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5578A -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5578A
CN113935578A CN202111055972.7A CN202111055972A CN113935578A CN 113935578 A CN113935578 A CN 113935578A CN 202111055972 A CN202111055972 A CN 202111055972A CN 113935578 A CN113935578 A CN 11393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ort
ports
availabl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5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永刚
孙成思
孙日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aiwei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aiwei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aiwei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aiwei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559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5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5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56External testing equipment for static stores, e.g.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Interfa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避免出现载具调度到上料位后,由于部分端口不可用导致载具数量无法满足待测硬盘数量,而需要重新调度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提前根据待测硬盘数量和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载具最优的使用均衡策略,从而提高了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硬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SSD(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全自动化生产测试过程中,SSD插接到载具端口(SSD连接器)上随载具流动经历开卡、RDT(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DemonstrationTesting)老化、BIT(功能性能老化测试,Burn In Test)等生产测试工序。一套自动化生产线上有数以百计的载具,每个载具一般有8至32个载具端口。
由于载具上SSD连接器插拔次数有限,属于耗材,为充分利用SSD连接器的寿命,减少更换频率进而节省维护成本,会采取SSD连接器使用均衡的策略。该策略的原理是尽可能均匀地分配SSD插拔次数到每个SSD连接器。上料(插SSD)时,选择哪种健康状态的载具以及分配多少数量的载具送到上料位,直接影响均衡策略的效果。
在将载具调度到上料位环节,现有方案存在如下不足:
1.由于在调度载具前设备并不知道SSD的数量是否正好为载具端口数量的整数倍,且即使SSD数量刚好是载具端口数量的整数倍,也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载具中有部分端口不可使用,因此无法提前根据生产SSD数量和载具上剩余可用端口数量确定最后一个载具的端口均衡策略,进而无法实现均衡效果最优。
2.在单独的载具仓库中取用载具,库位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3.载具在仓库中存放位置较为随机,上料时最优载具可能存放在仓库较远位置,导致堆垛机运送载具距离长,耗时长,从而导致上料效率下降,影响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具调度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载具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载具调度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载具调度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再根据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基于载具调度请求中的待测硬盘数量和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依据获取的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避免出现载具调度到上料位后,由于部分端口不可用导致载具数量无法满足待测硬盘数量,而需要重新调度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待测硬盘数量和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能够提前根据待测硬盘数量和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载具最优的使用均衡策略,从而提高了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载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再根据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基于载具调度请求中的待测硬盘数量和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依据获取的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避免出现载具调度到上料位后,由于部分端口不可用导致载具数量无法满足待测硬盘数量,而需要重新调度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待测硬盘数量和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能够提前根据待测硬盘数量和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载具最优的使用均衡策略,从而提高了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包括:
按照预设顺序根据每一载具的编号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映射表,所述端口状态映射表包括未屏蔽端口;
根据所述未屏蔽端口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所述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包括:
根据一载具的可用端口确定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确定所述一载具对应的前一载具以及所述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将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与所述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相加得到所述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直至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均计算完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端口状态映射表,利用端口状态映射表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能够提前知道所有载具中的未屏蔽端口,便于基于可用端口数量确定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避免确定完待使用端口后发现端口已被屏蔽无法使用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之前包括:
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映射表,所述端口状态映射表包括端口使用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和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按照所述预设顺序确定待调度载具;
将所述待调度载具中的最后一个待调度载具确定为末位待调度载具;
判断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是否等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若是,则将所有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若否,则将除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以外的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并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等于待测硬盘数量,说明每个待调度载具的每个可用端口都会被使用到,直接将所有待调度载具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即可,当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与待测硬盘数量不一致,说明最后一个待调度载具即末位待调度载具上需要插接尾数待测硬盘,则将除末位待调度载具以外的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并根据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以此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使用均衡策略,能够提前确定最后一个载具的端口均衡使用策略,确保末位待调度载具上各个端口的使用情况均衡,提高了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以及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尾数待测硬盘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及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待测硬盘数量、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以及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尾数待测硬盘数量,根据尾数待测硬盘数量及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能够简单、有效地确定出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端口使用数据包括未屏蔽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
所述根据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及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每一可用端口的所述端口已插拔次数与所述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
将所述多个比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比值;
根据所述排序后的比值顺序选取与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一致的目标比值;
将所述目标比值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确定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均衡使用策略时,确定末位待调度载具对应的每一可用端口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将多个比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的比值顺序选取与尾数待测硬盘数量一致的目标比值,将其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当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越小说明该端口的剩余插拔寿命越长,则优先将末位待调度载具中剩余插拔寿命长的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从而实现了载具的均衡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之后包括:
将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对应的待测硬盘插接至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并更新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待测硬盘插接至端口的同时,更新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能够实现对端口使用数据的及时更新,便于下一次再利用端口已插拔次数确定均衡使用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更新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之后包括:
将所有载具按照预设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新排序后的载具。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待测硬盘生产完成,停机前,将所有载具按照预设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保证了载具在仓位中能够以预设优先级放置在离上料位最近的位置上,缩短了待调度载具的运送距离,减少了运送时间,提高了上料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照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具调度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载具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载具调度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请参照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载具调度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上述一种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的自动化生产测试载具,比如基于闪存的SSD、基于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SSD和基于3D XPoint的SSD,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包括:
S1、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其中,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
第一种:当MES系统(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联机时,在MES系统中查询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对应的生产工单信息,获得待测SSD数量;
第二种:当MES系统未联机时,系统提示扫描纸质随工单上的二维码或条码,获得待测SSD数量;
第三种:当不存在随工单时,则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人工录入待测SSD数量;
S2、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其中,载具存放在RDT(Reliability Demonstration Testing,可靠性测试)/BIT(Burn In Test,功能性老化测试)仓位中,以此取代独立载具仓库,减小载具仓库占地面积,且降低载具存放成本;
所述预设顺序为载具与上料位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
具体的,按照预设顺序根据每一载具的编号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映射表,所述端口状态映射表包括未屏蔽端口;
根据所述未屏蔽端口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S3、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具体的,根据一载具的可用端口确定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确定所述一载具对应的前一载具以及所述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将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与所述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相加得到所述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直至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均计算完成;
比如,存在3个载具,按照预设顺序分别是载具A、载具B和载具C,载具A的可用端口数量为5,因为载具A不存在前一载具,所以载具A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5;
载具B的可用端口数量为10,将载具B的可用端口数量10与载具A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5相加得到载具B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15;
载具C的可用端口数量为7,将载具C的可用端口数量7与载具B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15相加得到载具C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22;
S4、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何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待使用端口,具体为:
所述S4之前包括:
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映射表,所述端口状态映射表包括端口使用数据;
所述S4具体为:
S41、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和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按照所述预设顺序确定待调度载具,具体的:获取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等于待测硬盘数量的载具作为目标载具,或者,获取目标载具,目标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大于待测硬盘数量且目标载具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小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将所述目标载具及所述目标载具前的所有载具确定为待调度载具;
具体的,假设所述待测SSD数量为20,载具A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5,载具B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15,载具C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22,载具D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27,那么根据待测SSD数量和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按照预设顺序确定待调度载具为载具A、载具B和载具C;
S42、将所述待调度载具中的最后一个待调度载具确定为末位待调度载具;
S43、判断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是否等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若是,则执行S431,若否,则执行S432;
S431、将所有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
S432、将除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以外的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并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其中,所述端口使用数据包括未屏蔽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
具体的,假设载具C为末位待调度载具,其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22,待测SSD数量为21,载具A和载具B为其他待调度载具,那么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不等于待测SSD数量,则将除载具C以外的待调度载具(载具A和载具B)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并根据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末位待调度载具C的待使用端口;
所述S432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以及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尾数待测硬盘数量;
具体的,假设待测SSD数量为18,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为20,其可用端口数量为10,那么尾数待测SSD数量为8;
所述S432中的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及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具体的,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每一可用端口的所述端口已插拔次数与所述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
将所述多个比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比值;
根据所述排序后的比值顺序选取与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一致的目标比值;
将所述目标比值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比如,末位待调度载具有3个可用端口,这3个可用端口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分别是3/10、6/10、4/10,排序后的三个比值为3/10、4/10、6/10,假设尾数待测硬盘数量为2,则将比值3/10对应的可用端口以及比值4/10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何更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具体为:
S5、将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对应的待测硬盘插接至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并更新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
具体的,假设将一待测SSD插入某一待调度载具的某一待使用端口,测试完成后从该待使用端口中拔出,那么更新端口已插拔次数时,将该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加二;
S6、将所有载具按照预设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新排序后的载具;
其中,所述预设优先级为从优先级高至优先级低,依次为端口已插拔次数均为0的载具(即全新载具)、载具的可用端口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从小到大以及载具可用端口数量从多到少;
在每一次待测SSD测试完成后,都将所有载具按照预设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载具存放在距离上料位最近的位置,既能够对载具提前进行均衡,提高了均衡效果,又缩短了载具到上料位的运送距离,进而缩短了运送时间,从而提高了上料效率,提高了产能。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2,一种载具调度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载具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实施例五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载具调度方法的各个步骤。
实施例六
请参照图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载具调度方法的各个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避免出现载具调度到上料位后,由于部分端口不可用导致载具数量无法满足待测硬盘数量,而需要重新调度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和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按照所述预设顺序确定待调度载具;将所述待调度载具中的最后一个待调度载具确定为末位待调度载具;当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等于待测硬盘数量,说明每个待调度载具的每个可用端口都会被使用到,直接将所有待调度载具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即可,当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与待测硬盘数量不一致,说明最后一个待调度载具上需要插接尾数待测硬盘,则将除末位待调度载具以外的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并根据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以此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使用均衡策略,能够提前确定最后一个载具的端口均衡使用策略,提高了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每一可用端口的所述端口已插拔次数与所述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将多个比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的比值顺序选取与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一致的目标比值;将所述目标比值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从而实现了载具端口的均衡使用;将所有载具按照预设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新排序后的载具,保证了载具在仓位中能够以预设优先级放置在离上料位最近的位置上,缩短了待调度载具的运送距离,减少了运送时间,提高了上料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载具的均衡使用效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组件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组件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组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组件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组件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组件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包括:
按照预设顺序根据每一载具的编号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映射表,所述端口状态映射表包括未屏蔽端口;
根据所述未屏蔽端口确定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所述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包括:
根据一载具的可用端口确定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确定所述一载具对应的前一载具以及所述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将所述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与所述前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相加得到所述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直至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均计算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之前包括:
获取每一载具的端口状态映射表,所述端口状态映射表包括端口使用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和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按照所述预设顺序确定待调度载具;
将所述待调度载具中的最后一个待调度载具确定为末位待调度载具;
判断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是否等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若是,则将所有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若否,则将除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以外的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待使用端口,并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硬盘数量、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以及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尾数待测硬盘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及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使用数据包括未屏蔽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与端口插拔寿命;
所述根据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及所述端口使用数据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包括:
确定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每一可用端口的所述端口已插拔次数与所述端口插拔寿命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
将所述多个比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比值;
根据所述排序后的比值顺序选取与所述尾数待测硬盘数量一致的目标比值;
将所述目标比值对应的可用端口确定为所述末位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之后包括:
将所述待测硬盘数量对应的待测硬盘插接至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并更新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待调度载具的待使用端口对应的端口已插拔次数之后包括:
将所有载具按照预设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新排序后的载具。
8.一种载具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具调度请求,所述载具调度请求包括待测硬盘数量;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获取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载具的可用端口得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
载具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硬盘数量以及所述每一载具的累加可用端口数量确定待调度载具以及所述待调度载具对应的待使用端口。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载具调度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CN202111055972.7A 2021-09-09 2021-09-09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935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5972.7A CN113935578A (zh) 2021-09-09 2021-09-09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5972.7A CN113935578A (zh) 2021-09-09 2021-09-09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5578A true CN113935578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5972.7A Pending CN113935578A (zh) 2021-09-09 2021-09-09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55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3446B (zh) 库存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CN109472523B (zh) 用于分拣货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33977A (zh) 支付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3130802A1 (zh) 半导体测试分选机的分料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
WO2020140831A1 (zh) 物料指派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3536B (zh) 测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24198A (zh) 产品测试管理系统及测试管理方法
CN109828790A (zh) 一种基于申威异构众核处理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6482521B (zh) 一种芯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935578A (zh) 载具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51027A (zh) 一种叠箱出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21046A (zh) 一种对比硬盘性能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829678A (zh) 一种回滚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853688A (zh) 设备控制装置、主机装置以及主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907170B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仓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68136A (zh) 库存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334018A (zh) 一种大数据导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0414879A (zh) 分区处理订单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90261B (zh) 设备驱动配置方法、设备驱动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793975B (zh) 一种货物入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35946A1 (en) Unified installer
CN108197808A (zh) 生产任务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88287B (zh) 一种仓储货物的分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28269A (zh) 晶圆分配与加工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02456017A (zh) 存储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