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5207A -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5207A
CN113935207A CN202110973425.0A CN202110973425A CN113935207A CN 113935207 A CN113935207 A CN 113935207A CN 202110973425 A CN202110973425 A CN 202110973425A CN 113935207 A CN113935207 A CN 113935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m
elastic ring
equation
flui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34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宁
胡文颖
张生光
陈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ero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9734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5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5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5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采用雷诺方程作为油膜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从而将油膜的三维流体力学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减小了ERSFD流固耦合模型的自由度数目,压缩了计算规模,能够显著节省计算时间。并且采用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描述弹性环的结构变形,把三维结构力学模型简化为一维模型,且根据弹性环的工作状态,设定弹性环段的边界条件为简支型,省去了凸台‑轴承座、凸台‑轴承外环之间的接触迭代过程,为计算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背景技术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是通过弹性环和油膜的耦合作用实现减振作用的。其中,弹性环整体结构为短圆柱形环,在圆柱形环的内外表面加工有均匀分布的凸台,在工程应用中弹性环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台数目相等,而且内凸台和外凸台呈交错分布的结构形式。ERSFD 的弹性环安装在轴承座和轴承之间,由于凸台和弹性环端部封严装置的存在,弹性环的内、外环面上会形成多个分段油膜腔,供油装置向油膜腔中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油,就构成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工程应用表明,设计优良的ERSFD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振动抑制效果,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俄罗斯,ERSFD在俄罗斯的多型航空发动机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当前,弹性环的结构力学模型构建主要依赖于有限元方法,油膜的流体力学模型构建主要依赖于流体力学理论中提出的各种流动模型,其中以k-ε模型为主。
正如上面描述的ERSFD的减振机制,ERSFD本身是通过油膜和弹性环的流固耦合作用产生阻尼效应的,到目前为止,对于ERSFD的流固耦合机制尚没有完全认识清楚,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升。弄清ERSFD的流固耦合机制必然离不开ERSFD的力学模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目的在于构建一种计算效率高、计算耗时短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为了实现本公开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包括:
忽略沿油膜径向间隙方向压力的变化,将流体域中流体的三维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采用雷诺方程建立流体域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
将固体域中弹性环每个环段的三维结构模型转化为一维结构的梁模型,根据挠曲线微分方程建立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
根据周向边界条件和轴向边界条件确定油膜压力的边界条件方程;
根据油膜控制微分方程、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方程形成计算模型。
可选地,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包括内油膜压力与内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外油膜压力与外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其中,
内油膜压力与内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21
式中,Ri表示中层内油膜的半径,pi(θ,z,t)表示内油膜压力, hi(θ,z,t)为内油膜厚度,r(θ,z,t)为弹性环的变形函数,Ω表示轴颈涡动的角速度,μ表示油的粘度,θ和z分别表示周向和轴向坐标,t表示时间;
外油膜压力与外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22
式中,pe(θ,z,t)表示外油膜的压力,he(θ,z,t)为外油膜的厚度,Re表示中层外油膜的半径。
可选地,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中:
内油膜厚度hi(θ,z,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23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1
表示内油膜段的初始设计间隙,r(θ,t)为弹性环的弹性变形, x(t)和y(t)分别表示转子轴颈在径向平面内沿着两个坐标轴方向的位移,Ω为转子轴颈的涡动角速度;
外油膜厚度he(θ,z,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2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3
表示外油膜的初始设计间隙。
可选地,弹性环的弹性变形r(θ,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4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5
描述的是柱坐标下弹性环变形的空间形态,通过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获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6
表示弹性环段的时间形态函数。
可选地,转子轴颈在径向平面内沿着两个坐标轴方向的位移x(t) 和y(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x(t)=Arcos(Ωt)
y(t)=Arsin(Ωt)
式中,Ar表示振动的复振幅,包含幅值和相位信息。
可选地,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7
式中,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8
是弹性环段局部坐标下的空间形态函数,M(η)是弹性环段η处的弯矩,E为弹性环段的弹性模量,I为弹性环段的截面惯性矩。
可选地,采用左截断法获取弹性环各处截面弯矩,具体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9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10
式中,FR是弹性环段的右端凸台处的支反力,M(η)是弹性环段η处的弯矩,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L为弹性环段的长度, i表示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11
为位于弹性环段中间凸台左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312
为位于中间凸台右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qo(η)表示当前弹性环段受到的外油膜力集度,τ为辅助积分变量;
采用右截断法获取弹性环各处截面弯矩,具体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1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2
式中,FL是弹性环段的左端凸台处的支反力,M(η)是弹性环段η处的弯矩,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L为弹性环段的长度, i表示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3
为位于弹性环段中间凸台左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4
为位于中间凸台右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qo(η)表示当前弹性环段受到的外油膜力集度,τ为辅助积分变量。。
可选地,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5
和qo(η)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求解支反力FR和FL时;
q(η)dη≈∑Fk(θ,z,t)
式中,q代表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6
和qo(η),Fk(θ,z,t)表示环段上第k个网格区域受到的集中力;
求解弯矩M(η)时,有如下近似关系
q(τ)dτ≈∑Fk(θ,z,t)
式中,q代表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7
和qo(τ)。
可选地,环段上网格区域受到的集中力计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8
式中,θ和z分别表示周向和轴向坐标,t表示时间,R表示对应的油膜半径,计算外油膜时为中层外油膜的半径,计算内油膜时为中层内油膜的半径,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9
表示该网格四个顶点压力值的算术平均值,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410
式中,j表示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展开后宽度方向的分段标记,i表示环式挤压油膜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pi,j(θ,z,t)通过边界条件方程获得。
可选地,边界条件方程包括内油膜压力方程、外油膜压力方程和端部油膜压力方程;其中,
内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1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2
表示第q个内油膜段在周向的中心角位置,上角标i代表内油膜,下角标q表示油膜段的编号;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3
表示第q个内油膜段在周向的油膜宽度,以角度度量;ni表示具有正油膜压力的内油膜段的个数;
外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4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5
表示第q个外油膜段在周向的中心角位置,上角标e代表外油膜;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6
表示第q个外油膜段在周向的油膜宽度,以角度大小表示;ne表示具有正油膜压力的外油膜段的个数;
端部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57
p0表示供油压力,θ表示周向坐标,z0表示弹性环轴向宽度。
本公开通过提取ERSFD的弹性环和油膜的主要力学特征,忽略次要特征,并充分利用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理论,将传统方法中的固体域的三维结构模型简化为一维结构模型,将流体域流体的三维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从而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ERSFD 流固耦合模型的自由度数目,压缩了计算规模,能够显著节省计算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公开中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中建立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的原理图;
图3是本公开中单个弹性环段的简化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图4是本公开中单个弹性环段展开成平面后的简化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图5是本公开中单个弹性环段上每个网格区域的集中力计算原理;
图6是本公开中单个弹性环段的等效梁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阅图2所示,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包括:
忽略沿油膜径向间隙方向压力的变化,将流体域中流体的三维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采用雷诺方程建立流体域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假定弹性环未变形或给予一预估的油膜厚度;当假定弹性环未变形时,油膜厚度为油膜的原始厚度,可以根据弹性环大概的初始厚度和压缩厚度预估的油膜厚度值为0.35mm、 0.4mm、0.45mm或其他厚度。挤压油膜可以有一层或多层环结构,每层油膜的流固耦合性能均可以通过本公开的计算方法计算。
本申请中示例性的以一层环为例,根据工程中应用的ERSFD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提出如下三个主要假设:(a)油膜的流动为层流; (b)润滑油为牛顿流体;(c)忽略油膜曲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微元体分析方法并忽略小量的影响,就可以得到ERSFD内油膜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包括:内油膜压力与内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外油膜压力与外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
内油膜压力与内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包括: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71
式中,Ri表示中层内油膜的半径,pi(θ,z,t)表示内油膜压力, hi(θ,z,t)为内油膜厚度,r(θ,z,t)为弹性环的变形函数,Ω表示轴颈涡动的角速度,μ表示油的粘度,θ和z分别表示周向和轴向坐标,t 表示时间;
外油膜压力与外油膜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72
式中,pe(θ,z,t)表示外油膜的压力,he(θ,z,t)为外油膜的厚度,Re表示中层外油膜的半径。
且式(1)中的内油膜厚度hi(θ,z,t)满足弹性环的变形与内油膜厚度的定量关系:
对于内外油膜而言,油膜厚度与油膜压力分布之间存在确定的定量关系。ERSFD内外油膜的厚度与油膜段的初始设计间隙、转子轴颈的位移和弹性环的变形密切相关。设内油膜的厚度用h(θ,z,t)表示,它是油膜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有
hi(θ,z,t)=ci 0+r(θ,z,t)-x(θ,z,t)cos(Ωt)-y(θ,z,t)sin(Ωt) (3)
式中,hi(θ,z,t)为内油膜厚度,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73
表示内油膜段的初始设计间隙,是一个常数,r(θ,z,t)为弹性环的弹性变形,x(θ,z,t)和y(θ,z,t)分别表示转子轴颈在径向平面内沿着两个坐标轴方向的位移,Ω为转子轴颈的涡动角速度。考虑到弹性环轴向尺寸较小,因此忽略其弹性变形沿着轴向的变化,r(θ,z,t)退化为θ和t的函数,即变为r(θ,t)。后续研究中拟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转子轴颈的位移即为ERSFD所在转子节点的位移值,既然在转子系统建模中ERSFD只在一个节点处对转子产生影响,因此x(θ,z,t)和y(θ,z,t)退化为t的函数,即分别变为x(t)和y(t)。所以式(3)可以重新表达为更简洁的形式,即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1
对于外油膜而言,其厚度仅与弹性环的变形直接相关,设外油膜厚度用he(θ,z,t)表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2
式中,he(θ,z,t)为外油膜的厚度,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3
表示外油膜的初始设计间隙,也是一个常数。
同理,由于r(θ,z,t)退化为θ和t的函数,即变为r(θ,t),式(6) 可以简写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4
弹性环的变形函数r(θ,t)的确定是建立ERSFD流固耦合模型的关键环节,更进一步的说,确定弹性环的变形机制并用数学函数进行定量描述是至关重要的。上一小节已经论述,弹性环的变形是角位置θ和时间t的函数,也就是说弹性环的变形是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函数。
弹性环的变形是由油膜压力引起的,油膜的压力是不断波动的,从本质上说,弹性环的变形就是弹性体的振动问题。
根据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弹性体的振动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分离。根据这个结论可知,弹性环的变形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5
式中,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6
描述的是柱坐标下弹性环变形的空间形态,通过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获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87
表示弹性环段的时间形态函数。
为了获取r(θ,t),需要分析固体域中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
将固体域中弹性环每个环段的三维结构模型转化为一维结构的梁模型,根据挠曲线微分方程建立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具体分析方法是:
参阅图3至图6所示,弹性环沿着周向(θ方向)是分段结构形式,每一段与相邻的两段之间由凸台隔开,而且工程实际中弹性环的环段数比较多,加之凸台与轴承座和轴承外环之间一般是间隙或者过渡配合,因此,每个环段可以等效为一段梁,且梁在端点的约束形式为简支型,这种等效无论在几何上还是在边界条件上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基于此,弹性环在空间的几何形态可以通过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进行描述,为了表达的方便,参阅图1所示,在所研究的弹性环段处建立平面局部坐标系o′-ηξ,其中o′η沿着弹性环段的长度方向,o′ξ与o′η垂直,坐标原点o′位于弹性环中性层的中点处,o′-ηξ与全局坐标系O-rθz之间仅相差一个绕着全局坐标系Oz轴的旋转变换,旋转角度为弹性环段的中心位置角。这样,在局部坐标系o′-ηξ下该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91
式中,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92
是弹性环段局部坐标下的空间形态函数,M(η)为弹性环段所受到的弯矩,它是弹性环段局部坐标η的函数,E为弹性环段的弹性模量,I(η)为环段的截面惯性矩,这里研究的弹性环段为等截面结构,因此I(η)为常数,可简写为I,进而,式(9)可以简写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93
式(10)中弹性环段所受到的弯矩M(η)可以通过对该弹性环段所受到的内外油膜压力的积分来确定。
首先需要确定弹性环段各处受到的弯矩,才能进一步通过计算获得弹性环段各处的挠度。为此首先进行整个环段的受力分析,确定凸台处的支反力,根据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可得弹性环段的两个凸台处的支反力FL和FR
采用左截断法获取弹性环各处截面弯矩,具体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094
式中,FR是弹性环段的右端凸台处的支反力,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L为弹性环段的长度。
在得到弹性环段外凸台处的支反力之后,下一步是采用截断法确定弹性环段各处的弯矩M(η);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1
式中,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2
为位于弹性环段中间凸台左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3
为位于中间凸台右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qo(η) 表示当前弹性环段受到的外油膜力集度,τ为辅助积分变量。
采用右截断法获取弹性环各处截面弯矩,具体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4
式中,FL是弹性环段的左端凸台处的支反力,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L为弹性环段的长度。
在得到弹性环段外凸台处的支反力之后,下一步是采用截断法确定弹性环段各处的弯矩M(η);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5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6
qo(η)、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7
和qo(τ)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参阅图5、图6所示,环段上第k个网格区域受到的集中力可以表示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8
式中,Fk(θ,z,t)表示环段上第k个网格区域受到的集中力,θ和z分别表示周向和轴向坐标,t表示时间,R表示对应的油膜半径,计算外油膜时为Ri,计算内油膜时为Re,且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9
表示该网格四个顶点压力值的算术平均值,即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10
i表示环式挤压油膜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j表示环式挤压油膜展开后宽度方向的分段标记。
采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支反力FR和FL时,有如下近似关系:
q(η)dη≈∑Fk(θ,z,t)
式中,q代表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011
和qo(η),求和号表示对处于相同轴向方向的所有网格上的集中力进行求和运算。
类似的,采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弯矩M(η)时,有如下近似关系
q(τ)dτ≈∑Fk(θ,z,t)
式中,q代表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1
和qo(τ)。
确定t时刻各网格受到的集中力之后,把弹性环段各网格受到的集中力向弹性环段沿轴向方向的中间截面平移,根据力的平移定理,进行力的平移之后需要在弹性环段的中间截面附加弯矩,但是考虑到弹性环段在周向截面上的抗弯截面刚度要远大于其在轴向截面上的值,因此附加弯矩引起的变形可以忽略不计,仅考虑平移之后得到的集中力引起的弹性环段的弯曲变形即可,此时,弹性环的变形问题转化成了经典的梁弯曲问题。
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采用差分法进行求解,对弹性环段的空间形态函数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变形方程进行离散,建立求解弹性环段的空间形态的方程组,利用高斯消除法求解,获得弹性环段的空间变形;
采用差分格式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2
式中,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3
为弹性环段各节点在当前t时刻的空间变形,n为离散点的个数,Mk是弹性环段各节点所受到的弯矩。式(17)为n-2个差分方程构成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结合两个边界条件,采用高斯消去法对该线性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解得弹性环段各节点在当前t时刻的空间变形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4
求得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5
可以转换为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6
假设当前所研究的弹性环段的中心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角为θ0,那么有下面的关系式
θ=η/Rm0 (18)
式(18)就是全局坐标和局部坐标之间的转换式,其中Rm表示弹性环段的中性层所在圆的半径。
式(8)中,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17
描述的则是弹性环各截面振动的时间形态,由于弹性环的变形是因轴颈的涡动引起内油膜产生压力,压力传递到弹性环引起弹性环段的变形,所以压力的脉动频率与轴颈的涡动频率相等,即脉动频率为轴颈涡动频率Ω。弹性环由于压力脉动产生强迫振动,根据线性振动理论可知,弹性环段各截面的强迫振动频率也为Ω。弹性环振动的形式则与连续体振动的形态相似,为简谐函数形式,同时考虑到实际弹性环的变形不会出现负的变形,因此有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21
至此,弹性环段的变形函数r(θ,t)就确定了。接下来确定轴颈涡动引起的弹性环段的变形。
对于大多数转子系统而言,在正常运转工况下,不平衡激励引起的稳态响应是最突出的,此时的稳态响应与不平衡激励力同频,而在相位上有一定的滞后,滞后角由系统的固有属性决定。因此,转子轴颈的振动频率以转频为主导,故可以假定转子轴颈涡动的函数形式为
x(t)=Arcos(Ωt) (20)
y(t)=Arsin(Ωt) (21)
式中,x(t)和y(t)分别表示轴颈沿着两个径向方向的振动,Ar表示振动的复振幅,包含幅值和相位信息。
接下来根据周向边界条件和轴向边界条件确定油膜压力的边界条件方程,主要用于求解弹性环式挤压油膜中的压力值,这是ERSFD流固耦合模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边界条件方程包括内油膜压力方程、外油膜压力方程和端部油膜压力方程。
弹性环上的凸台使得ERSFD中的油膜以分段的形式存在于弹性环 -轴颈和弹性环-支座之间,计算时需要以油膜段为单位分别进行建模,且需要分段确定其周向边界条件。根据ERSFD的工作原理,凸台处无油膜或者油膜极薄,故认为油膜在凸台处的压力为零,这相当于给出了两个凸台之间油膜段压力分布的周向边界条件,对于内油膜的内油膜压力方程有: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22
式(22)中,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23
表示第q个内油膜段在周向的中心角位置,上角标i 代表内油膜,下角标q表示油膜段的编号;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24
表示第q个内油膜段在周向的油膜宽度,以角度度量;ni表示具有正油膜压力的内油膜段的个数,一般认为,ERSFD中最多只有π角范围内的油膜才有承载能力(整个圆周充满油的情况下)。因此,ni的值为内油膜段总数的一半。
同理,对于外油膜段,外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31
式(23)中,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32
表示第q个外油膜段在周向的中心角位置,上角标e 代表外油膜;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33
表示第q个外油膜段在周向的油膜宽度,以角度大小表示;ne表示具有正油膜压力的外油膜段的个数,其值为外油膜段数的一半。
对于轴向边界条件而言,油膜段在端部位置的压力为供油压力p0,端部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RE-GDA0003413900110000134
p0表示供油压力,θ表示周向坐标,z0表示弹性环轴向宽度。
根据上述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方程形成计算模型可以压缩计算规模,能够显著节省计算时间。
至此,建立了ERSFD完整的高效流固耦合模型,其高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采用雷诺方程作为油膜的控制微分方程,从而将油膜的三维流体力学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减小了ERSFD流固耦合模型的自由度数目,压缩了计算规模,能够显著节省计算时间。其二,采用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描述弹性环的结构变形,把三维结构力学模型简化为一维模型,且根据弹性环的工作状态,设定弹性环段的边界条件为简支型,省去了凸台-轴承座、凸台-轴承外环之间的接触迭代过程,为计算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基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 /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忽略沿油膜径向间隙方向压力的变化,将流体域中流体的三维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采用雷诺方程建立流体域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
将固体域中弹性环每个环段的三维结构模型转化为一维结构的梁模型,根据挠曲线微分方程建立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
根据周向边界条件和轴向边界条件确定油膜压力的边界条件方程;
根据油膜控制微分方程、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方程形成计算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油膜控制微分方程包括内油膜压力与内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外油膜压力与外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其中,
内油膜压力与内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是: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11
式中,Ri表示中层内油膜的半径,pi(θ,z,t)表示内油膜压力,hi(θ,z,t)为内油膜厚度,r(θ,z,t)为弹性环的变形函数,Ω表示轴颈涡动的角速度,μ表示油的粘度,θ和z分别表示周向和轴向坐标,t表示时间;
外油膜压力与外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是: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12
式中,pe(θ,z,t)表示外油膜的压力,he(θ,z,t)为外油膜的厚度,Re表示中层外油膜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中:
内油膜厚度hi(θ,z,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1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2
表示内油膜段的初始设计间隙,r(θ,t)为弹性环的弹性变形,x(t)和y(t)分别表示转子轴颈在径向平面内沿着两个坐标轴方向的位移,Ω为转子轴颈的涡动角速度;
外油膜厚度he(θ,z,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3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4
表示外油膜的初始设计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弹性环的弹性变形r(θ,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5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6
描述的是柱坐标下弹性环变形的空间形态,通过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获得,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7
表示弹性环段的时间形态函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转子轴颈在径向平面内沿着两个坐标轴方向的位移x(t)和y(t)通过以下函数获得:
x(t)=Arcos(Ωt)
y(t)=Arsin(Ωt)
式中,Ar表示振动的复振幅,包含幅值和相位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弹性环段对应的弹性环变形控制方程是: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8
式中,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29
是弹性环段局部坐标下的空间形态函数,M(η)是弹性环段η处的弯矩,E为弹性环段的弹性模量,I为弹性环段的截面惯性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采用左截断法获取弹性环各处截面弯矩,具体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1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2
式中,FR是弹性环段的右端凸台处的支反力,M(η)是弹性环段η处的弯矩,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L为弹性环段的长度,i表示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3
为位于弹性环段中间凸台左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4
为位于中间凸台右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qo(η)表示当前弹性环段受到的外油膜力集度,τ为辅助积分变量;
采用右截断法获取弹性环各处截面弯矩,具体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5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6
式中,FL是弹性环段的左端凸台处的支反力,M(η)是弹性环段η处的弯矩,η为沿着弹性环段切向的局部坐标,L为弹性环段的长度,i表示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7
为位于弹性环段中间凸台左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8
为位于中间凸台右侧的环段受到的内油膜力集度,qo(η)表示当前弹性环段受到的外油膜力集度,τ为辅助积分变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9
和qo(η)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求解支反力FR和FL时;
q(η)dη≈∑Fk(θ,z,t)
式中,q代表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10
和qo(η),Fk(θ,z,t)表示环段上第k个网格区域受到的集中力;
求解弯矩M(η)时,有如下近似关系
q(τ)dτ≈∑Fk(θ,z,t)
式中,q代表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311
和qo(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环段上网格区域受到的集中力计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1
式中,θ和z分别表示周向和轴向坐标,t表示时间,R表示对应的油膜半径,计算外油膜时为中层外油膜的半径,计算内油膜时为中层内油膜的半径,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2
表示该网格四个顶点压力值的算术平均值,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3
式中,j表示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展开后宽度方向的分段标记,i表示环式挤压油膜展开后长度方向的分段标记,pi,j(θ,z,t)通过边界条件方程获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边界条件方程包括内油膜压力方程、外油膜压力方程和端部油膜压力方程;其中,
内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4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5
表示第q个内油膜段在周向的中心角位置,上角标i代表内油膜,下角标q表示油膜段的编号;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6
表示第q个内油膜段在周向的油膜宽度,以角度度量;ni表示具有正油膜压力的内油膜段的个数;
外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7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8
表示第q个外油膜段在周向的中心角位置,上角标e代表外油膜;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9
表示第q个外油膜段在周向的油膜宽度,以角度大小表示;ne表示具有正油膜压力的外油膜段的个数;
端部油膜压力方程是:
Figure FDA00032265170500000410
p0表示供油压力,θ表示周向坐标,z0表示弹性环轴向宽度。
CN202110973425.0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Pending CN113935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3425.0A CN113935207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3425.0A CN113935207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5207A true CN113935207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3425.0A Pending CN113935207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52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7654A (zh) * 2023-04-17 2023-05-16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带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模拟试验器的设计方法
CN116127629A (zh) * 2022-12-16 2023-05-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量级分析的小间隙结构挤压膜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7629A (zh) * 2022-12-16 2023-05-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量级分析的小间隙结构挤压膜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6127629B (zh) * 2022-12-16 2023-11-2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量级分析的小间隙结构挤压膜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6127654A (zh) * 2023-04-17 2023-05-16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带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模拟试验器的设计方法
CN116127654B (zh) * 2023-04-17 2023-06-30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带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模拟试验器的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5207A (zh)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Carpino et al. A fully coupled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elastically supported foil journal bearings
Li et al. Multiple frequencies elliptical whirling orbit model and transient RANS solution approach to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of annual gas seals prediction
Rahnejat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problems in contact dynamics
CN113268901B (zh) 基于格子Boltzmann动压气体轴承间隙微流动仿真方法
Zhang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start-up performances of novel hybrid metal rubber-bump foil bearings
Lam et al. Vibrations of thick rotating laminat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CN109408946B (zh) 考虑密封力影响的低温液体膨胀机转子临界转速预测方法
CN106354974A (zh) 一种滚动轴承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的计算方法
Arghir et al. Analytic modeling of floating ring annular seals
Hsieh Dynamics analysis of the triangular rotary engine structures
Bensouilah et al. Elasto‐aerodynamic lubrication analysis of a self‐acting air foil journal bearing
Gu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of Gas Foil Bearin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rotordynamic analysis
Krodkiewski et al. Modelling of multi-bearing rotor systems incorporating an active journal bearing
Xu et al.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compliant foil bearings with modified top foil model
CN112069710A (zh) 用于气体静压主轴自激振动的预测方法
Zhou et al. A fully coupled 3D elastohydrodynamic model built with MITC element for sta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gas foil bearings
CN113656917B (zh) 一种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CN114818199A (zh) 动载荷作用下考虑轴颈惯性力轴承水膜压力分布计算方法
Feng et al.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multi wound foil bearing with the effect of foil local deformation
Guo et al. Application of CFD analysis for rotating machinery: Part 1—hydrodynamic, hydrostatic bearings and squeeze film damper
Reddy et al. Analysis of aerodynamic multileaf foil journal bearings
Yang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fter stern tube bearing during ship turning maneuver
Mel’Nik Calcul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ls with floating rings
Heshmat et al. The emergence of compliant foil bearing and seal technologies in support of 21st century compressors and turbine eng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