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4172A -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4172A
CN113944172A CN202111341665.5A CN202111341665A CN113944172A CN 113944172 A CN113944172 A CN 113944172A CN 202111341665 A CN202111341665 A CN 202111341665A CN 113944172 A CN113944172 A CN 113944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teel pipe
construction method
pipe pil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16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4172B (zh
Inventor
刘星
杨俊�
邬荒耘
刘瑶
石祥颤
江天
赵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16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4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4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4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4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4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02Sheet piles or sheet pile bulkheads
    • E02D5/03Prefabricated parts, e.g. composite sheet piles
    • E02D5/04Prefabricated parts, e.g. composite sheet piles made of stee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02Sheet piles or sheet pile bulkheads
    • E02D5/03Prefabricated parts, e.g. composite sheet piles
    • E02D5/04Prefabricated parts, e.g. composite sheet piles made of steel
    • E02D5/08Locking forms; Edge joints; Pile crossings; Branch pie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02Sheet piles or sheet pile bulkheads
    • E02D5/16Auxiliary devices rigidly or detachably arranged on sheet piles for facilitating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采用定位套筒对PC工法组合桩的钢管桩与钢板桩直线度和垂直度进行控制。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m根钢管桩施工至预定高度后,安装定位套筒;起吊第m根钢板桩,使第m根钢板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缝隙中,垂直下压钢板桩到预设高度;起吊第m+1根钢管桩,使第m+1根钢管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非闭合套筒一中,垂直下压钢管桩到预设高度;重复上述,直至所有钢管桩及钢板桩均完成施工。所述施工方法通过定位套筒能够控制钢板桩和钢管桩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属于围护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C工法桩通常是由拉森桩与钢管结合使用形成各种截面的组合桩,适用于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结构。作为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环保建材,PC工法桩具有高强、轻型、材质稳定、质量可靠、耐久性好、耐候性好、止水以及使用全过程无污染、施工便利、检查验收环节简便、重复使用经济性好等诸多优点,受到基坑行业的重视和青睐。
PC工法桩的钢管桩和拉森桩的止水锁口需要相互搭接咬合,拉森钢板桩主要起止水作用,钢管桩为主要受力结构,当基坑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毕,回填土施工后,钢管桩和拉森钢板桩可以全部起拔回收。在施工中,钢管桩和拉森钢板桩的直线度和垂直度是重要的控制指标,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pc工法桩围护结构的合拢。目前钢管桩和拉森桩的直线度和垂直度难以控制,尤其是大尺寸钢管桩与拉森桩的组合,如何采用简易方法保证钢管桩和拉森桩的直线度和垂直度是PC工法桩施工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桩与钢板桩直线度和垂直度不宜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PC工法组合桩的钢管桩与钢板桩通过锁口组件连接;采用定位套筒对PC工法组合桩的钢管桩与钢板桩直线度和垂直度进行控制;
所述定位套筒包括非闭合套筒一、非闭合套筒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非闭合套筒一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非闭合套筒二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顶端与第四弧形板顶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与第三弧形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与第四弧形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间隙宽度与钢板桩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均包括螺纹杆、定位螺母、支座和滚轮;螺纹杆上设置两个定位螺母,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螺纹杆两端伸出通孔一,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滚轮与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间隙宽度与所述锁扣组件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弧形板一端设置有耳板,耳板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螺纹杆两端伸出通孔二,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在耳板上,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滚轮朝向第一弧形板的方向;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通孔一,每个通孔一中均设置一个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两个耳板,两个耳板上均设置一个第二导向组件;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第m根钢管桩施工至预定高度后,安装定位套筒,将非闭合套筒二套设在第m根钢管桩顶部,调整定位套筒角度并固定,非闭合套筒一位于第m+1根钢管桩位置处;其中,m≥1;
步骤二、起吊第m根钢板桩,使第m根钢板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缝隙中,调整钢板桩垂直度后垂直下压钢板桩,施工中通过调整两个第一导向组件的夹紧螺母的位置,保证钢板桩垂直施工,至钢板桩桩顶达到预设高度;
步骤三、起吊第m+1根钢管桩,使第m+1根钢管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非闭合套筒一中,第一导向组件抵在第m+1根钢管桩一端的锁扣组件上,第二导向组件抵在钢管桩另一端的锁扣组件端部,调整钢管桩垂直度后垂直下压钢管桩,施工中通过调整两个第二导向组件的夹紧螺母的位置,保证钢管桩垂直施工,至钢管桩桩顶达到预设高度;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直至所有钢管桩及钢板桩均完成施工。
进一步,第一根钢管桩的施工方法:
现场测量放线定位,开挖导向沟槽;
大型履带吊吊装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定位,通过钢丝绳吊钩吊装第一根钢管桩,连同ICE免共振锤一起吊装至预定桩位上方;
下放钢管桩着地,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校准,经纬仪控制钢管桩垂直度,震送第一根钢管桩到指定标高。
进一步,在PC工法组合桩施工过程中,对基坑采取加固措施,包括:
(1)基坑周边被动区采用
Figure BDA0003352341290000031
700@500深层搅拌桩结合靠边深坑位置进行墩式加固,其中深层搅拌桩采用GS土体硬化剂作为胶凝材料,加固体断面呈格栅布置,加固体宽度根据需要设置,加固深度为坑底至坑底以下4.5m及5.9m,坑底以下搅拌桩硬化剂掺量13%,坑底以上低掺量回搅至第二道水平支撑;深层搅拌桩加固施工时应避让工程桩,二者净距应大于100mm,空隙采用压密注浆填充;
(2)对局部落深大于1.2m的内部电梯井深坑采用
Figure BDA0003352341290000032
700@500深层搅拌桩围护和压密注浆封底加固,搅拌桩硬化剂掺量13%;搅拌桩加固体与PC钢管桩围护体之间的净距为200mm,该空隙采用压密注浆填充。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滚轮采用齿口双滚轮结构,齿口双滚轮靠近非闭合套筒一一侧的滚轮位置与钢管桩一侧的锁扣组件端部对应。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带环形加强肋的十字连接板;
十字连接板的四个端部的其中两个与第三弧形板连接,另两个与第四弧形板连接;
所述环形加强肋以十字连接板的中心为圆心布设,所述十字连接板的四个方向均与环形加强肋固定。
进一步,所述十字连接板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加强肋,且所有环形加强肋同心设置。
进一步,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通孔一,每个通孔一中均设置一个第一导向组件,两个第一导向组件用于对钢板桩进行导向和调垂;
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两个耳板,两个耳板上均设置一个第二导向组件,两个第二导向组件用于对钢管桩进行导向和调垂。
进一步,所述钢管桩采用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校准;
所述非闭合套筒二的顶端标高大于非闭合套筒一的顶端标高,高差大于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钢管桩的深度。
进一步,施工中由基坑的一个钢管桩向两个方向同时施工。
进一步,在组合桩施工后,采用围檩和压顶梁进行加固,并采用多道水平支撑进行加固,相邻的水平支撑之间采用横梁连接进行加固。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申请中的施工方法,采用定位套筒对PC工法组合桩的钢管桩与钢板桩直线度和垂直度进行控制,将定位套筒的非闭合套筒二套设在钢管桩顶部,以已施工钢管桩为基础,从而控制后续的钢板桩和钢管桩的直线度;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缝隙作为钢板桩下压通道,非闭合套筒一作为后续钢管桩下压通道,通过调节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可以调整钢板桩和钢管桩的垂直度,从而保证钢管桩垂直下放。该施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避免了压桩过程中人工控制直线度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施工质量好、组合桩直线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钢管桩与拉森钢板桩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定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定位套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定位套筒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采用定位套筒施工钢管桩和拉森钢板桩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坑施工顺序及施工后的基坑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标号如下:
1-钢管桩;2-钢板桩;3-锁口组件;4-第一锁口;5-第二锁口;6-围檩;7-压顶梁;8-水平支撑;9-横梁;
10-非闭合套筒一;11-第一弧形板;12-第二弧形板;13-耳板;
20-非闭合套筒二;21-第三弧形板;22-第四弧形板;23-连接件;
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吊耳;
41-第一导向组件;42-第二导向组件;43-螺纹杆;44-定位螺母;45-支座;4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PC工法组合桩是由钢管桩1和钢板桩2通过锁口组件3依次咬合形成的组合桩。钢管桩1两侧设置第一锁口4,拉森桩两端采用匹配的第二锁口5,相邻的钢管桩1和钢板桩2的第一锁口4与第二锁口5进行咬合。作为举例,第一锁口与第二锁口可以采用阴阳结构或互锁结构。
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套筒,包括非闭合套筒一10、非闭合套筒二20、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一导向组件41和第二导向组件42。
参图1至5所示,所述非闭合套筒一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2,所述非闭合套筒二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弧形板21和第四弧形板22。所述第一弧形板11与第三弧形板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31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2与第四弧形板2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3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之间间隔设置且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缝隙的宽度与钢板桩的厚度相匹配。非闭合套筒一10、非闭合套筒二20的内径与钢管桩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三弧形板21与第四弧形板22顶部通过连接件23连接,作为举例,所述连接件23为带环形加强肋的十字连接板,十字连接板的两端与第三弧形板21连接,另两端与第四弧形板22连接,所述环形加强肋以十字连接板的中心为圆心布设,用于增加十字连接板的刚度,进一步,所述十字加强肋可以设置2道或三道或更多道。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41和第二导向组件42均包括螺纹杆43、定位螺母44、支座45和滚轮46。螺纹杆43上设置两个定位螺母44,所述支座45设置于所述螺纹杆43的一端,所述支座45上设置有滚轮46。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第一导向组件41的螺纹杆43两端伸出通孔一,并通过定位螺母44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41的滚轮46与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间隙宽度与所述锁扣组件3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弧形板12一端设置有耳板13,耳板13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42的螺纹杆43两端伸出通孔二,并通过定位螺母44固定在耳板上,所述第二导向组件42的滚轮46朝向第一弧形板的方向。第一导向组件41用于钢板桩的垂直导向,第二导向组件42用于钢管桩的垂直导向,通过设置滚轮46可减少摩擦力,以便钢板桩和钢管桩垂直施工。进一步,第一连接板3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组件41,两个第一导向组件41竖向间隔设置,通过调节夹紧螺母在螺纹杆43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滚轮46的位置,通过两个滚轮46调节钢板桩的垂直度,使钢板桩2垂直施工。进一步,第二弧形板1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组件42,两个第二导向组件42竖向间隔设置,通过调节夹紧螺母在螺纹杆43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滚轮46的位置,通过两个滚轮46调节钢管桩的垂直度,使钢管桩垂直施工。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向组件42的滚轮46采用齿口双滚轮46结构,齿口双滚轮46靠近非闭合套筒一10一侧的滚轮46抵在钢管桩一侧的第一锁口端部。
进一步,为了便于定位套筒吊装,在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上分别设置有吊耳33。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为了降低重量,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布满减重孔洞。
定位套筒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根钢管桩1施工至预定高度后,将非闭合套筒二20套设在钢管桩1顶部,调整定位套筒角度并固定,然后起吊钢板桩2,使钢板桩2的底部端头位于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的缝隙中,垂直下压钢板桩2,待钢板桩2至预设高度后,再通过非闭合套筒一10施工第二根钢管桩,第二根钢管桩下压过程中,第一导向组件41的滚轮46抵在钢管桩一端的第一锁口上,第二导向组件42的齿口双滚轮46靠近第二钢管桩一侧的滚轮46抵在钢管桩另一端的第一锁口端部。
申请人在施工中发现,传统的施工工艺若采用复杂的结构、复杂的工序对组合桩进行直线度控制,不但影响施工效率,而且在施工中不宜被工人接受,导致施工中仍然由人工控制直线度,不但影响施工质量,而且压桩过程中施工人员站在钢管桩和钢板桩旁还具有安全风险。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套筒,通过将非闭合套筒二20套设在钢管桩1顶部,以已施工钢管桩1为基础,通过定位套筒控制后续的钢板桩2和钢管桩1的直线度和垂直度,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3之间的缝隙作为钢板桩2下压通道,非闭合套筒一10作为后续钢管桩1下压通道,并通过第一导向组件41和第二导向组件42调节垂直度,所述定位套筒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避免了压桩过程中人工控制直线度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施工质量好、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下面结合图1至图7所示,对该施工方法做进一步描述。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第m根钢管桩施工至预定高度后,安装定位套筒,将非闭合套筒二20套设在第m根钢管桩顶部,调整定位套筒角度并固定,非闭合套筒一10位于第m+1根钢管桩位置处。
步骤二、起吊第m根钢板桩2,使钢板桩2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的缝隙中,调整钢板桩垂直度后垂直下压钢板桩,施工中通过调整两个第一导向组件41的夹紧螺母的位置,保证钢板桩垂直施工,至钢板桩桩顶达到预设高度。
步骤三、起吊第m+1根钢管桩,使第m+1根钢管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非闭合套筒一10中,内齿口滚轮抵在钢管桩一端的第一锁口上,齿口双滚轮靠近第m+1根钢管桩一侧的滚轮抵在钢管桩1另一端的第一锁口端部,调整钢管桩垂直度后垂直下压钢管桩,施工中通过调整两个第二导向组件42的夹紧螺母的位置,保证钢管桩垂直施工,至钢管桩桩顶达到预设高度。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直至所有钢管桩1及钢板桩2均完成施工。
进一步,如图6所示,施工中可采用由基坑的一个钢管桩向两个方向同时施工,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在组合桩施工后,采用围檩6和压顶梁7进行加固,并采用多道水平支撑8进行加固,相邻的水平支撑之间采用横梁9连接进行加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位套筒的使用,需要一根已经施工完毕的钢管桩1,所以第一根钢管桩1施工并不使用定位套筒,因此第一根钢管桩1的施工可以采用现有的施工方法。下面提供一种第一根钢管桩1的施工方法:
现场测量放线定位,开挖导向沟槽;
大型履带吊吊装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定位,通过钢丝绳吊钩吊装第一根钢管桩,连同ICE免共振锤一起吊装至预定桩位上方;
下放钢管桩着地,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校准,震送第一根钢管桩到指定标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在某工地的应用。
为确保钢桩围护的整体刚度和直线度,对基坑采取加固措施:
(1)基坑周边被动区采用
Figure BDA0003352341290000092
700@500深层搅拌桩结合靠边深坑位置进行墩式加固,其中深层搅拌桩采用GS土体硬化剂作为胶凝材料,加固体断面呈格栅布置,加固体宽度根据需要设置,加固深度为:坑底至坑底以下4.5m及5.9m,坑底以下搅拌桩硬化剂掺量13%(厚填土区域提高3%~5%),坑底以上低掺量回搅至第二道水平支撑(掺量8%)。深层搅拌桩加固施工时应避让工程桩,二者净距应大于100mm,因此造成的空隙采用压密注浆填充。
(2)对局部落深大于1.2m的内部电梯井深坑采用
Figure BDA0003352341290000091
700@500深层搅拌桩围护+压密注浆封底加固,搅拌桩硬化剂掺量13%(厚填土区域提高3%~5%)。搅拌桩加固体与钢管桩围护体之间的净距为200mm,该空隙采用压密注浆填充,注浆点间距1m,加固深度同其附近土体加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PC工法组合桩的钢管桩与钢板桩通过锁口组件连接;采用定位套筒对PC工法组合桩的钢管桩与钢板桩直线度和垂直度进行控制;
所述定位套筒包括非闭合套筒一、非闭合套筒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非闭合套筒一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非闭合套筒二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顶端与第四弧形板顶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与第三弧形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与第四弧形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间隙宽度与钢板桩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均包括螺纹杆、定位螺母、支座和滚轮;螺纹杆上设置两个定位螺母,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螺纹杆两端伸出通孔一,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滚轮与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间隙宽度与所述锁扣组件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弧形板一端设置有耳板,耳板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螺纹杆两端伸出通孔二,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在耳板上,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滚轮朝向第一弧形板的方向;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通孔一,每个通孔一中均设置一个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两个耳板,两个耳板上均设置一个第二导向组件;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第m根钢管桩施工至预定高度后,安装定位套筒,将非闭合套筒二套设在第m根钢管桩顶部,调整定位套筒角度并固定,非闭合套筒一位于第m+1根钢管桩位置处;其中,m≥1;
步骤二、起吊第m根钢板桩,使第m根钢板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缝隙中,调整钢板桩垂直度后垂直下压钢板桩,施工中通过调整两个第一导向组件的夹紧螺母的位置,保证钢板桩垂直施工,至钢板桩桩顶达到预设高度;
步骤三、起吊第m+1根钢管桩,使第m+1根钢管桩的底部端头位于定位套筒的非闭合套筒一中,第一导向组件抵在第m+1根钢管桩一端的锁扣组件上,第二导向组件抵在钢管桩另一端的锁扣组件端部,调整钢管桩垂直度后垂直下压钢管桩,施工中通过调整两个第二导向组件的夹紧螺母的位置,保证钢管桩垂直施工,至钢管桩桩顶达到预设高度;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直至所有钢管桩及钢板桩均完成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根钢管桩的施工方法:
现场测量放线定位,开挖导向沟槽;
大型履带吊吊装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定位,通过钢丝绳吊钩吊装第一根钢管桩,连同ICE免共振锤一起吊装至预定桩位上方;
下放钢管桩着地,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校准,经纬仪控制钢管桩垂直度,震送第一根钢管桩到指定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PC工法组合桩施工过程中,对基坑采取加固措施,包括:
(1)基坑周边被动区采用
Figure FDA0003352341280000021
700@500深层搅拌桩结合靠边深坑位置进行墩式加固,其中深层搅拌桩采用GS土体硬化剂作为胶凝材料,加固体断面呈格栅布置,加固体宽度根据需要设置,加固深度为坑底至坑底以下4.5m及5.9m,坑底以下搅拌桩硬化剂掺量13%,坑底以上低掺量回搅至第二道水平支撑;深层搅拌桩加固施工时应避让工程桩,二者净距应大于100mm,空隙采用压密注浆填充;
(2)对局部落深大于1.2m的内部电梯井深坑采用
Figure FDA0003352341280000022
700@500深层搅拌桩围护和压密注浆封底加固,搅拌桩硬化剂掺量13%;搅拌桩加固体与PC钢管桩围护体之间的净距为200mm,该空隙采用压密注浆填充。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滚轮采用齿口双滚轮结构,齿口双滚轮靠近非闭合套筒一一侧的滚轮位置与钢管桩一侧的锁扣组件端部对应。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带环形加强肋的十字连接板;
十字连接板的四个端部的其中两个与第三弧形板连接,另两个与第四弧形板连接;
所述环形加强肋以十字连接板的中心为圆心布设,所述十字连接板的四个方向均与环形加强肋固定。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十字连接板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加强肋,且所有环形加强肋同心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通孔一,每个通孔一中均设置一个第一导向组件,两个第一导向组件用于对钢板桩进行导向和调垂;
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两个耳板,两个耳板上均设置一个第二导向组件,两个第二导向组件用于对钢管桩进行导向和调垂。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管桩采用ICE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校准;
所述非闭合套筒二的顶端标高大于非闭合套筒一的顶端标高,高差大于免共振锤机械手夹持钢管桩的深度。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施工中由基坑的一个钢管桩向两个方向同时施工。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组合桩施工后,采用围檩和压顶梁进行加固,并采用多道水平支撑进行加固,相邻的水平支撑之间采用横梁连接进行加固。
CN202111341665.5A 2021-11-12 2021-11-12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944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665.5A CN113944172B (zh) 2021-11-12 2021-11-12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665.5A CN113944172B (zh) 2021-11-12 2021-11-12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4172A true CN113944172A (zh) 2022-01-18
CN113944172B CN113944172B (zh) 2023-01-20

Family

ID=79337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1665.5A Active CN113944172B (zh) 2021-11-12 2021-11-12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417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6445A (ja) * 1997-05-06 1998-11-17 Shimizu Corp 鋼管杭設置装置
JP2000136532A (ja) * 1998-10-30 2000-05-16 Nippon Steel Corp 回転圧入矢板、及び回転圧入矢板の構築方法
JP2001348869A (ja) * 2000-06-09 2001-12-21 Shimizu Corp 鋼管矢板の削孔方法と複円削孔機
CN103103987A (zh) * 2013-01-30 2013-05-15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钢板桩施工导向架及其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法
CN110067249A (zh) * 2019-04-19 2019-07-3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不同长度拉森桩的pc工法桩围护结构
CN209941663U (zh) * 2019-03-01 2020-01-14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可变连接角度的pc工法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6445A (ja) * 1997-05-06 1998-11-17 Shimizu Corp 鋼管杭設置装置
JP2000136532A (ja) * 1998-10-30 2000-05-16 Nippon Steel Corp 回転圧入矢板、及び回転圧入矢板の構築方法
JP2001348869A (ja) * 2000-06-09 2001-12-21 Shimizu Corp 鋼管矢板の削孔方法と複円削孔機
CN103103987A (zh) * 2013-01-30 2013-05-15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钢板桩施工导向架及其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法
CN209941663U (zh) * 2019-03-01 2020-01-14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可变连接角度的pc工法桩
CN110067249A (zh) * 2019-04-19 2019-07-3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不同长度拉森桩的pc工法桩围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4172B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14523A1 (zh) 一种双壁围堰及墩身施工方法
CN111945891B (zh) 一种环桁架高空原位散拼施工方法
CN112343061B (zh) 超深淤泥基坑横支撑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8678751B (zh) 先顶进后开挖的盾构刀盘检修井装配式施工方法
CN112177630B (zh) 一种盾构隧道垂直顶升的装置及方法
CN113529740B (zh) 张弦梁支撑系统
CN113944172B (zh) 大尺寸pc工法组合桩直线度和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CN114000516B (zh) 一种定位套筒
CN114000515B (zh) 一种pc工法组合桩施工方法及专用定位套筒
CN211397570U (zh) 一种回收式圆形竖井支护装置
CN212316911U (zh) 一种挖孔环形基桩u型圆钢管模板体系
CN114319370A (zh) 一种地下两层装配式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安装方法
CN111577294B (zh) 复杂地形陡峭岩体逆作洞门隧道进洞及施工方法
CN208685457U (zh) 现浇箱梁支架装置
CN114197480B (zh) 一种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TW201741529A (zh) 連續壁施工前防止工地下陷的先行鋪面的施工方法
CN110671114A (zh) 一种回收式圆形竖井支护装置及方法
CN215857141U (zh) 一种装配式轻型钢桁架桥
CN112227369A (zh) 一种盖挖逆作永久钢管立柱安装施工方法
CN110847213A (zh) 轻型钢制笼式塔吊基架及装配施工方法
CN109972652B (zh) 预制拼装式塔吊基础围挡的施工方法
CN210317363U (zh) 一种基于型钢连接的预制构件以及装配式框架支护结构
CN114622768B (zh) 搭建脚手架结合外拉线抱杆组立自立式避雷塔施工方案
CN214459662U (zh) 一种用于双柱式桥墩的施工作业平台
CN114908673B (zh) 一种深水基础栈桥及钻孔平台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