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8695B -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8695B
CN113898695B CN202111159531.1A CN202111159531A CN113898695B CN 113898695 B CN113898695 B CN 113898695B CN 202111159531 A CN202111159531 A CN 202111159531A CN 113898695 B CN113898695 B CN 113898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ion
isolation device
state
detection result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95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8695A (zh
Inventor
陈鲁
王兵
马砚忠
张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95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8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8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8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method or circui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16F15/02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comprising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18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由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在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在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使得主动隔振可以自动完全开启,提高主动隔振的开启效率,降低人为手动的误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动隔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背景技术
主动隔振技术是利用弹性支撑使系统降低对外加激励起响应的技术,常用的隔振装置采用气体作为隔振介质,在进行准备主动隔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与检查工作。一般通过控制装置进行主动隔振的开启与关闭。
现有的控制装置多为手动控制,根据多个按钮操作以及信号指示来完成主动隔振的开启,其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隔振装置需要通过手动控制启动,其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
在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
在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装置,包括:
启动器,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一检测结果,在第一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二检测结果,在第二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三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三检测结果,在第三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启动成功指令给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一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二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接收第三控制指令,响应于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三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装置,包括:
启动器,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指令,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控制器;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
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一检测结果,在第一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给控制器;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
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二检测结果,在第二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三控制指令给控制器;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
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三检测结果,在第三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启动成功指令给控制器。
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动隔振设备,包括隔振装置以及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
根据第五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由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在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在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使得主动隔振可以自动完全开启,提高主动隔振的开启效率,降低人为手动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自动隔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提供的另一种自动隔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启动控制装置;11-启动器;12-控制器;20-隔振装置;30-手动式启动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主动隔振是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加入能够产生满足一定要求的作动器,或者用作动器替代被动隔振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元件,根据振动检测器所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应用一定的控制策略驱动作动器,从而达到抑制或消除振动的目的。
例如,气浮式隔振装置,其包括实现被动隔振的气囊,以及实现主动隔振的作动器,其启动主动隔振的过程,可以包括有气囊充气,充气稳定,作动器就绪等步骤,其启动过程一般通过启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分别实现上述步骤。
现有的启动控制装置多为手动控制,分别包括进入浮起、被动隔振以及主动隔振三个操作步骤。
具体为,启动控制装置具有多个开关,开机启动后,触发第一开关,隔振装置的气囊开始充气,隔振台开始浮起,直至充气至设定气压。随后触发第二开关,使得气囊内气压实现动态平衡,根据实际工况对隔振台的水平进行微调。再触发第三开关,使得作动器以及振动检测器等就绪,完成主动隔振的准备。至此,隔振装置的启动成功。
为了便于理解,将隔振装置在触发第一开关至第二开关之间的状态定义为浮起状态,在触发第二开关至第三开关之间的状态定义为被动隔振状态,在触发第三开关之后的状态定义为主动隔振状态。
现有的启动控制装置通过手动操作开实现主动隔振的启动与关闭,其操作过程需要等待启动控制装置的信号指示(如信号灯),判断当前操作正常,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操作过程效率低,还有误操作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中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采用启动器完成上述手动操作与信号反馈的过程,实现主动隔振的自动启动功能,根据信号反馈依次实现不同功能的开启和关闭,提高效率,减少人为误操作。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控制装置包括启动器与控制器,启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隔振装置电连接。启动器与控制器可以设在同一电路板上,也可以是通过线缆连接的独立组件。
上述启动器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启动指令、检测信号,并根据启动指令以及检测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启动器可以采用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器件,比如处理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的逻辑列阵(FPGA)等,本实施例中,启动器采用PLC。
上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启动器输出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行相应的操作,还用于通过隔振装置的传感器获取隔振装置的状态,向启动器发送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器可以采用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器件,比如处理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的逻辑列阵(FPGA)等,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PLC。
下面就启动控制装置进行启动控制的具体过程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
具体的,启动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启动指令,例如是作业人员触发了启动控制装置的开启开关,控制器向启动器发送该启动指令。启动器响应于启动指令,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器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并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主动控制装置开
始充气,隔振台开始浮起。启动控制装置上还可以具有浮起(float)指示灯,控制器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控制float指示灯开启,作为一种过程指示,作业人员通过float指示灯可以确定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
进一步的,在控制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过程中,启动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控制器检测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具体的,控制器检测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出现异常信号,当出现异常信号时,记录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当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例如是0.5秒),忽略异常信号,输出第一检测结果为正常,并将第一检测结果发送至启动器;当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检测结果为异常。其中,异常信号可以是来自于隔振装置中的传感器,例如是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当上述传感器的输出值不在预设范围时,控制器向启动器发送相应的异常信号。在发送异常信号之前,对异常信号进行过滤,只有维持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才发送至启动器或直接发出输出停机指令或暂停指令,以控制隔振装置停止浮起。
例如,启动控制装置上还可以具有警报指示灯,如位置警报指示灯(Position,简称POS)、振动警报指示灯(Vibration,简称VIB)以及气压警报指示灯(AIR),当控制器获取相应的异常信号时,还可以根据异常信号,控制相应的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POS、VIB以及AIR指示灯确定异常的类型。启动控制装置上还可以具有正常状态指示灯(enable),当获取的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控制器控制enable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enable指示灯确定隔振装置处于正常状态。
步骤102:启动器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当第一检测结果为正常时,在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启动器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器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当第一检测结果为异常时,控制器可以是直接输出停机指令或暂停指令,还可以是将异常信号发送至启动器,启动器再输出停机指令或暂停指令。
步骤2:在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
具体的,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气囊开始充气,气囊内气压逐渐增大,控制器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获得当前的气压值,当气压值大于等于预设气压时,启动器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器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器开始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气囊气压实现动态平衡,隔振台的垫脚开始微调,直至隔振台水平。启动控制装置上还可以具有被动隔振(active)指示灯,控制器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还可以控制active指示灯开启,作为一种过程指示,作业人员通过active指示灯可以确定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
进一步的,在控制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过程中,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控制器检测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具体的,控制器检测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出现异常信号,当出现异常信号时,记录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当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例如是0.5秒),忽略异常信号,输出第二检测结果为正常,并将第二检测结果发送至启动器;当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第二输出检测结果为异常。控制器根据异常信号,控制相应的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POS、VIB以及AIR指示灯确定异常的类型。当获取的第二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控制器控制enable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enable指示灯确定隔振装置处于正常状态。
步骤202:启动器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当第二检测结果为正常时,在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启动器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器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当第二检测结果为异常时,控制器可以是直接输出停机指令或暂停指令,还可以是将异常信号发送至启动器,启动器再输出停机指令或暂停指令。
步骤3:在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
具体的,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启动器向控制器发送第三控制指令,控制器响应于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启动控制装置上还可以具有主动隔振(Stage Feed Forward,SFF)指示灯,控制器响应于第三控制指令,还可以控制SFF指示灯开启,作为一种过程指示,作业人员通过SFF指示灯可以确定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
进一步的,在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过程中,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具体的,控制器检测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出现异常信号,当出现异常信号时,记录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当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时(例如是0.5秒),忽略异常信号,输出第三检测结果为正常,并将第三检测结果发送至启动器;当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三检测结果为异常。例如,控制器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隔振装置的作动器的工作状态、气囊气压以及隔振台水平度等数值,当上述数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器向启动器发出正常信号,当上述数值不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器向启动器发出异常信号。控制器根据异常信号,控制相应的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POS、VIB以及AIR指示灯确定异常的类型。当获取的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控制器控制enable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enable指示灯确定隔振装置处于正常状态。
步骤302:当第三检测结果为正常状态时,记录正常状态维持时长。
步骤303:当正常状态维持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时(例如是0.5秒),确定隔振装置启动成功,启动器向控制器发送启动成功指令。在进入主动隔振状态过程中,检测异常的结果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需要对异常信号进行过滤,还需要对正常信号进行过滤。出现enable指示灯闪烁或不亮时,表示控制器对正常信号进行过滤中。控制器可根据启动成功指令控制控制enable指示灯开启。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观察enable指示灯,enable指示灯常亮表示隔振装置的工作状态稳定,并可以进行相应的作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启动控制装置可以具有显示模块,控制器根据相关控制指令或检测结果,输出至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显示隔振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及启动过程。或者自动隔振设备还可以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启动控制装置连接,上位机向启动器发送启动指令,并获取隔振装置的状态,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控制方法,启动控制装置开机后,启动器通过控制器获取的多个关于隔振装置的状态信号,根据这些状态信号,可以自动控制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提高主动隔振的开启效率,降低人为手动的误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隔振设备,包括隔振装置20以及启动控制装置10,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控制装置10包括启动器11与控制器12。
上述启动器11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控制器12;之后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第一检测结果,在第一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给控制器12;之后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第二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三控制指令给控制器12;之后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第三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启动成功指令给控制器12;
上述控制器12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浮起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20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一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11;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被动隔振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20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二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11;接收第三控制指令,响应于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主动隔振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20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三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11。
采用上述启动控制装置10,可以通过控制器12获取的多个关于隔振装置20的状态信号,启动器11根据这些状态信号,通过控制器12可以自动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主动隔振状态,提高主动隔振的开启效率,降低人为手动的误操作。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控制装置10可以只包括启动器11,本启动控制装置10通过与现有的手动式启动控制装置30进行连接,通过与手动式启动控制装置30中的控制器12连接,共同实现对隔振装置20的自动隔振启动。
上述启动器11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启动指令,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控制器12;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第一检测结果,在第一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给控制器12;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第二检测结果,在第二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三控制指令给控制器12;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隔振装置20进入主动隔振状态;之后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第三检测结果,在第三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启动成功指令给控制器12。
启动器11可以包括输入端口以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用于接收启动指令;接收控制器12反馈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口用于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输出第三控制指令;输出启动成功指令。
启动器11通过自身的输入端口以及输出端口,与手动式启动控制装置30的控制器12的输入端口以及输出端口进行连接,通过对现有的手动式启动控制装置30的控制器12进行改进,使其提供信号与指令输入输出的接口,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器11,可以实现主动隔振的自动开启。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现有手动控制的隔振装置上,实现自动化并减少人为误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光盘、硬盘等,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程序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程序,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外,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另一计算机、磁盘、光盘、闪存盘或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通过下载或复制保存到本地设备的存储器中,或对本地设备的系统进行版本更新,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即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所述启动指令,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
当第一检测结果为正常时,在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示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当第二检测结果为正常时,在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输出第三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用于表示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所述第三检测结果用于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其中,所述隔振装置在浮起状态中,所述隔振装置的气囊充气,所述隔振装置的隔振台浮起;所述隔振装置在被动隔振状态中,气囊内气压动态平衡;所述隔振装置在主动隔振状态中,所述隔振装置的作动器以及振动检测器就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过程中,所述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当第一检测结果为正常时,在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之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包括:
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出现异常信号,当出现所述异常信号时,记录所述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当所述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忽略所述异常信号,输出第一检测结果为正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过程中,所述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当第二检测结果为正常时,在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之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包括:
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出现异常信号,当出现所述异常信号时,记录所述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当所述异常信号的维持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忽略所述异常信号,输出第二检测结果为正常。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过程中,所述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
当第三检测结果为正常状态时,记录所述正常状态维持时长;
当所述正常状态维持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三检测结果为正常,确定所述隔振装置启动成功。
7.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器,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所述启动指令,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二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三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三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三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启动成功指令给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一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二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接收第三控制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并检测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的过程是否异常,将第三检测结果反馈给启动器。
8.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器,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响应于所述指令,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浮起状态;
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给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被动隔振状态;
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二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第三控制指令给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隔振装置进入主动隔振状态;
之后接收控制器反馈的第三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三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时,输出启动成功指令给控制器。
9.一种自动隔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装置以及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启动控制方法。
CN202111159531.1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Active CN113898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9531.1A CN113898695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9531.1A CN113898695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8695A CN113898695A (zh) 2022-01-07
CN113898695B true CN113898695B (zh) 2023-07-21

Family

ID=7918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9531.1A Active CN113898695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86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1457B2 (ja) * 2014-10-23 2017-11-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除振装置及びロボットを搭載した位置決め装置
CN106763374B (zh) * 2017-03-07 2019-04-0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主动-半被动复合隔振器
CN107939900A (zh) * 2017-11-23 2018-04-20 重庆大学 宽频隔振装置及隔振控制方法
CN108953452B (zh) * 2018-07-24 2021-07-16 北京布睿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
DE102018125503A1 (de) * 2018-10-15 2020-04-16 Amk Holding Gmbh & Co. Kg Lag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Luftkompressor eines Fahrzeugs
CN111336212A (zh) * 2018-12-19 2020-06-26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悬挂系统
CN110762158A (zh) * 2019-10-21 2020-02-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pid控制方法的船用智能立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8695A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8493C (zh) 机器人控制装置
CN105313125A (zh) 可装卸示教操作盘的机器人控制装置
US75287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power supply voltage
CN113898695B (zh) 一种隔振装置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隔振设备
CN114168395A (zh) 芯片上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JP5666067B1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EP2390425B1 (en) Emergency engine rpm control apparatus for heav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P1942476A2 (en) Controller
JP7014140B2 (ja) 電磁ブレーキ制御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US5223821A (en) Triac power switching and testing system
KR101190409B1 (ko) 공작기계의 atc 및 apc 매뉴얼 보수화면 표시방법 및그 표시장치
US7484126B2 (en) Power system providing power to at least one component including circuit for minimizing effects of power interruption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0053330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elevator using an auxiliary power supply
JPS5827250A (ja) 自己診断時の保護装置
JPS61176224A (ja) 車載用音響装置
JPH06119582A (ja) トンネルの防災盤
US20230278173A1 (en) Vacuum pressure supply system
CN114660456A (zh) 用于无刷电机的故障判断方法、装置、控制方法及升降桌
CN207719154U (zh) 贴片设备顶针基座真空传感器感应和报警系统
KR20080099441A (ko) 마이크로 칩이 내장된 선박용 구명정/구조정 스위치 보드패널
CN115189459A (zh) Ups系统的检修旁路控制方法、ups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75073A (zh) 一种用于防误操作的车辆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410870B1 (ko) 건설기계의 작동상태 표시장치 제어 구조
JPH0916859A (ja) 状態表示装置
JP2010146367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