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5702A -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5702A
CN113915702A CN202111126250.6A CN202111126250A CN113915702A CN 113915702 A CN113915702 A CN 113915702A CN 202111126250 A CN202111126250 A CN 202111126250A CN 113915702 A CN113915702 A CN 113915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ication
humidifying
water leve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62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5702B (zh
Inventor
黄毅挺
岑嘉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62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5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5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5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加湿装置包括:加湿部,用于提高空气湿度;供水部,用于为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加湿部中的实际加湿水位;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供水部中的实际加水水位;控制部,用于控制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其中,该方法包括:加水阶段,向供水部及加湿部提供液体的阶段;加湿阶段,提高加湿装置内的空气湿度的阶段;控制部根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控制部根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本公开的方法可使加湿装置的效率维持高效状态,抑制部件因频繁的开关而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加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带有加湿功能的送风装置,通过将水雾化为微小粒子,或将水蒸发为汽态,再通过扇叶等送风单元,将带有水分的空气吹出,以提高目标空间的空气湿度。目前常见的带有加湿功能的送风装置一般包括用于储存加湿用水的水箱、用于使水雾化或蒸发的水破碎部、用于使含有水分的空气向送风装置外吹出的送风风路,水箱设于送风风路中。
现有技术中,带有加湿功能的送风装置在进行加水以及雾化过程中,不进行区分控制。例如,在进行雾化过程也会进行加水操作,在进行加水过程中电存在雾化操作,加水和雾化导致液面高度不断变化,由此造成加湿效率不稳定,以及水泵或电磁阀频繁打开和关闭导致的水泵或电磁阀寿命减少,甚至损坏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加湿效率维持稳定高效的、同时能够抑制加湿部件寿命减少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能够使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维持稳定高效的状态,同时能够抑制加湿装置的部件因频繁的打开或关闭而导致损坏的问题的出现。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部,用于提高空气湿度;供水部,用于为所述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加湿部中的实际加湿水位;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供水部中的实际加水水位;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加水阶段,向所述供水部及所述加湿部提供液体的阶段;加湿阶段,提高所述加湿装置内的空气湿度的阶段;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水阶段;以及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湿阶段。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加湿水位,指确定所述加湿部中的液体的液面达到的设定高度;确定满水水位,指确定所述供水部中的液体的液面达到的设定高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湿阶段包括: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处于所述加湿水位,并且所述实际加水水位处于所述满水水位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湿阶段。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液体进入所述供水部;供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水部中的液体进入所述加湿部;通气单元,用于使所述加湿部或加湿装置外部与所述供水部进行气态连通;所述通气单元的靠近所述加湿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加湿水位的上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水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实际加水水位低于所述满水水位时,控制所述加水开关单元打开;当所述实际加水水位到达所述满水水位时,控制所述加水开关单元关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水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低于所述加湿水位时,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打开;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到达所述加湿水位时,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关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处于所述加湿水位,并且所述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之前,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打开。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加水阶段,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加水开关单元打开时,并且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处于所述加湿水位,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关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时,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打开。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湿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加湿部开始加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湿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小于所述加湿水位,控制所述加湿部关闭。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又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加湿指令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执行S2;
S2:判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3,否则,执行S4;
S3: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及加水开关单元打开,返回S2;
S4: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5;
S5:判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是否小于满水水位HM,如果是,执行S6,否则,执行S7;
S6:控制加水开关单元打开,返回S5;
S7: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8;
S8: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执行S9;
S9:进入加湿阶段,执行S10;
S10:控制加湿单元开启,执行S11;
S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2,否则,返回S11;
S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将液体排出所述加湿部,执行S14;
S14,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所述S1,否则,结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S1,否则,结束。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加湿指令后,进入加水阶段,同步执行S2-1、S2-2;
S2-1:判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3,否则,执行S4;
S2-2:判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是否小于满水水位HM,如果是,执行S5,否则,执行S6;
S3: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返回S2-1;
S4: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7;
S5: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开启,返回S2-2;
S6: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7;
S7:当供水开关单元与加水开关单元均关闭时,执行S8,否则,返回S2-1、S2-2;
S8: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执行S9;
S9:进入加湿阶段,执行S10;
S10:控制加湿单元开启,执行S11;;
S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2,否则,返回S11;
S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将液体排出所述加湿部,执行S14;
S14: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S1,否则,结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S1,否则,结束。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包括:与所述加湿装置的外部的空气连通、用于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部;用于为所述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的供水部;用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的控制部;设于所述加湿部中、用于检测所述加湿部中的实际加湿水位的加湿水位检测单元;设于所述供水部中、用于检测所述供水部中的实际加水水位的供水水位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部还包括:通气单元,用于使所述加湿部或加湿装置外部与所述供水部进行气态连通;加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液体进入所述供水部;所述加湿部还包括:供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水部中的液体进入所述加湿部;其中,所述通气单元的靠近所述加湿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上方;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所述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和所述加水开关单元的运行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与所述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水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或/和所述实际加水水位是否到达设定高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还包括:信息储存单元,用于储存预设信息;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加湿水位信息,配置为所述加湿部中、使所述加湿单元维持正常加湿功能的最低水位;满水水位信息,配置为所述供水部中的最高水位;所述水位判断单元配置为比较所述实际加湿水位与所述加湿水位信息,或/和比较所述实际加水水位与所述满水水位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使控制部根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或加湿阶段,能够使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维持稳定高效的状态,同时能够抑制加湿装置的部件因频繁的打开或关闭而导致损坏的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沿图1中A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沿图1中的B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供水部与加湿部的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加湿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又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在停止加湿后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在停止加湿后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加湿装置20、加湿部210、加湿进水口211、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加湿水盘213、加湿单元214、供水部220、储水单元300、储水单元排水口310、供水开关单元320、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输水单元340、储水单元进水口350、储水单元通气口360、加水开关单元370、通气单元400、第一通气孔410、第二通气孔420、侧面2131、底面2132、开口2133、液体排出口2134、控制部700、接收单元701、水位判断单元702、信息储存单元7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其加湿装置为用于对目标空间的空气湿度进行调节的装置,主要用于提高目标空间的空气湿度。目标空间,是指用户利用本加湿装置希望调节其空气湿度的空间,即加湿装置外部的空间。目标空间可以指室外空间,也可以为室内空间。为便于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均指室内空间。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加湿装置通过使水等液体微粒化或汽化,以提高目标空间的空气湿度。
例如,加湿装置利用液体以提高空气湿度,该液体可以为水、含有某种特定物质的液体等。本实施例中,液体指水、或含有可消毒成分的液体。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加湿装置可以设于送风装置中,与送风装置为一体,使送风装置带有加湿功能。也可以与送风装置连接,例如,设于送风装置的上游或下游,使送风装置的风路经过加湿装置。
送风装置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接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送风风路,加湿装置设于送风风路中。加湿装置设于送风风路中,即指加湿装置位于进风口的下游侧、出风口的上游侧。空气流经加湿装置之后,再流向出风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针对加湿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沿图1中A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沿图1中的B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供水部与加湿部的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加湿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部的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湿装置20包括:加湿部210、供水部220以及控制部700。
加湿部210用于提高目标空间的空气湿度,加湿部210包括加湿水盘213、加湿单元214、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
如图5所示,加湿水盘213呈中空箱状,用于储存加湿用的液体。加湿水盘213包括侧面2131、底面2132以及开口2133。四个侧面2131与底面2132共同围绕形成加湿水盘213,具体地,侧面2131的底部与底面2132连接。其中,在侧面2131的与底面2132相对的一侧共同围绕形成开口2133,用于供空气流通。即,加湿水盘213为顶面具有开口的中空六面箱状。加湿水盘213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排出加湿水盘213中的液体的液体排出口21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开口2133由四个侧面2131共同围成。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例中,开口也可以是设置在与底面相对的顶面的部分区域,开口的面积小于顶面面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加湿水盘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可以设置成圆柱形、椭圆柱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图形形状,例如,加湿水盘电可以由两个相互连通的、且与加湿装置的外部空气连通的水盘构成。此处的相互连通,指液体能够相互流通,并根据连通器原理,使两个水盘间的液面保持一致高度。加湿水盘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储存加湿用液体的需求。
如图1所示,加湿单元214设于加湿水盘213的上方,用于将加湿水盘213中储存的液体雾化或汽化,使其混合到流经加湿单元214的空气中。本实施例中,加湿单元214为通过施转的方式,利用离心力使液体微细化以达到雾化的转盘式雾化结构,其一部分经由加湿水盘213顶面的开口伸入加湿水盘的内侧。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加湿单元也可以为压力雾化、气体雾化、声波雾化等雾化方式,或通过加热等使液体汽化等蒸发方式的结构。
如图3所示,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设于加湿水盘213中,用于检测加湿水盘213中的液面高度,即检测加湿水盘中的水位。本实施例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为一个浮子式水位感应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只要能够检测到加湿水盘中的液面高度,使用其他水位检测方法也可以,例如,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等。
加湿部210还包括加湿进水口211。
加湿进水口211设于加湿水盘213上,为供液体注入加湿水盘的开口。加湿进水口211设置在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的下方。即加湿进水口211的上端与加湿水盘底面2132之间的距离小于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与加湿水盘底面2132之间的距离,并且加湿进水口211在加湿水盘底面的投影可以与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在加湿水盘底面的投影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供水部220用于为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包括储水单元300、供水开关单元320、输水单元340、加水开关单元370、通气单元400以及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
储水单元300呈中空箱状,包括储水单元排水口310、储水单元通气口360。本实施例中,储水单元为六面箱体,在安装状态下,储水单元300包括位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的底面、位于底面的上方的顶面,以及连接底面与顶面的侧面。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例中,储水单元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规则形状,例如圆柱形,或者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储水单元排水口310设于储水单元300下部,用于供液体排出储水单元300。在本实施例中,储水单元下部是指相对于储水单元300的箱体在重力方向上的中线,储水单元排水口310处于中线的下方。例如,储水单元排水口310设于储水单元的底面上。或者,储水单元排水口设于储水单元的侧壁的靠近底面的位置,或者,储水单元排水口设于储水单元的侧壁和底面连接处等。
储水单元通气口360设于储水单元的上侧,用于供空气进入储水单元300内。在本公开的实施中,储水单元通气口360设置在储水单元300的侧壁上的靠近顶面的位置。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例中,储水单元通气口可以设置在储水单元的顶面上。
输水单元340,连接储水单元排水口310与加湿进水口211。本实施例中,输水单元340为连接储水单元排水口310与加湿进水口211的中空管,储水单元300中的液体经由输水单元340流入加湿水盘213中。
供水开关单元320用于控制储水单元排水口310与加湿进水口211的通断状态。当供水开关单元320关闭时,储水单元排水口310与加湿进水口211之间不连通,即储水单元300中的液体无法流入加湿水盘213中。当供水开关单元320开启时,储水单元排水口310与加湿进水口211之间连通,即液体能够从储水单元300流入加湿水盘213中。本实施例中,供水开关单元320设于输水单元340上,储水单元300中的液体依次通过储水单元排水口310、输水单元340、供水开关单元320、加湿进水口211后,流入加湿水盘213中。
储水单元300还包括储水单元进水口350。
储水单元进水口350设于储水单元300上部,为用于供液体进入储水单元300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储水单元进水口350设于储水单元300上部是指储水单元进水口350在储水单元300的中位线的靠上的位置,可以是设置在储水单元的侧壁的靠近顶部的位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储水单元300的顶部。
加水开关单元370设于储水单元300上,用于控制加湿装置外部的液体进入供水部220,即用于控制液体进入储水单元300。本实施例中,加水开关单元370与储水单元进水口350连接,控制液体通过储水单元进水口350流入储水单元300内。当加水开关单元370打开时,液体经过储水单元进水口350流入储水单元300;当加水开关单元370关闭时,液体不流入储水单元300。本实施例中,加水开关单元370包括用于供水的水泵(未示出)、控制储水单元进水口通断的电磁阀(未示出)。同样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加水开关单元也可以仅仅为控制储水单元进水口通断的阀门等。
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用于检测储水单元300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即检测储水单元300中的水位。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设于储水单元300中,控制部700根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的检测结果,控制加水开关单元370的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为一个浮子式水位感应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只要能够检测到加湿水盘中的液面高度,使用其他水位检测方法也可以,例如,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等。
通气单元400用于连通供水部220与加湿部210,具体地,通气单元400用于连通储水单元300与加湿水盘213,使储水单元300与加湿水盘213内部的空气连通。通气单元400包括第一通气孔410与第二通气孔420。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通气单元用于连通储水单元与加湿装置外部的空气,例如,加湿水盘与加湿装置外部的空气连通,则通气单元在连通储水单元与加湿水盘时直接将储水单元与外部空气连通。
第一通气孔410设于通气单元400上、为与储水单元300连通的一端开口。第二通气孔420设于通气单元400上,为与加湿水盘213内部连通的一端开口。
当第一通气孔410及第二通气孔420均不被密封时,加湿水盘213与储水单元300中的空气能够相互连通。加湿水盘213中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通气孔420、第一通气孔410进入储水单元300内。
所述第一通气孔410位于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的上方,具体地,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设于第一通气孔410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的位置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第一通气孔410的位置所在的水平面,可以防止储水单元300中的液体从通气单元400流入加湿水盘213。
加湿装置20还包括控制部700,控制部700与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以及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通信连接。
控制部700,用于控制加湿装置20的运行状态。例如,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或者控制加湿装置从加水阶段进入加湿阶段等。如图6所示,控制部700包括接收单元701、水位判断单元702。
接收单元701,即用于接收加湿水位检测单元212与供水水位检测单元330的检测结果。
水位判断单元702,即用于根据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检测结果,判断实际加湿水位或实际加水水位是否达到要求的预设高度。
以下结合图7至图11对本公开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公开又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9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在停止加湿后的流程图。图11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在停止加湿后的流程图。
本公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加水阶段与加湿阶段。
加水阶段,即加湿装置的运行中,控制部控制向供水部及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的运行阶段。
加湿阶段,即加湿装置运行中,控制部控制加湿部提高流经加湿部的空气湿度的运行阶段。
本公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实际加湿水位、检测实际加水水位、确定加湿水位以及确定满水水位。
实际加湿水位,是指加湿水盘中所积蓄的液体的实时水位。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按一定时间间隔,检测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即检测实际加湿水位。
实际加水水位,是指储水单元中所积蓄的液体的实时水位。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按一定时间间隔,检测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即检测实际加水水位。
加湿水位,是指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液面达到的设定高度,具体地,指加湿水盘中的液体能够维持加湿部运行正常的加湿功能时,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本实施例中,加湿水位高于加湿单元的下端,使加湿单元的下端部分浸没在液体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设于加湿水位所在的高度。
满水水位,是指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液面达到的设定高度,具体地,指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最高水位。满水水位位于第一通气孔(或储水单元通气口)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设于满水水位所在的高度。
加湿水位与满水水位为预设的水位数据。例如,加湿水位具有第一设定高度,满水水位具有第二设定高度。其中第一设定高度和第二设定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整。
以下针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当控制部控制加湿装置开始运行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
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及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检测得到实际加湿水位H1,实际加水水位H2,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部。
本实施例中,当加湿水盘中的水位未到达设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高度时,即未到达加湿水位时,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实际加湿水位H1为0,结果为假;当加湿水盘中的水位到达设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高度时,即到达加湿水位时,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实际加湿水位H1为1,结果为真。
同样的,当储水单元中的水位未到达设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高度时,即未到达满水水位时,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实际加水水位H2为0,结果为假;当储水单元中的水位到达设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高度时,即到达满水水位时,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实际加水水位H2为1,结果为真。
控制部根据实际加湿水位H1、实际加水水位H2的结果,控制加湿装置的运转状态。具体地,控制部根据实际加湿水位H1、实际加水水位H2的结果,控制加湿部、供水部的运行,即控制加湿单元、供水开关单元、以及加水开关单元的运行。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控制供水开关单元的运行,是指控制供水开关单元的打开和关闭。当控制部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时,将使供水开关单元的状态切换为开启。切换为开启指,当供水开关单元当前的状态为开启时,将继续维持处于开启状态;当供水开关单元当前的状态为关闭时,将切换为开启状态。同理,切换为关闭指,当供水开关单元当前的状态为关闭时,将继续维持其处于关闭状态;当供水开关单元当前的状态为开启时,将切换为关闭状态。
同样的,控制加水开关单元的运行,是指控制加水开关单元的打开和关闭。当控制部控制加水开关单元时,如果加水开关单元当前的状态与控制部的控制命令相同,即维持其状态,否则,即切换其为控制部要求的状态。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7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控制方法的流程包括操作S801至操作S805。
在操作S801中,控制加湿装置开始运行,进入加水阶段。
在操作S802中,检测实际加湿水位H1。
在操作S803中,检测实际加水水位H2。
在操作S804中,根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湿装置是否进入加湿阶段。例如,在实际加湿水位H1不小于加湿水位HJ,同时实际加水水位H2不小于满水水位HM时,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否则控制加湿装置不进入加湿阶段。
在操作S805中,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检测加湿部中实际加湿水位,具体地,检测加湿水盘中的水位。
当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为0,则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并控制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继续检测。此时,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将经由储水单元排水口、输水单元、供水开关单元、加湿水盘进水口流入加湿水盘中。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上升,直至加湿水位的高度。也就是说,加湿水盘中的液体将到达设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高度。此时,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将为1,则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由此,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将不再流入加湿水盘中,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处于加湿水位。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检测供水部中的实际加水水位,具体地,检测储水单元中的水位。
当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实际加水水位H2的检测结果为0,则控制加水开关单元打开,并控制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继续检测。此时,液体将从加水开关单元经由储水单元进水口注入储水单元。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液面将慢慢升高,直至到达设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高度,即到达满水水位。此时,实际加水水位H2的检测结果将为1,控制部将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液体将不再注入储水单元中。由此,能够防止储水单元中的液体水位过高,而从通气单元流入加湿水盘中,使加湿水盘中的水位升高。同样的,也能够防止储水单元中的液体溢出,导致加湿装置中的其他部件受损。
当实际加湿水位到达加湿水位,供水开关单元关闭,且实际加水水位到达满水水位时,加水开关单元将关闭。然后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此时,控制部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检测实际加湿水位H1以及检测实际加水水位H2的顺序可以有先后顺序,也可以是同步进行。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先检测实际加湿水位H1,并在实际加湿水位H1不小于加湿水位HJ后,检测实际加水水位H2,并在实际加水水位H2不小于满水水位HM时,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又例如,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实际加湿水位H1以及检测实际加水水位H2同步进行,并在实际加湿水位H1不小于加湿水位HJ,并且实际加水水位H2不小于满水水位HM时,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将检测加湿水盘中的实际加湿水位H1。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之前,控制供水单元打开。由上文所述,根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和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和加水开关单元关闭,并准备进入加湿阶段,在此时,控制供水单元打开,以使储水单元中的液体能够流入加湿水盘。具体地,在此过程中,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的时机是:当加水单元关闭时,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然后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进入加湿阶段后,控制加湿部开始加湿。
在加湿阶段中,当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到达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即到达加湿水位时,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为1。控制部控制供水开关单元维持开启状态,并控制加湿单元开启,进行加湿。加湿单元的加湿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旋转雾化加湿,也可以是其他的加湿方式,例如,超声波雾化加湿。
由于供水开关单元开启,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一部分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加湿水盘中,使加湿水盘中的水位升高,甚至超过加湿水位的高度。
此时,由于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到达甚至可能超过加湿水位的高度,通气单元的第二通气孔与储水单元排水口在液体的作用下被密封,同时,加水开关单元也处于关闭的状态。储水单元与加湿水盘之间无法空气连通,处于密封的状态。由于加湿水盘与加湿装置的外部空气连通,因此,加湿水盘中的气压大于储水单元中的气压。此时,即使供水开关单元处于开启的状态,储水单元中的液体也不会流入加湿水盘中。由此,能够使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维持在一定的高度。
加湿功能运行时,加湿单元将加湿水盘中的液体雾化,并经由流经加湿水盘的风路吹出,由此对目标空间进行加湿。在此过程中,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下降。
当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通气单元中的第二通气孔将与加湿水盘连通。由于加湿水盘中的气压较大,加湿水盘中的空气将在气压作用下,通过第二通气孔进入储水单元内,使储水单元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加湿水盘中的气压相同。由此,由于连通器原理,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由输水单元流入加湿水盘内,从而补充加湿水位盘中的液体。直至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升高。此时,通气单元的第二通气孔再次被密封,储水单元恢复密封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第二通气孔位于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上方,因此,当加湿水盘中的水位下降至第二通气孔与加湿水位检测单元之间时,第二通气孔将被开启,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将补充至加湿水盘中,使加湿水盘中的水位再次上升。由此,在加湿过程中,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将维持在1。
由此,在加湿过程中,能够使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维持在设定的高度。使加湿水盘中的液体在较小的幅度内变化,加湿单元与加湿水盘之前的距离不发生变化,保证加湿单元的工作效率稳定。
储水单元中的液体通过输水单元注入加湿水盘中,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水位将慢慢下降。当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减少,直至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下降至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下方时,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为0,即实际加湿水位H1低于加湿水位HJ。
此时,控制部控制加湿单元停止运转。由此,防止加湿水盘中水位过低,导致加湿单元空转从而致使马达损坏等。
当加湿水盘中的实际加湿水位低于加湿水位时,控制部将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例如,通过信息显示的方式向用户进行显示等,以提醒用户是否继续进行加湿功能。
如果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则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否则,控制加湿装置停止运行,或运行其他功能。
本实施例中,当加湿水盘中的实际加湿水位低于加湿水位时,控制部将根据用户的选择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当用户选择继续运行,则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否则,控制加湿装置停止运行。同样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部也可以根据程序的自动选择判断,例如根据湿度感应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当目标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已达到最佳湿度,或者已达到用户要求的湿度,则判断为不需要继续加湿。当目标空间内的空气湿度未达到最佳湿度,或者未达到用户要求的湿度时,则判断为需要继续加湿,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本实施例中,实际加湿水位H1与实际加水水位H2的检测结果表现为0与1。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例中,只要能够向控制部传输信号,以实现控制的目的,也能够使用其他信号表达方式。
【第二实施例】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及控制方法均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901至步骤S912。
步骤S901:接收加湿指令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执行S902;
步骤S902:判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903,否则,执行S904;
步骤S903: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及加水开关单元打开,返回S902;
步骤S904: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905;
步骤S905:判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是否小于满水水位HM,如果是,执行S906,否则,执行S907;
步骤S906:控制加水开关单元打开,返回S905;
步骤S907: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908;
步骤S908: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执行S909;
步骤S909:进入加湿阶段,执行S910;
步骤S910:控制加湿单元开启,执行S911;
步骤S9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912,否则,返回S911;
步骤S9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实际加湿水位H1与加湿水位HJ的关系,并根据该关系对供水开关单元和加水开关单元进行控制。接下来在实际加湿水位H1不小于加湿水位HJ的情况下关闭供水开关单元。然后根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实际加水水位H2与满水水位HM的关系,并根据该关系对加水开关单元进行控制。
【第三实施例】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及控制方法均不再赘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1至步骤S1012。
S1001:接收加湿指令后,进入加水阶段,同步执行S1002-1、S1002-2;
S1002-1:判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003,否则,执行S1004;
S1002-2:判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是否小于满水水位HM,如果是,执行S1005,否则,执行S1006;
S1003: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返回S1002-1;
S1004: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1007;
S1005: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开启,返回S1002-2;
S1006: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1007;
S1007:当供水开关单元与加水开关单元均关闭时,执行S1008,否则,返回S1002-1、S1002-2;
S1008: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执行S1009;
S1009:进入加湿阶段,执行S1010;
S1010:控制加湿单元开启,执行S1011;;
S10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012,否则,返回S1011;
S10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实际加湿水位H1与加湿水位HJ的关系以及根据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实际加水水位H2与满水水位HM的关系是同步进行的,不区分先后顺序。并且在实际加湿水位H1不小于加湿水位HJ并且实际加水水位H2不小于满水水位HM的情况下(即供水开关单元及加水开关单元均关闭的状态),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第四实施例】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及控制方法均不再赘述。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在加湿单元开启之前的步骤与前述的实施例中相同,在步骤S1110:加湿单元开启之后的步骤包括:
S11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112,否则,返回S1111;
S11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执行S1113;
S1113:是否继续加湿;若是,返回开始的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的步骤,若否,执行S1114。
S1114: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在加湿部的加湿水盘的水位降低到一定位置后,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并在停止加湿后可以根据用户选择或者设定条件进行选择是否继续加湿,实现加湿装置的灵活控制。
【第五实施例】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及控制方法均不赘述。
当控制部控制加湿装置开始运行时,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
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及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检测得到实际加湿水位H1、实际加水水位H2,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部。
本实施例中,当加湿装置处于加水阶段,控制部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开启是指即当供水开关单元为开启时,控制部维持供水开关单元开启状态;当供水开关单元为关闭时,控制部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
本实施例中,当加湿装置处于加水阶段时,供水开关单元已经为开启状态。具体地,供水开关单元为常开水阀。常开水阀是指在不通电时,供水开关单元为开启的状态,通电后,供水开关单元为关闭状态。同理,加湿装置也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在进入加水阶段时就保持开启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加湿装置处于加水阶段,控制部接收到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
当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为0时,控制部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开启。此时,液体将通过加水开关单元进入储水单元。由于供水开关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流入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将进一步通过输水单元流入加湿水盘中。加湿水盘中的液体的水位慢慢上升,直至到达加湿水位,实际加湿水位H1的检测结果为1。
此时,当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的检测结果为0时,控制部将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加水开关单元开启。
由于供水开关单元关闭,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将不再流入加湿水盘。由此,加湿水盘中的液体将保持一定水位。同时,由于加水开关单元维持开启,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水位也将慢慢上升。
当储水单元中的液体的水位上升至满水水位时,加水开关单元所检测到的实际加水水位H2的检测结果为1,控制部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供水开关单元关闭,并控制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当加湿装置处于加水阶段时,由于供水开关单元处于常开状态,在加湿水盘的水位到达加湿水位之前,加湿装置都无需为供水开关单元供电,能够节约能源。
同时,由于供水开关单元处于常开状态,液体将先补充到加湿水盘中直至到达加湿水位,再补充至储水单元中。相较于先注满储水单元后,再打开供水开关单元,使储水单元中的液体再流入加湿水盘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加水开关单元开关的时间间隔更长,能够抑制加水开关单元频繁开关,延长其寿命。
【第六实施例】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及控制方式将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排水步骤。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在加湿单元开启之前的步骤与前述的实施例中相同,在步骤S1210:加湿单元开启之后的步骤包括:
S12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212,否则,返回S1211;
S12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执行S1213;
S1213:将液体排出加湿部,执行S1214;
S1214:是否继续加湿;若是,返回开始的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的步骤,若否,执行S1215。
S1215: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当加湿装置处于加湿阶段,且实际加湿水位H1低于加湿水位HJ时,控制部控制加湿单元停止运转,并控制加湿装置将加湿水盘中的液体排出加湿装置。具体地,例如,从加湿水盘底部的液体排出口排出液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防止因加湿水盘中残留液体而导致细菌滋生,并在下一次加湿时,可有效防止将被污染的液体雾化送入目标空间。
本实施例中,排水步骤设于加湿单元停止运转后,同理,也能够设于加湿装置停止加湿程序、或再次启动加湿程序之前,以确保为用户提供洁净的空气。
本实施例中,加湿水盘的排出液体的通道可以是设于加湿水盘底面的、供液体排出加湿水盘的液体排出口。由于加湿水位部分浸没加湿单元的下端。因此,加湿单元运转时,加湿水盘中的液体在离心力及液体排出口对其的作用力下,液体达到受力平衡,从而不会从液体排出口被排出。由此,能够防止在加湿过程中,液体被排出。当加湿单元停止运转时,液体将在重力作用下,经由液体排出口被排出。
由此,即使不设置电磁阀等排水部件,也能够控制液体排出口的开关,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同时,节约能源。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加水阶段与加湿阶段为便于理解设置,并非控制程序中具体的区分。同理,只要流程一致,也能够实现本公开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加湿部,用于提高空气湿度;
供水部,用于为所述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
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加湿部中的实际加湿水位;
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供水部中的实际加水水位;
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加水阶段,向所述供水部及所述加湿部提供液体的阶段;
加湿阶段,提高所述加湿装置内的空气湿度的阶段;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水阶段;以及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湿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加湿水位,指确定所述加湿部中的液体的液面达到的设定高度;
确定满水水位,指确定所述供水部中的液体的液面达到的设定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湿阶段包括:
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处于所述加湿水位,并且所述实际加水水位处于所述满水水位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所述加湿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
加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液体进入所述供水部;
供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水部中的液体进入所述加湿部;
通气单元,用于使所述加湿部或加湿装置外部与所述供水部进行气态连通;
所述通气单元的靠近所述加湿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加湿水位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水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实际加水水位低于所述满水水位时,控制所述加水开关单元打开;
当所述实际加水水位到达所述满水水位时,控制所述加水开关单元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水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低于所述加湿水位时,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打开;
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到达所述加湿水位时,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处于所述加湿水位,并且所述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之前,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加水阶段,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加水开关单元打开时,并且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处于所述加湿水位,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湿阶段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时,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打开。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湿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湿部开始加湿。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加湿装置处于所述加湿阶段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实际加湿水位小于所述加湿水位,控制所述加湿部关闭。
13.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加湿指令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进入加水阶段,执行S2;
S2:判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3,否则,执行S4;
S3: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及加水开关单元打开,返回S2;
S4: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5;
S5:判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是否小于满水水位HM,如果是,执行S6,否则,执行S7;
S6:控制加水开关单元打开,返回S5;
S7: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8;
S8:控制供水开关单元打开,执行S9;
S9:进入加湿阶段,执行S10;
S10:控制加湿单元开启,执行S11;
S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2,否则,返回S11;
S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将液体排出所述加湿部,执行S14;
S14,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所述S1,否则,结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S1,否则,结束。
16.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加湿指令后,进入加水阶段,同步执行S2-1、S2-2;
S2-1:判断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3,否则,执行S4;
S2-2:判断供水水位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实际加水水位H2是否小于满水水位HM,如果是,执行S5,否则,执行S6;
S3: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返回S2-1;
S4: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7;
S5: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开启,返回S2-2;
S6:控制加水开关单元关闭,执行S7;
S7:当供水开关单元与加水开关单元均关闭时,执行S8,否则,返回S2-1、S2-2;
S8:控制供水开关单元开启,执行S9;
S9:进入加湿阶段,执行S10;
S10:控制加湿单元开启,执行S11;;
S11: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H1是否小于所述加湿水位HJ,如果是,执行S12,否则,返回S11;
S12:控制加湿部停止加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将液体排出所述加湿部,执行S14;
S14: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S1,否则,结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3:判断是否继续运行加湿功能,如果是,返回S1,否则,结束。
19.一种加湿装置,包括:
与所述加湿装置的外部的空气连通、用于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部;
用于为所述加湿部提供加湿用的液体的供水部;
用于控制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的控制部;
设于所述加湿部中、用于检测所述加湿部中的实际加湿水位的加湿水位检测单元;
设于所述供水部中、用于检测所述供水部中的实际加水水位的供水水位检测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部还包括:
通气单元,用于使所述加湿部或加湿装置外部与所述供水部进行气态连通;
加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液体进入所述供水部;
所述加湿部还包括:
供水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水部中的液体进入所述加湿部;
其中,所述通气单元的靠近所述加湿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的上方;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或/和所述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供水开关单元和所述加水开关单元的运行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加湿水位检测单元与所述供水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
水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实际加湿水位或/和所述实际加水水位是否到达设定高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包括:
信息储存单元,用于储存预设信息;
所述预设信息包括:
加湿水位信息,配置为所述加湿部中、使所述加湿单元维持正常加湿功能的最低水位;
满水水位信息,配置为所述供水部中的最高水位;
所述水位判断单元配置为比较所述实际加湿水位与所述加湿水位信息,或/和比较所述实际加水水位与所述满水水位信息。
CN202111126250.6A 2021-09-24 2021-09-24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Active CN113915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6250.6A CN113915702B (zh) 2021-09-24 2021-09-24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6250.6A CN113915702B (zh) 2021-09-24 2021-09-24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702A true CN113915702A (zh) 2022-01-11
CN113915702B CN113915702B (zh) 2023-05-30

Family

ID=79235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6250.6A Active CN113915702B (zh) 2021-09-24 2021-09-24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57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97A (ja) * 1992-06-19 1994-01-11 Daikin Ind Ltd 加湿器
JPH09159234A (ja) * 1995-12-08 1997-06-20 Fujitsu General Ltd 加湿器
US20080054500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Medex Cardio-Pulmonary, Inc. Float for humidification chamber
CN102087041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JP2012026667A (ja) * 2010-07-26 2012-02-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加湿器
JP2016003842A (ja) * 2014-06-19 2016-01-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2020106189A (ja) * 2018-12-27 2020-07-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97A (ja) * 1992-06-19 1994-01-11 Daikin Ind Ltd 加湿器
JPH09159234A (ja) * 1995-12-08 1997-06-20 Fujitsu General Ltd 加湿器
US20080054500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Medex Cardio-Pulmonary, Inc. Float for humidification chamber
CN102087041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JP2012026667A (ja) * 2010-07-26 2012-02-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加湿器
JP2016003842A (ja) * 2014-06-19 2016-01-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2020106189A (ja) * 2018-12-27 2020-07-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702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6614B (zh) 冰箱
JP2008039382A (ja) 上部給水式加湿器
WO2010015124A1 (en) Humidifying air-conditioner
CN215982986U (zh) 加湿装置及送风装置
CN113915702A (zh)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CN106802058A (zh) 一种带有制冰机的冰箱
KR10224697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20136986A1 (ja) 加湿装置
JP302173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加湿制御装置
CN206019113U (zh) 一种冰箱
JPH05296505A (ja) 加湿器
CN113865040A (zh) 一种湿膜加湿器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湿膜加湿器
CN110878982B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及其加湿方法
CN215219514U (zh) 用于主动液位控制的保护装置
CN214791519U (zh) 一种加湿装置与空调
JP3180183B2 (ja) 穀粉生地の発酵庫
CN215959416U (zh) 饮水机
JP2002323000A (ja) 液体供給装置
CN215723832U (zh) 加湿器
JPH11351648A (ja) 加湿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15959393U (zh) 饮水机
CN216522138U (zh) 用于净化加湿器的免加水连续供水结构
CN217928965U (zh) 一种热水器加湿供暖系统及电热水器
CN213020009U (zh) 用于调节窗式空调底盘中水量的装置及窗式空调
CN214791501U (zh) 机架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