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7372B -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7372B
CN113927372B CN202111121683.2A CN202111121683A CN113927372B CN 113927372 B CN113927372 B CN 113927372B CN 202111121683 A CN202111121683 A CN 202111121683A CN 113927372 B CN113927372 B CN 113927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processing
state recognition
thickness
par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16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7372A (zh
Inventor
郭本耀
段巨坤
周涛
胡颖晓
王建芳
刘中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16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7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7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7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7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7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G01B1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workpiece characteristics, e.g. contour, dimension, hard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G01B17/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vibrating st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本发明不仅能够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而且能够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从而保障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制造领域,有部分大型整体框类零件由于位于飞机的一级气动区,导致零件理论外形复杂,零件的协调准确度及精度要求高,为满足飞机机体的流线型外形设计,该处零件的正反面均为不规则曲面,且曲率变化大,制造难度高。综合考虑零件结构强度要求、几何结构及制造成本多方面因素,这部分零件多采用锻件毛坯,但锻件材料经过固溶-淬火处理后毛坯内部存在相当大的内应力,经过后续机加,内应力释放,极易引起零件加工尺寸不稳定。受零件结构影响,从毛坯到最后零件加工完成,该处零件的材料去除率高达99%以上,因零件材料去除率大,零件正反面材料去除量不对称,零件自身刚性差,机加铣切后必然存在着内应力和残余应力释放产生的变形。因此,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需对零件的加工过程状态进行验证,检查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并按实际验证结果及时调整加工参数,才能保证所加工出来的零件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目前,为验证不规则零件的加工状态,传统方法多采用检查零件工艺凸台与工装定位面之间的间隙值的方式粗略估算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受零件及工艺凸台几何结构及位置关系影响,部分位置的间隙值无法测量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2、工艺凸台与工装定位面之间的间隙值仅能反映此处工艺凸台的变形量,无法精确反映零件的变形量及变形趋势,若以此为依据调整加工参数,很可能会影响零件的正常加工,存在较大质量风险。
公开号为CN 111113793A,公开日为2020年05月0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非标准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非标准件的形态和参数,制作对应的压机模具,确认模具不存在瑕疵,将模具装配在压机上;
步骤2:此时对注塑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80℃~200℃,加热完成后开始注塑,注塑压力为10~50kg,冷却定性后取出,得胚体;
步骤3:将第一个制作后的胚体送检,检查时,通过非标准件夹具将胚体进行固定,先将胚体防止在两个非标准件夹具之间,此时调节两个非标准件夹具让非标准件夹具内的限位条由于胚体的形状进行不规则的伸缩,让限位条完全契合胚体的轮廓,此时按压指压块,随着指压块的按压与锁紧套随着限位转轴的转动翘起,由于调节板的上端与锁紧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因此调节板也随之向上移动,在将限位钉穿过限位钉孔,从而将锁紧套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也锁定了调节板的位置,由于调节板与锁紧板固定连接,因此两边限位条的按压让锁紧板向上移动,锁紧板上端的锁紧板齿与限位条下端的限位条齿相啮合,从而对限位条的位置进行了锁定,此时再通过非标准件夹具对胚体进行夹紧便增加了整体夹持的稳定性,对胚体的尺寸和是否存在注塑气孔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进行批量生产,如果检测尺寸不合格时,再对模具和模具是否安装存在偏差进行检查并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再进行注塑;
步骤4:对胚体进行抽样检查,胚体外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油污、锋棱、裂纹、毛刺、附着物,胚体表面的粗糙度应符合相应的产品要求;
步骤5:对检查后的胚体进行超声波抛光;
步骤6:进行清洗,脱水和烘干;
步骤7:对工件进行打包,编号入库。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非标准件的加工工艺,解决了非标准件加工时,由于工件不规则的形态导致工件难以稳固固定,加大了检查和检测时的误差,同时夹持时容易造成掉落的情况。但是,无法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更不能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从而无法保障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够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而且能够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从而保障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的面积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与零件状态识别面之间的三维区域。
所述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具体是指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小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框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理论-T 式1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大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光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T理论 式2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等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加工状态与理论一致,零件未发生变形。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对应区域的零件光面轮廓面法线方向与加工机床的主轴之间的夹角θ≤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较现有技术而言,不仅能够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而且能够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从而保障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2、本发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及零件状态识别面均在零件进行粗、精加工时形成,不用增加额外工序,对零件加工效率不会产生影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3、本发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精度高,速度快,不仅能快速验证零件变形情况,其结果还能为零件整个加工系统的状态分析提供参考。
4、本发明,不仅能定性识别零件加工过程的变形趋势,还能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为零件后续加工中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较现有技术而言,不仅能够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而且能够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从而保障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及零件状态识别面均在零件进行粗、精加工时形成,不用增加额外工序,对零件加工效率不会产生影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的面积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的面积相等。
实施例6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的面积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与零件状态识别面之间的三维区域。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对零件变形情况进行验证,精度高,速度快,不仅能快速验证零件变形情况,其结果还能为零件整个加工系统的状态分析提供参考。
实施例7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的面积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与零件状态识别面之间的三维区域。
所述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具体是指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小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框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理论-T 式1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大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光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T理论 式2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等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加工状态与理论一致,零件未发生变形。
实施例8
参见图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的面积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与零件状态识别面之间的三维区域。
所述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具体是指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小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框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理论-T 式1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大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光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T理论 式2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等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加工状态与理论一致,零件未发生变形。
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对应区域的零件光面轮廓面法线方向与加工机床的主轴之间的夹角θ≤15°。
不仅能定性识别零件加工过程的变形趋势,还能定量验证零件实际变形量的大小,为零件后续加工中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Claims (7)

1.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第一面,并在零件第一面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然后将零件翻面,在加工零件第二面之前,先在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所对应的零件第二面的位置加工出零件状态识别面,形成零件状态识别区,最后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并与理论厚度T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所述分析得出零件变形趋势及变形量具体是指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小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框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 T理论- T 式1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大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表现为向光面翘曲变形,其差值Δ为零件实际变形量;
Δ=T- T理论 式2
若零件状态识别区厚度T等于理论厚度T理论,则表明零件光面粗加工后实际加工状态与理论一致,零件未发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为多个,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设置在零件的轮廓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在加工零件第一面时加工,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垂直于加工机床的主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状态识别面的面积与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的面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为零件状态识别基准面与零件状态识别面之间的三维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状态识别区对应区域的零件光面轮廓面法线方向与加工机床的主轴之间的夹角θ≤15°。
CN202111121683.2A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Active CN113927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1683.2A CN113927372B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1683.2A CN113927372B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7372A CN113927372A (zh) 2022-01-14
CN113927372B true CN113927372B (zh) 2023-01-10

Family

ID=7927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1683.2A Active CN113927372B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737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672A (zh) * 2012-10-18 2013-01-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中间状态在线检测方法
CN102880114A (zh) * 2012-10-18 2013-01-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在线自适应刀轨补偿方法
CN103769953A (zh) * 2013-12-19 2014-05-07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加工弧形件的变形补偿方法
CN104289748A (zh) * 2014-08-22 2015-01-21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薄壁蒙皮自适应等壁厚铣削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1598B1 (fr) * 2011-02-14 2013-03-08 Total Sa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e la tenue mecanique d'un ouvra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672A (zh) * 2012-10-18 2013-01-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中间状态在线检测方法
CN102880114A (zh) * 2012-10-18 2013-01-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在线自适应刀轨补偿方法
CN103769953A (zh) * 2013-12-19 2014-05-07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加工弧形件的变形补偿方法
CN104289748A (zh) * 2014-08-22 2015-01-21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薄壁蒙皮自适应等壁厚铣削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7372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3124B (zh) 大型铸造钛合金菱形舱段壳体加工方法
CN106239071B (zh) 一种模具加工方法
CN107607026B (zh) 用于汽轮机叶片型面轮廓测量的分离型样板
CN111266803B (zh) 一种薄壁异型金属铸件的加工方法
CN102319989B (zh) 一种飞机水平尾翼梁缘条的制造方法
CN105773085B (zh) 一种扭曲叶片类工件的数控加工方法
CN103831579A (zh) 一种非圆截面复杂铸件的加工方法
CN110936108A (zh) 一种薄壁环形机匣类零件提高装配精度的加工方法
CN113927372B (zh)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变形验证方法
CN110802379B (zh) 一种直升机尾减速器钛合金内侧压板的加工方法
CN110605544B (zh) 一种喷嘴环叶片的加工方法
CN114713661B (zh) 一种参照工件回弹参数对冲压模具进行修模的方法
CN207788442U (zh) 一种汽车前轴六面铣粗加工半成品质量控制检具
CN113953772A (zh) 一种用于铸造锥体环块异形安装边的加工方法
CN210523854U (zh) 一种辊臂镗加工工装
CN113369831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工艺
CN113231793B (zh) 一种内腔腹板加工方法
CN115840418B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检测方法
CN113500358B (zh) 一种锥形体精密加工方法
CN115488581A (zh) 一种双曲度长桁精确制造方法
CN116160199A (zh) 一种内壁带有减重孔的蒙皮板件加工方法
CN110614389B (zh) 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十字头轴承盖镗孔加工方法
CN213945034U (zh) 深“u型”大曲率零件边缘铣切与检验共用装备
CN116922008A (zh) 一种“船”形铝合金集线盒的制造方法
CN114963941A (zh) 一种翼子板零件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