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9398A -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9398A
CN113929398A CN202111303078.7A CN202111303078A CN113929398A CN 113929398 A CN113929398 A CN 113929398A CN 202111303078 A CN202111303078 A CN 202111303078A CN 113929398 A CN113929398 A CN 113929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ycled
concrete
parts
regenerated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30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嘉健
莫显锋
陈卓文
岑忠志
谭兵业
梁启北
胡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ying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yi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ying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yi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30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9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9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93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混凝土的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以及减水剂。其中,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1)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得到废弃混凝土颗粒;(2)对废弃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得到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3)将再生粗颗粒与改性液混合,静置6‑8h后进行过滤,并筛选所得滤渣,得到再生粗骨料;(4)将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混合后进行研磨,然后进行筛选,得到再生细骨料。本申请的改性液降低了再生粗骨料的孔隙率,并且增强了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粘合度,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利用废弃混凝土颗粒作为骨料生产的混凝土,废弃混凝土中存在尚未完全水化的胶凝材料,因此废弃混凝土仍然具有一定的胶凝活性,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同时,骨料还是混凝土原料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因此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对消耗建筑废料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废弃混凝土颗粒中的孔隙会导致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抗碳化性能下降,对再生混凝土的应用造成限制。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60-320份、粉煤灰120-150份、天然砂300-340份、再生粗骨料680-720份、水180-200份、减水剂3.8-4.7份,其中再生粗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的破碎产物。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浓度为5%的水玻璃、硅烷偶联剂以及有机硅树脂按照(50-70):(6-8):(10-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液;
(2)将再生粗骨料在改性液中浸泡1-3h后,再将再生粗骨料、天然砂、粉煤灰、水泥、水混合搅拌,得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
(3)在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条件下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养护,得到再生混凝土。
相关技术中,改性液对再生粗骨料的孔隙进行填充,从而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碳化性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改性液虽然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碳化性能,但是经过改性液处理的再生粗骨料疏水性增加,容易影响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粘结力,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发明内容
相关技术中,经过改性液处理的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粘结力不足,导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泥230-270份,粉煤灰60-80份,再生粗骨料600-800份,再生细骨料400-480份,水120-140份,减水剂2.9-3.5份,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得到废弃混凝土颗粒;
(2)使用4目标准筛对废弃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得到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
(3)将再生粗颗粒与改性液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静置6-8h后进行过滤,并筛选所得滤渣,直到滤渣的粒径为5-31.5mm,得到再生粗骨料,所述改性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润土30-50份,甘油70-90份,水70-90份;
(4)将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混合后进行研磨,对研磨所得物进行筛选,直到粒径为0.15-4.75mm,得到再生细骨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与相关技术相比,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得到了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并将再生粗颗粒加工为再生粗骨料,将再生微粉加工为再生细骨料。
在加工再生粗骨料时,改性液中的甘油和水先对膨润土进行湿润,由于甘油的与水之间形成了氢键,因此降低了膨润土的吸水速率,减少了膨润土的团聚。膨润土随甘油和水渗透到再生粗颗粒的孔隙中,并吸附在孔壁上。膨润土在孔隙内持续吸水,并对孔隙进行初次填充。在拌制再生混凝土时,水泥与膨润土吸收的水反应,使膨润土发生收缩,同时水泥水化生成的水泥浆体与孔隙中的膨润土结合,并对孔隙进行第二次填充。混凝土硬化时,孔隙中的水泥浆体与再生粗骨料周围的水泥浆体结合为一体,既减少了再生混凝土中的孔隙,又提高了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结合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同时,由于再生粗骨料的孔隙得到了填充,因此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本申请使用再生细骨料代替相关技术中的天然砂,在制备再生细骨料时,天然砂能够对再生微粉进行机械研磨,从而促进了再生微粉中活性成分的释放。在拌制再生混凝土时,再生微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发挥与水泥相似的胶凝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泥240-260份,粉煤灰65-75份,再生粗骨料650-750份,再生细骨料420-460份,水125-135份,减水剂3.05-3.3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了再生混凝土的原料配比,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膨润土的平均粒径为40-60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膨润土的平均粒径过小时,膨润土的吸水速率较快,容易导致膨润土膨胀过度,影响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当膨润土的平均粒径过大时,膨润土的吸水速率虽然较慢,但膨润土的原始粒径过大,也会影响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当膨润土的平均粒径为40-60μm时,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较好,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
优选的,所述改性液中还包括重量份为16-24份的钢渣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改性液浸泡再生粗颗粒时,钢渣粉与膨润土共同被再生粗颗粒的孔隙吸附。虽然钢渣粉的吸水性较差,但是钢渣粉能够提高孔隙内壁的粗糙度,当膨润土在孔隙内发生膨胀后,由于孔隙内壁的粗糙度提高,因此孔隙内壁与膨润土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少了膨润土从孔隙中脱落的可能,有助于提高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凝土中还包括重量份为80-100份的磁铁矿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拌合混凝土时,水泥的水化产物与磁铁矿粉中二氧化硅反应,使磁铁矿粉表面的二氧化硅转化为水化硅酸钙凝胶,增大了磁铁矿粉的粘附力。而钢渣中含有一部分铁单质颗粒,当磁铁矿粉粘附在再生粗骨料表面后,磁铁矿粉与钢渣中的铁单质颗粒之间相互吸引,从而提高了磁铁矿粉与再生粗骨料的结合度。在再生混凝土中添加磁铁矿粉后,再生粗骨料的表面积增大,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结合度加强,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凝土中还包括重量份为30-50份的钢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纤维一方面能够阻断裂缝在再生混凝土内部的生长路径,减少再生混凝土的结构缺陷;另一方面,钢纤维还能捕获游离的磁铁矿粉,磁铁矿粉能够加强钢纤维与水泥浆体的结合度。当再生混凝土中同时含钢纤维和磁铁矿粉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
优选的,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步骤(4)中,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与再生微粉混合的天然砂过少时,天然砂对再生微粉的研磨效果较差,再生微粉中的活性成分释放不足,不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与再生微粉混合的天然砂过多时,研磨过程中主要是天然砂与天然砂之间发生摩擦,同样导致再生微粉中的活性成分释放不足,不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时,再生微粉中的活性成分得到充分释放,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
优选的,对再生微粉与天然砂的混合物进行研磨时,还向混合物中喷洒PH为12.6-13.4的碱溶液,所述碱溶液的消耗量与再生微粉的重量之比为1:(32-3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碱溶液能够使再生微粉表面形成凝胶结构,凝胶结构能够与天然砂相结合,从而使得一部分再生微粉粘结在天然砂表面,增大了再生细骨料的粗糙度。在拌制再生混凝土时,再生细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结合度得到改善,从而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碱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配制的碱溶液制备的碱溶液均可增大再生细骨料的粗糙度。其中,氢氧化锂能够向再生细骨料表面引入锂离子,锂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硅酸锂凝胶,硅酸锂凝胶能够增大再生细骨料的粘结力,并且减少了水泥水化产物中的碱性成分对再生细骨料的侵蚀,从而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
①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得到废弃混凝土颗粒;
②使用4目标准筛对废弃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得到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
③将再生粗颗粒与改性液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静置6-8h后进行过滤,并筛选所得滤渣,直到滤渣的粒径为5-31.5mm,得到再生粗骨料,所述改性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润土30-50份,甘油70-90份,水70-90份;
④将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混合后进行研磨,对研磨所得物进行筛选,直到粒径为0.15-4.75mm,得到再生细骨料;
(2)拌制再生混凝土
①按重量份称取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将各原料共同混合后搅拌120-180s,得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
②在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条件下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养护,得到再生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以废弃混凝土和天然砂为主要原料制得了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然后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泥、粉煤灰、水和减水剂拌合得到了再生混凝土拌合物,最后经过养护得到了再生混凝土。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使用改性液对再生粗颗粒进行处理,改性液中的膨润土对再生粗颗粒的孔隙进行初步填充,得到了再生粗骨料。在拌制再生混凝土时,水泥浆体对再生粗骨料中的孔隙进行进一步填充,既减少了再生混凝土中的孔隙,又提高了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结合度,从而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且还改善了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2、本申请中优选钢渣粉作为改性液的组分之一,钢渣粉在再生粗颗粒的孔隙中能够增大孔隙内壁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膨润土发生流失的可能,提高了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本申请的方法,首先以废弃混凝土和天然砂为主要原料制得了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然后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泥、粉煤灰、水和减水剂拌合得到了再生混凝土拌合物,最后经过养护得到了再生混凝土,并且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碳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改性液的制备例
以下以制备例1为例说明。
本申请制备例中使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水取自生活用水,甘油选用济南智鼎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的工业级甘油,膨润土选用灵寿县太和矿产品加工厂生产的超细膨润土,钢渣粉选用灵寿县石航建材有限公司出售的高炉钢渣粉。
制备例1
本制备例的改性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将70kg甘油和70kg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2)向混合液中加入平均粒径为30μm的膨润土,搅拌均匀后得到改性液。
如表1,制备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液的原料配比不同。
表1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61
如表2,制备例6-9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膨润土的平均粒径不同。
表2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62
制备例10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液中还包括16kg钢渣粉,钢渣粉在制备改性液的步骤(2)中与膨润土共同加入混合液中。
如表3,制备例10-14的不同之处在于钢渣粉的用量不同。
表3
样本 制备例10 制备例11 制备例12 制备例13 制备例14
钢渣粉/kg 16 18 20 22 24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废弃混凝土选用上海乐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废弃C30混凝土,天然砂选用灵寿县振河矿产品加工厂提供的水洗河砂,硅酸盐水泥选用上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提供的P·O42.5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选用灵寿县盛运矿产品加工厂提供的一级粉煤灰,水选用生活用水,减水剂选用广西恒邕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MNF-14减水剂,磁铁矿粉选用灵寿县胜明矿产品加工厂提供的水处理用磁铁砂(粉碎至平均粒径为120μm),钢纤维选用河北德迈丝网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波纹钢纤维(长径比为55),氢氧化钠选用福州利坤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工业级氢氧化钠(纯度98.5%),氢氧化锂选用山东多聚化学有限公司提供的工业级氢氧化锂(纯度99%)。
实施例1-5
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再生混凝土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
①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然后筛去粒径大于31.5mm的部分,得到废弃混凝土颗粒;
②使用4目的标准筛对废弃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得到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
③将再生粗颗粒与制备例1的改性液按照1:2.4的重量比混合,静置7h后滤去混合物中的液体,并对所得滤渣进行筛选,直到筛分所得物的粒径符合《GB╱T14685-2011建设用碎石、卵石》规定的4.75-31.5mm粒径区间的连续级配,得到再生粗骨料;
④将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按照1:2.2的重量比混合后进行研磨,然后对研磨产物进行筛选,直到筛分所得物的粒径为0.15-4.75mm,且满足《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规定的II区中砂的颗粒级配,即得到再生细骨料;
(2)拌制再生混凝土
①将230kg硅酸盐水泥、60kg粉煤灰、600kg再生粗骨料、400kg再生细骨料、120kg水、2.9kg减水剂共同混合后搅拌150s,得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
②在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条件下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养护,得到再生混凝土。
如表4,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原料配比不同
表4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71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81
如表5,实施例3和实施例6-18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液的制备例不同。
表5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82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6的不同之处在于,再生混凝土中的原料还包括80kg磁铁矿粉,磁铁矿粉在拌制再生混凝土的步骤①中与再生细骨料共同混合。
如表6,实施例19-23的不同之处在于磁铁矿粉的用量不同。
表6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83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再生混凝土中的原料还包括30kg钢纤维,钢纤维在拌制再生混凝土的步骤①中与再生细骨料共同混合。
如表7,实施例24-28的不同之处在于钢纤维的用量不同。
表7
样本 实施例24 实施例25 实施例26 实施例27 实施例28
钢纤维/kg 30 35 40 45 50
如表8,实施例29-32与实施例26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步骤④中,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按照不同的重量比混合。
表8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91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步骤④中,在对再生微粉与天然砂的混合物进行研磨时,还向混合物中喷洒PH为13.2的碱溶液,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碱溶液的消耗量与再生微粉的重量之比为1:30。
如表9,实施例33-37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再生细骨料时碱溶液与再生微粉的重量比不同。
表9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092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5的不同之处在于,碱溶液为氢氧化锂溶液。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所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再生粗骨料由上海乐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废弃C30混凝土破碎后得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分布范围与实施例3的再生粗骨料相同;天然砂、粉煤灰、水泥、水以及减水剂的来源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将60kg质量浓度为5%的水玻璃、7kg硅烷偶联剂以及15kg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液;
(2)将再生粗骨料在改性液中浸泡2h,然后将700kg再生粗骨料、320kg天然砂、135kg粉煤灰、280kg水泥、190kg水以及4.55kg减水剂混合均匀后搅拌150s,得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
(3)在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条件下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养护,得到再生混凝土。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液的组分中不包括甘油。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重量相同、颗粒级配区间相同的天然砂代替再生细骨料。
性能检测试验方法
抗压强度测试:将各实施例、对比例中的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制作为150mm×150mm×150mm尺寸的立方体试件,并在20±2℃的温度条件下,保持养护室湿度在95%以上进行养护,养护到28天时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方法参照《JG/J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检测结果见表10。
表10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101
Figure BDA0003336836960000111
结合实施例1-5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1-5中测得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对比例1,说明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制备体系既减少了再生混凝土中的孔隙,又提高了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结合度,因此更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3和对比例2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3测得的抗压强度高于对比例2,说明在配制改性液时添加甘油后,甘油的与水之间形成了氢键,因此降低了膨润土的吸水速率,减少了膨润土的团聚,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3和实施例6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3测得的抗压强度高于对比例3,说明本申请的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均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同时使用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
结合实施例3、实施例6-9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在实施例3、实施例6-9中,实施例7测得的抗压强度较高,说明按照制备例3的配方体系配制的改性液更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7、实施例10-13并结合表10以看出,总重量10-12测得的抗压强度高于实施例7和实施例13,说明当膨润土的平均粒径为40-60μm时,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较好,因此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
结合实施例11、实施例14-18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14-18测得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实施例11,说明向改性液中添加钢渣粉后,再生粗颗粒的孔隙内壁与膨润土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少了膨润土从孔隙中脱落的可能,有助于提高膨润土对孔隙的填充效果,从而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16、实施例19-23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19-23测得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实施例16,说明添加磁铁矿粉后,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结合度加强,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21、实施例24-28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24-28测得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实施例21,说明在添加磁铁矿粉的基础上添加钢纤维后,除了能够减少再生混凝土的结构缺陷,还能够加强钢纤维与水泥浆体的结合度,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26、实施例29-32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29-31测得的抗压强度高于实施例26和实施例32,说明当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时,再生微粉中的活性成分得到充分释放,因此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
结合实施例30、实施例33-37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33-37测得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实施例30,说明在研磨再生微粉与天然砂的混合物时加入碱溶液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结合实施例35、实施例38并结合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38测得的抗压强度高于实施例35,说明当碱溶液为氢氧化锂时,锂离子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的硅酸锂凝胶增大了再生细骨料的粘结力,并且减少了水泥水化产物中的碱性成分对再生细骨料的侵蚀,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泥230-270份,粉煤灰60-80份,再生粗骨料600-800份,再生细骨料400-480份,水120-140份,减水剂2.9-3.5份,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得到废弃混凝土颗粒;
(2)使用4目标准筛对废弃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得到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
(3)将再生粗颗粒与改性液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静置6-8h后进行过滤,并筛选所得滤渣,直到滤渣的粒径为5-31.5mm,得到再生粗骨料,所述改性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润土30-50份,甘油70-90份,水70-90份;
(4)将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混合后进行研磨,对研磨所得物进行筛选,直到粒径为0.15-4.75mm,得到再生细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泥240-260份,粉煤灰65-75份,再生粗骨料650-750份,再生细骨料420-460份,水125-135份,减水剂3.05-3.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的平均粒径为4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中还包括重量份为16-24份的钢渣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中还包括重量份为80-100份的磁铁矿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中还包括重量份为30-50份的钢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步骤(4)中,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对再生微粉与天然砂的混合物进行研磨时,还向混合物中喷洒PH为12.6-13.4的碱溶液,所述碱溶液的消耗量与再生微粉的重量之比为1:(32-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
①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得到废弃混凝土颗粒;
②使用4目标准筛对废弃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得到再生粗颗粒和再生微粉;
③将再生粗颗粒与改性液按照1:(2.4-2.8)的重量比混合,静置6-8h后进行过滤,并筛选所得滤渣,直到滤渣的粒径为5-31.5mm,得到再生粗骨料,所述改性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润土30-50份,甘油70-90份,水70-90份;
④将再生微粉与天然砂混合后进行研磨,对研磨所得物进行筛选,直到粒径为0.15-4.75mm,得到再生细骨料;
(2)拌制再生混凝土
①按重量份称取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将各原料共同混合后搅拌120-180s,得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
②在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条件下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养护,得到再生混凝土。
CN202111303078.7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3929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3078.7A CN113929398A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3078.7A CN113929398A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9398A true CN113929398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8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3078.7A Withdrawn CN113929398A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939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5984A (zh) * 2022-05-12 2022-07-12 徐州市江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0307A (zh) * 2022-06-30 2022-11-15 山东大学 一种固废基低碳型高铁相-贝利特体系混凝土及其协同固废固碳方法
CN115572135A (zh) * 2022-11-02 2023-01-06 盱眙狼山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腐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7024083A (zh) * 2023-08-21 2023-11-10 丰宁满族自治县公路工程建设发展中心 一种高速公路高架桥桥墩护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5984A (zh) * 2022-05-12 2022-07-12 徐州市江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0307A (zh) * 2022-06-30 2022-11-15 山东大学 一种固废基低碳型高铁相-贝利特体系混凝土及其协同固废固碳方法
CN115572135A (zh) * 2022-11-02 2023-01-06 盱眙狼山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腐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7024083A (zh) * 2023-08-21 2023-11-10 丰宁满族自治县公路工程建设发展中心 一种高速公路高架桥桥墩护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7024083B (zh) * 2023-08-21 2024-04-30 丰宁满族自治县公路工程建设发展中心 一种高速公路高架桥桥墩护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9398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3368A (zh) 一种混凝土再生骨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968686B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方法及改性再生混凝土
CN107548949B (zh) 一种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度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2288B (zh)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混凝土
CN100357226C (zh) 利用陶瓷废料制备夹心型免烧陶粒的方法
CN114436601A (zh) 一种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3991A (zh) 轻质高强硅酸盐陶粒混凝土
CN114315185A (zh) 一种电石渣基碳化硬化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85219A (zh) 一种环保型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329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CN112010595A (zh) 一种高强半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12745080B (zh) 一种高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8923B (zh) 一种透水抗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4582B (zh) 一种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289A (zh) 一种绿色高强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2851220A (zh) 一种由工业生产废弃物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9531A (zh) 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0662A (zh) 一种掺改性沸石的混凝土
CN11332147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270A (zh) 一种盾构同步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61929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24643B (zh) 一种抗裂性优异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85054B (zh) 一种利用多源固废制备功能型透水材料的方法
CN114538874A (zh) 一种利用铜尾矿湿磨加热活化技术来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