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276A -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276A
CN113938276A CN202111229747.0A CN202111229747A CN113938276A CN 113938276 A CN113938276 A CN 113938276A CN 202111229747 A CN202111229747 A CN 202111229747A CN 113938276 A CN113938276 A CN 113938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phase
random
cod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97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陈玖朋
韩志勇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2297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8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8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52Quantum cryptograph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借助两级相位调制器进行联合调制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用以实现[0,2π)范围内任意相位的随机调制。其中,还针对实施TF‑QKD等协议所需要的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提出了一种最优的联合调制方案,其可以借助最低的调制电压和最低比特数的随机数实现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由此允许相位随机调制步骤及控制过程得以简化,例如标定及标记步骤的执行次数最少化,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子学器件的设计要求和功耗,以及随机数发生器的硬件要求,总体上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效率及控制稳定性。

Description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借助两级调制器的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通信是最近三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是量子力学、经典信息以及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KD)是量子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原理上可以为用户提供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其安全性由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保证。
在QKD协议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光脉冲加载随机相位,以保证QKD的无条件安全性。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在4比特的随机相位调制下,其成码率已经很接近完全随机的情况。因此,为充分保证相位随机,在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等协议中,通常调制16种随机相位,即
Figure BDA0003313995760000011
目前,实现相位随机的途径通常有内调制和外调制两种方式。在内调制方式中,采用内调制方式产生激光脉冲,通过调节激光器偏置电流,控制激光器是否发光(将激光器偏置电流降低至发光阈值以下时,激光器不发光,再调节其升高至发光阈值以上时,激光器发光)。这样,激光器发出脉冲的相位是随机的。但是,实际上该方式对激光器要求很高,需要在产生激光的过程中啁啾、振铃现象尽量小。在外调制方式中,需要在激光器的输出端加入相位调制器(PM),通过随机数产生随机的调制电压并加载到PM上,从而实现相位的随机调制。
通常,相位调制器的半波电压Vπ约为4~5V,当Vπ施加到相位调制器上时,可以使得信号的相位偏转π。在已报道的技术中,单个相位调制器可以实现[0,3π/2]范围内的任意调制,如调制出{0,π/2,π,3π/2}四种相位,即在实际QKD系统中产生的调制电压可以达到3Vπ/2。
但在TF-QKD等协议中,由于协议要求相位能够在[0,2π)范围内任意调制,因此要求由随机数控制输出的最大调制电压幅值不能低于Vπ的2倍,否则无法完成[0,2π)范围内的相位调制。但是,由于实际的TF-QKD等系统中的电子学器件的放大能力有限,其系统产生的调制电压无法放大至Vπ的2倍,无法满足TF-QKD系统对于相位随机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借助两级相位调制器进行联合调制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用以实现[0,2π)范围内任意相位的随机调制。其中,还针对实施TF-QKD等协议所需要的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提出了一种最优的联合调制方案,其可以借助最低的调制电压和最低比特数的随机数实现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由此允许相位随机调制步骤及控制过程得以简化,例如标定及标记步骤的执行次数最少化,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子学器件的设计要求和功耗,以及随机数发生器的硬件要求,总体上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效率及控制稳定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包括标定步骤、标记步骤和随机调制步骤;
在所述标定步骤中,确定为在光信号上调制相位φk,用于第一相位调制器的第一调制电压,以及用于第二相位调制器的第二调制电压,k=0、...、N-1;
在所述标记步骤中,建立第一调制电压与第一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第一调制电压对应不同的第一代码;以及,建立第二调制电压与第二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第二调制电压对应不同的第二代码;
在所述随机调制步骤中,随机生成用于所述N个相位中的一个φk的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一代码对应的第一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一次相位调制,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二代码对应的第二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二次相位调制。
进一步地,所述相位φk=k*π/8,k=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代码为二进制数,且所述第二代码为二进制数。
优选地,对于同一个相位φk,在所述标定步骤中,为所述第一调制电压和第二调制电压取相同的电压值;同时在所述标记步骤中,为所述第一调制电压和第二调制电压,赋予相同的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
更进一步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分别连接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同一通道的“+”极输出端口和“-”极输出端口,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中的一个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还设置有反相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代码具有四个比特,且所述第二代码具有四个比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制电压为V10、V11、V12和V13中的一个,所述V10、V11、V12和V13分别为使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在所述光信号上调制0、π/4、π/2和3π/4相位的调制电压;
所述第二调制电压为V20、V21、V22和V23中的一个,所述V20、V21、V22和V23分别为使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在所述光信号上调制0、π/8、π和9π/8相位的调制电压。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代码具有两个比特,且所述第二代码具有两个比特。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随机调制步骤中,随机生成所述第一代码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代码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一代码对应的第一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一次相位调制,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二代码对应的第二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二次相位调制。
进一步地,在所述随机调制步骤中,由随机数发生器生成所述第一代码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代码中的一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来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的两级相位调制器;
图2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下面的实施例以举例的方式提供,以便充分传达本发明的精神给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
为了能够实现0-2π范围内任意相位的随机调制,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将借助两个级联的相位调制器来实现,例如图1所示,可以使光信号先后通过串联的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由第一相位调制器对光信号进行第一次相位调制,再由第二相位调制器对光信号进行第二次相位调制,借助两次相位调制的联合作用,最终在光信号上实现0-2π范围内任意相位的随机调制。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可以用于实现其大小在0-2π范围内的N种相位φk(k=0、...、N-1)的随机调制,且包括标定步骤、标记步骤和随机调制步骤。
在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中,首先需要执行标定步骤,其用于确定在光信号上联合调制出相位φk时,用于第一相位调制器的第一调制电压V1-k,以及用于第二相位调制器的第二调制电压V2-k
其中,对于每个相位φk,第一调制电压V1-k和第二调制电压V2-k可以任意设置,只要保证光信号在经过两级调制之后,最终能够获得大小为φk的相位调制量。
为便于实现随机控制过程,还可以借助标记步骤,为标定步骤中确定的每个第一调制电压V1-k设置相应的第一(数字)代码,以及为每个第二调制电压V2-k设置相应的第二(数字)代码。即,建立第一调制电压与第一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调制电压与第二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可优选为相同的第一调制电压设置相同的第一代码,以及为相同的第二调制电压设置相同的第二代码,由此降低控制复杂度。
通过将调制电压代码化,使得允许借助随机生成的数字代码,控制作用于相位调制器上的调制电压,最终在光信号上实现随机选择的相位调制量。
优选地,第一(第二)代码可以为二进制数,以便于借助随机数发生器来实现代码的随机生成。
在借助标定步骤和标记步骤针对每个调制相位φk,建立起第一调制电压与第一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调制电压与第二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则可以执行随机调制步骤,用于随机地在光信号上实现N个相位中的一个的相位调制量φk
具体而言,在随机调制步骤中,可以随机生成用于N个相位中的一个φk的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并基于该第一和第二代码,分别控制用于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的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以分别在光信号上实现第一相位调制量和第二相位调制量,最终实现随机选择的相位调制量φk
在一种示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用于在TF-QKD中实现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其中,φk=k*π/8,k=0、...、15。
在该示例中,首先需要在标定步骤中确定对应于各调制相位φk的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并在标记步骤中建立调制电压与数字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对于φ0=0,可以确定第一调制电压V1-0和第二调制电压V2-0(两者都为0),并将第一调制电压标记为第一代码R1-0,将第二调制电压调制标记为第二代码R2-0
对于φ1=π/8,可以确定第一调制电压V1-1和第二调制电压V2-1,并将第一调制电压标记为第一代码R1-1,将第二调制电压调制标记为第二代码R2-2
以此类推,对于φ15=15π/8,可以确定第一调制电压V1-15和第二调制电压V2-15,并将第一调制电压标记为第一代码R1-15,将第二调制电压调制标记为第二代码R2-15
此时,第一调制电压具有16个值,如果第一代码采用二进制数,其将需要4个比特来表示;同理,第二调制电压也具有16个值,如果第二代码采用二进制数,其也需要4个比特来表示。
因此,在随机调制步骤中,需要随机生成4个比特的第一代码和4个比特的第二代码(即共需要生成8个比特的随机数)来控制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以随机地在光信号上实现16种调制相位中的一种。
在上文描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中,为随机地对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需要生成较多位数(比特)的随机数,这会占据较多的随机数资源,同时需要较多次数的执行标定和标记步骤。因此,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标定步骤中,将用于同一相位φk的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取相同的电压值;相应地,在标记步骤中,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可以采用相同的代码来表示。
此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例如同样用于实现TF-QKD中的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在随机调制步骤中,只需要随机生成一个4个比特的随机数(其可同时用于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即可控制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以随机地在光信号上调制出16种调制相位中的一种。由此,可以有效减少随机控制过程所需要的随机数位数。
进一步,借助该优选实施方式,还可以减少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的控制过程,例如可以借助任意波形发生器(AWG)的同一通道同时为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提供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随机数发生器连接任意波形发生器,因此,任意波形发生器可以根据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随机数(例如4比特的随机数)生成并输出一个电压,其中,在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同一通道(例如CH1)的“+”极输出端口和“-”极输出端口处,将会输出大小相同但符号相反的两个电压信号。
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分别连接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同一通道的“+”极输出端口和“-”极输出端口,且在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中的一个与输出端口之间设置反相器,由此,可以保证对应于随机数发生器输出的一个随机数(即数字代码),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上能够获得相同的调制电压,最终在光信号上实现与该随机数对应的相位调制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控制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的时间延迟,以确保对应于同一随机数,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能够作用于同一光信号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TF-QKD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允许以最低的调制电压和最少的比特数,实现TF-QKD所需要的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
具体而言,在标定步骤中,确定使第一相位调制器在光信号上调制0、π/4、π/2和3π/4相位所需要的第一调制电压V10、V11、V12和V13,以及确定使第二相位调制器在光信号上调制0、π/8、π和9π/8相位所需要的第二调制电压V20、V21、V22和V23
相应地,在标记步骤中,可以用具有两个比特的第一代码表示第一调制电压的四个电压值,以及用具有两个比特的第二代码表示第二调制电压的四个电压值。
在随机调制步骤中,可以利用随机数发生器随机生成一个两比特的第一代码和一个两比特的第二代码,使第一相位调制器在第一代码对应的第一调制电压下对光信号进行第一次相位调制,第二相位调制器在第二代码对应的第二调制电压下对光信号进行第二次相位调制,最终在光信号上实现所需要的相位调制量。
Figure BDA0003313995760000081
表一两级联合调制实现相位调制量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通过在标定步骤中为第一和第二调制电压各确定4种特定电压值,可以允许借助最高仅为对应于9π/8的调制电压,以及仅具有两个比特的随机数,实现TF-QKD所需要的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调制电压的需求(例如放大电子器件的设计要求)以及对随机数资源的需求,有利于降低系统控制过程的复杂度及成本,提高系统效率。
此时,如图3所述,可以通过任意波形发生器的两个通道CH1和CH2分别向第一相位调制器PM1和第二相位调制器PM2提供调制电压。
例如,在随机调制步骤中,可以由随机数发生器向任意波形发生器发送两路具有两个比特的随机数,即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任意波形发生器根据第一代码,通过通道CH1向第一相位调制器提供第一调制电压,并根据第二代码,通过通道CH2向第二相位调制器提供第二调制电压。其中,如前所述,第一调制电压为V10、V11、V12和V13中的一个,第二调制电压为V20、V21、V22和V23中的一个。因此,光信号在先后经历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的相位调制之后,可以获得例如TF-QKD所需要的16种相位调制量中的一个。由此,可以实现例如TF-QKD所需要的相位随机调制。
综上可知,在本发明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中,通过设置两级相位调制器以对光信号提供联合调制,可以实现[0,2π)范围内任意相位的随机调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级相位调制器无法实现接近2π的相位调制问题。此外,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特别针对例如TF-QKD等需要16种相位随机调制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最优的联合调制方案,其可以允许以最低的调制电压和最低比特数的随机数,实现16种相位的随机调制,由此允许相位随机调制步骤及控制过程得以简化,例如标定及标记步骤的执行次数最少化,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子学器件的设计要求和功耗,以及随机数发生器的硬件要求,总体上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效率及控制稳定性。
尽管前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其并不会对本发明的范围造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组合、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包括标定步骤、标记步骤和随机调制步骤;
在所述标定步骤中,确定为在光信号上调制相位φk,用于第一相位调制器的第一调制电压,以及用于第二相位调制器的第二调制电压,k=0、...、N-1;
在所述标记步骤中,建立第一调制电压与第一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第一调制电压对应不同的第一代码;以及,建立第二调制电压与第二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第二调制电压对应不同的第二代码;
在所述随机调制步骤中,随机生成用于所述N个相位中的一个φk的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一代码对应的第一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一次相位调制,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二代码对应的第二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二次相位调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所述相位φk=k*π/8,k=0、...、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代码为二进制数,且所述第二代码为二进制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对于同一个相位φk,在所述标定步骤中,为所述第一调制电压和第二调制电压取相同的电压值;同时在所述标记步骤中,为所述第一调制电压和第二调制电压,赋予相同的第一代码和第二代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分别连接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同一通道的“+”极输出端口和“-”极输出端口,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器中的一个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还设置有反相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代码具有四个比特,且所述第二代码具有四个比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调制电压为V10、V11、V12和V13中的一个,所述V10、V11、V12和V13分别为使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在所述光信号上调制0、π/4、π/2和3π/4相位的调制电压;
所述第二调制电压为V20、V21、V22和V23中的一个,所述V20、V21、V22和V23分别为使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在所述光信号上调制0、π/8、π和9π/8相位的调制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代码具有两个比特,且所述第二代码具有两个比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在所述随机调制步骤中,随机生成所述第一代码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代码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一代码对应的第一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一次相位调制,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在与生成的第二代码对应的第二调制电压下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第二次相位调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其中,在所述随机调制步骤中,由随机数发生器生成所述第一代码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代码中的一个。
CN202111229747.0A 2021-10-21 2021-10-21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Pending CN113938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9747.0A CN113938276A (zh) 2021-10-21 2021-10-21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9747.0A CN113938276A (zh) 2021-10-21 2021-10-21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276A true CN113938276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8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9747.0A Pending CN113938276A (zh) 2021-10-21 2021-10-21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827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6041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Magiq Technologies, Inc. Cascaded modul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QKD
US20140205302A1 (en) * 2012-06-07 2014-07-24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hoton phase modulating system
CN113141252A (zh) * 2020-01-20 2021-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量子通信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6041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Magiq Technologies, Inc. Cascaded modul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QKD
US20140205302A1 (en) * 2012-06-07 2014-07-24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hoton phase modulating system
CN113141252A (zh) * 2020-01-20 2021-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量子通信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冰等: "双场干涉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及其改进综述",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no. 02 *
杨阳等: "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电子学设计", 电子学报, no. 11 *
郭邦红等: "联合调制量子密钥分配系统", 物理学报, no. 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6259B2 (en) Dat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WO2018047716A1 (ja) 量子鍵配送システム用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量子鍵配送方法、および量子鍵配送プログラム
US8189787B2 (en)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447386B2 (en) Cascaded modul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QKD
US8107628B2 (en)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US10763637B2 (en) Optical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chip
US1055430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loss reconfigurable optical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 signal generation
US8818205B2 (en) Digit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specially an optical digit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933663A (zh) 时间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组件
US20030156774A1 (en) Unipolar electrical to bipolar optical converter
CN113938276A (zh) 通过联合调制实现0-2π内的相位随机调制方法
Siddique et al. Bandwidth efficient multi-level MPPM encoding decoding algorithms for joint brightness-rate control in VLC systems
Forkel et al. Constrained intensity superposition: A hardware-friendly modulation method
US6980746B2 (en) Electronic RZ/CSRZ signal generation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7294066B2 (ja) 光送信機、光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変調方法
CN215378934U (zh) 用于量子通信的相位编码装置和量子通信设备
US11385483B2 (en) Linearization and reduction of modulated optical insertion loss for quadrature optical modulator
US2007018952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JPS6135743B2 (zh)
US7362978B2 (en) Duob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6343880B2 (ja) 光変調装置および光変調器の駆動方法
EP1411658A2 (en) Optical MSK transmitter
CN113259099B (zh) 用于相位编码的装置、方法和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US20230224195A1 (en) Modulation module, modulation circuit, modulation device, and generation method for modulation signal
WO2020121451A1 (ja) 乱数供給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