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573A - 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32573A CN113932573A CN202111021812.0A CN202111021812A CN113932573A CN 113932573 A CN113932573 A CN 113932573A CN 202111021812 A CN202111021812 A CN 202111021812A CN 113932573 A CN113932573 A CN 1139325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drying
- air
- chamber
- ai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0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02—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heating the drying air indirectly, i.e. using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26B21/086—Humidity by condensing the moisture in the drying medium, which may be recycled, e.g. using a heat pump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2—Velocity of flow; Quantity of flow, e.g. by varying fan speed, by modifying cross flow are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26B3/06—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包括烘干室、空气能热源组件和送风风机,所述烘干室包括烘干腔、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分别位于烘干腔两端处,且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皆与烘干腔相连通,空气能热源组件和送风静压腔皆与所述送风风机相连接;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蚕茧在烘干腔内铺设多层或堆放多层;S2、烘干的热风由送风静压腔内送出,送出的热风穿透铺设或堆放的蚕茧;S3、进行预热处理,时间160‑200分钟,温度73‑80度,湿度48%‑52%;S4、等速干燥处理,时间340‑380分钟,温度73‑80度,湿度43%‑47%;S5、减速干燥处理,时间160‑200分钟,温度73‑80度,湿度28%‑32%;S6、完成烘干;该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可降低烘干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蚕茧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对蚕蛹进行灭活和脱水,防止蚕茧在贮存期间蚕蛹化蛾,防止蚕蛹体内寄生的蝇卵出蛆以及蚕蛹腐烂而损坏茧层,同时还使茧层经过热处理后适当改变外层丝胶的易溶性质,增强煮茧抵抗能力,保护茧的解舒,有利于缫丝和贮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使用不便且人工损耗大或者说人力使用成本大的问题;其次,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主要以燃料或电加热(电热丝、电热管)的方式作为热源对蚕茧进行烘干,而采用燃料和电加热的方式作为烘干蚕茧的热源时,其温度相对较高不易控制,进而会影响蚕茧的烘干品质。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的装茧方式主要有托盘式,即,在烘干室内逐层间隔放置多个托盘,将待烘干的蚕茧分别盛放在各个托盘中,在烘干作业时需要分别对取放托盘并分别取放托盘中的蚕茧,因此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或增加了人力使用成本;其次,就是将蚕茧摆放在输送带上并由输送带送入烘干设备内进行烘干,该种方式在烘干过程中在输送带的进料端和出料端都需要配备送料和取料工作人员;另外,采用燃料和电加热的方式作为烘干蚕茧的热源时,除了能耗大这外,其烘干温度往往达到110-120度,特别是烘干设备出风口处的温度往往会更高,过高的温度会降低蚕茧的烘干品质,即,由于烘干温度过高时会使得蚕茧发黄及蚕丝易脆化(蛋丝蛋白变性),进而使得蚕茧在巢丝时容易出现断口的现象;而为了保证蚕茧的烘干品质就需要缩短烘干时间,由此一来的话,又会使得蚕茧的烘干率或是脱水率不易达到要求,即,蚕茧不易烘透;进而产生了如上所述的使用不便且人工损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可降低烘干成本的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空气能热源组件和送风风机,所述烘干室包括烘干腔、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所述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分别位于所述烘干腔两端处,且所述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皆与所述烘干腔相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与所述送风静压腔皆与所述送风风机相连接,所述送风风机用于将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产生的热能经由所述送风静压腔送入所述烘干腔内。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腔内还设置有恒压装置,所述恒压装置用于平衡所述烘干腔内的风压或风量。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压装置包括排风通道和调节阀,所述排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静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所述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排风通道上。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静压腔位于所述烘干腔的底部,所述回风腔位于所述烘干腔的顶部;
或者,相对于所述烘干腔的横向方向,所述送风静压腔和所述回风腔分别位于所述烘干腔的两侧。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室上还设置有进料门,所述进料门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烘干腔,且相对于所述烘干腔的纵向方向,所述进料门依次设置有多个。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皆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送风风机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用于向所述烘干腔内提供热能。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皆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冷颖器和所述送风风机皆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进风口与所述送风风机之间,所述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第二压缩机和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回风腔之间,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皆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相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二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室上还设置有新风阀,所述新风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新风阀用于补入新风。
作为对所述烘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一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扇用于将烘干腔过来的风排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上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二排风扇用于将烘干腔过来的风排入大气环境中;
所述回风腔或者所述烘干腔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排风扇和/或所述第二排风扇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反馈进行工况调整。
一种蚕茧烘干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烘干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烘干蚕茧在烘干腔内铺设多层或堆放多层;
S2、送风风机将用于烘干的热风由送风静压腔内送出,送出的热风穿透铺设或堆入的蚕茧后进入回风腔;
S3、对蚕茧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时间160-200分钟,预热温度73-80度,湿度48%-52%;
S4、对蚕茧进行等速干燥处理,干燥时间340-380分钟,干燥温度73-80度,湿度43%-47%;
S5、对蚕茧进行减速干燥处理,干燥时间160-200分钟,干燥温度73-80度,湿度28%-32%;
S6、完成烘干后出茧。
作为对所述蚕茧烘干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蚕茧预热阶段,在预热开始的30分钟之内逐渐将预热温度提高到73-80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烘干室的两端处(烘干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使得烘干腔内的热风可以进行强制对流,进而可以待烘干的蚕茧可以在烘干腔内的直接进行堆放,而不用考虑用茧城的铺设厚度,即,不需要如传统方式中将蚕茧摊铺在托盘或传送带上进行干燥;其次,在保证蚕茧解舒率的情况下使用低温来对蚕茧进行干燥(相对于传统的110-120度),可以有效减少蚕茧中丝胶因温度的影响而变性,即提高蚕茧的烘干质量(未老化变色、良好的光泽度、缫丝断口不多于2个);同时,由于温度降低,干燥时间则相对变长,进而根据蚕茧的不同蒸发阶段对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避免或减少长时间的高湿对蚕茧烘干质量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1、空气能热源组件和送风风机2;其中,烘干室1包括烘干腔11、送风静压腔12和回风腔13,送风静压腔12和回风腔13分别位于烘干腔11两端处,且送风静压腔12和回风腔13皆与烘干腔11相连通,空气能热源组件和送风静压腔12皆与送风风机2相连接,送风风机2用于将空气能热源组件产生的热能经由送风静压腔12送入烘干腔11内。送风静压腔12位于烘干腔11的底部,回风腔13位于烘干腔11的顶部;或者,相对于烘干腔11的横向方向,送风静压腔12和回风腔13分别位于烘干腔11的两侧或两端处;本实施例中,送风静压腔12位于烘干腔11的底部,回风腔13位于烘干腔11的顶部,送风静压腔12和回风腔13分别位于烘干腔11的上下两端处。具体来说,蚕茧在烘干腔内进行堆放以后,由于蚕茧与蚕茧具有一定的间隙,这就为了烘干时热风从送风静压腔12进入到烘干腔11内并靠风压以及热风升力作用形成强制对流,即热风强制穿透堆放在烘干腔11内的蚕茧而达到烘干的目的;进一步来说,待烘干的蚕茧可以在烘干腔11内的直接进行堆放,而不用考虑用茧城的铺设厚度,即,不需要如传统方式中将蚕茧摊铺在托盘或传送带上进行干燥并由此带来的人工及烘干成本的增加;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烘干腔11内还设置有恒压装置,恒压装置用于平衡或者调节烘干腔11内的风压或风量。进一步的,恒压装置包括排风通道31和调节阀32,排风通道31的一端与送风静压腔12相连通,另一端与回风腔13相连通,调节阀32连接于排风通道31上;具体来说,当烘干腔11内的风量或者说风压过大时,堆放于烘干腔11内顶部处的蚕茧会被热风吹起,进而对这部分蚕茧造成损伤;因此,通过烘干腔11的风量或风压过大而造成蚕茧被吹起时,则设置调节阀32的开度,使得通过送风静压腔12的一部分热风以分流或旁通的方式直接进入到回风腔13内,进而实现调节流经过烘干腔内11热风的风量或风压,以避免将蚕茧吹在烘干腔11内磕碰而形成损伤。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烘干室1上还设置有进料门4,进料门4用于打开或封闭烘干腔11,且相对于烘干腔11的纵向方向,进料门4依次设置有多层。具体来说,例如在纵向方向上设置有三道用于打开或封闭烘干腔11的进料门,工作人员在向烘干腔11装入蚕茧是一个逐渐升高并填充烘干腔11的过程,因此,设置了多道进料门4可以减轻工作人员投料的体力消耗;即当向烘干腔11内装茧时,先关闭位于烘干室上最底部的进料门4,待烘干腔11内的蚕茧即将滑过该进料门4时,再关于位于烘干室上中部的进料门,这样逐渐提高工作人员的投料高度,以提高烘干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其次,也避免了出料时烘干后的蚕茧从烘干腔11内直接涌出。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空气能热源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51、第一冷凝器52和第一压缩机(未图示),第一蒸发器51和第一冷凝器52皆与第一压缩机相连,第一冷凝器52与送风风机2相连,第一冷凝器52用于向烘干腔11内提供热能。具体来说,压缩机将气态冷媒(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送入到第一冷凝器52中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即冷媒气体被压缩后产生的高温由第一冷凝器52置换出来并作为对蚕茧进行烘干的热能;其后经毛细管或膨胀阀调节后的常湿低压液态冷媒进入到第一蒸发器51中后进行蒸发成气态,即冷媒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51的温度降低,此时热风中的水气经过第一蒸发器51时被便会由于温差的原因而凝结成液态水;即第一蒸发器51此时可以用作于烘干腔11内排出的含有水气回风进行冷凝除湿,又或者,第一蒸发器51用于回收回风腔13中过来的热风中的余热,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空气能热源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53、第二腔室54和第三腔室55,第二腔室54和第三腔室55皆与第一腔室53相连通,第一冷颖器和送风风机2皆位于第三腔室55内,且第一冷凝器52位于第三腔室55的进风口与送风风机2之间,第一蒸发器51位于第二腔室54内,第一腔室53与回风腔13相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二蒸发器56、第二冷凝器(未图示)、第二压缩机(未图示)和第四腔室57,第四腔室57连通于第一腔室53与回风腔13之间,第二蒸发器56和第二冷凝器皆与第二压缩机相连接,第二蒸发器56位于第四腔室57内,第二冷凝器位于第三腔室55内。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56用于对回风腔13过来的回风进行除湿,即回风中的水汽经过第二蒸发器56时被便会由于温差的原因而凝结成液态水,并最终排出烘干装置外;同理,第二冷凝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同样用作于烘干腔11的热源。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腔室53上还设置有新风阀58,新风阀58的一端与第一腔室53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新风阀58用于补入新风;进一步的,第一腔室53内还设置有第一排风扇61,第一排风扇61用于将烘干腔11过来的低温高湿的回风排入第二腔室54内,第二腔室54上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扇62,第二排风扇62用于将第一腔室53和/或第四腔室54过来的低温高湿的回风排入大气环境中;回风腔13或者烘干腔11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第一排风扇61和/或第二排风扇62根据湿度传感器的反馈进行工况调整;又或者,烘干腔内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第一排风扇61和/或第二排风扇62提高转速,以提高烘干腔内热量的排出,以使烘干腔内的温度保持在相应的范围内。具体来说,烘干装置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回风中仍然会有大量的余热,直接将其通过第二腔室54内全部排入大气环境中,虽然其中的热量会被第一蒸发器51吸收掉一部分,但仍然会造成余热的浪费,其次,烘干腔11内的湿度也不能根据需求而得到有效控制或是调节;因此,烘干装置在使用时,由回风腔13过来的回风在第四腔室57内由第二蒸发器56经过初步除湿后进入到第一腔室53内,其中一部分仍具有一定余量和湿度回风进入到第三腔室55内,再次参与到循环过程中,即对回风中的余热再行再利用,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以对回风中湿度再利用,即,回风中的湿度参与烘干腔11内湿度的配比,以便于控制或调节烘干腔11内的烘干湿度。而另一部分回风则进入到第二腔室54内,其中的余热经过第一蒸发器51的回收后,进而通过第二排风扇62排入大气环境中;而当排入大气环境中的这部分风量刚通过新风阀58引入大气环境中的新风来补充。举例来说,当湿度传感器测量到的烘干腔11内的湿度大于需求值时,此时打开第一排风扇61或提高第一排风扇61的转速和/或提高第二排风扇62的转速,从而提高烘干机的排湿速度,从而使得烘干腔内的湿度调节至需求的范围值;当然,温度度传感器同时也与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相互配合,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烘干腔内的烘干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可以停止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的工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蚕茧烘干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烘干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烘干蚕茧在烘干腔内铺设多层或堆放多层;
S2、送风风机将用于烘干的热风由送风静压腔内送出,送出的热风穿透铺设或堆入的蚕茧后进入回风腔;具体来说,用于烘干的热风由位于烘干腔底部的送风静压腔内送出,送出的热风由下至上强制穿透(或者说强制对流)堆放在烘干腔内的蚕茧,同时热风带出蚕茧内的水分并进入到回风腔中。
S3、对蚕茧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时间160-200分钟,预热温度73-80度,又如74、75、76、77、78、79度,湿度48%-52%,又如49%、50%、51%;进一步的,在预热开始的30分钟之内逐渐将预热温度提高到73-80度;快速升温有助于迅速杀死蚕蛹,本实施例中的预热温度为75度、湿度50%、预热总时间180分,其中控制烘干腔内的湿度控制在该范围值内时,可以避免因湿度过大而造成对蚕茧的烘干质量的影响,同时也相应的增大热导率,进而有助于杀死蚕蛹,即,有助于热能通过茧层透入茧腔内杀死蛹体,使蛹体水分进入蒸发期。
S4、对蚕茧进行等速干燥处理,干燥时间340-380分钟,干燥温度73-80度,又如74、75、76、77、78、79度,湿度43%-47%,又如44%、45%、46%;本实施例中烘干温度为75度、湿度45%、烘干时间6小时,在该阶段使用该湿度时,是蛹体水分蒸发量,蒸发最快的时间,在这个时期,蛹体水分扩散率与茧层表面蒸发率平衡,茧层温度低于蚕层空气干燥温度、蛹体温度和温度低于茧层,一直持续到蛹体水分扩散速度落后于茧层表面蒸发速度时为止。
S5、对蚕茧进行减速干燥处理,干燥时间160-200分钟,干燥温度73-80度,又如74、75、76、77、78、79度,温度28%-32%,又如29%、30%、31%;本实施例中烘干温度为75度、湿度30%、烘干时间3小时,在该阶段时,茧中水分逐渐减少,蒸发速度相应的变慢时期,这个时期,茧的温度接近热空气的温度。
S6、完成烘干后打开进料门,取出烘干完成的蚕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烘干室的两端处(烘干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使得烘干腔内的热风可以进行强制对流,进而可以待烘干的蚕茧可以在烘干腔内的直接进行堆放,而不用考虑用茧城的铺设厚度,即,不需要如传统方式中将蚕茧摊铺在托盘或传送带上进行干燥;其次,在保证蚕茧解舒率的情况下使用低温来对蚕茧进行干燥(相对于传统的110-120度),可以有效减少蚕茧中丝胶因温度的影响而变性,即提高蚕茧的烘干质量(未老化变色、良好的光泽度、缫丝断口不多于2个);同时,由于温度降低,干燥时间则相对变长,进而根据蚕茧的不同蒸发阶段对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避免或减少长时间的高湿对蚕茧烘干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空气能热源组件和送风风机,所述烘干室包括烘干腔、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所述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分别位于所述烘干腔两端处,且所述送风静压腔和回风腔皆与所述烘干腔相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和所述送风静压腔皆与所述送风风机相连接,所述送风风机用于将空气能热源组件产生的热能经由所述送风静压腔送入所述烘干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内还设置有恒压装置,所述恒压装置用于平衡所述烘干腔内的风压或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装置包括排风通道和调节阀,所述排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静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所述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排风通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静压腔位于所述烘干腔的底部,所述回风腔位于所述烘干腔的顶部;
或者,相对于所述烘干腔的横向方向,所述送风静压腔和所述回风腔分别位于所述烘干腔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上还设置有进料门,所述进料门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烘干腔,且相对于所述烘干腔的纵向方向,所述进料门依次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皆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送风风机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用于向所述烘干腔内提供热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能热源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皆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冷颖器和所述送风风机皆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进风口与所述送风风机之间,所述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第二压缩机和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回风腔之间,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皆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相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二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上还设置有新风阀,所述新风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新风阀用于补入新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一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扇用于将烘干腔过来的回风排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上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二排风扇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四腔室过来的回风排入大气环境中;
所述回风腔或者所述烘干腔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排风扇和/或所述第二排风扇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进行工况调整。
11.一种蚕茧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烘干蚕茧在烘干腔内铺设多层或堆放多层;
S2、送风风机将用于烘干的热风由送风静压腔内送出,送出的热风穿透铺设或堆放的蚕茧后进入回风腔;
S3、对蚕茧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时间160-200分钟,预热温度73-80度,湿度48%-52%;
S4、对蚕茧进行等速干燥处理,干燥时间340-380分钟,干燥温度73-80度,湿度43%-47%;
S5、对蚕茧进行减速干燥处理,干燥时间160-200分钟,干燥温度73-80度,湿度28%-32%;
S6、完成烘干后出茧。
12.权根权利要求11所述的蚕茧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蚕茧预热阶段,在预热开始的30分钟之内逐渐将预热温度提高到73-8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1812.0A CN113932573B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1812.0A CN113932573B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2573A true CN113932573A (zh) | 2022-01-14 |
CN113932573B CN113932573B (zh) | 2022-07-22 |
Family
ID=79274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21812.0A Active CN113932573B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3257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5800A (zh) * | 2023-01-09 | 2023-06-13 | 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蚕茧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24550A (ko) * | 2008-08-26 | 2010-03-08 | 진금수 | 건조장치 |
CN203897175U (zh) * | 2014-04-21 | 2014-10-29 | 福建强民空气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自动化控制白茶萎凋烘干系统 |
CN105066666A (zh) * | 2015-07-22 | 2015-11-18 | 合肥淘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实现湿热调节的热泵烘干装置 |
CN208720647U (zh) * | 2018-07-13 | 2019-04-09 | 河南佰衡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串联式热泵加热新风的挂面干燥装置 |
CN110926188A (zh) * | 2019-12-04 | 2020-03-27 | 徐浩强 | 一种用于中药材的均匀烘干装置 |
CN212902316U (zh) * | 2020-08-20 | 2021-04-06 | 重庆市玖来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的豆干烘干装置 |
-
2021
- 2021-09-01 CN CN202111021812.0A patent/CN1139325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24550A (ko) * | 2008-08-26 | 2010-03-08 | 진금수 | 건조장치 |
CN203897175U (zh) * | 2014-04-21 | 2014-10-29 | 福建强民空气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自动化控制白茶萎凋烘干系统 |
CN105066666A (zh) * | 2015-07-22 | 2015-11-18 | 合肥淘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实现湿热调节的热泵烘干装置 |
CN208720647U (zh) * | 2018-07-13 | 2019-04-09 | 河南佰衡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串联式热泵加热新风的挂面干燥装置 |
CN110926188A (zh) * | 2019-12-04 | 2020-03-27 | 徐浩强 | 一种用于中药材的均匀烘干装置 |
CN212902316U (zh) * | 2020-08-20 | 2021-04-06 | 重庆市玖来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的豆干烘干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5800A (zh) * | 2023-01-09 | 2023-06-13 | 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蚕茧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2573B (zh) | 2022-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06698B (zh) | 闭式循环热泵烟叶烤房温湿度智能控制方法 | |
CN106855353B (zh) | 具有除湿型与排湿型切换功能的热泵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 |
CN207113432U (zh) | 一种全自动热泵循环除湿干燥机 | |
CN202209858U (zh) | 节能环保干燥箱 | |
CN113932573B (zh) | 一种烘干装置及蚕茧烘干方法 | |
CN106123504A (zh) | 果脯烘干装置及其烘房 | |
CN207321996U (zh) | 一种粮仓通风系统 | |
CN109713399A (zh) |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其联合使用方法 | |
CN114208505B (zh) | 一种调节粮食仓储环境的多用途储粮机 | |
CN109945632A (zh) | 一种低温热风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 |
CN108131767A (zh) | 一种用于粮仓的多功能温湿度控制装置 | |
CN207922447U (zh) | 一种用于粮仓的多功能温湿度控制装置 | |
CN2331680Y (zh) | 循环式热风烘茧机 | |
CN108224915A (zh) | 一种超高温单系统双温区热泵烘干机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16522723U (zh) | 压力可调的开闭式复合热泵烘干系统 | |
CN205794165U (zh) | 一种内置风箱外配隔层的谷物烘储调一体仓 | |
KR20170105659A (ko) | 건조기 내의 제습냉각 및 제습가열을 위한 직렬연결식 응축기의 스위치기능을 갖는 공기열원 히트펌프 건조기 | |
CN214490932U (zh) | 木材养生房 | |
CN214223594U (zh) | 可对烘干后的谷物进行快速冷却的粮食烘干机 | |
CN109163517A (zh) | 一种具有烘干和冷谷功能的谷物储存装置 | |
CN213208405U (zh) | 热泵干燥系统 | |
CN113915969A (zh) | 压力可调的开闭式复合热泵烘干系统 | |
CN114184025A (zh) | 热泵草捆的干燥系统 | |
KR100320632B1 (ko) | 곡물저장용공기냉각장치및곡물냉각저장방법 | |
CN212030037U (zh) | 一种双循环式烘干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