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3667B -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3667B
CN113943667B CN202010679160.9A CN202010679160A CN113943667B CN 113943667 B CN113943667 B CN 113943667B CN 202010679160 A CN202010679160 A CN 202010679160A CN 113943667 B CN113943667 B CN 113943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ilage
cav
fermentation
microbial inoc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91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3667A (zh
Inventor
杨富裕
刘晓婧
倪奎奎
王学凯
玉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6791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3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3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3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3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3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30/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30/1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 A23K30/15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using chemicals or microorganisms for ensilaging
    • A23K30/18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using chemicals or microorganisms for ensilaging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AV‑L247,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7615。该菌株能够有效促进青贮发酵,减少营养物质损失,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并能有效保存青贮饲料营养物质,改善青贮饲料消化率,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酸菌CAV‑L247制备青贮饲料,对家畜无害,具有发酵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利用等优点,可用于生产绿色环保生物饲料。

Description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中一株从骆驼瘤胃中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饲草利用效率低、浪费损失巨大的问题,严重制约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青贮是有效保藏饲草营养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少青贮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在实际生产中多使用青贮添加剂提高其青贮品质。乳酸菌作为一种发酵促进剂可以加速发酵初期乳酸积累及pH下降,这一特点受到青贮添加剂行业的重点关注。
但是,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广泛的青贮添加剂多为青鲜植物表面、青贮植物材料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菌株,来源较为单一且青贮效果相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青贮饲料青贮品质或如何拓展青贮发酵优良乳酸菌的来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株植物乳杆菌。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AV-L24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17615。该菌株已于2019年4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下文简称植物乳杆菌CAV-L247。
植物乳杆菌CAV-L247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葡萄糖同型发酵,耐酸性较强(在pH3.5可以正常生长),耐碱性强(在3%和6.5%盐浓度环境中可良好生长),生长速率高(MRS液体培养基培养24h,OD620nm为2.219),产酸特性强(MRS液体培养基培养24h,pH为3.55),生长温域宽(在10-55℃均可生长),在纯培养和青贮条件下高产乳酸。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生理生化特征如表1所示,其碳源发酵实验如表1所示。植物乳杆菌CAV-L247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16S rDNA。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培养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培养物是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物质(如含有植物乳杆菌CAV-L247和分泌到液体培养基内的物质即发酵液,或如含有植物乳杆菌CAV-L247和分泌到固体培养基内的物质)。
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下述A1-A4任意一种应用及A5-A6的产品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A1、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提高青贮饲料青贮品质中的应用。
A2、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A3、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制备青贮饲料产品中的应用。
A4、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制备青贮饲料添加剂产品中的应用。
A5、使用植物乳杆菌CAV-L247制备的青贮饲料产品。
A6、含有植物乳杆菌CAV-L247作为活性成分的青贮饲料添加剂产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菌剂。所述菌剂含有植物乳杆菌CAV-L247或/和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代谢物。
上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可为植物乳杆菌CAV-L247或/和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代谢物,上述菌剂的活性成分还可含有其他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上述菌剂的其他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菌剂的效果确定。
所述菌剂还可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所述固体载体为矿物材料、生物材料;所述矿物材料可为草炭、粘土、滑石、高岭土、蒙脱石、白碳、沸石、硅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材料为各类作物的秸秆、松壳、稻草、花生壳、玉米粉、豆粉、淀粉、草炭和动物的粪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液体载体可为水;所述菌剂中,植物乳杆菌CAV-L247或/和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代谢物可以以被培养的活细胞、活细胞的发酵液、细胞培养物的滤液或细胞与滤液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述菌剂的剂型可为多种剂型,如液剂、乳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根据需要,所述菌剂中还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粘合剂、稳定剂(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等。
上文中,所述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代谢物可为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发酵液。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发酵液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植物乳杆菌CAV-L247,收集发酵液(含有植物乳杆菌CAV-L247和分泌到液体培养基内的物质),该发酵液即为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代谢物。
上文中,所述菌剂可为具有下述至少一种特性的菌剂:
1)降低青贮饲料氨态氮含量,
2)提高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
3)提高青贮饲料乳酸含量,
4)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
5)降低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上文中,所述青贮饲料由青贮植物发酵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青贮饲料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青贮饲料的方法包含使用所述的植物乳杆菌CAV-L247、或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培养物、或使用植物乳杆菌CAV-L247制备的菌剂发酵青贮植物得到青贮饲料的步骤。
本文中,所述青贮植物可为下述任一种:
C1)木本植物,
C2)双子叶植物,
C3)豆目植物,
C4)豆科植物,
C5)苜蓿属植物,
C6)苜蓿。
D1)荨麻目植物,
D2)桑科植物,
D3)构属植物,
D4)构树,
D5)桑属植物,
D6)桑树。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青贮饲料(简称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饲料)具有E1-E5中的至少一种特性:
E1、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饲料的氨态氮含量低于普通发酵青贮饲料的氨态氮含量,
E2、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高于普通发酵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
E3、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饲料的乳酸含量高于普通发酵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
E4、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饲料的pH值低于普通发酵青贮饲料的pH值,
E5、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普通发酵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其中,所述普通发酵青贮饲料为经过如下方法制备的饲料:除不加所述植物乳杆菌、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菌剂外,其它条件(青贮植物和发酵条件)均与上述方法相同。
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为在15-25℃呀,厌氧发酵60天。
本发明还提供培养所述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培养基上培养的步骤。
本发明从骆驼瘤胃中分离筛选得到了生长快、产酸高的植物乳杆菌CAV-L247,并添加至青贮材料中进行发酵。实验证明,苜蓿、构树和桑树青贮原料在经过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后,乳酸含量均显著上升,青贮饲料pH值及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下降,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以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下降。经过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后,苜蓿的氨态氮含量降低了73%,构树的氨态氮含量降低了34%,桑树的氨态氮含量降低了59%。说明表明乳酸菌株CAV-L247能够有效促进青贮发酵,有效保存青贮饲料营养物质,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改善青贮饲料消化率。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酸菌CAV-L247发酵制备青贮饲料,对家畜无害,具有发酵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利用等优点,可用于生产绿色环保生物饲料。
生物材料保藏说明
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植物乳杆菌。
生物材料的拉丁文学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CAV-L247。
保藏单位全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日期:2019年4月22日。
保藏编号:CGMCC No.176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的配置:
液体MRS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配置: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酵母粉4.0g,葡萄糖20.0g,乙酸钠5.0g,柠檬酸三铵2.0g,吐温80 1.0mL,磷酸氢二钾2.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值为6.2。配好后的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15min。
MRS固体培养基是在上述液体MRS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后再灭菌得到的固体培养基。
实施例1: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获得鉴定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1、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获得
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骆驼中获取的骆驼瘤胃液,经过四层灭菌后的纱布过滤除去固相。混合均匀后,取1mL瘤胃液接种至10mL液体MRS培养基中于39℃进行富集培养。每隔24小时以1%(V/V)的接种量连续传代5次。取第五代MRS培养物0.1mL加0.9mL灭菌蒸馏水为稀释10倍,连续稀释至10-6,取不同稀释梯度的菌液0.1mL均匀涂布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在恒温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48小时。在培养得到的MRS平板上选取菌落密度合适(菌落间相对独立、不粘连)的稀释梯度进行菌落筛选。选择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不同的菌落,在MRS固体培养基上继续进行划线纯化培养直至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一致。得到的菌落测定氧化酶活性并进行革兰氏染色,选取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菌株继续培养。将其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纯化两次,接种到MRS固体斜面培养基,4℃冰箱中保存备用。共得到115株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菌株,选择其中一株菌株编号为CAV-L247的菌株,即为本申请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AV-L247 CGMCC No.17615(以下简称植物乳杆菌CAV-L247)进行如下鉴定。
2、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生理生化特性
对植物乳杆菌CAV-L247进行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试验和葡萄糖产气试验,并根据其生长温度(5、10、45、50、55℃)、生长pH(3.0、3.5、4.0、4.5、9.0)、生长盐浓度(3%、6.5%)、发酵碳源及发酵24h的pH值及波长620nm下测定吸光度值等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AV-L247为革兰氏阳性菌,同型发酵乳酸杆菌,在10-55℃、pH3.5-9.0条件下均可生长,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能力,并且可发酵8种糖源(表1)。发酵24h pH可下降至3.55,OD620nm>2.00(表2),说明植物乳杆菌CAV-L247产酸快且生长迅速。
其中,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2.1生长温度实验
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上述液体MRS培养基(pH6.2)中分别在5、10、45、50、55℃培养24小时观察其生长情况。
2.2生长pH实验
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分别在不同pH值的液体MRS培养基中在30℃培养24小时观察其生长情况。其中,不同pH值的液体MRS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配置: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酵母粉4.0g,葡萄糖20.0g,乙酸钠5.0g,柠檬酸三铵2.0g,吐温80 1.0mL,磷酸氢二钾2.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用1mol/L的NaOH溶液或1mol/LHCl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3.0、3.5、4.0、4.5或9.0。配好后的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15min。
2.3生长盐浓度实验
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分别在不同盐浓度的液体MRS培养基中在30℃培养24小时观察其生长情况。其中,不同盐浓度的液体MRS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配置: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酵母粉4.0g,葡萄糖20.0g,乙酸钠5.0g,柠檬酸三铵2.0g,吐温80 1.0mL,磷酸氢二钾2.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NaCl 30g或65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用1mol/L的NaOH溶液或1mol/L HCl溶液调节pH值为6.5。配好后的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15min。
2.4产酸速率及生长速率实验
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在液体MRS培养基(pH值为6.45)中在30℃分别培养0、3、6、9、12、15和18、21和24小时测定发酵液的pH值以及OD620nm观察其生长情况。在无菌环境中取样,用pH计(雷磁pHS-3C,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测定发酵液的pH值(以无菌MRS肉汤培养基为空白),使用分光光度计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其中,液体MRS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配置: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酵母粉4.0g,葡萄糖20.0g,乙酸钠5.0g,柠檬酸三铵2.0g,吐温80 1.0mL,磷酸氢二钾2.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用1mol/L的NaOH溶液或1mol/L HCl溶液调节pH值为6.45。配好后的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15min。
表1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AV-L247生理生化特性
Figure BDA0002585155710000061
注:-,不生长;+,正常生长
表2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AV-L247产酸速率及生长速率
Figure BDA0002585155710000071
乳酸菌CAV-L247的生理生化试验方法如下:
2.5革兰氏染色
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小滴无菌水,使用接种环从平板培养基挑取单个菌落与灭菌蒸馏水充分混合均匀、自然干燥。载玻片面向上快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固定2-3次。再使用结晶紫溶液浸泡1分钟,充分冲洗并去净淋水,用碘液浸泡1分钟,充分冲洗并去净淋水。用95%酒精溶液浸泡10秒脱色,用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试验方法依据说明书进行,载玻片上染色区域滴一滴香柏油,电镜观察。革兰氏阳性为深紫色,阴性为桃红色。
2.6过氧化氢酶反应:用枪头吸取3%(体积分数)过氧化氢溶液于平板上,用接种环挑取菌少许,与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2-3min后观察有气泡产生的为阳性,不产生气泡的为阴性。
2.7糖发酵使用北京路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杆菌生化鉴定套装分析。
乳酸菌生长pH调节使用1mol/L NaOH和1mol/L HCl。
3、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鉴定
3.1、形态学鉴定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且菌落大小稳定的植物乳杆菌CAV-L247进行单菌落状态描述,主要包括菌落的大小、颜色、透明度、湿润度、菌落表面状态、菌落边缘状态。另一方面,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植物乳杆菌CAV-L247,经涂片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
结果表明菌株植物乳杆菌CAV-L247小短杆状,无芽孢,能运动。菌体大小为(0.5-0.9)×(1.0-3.0)微米,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菌体形态各异。在培养条件下,该菌呈小的短杆状,菌体染色均匀。在MRS琼脂培养基平面上生长,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稍突起,乳白色。
3.2、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接种在0.5mL MRS液体培养基(pH6.5)中30℃,180rmp过夜培养;引物选用细菌的16S rRNA基因扩增的通用引物,由美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和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序列表中的SEQ ID No.2);PCR反应体系为40μL:Premix Taq20μl(购于TaKaRa工程有限公司),20μM的引物27F和1492R各2μl,菌液2μl,补充灭菌蒸馏水14μL,进行PCR反应。反应条件为94℃2min、(94℃30s、55℃30s以及72℃60s),72℃5min经过30个循环。扩增产物送美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得到16S rDNA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No.3,将得到的16S rDNA序列在NCBI的基因库上比对,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AV-L247与植物乳杆菌相似度为99%。
鉴于上述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AV-L247 CGMCC No.17615。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AV-L247已于2019年4月22日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615。
4、添加到青贮饲料中的效果
4.1青贮原料的制备
苜蓿在初花期、构树和桑树在生长高120cm地上部分进行刈割,留茬高度为10cm,并将其切短至2-3cm后晾晒4小时,得到青贮原料。
4.2植物乳杆菌CAV-L247菌剂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AV-L247接种在液体MRS培养基(pH值为6.5)中,30℃、150rpm振荡培养24h,得到植物乳杆菌CAV-L247菌液,该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含量为108cfu/ml。
4.3发酵青贮原料
每种青贮原料设置2个实验组,分别为不添加菌剂的对照组(CK)和添加植物乳杆菌CAV-L247的菌剂组(CAV-L247)。
菌剂组:植物乳杆菌CAV-L247菌剂的添加量满足每克青贮原料有106cfu植物乳杆菌CAV-L247,混合均匀,装袋青贮。取每种材料500g装入聚乙烯袋(180×260mm)中,抽真空密封。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于室温(20-25℃)贮藏60天。
对照组:青贮原料添加与菌剂组中所添加的植物乳杆菌CAV-L247菌剂等量的无菌水,混合均匀,装袋青贮。取每种材料500g装入聚乙烯袋(180×260mm)中,抽真空密封。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于室温(20-25℃)贮藏60天。
常规发酵成分测定方法如下:开袋后,称取10g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加入90mL灭菌蒸馏水,在4℃冰箱中存放过夜,使用定性滤纸将浸泡液过滤,使用pH计测定滤液的pH值,pH计为雷磁PHS-3C型。采用苯酚-次氯酸比色法测定青贮后氨态氮(NH3-N)含量。使用孔径为0.22μm的水系微孔滤膜再次过滤测pH后的滤液于3mL玻璃瓶中用于测定有机酸(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有机酸测定采用岛津GC-14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KC-811column,Shimadzu,日本;检测器:SPD-M10AVP,流动相:3mmol/L高氯酸溶液,准确称取0.8493g的高氯酸,定容到2L的容量瓶中,流速1mL/min;柱温50℃;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5μL)。分别以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为标准品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定性和采用标准曲线法(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如下:开袋后的青贮饲料在65℃烘箱中烘干48h以上,直至恒重,计算青贮干物质(DM)含量。烘干后的样品粉碎并过1mm筛后放入标号后的自封袋中保存,用于营养成分的测定。粗蛋白(CP)含量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使用Van Soest法测定。半纤维素(ADS)含量为NDF与ADF的差值。缓冲能值测定使用0.1mol/L乳酸滴定。
常规微生物测定方法如下:青贮60d后开袋,取10g具有代表性的青贮材料加入90mL灭菌蒸馏水,浸提30min以上,取0.1mL浸提液加入0.9mL灭菌水制成10-2稀释液,然后逐级稀释至10-6。选择3个稀释梯度的菌液平板涂布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培养基及琼脂购于北京奥博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液使用MRS固体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48h后计数乳酸菌,使用伊红美蓝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48h后计数大肠杆菌,使用孟加拉红培养基于30℃恒温培养48h后计数酵母菌和霉菌。挑选菌落数目在30-300范围内的平板用于计数。
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软件处理,并用SPSS17.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苜蓿、构树和桑树青贮原料在经过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后,乳酸含量均显著上升,青贮饲料pH值及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下降,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以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下降。经过植物乳杆菌CAV-L247发酵后,苜蓿的氨态氮含量降低了73%,构树的氨态氮含量降低了34%,桑树的氨态氮含量降低了59%。说明表明乳酸菌株CAV-L247能够有效促进青贮发酵,有效保存青贮饲料营养物质,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改善青贮饲料消化率。
表3青贮发酵品质
Figure BDA0002585155710000091
注:每列数据具有相同字母尾标的代表无显著性差异,无相同字母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质量百分含量。
表4青贮营养品质
Figure BDA0002585155710000101
注:每列数据具有相同字母尾标的代表无显著性差异,无相同字母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质量百分含量。
序列表
<110> 中国农业大学
<120>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160> 3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agagtttgat cctggctcag 20
<210> 2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ggttaccttg ttacgactt 19
<210> 3
<211> 1459
<212> DNA
<213>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400> 3
gcgtgctata atgcagtcga cgaactctgg tattgattgg tgcttgcatc atgatttaca 60
tttgagtgag tggcgaactg gtgagtaaca cgtgggaaac ctgcccagaa gcgggggata 120
acacctggaa acagatgcta ataccgcata acaacttgga ccgcatggtc cgagcttgaa 180
agatggcttc ggctatcact tttggatggt cccgcggcgt attagctaga tggtggggta 240
acggctcacc atggcaatga tacgtagccg acctgagagg gtaatcggcc acattgggac 300
tgagacacgg cccaaactcc tacgggaggc agcagtaggg aatcttccac aatggacgaa 360
agtctgatgg agcaacgccg cgtggagtga agaagggttt cggctcgtaa aactctgttg 420
ttaaagaaga acatatctga gagtaactgt tcaggtattg acggtattta aaccagaaag 480
ccacggctaa ctacgtgcca gcagccgcgg taatacgtag gtggcaagcg ttgtccggat 540
ttattgggcg taaagcgagc gcaggcggtt ttttaagtct gatgtgaaag ccttcggctc 600
aaccgaagaa gtgcatcgga aactgggaaa cttgagtgca gaagaggaca gtggaactcc 660
atgtgtagcg gtgaaatgcg tagatatatg gaagaacacc agtggcgaag gcggctgtct 720
ggtctgtaac tgacgctgag gctcgaaagt atgggtagca aacaggatta gataccctgg 780
tagtccatac cgtaaacgat gaatgctaag tgttggaggg tttccgccct tcagtgctgc 840
agctaacgca ttaagcattc cgcctgggga gtacggccgc aaggctgaaa ctcaaaggaa 900
ttgacggggg cccgcacaag cggtggagca tgtggtttaa ttcgaagcta cgcgaagaac 960
cttaccaggt cttgacatac tatgcaaatc taagagatta gacgttccct tcggggacat 1020
ggatacaggt ggtgcatggt tgtcgtcagc tcgtgtcgtg agatgttggg ttaagtcccg 1080
caacgagcgc aacccttatt atcagttgcc agcattaagt tgggcactct ggtgagactg 1140
ccggtgacaa accggaggaa ggtggggatg acgtcaaatc atcatgcccc ttatgacctg 1200
ggctacacac gtgctacaat ggatggtaca acgagttgcg aactcgcgag agtaagctaa 1260
tctcttaaag ccattctcag ttcggattgt aggctgcaac tcgcctacat gaagtcggaa 1320
tcgctagtaa tcgcggatca gcatgccgcg gtgaatacgt tcccgggcct tgtacacacc 1380
gcccgtcaca ccatgagagt ttgtaacacc caaagtcggt ggggtaacct tttaggaacc 1440
agccgcctaa gtgacagat 1459

Claims (7)

1.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菌株号为CAV-L24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761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的下述任一种应用:
A1、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在提高青贮饲料青贮品质中的应用,
A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A3、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在制备青贮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3.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制备的下述任一种产品:
B1、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制备的青贮饲料产品,
B2、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制备的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作为活性成分的青贮饲料添加剂产品。
4.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具有下述至少一种特性的菌剂:
1)降低青贮饲料氨态氮含量,
2)提高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
3)提高青贮饲料乳酸含量,
4)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
5)降低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6.一种制备青贮饲料的方法,包括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或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菌剂发酵青贮植物得到青贮饲料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贮植物为苜蓿、构树和/或桑树。
CN202010679160.9A 2020-07-15 2020-07-15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Active CN113943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9160.9A CN113943667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9160.9A CN113943667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3667A CN113943667A (zh) 2022-01-18
CN113943667B true CN113943667B (zh) 2023-06-13

Family

ID=7932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9160.9A Active CN113943667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36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7594A (zh) * 2016-01-08 2016-05-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暖季型牧草青贮中的应用
CN107034157A (zh) * 2017-04-25 2017-08-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7047978A (zh) * 2017-04-25 2017-08-1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CN109536416A (zh) * 2018-12-27 2019-03-29 南昌大学 一种降解构树叶单宁的青贮菌剂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9845896A (zh) * 2019-01-02 2019-06-0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高蛋白粗饲料杂交构树青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4639A (zh) * 2019-08-12 2019-12-13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构树青贮的虉草乳酸菌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7594A (zh) * 2016-01-08 2016-05-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暖季型牧草青贮中的应用
CN107034157A (zh) * 2017-04-25 2017-08-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7047978A (zh) * 2017-04-25 2017-08-1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CN109536416A (zh) * 2018-12-27 2019-03-29 南昌大学 一种降解构树叶单宁的青贮菌剂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9845896A (zh) * 2019-01-02 2019-06-0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高蛋白粗饲料杂交构树青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4639A (zh) * 2019-08-12 2019-12-13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构树青贮的虉草乳酸菌及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植物乳杆菌添加量对构树叶青贮品质的影响;赵娜等;《动物营养学报》;20200531;第32卷(第5期);摘要,第2298页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3667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1988B (zh) 鼠李糖乳杆菌753及其应用、青贮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
CN108935972B (zh) 一种饲用大豆与甜高粱混贮的方法
CN107047978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CN102640885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在全株小麦青贮中的应用
CN110643544B (zh) 副干酪乳杆菌761及其应用、青贮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
CN102643767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在红薯茎叶发酵和青贮中的应用
CN107034156A (zh) 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9161498B (zh) 枯草芽孢杆菌m406及其在制备细菌素和纤维素酶中的应用
CN111534459B (zh) 一株高产淀粉酶的发酵乳杆菌及其在制备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CN113604404B (zh)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ysf17及其用途
CN113736716B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黄贮复合生物发酵剂和黄贮方法
CN105400729A (zh) 一种抑菌性产木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CN111269849B (zh) 一种植物乳酸杆菌及其应用
CN113969243A (zh) 一株可降解单宁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0452849B (zh) 一种益生植物乳杆菌
CN113943667B (zh) 一株分离自骆驼瘤胃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
CN102640886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在花菜外包叶青贮中的应用
CN113717887B (zh) 一种鹅源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3308419B (zh) 一株发酵用的谷糠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1040969B (zh) 一种复合乳杆菌剂及其在水牛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CN113897312A (zh) 一种动物饲喂菌剂制备及其应用
CN113308418A (zh) 一株发酵用的谷糠乳杆菌及其发酵制备工艺
CN114806905B (zh) 一种胶红酵母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3355265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2779180A (zh) 一种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