芯结构的运动过程中,所述过渡圆口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弹性作用下卡入和卡出所述第二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芯结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出入结构,所述出入结构由多个弹性片组成,多个所述弹性片顶部固定在所述存芯结构顶部内壁上,多个所述弹性片底部围设形成加芯口,以使多个所述弹性片共同围成上大下小的锥体状结构;
所述塞尾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尾段并且能够上下移动的导入结构,所述导入结构包括延伸进所述尾段的撑管,当所述存芯结构穿进所述第二通口时,所述撑管正对所述存芯结构顶部,在所述导入结构持续下移后,所述撑管能够伸进所述存芯结构顶部,直至抵住多个所述弹性片并让多个所述弹性片弹性展开,以使加芯口尺寸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尾段外表面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壁和所述尾段外壁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副,所述转动套中央设置所述撑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尾组件还包括封隔头,所述封隔头盖设在所述转动套上,用于封堵转动套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出芯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下腔段内部的出芯结构;
设置在出芯结构前后两侧的斜向槽;
设置在所述下腔段上并且穿进所述下腔段内部的侧位按钮;
设置在所述侧位按钮底部的斜向块;以及
套设在出芯结构底部的第二弹性结构;其中,
所述斜向块插设在所述斜向槽内部,当所述侧位按钮朝所述下腔段内部按压时,所述斜向结构按压所述斜向槽,以使所述出芯结构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所述出芯结构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后,所述出芯结构内部的铅芯穿出所述出芯结构并进入所述塞头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用于保证运动后的所述出芯结构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套设在所述侧位按钮上,用于防止所述胶套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芯结构包括:
不规则管;
开设在所述不规则管底部的第二阶梯环槽;以及
连接在所述不规则管底部的锁紧头;其中,
所述斜向槽开设在所述不规则管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阶梯环槽和所述首段之间,所述锁紧头延伸至所述首段下方,所述锁紧头底部由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压条组成,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共同围成出芯口;
当所述弹性压条接触所述首段内壁时,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呈弹性收拢状,所述出芯口尺寸小于等于所述铅芯尺寸;
当所述斜向结构按压所述斜向槽后,所述不规则管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所述弹性压条朝所述塞头组件运动,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首段内壁分离,多个所述弹性压条呈弹性展开状,所述出芯口尺寸大于所述铅芯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规则管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引导所述铅芯穿进所述不规则管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组件内部设置有对中结构,所述对中结构用于引导所述铅芯穿出所述塞头组件底部。
CN202111354440.3A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Active CN113954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440.3A CN113954553B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440.3A CN113954553B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553A true CN113954553A (zh) 2022-01-21
CN113954553B CN113954553B (zh) 2022-12-27

Family

ID=7947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4440.3A Active CN113954553B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45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7939Y (zh) * 1994-12-26 1995-09-20 郭俊良 精确更换及收回分节笔芯的笔具
CN201077245Y (zh) * 2007-07-19 2008-06-25 段茜翎 正确握姿铅笔
CN107825893A (zh) * 2017-07-28 2018-03-23 吴博文 一种更换不同型号铅笔笔芯的方法
CN208855279U (zh) * 2018-08-14 2019-05-14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可更换多型号笔芯的铅笔
JP6820577B1 (ja) * 2020-06-23 2021-01-27 株式会社Tokuda−Ard 自動繰り出し式の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7939Y (zh) * 1994-12-26 1995-09-20 郭俊良 精确更换及收回分节笔芯的笔具
CN201077245Y (zh) * 2007-07-19 2008-06-25 段茜翎 正确握姿铅笔
CN107825893A (zh) * 2017-07-28 2018-03-23 吴博文 一种更换不同型号铅笔笔芯的方法
CN208855279U (zh) * 2018-08-14 2019-05-14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可更换多型号笔芯的铅笔
JP6820577B1 (ja) * 2020-06-23 2021-01-27 株式会社Tokuda−Ard 自動繰り出し式の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553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52621A (en) Ball point writing instrument
US2693193A (en) Cigarette holder
US2353629A (en) Pill dispensing container
CN110328986B (zh) 一种伸缩笔
CN104085225B (zh) 便于握持的异轴笔
CN113954553B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CN105105633A (zh) 一种自动落粉咖啡漏斗和使用其的咖啡机
US20210270086A1 (en) Telescopic Ladder
JPH0574883U (ja) 筆記具
US4659242A (en) Lead loading mechanical pencil
CN110171231A (zh) 一种扭转伸缩笔
CN107235225B (zh) 一种乳液瓶
US1732467A (en) Fountain-pen holder
US6676319B2 (en) Glue stick
US3705774A (en) Writing instrument
CN209096340U (zh) 正姿笔
US1889550A (en) Magazine pencil
WO2020213813A1 (ko) 스틱형 화장품 용기
CN218171868U (zh) 一种粉笔盒
CN213920450U (zh) 一种产品设计绘图用尺
US2800109A (en) Mechanical pencil
CN201044087Y (zh) 手机照相支架
KR20090008298U (ko) 샤프뚜껑에 샤프심통이 내장된 샤프펜슬
CN216352236U (zh) 一种用于动漫设计的压感笔
CN109605984A (zh) 一种按压释放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