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0601B - 设备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0601B
CN113950601B CN202080041670.1A CN202080041670A CN113950601B CN 113950601 B CN113950601 B CN 113950601B CN 202080041670 A CN202080041670 A CN 202080041670A CN 113950601 B CN113950601 B CN 113950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ntit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16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0601A (zh
Inventor
文元拓哉
冈田良平
野村佳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50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0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24F11/526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giving audible ind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24F2110/22Humidity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设备管理系统(1)具有存储部(41)和处理部(43)。存储部41将设备(11、12)的数据存储为层级结构的设备数据模型。设备数据模型对设备(11、12)关联了与设备(11、12)的要素部件、功能和规格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处理部(43)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读取或改写作为设备数据模型存储在存储部(41)中的数据。

Description

设备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管理设备的设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对构成空调机的室外机、室内机等设备进行管理的设备管理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60789号)所示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经由通信网络与设备连接的管理装置。在管理装置处连接有进行与设备的监视、操作有关的处理请求的参与者终端。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管理装置从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取得各种数据,存储为设备数据模型。设备数据模型具有在设备的正下方将所有数据配置成同一列的构造。参与者终端具有对管理装置进行与设备的监视、操作有关的处理请求的程序。当在参与者终端中执行程序时,管理装置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进行读取、改写设备的数据的处理。由此,设备管理系统能够进行设备的监视、操作。
但是,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处理的设备数据模型如上所述,是将设备的数据构成为在设备的正下方全部的数据配置为同列。因此,管理装置在根据来自程序的处理请求访问数据时,必须将全部的数据作为检索对象,对期望的数据的访问花费时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观点所涉及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对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进行管理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存储部和处理部。存储部将设备的数据作为对设备关联了与设备的要素部件、功能以及规格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的层级结构的设备数据模型进行存储。处理部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进行作为设备数据模型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数据的读取或改写。
第一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采用上述那样的层级结构作为设备数据模型,因此在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访问数据时,能够加快对期望的数据的访问。
第二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一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具有要素部件实体、功能实体和规格实体中的至少1个作为与设备关联的层级。要素部件实体是基于与设备的要素部件有关的信息的实体。功能实体是基于与设备的功能有关的信息的实体。规格实体是基于与设备的规格有关的信息的实体。
第三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二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具有要素部件实体作为与设备关联的层级。要素部件实体对每个要素部件关联与要素部件的状态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要素部件的控制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
第四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三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在设备具有在多个要素部件的控制中共同使用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作为具有传感器的独立的要素部件来处理。换言之,要素部件实体不将与传感器有关的信息与要素部件关联,而是定义具有传感器的独立的其他要素部件。
第五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三或第四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要素部件实体对每个要素部件关联表示要素部件间的关系的信息。
第六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二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具有功能实体作为对设备关联的层级。功能实体关联有与设备的操作有关的信息、与设备的控制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由设备测量的环境信息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
第七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六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无论设备的类型如何,功能实体均将与设备的操作有关的信息设置为相同层级。
第八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二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具有规格实体作为对设备关联的层级。规格实体关联有与设备的固有信息有关的信息、与设备的识别信息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设备的施工信息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
第九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一~第八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作为数据类别,存在可读取的状态值以及可改写的设定值。处理部在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而进行仅具有状态值作为数据类别的数据的改写的情况下,将表示数据的改写错误的信息发送给外部程序。
第九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将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中存在数据类别上的错误的情况通知给外部程序。
第十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一~第八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作为数据类别,存在可读取的状态值以及可改写的设定值。处理部在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而进行了作为数据类别而具有状态值以及设定值的数据的设定值的改写的情况下,对设备发送改写后的设定值。处理部在从对设备发送设定值起的规定时间内未从设备接收到与设定值对应的状态值的情况下,对外部程序发送表示设备未按照所述设定值进行动作的信息。
第十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向外部程序通知设备没有按照所述设定值进行动作。
第十一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在第一~第十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数据模型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了属性信息。在从外部程序进行了处理请求的情况下,处理部对外部程序发送被实施处理请求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符合处理请求的信息。
第十一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将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与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适合通知给外部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空调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构成设备管理系统的各装置的功能块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处理的设备数据模型的结构(室外机用)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处理的设备数据模型的结构(室内机用)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周边的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压缩机周边的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设备的数据(包含数据类别及属性信息)的具体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设备管理系统1的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具有相同功能的多个装置进行共同的说明的情况下,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进行说明。在从具有相同功能的多个装置中区分一个装置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标注英文小写字母的后缀进行说明。例如,室内机12a、12b是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因此在说明相同的情况下,省略后缀a、b而标记为室内机12。
设备管理系统1是由管理装置40管理多个设备的系统。在此,管理装置40设置于中央管理中心3。管理装置40与因特网等通信网络50连接。在中央管理中心3的管辖区域内存在多个设施2(2a~2c)。设施2例如是办公楼、商业楼、以及公寓。并且,在各设施2中,作为管理对象,设置有进行设施2内的制冷、制热的1个或多个空调机10。空调装置10具有室外机11和1个或多个室内机12(12a、12b)。在空调机10连接有中继处理装置60。中继处理装置60直接或经由路由器与通信网络50连接。管理装置40经由通信网络50与参与者终端70(70a~70c)连接。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管理装置40和中继处理装置60对空调机10(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数据进行通信,由此进行空调机10的管理(监视、操作等)。具体而言,管理装置40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进行读取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的处理、改写处理。管理装置40将读取到的数据发送给参与者终端70,或者通过改写数据来将改写后的数据发送给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而且,参与者终端70使用从管理装置40接收到的数据来进行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监视。另外,参与者终端70通过将根据自身的处理请求(指令)在管理装置40中改写后的数据向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发送(指示),操作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这样,进行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管理(监视、操作等)。
(2)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
图2是表示空调机10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上所述,作为设备管理系统1的管理对象的空调机10具有室外机11和1个或多个室内机12。室外机11例如设置于屋顶、地下室等。室内机12分别分散地设置于设施2的多个楼层或多个房间等。
室外机11具有压缩机21、22、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风扇24、传感器25~32以及室外机控制单元11X等。室内机12a、12b分别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3、室内风扇34、传感器35~39以及室内机控制单元12X(12Xa、12Xb)等。室外机11(室外机控制单元11X)和室内机12(室内机控制单元12X)经由专用通信线连接。根据传感器25~32、35~39的检测值等,室外机控制单元11X和室内机控制单元12X协作来控制空调机10的各部的动作。室外机控制单元11X与中继处理装置60之间进行室外机11及室内机12的数据的通信。空调机10基于从附属于各室内机12的遥控器等输入的指令、经由通信网络50、管理装置40以及中继处理装置60从参与者终端70输入的指令,对控制单元11X、12X进行操作。
(3)设备管理系统的详细结构
图3是表示构成设备管理系统1的各装置的功能块的示意图。
<中继处理装置>
中继处理装置60通过与室外机11的室外机控制单元11X连接来控制空调机10。中继处理装置60是用于控制空调机10的计算机,例如是被称为边缘计算机的计算机。中继处理装置60也可以通过将多个计算机、设备用网络连接而构成。中继处理装置60具有中继存储部61、中继通信部62、中继处理部63以及中继连接部64。
中继存储部61存储各种信息,由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例如,中继存储部61存储用于执行中继处理装置60的各种功能的程序。另外,中继存储部61将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作为设备数据模型进行存储。关于设备数据模型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中继通信部62执行与通信网络50的通信。通过中继通信部62的功能,在中继处理装置60与管理装置40之间进行包含各种指令在内的设备的数据的通信。
中继处理部63执行各种处理。中继处理部63经由中继连接部64从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取得数据,并存储于中继存储部61。中继处理部63使中继通信部62在规定的定时将从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取得的数据发送到管理装置40。另外,中继处理部63使中继通信部62将从管理装置40接收到的各种指令在规定的定时向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发送。
中继连接部64是与室外机控制单元11X连接的接口。中继处理装置60能够经由中继连接部64向室外机控制单元11X发送各种指令,并且能够从室外机控制单元11X取得数据。
<管理装置>
管理装置40经由通信网络50与中继处理装置60以及参与者终端70连接,从而管理空调机10。管理装置40是进行空调机10的管理的计算机,例如是超级计算机、工作站或者个人计算机等。另外,管理装置40也可以是云计算。管理装置40具有管理存储部41、管理通信部42、管理处理部43、管理输入部45以及管理输出部46。
管理存储部41存储各种信息,包括ROM、RAM和/或硬盘等。例如,管理存储部41存储用于执行管理装置40的各种功能的程序。另外,管理存储部41与中继处理装置60的中继存储部61同样地,将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作为设备数据模型进行存储。
管理通信部42是用于与中继处理装置60以及参与者终端70进行通信的接口。具体而言,管理通信部42在与中继处理装置60之间进行包含各种指令在内的设备的数据的通信。另外,管理通信部42进行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的接收以及针对处理请求的响应的发送。
管理处理部43执行管理装置40中的各种信息处理,由CPU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等构成。管理处理部43将从中继处理装置60取得的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存储于管理存储部41。管理处理部43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执行包括读取或改写存储于管理存储部41的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的处理等在内的各种处理。管理处理部43根据各种处理的执行内容,使管理通信部42向参与者终端70发送针对处理请求的响应。另外,管理处理部43根据各种处理的执行内容,使管理通信部42向中继处理装置60发送各种指令。
管理输入部45是用于向管理装置40输入信息的接口。例如,管理输入部45通过键盘、鼠标和/或触摸屏等来实现。
管理输出部46输出各种信息,由各种显示器以及扬声器等构成。
<参与者终端>
参与者终端70是参与设备(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管理的终端,由所有者、管理者和/或作业者等使用。在此,管理包括:从管理装置40接收并显示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的监视;以及对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进行各种指示而使其执行期望的动作的操作。参与者终端70经由通信网络50与管理装置40连接。参与者终端70具有参与者存储部71、参与者通信部72、参与者处理部73、参与者输入部75以及参与者输出部76。
参与者存储部71存储各种信息,包括ROM、RAM和/或硬盘等。例如,参与者存储部41存储进行各种信息处理的程序(外部程序)。
参与者通信部72是用于与管理装置40进行通信的接口。具体而言,参与者通信部72对管理装置40进行处理请求的发送以及针对处理请求的响应的接收。
参与者处理部73执行参与者终端70中的各种信息处理,由CPU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等构成。参与者处理部73执行在参与者存储部71中存储的进行各种信息处理的程序。参与者处理部73使参与者通信部72对管理装置40发送在执行与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管理有关的程序时生成的处理请求。
参与者输入部75是用于向参与者终端70输入信息的接口。例如,参与者输入部75受理在参与者存储部71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指令等。
参与者输出部76输出各种信息,由各种显示器以及扬声器等构成。例如,参与者输出部76输出参与者通信部76接收到的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的数据。
(4)设备数据模型
图4是表示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处理的设备数据模型的结构(室外机11用)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处理的设备数据模型的结构(室内机12用)的示意图。
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作为管理对象设备(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数据的设备数据模型,采用针对设备对设备的数据关联与设备的要素部件、功能和规格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而成的层级结构。该设备数据模型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对能够与管理装置40和中继处理装置60进行通信的每个设备、换言之对赋予了设备ID、地址的每个设备来生成。在此,对室外机11、室内机12a、12b生成设备数据模型。
首先,对室外机11的设备数据模型进行说明。
室外机11的设备数据模型具有要素部件实体、功能实体以及规格实体作为对室外机11关联的层级。
要素部件实体是基于与室外机11的要素部件21~24等有关的信息的实体。要素部件实体对每个要素部件21~24等关联与要素部件21~24的状态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与要素部件的控制有关的信息(数据)中的至少1个。在此,室外热交换器23被定义为室外热交换器实体,室外风扇24被定义为室外风扇实体,压缩机21被定义为压缩机(1)实体,压缩机22被定义为压缩机(2)实体。
室外热交换器实体关联有“气体管温度”、“液管温度”以及“除冰温度”等作为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在此,如图6所示,“除冰温度”是由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出的温度。因此,“除冰温度”与室外热交换器实体关联。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气体管温度”和“液管温度”不是由室外热交换器23检测出的温度,而是由设置在与室外热交换器23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上的温度传感器28、29检测出的温度。因此,“气体管温度”和“液管温度”当然不与室外热交换器实体有关联。但是,在此,设置于与室外热交换器23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温度传感器28、29也与温度传感器30同样地与室外热交换器实体关联。
室外风扇实体关联有“步进”以及“转速”等作为与室外风扇24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关联有“启停”等作为与室外风扇24的控制有关的数据。
压缩机(1)实体关联有“启停”作为与压缩机21的控制有关的数据,关联有“转速”以及“喷出管温度”作为与压缩机21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如图7所示,喷出管温度是由设置于压缩机21的喷出侧的制冷剂配管的温度传感器26检测出的温度,与关联于室外热交换器实体的“气体管温度”和“液管温度”同样地,关联于压缩机(1)实体。
压缩机(2)实体关联有“启停”作为与压缩机22的控制有关的数据,关联有“转速”以及“喷出管温度”作为与压缩机22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如图7所示,喷出管温度是由设置于压缩机22的喷出侧的制冷剂配管的温度传感器27检测出的温度,与压缩机(1)实体所关联的“喷出管温度”同样地,与压缩机(2)实体关联。
在此,如图7所示,“吸入管温度”是由设置于压缩机21、22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的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温度。因此,与“喷出管温度”同样地,“吸入管温度”也应该与压缩机(1)实体、压缩机(2)实体关联。但是,温度传感器25设置于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与压缩机22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合流而成的制冷剂配管。换言之,室外机11具有在多个要素部件(压缩机21、22)的控制中共同使用的温度传感器25。在该情况下,将压缩机21、22共用的温度传感器25与其他独立的要素部件相关联。换言之,要素部件实体并不将“吸入管温度”与要素部件(压缩机21、22)相关联,而是定义具有传感器25的其他要素部件。因此,如图4所示,温度传感器25与制冷剂配管实体关联,制冷剂配管实体关联有“吸入管温度”作为与制冷剂配管的状态有关的数据。
功能实体是基于与室外机11的功能有关的信息的实体。功能实体关联有与室外机11的操作有关的信息(数据)、与室外机11的控制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与由室外机11测量的环境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中的至少1个。在此,定义了室外机控制实体和室外环境实体。
室外机控制实体关联有“除霜”及“回油”等作为与室外机控制有关的数据。
室外环境实体关联有“室外温度”和“室外湿度”等作为与室外环境有关的数据。在此,“室外温度”和“室外湿度”是由设置于室外机11的温度传感器31和湿度传感器32检测出的温度和湿度。
规格实体是基于与室外机11的规格有关的信息的实体。规格实体关联有与室外机11的固有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与室外机11的识别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与室外机11的施工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中的至少1个。在此,定义了管理信息实体和额定信息实体。
管理信息实体关联有“设备ID”和“地址”等作为与管理信息有关的数据。
额定信息实体关联有“制冷额定功率”以及“制热额定功率”等作为与额定信息有关的数据。
接着,对室内机12的设备数据模型进行说明。
室内机12的设备数据模型与室外机11同样,作为对室内机12关联的层级,具有要素部件实体、功能实体以及规格实体。
要素部件实体是基于与室内机11的要素部件33、34等有关的信息的实体。要素部件实体对每个要素部件33、34等关联有与要素部件33、34的状态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与要素部件的控制有关的信息(数据)中的至少1个。在此,室内热交换器33被定义为室内热交换器实体,室内风扇34被定义为室内风扇实体。
室内热交换器实体关联有“气体管温度”、“液管温度”以及“热交换中间温度”等作为与室内热交换器33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在此,如图6所示,“热交换中间温度”是由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33的温度传感器37检测出的温度。如图6所示,“气体管温度”和“液管温度”是由设置于与室内热交换器33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温度传感器35、36检测出的温度。
室内风扇实体关联有“步进”以及“转速”等作为与室内风扇34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关联有“启停”等作为与室内风扇34的控制有关的数据。
功能实体是基于与室内机12的功能有关的信息的实体。功能实体关联有与室内机12的操作有关的信息(数据)、与室内机12的控制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与由室内机12测量的环境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中的至少1个。在此,定义了操作实体和室内环境实体。
操作实体关联有“启停”、“运转模式”、“设定温度”以及“设定湿度”等作为与室内机12的操作有关的数据。
室内环境实体关联有“室内温度”以及“室内湿度”等作为与室内环境有关的数据。在此,“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是由设置于室内机12的温度传感器38和湿度传感器39检测出的温度和湿度。
规格实体是基于与室内机12的规格有关的信息的实体。规格实体关联有与室内机12的固有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与室内机12的识别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与室内机12的施工信息有关的信息(数据)中的至少1个。在此,定义了管理信息实体和额定信息实体。
管理信息实体关联有“设备ID”和“地址”等作为与管理信息有关的数据。
额定信息实体关联有“制冷额定功率”以及“制热额定功率”等作为与额定信息有关的数据。
另外,在上述设备数据模型中,对设备(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在此,作为数据类别,存在可读取的状态值(输入,Input)以及可改写的设定值(输出,Output)。具体而言,由传感器等检测的数据仅具有可读取的状态值作为数据类别。这样的数据是不能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等而被改写的数据,因此不可改写。图8例示了室内环境实体的“室内温度”。与空调机10的操作、设定等有关的数据具有可读取的状态值以及可改写的设定值作为数据类别。这是因为这样的数据是能够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等而变更的数据。在图8中,例示了室外风扇实体的“启停”以及操作实体的“设定温度”。
另外,在上述设备数据模型中,对设备(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数据分别定义了属性信息。具体而言,在数据中,作为属性信息,定义了下限值、上限值以及步长等。在图8中,例示了室内环境实体的“室内温度”以及操作实体的“设定温度”的属性信息,关于它们,下限值被设定为20℃,上限值被设定为28℃,步长被设定为0.5℃。
(5)特征
接着,对设备管理系统1的特征进行说明。
<A>
在现有的设备管理系统中,作为设备数据模型,采用在设备的正下方将所有数据配置成同一列的扁平结构。因此,在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访问数据时,必须将所有的数据作为检索对象,对期望的数据的访问花费时间。
与此相对,设备管理系统1采用上述那样的层级结构(针对设备,对设备的数据关联了与设备的要素部件、功能以及规格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的层级结构)作为设备数据模型。具体而言,作为对设备(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关联的层级,如上所述,具有要素部件实体、功能实体以及规格实体中的至少1个(参照图4以及图5)。因此,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在根据来自外部程序(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访问数据时,首先,检索实体,之后,能够从实体所关联的数据中检索期望的数据。这样,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能够通过实体检索来缩减数据的检索数,因此与现有的扁平结构的设备数据模型相比,能够加快对期望的数据的访问。另外,由于能够抑制数据访问的处理负荷,因此在使用云计算作为管理装置4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其使用费。
另外,设备管理系统1采用具有上述那样的层级结构的设备数据模型,因此能够以实体为单位访问数据。
例如,在参与者终端70中,在执行压缩机的故障分析、故障预知等的程序(外部程序)的情况下,需要访问压缩机21、22的数据。与此相对,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设备数据模型具有一并关联有压缩机21的数据的压缩机(1)实体和一并关联有压缩机22的数据的压缩机(2)实体(参照图4)。因此,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能够根据压缩机的故障分析、故障预知等处理请求,一并访问压缩机(1)实体以及压缩机(2)实体的数据。
另外,在参与者终端70中,在执行室内机的操作、时间表控制等的情况下,需要访问室内机12的启停、运转模式以及设定温度等数据。对此,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设备数据模型具有一并关联有室内机12的启停、运转模式以及设定温度等数据的操作实体(参照图5)。因此,在设备管理系统1中,能够根据室内机的操作、时间表控制等处理请求,一并访问操作实体的数据。
另外,关于参与者终端70,有时根据参与者(所有者、管理者和/或作业者等)是谁,进行对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的访问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以实体为单位进行对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的访问限制。
<B>
在设备管理系统1的设备数据模型中,如上所述,对设备(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输入、输出)(参照图8)。因此,设备管理系统1能够对参与者终端70执行的程序(外部程序)给出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分别是能够指示的数据还是能够取得状态值的数据的判断。由此,能够使外部程序的判断逻辑通用化。
在此,具有输入作为数据类别的数据(状态值)能够进行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而由管理装置40(管理处理部43)读取的处理。然后,所读取的数据被发送到外部程序(参与者终端70)。具有输出作为数据类别的数据(设定值)能够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由管理装置40(管理处理部43)进行改写处理。然后,改写后的数据通过中继处理装置60作为指令发送到室外机11、室内机12。
与此相对,在现有的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中,没有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数据类别。因此,仅看设备数据模型,无法判断是能够指示的数据还是能够取得状态值的数据,需要参照设备数据模型的说明书等资料进行判断,非常不方便。
在设备管理系统1的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中,利用对各个数据定义了数据类别的情况,能够判断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是否合适。具体而言,在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进行仅具有状态值(输入)作为数据类别的数据的改写的情况下,管理装置40对参与者终端70发送表示数据的改写错误的信息(错误信号)。由此,例如,即使根据来自参加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欲进行“室内温度”的数据的改写,管理装置40也能够对参加者终端70发送错误信号。这样,设备管理系统1通过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数据类别,能够将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中存在数据类别上的错误的情况通知给外部程序。
另外,利用对上述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的情况,能够判断从参与者终端70向室外机11或室内机12发出的指示是否成功。具体而言,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进行具有状态值(输入)以及设定值(输出)作为数据类别的数据的设定值的改写。然后,管理装置40对室外机11、室内机12发送改写后的设定值作为指令。管理装置40在对室外机11、室内机12发送设定值后,等待从室外机11、室内机12接收与设定值对应的状态值。管理装置40在从对室外机11、室内机12发送设定值起的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状态值的情况下,将表示对室外机11、室内机12的设定值未应用于室外机11、室内机12的信息(错误信号)发送给参与者终端70。由此,例如,即使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而对室外机11进行了“启停”的指示,在管理装置40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状态值的情况下,也能够判断为“启停”的指示未成功。这样,设备管理系统1通过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数据类别,能够将从外部程序向设备的设定值的指示不成功的情况通知给外部程序。
另外,设备管理系统1采用定义了上述那样的数据类别的设备数据模型,因此能够以数据类别的单位访问数据。例如,在执行故障分析等仅需要状态值的程序的情况下,能够仅访问数据类别为输入的数据。
<C>
在设备管理系统1的设备数据模型中,如上所述,对设备(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的数据分别定义了属性信息(参照图8)。因此,设备管理系统1能够对参与者终端70所执行的程序(外部程序)给出是什么样的设定值(指令)和/或状态值的数据的判断。由此,能够使外部程序的判断逻辑通用化。
具体而言,利用对上述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分别定义了属性信息的情况,能够判断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与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适合。例如,当从参与者终端70进行变更为脱离数据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范围的值的处理请求时,管理装置40对外部程序发送表示被实施处理请求的数据的属性信息不适合处理请求的信息(错误信号)。另外,在根据来自参与者终端70的处理请求,从管理装置40向参与者终端70发送的数据的值是脱离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的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异常值。这样,设备管理系统1通过对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属性信息,能够将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与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适合通知给外部程序。
(6)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是空调机10的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也可以是换气装置、供热水装置、调湿装置、空气处理单元、变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单元、制冷单元和/或锅炉等。
<B>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中继处理装置60与室外机11连接,但也可以内置于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另外,用于将中继处理装置60与通信网络50连接的路由器等通信装置既可以内置于中继处理装置60、室外机11以及室内机12,也可以独立地配置。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理解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方式、详细内容的多样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广泛应用于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设备管理系统。
标号说明
1:设备管理系统;41:管理存储部;43:管理处理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60789号。

Claims (11)

1.一种设备管理系统(1),其对作为管理对象的设备即空调机的室外机(11)和/或室内机(12)进行管理,所述设备管理系统(1)具备:
存储部(41),其将所述设备的数据作为层级结构的设备数据模型进行存储,所述层级结构的设备数据模型对所述设备关联了与所述设备的要素部件有关的信息;以及
处理部(43),其根据来自外部程序的处理请求,进行作为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数据的读取或改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具有基于与所述设备的要素部件有关的信息的要素部件实体、基于与所述设备的功能有关的信息的功能实体、以及基于与所述设备的规格有关的信息的规格实体中的至少1个,作为对所述设备关联的层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具有所述要素部件实体作为对所述设备关联的层级,
所述要素部件实体对每个所述要素部件关联与所述要素部件的状态有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要素部件的控制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设备具有在多个所述要素部件的控制中共同使用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所述要素部件实体不将与所述传感器有关的信息与所述要素部件关联,而是与具有所述传感器的独立的要素部件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要素部件实体对每个所述要素部件关联表示所述要素部件间的关系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具有所述功能实体作为对所述设备关联的层级,
所述功能实体关联有与所述设备的操作有关的信息、与所述设备的控制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由所述设备测量的环境信息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功能实体无论所述设备的种类如何均将与所述设备的操作有关的信息设为相同层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具有所述规格实体作为对所述设备关联的层级,
所述规格实体关联有与所述设备的固有信息有关的信息、与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有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设备的施工信息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对所述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
作为所述数据类别,存在可读取的状态值以及可改写的设定值,
所述处理部在根据来自所述外部程序的所述处理请求而进行仅具有所述状态值作为所述数据类别的所述数据的改写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数据的改写错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外部程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对所述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了数据类别,
作为所述数据类别,存在可读取的状态值以及可改写的设定值,
所述处理部
在根据来自所述外部程序的所述处理请求,进行了具有所述状态值以及所述设定值作为所述数据类别的所述数据的所述设定值的改写的情况下,对所述设备发送改写后的所述设定值,
在从对所述设备发送所述设定值起的规定时间内未从所述设备接收到与所述设定值对应的所述状态值的情况下,对所述外部程序发送表示所述设备未按照所述设定值进行动作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模型对所述设备的数据分别定义了属性信息,
在从所述外部程序进行了所述处理请求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对所述外部程序发送被实施所述处理请求的所述数据的所述属性信息是否适合所述处理请求的信息。
CN202080041670.1A 2019-06-07 2020-06-01 设备管理系统 Active CN113950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6805 2019-06-07
JP2019106805A JP6856090B2 (ja) 2019-06-07 2019-06-07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PCT/JP2020/021612 WO2020246426A1 (ja) 2019-06-07 2020-06-01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601A CN113950601A (zh) 2022-01-18
CN113950601B true CN113950601B (zh) 2022-11-01

Family

ID=7365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1670.1A Active CN113950601B (zh) 2019-06-07 2020-06-01 设备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2331B2 (zh)
EP (1) EP3982050A4 (zh)
JP (1) JP6856090B2 (zh)
CN (1) CN113950601B (zh)
BR (1) BR112021022387A2 (zh)
MX (1) MX2021014358A (zh)
SG (1) SG11202112701UA (zh)
WO (1) WO20202464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5621B2 (ja) * 2019-11-26 2021-12-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JP2023010424A (ja) * 2021-07-09 2023-01-2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1283A (en) 1979-02-21 1980-08-27 Canon Inc Recorder
JP4130610B2 (ja) * 1993-07-20 2008-08-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ビル管理装置およびビル管理装置用の設備コントローラ
US6647317B2 (en) * 2000-09-06 2003-11-11 Hitachi Ltd Air conditioner management system
JP5125330B2 (ja) * 2007-08-31 2013-01-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5072666B2 (ja) 2008-03-13 2012-11-14 株式会社東芝 設備機器連携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方法並びに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KR101768186B1 (ko) * 2009-07-20 201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3136465A1 (ja) * 2012-03-14 2013-09-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設備機器システム
JP6021951B2 (ja) * 2013-01-25 2016-1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051089B2 (ja) * 2013-03-29 2016-12-2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6012869B2 (ja) 2013-07-18 2016-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管理装置、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GB2518256A (en) * 2013-09-13 2015-03-18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Communicating with a machine to machine device
JP6131170B2 (ja) * 2013-10-29 2017-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配置制御方法
JP6110288B2 (ja) * 2013-11-29 2017-04-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5121392A (ja) * 2013-12-25 2015-07-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5042810B (zh) * 2014-04-29 2019-05-1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能够用时间和费用选择工作模式的空调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798336B2 (en) * 2015-04-23 2017-10-2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linked thermodynamic models for HVAC equipment
US20160314180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of dynamic hierarchies based on a searchable entity model
CN107810368A (zh) * 2015-05-04 2018-03-16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具有包含成角度的电路板的外壳的用户控制装置
CN105159104B (zh) * 2015-08-11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遥控器物联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WO2017146176A1 (ja) * 2016-02-26 2017-08-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隔管理システム
US20180087796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extracting diagnostic information from an hvac system
US11041653B2 (en) * 2017-03-09 2021-06-2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with hybrid disaster recovery
JP6655035B2 (ja) * 2017-03-10 2020-02-26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ドナレッジ研究所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環境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WO2018193561A1 (ja) * 2017-04-19 2018-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0962945B2 (en) 2017-09-27 2021-03-3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ntegration of data into smart entit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1014358A (es) 2022-01-06
JP2020201620A (ja) 2020-12-17
BR112021022387A2 (pt) 2022-03-22
JP6856090B2 (ja) 2021-04-07
SG11202112701UA (en) 2021-12-30
US11722331B2 (en) 2023-08-08
WO2020246426A1 (ja) 2020-12-10
EP3982050A4 (en) 2022-07-20
EP3982050A1 (en) 2022-04-13
US20220217009A1 (en) 2022-07-07
CN113950601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8994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6647317B2 (en) Air conditioner management system
JP6073287B2 (ja) デバイス記述ファイルをホストに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110288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021951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11118805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enabling updated control data
CN113950601B (zh) 设备管理系统
US95066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HVAC system operation
JP5877203B2 (ja) プロセス制御装置情報を表示する方法、並びに、装置
JP6460628B2 (ja) プロセス制御装置情報を表示する方法、並びに、装置
US11860648B2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mproved ability to identify cause of anomaly in device
US20140156086A1 (en) Air conditioner management device, air conditioner management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air conditioner management method
US20230366576A1 (en)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WO20160608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JP2018092288A (ja) プロトコル変換装置、プロトコル変換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機器
JP2010112678A (ja) 設備機器管理装置および設備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6671837B2 (ja) アドレス設定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JP7406060B2 (ja) 冷凍システム
JP4832536B2 (ja) 設備機器コントローラ
EP3974929B1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JP2022175536A (ja) データ統合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統合データの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