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6567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6567A
CN113936567A CN202111165544.XA CN202111165544A CN113936567A CN 113936567 A CN113936567 A CN 113936567A CN 202111165544 A CN202111165544 A CN 202111165544A CN 113936567 A CN113936567 A CN 113936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light
display panel
micro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5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6567B (zh
Inventor
李静
李俊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5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6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6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6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6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6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Micro‑LED,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相邻所述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所述挡墙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所述透镜部为透明材料;所述遮光部为吸光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邻Micro‑LED之间的混色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视等平板显示器的高清晰度发展,LED显示器的高性能化要求进一步提高。作为光源的LED元件的尺寸从以往的1mm左右,小型化到被称为小型LED显示器的100~500μm,被称为微LED(Micro-LED)显示器的尺寸为100μm以下。除了以往的高亮度且广色域的特征外,能够实现更高精细化的微LED显示器,还将取代液晶,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
现有Micro LED基板结构,通常设置有Micro-LED的阵列,相邻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用于提高发光和出光效率,同时改善其他光学效果。
但是,Micro-LED显示面板的阻挡层不能完全阻挡斜向光,存在相邻Micro-LED之间的混色问题,影响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邻Micro-LED之间的混色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
多个Micro-LED,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相邻所述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
所述挡墙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所述透镜部为透明材料;所述遮光部为吸光材料。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中,显示面板的衬底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Micro-LED,以实现画面显示,并且相邻的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挡墙结构包括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的总体厚度较高,便于阻挡相邻Micro-LED之间的斜视光,避免显示混色问题,并改善Micro-LED边界的亮边问题,此外,本实施例中透镜部为透明材料,遮光部为吸光材料,则挡墙可有效对Micro-LED的斜视光进行吸收或光路改变,进一步改善Micro-LED的混色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挡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的衬底11’上形成Micro-LED12’和挡墙13’。Micro-LED12’存在斜视光L1’向相邻的Micro-LED12’出射,会在相邻的Micro-LED12’的出光侧形成混光区域,造成Micro-LED12’的混色,影响相邻的Micro-LED12’的显示。并且因为相邻Micro-LED12’之间均存在斜视光L1’的出射,导致挡墙13’上方形成边界亮区,导致Micro-LED12’出现边界亮边的问题,影响显示面板的亮度的均一性,显示质量较差。
为解决挡墙无法阻挡斜视光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
多个Micro-LED,设置于衬底的一侧;相邻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
挡墙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透镜部为透明材料;遮光部为吸光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衬底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Micro-LED,以实现画面显示,并且相邻的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挡墙结构包括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的总体厚度较高,便于阻挡相邻Micro-LED之间的斜视光,避免显示混色问题,并改善Micro-LED边界的亮边问题,此外,本实施例中透镜部为透明材料,遮光部为吸光材料,则挡墙可有效对Micro-LED的斜视光进行吸收或光路改变,进一步改善Micro-LED的混色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1,以及衬底11上设置的多个Micro-LED12,各个Micro-LED12作为构成完整画面的像素点,能够发出颜色和/或亮度不同的光线,以实现不同画面的显示。Micro-LED显示技术是指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组装到衬底基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技术。由于micro LED芯片尺寸小、集成度高和自发光等特点,在显示方面与LCD、OLED相比在亮度、分辨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可选的,衬底11和Micro-LED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像素驱动电路(图2中未示出),像素驱动电路与对应的Micro-LED12电连接,用于驱动对应的Micro-LED12发光,从而实现画面显示。
相邻Micro-LED12之间还设置有挡墙结构13,在垂直于衬底11的方向上,挡墙结构13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部131和透镜部132,层叠设置的遮光部131和透镜部132能够形成厚度d1较大的挡墙结构13,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单层的挡墙结构13’的厚度d1’低于遮光部131和透镜部132的厚度d1,则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增高了挡墙结构13的厚度,以有效阻挡斜视光L1。而挡墙结构13的厚度d1越大,Micro-LED12发出的斜视光L1极容易被挡墙结构13阻挡,避免斜视光L1到达相邻的Micro-LED12,也即,避免相邻Micro-LED12之间发生混光,同时也解决了Micro-LED12边界发亮的问题,同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不存在边界亮区和混光区域,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本实施例中,透镜部132为透明材料,遮光部131为吸光材料,在增大挡墙结构13的高度的同时,遮光部131能够将部分斜视光L1吸收,以防止斜视光L1向相邻的Micro-LED12出射,透镜部132能够改变部分斜视光L1的光路,透镜部132和遮光部131相互搭配能够进一步降低混色和边界发亮的问题。
可选的,遮光部131可以为黑矩阵膜层。黑矩阵膜层由于本身吸光特性不容易被固化,所以当现有技术中通过黑矩阵膜层形成挡墙时,难以堆叠出较高的厚度,导致挡墙无法阻挡斜视光,本实施例可采用黑矩阵膜层与透明材料堆叠的结构,实现较大厚度的挡墙结构13,克服黑矩阵膜层的局限性,有效解决Micro-LED混色和边界发亮的问题。
可选的,透镜部132内可掺杂有反射粒子和/或吸光粒子。透镜部132内可以掺杂有反射粒子,该反射粒子能够对斜视光进行反射,增强对斜视光的分散作用,从而改变斜视光的光路,从而有效阻挡斜视光向相邻Micro-LED12出射,有效降低Micro-LED混色和边界发亮的问题,可选的,所述反射粒子可以为高反射纳米粒子,以进一步增强对斜视光的分散作用。透镜部132内还可以掺杂有吸光粒子,能够对斜视光进行吸收,从而阻断斜视光向相邻Micro-LED12出射,同样可以降低Micro-LED混色和边界发亮的问题,可选的,吸光粒子可以为C纳米颗粒,C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吸光性,有效增强透镜部132对斜视光的吸收作用。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可以在透镜部132内同时掺杂有反射粒子和吸光粒子,则透镜部132能够对斜视光同时进行吸收和分散,进一步降低Micro-LED混色和边界发亮的问题,增强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层叠设置的遮光部131和透镜部132有两类设置情况:第一类,遮光部131位于衬底11和透镜部132之间;第二类,透镜部132位于衬底11和遮光部131之间。无论是第一类情况还是第二类情况,均能够实现厚度较大的挡墙结构,对斜视光进行有效阻挡,防止混色情况,图1仅以第一类情况进行示意,而实际应用中挡墙结构也可以设置为第二类情况。以下将分别对上述两类挡墙结构进行详述。
首先,对于第一类挡墙结构进行结构设置,具体如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遮光部131可以位于衬底11和透镜部132之间,透镜部132具有光线汇聚作用,使得Micro-LED12的发光光线L2在穿过透镜部132后向远离衬底11的方向出射。
本实施例中,透镜部132设置在遮光部131远离衬底11的一侧,具体用于将出射至透镜部132的斜视光进行汇聚,使得斜视光向远离衬底11的方向,也即,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出射,增强光线利用率,从而在较低的驱动电流下,显示面板即能够获取较亮的显示,节省显示面板的能量消耗。具体如图3所示,Micro-LED12的发光光线L2在穿过透镜部132后偏离向远离衬底11的方向出射,相对于发光光线L2的原方向(虚线方向)发生了汇聚,使得原本不利于显示的斜视光变为显示所需光线,增强光线利用率。本实施例中发光光线L2为Micro-LED12发出的光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斜视光L1,也包括一些本身出射至显示侧的光线,透镜部132可对上述发光光线L2的出射方向进行进一步优化。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透镜部132可以为具有高折射率的透明膜层材料,进一步增强光线汇聚作用。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挡墙结构13远离衬底1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封装层14;封装层14的折射率小于透镜部132的折射率。本实施例中在挡墙结构13和Micro-LED12远离衬底11的一侧还设置有封装层14,用于对挡墙结构13和Micro-LED12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封装层14的折射率小于透镜部132的折射率,则从透镜部132的光线进入封装层14时,为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的过程,从而使得Micro-LED12的发光光线L2在穿过透镜部132后向远离衬底11的方向出射,提高光线利用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透镜部132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半圆形或割圆形。图3示出了透镜部132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割圆形的情况,割圆形为圆的一部分,可以为大半圆,也可以为小半圆,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图5示出了透镜部132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情况,图6示出了透镜部132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上述三种透镜部132均有利于在出光侧进行光线汇聚,提高光线利用率。除此之外,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或类圆形,甚至包含有部分曲面的其他形状的透镜部132也能够有效实现光线会聚,本实施例对透镜部132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不进行特殊限定。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面可以形成有多个凸起结构132a。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透镜部132的微结构设计,以增强光线会聚作用,如图7所示,在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面可以形成有多个凸起结构132a,凸起结构132a可改变发光光线的光路,增强光线的汇聚作用,将发光光线汇聚至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进行显示。此外,对于未被汇聚的光线,也可以通过光路改变,使其被遮光部131吸收,避免其向其他Micro-LED12出射,避免混光,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32a能够增大未被汇聚的光线被吸光材料吸收的比率,进一步优化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
可选的,如图7所示,形成有多个凸起结构132a的透镜部132可以将对应的遮光部131完全或部分覆盖,可以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形成有多个凸起结构132a的透镜部132仅设置在遮光部131远离衬底11的表面上,不覆盖对应的遮光部131,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面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可以为锯齿形或波浪形。图7示出了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面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为锯齿形的情况,图9示出了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面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为波浪形的情况。无论是锯齿形,还是波浪形,均为微结构设计,可有效增强光线汇聚作用,增强光线出射效率,并将未被汇聚的发光光线汇聚遮光部131被吸收。也即,本实施例在增强出射至出光侧的光线出光率的同时,增强不能被出射的杂散光的吸收率,进一步避免混光和边界发亮的情况,提高显示效果。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面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可以为锯齿形;锯齿形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锯齿133。以三束不同角度的发光光线:发光光线L3、发光光线L4和发光光线L5为例,验证锯齿形对发光光线的汇聚作用。发光光线L3、发光光线L4和发光光线L5均为大视角的斜视光,本实施例中,视角指的是发光光线与垂直于衬底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且发光光线L4的视角最大,发光光线L3的视角最小。基于光线从透镜部132射出为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的过程,也即透镜部132的折射率n1大于外界折射率n0,各条发光光线的光路图如图10所示,微结构对发光光线L3、发光光线L4和发光光线L5都有朝向出光侧汇聚的作用,并且对发光光线L3的汇聚作用最强。需要注意的是,发光光线L4的部分分量被透镜部132向靠近衬底11的方向汇聚,向遮光部131出射,从而被遮光部131吸收,避免发光光线L4出射至相邻的Micro-LED12,发光光线L5的部分分量被透镜部132向靠近衬底11的方向汇聚,并且被相邻Micro-LED12的挡墙结构13的遮光部131吸收,增强不能被出射的杂散光的吸收率,进一步避免混光和边界发亮的情况。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锯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锯齿1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133a和第二倾斜面133b;第一倾斜面133a沿顺时针方向与衬底11之间的倾斜角范围为30°~60°;第二倾斜面133b沿顺时针方向与衬底11之间的倾斜角范围为120°~150°。
图11示出了微结构在垂直于衬底11方向上的一个截面,该截面包括多个锯齿133,每个锯齿1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133a和第二倾斜面133b,在图10所示的界面内,设置第一倾斜面133a沿顺时针方向与衬底11之间的倾斜角α1的取值范围为30°~60°,第二倾斜面133b沿顺时针方向与衬底11之间的倾斜角α2的取值范围为20°~150°,则微结构表面为起伏的结构,既能够将发光光线向远离衬底11的方向汇聚,增强显示亮度,又能够将发光光线向靠近衬底11的方向汇聚,增强斜视光被吸光黑矩阵吸收的比率增加,视效得到优化。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挡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侧还设置可以有反射层15或反射粒子。在透镜部132的出光面上设置一层反射层15或反射粒子,可有效增强发光光线L4和发光光线L5向远离衬底11方向上的光线汇聚作用,进一步增强光利用率,提高显示亮度。
可选的,透镜部132内可掺杂有光致发光颗粒。对于图2至图10任意一种挡墙结构13,以及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挡墙结构,均可在透镜部132内掺杂有光致发光颗粒,当Micro-LED发出波长较短的发光光线,例如,Micro-LED发出蓝光,视角较大的发光光线出射至透镜部132时,可激发光致发光颗粒,使得光致发光颗粒发出其他颜色的光线,有效利用视角较大的杂散光,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并增强波长较短的发光光线,例如蓝光的利用率,有效减低显示面板的能量损耗。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区16;多个子像素区16与Micro-LED12一一对应设置;子像素区16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第三颜色的光线波长小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光线波长;Micro-LED12的光线颜色为第三颜色;Micro-LED12在远离衬底11的一侧设置有光线转换层17;光线转换层17包括第一子光线转换结构171、第二子光线转换结构172和透明结构173;第一子光转换结构171设置于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用于将Micro-LED12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第二子光线转换结构172设置于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用于将Micro-LED12的光线颜色转换由第三颜色为第二颜色;透明结构173设置于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Micro-LED12的光线颜色均为第三颜色,并通过第三颜色产生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发光光线。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区16,子像素区16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最终出射的光线为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最终出射的光线为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最终出射的光线为第三颜色。为了实现光线由第三颜色至第一颜色或第二颜色的转换,在Micro-LED12在远离衬底11的一侧设置有光线转换层17,光线转换层17包括可以包括量子点等材料,能够在第三颜色的发光光线的激发下产生第一颜色或第二颜色的发光光线。具体的,光线转换层17可设置有第一子光线转换结构171、第二子光线转换结构172和透明结构173。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设置第一子光转换结构171,能够将Micro-LED12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设置第二子光线转换结构172,将Micro-LED12的光线颜色转换由第三颜色为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不需要进行光线转换,直接设置透明结构173。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可以为红色,第二颜色可以为绿色,第三颜色可以为蓝色。可在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以及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内掺杂光致发光颗粒,充分利用第三颜色的发光光线的利用率,提高面板显示亮度。
继续参考图13,可选的,光致发光颗粒134可以包括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或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用于将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用于将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二颜色;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有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或,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有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
光致发光颗粒134可以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用于将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或者光致发光颗粒134可以包含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用于将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二颜色,也可以同时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将Micro-LED的部分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二颜色,将Micro-LED的部分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相应的,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时,在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包含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也可以在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同时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在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在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则本实施例光致发光颗粒134能够通过第三颜色的发光光线,均匀地产生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光,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需要注意的是,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同时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对于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之间的挡墙结构13,可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对于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之间的挡墙结构13,掺杂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对于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之间的挡墙结构13,既可以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如图13所示,也可以如图14所示,掺杂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为另一种光致发光颗粒的掺杂设计,同样能够充分利用第三颜色的发光光线,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当然,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同时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还可以在同一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除了采用相同的第三颜色的Micro-LED,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多种颜色的Micro-LED,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区16;子像素区16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第三颜色的光线波长小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光线波长;第一颜色Micro-LED设置于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第二颜色Micro-LED设置于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第三颜色Micro-LED设置于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光致发光颗粒134包括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或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用于将第三颜色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用于将第三颜色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二颜色;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有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或,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有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
本实施例中,Micro-LED12包括第一颜色Micro-LED、第二颜色Micro-LED和第三颜色Micro-LED。第一颜色Micro-LED位于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可发出第一颜色的光线;第二颜色Micro-LED位于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可发出第二颜色的光线;第三颜色Micro-LED位于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可发出第三颜色的光线,则本实施例不需要另外设置光线转换层17,有效简化面板结构和面板工艺。此外,本实施例中,光致发光颗粒134可以包括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或者包括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或者同时包括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
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时,在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包含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也可以在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同时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在靠近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在靠近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的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则本实施例光致发光颗粒134能够通过第三颜色的发光光线,均匀地产生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光,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需要注意的是,光致发光颗粒134应由第三颜色Micro-LED进行激发,则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可掺杂于第一颜色子像素区161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之间的挡墙结构13内,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可掺杂于第二颜色子像素区16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163之间的挡墙结构13内,本实施例充分利用第三颜色的发光光线,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当然,对于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当光致发光颗粒134同时包含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时,还可以在同一挡墙结构13内掺杂第一光致发光颗粒134a和第二光致发光颗粒134b,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此外,本实施例还对于第二类挡墙结构进行结构设置,具体如下: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透镜部132可以位于衬底11和遮光部131之间。本实施例中遮光部131和透镜部132的厚度d1可以设置为较大值,有效阻挡斜视光L1,避免斜视光L1到达相邻的Micro-LED12,减少混光问题,并能够解决Micro-LED12边界发亮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继续参考图16,可选的,透镜部132远离衬底1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凹槽结构135;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遮光部131嵌入凹槽结构135形成倒锥形或T形。因为遮光部131一般选取为黑矩阵等吸光材料,不易固化,在形成透镜部132时,先形成一个凹槽结构135,利于后续遮光部131通过凹槽结构135定型,凹槽结构135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增加遮光部131的设置厚度,从而增加整个挡墙结构13的厚度d1,有效避免斜视光L1造成混光。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遮光部131可形成图16中遮光部131的形状,也即,倒锥形,也可以形成如图17中的T形,遮光部131的形状依照透镜部132的凹槽结构135而定,透镜部132位于衬底11和遮光部131之间的结构,可有效增大遮光部131本身的设置厚度,增大整个挡墙结构13的厚度d1,降低Micro-LED混光和边界发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显示装置可以为如图18中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技术特征,具备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
多个Micro-LED,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相邻所述Micro-LED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
所述挡墙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部和透镜部;所述透镜部为透明材料;所述遮光部为吸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透镜部之间,所述透镜部具有光线汇聚作用,使得所述Micro-LED的发光光线在穿过所述透镜部后向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出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内掺杂有反射粒子和/或吸光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内掺杂有光致发光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与所述Micro-LED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第二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线波长小于所述第一颜色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线波长;所述Micro-LED的光线颜色为第三颜色;
所述Micro-LED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光线转换层;所述光线转换层包括第一子光线转换结构、第二子光线转换结构和透明结构;所述第一子光转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用于将所述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子光线转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用于将所述Micro-LED的光线颜色转换由第三颜色为第二颜色;所述透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致发光颗粒包括第一光致发光颗粒和/或第二光致发光颗粒;所述第一光致发光颗粒用于将所述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光致发光颗粒用于将所述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二颜色;
靠近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的挡墙结构内掺杂有所述第一光致发光颗粒;和/或,
靠近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的挡墙结构内掺杂有所述第二光致发光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第二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线波长小于所述第一颜色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线波长;第一颜色Micro-LED设置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第二颜色Micro-LED设置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第三颜色Micro-LED设置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区;
所述光致发光颗粒包括第一光致发光颗粒和/或第二光致发光颗粒;所述第一光致发光颗粒用于将所述第三颜色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光致发光颗粒用于将所述第三颜色Micro-LED的光线颜色由第三颜色转换为第二颜色;
靠近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的挡墙结构内掺杂有所述第一光致发光颗粒;和/或,
靠近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的挡墙结构内掺杂有所述第二光致发光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割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形成有多个凸起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的截面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的截面为锯齿形;
所述锯齿形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锯齿;所述锯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顺时针方向与所述衬底之间的倾斜角范围为30°~60°;所述第二倾斜面沿顺时针方向与所述衬底之间的倾斜角范围为120°~150°。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还设置有反射层或反射粒子。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结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还设置有封装层;
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镜部的折射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遮光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嵌入所述凹槽结构形成倒锥形或T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为黑矩阵膜层。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165544.X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936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544.XA CN113936567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544.XA CN113936567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6567A true CN113936567A (zh) 2022-01-14
CN113936567B CN113936567B (zh) 2023-11-14

Family

ID=7927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544.XA Active CN113936567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656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6782A (ja) * 2011-06-10 2012-12-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カラーマイクロ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KR20140064556A (ko) * 2012-11-20 2014-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경계부 오류광을 제거한 렌티큘라 렌즈 필름을 구비한 평판형 입체 표시장치
US20150048316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581729A (zh) * 2019-01-03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4169A (zh) * 2019-11-06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结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24463A (zh) * 2020-05-29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54131A (zh) * 2020-09-14 2020-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2133734A (zh) * 2020-09-29 2020-12-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5268A (zh) * 2019-07-04 2021-01-05 夏普福山半导体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元件
CN112614957A (zh) * 2020-12-07 2021-04-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042610A (ko) * 2019-10-10 2021-04-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 경로 제어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6782A (ja) * 2011-06-10 2012-12-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カラーマイクロ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KR20140064556A (ko) * 2012-11-20 2014-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경계부 오류광을 제거한 렌티큘라 렌즈 필름을 구비한 평판형 입체 표시장치
US20150048316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581729A (zh) * 2019-01-03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5268A (zh) * 2019-07-04 2021-01-05 夏普福山半导体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元件
KR20210042610A (ko) * 2019-10-10 2021-04-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 경로 제어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764169A (zh) * 2019-11-06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结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24463A (zh) * 2020-05-29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54131A (zh) * 2020-09-14 2020-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2133734A (zh) * 2020-09-29 2020-12-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14957A (zh) * 2020-12-07 2021-04-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6567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6996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US2021015170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676851B (zh) 畫素陣列封裝結構及顯示面板
KR101945850B1 (ko) 광발광 컬러 디스플레이
US20220229222A1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Display Backlights
KR102312196B1 (ko) 광발광 컬러 디스플레이
CN11339435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912746B1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面状光源
CN111183315B (zh) 彩色液晶显示器及显示器背光
JP2009231273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US11289544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patterns having corresponding protruding and indentation pattern parts
CN11116220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79460B (zh) 一种量子点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59970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3656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53057B (zh) 一种量子点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69822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37674B (zh) 面光源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968141B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1129271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JP2002071931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装置
US7915605B2 (en) LED packaged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s of LED as light source
CN112750853B (zh)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TWI823266B (zh) 彩色液晶顯示器及顯示器背光
CN1157768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