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7820A -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7820A
CN113897820A CN202010571121.7A CN202010571121A CN113897820A CN 113897820 A CN113897820 A CN 113897820A CN 202010571121 A CN202010571121 A CN 202010571121A CN 113897820 A CN113897820 A CN 113897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ut
coil
beam body
lin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11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少伟
盛川泷
毛凯
赵明
贾允祥
刘骁
胡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Feiha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ia Haiy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Feiha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ia Haiy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Feiha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ia Haiy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asic Feiha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ia Haiy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5711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7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7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7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30Tracks for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vehicles
    • E01B25/34Switches; Frogs; Cros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 B61L5/06Electric devices for operating points or scotch-blocks, e.g. using electromotive 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包括道岔单线端梁体、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单线端线圈、主线线圈和侧线线圈,道岔单线端梁体和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通过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连接,道岔单线端梁体和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通过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连接,单线端线圈设置于道岔单线端梁体的底板上,主线线圈设置于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的底板上,侧线线圈设置于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的底板上,主线线圈和侧线线圈部分或者完全重叠设置于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的底板上。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道岔通行平顺度较低及维护成本和故障率较高,从而无法提升磁悬浮整体运营经济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道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背景技术
道岔是线路运营上的主要换线设备,也是决定磁悬浮整体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的、高平顺度的道岔切换有助于磁悬浮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现有的磁浮道岔大部分基于弹性侧弯的金属连续梁,而且采用了“车抱轨”的电磁悬浮制式。为了提升磁悬浮整体运营经济性,需要设计一种“轨抱车”(即电动磁悬浮制式)的道岔。
日本的山梨磁悬浮铁路试验线采用了“轨抱车”的道岔,但该道岔为“以直拟曲”的关节式道岔,道岔整体由7段12.6米的U型梁体组成,各关节间会产生不协调,道岔的曲线圆滑度不容易保持,使其通行平顺度较低,从而导致其通行速度低,大约为70km/h,且该关节式道岔属于活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其维护成本和故障率均较高。综上所述,该关节式道岔无法提升磁悬浮整体运营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能够解决现有道岔通行平顺度较低及维护成本和故障率较高,从而无法提升磁悬浮整体运营经济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该道岔包括道岔单线端梁体、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单线端线圈、主线线圈和侧线线圈,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和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通过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连接,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和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通过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连接,所述单线端线圈设置于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的底板上,所述主线线圈设置于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的底板上,所述侧线线圈设置于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的底板上,所述主线线圈和所述侧线线圈部分或者完全重叠设置于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的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单线端线圈的第一凹槽,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主线线圈和所述侧线线圈的第二凹槽,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主线线圈的第三凹槽,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侧线线圈的第四凹槽。
优选的,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和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均为U型梁体。
优选的,所述单线端线圈、所述主线线圈和所述侧线线圈均为两组8字型线圈。
优选的,在所述主线线圈和所述侧线线圈处于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对所述主线线圈进行绕线处理,使所述主线线圈除重叠部位之外和所述侧线线圈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在所述主线线圈和所述侧线线圈处于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对所述侧线线圈进行绕线处理,使所述侧线线圈除重叠部位之外和所述主线线圈处于同一水平面。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主线线圈和侧线线圈部分或者完全重叠设置于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的底板上,来实现道岔的横向分岔,与竖向分岔的电子道岔相比,具有“无跌落风险”的优势;通过主线线圈和侧线线圈的交替接通来实现电子道岔主线和侧线之间的切换,无需移动任意一段梁体,提高了道岔的通行平顺度,从而提高列车通过速度,进而提升了磁悬浮系统整体运营经济性;而且电子切换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机械道岔,可以降低列车的发车间隔,从而提升了列车的车次数量,进而大幅度提升了磁悬浮系统整体运营经济性;进一步的,该电子道岔完全没有活动机构,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也降低了运营及维护成本,从而提升了磁悬浮系统整体运营经济性。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线圈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中B处线圈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2中C处线圈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道岔单线端梁体; 2、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
3、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 4、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
5、单线端线圈; 6、主线线圈;
7、侧线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该道岔包括道岔单线端梁体1、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单线端线圈5、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和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通过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连接,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和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通过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连接,所述单线端线圈5设置于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的底板上,所述主线线圈6设置于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的底板上,所述侧线线圈7设置于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的底板上,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部分或者完全重叠设置于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的底板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部分或者完全重叠设置于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的底板上,来实现道岔的横向分岔,与竖向分岔的电子道岔相比,具有“无跌落风险”的优势;通过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的交替接通来实现电子道岔主线和侧线之间的切换,无需移动任意一段梁体,提高了道岔的通行平顺度,从而提高列车通过速度,进而提升了磁悬浮系统整体运营经济性;而且电子切换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机械道岔,可以降低列车的发车间隔,从而提升了列车的车次数量,进而大幅度提升了磁悬浮系统整体运营经济性;进一步的,该电子道岔完全没有活动机构,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也降低了运营及维护成本,从而提升了磁悬浮系统整体运营经济性。
在本发明中,根据列车的行驶需求,在主线和侧线之间实现“线圈交替连通”的快速切换,从而高效控制列车行驶方向,提高了道岔的切换效率;同时,这种电子道岔中的梁体都是固定的,无任何活动梁体,提高了道岔的通行平顺度。在列车需要通过电子道岔主线的情况下,断开侧线线圈7,连通主线线圈6和单线端线圈5,使列车经由道岔单线端梁体1和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并进入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以实现列车的主线通行状态。在列车需要通过电子道岔侧线的情况下,断开主线线圈6,连通侧线线圈7和单线端线圈5,使列车经由道岔单线端梁体1和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并进入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以实现列车的侧线通行状态。
其中,线圈的连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以完全由电路控制。道岔主线通行或侧线通行的控制权可由整体运控系统进行综合统筹。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人工操作进行控制。
此外,为进一步的确保本发明的道岔具有极高的列车通行平顺度,根据列车通行时的侧向加速度以及加速冲击的要求来确定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中侧线部分梁体的曲线曲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单线端线圈5的第一凹槽,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的第二凹槽,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主线线圈6的第三凹槽,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侧线线圈7的第四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和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均为U型梁体。其中,线圈设置在U型梁体的底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单线端线圈5、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均为两组8字型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在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处于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对所述主线线圈6进行绕线处理,使所述主线线圈6除重叠部位之外和所述侧线线圈7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在进行绕线处理时,可将主线线圈6绕过侧线线圈7的下方或者上方,并使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保持紧贴状态,从而使主线线圈6除重叠部位之外都和侧线线圈7处于同一水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在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处于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对所述侧线线圈7进行绕线处理,使所述侧线线圈7除重叠部位之外和所述主线线圈6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在进行绕线处理时,可将侧线线圈7绕过主线线圈6的下方或者上方,并使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保持紧贴状态,从而使侧线线圈7除重叠部位之外都和主线线圈6处于同一水平面。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线圈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A处为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的初步分岔处。此处的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均为部分重叠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主线为直线,侧线为曲线,因此主线线圈6沿直线方向铺设,侧线线圈7沿侧向曲线的曲率进行铺设。
图4示出了图2中B处线圈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B处为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的完全重叠处。图4中间位置的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为完全重叠设置。在线圈的完全重叠处,主线线圈6可以设置于侧线线圈7的上方,也可以设置于侧线线圈7的下方。
图5示出了图2中C处线圈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C处为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的完全分离处。图5右侧的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为完全分离设置,此时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无重叠部分。
在本发明中,道岔单线端梁体1、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和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的结构及材料不作限定,只要能实现对列车的支撑功能即可。例如,梁体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支撑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车载磁体的位置不做限定,车载磁体的位置可以位于车体的底部,也可以位于车体的侧壁。当车载磁体的位置位于车体侧壁时,可以通过增大电流来增强磁场,以更好的实现电子道岔的横向分岔。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其特征在于,该道岔包括道岔单线端梁体(1)、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单线端线圈(5)、主线线圈(6)和侧线线圈(7),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和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通过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连接,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和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通过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连接,所述单线端线圈(5)设置于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的底板上,所述主线线圈(6)设置于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的底板上,所述侧线线圈(7)设置于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的底板上,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部分或者完全重叠设置于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的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单线端线圈(5)的第一凹槽,所述道岔主线和侧线共用梁体(2)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的第二凹槽,所述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主线线圈(6)的第三凹槽,所述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的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侧线线圈(7)的第四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单线端梁体(1)、道岔双线端主线梁体(3)和道岔双线端侧线梁体(4)均为U型梁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线端线圈(5)、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均为两组8字型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处于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对所述主线线圈(6)进行绕线处理,使所述主线线圈(6)除重叠部位之外和所述侧线线圈(7)处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线线圈(6)和所述侧线线圈(7)处于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对所述侧线线圈(7)进行绕线处理,使所述侧线线圈(7)除重叠部位之外和所述主线线圈(6)处于同一水平面。
CN202010571121.7A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Pending CN113897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1121.7A CN113897820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1121.7A CN113897820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7820A true CN113897820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8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1121.7A Pending CN113897820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782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5112A (en) * 1992-09-28 1994-01-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Integrated null-flux suspension and multiphase propulsion system for magnetically-levitated vehicles
US5517924A (en) * 1994-07-27 1996-05-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uble row loop-coil configuration for high-speed electrodynamic maglev suspension, guidance, propulsion and guideway directional switching
JP2002027613A (ja) * 2000-06-30 2002-0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気浮上式鉄道用地上コイル装置
CN103911941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两线变六线道岔区桥梁梁部构造
CN107554555A (zh) * 2017-10-26 2018-01-09 四川菲创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悬浮系统的电磁道岔
CN109383303A (zh) * 2017-08-08 2019-02-26 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导向永磁悬浮列车轨道系统
CN110752677A (zh) * 2019-11-06 2020-02-04 北京交通大学 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车载直线发电机
CN111216765A (zh) * 2020-01-17 2020-06-02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道岔装置
CN111218866A (zh) * 2018-11-24 2020-06-02 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导向轨道电磁道岔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5112A (en) * 1992-09-28 1994-01-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Integrated null-flux suspension and multiphase propulsion system for magnetically-levitated vehicles
US5517924A (en) * 1994-07-27 1996-05-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uble row loop-coil configuration for high-speed electrodynamic maglev suspension, guidance, propulsion and guideway directional switching
JP2002027613A (ja) * 2000-06-30 2002-0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気浮上式鉄道用地上コイル装置
CN103911941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两线变六线道岔区桥梁梁部构造
CN109383303A (zh) * 2017-08-08 2019-02-26 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导向永磁悬浮列车轨道系统
CN107554555A (zh) * 2017-10-26 2018-01-09 四川菲创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悬浮系统的电磁道岔
CN111218866A (zh) * 2018-11-24 2020-06-02 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导向轨道电磁道岔
CN110752677A (zh) * 2019-11-06 2020-02-04 北京交通大学 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车载直线发电机
CN111216765A (zh) * 2020-01-17 2020-06-02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道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5024B2 (en) Gantry type movable catenary system at a railway crossing
US7116540B2 (en) Device for inductively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energy
CN105359353B (zh) 滑接导线、集电器以及滑接导线系统
CN104210385B (zh) 全程无负序间歇无供电网的电气化铁路电网系统
CN105358361B (zh) 滑接导线、集电器以及滑接导线系统
GB1571524A (en) Power rail control signal rail and guide beam arrangement for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212865454U (zh) 一种平移切换的磁悬浮道岔
CN107585166B (zh) 一种轨道交通折返线布置结构
CN214775854U (zh) 桁架跨座式智能prt交通轨道与轨道车
KR101106038B1 (ko) 고무차륜 에이지티 경량전철용 전차선로
CN212865455U (zh)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CN109881544A (zh) 一种电磁道岔装置
CN113897820A (zh) 一种横向分岔的电动悬浮电子道岔
WO2013023946A2 (de) System zum betrieb eines elektrischen triebfahrzeugs
CN103465802A (zh) 受电弓过分相用的电分相自行换控装置
CN111216765A (zh) 一种电磁道岔装置
RU2763412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вод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татической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CN209941416U (zh) 一种电磁道岔装置
CN211075550U (zh) 底部悬浮导向系统
JPH08264357A (ja)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11218866A (zh) 电动导向轨道电磁道岔
CN209904757U (zh) 用于轨道车交叉运行和转向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10284200U (zh) 一种上跨下悬挂单轨系统
CN104960437A (zh) 储能式有轨电车架空充电轨系统
US2802072A (en) Trolley intersection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