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008B -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2008B
CN113932008B CN202111228616.0A CN202111228616A CN113932008B CN 113932008 B CN113932008 B CN 113932008B CN 202111228616 A CN202111228616 A CN 202111228616A CN 113932008 B CN113932008 B CN 113932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ston
elastic component
pressur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86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2008A (zh
Inventor
罗正亮
仲凯
周骏
裴丽敏
李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erbiger Driv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erbiger Driv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erbiger Driv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erbiger Driv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86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2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2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2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16H61/30Hydraulic or pneumatic motors or related fluid control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壳体上设有第一装配孔及气体输出孔,第一装配孔内设有环绕在第一装配孔的小径孔孔口周围的轴向延伸部;活塞杆位于第一装配孔中;活塞位于第一装配孔内,活塞的外周面与第一装配孔密封配合后,在活塞与第一装配孔及轴向延伸部之间形成容纳气体的容纳腔体;第一弹性部件位于第一装配孔内,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一弹性部件与活塞杆配合;第二弹性部件位于第一装配孔内,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活塞配合;活塞杆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张力下,与在第二弹性部件张力作用下的活塞形成配合。本发明具有能够为气动换挡助力器提供稳定气压的优点。

Description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见的气动换挡助力器中,车辆的系统气压直接通过助力器的输入气口输入到助力器中,推动助力器输出杆运动,进而推动客户端的换挡机构,完成换挡动作。
但是车辆系统气体元件比较多,有时会导致输出气压不稳定,会导致输入到助力器中的气压值不稳定,从而影响换挡助力器效率。
现有的气动换挡助力器无法根据客户端需求调节输出力值,输出力过大时将会增加客户端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本发明具有为气动换挡助力器提供稳定气压的特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装配孔及气体输出孔,第一装配孔为台阶孔,第一装配孔内设有环绕在第一装配孔的小径孔孔口周围的轴向延伸部;
活塞杆,活塞杆位于第一装配孔中,在活塞杆与第一装配孔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供气通道;
活塞,活塞位于第一装配孔内,活塞的外周面与第一装配孔密封配合后,在活塞与第一装配孔及轴向延伸部之间形成容纳气体的容纳腔体,容纳腔体与气体输出孔配合;
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位于第一装配孔内,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一弹性部件与活塞杆配合;
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位于第一装配孔内,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活塞配合;
活塞杆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张力下,与在第二弹性部件张力作用下的活塞形成配合。
当气体进入到第一装配孔中之后,通过供气通道以及径向通气槽形成的导气路径到达容纳腔体,容纳腔体内的气体通过气体输出孔输出,同时,在气压作用力下,气体推动活塞移动,活塞使第二弹性部件压缩,活塞向第二弹性部件移动后,第一弹性部件的张力释放,第一弹性部件推动活塞杆向活塞移动,从而使活塞始终夹持在活塞杆与第二弹性部件之间,随着活塞向第二弹性部件移动后,容纳腔体的体积增大,最终当输入气体的压力无法进一步推动活塞移动时,此时,容纳腔体内的气压处于稳定。由于气体输出孔的大小是固定的,因此,如果容纳腔体内的气压处于稳定状态,则从容纳腔体内输出的气压也是稳定的。从而,本发明起到了为气动换挡助力器提供稳定气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3为活塞的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
外壳体1,第一装配孔1a,气体输出孔1b,轴向延伸部1c,安装孔1d,第一弹性部件2,活塞杆3,活塞杆本体3a,套管3b,杆状部件3c,固定座4,第一通孔4a,凸缘4b,密封圈4c,第一环形槽4d,容纳腔体5,活塞6,本体6b,第一环形凸起6c,第二环形凸起6d,第二弹性部件7,调压部件8,盲孔8a,限位部件9,第一密封部件10,第二密封圈11,供气通道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包括壳体、活塞杆3、活塞6、第一弹性部件2、第二弹性部件7,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壳体上设有第一装配孔1a及气体输出孔1b,第一装配孔1a为台阶孔,第一装配孔1a内设有环绕在第一装配孔1a的小径孔孔口周围的轴向延伸部1c;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孔1a优先采用通孔,第一装配孔1a沿着壳体的轴向贯通,第一装配孔1a的一端为气体输入口。
在壳体上还设有安装孔1d,该安装孔1d用于连接空心螺栓的一端,空心螺栓的另一端与气动换挡助力器连接。从气体输出孔1b输出的气体通过空心螺栓输入到气动换挡助力器内。
壳体包括外壳体1、固定座4,第一装配孔1a和气体输出孔1b均设置在外壳体1上,固定座4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且与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固定,本实施例中,轴向延伸部1c为空心结构,因此,轴向延伸部1c环绕在固定座4的一部分的周围。固定座4上设有轴向的第一通孔4a,活塞杆3穿过第一通孔4a。
固定座4面向活塞6的一端的周面上设有径向的凸缘4b,固定座4与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固定后,凸缘4b与轴向延伸部1c形成抵顶。固定座4的周面上还设有第一环形槽4d,在第一环形槽4d中设置有密封圈4c,密封圈4c同时还与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面配合,以避免气体从固定座4与第一装配孔1a之间泄漏。
活塞杆3位于第一装配孔1a中,在活塞杆3与第一装配孔1a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供气通道A,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的两端均不与其他零件固定,从而活塞杆3的两端在外力作用力均可以位移。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穿过固定座4上的第一通孔4a并与第一通孔4a间隙配合,籍此,活塞杆3与第一通孔4a之间的间隙构成了供气通道A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包括活塞杆本体3a、套管3b,活塞杆本体3a的一端设有锥面,活塞杆本体3a的一端与活塞6配合,活塞杆本体3a的另一端设有杆状部件3c,该杆状部件3c伸入到套管3b中与套管3b固定,套管3b的外径大于活塞杆本体3a的外径。
活塞6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活塞6的外周面与第一装配孔1a密封配合后,在活塞6与第一装配孔1a及轴向延伸部1c之间形成容纳气体的容纳腔体5,容纳腔体5与气体输出孔1b配合。活塞6位于活塞杆3以及固定座4的一侧,活塞6在外力作用下,例如气体压力作用下能发生移动,即在气压作用力下推动活塞6位移。在活塞6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1分别与活塞6的外周面以及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面配合。
活塞6面向轴向延伸部1c的端面上设有径向通气槽,径向通气槽与容纳腔体5配合,径向通气槽还与第一通孔4a配合,通气槽在通气初始阶段增加了压力气体作用在活塞6上的受力面积,能够更快的推动活塞6移动。当气体进入到第一装配孔1a中之后,通过供气通道A以及径向通气槽形成的导气路径到达容纳腔体5,容纳腔体5内的气体通过气体输出孔1b输出。
本实施例中,活塞6包括本体6b、第一环形凸起6c、第二环形凸起6d,第一环形凸起6c设置于本体6b的一端,第二环形凸起6d设置于本体6b的另一端,第一环形凸起6c的内径大于轴向延伸部1c的外径。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凸起6c和第二环形凸起6d,使活塞6周面的面积获得扩大,这样可使活塞6与调压部件8的接触面积增大。在本体6b上还设有让位孔6d,活塞杆本体3a的一端与让位孔6d配合,这样可以对活塞杆本体3a的一端形成支撑作用。
第一弹性部件2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第一弹性部件2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一弹性部件2与活塞杆3配合。第一弹性部件2优先采用弹簧,第一弹性部件2与活塞杆3的套管3b形成抵顶,从而当活塞6移动时,第一弹性部件2释放弹簧推动活塞杆2移动,或者活塞6推动活塞杆3移动而使第一弹性部件2压缩。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部件9,限位部件9与壳体的第一装配孔1a内壁固定,限位部件9与第一弹性部件2的一端配合。限位部件9为一个具有通孔的环状部件,限位部件9的作用是对第一弹性部件2的一端形成限位作用。
第二弹性部件7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第二弹性部件7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二弹性部件7的另一端与活塞6配合;第二弹性部件7优先采用弹簧。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在第一弹性部件2的张力下,与在第二弹性部件7张力作用下的活塞6形成配合。
根据上述结构,当气体进入到第一装配孔1a中之后,通过供气通道A以及径向通气槽形成的导气路径到达容纳腔体5,容纳腔体5内的气体通过气体输出孔1b输出,同时,在气压作用力下,气体推动活塞6移动,活塞6使第二弹性部件7压缩,活塞6向第二弹性部件7移动后,第一弹性部件2的张力释放,第一弹性部件2推动活塞杆3向活塞6移动,从而使活塞6始终夹持在活塞杆3与第二弹性部件7之间,随着活塞6向第二弹性部件7移动后,容纳腔体5的体积增大,最终当输入气体的压力无法进一步推动活塞6移动时,此时,容纳腔体5内的气压处于稳定值。由于气体输出孔1b的大小是固定的,因此,如果容纳腔体5内的气压处于稳定状态,则从容纳腔体5内输出的气压也是稳定的。
如果输入到供气通道A中的气压值处于波动状态,例如输入气压减小了,此时在第二弹性部件7推动活塞6向容纳腔体5移动,使容纳腔体5的体积缩小,从而使输出的气压力获得维持状态。如果输入到供气通道A中的气压增大了,此时输入气体的压力则进一步推动活塞6向第二弹性部件7移动,从而使容纳腔体5的体积增大,则输出气体的压力仍然是稳定的。因此,当气压波动时,活塞6的位置随着气压变化而变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
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二弹性部件7以调整气体压力的调压机构,调压机构与壳体的第一装配孔1a配合,调压机构与第二弹性部件7的一端配合。调压机构包括调压部件8,调压部件8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调压部件8与第一装配孔1a螺纹连接,调压部件8与第二弹性部件7的一端配合。
调压部件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盲孔8a,所述第二弹性部件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盲孔8a内。第二弹性部件7位于盲孔8a内,活塞6的一部分位于盲孔8a内且与盲孔8a滑动配合。
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10,调压机构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设置在调压部件8的周面上,第一密封部件10与环形槽配合,第一密封部件10还与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滑动配合。
当需要调压时,旋转调压部件8使调压部件8移动,通过调压部件8推动第二弹性部件7移动,从而改变第二弹性部件7的张力。因此,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整不同输出气压,从而满足不同客户换挡力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更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装配孔(1a)及气体输出孔(1b),第一装配孔(1a)为台阶孔,第一装配孔(1a)内设有环绕在第一装配孔(1a)的小径孔孔口周围的轴向延伸部(1c);
活塞杆(3),活塞杆(3)位于第一装配孔(1a)中,在活塞杆(3)与第一装配孔(1a)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供气通道(A);
活塞(6),活塞(6)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活塞(6)的外周面与第一装配孔(1a)密封配合后,在活塞(6)与第一装配孔(1a)及轴向延伸部(1c)之间形成容纳气体的容纳腔体(5),容纳腔体(5)与气体输出孔(1b)配合;
第一弹性部件(2),第一弹性部件(2)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第一弹性部件(2)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一弹性部件(2)与活塞杆(3)配合;
第二弹性部件(7),第二弹性部件(7)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第二弹性部件(7)的一端与壳体配合,第二弹性部件(7)的另一端与活塞(6)配合;
活塞杆(3)在第一弹性部件(2)的张力下,与在第二弹性部件(7)张力作用下的活塞(6)形成配合;
活塞(6)包括本体(6b)、第一环形凸起(6c)、第二环形凸起(6d), 第一环形凸起(6c)设置于本体(6b)的一端,第二环形凸起(6d)设置于本体(6b)的另一端,第一环形凸起(6c)的内径大于轴向延伸部(1c)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件(9),限位部件(9)与壳体的第一装配孔(1a)内壁固定,限位部件(9)与第一弹性部件(2)的一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二弹性部件(7)以调整气体压力的调压机构,调压机构与壳体的第一装配孔(1a)配合,调压机构与第二弹性部件(7)的一端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10),调压机构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第一密封部件(10)与环形槽配合,第一密封部件(10)还与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压机构包括调压部件(8),调压部件(8)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调压部件(8)与第一装配孔(1a)螺纹连接,调压部件(8)与第二弹性部件(7)的一端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压部件(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盲孔(8a),所述第二弹性部件(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盲孔(8a)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部件(7)位于盲孔(8a)内,活塞(6)的一部分位于盲孔(8a)内且与盲孔(8a)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外壳体(1)、固定座(4),第一装配孔(1a)和气体输出孔(1b)均设置在外壳体(1)上,固定座(4)位于第一装配孔(1a)内且与第一装配孔(1a)的内壁固定,固定座(4)上设有轴向的第一通孔(4a),活塞杆(3)穿过第一通孔(4a)。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6)面向轴向延伸部(1c)的端面上设有径向通气槽,径向通气槽与容纳腔体(5)配合。
CN202111228616.0A 2021-10-21 2021-10-21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Active CN113932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8616.0A CN113932008B (zh) 2021-10-21 2021-10-21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8616.0A CN113932008B (zh) 2021-10-21 2021-10-21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008A CN113932008A (zh) 2022-01-14
CN113932008B true CN113932008B (zh) 2022-11-11

Family

ID=7928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8616.0A Active CN113932008B (zh) 2021-10-21 2021-10-21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200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9006A2 (de) * 1999-09-29 2001-04-0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Hydropneumatischer Kupplungskraftverstärker und darauf aufgebautes Kupplungssystem sowie hierfür geeignetes Verfahren
CN201040139Y (zh) * 2007-04-28 2008-03-26 珠海市依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减压稳压阀
CN103940290A (zh) * 2013-01-21 2014-07-23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手枪恒压装置
CN204042103U (zh) * 2014-07-02 2014-12-24 徐介斌 一种可稳压稳流的气压调节阀
CN212719192U (zh) * 2020-04-09 2021-03-16 宁波三安制阀有限公司 一种减压稳压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3662B4 (de) * 2004-03-19 2006-01-26 Lucas Automotive Gmbh Hauptbremszylinder mit integrierter Transportsicher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9006A2 (de) * 1999-09-29 2001-04-0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Hydropneumatischer Kupplungskraftverstärker und darauf aufgebautes Kupplungssystem sowie hierfür geeignetes Verfahren
CN201040139Y (zh) * 2007-04-28 2008-03-26 珠海市依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减压稳压阀
CN103940290A (zh) * 2013-01-21 2014-07-23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手枪恒压装置
CN204042103U (zh) * 2014-07-02 2014-12-24 徐介斌 一种可稳压稳流的气压调节阀
CN212719192U (zh) * 2020-04-09 2021-03-16 宁波三安制阀有限公司 一种减压稳压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008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9948B2 (en) Shock absorber
CN105508875B (zh) 阀装置
US20050061372A1 (en) Pressure regulator assembly
US7073533B2 (e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in particular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CN101375091A (zh) 将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高压泵
JP5664873B2 (ja) 流体を供給するためのバルブ
EP1811356B1 (en) Pressure-reducing valve
US7712482B2 (en) Pressure-reducing valve
CN113932008B (zh) 气动换挡助力器的稳压装置
US6938875B2 (en)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
JP4575141B2 (ja) 高圧ガス用減圧弁
US6053192A (en) Low operating force pressure regulator
US20050139273A1 (en) Electromechanically controlled proportional valve
KR20040038804A (ko) 팽창 밸브
JP4491284B2 (ja) 油圧緩衝器
EP2708970B1 (en) Pressure regulator
JP3348165B2 (ja) プロポーショニングバルブ
CN108138979B (zh)
CN115087817A (zh) 缓冲器
CN113924430A (zh) 阻尼力调整式缓冲器
JP2017061950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11892860B1 (en) Cylinder regulator
JP2022144007A (ja) レギュレータ
KR20080068667A (ko) 인튜브 솔레노이드 가스 밸브
US11360496B2 (en) Valv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